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词内外谈(重编)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主题
138

1112

帖子

10

精华

3821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50
经验
38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31 1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神飞 于 2016-5-13 14:09 编辑

                                          诗词内外谈      

       1、 伟大的文人,一定是思想家、哲学家!这在小说散文界,已是定论。不能想象,一个少有思想、不懂哲学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更遑论伟大的作家。诗人的占有与表达比不了小说,但仍需要诸多诗外,而要想优秀,超出常人,还是越博,越好。屈原是哲学家,冯友兰、郭沫若等都承认,你看他那《天问》。唐尤其宋代,大诗人是哲学家、思想家还是颇多的,韩愈、刘禹锡、王安石、欧阳修、苏轼、朱熹等等,无不是思想深邃者。宋以后的黄遵宪、龚自珍,都是大思想家。新中国的毛泽东,更是大哲学家。
      2、中国文学(包括诗歌)的传统,就是载道言志,一直也没有离开过。文艺可以不从属于政治,但离不开政治。
      3、别列斯基所说的“诗人”,常常是指“作家”。他强调的‘诗意",通常是指真善美。
      4、当然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但不排除学习西方的。学西方是借鉴,并非移植。是汲取西方表现形式和手法,内容诸如基因和血脉,必然是中国的。
      5、还需要什么定义(指新诗)? 区别于古典诗歌,白话文语言,可以格律可以无格律,通常有韵,一般来说有节奏感,高度概括,语言凝练,饱含感情,有境界,这就是新诗。
      6、新诗产生于五四,是文化与思想解放的结果,无疑属于诗歌革命。但它借鉴了西方诗歌表达方法,代表性诗人有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等。
      7、我们讨论和表达的,是知识对于作家的重要性,是诗人需要诗外功夫,需要修养,需要学问等诸如此类。而非诗人风格、诗之风格以及“写什么”。伟不伟大、想不想伟大,是另一回事,这里只强调,知识和学问对于文人包括诗人的重要性甚或决定意义。你说拧了。
      8、伟大的作品,不会出于庸常的灵魂。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说:“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从这里甚至是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巴尔扎克如浅薄,是写不出这部人类巨著的,博学的恩格斯自然也不会如此这般的来赞扬他。
      9、我首先说的是作家,是说占有知识。不论是作家还是诗人还是其他门类,拼到最后,技巧做法等已经没有用,那时看的是品德,是知识,是胸襟,是洞察力。
      10宋诗,我相信,它与唐诗是风格的不同,不好说孰高孰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要求宋诗与唐诗一样,是宋诗人不肯就范的,真正的诗人不会跟前人亦步亦趋。
      
      11、为文学而文学,唯美主义,在中国极少。伟大的作品,都离不开时代或者说是离不开政治。屈原如此,老杜如此,乐天如此,陆游如此,辛弃疾如此,郭老如此,艾青如此,郭小川如此,舒婷如此······
      
12、国人对胡适的不好印象,主要在他的政治思想,他反共。他在文化上,五四以来对中国贡献颇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有各种博士学位30多种,著作颇丰。郭老是紧随鲁迅、胡适的文化大家,成绩不可无视,他对于屈原的研究和宣传,现代中国没有第二个人与之相比,说他们断了传统文化,未免武断。谁都不能超越历史,政治家如此,文化人更如此。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指出问题,但不能苛求。苛求,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13、旧诗创作。目前较为一致的是实行双轨制,即可平水,可新韵。争论,还是搁置好。当然,可以做有新意、有创见的学术讨论。如果是旧话、套话甚至是偏执话、肤浅话,讨论没有意义。
      14、文学是与时俱进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新诗对西方的学习借鉴是明显的,以至于有人说是移植,移植说是错误的;旧诗词应该传承,但肯定会有革新,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传承旧诗词亦然。
      15、      

      天才的第一声啼哭,绝不会是一首好诗。
      好诗不厌千回改。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没有量的积累,难有质的变化。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为担当而写诗;为爱而写诗;为忧患而写诗;为快乐而写诗;为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写诗等等,不一而足,都有道理。
      诗,不只是给天才设置的;任何艺术如果脱离开大众,都是短命的。
      16、音乐有广泛的群众性,她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的诗,不可比。美术则属于专业性非常强的艺术,是阳春白雪,她本身有着强大的拒绝庸俗粗鄙和滥竽充数的力量,所以人们对这门艺术始终满怀敬意。诗恰巧介于两者之间,她没有音乐的群众性,故不能得到广泛的拥护;她少有美术的艺术纯粹性,故无法得到真诚的艺术敬仰。(回答新诗36问)
      17、同意诗友的一些观点。旧诗怎么写,有时会陷入误区。
      这诗有优点,一个大学生,应该写的不错了。
      但有个方向问题或方法问题,或者说是认识问题,即诗的古香古色或近于古香古色,或在词语上只注意用旧语,就好吗?在这一点上,我同意大脚意见:现代人为旧诗,应努力营造新意、新气。
      18、口语入诗,不单是一种风格流派,很可能是一个方向。因为或许只有如此,旧诗才可能拥有更多的写者和读者。
      19、主席说的民歌,你解释的差不多。但完整的概念,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只是传唱的,还应该有口头吟诵的。他完全是民间,是劳动人民自己的诗歌,即有诗有歌。后面的表达非常好,民歌的民族性、地域性,是较强的,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耳熟能详的经典的民歌。印度、阿拉伯、美国黑人、俄罗斯、朝鲜、我国的蒙族、维吾尔族、藏族、白族等等,都有非常好的民歌传世。所以主席说,将来的诗歌,要更多的借鉴民歌。主席是有远见的,他也是天才,他看问题一向很准。
      20、崇拜,不可避免。一个民族,就怕对圣贤失敬,就怕对英雄失敬。一个不懂得敬畏、对什么都不在意的人群,心灵如同一块荒漠,是可怕的,也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21、我理解,毛公提倡的“新诗体”,无疑是指“新诗”,或者说是新诗基础上改造后的诗体。对旧诗,他已明确表示:"旧体诗词格律过严,束缚人的思想","不宜在青年人中提倡"。对新诗他则说:“诗当然以新诗为主,旧诗可以写一些”。而最为重要的一点,作为一国领袖,他考虑的是文艺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问题,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文体、诗体,他得从政治主张和文化规律来考虑,而非个人喜好。对新诗改革,他以为至少得50年,然后就讲到了“三条”即精炼、有韵、大致整齐。
      22、评价诗人,无疑应以考量诗人作品反映生活的深广度和衡量诗人作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为主。
      23、一种方法(用典),用好了有味道,有嚼头。一味用典,完全掉书袋,则不可取。
      24、“诗人、劳动、吃饭”,这论题有意思。
      鲁迅说:首先是生存,其次才是战斗。你还没有本事让自己不饿呢,还写什么诗?这是对尚不能靠诗文吃饭的绝大多数爱好者和准诗人以及非职业诗人而言。
      在西洋,诗人一般是穷困、寒酸和痴于爱情的形象。这就颇似孔乙己,什么也不能干,也不愿意干,本是社会底层,还以为自己最是了不起。他以为,会几句之乎者也,便老子天下第一,这是天大的滑稽,比夜郎自大还可笑,这当然是诗人严格说是准诗人们的悲哀。
      中国古代的情况要好得多,诗是国粹,写诗当官的多,又做官又风雅,很是惬意。但也有诸多政治仕途不得意者和不想当官也当不了官的,这就活的颇辛苦。比如后来的老杜,尤其苦吟的贾岛,吃不上饭和饥肠辘辘的哀吟让人可怜。
      中国当代的主流诗人,比西洋要好得多,与中国古代差不多。他们不必考虑稿费和吃饭问题,他们有职业,不写诗也不会饿肚皮。民间没有职业不愿意劳动而发不出稿得不到稿费的自诩诗人,则当然很苦。因为一,你不劳动又好高骛远望房笆掉馅饼活在虚幻;二连稿都发不出说明你还不具备诗人水准至少还不是一个被人承认的诗人;三如今都什么时代了文学尤其诗歌更别说旧体已边缘到被人讥笑侧目的境地还盲目自恋诗词高高在上委实可悲?写诗的就是写诗的,与大街上修鞋卖冰棍的没甚么两样——有区别的是后者总有收入不至于饿死,前者则很可能沦落孔乙己第二。
      25、词的拓展,与赋差不多,语言风格以及内容涵盖必须多样化。柳永、晏几道、欧阳修使其成熟,苏轼以诗为词诗,清旷豪放,扯起豪放大旗,辛弃疾则感时抚事,无所不词。诗也如此,当代聂氏的杂文化,就是创新。空灵,透明的含蓄。
      26、这观点新颖。蒋大为对唱歌的理解,就是强调自然,强调自然到就是说话,大声说话,高声说话,不捏嗓。用口语,像说话,这是一个很好的诗词创作主张。
      当然,为诗风格各有不同。讲诗家语,求平淡归真,求古香古色典雅,适当用典等等,都是不同风格,都是可行的,不能厚此薄彼。
      27、当然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艺术最忌雷同,主张个性。你如果与别人一样,你存在的价值意义很小。你完全与别族别个不一样,是‘’这一个‘’,你才有独特性,因而有代表性。
      28、有新意与本质反映,都不可少。
      新意是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新的发见、新的形式。一言以蔽之,思想艺术都有新的东西,是适于时代的。
      当然有永恒,有些题材是永恒的,如生命、爱情、劳动、伦理、战争等等,诗人对此进行了本质的典型的概括,因而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29、我爱老杜,不仅在于诗,更在于他的境界。他爱国,不论个人境遇怎样,他不会变,一以贯之,体现了一个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和博大胸怀。他在爱国忠君的同时,又有强烈的爱民意识,关心民众,其诗歌中鲜明的人民性,是他民本思想的艺术反映。我一定程度上的不喜欢李白,就在于此。李白想当官当不了,然后就牢骚。这境界,与老杜有云泥之别。
      30、诗经以后,写诗的几乎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后来又有朝廷介入,故诗歌文言文语言盛行。当下不少人以文言文古香古色为正宗并趋之若鹜且有的还以此来炫耀,所以很多诗搞得唯有一躯壳而毫无时代气息。
      旧诗语言口语化普及兴盛之日,有可能是国粹广泛深入人心之时。

      31、写诗,即使不讲担当,不讲载道,不讲责任,不讲品味,就是玩,也要有个标准,也得差不多,也要玩个离开末中之末。况且,很多人,是有较高追求的。
      这就需要批评。诗歌批评,是在诗歌创作一开始就伴随而生的,他是诗歌发展两翼之一翼,只有创作而没有批评的文学,当今世界恐怕还没有。
      32、哈哈,又见钓者新作!
      鲁迅有篇文章,叫《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初看荒唐有趣,又是风度、又是文章、又是药又是酒,乱七八糟的。实际上,它们是密不可分有着内在联系的,透过这些,鲁迅颇深刻的揭示了时代对于人的影响和魏晋文人的特质。
      而再往前找远一点儿,则有邹忌说琴,那是善意。
      33、什么社会是成熟呢(有说"成熟的社会不该有诗人职业")?诗与小说、戏剧、散文以及其他艺术一样,是任何社会都不可少的,这东西少了以至近于绝迹,这社会才不正常,因为它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高地,还是一个社会会文化的必有内容。没有了文学艺术,这个民族不会有希望,会沦为文化沙漠。文学可以身不由己的被边缘,但永远不会退席。一个成熟的社会和民族,经济、科学和文化以及其他各门类,必然是平衡发展的。
      34、警句当然好,但都是警句事实上不可能,那诗的功能将大为降低和缩减
      除了一些哲理诗,还有部分直抒胸臆的诗,其余写人写景记事者,可以说都离不开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小说。基本同理,没有细节,可能要失去绝大多数的诗。
      35、这很矛盾(北戴河帖《徐晋如开设旧诗朗诵》)。
      就一门艺术,一种古典,一种遗产,一条“轨”,无疑应该传承,应该有教学,至少应该有人会。但大家都身穿长袍,摇头晃脑,依依呀呀,活脱一批出土文物,与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或完全不搭界,或大唱反调,这未必纯粹,这就带来一个新问题,即新韵改革步伐、旧诗的时代性、旧诗的群众性等等。所以不可偏激,要两条腿走路,双轨可取。
      36、提倡写出心灵贴近现实,是对于言不由衷、虚假、巧饰的纠正,是对于千篇一律、粉饰太平的纠正。即要写出个性、写出自己、写出真实。
      但是,并非任何一种心灵都是可以依赖的,这心灵是有选择的,即这心灵不是纯粹本能的,是超越物质利益而升华为精神世界的,是饱含着理想和信念具有一定道德伦理层面的。
      而现实或真实,也照样不是拾起即是不加选择,它其实是按着作家或诗人的崇高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的本质取舍,他要体现生活本质,反映时代规律。
      37、对于一种规则,执行起来有个过程。孟浩然时期是个善未完全严格时期,故其诗显得自然灵性。
      孟浩然能不能代表那个时代姑且不论,至少可以反映时代。
      格律诗要注意循律,但格律诗要首先是诗。
      38、艺术是母,文学是子。艺术大于文学,文学寓于艺术之中。作为子的被包含的文学,其特点与母的是涵盖的艺术有一致性,有共性,是很自然的。倘完全不搭界,或根本背离,那才是怪胎。
      39、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是艺术家人脑对自然和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没有人脑,不存在艺术;没有客观现实,也不会造成艺术。
      客观现实,不只是现在的存在事物,还是一切事实和曾经存在的事物。它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不管你认识还是不认识。
      离开客观现实,离开社会生活,艺术以及文学还有神魔可以反映的?滑天下之大稽!
      40、我之审美(回答一位网友)或取舍,不在文章长短,在于首先是不是文章,其次有无发见即自己的东西以及独到,再其次文章形式语言技巧如何等等。在网上,短文读起来无劳累又便捷,当然大家喜欢,我亦同样。但很多短文还不是文章,只是问题,或一个话题。有的话题比如音韵声律等,都不是作为文章出现,而是作为问题的简单提出,这自然无法归为独到或系统阐发。这样的贴回复率很高,是大家喜欢谈,有话语,但没有文章意义、理论意义和学术意义,离精华远矣!这样的帖子当然可以发,也活跃了栏目。栏目欢迎各种篇幅的帖子,期望满足网友不同知识兴趣和不同学术愿望的交流需要。
      短文大家喜欢,但长文(相对)也不可偏废。长文有长文的优势,即它可以从容系统的表达诗词理论或诗词赏忻。有学术意义有理论价值的文章,短,是担当不起来的。百家论坛的办栏宗旨与任务,是对中华论坛内所有文学样式以及它们的古今创作进行研究讨论,这讨论是多形式的,简单对话,只是一种,不是全部,长文,不可少。而研究讨论文学尤诗词,不只是格律、构思、语言、诗意等形式技巧内容,还有文学思潮,文艺流派,社会政治,创作思想等等。实际上,任何一个诗人或作家,只学、只会技巧,只注重形式,是搞不好文学,搞不好诗的。
      
      41、如果把诗词的涉事,仅仅理解为个人的生活,那就太小了。诗词涉事是对的,要有生活,有细节,避免空泛、概念、抽象。但所涉之事,正确的,是家事、国事、世界事等等,都要反映。
      42、格律诗避重字,系原则,唐后尤严,科举试更苛。然有意造句、造氛围而用重字,譬如楼主所总结几种,不在此内,不是问题。用现当代话说,属“艺术重复”。一般说,绝句重字宽松些,四句皆可,但应是“技巧安置”;八句律诗基本不允重字,个别有,首联尾联宽松些,亦要“技巧安置”,五言八句律要求相对更为严谨。
      43、1)老干体的问题不在写者头脑发热;属于老干体的人群,一般很少发热。2)如果讲诗情诗感,老干体人群所赋应该都是有感而发,他们有经历,有情感,有热情,他们根本用不着附庸风雅,大部分都是老有所乐、老有所寄。他们的问题是,或是审美问题,或是诗词修养问题,较多的是后者。3)实际上,不论是楼主所指哪种写者,都会出现老干体问题。有感而发,不一定不是老干体;无感而发,不一定就是老干体。4)嗜好或过度用典的,应该不是老干体特征,而恰恰是荞麦先生说的那一种,即非得搞个古香古色以为除此就不是旧诗正宗的那一类。5)写口语也好,为用典诗也好,只要客观概括了生活,较好传达了思想情感,有诗意或有哲理,完全不必厚此薄彼,也不存在孰好孰不好。不在于怎末写,在于你写的怎麽样。
      44、在一味呻吟自我时,要着眼大事、民生事、国事;在假大空盛行时,要注意小事、家事、个人事,身边事······
      45、古代很多文人文化修养高,诗书画等接皆通者较多,这就使所诗所画之融通有了前提。而在长期的文艺活动中,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或者说是艺术手法,就是讲究诗中有画。我对画不懂,一个朋友是书画家,其诗皆为七绝,几乎每诗都有画意。也看了一些关于书画的经验谈和理论文章,感觉好像谈诗。
      46、“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句,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有不少责其合掌,我以为不是。虽然从单个词来说,“英雄”与“豪杰”,相近;“虎豹”与“熊罴”同类,但从两个句子来看,表达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都有各自具体所指。出句暗合,里面包含着毛泽东那著名的论述即“帝国主义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所指“美帝”。对句熊罴比喻贴切,熊罴多生长在北方,北极熊之意,特指“苏修”。在特殊的60年代,国内出现灾荒,老大哥走向反面,老美极力排华,毛公以政治家的胸怀和诗人的幽默,以“冬云”为题,表达了他对国际风云的清醒审视和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态度。这一联,系表达对面前两个最大敌人的轻蔑,没了这两个专指,此诗无基,意味全无,岂是合掌?!
      47、赋中的同义或基本同义,不能用“合掌”解释。“合掌”还是主要对诗尤格律诗来说,格律诗文字有限,中二联又需要对仗严格的对仗,所以才有了不能合掌要求。赋则不同,其无文字限制,又无苛刻的对偶要求亦无须做此要求。在大赋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杨雄的《长杨赋》、左思的《三都赋》等等,里面都是极尽铺张排比、夸张渲染,没有这些,就不会形成逞辞大赋,如果以“合掌'yueshu,这些赋就不会有淋漓酣畅而变得萎缩。“合掌”,应该是属于律诗作法的专用名词。
      48、“新”“旧”还是有的,约定俗成叫法。“旧体诗”称谓,大家认同。与其相对,自然对五四以来以白话文语言创作的诗歌曰“新”。
      旧诗是国粹,有几千年历史。在旧诗一味个人情绪而又无法适应表达变革了的社会意识、人文思想和大众情感的时候,一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必然会出现进而对旧的表现形式实施超越或取代,可以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艺术规律。王国维对此先有论及:“盖一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遂难于其中出新意,故循而做体”。
      新诗近100年的实践,成绩还是可观的。涌现出众多优秀诗人和优秀诗作,我在一篇文章中大胆说过,新诗100年,固然比不了唐宋的某些100年,但与元明清的任何一个100年相较,都毫无愧色。就拿新旧两栖诗人刘征、丁芒、刘章来说。这几位,在近年旧体诗创作中是骁将,尤其刘征,旧体诗一流诗人无疑。但他们的新诗创作,在整体中只能居二流或二流以下水准。作此比较无意贬低三位我尊敬的老诗人,只是想借此说明:新诗创作整体水准是蛮高的。
      至于新诗“移植”或“混血"说,不科学,应该是“借鉴”。借鉴了一些西方表现形式,思想和灵魂,是地地道道的大中国。
      49、问好朋友!别称老师,我对旧诗,接触较长,习作很晚,没用过功夫,也只这一两年。回答你这问题,从旧诗来说,我还不具资格,但从文字创作来说,到可以说上几句仅供参考。
      1)你还是在学习模仿阶段,或者说,你用旧体还不成熟。2)这很正常,是必经之路,凡学旧诗者或学习文字创作者,皆有,不可逾越。3)还是要有目的的学习,就是你要学什么?古风?格律?竹枝?最初肯定要都读,如此才大体都知道,丰富自己。但肯定有你最喜欢的,或哪位诗人,或哪种体裁,这是应该有选择的。确定下来之后,集中精力学习实践。4)要靠功夫,熟能生巧。在基本掌握了你喜欢的形式,可以熟练用一种或两种形式来诗意表达你的观察、你的情感和你要向世界说的话之后,此时,拿起笔自然就是自己要用的形式和要说的话,而不是不经意的就像了别人。有的人说,要写好旧诗,一般得十年时间。这倒不一定,但这话说出了旧诗需要基础、需要修养、需要功夫。而要写得好,还有个见识、胸怀、灵性等因素     。       52、颇多文人的吃亏和不如意,正在于不知所以的清高,在于不认识自己。在文学尤诗越来愈边缘化的时候,在社会往往把诗人看做毫无本事又夜郎发酸的时候。诗人还以为自己既高雅又能诵,还以为是盛唐时节,还不知眉眼高低的以为有才而睥睨一切,这就很是让人觉得滑稽。
      50、严格说来,诗是不能翻译的。任何一种语言的诗,都有其特定地域之独特音调、色彩、节奏,都有各自语言的微妙处,都是诗人的主观情绪。用别族语言音系翻译,以另一人头脑去诠释,肯定要大失味道。而中国古典旧诗,尤其不好翻译。
      优秀翻译家当然可以做的相对好一些,但免不了有隔。
                     
      51、泰戈尔是哲学家,艺术作品充满哲理,但其哲理并不似有的哲学家的艺术作品那般深奥。我看飞鸟集和园丁集,看这如上的诗句,很有些像读冰心,冰心自然无法与泰戈尔相比,我说的是特点,即他们的作品里流淌着同样的善良美、天真美和纯净美。
      52、关于“大腿”,也不能说是一种堕落,可以说是一种表述。但她绝不会成为主流,更不是一种方向。把诗歌染上性,凭添了一点淫荡罢了。
      53、 一般说来,艺术形态是被动的,是时代和生活的产物,其受制于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形态;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形态。但艺术形态毕竟是艺术家们主观对于时代的客观反映,艺术家受社会意识左右,又同时影响社会意识。艺术形态是审美,富于创造性,集中体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从这意义上来说,艺术形态有引导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艺术形态,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精神高地,代表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高道德、审美水准,没有了主导,完全依循所谓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要坏事的。
      54、楼主如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交流“马诗”生造典故及其你诗“被盗”,并寻求理论正解和道义支持,应算批评范畴,本栏是欢迎的。但目前看你帖,严重问题有二:一标题极其不当,明显存在主观毁人故意。览标题及正文,其实你并非来此讨论“沐猴冠”,完全在于造舆论攻讦“副会长”。二你并没有展示出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曲颈天歌者是“你鹅”而非“马鹅”。
      建议:师该正义,伐当有名,言出有凭,语发存善,谨记版规,严守底线。
      意见:请楼主将此贴内容进行合理、依规的调整;如不能调整或调整不当,本栏将对你此贴进行删除。
      55、旧诗语言的白与淡,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手段,这样风格的大诗人也不少。窃以为,不在于用白多少,也不在于(更应该)有现代语言入诗,关键在于有无诗情诗意。离开诗情诗意谈语言,孤立的谈语言优劣,谈不明白,也没有说服力。就像文学样式的杂文和诗,哪个优?谁个劣?诗凝练有味,历史也长,但并非谁写都是国粹;杂文资历浅,入门不难,但鲁迅以此成就辉煌。
      56、同意黄玉顺所说:“平仄属于旋律的问题,顿歇才是节奏的问题,因为旋律是音高的关系,节奏是音长、音强的关系。
      大散文类,即小说、散文、新闻等的语言、语句是发散式的,但依然是有节奏的。很显然,这节奏与声调高低毫无关系。歌曲,旋律性、音乐性是其重要艺术特征,但其音高或音低,应该与节奏无关。与格律诗同为一宗的新诗,突出的节奏感也是特征之一,其没有平仄运用,它的节奏肯定也与声调的高低没有关系。
      格律诗,其严格的字数与格律要求,与上述几种语言、文体样式形成明显区别。尤其平仄的作用,使其更富有明显的旋律性和音乐性。我个人理解,格律诗的平仄,与节奏不无关系,但决定格律诗节奏的根本因素、主要因素,是格律诗的音节和格律诗这一特殊诗体的关键字词位置。
      当然,节奏与词义、与整首作品的情感和情绪,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57、再如现代语言现代名词入诗问题,应该可以而且要大力主张。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是有时代性的,以旧体写现代,思想感情应该是现代的,语言也应该尽可能是现代的。也可以美人、香草、沙漏、铜驼、金戈、铁马、椒房······但更应该有工农、战士、飞船、高铁、原子、石英钟、摩天楼······如果不能用现代语言写旧诗,不能用现代情感写旧诗,旧诗一定是短命的,因为没有与时俱进。文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就在于适应时代。
      58、我是用新韵的,但我不反对用平水。从理论上来说,文学是要与时代同步的,现代诗歌(旧诗只是形式)要用现代语言、现代音韵,这没有错。以发展眼光展望,若干年后(总得50年以后),用平水的会越来越少,新韵会完全取代旧韵而成为时代宠儿。
      
但目前,用平水的多,从实际、从发展、从大局、从国家来说,提出双规,是站得高的视角,是宽容的态度,无疑是正确的。这就像对香港、对澳门,目前肯定是两制,一制行不通,尽管从长远来说肯定要一制。这是政策,也是策略,目前只能如此。
      对于版主,如果讲政策,与协会保持一致,应该不偏不倚说双轨,不能厚此薄彼,尤其不能说过激之词。周老虎哇,无耻荒唐啊,不合适。实践证明,不争论,无论对于姓社姓资,还是新韵平水,都是最高明的办法,争也没有用,谁也打倒不了谁,既不会有胜利者,也不会有失败者。还是干起来,别管什么韵,把老祖宗的这份遗产先继承过来别失传、复兴起来再说。历史会做出回答,但不是现在。
      59、转载了篇郁达夫小说创作情结。郁达夫,现代大作家,大诗人,还是要记住的。
      虽然阐发的是关于小说的内容,其实研究的是郁达夫的创作态度,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创作个性。这对于学诗、写诗、研究诗,都是有帮助的,即所谓诗外。如果要为诗,诗外,可能要大于诗内,至少不逊于诗内。
      60、洋洋洒洒,行文不拘。有自己的东西,下了一番功夫。但作为论文,无论在确立观点、归纳材料、援引实例、展开论述还是语言润色方面,都有待于继续雕琢,使之再上层楼。
      比如:
      “唐以前是古典诗歌的青涩时代”,恐怕不妥。至少“汉魏六朝”,还是相当成熟的且是辉煌的。
      “新诗属少年的青涩时代”,也不够准确。至少应该是青年时代,他已经进入基本成熟期,新诗的特点正是新在“甩开镣铐”,上。而好作品,无论是五四时期、抗战时期、五六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都有大量优秀的人民群众耳闻能详的作品。要求不到一百年的新诗与已有两千多年的旧诗来比,显然是不公平的。
      非关本题或与本题还远的论据尽可能删去,如“几和图形及数学”论。
      新诗节奏的实例引证,最好用大家作品或著名作品。“欲哭闹鬼叫”属旧体,不宜用作新诗例。旧诗节奏对照举例,越少越好。
      文体及篇幅,一般论文式更好些,著作式章节式显呆板做作,远离学院派会有更多的读者。篇幅砍掉三分之一应该轻而易举,用最少的文字让更多的人来看是功夫。
      
      61、新诗,总体来说,还是放开镣铐。研究或创造一种格律,当然可以,但不宜强调正宗或唯一。
      62、地震时那词我看了。作为一个省级作协副主席,那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思想立场,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可以拿人的生命、老百姓的生命,做不怕天灾的豪言壮语呢?在天地之间,最可宝贵的,莫过于人的生命。人民,是国之根本。连人民的生命,都不要了,本,都不要了。谈何文学?还写什么词? 这是对生命的漠视,是冷漠又虚伪的豪言大语。
      63、文学内部的几种样式横跨写作,与自然科学的类别兼攻,是回事。文学内部,是相通的,自然科学的化学与天文,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前者一心两用,应该容易;后者一心两用,极难。比如优秀小说家,一般来讲,同时会是个优秀的散文家。
      64、诗歌用典的来处,可以是历史真实,也可以是文学作品抑或神话传说民间传说。
      诗经的问世与存在,两千多年以来,影响了后世多少文章和诗歌的“出处”与索引啊!须知,诗经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
      而中外古今神话传说,不管是宙斯、普鲁米修斯还是女娲、夸父,同样成为后来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断的素材或话题。
      65、这是原文(指毛泽东给陈毅那封谈旧诗的信)。
       1、主席在这里不是一般讲平仄,而是直接说陈毅“于此道还未入门”。主席是在1965年写的这封信,这时主席对旧诗词的研究与熟知已非战争年代,主席的这一判断不会有错,且是就陈毅拿来求他润色的诗词具体而言。
       2、陈毅可能懂格律,但具体创作中,或许不拘泥。他拿给主席的是五七言律诗,应该是他自己颇满意的。他满意的尚且被主席说“于此道不还未入门”,可见陈毅律诗在形式上的不重视。
       3、陈毅诗词正式出书,是在他逝世后的1977年以及其后,是张茜主编的。此时与此前陈毅发表的七言四句或八句,基本不标诗歌样式。
       4、陈毅诗有正气,有格调。尤其气格与史诗意义,非一般诗家所能达到。
      66、陆机的情说,是对中国文艺理论(诗学)的一大贡献,有开创性。然究其本质,似仍未出孔子所说的“兴观利怨”的范畴。此《文赋》说到底,仍属儒家学派文艺理论。
      其实,倘细究,“志”是既包含“道”,也包含“情”的。诗人写诗,既可以写“志于道”的诗,也可以写“志于情”的诗。诗中无“道”,固然有其不足之处;但诗中如果无“情”,则恐怕将不成其为诗了。试看《诗三百篇》,里面那么多的爱情诗,不正足以说明是诗人“志于情”的结果么?
      67、如此比较未必公允(与一网人对话)。历朝历代建国60年的情况不同,比如政治、经济、战争的状况不同,就决定了文化或文学发展的形势不同,这说明不了神魔。而新中国,由于特殊,诗歌发展主流侧重在了在新诗上,旧诗根本没有被顾及或已被否定,拿此硬比,毫无意义。
      但改革开放尤其90年代以后,旧诗的发展,还是有声有色、有目共睹的。
      旧诗,用的是它的形式,表达的内容、思想与情感,必须是现代的。不是要古香古色,不是要僵尸。是要现代生活、现代风貌和现代气息。      
      68、旧诗,用的、继承的,是它的形式,诸如格律、基本创作方法、技巧等等。表达的内容,是现代的东西。如果动辄旧意象、旧词语、旧情绪,那就是走回头路了,也完全失去意义,要看,看李杜苏辛等人的诗词岂不更好?
      高楼就是高楼,坐轮船就是坐轮船,动辄椒房、棹歌,旧则旧矣,但却毫无生命意义、现代意义。语言系统变了,思维内容变了,社会气息变了,旧诗的所有这些,都要随之变化。用死了的东西添充格律,不是现代旧诗的任务,大众对此会生厌恶,古人泉下有知也会举手反对。
      69、科学的、宽容的、辩证的看待和认识文学作品的揭露和批判,是新时期文学的一大进步,在网上,应该说,颇多人们,文学批评的认识还停留在极左时期,有的即使越过了极左,但还没有学会用人性的、民本的、辩证的和审美的眼睛来评介当今文学。
      70、固然什么都可以写,重要的是写神魔和怎默写。孔丘评介最早的《诗经》:“思无邪”,这是慧眼卓见!两千多年前的诗歌,都充分显见了它的人世伦理和社会道德,都让我们对我们先人的认识审美境界不免肃然起敬,那当今,任何一部作品,可以随意而为之吗?须知,文学从写作者来说,不是照相,是作家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它有作家的爱憎、欣赏与批判在里面。而从受众,它有认识与教育功能。所以,不可以暴力,不可以色情,不可以下半身······
      
      71、老干体是贬义。公允的态度是:应该辩证分析与对待老干体。老干体毛病不少,从内容到形式都严重存在;但也有长处,客观的说,老干体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进旧诗创作步伐加速前进的积极作用。
      老干体的生成群体是广大的,主体是老干部,覆盖党政军企学商各阶层,也有并非老干部而是老工作人员诸如教师、农民、工人等等以及初学的一部分并不老的诗词爱好者。
       完全否定老干体,是偏激的,不管老干体有多少问题抑或有多少人完全否定老干体,老干体都是当今旧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完全不变的老干体,对旧诗创作会有不良影响。
       老干体会继续存在,但也在不断分离、不断融合,不断提高。
       72、但凡有理论阅历的,一篇文章是不是自己的,有没有阅读价值,搭眼便识。常识的拼盘,既不道德,也无益于他人。
我们不要求这里多么专业,这里也绝少专业,但我们有理由要求:文章有自己,不要拼盘。这是网上防伪。
       读那类拼盘文章,莫不如转帖,不如找大部头,不如找权威。
       网上文章,一定要是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学习,自己的鸣放、自己的发现。而有发现的言之有物、有思想、又语言行文有文采的短文,更受欢迎。你看《清流集跋》,那是新意,文采,嘎嘎独造,那是内行,专家,真文人的货色。
      73、
      1)应该有资料查到“老干体”名词的始作俑者,这是旧诗复苏以来一个重要的“诗话”,会载入史册。
      2)老干群体的写作在很大意义上促进了旧诗创作活动的加快发展,他们是旧诗创作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讥讽和打击不但不能阻止他们喜爱诗词弘扬国粹的前进步伐,相反,却更大程度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3)旧诗是民族的,是大众的,也是时代的,不是哪一个群体的,更不属于泥古的。用旧诗反映时代,是大众要求,也是历史要求。把旧诗视为小圈子的把玩之物,视为旧时代的象牙之塔拒大众以千里之外,视为神圣不可更改,是反时代、反大众、反规律的,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旧诗有害无益。繁荣旧诗不需要“九斤老太”,更不需要“假洋鬼子”。
      4)所谓“老干体”,有问题,需要提高。但不能不屑或打击,得让人家“革命”。实际上,不论哪一种人群,创作中都有问题。比如,自由主义者们的虚无主义和一切否定;个人主义小家子气的一味自我抚摸;泥古派的食古不化毫无现代气息;盲目模仿者古香古色里的陈词滥调云山雾罩不知所云等等,这些不正确的创作倾向都比较严重,都不容忽视。
      5)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往老干体里装,这不是实事求是,也容易误导。同意听涛意见,是哪方面的问题就往那方面去总结,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把老干体作为贬义,应休矣!
      74、此文有新意,有阐发,亦有道理,当然有典型的社会意义。这个帖子是独见,其中揭示的某些现象和道理似乎愈演愈烈。
      成也仁宗,败也仁宗。仁宗不仁,阻塞了柳永官路;焉知非福?不仁仁宗却在客观上成就了柳三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
      柳永是有用世之志的,他力求将后天的用世之志与先天的浪漫秉性相统一,做官为词,封妻荫子。但他终摆脱不开由于个人性格多重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更无法在现实中排解和消除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和对于名利的厌倦,他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是第一位的。因此,他的生活轨迹命运轨迹只能如此。
      不能离开历史,离开时代,离开个性,离开具体的人去评价历史、历史人物以及文人骚客;每个人尤其名人在历史中,都是‘这一个",不可替代,亦不能要求他一定是谁或一定像谁抑或是一个什么类型;正是由于历史中或文学艺术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个性,才构成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及文化名人的丰富脸谱;才给后世提供了历史的丰厚复杂与历史人物的多采多姿······
      并非做官成功就是成功,如果陶渊明、李白、柳永入仕成功,我相信,他们三位以及众多不得志或厌恶勾心斗角厌恶官场名利的文人,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他们亦可能不会为后人所知。
      75、各种形式、写法、风格俱可,不该人为划定何者行或不行的界限。只能是各用所长,各取所需,因而有专家说,“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有兴趣的”。少用典,可以提倡,不能限制;完全泥古或食古不化,无疑应该戒避。
      76、一个满腹经纶的古文化博学者与一个长期身在底层有生活经验但缺乏一定书本阅历的人来吟诗弄词,其语言、风格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所以,要求玫瑰发出紫罗兰同样的芳香,不但是徒劳的,也是愚蠢的。
      77、我看“老干体”。其长处:写作思想健康向上,富有情感,这一点是其显著的共性;时代感强,这也颇为突出;有生活积淀,视野开阔,反映题材大而广阔;其中好作品不容忽视。
      “老干体”通病:相当多的作品概念化、口号化、跟风多、艺术性粗糙;不在少数的内容盲目媚世,一味廉价歌颂。
      不能静止地看待“老干体”。“老干体”也在发展,艺术质量整体上在进步。在艺术表达上,他们依然保持着以往的炽热情感与大视野关照生活的同时,有的“老干”痕迹在逐渐减弱,有的甚至已完全褪去“老干”外衣,他们已崛起为诗坛上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所以,有一点不该被当今诗坛忽略:十几年来旧体写作之所以表现出人多势众作品多的向繁荣大踏步进军的趋势,“老干体”的影响推动、“老干体”的积极贡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我相信:历史会清醒地对此真实记录。
      78、把明朗、直抒胸臆、议论之类,都视为“老干体”,其实是审美的偏见。花儿之所以美丽,在于多姿多彩。只是偏狭的把古奥、晦涩甚或盲目生硬泥古,当做旧体的正宗或唯一,是不符合旧诗写作实际的,也是错误的。
      79、“老干”们毫不例外的用大脑这个“体”来思维和写诗,“老干”们的文化、信仰、人生观、境界、经历、诗词浸淫长短等等,构成了他们的思维和审美定式。他们的健康、乐观、积极、大视野与正能量,是“诗词浸淫”前那几条决定的。他们的审美与表达的改变,主要是通过“诗内”的不断冶炼、锻造这一方法逐渐进行、实现的。
      80、艺术没有国界,又有国界。艺术越是民族的,也才越是世界的。艺术至上到现在依然不成立。爱国在国家存在的前提下,它的主题是永恒的。


      81、赋在近十年开始升温,是好事。既是继承发扬国粹,亦可推动文化、经济双得利,有何不好?
有些活动确存有问题,诸如急功近利、谋名谋利、抢夺文化、抢夺名人、形式主义等等应该不少,但这是非主流,正确的态度是,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兴赋大局,还是好的,不应否定。
      比如2007——2008(?)光明日报搞的《百城赋》,我看就非常好。不但兴赋,更是名城,让读者借此了解众多城市的历史和现在,很有积极意义。
      当今之赋,我个见既可以古香古色,也可以新潮现代。语言和形式不必完全泥古,可以适当变化。
      82、史诗,但就这一名词或文学体裁本身,就是用来歌颂的。是啊,人类早期都知道歌颂,何况现在。而人类早期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史诗性,也在于他的歌颂。
      生活是多样、多面的。可歌颂,可批判,可奉世,可警世······不在于采用哪种形式,而在于你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视角来表现,而在于你是否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去发见,是否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而在于这些不同反映是不是表达了人类的良知和美德。
      83、是的,十七年文学成果是无愧于历史的,她也影响了那一时代的人,也拥有那个时代的读者。现在的文学,已经越来越边缘,有几个会做文学梦呢?有几个在读文学呢?
      这应该是时代使然,与文学数量、质量,关系不大。
      84、敬畏,是敬畏英雄、敬畏圣贤、敬畏大众。对历史的丑角如秦桧、汪精卫,只有唾弃。
       彪是个人物,但一逃往前苏,就是变节,不论他手指头多粗(汪精卫和秦桧的手指头不比他的细),他只是也只能是被人民、被历史唾弃的猥琐角色。
      说什么,是有原则的。随意不得,一随意,这个民族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人格标准等等,就没了,就出现了一个词,叫做虚无,然后是混乱。
别说民族和国家,即便宗教,也是不允许背叛的,所以才有了臭名昭著的犹大。
      文学(诗词),更要遵循和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它是这个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情感史、审美感的记录。
      85、写什么,没有绝对自由,必须符合中国正常人的基本审美。
      86、在中国,谈文学,说作品,不以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要求,不以现今社会的共同准则以及宪法来衡量,不以文学的理论标准和审美标准来判定,用什麽?你来说说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诗词同样。
      87、写作旧诗词,无国学知识是不可想象的,当越博越深越好。但学什么,应该选择,不能偏离,更不能背离。学的是思想、精神、道德、节操、骨气、坚韧、仁爱,忠诚······当然也有语言、技巧等等形式的东西。
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荒诞轶事、奇谈怪论、盲目质疑、颠覆经典、泼污英雄、鼓吹虚无、反历史观——“如此国学'应该打住!
      88、故乡兄这首毛泽东和诗,才看到,着实不错,当然有修改处。高屋建瓴,视野广阔,情感充沛,意象深刻,将毛伟人一生概括。所谓老干体,并非用了新词而非古香古色,并非明朗通俗而非含蓄朦胧。诗风是多样的,不能把富有时代气息新奇平易上口的归到老干体体中。老干体主要标志,是概念化、口号化、跟风而缺乏诗意
      89、有朋友说“双轨制是个伪命题!既是反科学的,又是违背现实的,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主义的产物!”
我是用新韵的。我当然知道文学是与时俱进的,文学是时代的,文学长河是个扬弃过程,新韵在将来的某个年代一定会取代平水。但是,对上诉观点,我是反对的。双轨怎能是伪命题?它是活生生的存在。用双轨写旧诗的作者大量存在,它要远超过新韵写者。而目前的共存,乃是最符合旧诗写作现实的一个正确抉择。
      90、新韵旧韵,俱可为,谁也不必反对谁,反对无效。这既是个现实存在,又被国家允许,共存合情合理合法。
任何一轨可以坚持自己,但不必偏激,偏激无理。
      
      91、孔子作为教育家、思想家就政治、法度、文学、道德等等说了很多,圣人无疑。但颇多认识有时代局限,有文化局限,有理论局限,不可全信,应该批判继承。
      温柔敦厚说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包括诗歌的全部本质和所有功能。拿了这理论生搬硬套,居然套到岳飞的满江红,势必会搞出笑话。
      诗歌作为文学,教化即教育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同样重要。屈原的离骚绝不是为了温柔敦厚,杜甫的三吏三别靠不到温柔敦厚,苏惠的回环诗与温柔敦厚风马牛不相及,郭老的火山爆发不会是出于温柔敦厚,田间的擂鼓诗与温柔敦厚更挨不着边······而这些,都是诗歌史上最重要的篇章!这些还只是大海里的几朵浪花······
      92、不能把所有的“刺”,都划归在“温柔敦厚”范畴。封建社会的“刺”是有局限的,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不需要“刺”得过度,提出“止乎礼义”,因而“刺”是受到限制的。
      而今的诗歌,“刺”已远远超过以往,“刺”不但占有着创作的普遍性,业已向更深入方向发展。用“温柔敦厚”来解释,来总结,已无法完全概括。在阶级社会,诗常常是战斗的,如马雅可夫斯基、惠特曼,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和田间等等。而即使在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或社会主要现象的当今中国,讽刺诗、揭露诗等,绝不是为了和服务于“温柔敦厚”。
      93、多看、多写;再悟,再写;学习语言,学习构思;形象化思维;让思想飞翔······
      94、当下网上旧诗写作存在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重形式而忽略内容,重外在而忽略内在,也有的图虚名弄花架子甚至于胡搞影射。
      人们很容易轻视打油,但忘记了张打油的诗歌成绩还是蛮不错的,齐白石的打油目下颇多人也只能是望其项背;动辄轻蔑老干体,似乎老干体都不是诗,而把清新、朴实、白话的好诗也做否定;相当一些写作者以为不古香古色,不用典、不艰涩、不朦胧就不是诗;片面把符和格律作为诗的第一要义而完全在填词式的制作诗歌亦不在少数;也有个别者之整个写作活动中的诗歌内容都呈灰色甚至于用大量篇什作窥伺乱度和咀咒影射······意境、格调、情感、哲理、诗德等等,都被抛到了脑后,诗已非诗。
      还是要载道、言志,在反映时代、反映底层、反映生活本质上着眼,在实实在在追求诗境、诗意上用功夫,如此,旧诗创作才能良性、快速发展,也才可以说是继承。至于拿旧诗发泄私怨和影射,已属下流,不在此论。
       95、
       这得从给谁看,从受众那一面,从作品需要实现的社会性来考虑,这是根本。毛泽东当年批评延安的一位文艺青年,那青年在街头刷大字标语,他把工人的“工”字写得很繁很艺术,毛伟人说他“存心不要老百姓看”。如果从这方面来考虑,那就应该通俗一些,容易看明白,才好。但通俗不是直白、不是口号,不是不讲诗意,更不是庸俗。通俗到雅俗皆可以一赏,这应是大方向。
      提倡写得通俗一些,并不是一刀切,文雅、典雅、古奥、晦涩以至谜语一样猜不出来,也可以写,风格尽可以多样,但不必将此作为旧诗正宗。
      96、倘旧诗不能吸收民歌、新诗尤其时代生活的有关要素,没有新意、新气、新风,只是一味挖旧纸堆,有的甚至完全痴迷于旧的、过时的那些语言和意象,那旧诗的市场和读者不会扩大,旧诗的成绩和影响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
      97、格律诗是国粹。就现在,仍有一定人群喜之爱之读之写之,而国家也在鼓励继承发扬,这是其赖以存在的理由。
      或许它会与文言文一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现在,还有一定市场,而他的退出,不好说需要多少时间。
      既然如此,它的存在就无可厚非。至少,不该骂。
      学术研究、文学研究,是一门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说理的方式,靠三言两语武断,靠骂,解决不了问题,也毫不可取。
      98、文学表达情怀是永恒的,形式是共享的。但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神话、童话、史诗、诗歌、小说、戏剧等等文学的叙述形式,即是人们在表达清怀的演绎中寻求的丰富和发展,它可能是同一个时期出现,今后依然。
      就某一种形式,也是在变化、发展。小说雏形很早,成熟较晚,而现在它的表达方式风情万种。诗歌也一样,最初是两个字节奏,后来的四个字,又后来的七个字,再后来的无限字数,这是诗歌形式适应生活、适应内容、适应时代的自我调整。
      没有不变,只有万变。旧的被新的赶超以至取代,是早晚的事。这是规律
      99、格律体走了多磨漫长的时期啊!相信还可以持续一大段时间。或许象书法之类,这形式完全保留,但为极少数私下研究、把玩;也许会有改进,出现新的形式适应诗词发展需求。而新诗,定然是主流。一种形式不为大众所用,短命是肯定的,文学样式的是否有生命力,取决于社会性和群众性,不是一厢情愿。      
      100、谢谢呼伦贝尔!让我又重温了铁人的豪气。我在大庆工作两年,而此前的很多年,我就读过铁人的这诗句。这声音是铁人的,也是石油工人的,还是当时全中国人民的——那是中国人民在特殊年代在艰苦岁月的与天斗、与人斗的民族宣言,是已站立起来的民族为独立自强而展示的英勇豪迈——他是诗,是精神,是小我,更是大我。没必要隐瞒,任何华美的堆砌和娇柔的造作,任何故旧里的寻找和时尚的猎奇,与铁人这样的英雄胸怀和民族境界相比,都是审美的侏儒和精神的下里巴人。

      101、文学发展中的改良、革新,是文学的与时俱进,是文学发展必然规律,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也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102、留“中国化”,是留其精髓,精神、规律、胸怀、品德、风貌、特征;而盲目自大、愚昧劣根、抽大烟娶小老婆以及长辫马褂,还有文人无行以及八股文字狱等等,要坚决去掉!
      103、传承两条路:典籍书本的;社会师长的。
                传承基本点:批判吸收,选择传承;不是全部照搬,不是固守田园,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
      104、周易,除了个别学者和个别爱好者,几乎成了骗子们的专门行骗之术。
      105、为文学改良,胡适曾提出不用典,这是一种非常时期的非常姿态。利弊同在。
还是因人而异,因体而异,因诗而异,不做强求。愿意用的,可多用,不愿用的,可以不用,都不妨碍写诗。还有个前提,搞得晦涩难懂,不伦不类,为用典而用典,为炫耀而用典,应是偏途。
      106、赵氏字好,千古大家,那是肯定的。不过亦有说到他的字少了力度多有纤柔,这也是事实。
      说到他的纤柔与性格有关,他的失节与性格有关,也是逻辑。当然也不会因了失节,就否定他的书画成绩。但失节,得让人说。
      他的失节与秦桧,还有区别。秦桧是叛国、误国、祸国,这是历史定论。置中国最大的奸臣为历代人民唾弃而不顾,却单说他的才,我不知小酒鬼这是什么历史观照?这是用哪家的哲学和主义来看待历史人物?
      “毕生难及”那是肯定的,但那毕竟是“小技”,还希望你保住大节,在有可能恐怖分子袭击时不要给他们做了接应(幽默一下)。
      你的旧体诗词及有关有阅历,但需要正确辨别。有学,须有识。这识,应是唯物辩证的,是历史唯物辩证的,是符合中华价值观的,是不违中华伦理的。元白狎妓,从完美来说是毛病,但那时官府不反对,官员养伎成风,起码不违法,它不存在失节问题。而秦桧、汪精卫,是失了大节,这是朝廷、百姓和中华文化都不可饶恕的。是两回事。但现在,就不行了,近年用公车办私事都有可能被撸,何况二奶。元白的文学成绩当然得仰视,但他们是好人、好官、大儒,这是无疑义的,因而其诗歌为人们所爱。如果他们没有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是达不到这样高度的。
      107、唯才唯到欣赏秦桧,性质已变了味道。秦桧,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和文化里,永远只能跪着,这不是“劣根”是传统,是国魂。节气之于诗词小技,泰山鸿毛耳!
      108、倒水说很好。但那盆里必须应该是孩子,而非渣子。如秦桧,是渣滓,而非孩子。华夏母亲还不会视秦桧为孩子,他是败类。
       你(与某网人)的意思,我理解,但你拿秦桧做例子,反到害你。德才两厢,以德为先,历来如此。但一般的小问题,不必做德看待,做德否定。
      109、双轨是正确、现实、达观有远见的,这是受了一国两制启发。目前否定任何一轨,都是短见、偏颇。但对旧体改革,既可以试验,更可以讨论。
      从哲学上说,举凡世界上任何一件改革、试验,都有其始创、草创,都需有过程,不可能有先人或神秘人事先弄好了,等待后来人学习。正如鲁迅说的那路。是本没有的,走的多才有了路。我此前拿社会比喻,就是这个道理。苏联以前社会主义没人搞,老资们说你得拿作品来实践,这岂不可笑?我们当时没有作品,只有认识,只有规律。而现在,有了作品,就是日益走向强大的新中国。
      110、汪国真是小清新,适合青年,也给予青年很多。但就大诗人来要求,他有局限(有时这里的讨论很怪,比如有网友作了我这样评述,立马会有人来斥责:你对新诗了解吗?你读了多少诗?你对新诗做系统研究了吗?你会写诗吗?你的作品拿出来遛遛······让人好笑、好气。这还是正常讨论吗?大千世界这也正常,但总是出于自己,或出于敌视,这角色就实在没意思了!
      

      111、诗,并非格律。有人对五言七言一列出即做格律要求,此等思维可做格律病患者视之。当然,不熟格律而否定格律同样站不住脚。
      115、贬低英雄人物,美化或为历史丑类扬帆,是无知、历史虚无,反传统道德等等毋庸置疑。有人用所谓主战主和来为汉奸找根据,是诡辩。汪精卫主和,就不是汉奸?一派胡言!


在线时间
40 小时
主题
25

203

帖子

0

精华

3049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67
经验
7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1
2
发表于 2016-2-1 15: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文学(包括诗歌)的传统,就是载道言志,一直也没有离开过。文艺可以不从属于政治,但离不开政治。


为文学改良,胡适曾提出不用典,这是一种非常时期的非常姿态。利弊同在。
还是因人而异,因体而异,因诗而异,不做强求。愿意用的,可多用,不愿用的,可以不用,都不妨碍写诗。还有个前提,搞得晦涩难懂,不伦不类,为用典而用典,为炫耀而用典,应是偏途。


成也仁宗,败也仁宗。仁宗不仁,阻塞了柳永官路;焉知非福?不仁仁宗却在客观上成就了柳三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
       柳永是有用世之志的,他力求将后天的用世之志与先天的浪漫秉性相统一,做官为词,封妻荫子。但他终摆脱不开由于个人性格多重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更无法在现实中排解和消除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和对于名利的厌倦,他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是第一位的。因此,他的生活轨迹命运轨迹只能如此。
       不能离开历史,离开时代,离开个性,离开具体的人去评价历史、历史人物以及文人骚客;每个人尤其名人在历史中,都是‘这一个",不可替代,亦不能要求他一定是谁或一定像谁抑或是一个什么类型;正是由于历史中或文学艺术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个性,才构成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及文化名人的丰富脸谱;才给后世提供了历史的丰厚复杂与历史人物的多采多姿······
       并非做官成功就是成功,如果陶渊明、李白、柳永入仕成功,我相信,他们三位以及众多不得志或厌恶勾心斗角厌恶官场名利的文人,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他们亦可能不会为后人所知


    以上数段,颇佳而有见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主题
138

1112

帖子

10

精华

3821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50
经验
38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3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09:18 | 只看该作者
诗苑飞花 发表于 2016-2-1 15:02
中国文学(包括诗歌)的传统,就是载道言志,一直也没有离开过。文艺可以不从属于政治,但离不开政治。

...

:handshake
谢谢飞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 小时
主题
6

93

帖子

0

精华

152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74272
经验
33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1
4
发表于 2016-2-5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浑河大侠 于 2016-2-5 10:49 编辑

文学(诗词),更要遵循和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它是这个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情感史、审美感的记录。

11、为文学而文学,唯美主义,在中国极少。伟大的作品,都离不开时代或者说是离不开政治。屈原如此,老杜如此,乐天如此,陆游如此,辛弃疾如此,郭老如此,艾青如此,郭小川如此,舒婷如此·····外国,也差不多,莎士比亚如此,雨果如此,巴尔扎克如此,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此,果戈理如此,托尔斯泰如此,马雅可夫斯基如此······  


71、旧诗,用的、继承的,是它的形式,诸如格律、基本创作方法、技巧等等。表达的内容,是现代的东西。如果动辄旧意象、旧词语、旧情绪,那就是走回头路了,也完全失去意义,要看,看李杜苏辛等人的诗词岂不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 小时
主题
6

93

帖子

0

精华

152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74272
经验
33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1
5
发表于 2016-2-5 10:51 | 只看该作者
3)旧诗是民族的,是大众的,也是时代的,不是哪一个群体的,更不属于泥古的。用旧诗反映时代,是大众要求,也是历史要求。把旧诗视为小圈子的把玩之物,视为旧时代的象牙之塔拒大众以千里之外,视为神圣不可更改,是反时代、反大众、反规律的,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旧诗有害无益。繁荣旧诗不需要“九斤老太”,更不需要“假洋鬼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 小时
主题
6

93

帖子

0

精华

152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74272
经验
33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1
6
发表于 2016-2-5 10:52 | 只看该作者
23、一种方法(用典),用好了有味道,有嚼头。一味用典,完全掉书袋,则不可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主题
138

1112

帖子

10

精华

3821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50
经验
38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7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00:09 | 只看该作者
青天书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梯直达[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楼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6-1-26 19:52: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帖最后由 青天书史 于 2016-1-26 19:57 编辑


狐狸把母鸡当枕头,开始睡觉了。可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狐狸自言自语地说:“可能是枕头太软了,还是把鸡的肥肉吃一些吧。”于是,狐狸就把鸡的肥肉吃光了,又枕在母鸡上面睡了。
可是,狐狸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狐狸又自言自语地说:“可能是枕头太硬了,还是把鸡的瘦肉吃一些吧。”于是,狐狸就把鸡的瘦肉吃光了,只剩下一堆鸡骨头。狐狸枕在鸡骨头上,呼噜呼噜睡着了。
         上面故事说明问题不在鸡之肥瘦,而在狐狸。百家论坛这个名据说是中诗词这任首席知味取的,百家论坛一直被人议论,尽管版主们打出公理正义的旗,仍不能弹压非议,近日百家高管们忽然议论起“百家论坛”这个名,颇见曲折,煞是有趣:

张驰狐狸:
1、对栏目重新定位:将名字改为 诗品诗论 。
浑狐狸:
诗品诗论好像是给狼量身打造的。
紫蝶狐狸:
“百家论坛” 早已经是中华诗词论坛一个响亮的栏目品牌,其品牌知名度与号召力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如果放弃,相信其他论坛会很高兴。
学鸣狐狸:
把先前的百家一茬接一茬版主用时间与精力打造的这样一个响当当的栏目名称,一个无形的广告遗产就这么白白抛弃,实在可惜!建议沿用“百家论坛”名称,只要在实际中能做到张站的要求,不是一样可行吗?!  合适与否,仅供论坛参考!
针狐狸:
百家讲坛:讲坛,讲课之地;似乎只有老师方可上台宣讲,显得正规,不够平民化。交流与鉴赏:交流,范围宽泛了;鉴赏,像鉴定文物,大家多是旁观者,有距离感。百家论坛:“百家”往往会直接联系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范围太广,而且容易失去底线。

浑狐狸:
12年我没有常来百家,这段不了解,后来楚天寒曾经在外坛成立一个百家论坛,为了证明他起名正当性z,他就说这个百家也是他起的名字,似乎他有专利。呵呵,不可信。百家论坛这个名字很有特点,也是一个老字号,应该保留。

思无邪a狐狸:
哈大侠!这个不准,这名称,是2012年3月知味任首版时,提出来的。
北戴河狐狸:
原来的百家论坛,论坛二字与中华诗词论坛重复,改为百家诗品诗论,既不失品牌,又对内容定义明确。

浑河大侠:
叫百家论诗,仄平仄平,简单顺口。

针叶林:
若考虑平仄,就叫“诗评文论”,或“诗评词论”,平平平仄。品,就是品评。没有必要加主语“百家”。若加“百家”,如叫“百家诗论”,反而易生歧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主题
138

1112

帖子

10

精华

3821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50
经验
38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6:13 | 只看该作者
重编了下,剔除了个别如何讨论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主题
178

1307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74252
经验
42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9
发表于 2016-5-17 21:16 | 只看该作者
里面可圈可点这是不少,作为诗论、语丝或述评看待皆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10
发表于 2016-5-24 10:12 | 只看该作者
46、“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句,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有不少责其合掌,我以为不是。虽然从单个词来说,“英雄”与“豪杰”,相近;“虎豹”与“熊罴”同类,但从两个句子来看,表达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都有各自具体所指。出句暗合,里面包含着毛泽东那著名的论述即“帝国主义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所指“美帝”。对句熊罴比喻贴切,熊罴多生长在北方,北极熊之意,特指“苏修”。在特殊的60年代,国内出现灾荒,老大哥走向反面,老美极力排华,毛公以政治家的胸怀和诗人的幽默,以“冬云”为题,表达了他对国际风云的清醒审视和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态度。这一联,系表达对面前两个最大敌人的轻蔑,没了这两个专指,此诗无基,意味全无,岂是合掌?!

虎指“美帝”,熊指“苏修”。这个解释非常好!另外“无”和“有”、“驱”和“怕”也是相反的。
初日临书屋,
来年誉艺坛。——大蒙校长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主题
138

1112

帖子

10

精华

3821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50
经验
38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06:07 | 只看该作者
学鸣诗韵 发表于 2016-5-17 21:16
里面可圈可点这是不少,作为诗论、语丝或述评看待皆可。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主题
138

1112

帖子

10

精华

3821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74250
经验
382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3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06:08 | 只看该作者
罗初来 发表于 2016-5-24 10:12
46、“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句,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有不少责其合掌,我以为不是。虽然从单个 ...

谢谢!多指教,常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2 18:15 , Processed in 0.0862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