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议联句的表观结构和逻辑结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48 小时
主题
53

186

帖子

1

精华

982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1852
经验
98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3 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5-10-24 15:3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小议联句的表观结构和逻辑结构
    一副对联上下联句法结构相同-----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第一章 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第三条即是: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叶子彤的解读是:(三)、“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及虚词的使用、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角度讲,也就是说,相应的句式结构或词语结构要尽可能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或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关于“结构对应”这一基本规则,必须说明的是,古人在诗文的对仗实践中,只是立足于字的相对,几乎没有涉及词和词组的概念,更没有涉及短语及句子的概念。句式结构对应的上下联一定可以构成对仗,但已经构成对仗的上下联不一定都句式结构对应。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谈到“对仗上的语法问题”时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例如,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而“八阵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韩愈《精卫填海》:“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细”字为修饰语后置,“山石细”等于“细山石”,而对句则是一个递系句,心里希望海波变得平静。我们可以倒过来说“口衔细的山石”,但不能说“心望平的海波”。可见对仗是不能过于拘泥于句式结构相同的。鉴于此,对“结构对应”的把握,主要应侧重于上下联词语结构的对应,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关注词义配合、词序排列和修辞运用等方面的知识,惟此才有助于对于“对仗”的理性把握。至于把握的尺度,则是“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并非强求一致。
我们不妨将字对的句法结构称为“表观结构”,将实际的语法结构称为“逻辑结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对联基本要求之一是表观句法结构相同,这样就在联律阐述上带来极大方便。比如上面王力所举例:
口衔山石细,
心望海波平。
表观句法结构:
口(主语)衔(谓语)细小的山石(宾语),----口含细小的石子;
心(主语)望(谓语)平缓的海波(宾语)。----心中盼望风波平息。
逻辑结构不同之处是:
“海波平”-----波涛平息(主谓词组),而不是“平缓的海波”(偏正名词性词组)。
又如:
表观结构:
香稻(主语)啄(谓语)馀鹦鹉粒(宾语),
碧梧(主语)栖(谓语)老凤凰枝(宾语)。
逻辑结构:
鹦鹉(主语)啄(谓语)香稻馀(形容词组)粒(宾语),----鹦鹉啄食剩下的稻谷;
凤凰(主语)栖(谓语)碧梧老(形容词组)枝(宾语)-----凤凰栖息在老梧桐树上。
又如:
表观结构:
大江一线(宾)青潮(主语)落(谓语);
京口千帆(宾)暮雨(主语)收(谓语)
------表观结构都是倒装句:青潮落成了大江的一线;暮雨收藏了京口的船帆。
逻辑结构:
大江(定语)一线青潮(主语)落(谓语);-----长江里的青潮远远地退去成为一条线,
京口(定语)千帆(主语)暮雨(状语)收(谓语)----镇江港的船也在暮雨里收了帆。
-----大江落成一线,暮雨催收了船帆。如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都是一副晚景残图,描写出了作者敦诚此时的凄凉心境。
小结:对联的表观结构即使是相同的,逻辑结构却不一定相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13 15:17 , Processed in 0.0734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