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4|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6年联都殿试第三题,御赐金牙打分帖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 1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号卷

联律基本法

引言

来网上玩对联竟然要写论文?有必要吗?这涉及写对联的目的。 (没有直接回答)

诗词、戏曲、散文,别的语文也有。唯独对联,只有方块字的中文才能做到,这才是中文独特的地方。所以,每个学中文的人都应该学。(立论牵强)

学中文,除书写外,还有个难处--声调。国语四声,其他方言有的更多,如粤语九声,很难学。对于文化的传承,是个障碍,必须想办法补救。对句、猜谜这类玩意,可增加学习的趣味,事半功倍,是很好的工具。要对句,必须弄清楚词性和格律。因此,对句实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利器,岂止附庸风雅之举?而它的理论基础,便变得十分重要了。 (第一论证牵强)

写这论文,最难的地方是涉及对联的定义。要说联律,不能不先说对联是什么。而对联的定义,与联律又互为因果,是鸡与鸡蛋的问题。律究竟是对联定义的一部分,还是分别好联与坏联的条件?当然,更根本的问题,是到底有没有联律?有的话,要说联律,又不能不说诗律--两者的关系,千丝万缕,互为印证。 (还是不入主题)

先说对联是什么。很奇怪,理论上是国粹中的国粹的对联,却从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被视为雕虫小技。照理,自张骞通西域至五代这肯定对联已出现的时候,约千年来,朝廷必然知道方块字和外文的分别。五代至明末,七百年又过去了,即使明太祖很喜欢,对联还是不受学术界重视,论对联的文献,绝无仅有。真不明白为何这能突显方块字特色的文体能如此被冷落?难怪清梁章钜慨叹「何独于楹联,而寂寥罔述」。 (花费了百多文字,还未入主题)

甲、对联的定义和起源

首先,要为对联下个定义,这却相当困难。对联既未受重视,而且因形式相当自由,要下定义,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规格,殊不容易。其次,要下定义,又不能不探究其根源。(废话)

先请大家思考一个基本问题:是不是张贴出来的才算对联?这问题的重要性,在于正史所见的、关于对联的记载,始自「楹联」。个人所知,五代以前并无提及。楹联是张贴在门外或柱上的对联。严格来说,张贴在室内堂上的已不算楹联了,那是「对联」吗?即使最初不是,发展到现在,相信没人反对这些也是对联。那么没贴出来的呢?例如在古人案头、在文集中(无论是否叫「对联」)、甚或是现今网路上的呢?相信大家同意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当然这是个大问号),也算是对联。由此推论,对联自有其体裁,不是张贴出来的排比便是对联,也不是皇帝、大儒或名家说了算,否则我们便无法区分「排比」和「对联」了。将两者混淆,那么我们要研究对联的流变和规则,便要由有排比开始了。排比是很常用的手法。三千年前,中国先民就已使用。对联的起源也要推前至那时吗?三千年太久了,但要「争朝夕」吗?换言之,那些原在古人案头或文集中,不叫对联、却符合定义的,是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3:06 | 只看该作者

乙、从诗律说到联律 ……

另一方面,也有上下联尾字可平仄相同的说法。有说是集句联可以这样,也有说生辰或开张时可写两首律诗分为上下联。既有所闻,便聊备一说,但个人认为不足为训。假如以为对联来自律诗,则不能否定此说,因律诗中有首联入韵并对仗的例子。有说对联可上下联字字平仄相同的,愚意以为所引的只是标语、格言或座右铭。极其量只可将引例列入哲理联,因哲理不能受形式限制而以极例外的变例视之。可是,也见过有哲理长联,大致上关节处平仄相反,但尾字却平仄相同的,可视为特例。 (从上面红色标注的地方到这里,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作者的行文布局以及论证论据不能达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这样既花作者时间,又花评卷人精力)

丁、推荐联评析

基本理论说过了,现在应用到推荐联上检验一下。

1.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朱子一代大儒,不用细表。此联写的芝山书院,是朱熹在福建省漳州开元寺后山上所建,故上联说「跨开元之顶上」,标明了书院所处的位置,而这也暗喻教育比参神重要。墨家的影响,战国至西汉较大。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墨家衰微,「逃墨归儒」即指此。既概括了儒家发展的历史,也提及书院讲授的内容。

……

朱子有不少「对联」不依一般「联律」(假如有「联律」的话),这一联大致上符合一般做法。这联近似哲理联。哲理联以义理为主,平仄从宽。 (一直从诗律去谈联律,自然就会说一三五不论了。这副联若是在当今评议,是出律的,五百年和十二峰在其句中,都属于主语成分,其音节已成,平仄当论,朱圣人之不论,是其时声律发展未到位而已。一味以诗律当联律,是食古不化了)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何生性诙谐,且科场路绝,故诗联中往往有不依常规之举。此联一作-- 「珠江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有说上联是何友所出。就平仄论,用「羊城」对「珠江」更不依常规。无论如何,有以为专名相对律可从宽,则「羊城」也可接受,如上联是「珠海」就更没问题。「珠」借「猪」音,与「羊」相对。「船如梭」三平尾,以「塔似笔」三仄尾对。「锦绣」指江中波纹。「倒写天上文章」,颇堪玩味。「天上文章」极有气势,「倒写」两字,更是神来之笔。作者想像丰富,以塔为笔,以天为纸,自是倒写,但「倒写」还可能有另一重意义。何是替人当「枪手」应试被揭发而出事,借联以抒怀甚有可能。若是,则联中更有作者大笔如椽,可由尾倒写上头写出大块文章之意。无论如何,观作者生平事迹,与其说-- (1) 「横织」、「倒写」为领字,故平仄不论,或 (2) 次节实为1+3+2结构,「写天上」是「仄平仄」(似乎视为「平仄仄」的变格)可 对「仄平平」的「织波中」; 不如说-- (3) 此举是作者蓄意打破「常规」。 当然,古人的联有不少只是尾字平仄相反,其余各字大致都不是的。何联可能只是其中之一,是古人其中一种「常规」。有人以所谓按「意节」入律来解释这些特例。这说法除了很牵强外,更在原作者意想之外。愚意以为将一些现代意念或推想硬塞进古人心中,是走火入魔。假如只作为创新的尝试,不应用于古联,则无不可。 「写文章」是常用语,要用其他字代替「写」,不改原意而一样通顺,挺难。因此,视「写」为必须的出律,形式(律)要服务内容,也无不可。 (这句我不扣你分,是因你不知道缘故。珠江写成珠海,这是地方习俗,粤人每将江河称“海”,而所谓的珠海市,当时还不知道在哪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 8:19:16编辑过]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3:07 | 只看该作者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此联一作「题绍兴越望亭」。另有一联与此极为相似,却作袁克文「题绍兴望海亭联」者--

若耶溪上,泛者去而未休,何行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观竞秀之千岩。

李渔生于商贾家庭,活在明末清初,正是「乱离之后、鼎革之初」。他失意科举,离经叛道,携女乐游缙绅间,主要成就在戏剧理论、戏剧、小说。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个异类,有人「以俳优目之」。

首节「若耶溪」对「山阴道」专名,律从宽。

次节「泛」对「苦」应是动词对形容词,在近体诗中容许,对联较自由,自然应该可以。「者」、「于」虚字对,词性从宽。此节六字结构,一三五音可不论。尾字同仄,出律,这情形在长联中并不罕见,可以从宽。上下联此节「不」与尾节「之」同位重字,近体诗中已有,对联也应可以。

第三节六字,三五音本可不论,此节三、五字拗救,更没问题。

尾节「听」、「看」可平可仄,但宜上联读仄,下联读平。马蹄律虽非铁律,毕竟有和谐规则之美,可从则从。下联尾节三平尾,但「之」是虚字,可以从宽。撇除虚字,尾节实为六字结构。之所以下一个无实际作用的虚字,相信纯是因为第三节尾字是虚字语助词,加「之」字读起来比较顺口。

这联每一节的尾音是杂乱的,可见马蹄律不是铁律。当然,马蹄律的「粉丝」(fans)又会说这不过是哲理联的特例,尽管此联十分浅白,没有什么隐含的「哲理」。

此联讽刺游人(喻世人)瞎忙,为游览而游览,不若心静之能观物。静中取乐,往往有意外收获。似乎也带点「塞翁失马」的意味,这可能与作者潜意识中自宽先失意科场、后因母病绝考有关。 就以上区区三联,已看见研究对联(包括联律)最大的问题--第一手资料太少,文献 也不足。内容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联,或题目有异、或作者不同,无从稽考,莫衷一是。对联鲜有见于正史,也没有《全唐诗》、《全宋词》一类官方的集子,这相信是大家对「对联」这「雕虫小技」不注重。坊间很多附会之作。大抵但凡机巧过人的,不是出自唐宋八大家(及亲友)便是几位明清名才子,但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极难查证。一般我们是将收集回来的原材料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可是,假如那些「原材料」只是现代人伪造的,结论便无法立足了!对联作为民间文学,没有一定的标准,我见某人张贴一副出来,觉得有意思,便仿效起来。数百年转眼过去了,那副对联很流行,很有「民众基础」,可是却不合律,那这是否「对联」呢?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哲理联尤多。

当然,不同类的联,对律的要求有别,不难理解。例如机巧联,以意义为主,格律可以较为宽松。当然,假如有机巧而又合律,更为锦上添花。

例如说方位吧,平声的有「东、南、西、中、前」,仄声的有「北、上、下、左、右、后、表、里、内、外」等等。假如必须用平对仄,那么「南」便不可以对「东」或「西」了,但却有先例是可以的。如王勃的名句「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按平仄相反的规则,「南」字的位置应用仄声,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可是,同一个现象,却可以有不同的体会。就以此句为例,有人认为是「一三五不论」的关系;有人说尽管此句是名句,因一字的音律瑕疵,也不符合诗钟的严格要求,不是「响钟」。个人的看法是要从基本出发--

(1) 单看方向,「北」字可以对「东/南/西」,假如「南」只可以对「北」而不可对「东/西」,那么这是甚么鬼规则?不合理!「南」只可以对「北」,这还有怎么发展空间?对联还有甚么好玩?岂不是成了四则运算吗?

(2) 「南浦」是地名,以对「西山」这地名。名字的「相对」,应注重意义,平仄 的相反不应过分执著,否则又会封杀对句的空间。

你还是不同意吗?那再举传为乾隆与纪晓岚的对句为例--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不也是在关节处「南」对「东」吗?传诵至今,是大家怕杀头不敢批评乾隆,还是怯于大烟袋的威名?(可能这是真正的原因,但大家不敢说出来。)推论说「起码方位字平仄可从宽」不太过吧?数字对的例子也很多,也可宽吧?那颜色呢?

当然,话又要说回来,对句是斗巧思的。假如人家可以平仄相反而意义又相对,而你不可以,不就证明你技不如人吗?故此,平仄相反这要求实不应轻易放弃。很多时看到网友义正词严的写:「我不跟联律,因为我不喜欢以律害意!」这很矛盾。喜欢对联,应是爱动脑筋的人,但为何又这么「懒惰」,不肯在音律方面下功夫,以期更上层楼呢?

哲理联是说哲理的。哲理不可以被形式驾驭,故哲理联变例很多。甚至上下句重出的字多至不合比例、对应字平仄完全一样的也有。但我认为这些组句不应列入对联,而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8:04 | 只看该作者

2号卷(第一部分)

1.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孟子曾言:“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后人以“逃墨归儒”表示儒家一统天下的思想。对联的意思是,原先的佛家寺院所在地,现在也开设了用以弘扬儒家为主的书院,儒家思想也在芝山占有一席之地了。而且书院“跨开元之顶上”,站得高看得远,甚至可以看见书院对面的青峰峻拔高耸(天宝峰)。

上联: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五百年和十二峰平仄相同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技巧联。船如梭/横织锦绣;塔似笔/倒写文章,比喻形象,妙趣横生。

上联: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船如梭,三平尾;塔似笔,三仄尾。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写越王亭之美景。上联劝溪上往来客人,来此地静听流水;下联妙写建亭原因。

上联: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

自创联:

题惠州朝天门: 登楼揽胜。看岭耸东樵,湖娇西子,城威平海,泉涌温汤。喜万里雄州,河山似画。好伴取明月清风,此地怡心游盛景; 把酒临虚。想文遗苏轼,理学元明,政顺德来,军荣叶挺。叹千年往事,过客如云。待重邀才人俊士,今朝放眼绘蓝图。

上联: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东樵山(罗浮山),西湖,平海古城,汤泉,皆为惠州境内风景名胜。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同年10月2日携侍妾王朝云、三子苏过抵惠。在惠期间,他先后写下了160首诗词和几十篇散文、序跋。其诗文歌咏惠州风物,使惠州名扬四海,诚如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湛若水(1466——1557)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甘泉都,学者称甘泉先生。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官南京吏、礼、兵部尚书。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学者,从陈宪章游,是陈白沙弟子中成就最著者。湛若水与王守仁皆以理学著名而分庭抗理。其于九十高龄在罗浮山讲学。“讲学之盛,海内莫有过于罗浮者”。

叶亚来又称叶德来,叶德来是他担任甲必丹(当地最高掌权人)时用的名字,也有人称他叶来。1837年农历二月初八,叶亚来出生于现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 1861年,24岁的叶亚来成为芙蓉地区甲必丹,1869年成为吉隆坡甲必丹。在由争夺锡矿利益引起的雪兰莪内战中,叶亚来三次光复吉隆坡。1873年至1880年间,叶亚来任吉隆坡地区行政首长,掌管吉隆坡政令,有“吉隆坡王”之称。1883年,即叶亚来逝世前两年,他被清政府“例授中宪大夫叶茂兰敕赠三代”。

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铁军”。后任新四军军长。

题目:内容要求:结合评以下推荐联(20分),并举你自创联1例,阐述你对联律的看法和体会,希望有你独到的见解(20分)。 请注意,这是一句话,也就是说,本就不应该将论文分割成为两部分。现在既然分成两篇,就只好当两篇看待了,此乃审题不慎之过,属于严重的失误,这里先扣掉5分。题目之所谓评推荐联,并举例阐述自己对联律的看法和体会,那就不只是简单地将平仄标注出来就可以的,这三副推荐联,在声律上都有小毛病,只标平仄而不给谈谈自己的观点,自然也就不能得好分数了,这里又扣掉5分。

2号卷(第二部分)

论联律

初学对联的人,往往对联律知之甚少,多被别人指责为出律,联对的多了,于联律上掌握的也多了,以为自己在联律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然而再来看古人的成联,“失律”的却大有人在,于是连自己也糊涂了,不知道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联律才是对联的标准。(点题,题目正要求由此论述)

我们知道,一般的联律是按诗中的马蹄韵分化出来,也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此说法有问题,一三五不论是近体诗的格律),我们大多数对联都是按这个规律来写的,一般可以称之为正格。平平仄仄的交替是一种自然的美,也是对联的和谐之处,读来令人向往(用词不当),联是用来读的(或唱的),只有读出来顺口好听的联才是好联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8:36 | 只看该作者

3号卷

三.论文 :

规矩与方圆——关于联律的一点浅谈 (题目新奇)

对联,作为一种短小的文学形式,在清代尤有成就,深为人们喜欢,如今大有愈演愈烈(用词不当)的趋势。如同诗词,对联也有自己的规则即联律,为当代大多人所遵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联界一直有两种声音,究竟没有规矩是不是也可以另成方圆?权且就下面三幅名联来谈一点联律的是是非非。

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用古音注解)。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联是朱熹建书院于芝山开元寺后所写,上联概括了儒家与诸家相争的历史,并标明了书院所处的位置,以及书院讲授的内容及其意义,“逃墨归儒”表示儒家一统天下的思想。下联写景“送青排闼”,十二座山峰层峦叠翠,逶迤起伏,从天宝山依次向书院飞来。

此联只遵守了上下联句脚和分句句脚平仄相对,而句内无论是按马蹄韵还是按意节说,都不符合现有的对联格律理论。朱熹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为文语言秀正,风格俊朗,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文如其人,既然朱夫子如此周正,如果当时有统一认可较完善的联律,朱夫子不会置联律于不顾。因此我以为古时不是没有联律,而是只有简单的联律,在此基础上,朱夫子所创整联气势雄浑,跌宕起伏。(说得有道理)而寄于联内的雄心大志终在左宗棠手里实现,算是对此联的一个完美阐释。(无来由的冒出一句来)

再看何淡如之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此联上句是其要好学友即景而出,江上船来舟往,十分壮观。何淡如对句妙用借音法。将“珠”字借音“猪”,与“羊”相对。“倒写天上文章”极有气势。然究其联律,除句脚平仄交替外,上下联分句三平三仄,马蹄韵混乱,也无意节、拗救之说。但不遵联律似乎并没有影响此联为大家所传诵。

何淡如,清代广东人。此公文思敏捷,落笔若春蚕蚀叶,纸振有声,顷刻脱稿。擅作联语,“工妙之处,几令人笑而绝倒”。此公既以文妙工谱,名冠粤省,岂有独不遵联律之意?可见因时代所囿,联律并没有形成统一完全的形式,而并不是不要联律。(说得有道理)

李渔的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此联不管是李渔还是袁克文所撰,以当前联律来论,可说乱七八糟,唯句脚上仄下平符合联律。然脱开当今联律,此联以极尽描写若耶溪和山阴道的美丽风光,来衬托越王亭的不可方物。人于越王亭上,素有美诵的若耶溪和山阴道之争流万壑,竞秀千峰皆入眼底,难道真的只重意境即可?难道联律会束缚意境和思想的发挥吗?(这个问设得够霸道,看看怎么自圆其说)

李渔,清代诗人、学者,有著名的启蒙读物《笠翁对韵》传世。是诗人,知遵诗律,更有著名的对韵作品,却故意不遵联律?此说法不通,归根结底还是当时没有完整的联律可循。(回答得有些勉为其难了)

综上所述,我以为古联是遵守古时联律的。而当今,余德泉先生十年放“马”,就是弘扬了我国古诗词音律上的铿锵有致。借助网络这个平台,丰富完善起来的对联理论得以广泛、迅速的交流。其主要内容有详细的规定,在此不必细说。而且无论现实界还是网络联界,既照顾到联律,又蕴涵美好的意境,极尽抒发人们情感的好作品不乏有之,足见对联艺术发展到现在,遵守联律并不束缚意境的描写,思想的表达。反之,联律是对联艺术发展到现在的必然趋势,是趋于成熟的标志。(论证有力度)作为喜欢对联的普通一人,在学习了联律的知识后,有如下作业:

水流不到离人处 月照偏回空盏前

因韵律之美,此小联显得空灵婉转,幽思动人。是遵守联律的体现。水归器内,才成方圆,除实在因意境而暂放弃联律,此属不得已而为之,能照顾联律与意境的才是最完美的。 (到此为一结,但文章收得不算很理想)

联都做为网络联界一个较成功的论坛,一直推行联律的学习和应用,并卓有成就,既然现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而涵盖范围广,同时民间尚有不知马蹄韵等联律为何物者,那么联都应如何为我国对联艺术的日趋完美做出一点贡献呢?在此提出一点粗浅建议:

一,于各地楹联学会或者文联广泛接触,举行多种形式的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9:11 | 只看该作者

4号卷:

三,评论(小论文,题目自拟,40分):

1.朱熹:漳州开元寺书舍联: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归来;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王安石得意之句,此句作者借用王安石之句:抬头望远处,两座青山像推开的门一样,直把深翠的山色扑面送来。“天宝”,指福建龙溪县西的天宝山。此句写景,十二座山峰层峦叠翠,逶迤起伏,从天宝山依次向书院飞来 “墨”,即墨家学派,从战国至西汉,影响较大。汉武帝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学派逐渐走向衰微,受到尊崇的则是儒家学派。“开元”,即开元寺。朱熹于寺后山上建书院,故称“跨开元之顶上”,寓含书院育人比朝佛进香意义更大。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梳,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联律似用上下句抝句相救,作者用的是今音,抝句相救得不错,读来也得抑扬顿挫之美感。 船如梳,织就了一片繁荣之气象,更胜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倒写两字用得极为巧妙,是为联眼,这里以物拟人,除了述说塔很高之外,更赞美羊城之人杰地灵,文笔之妙,可为天上文章矣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若耶溪,富有诗情画意,为历代文人雅士留连之所。南朝时期的王籍、谢灵运,唐代李白、杜甫、孟浩然、元稹、刘长卿,宋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明代王守仁、徐渭、王思任等,都曾泛舟若耶,留下无数诗篇。正是“泛者去来不止”倒不如来这里游览,静听争流之万壑,以冶身心,与下联的“苦于应接不暇”“坐看竞秀之千峰”相呼应。山阴道,中国名胜古迹,十多公里的路途山环水绕,移步换景,历朝历代的诗、书、画、墓、传说、典故、遗迹,信手拈来,随处可见,犹如一轴立体的人文历史画卷。正是“苦于应接不暇”于是建一亭,坐看竟秀之千峰,不也乐乎

4。本人写在手机上的联 书酒人生邀月醉 悲欢世界踏歌行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要找一个可以陪着自己吟诗对句的朋友实在太难了,或者说,基本是没有的,往往,只能书酒相伴,邀月而醉

但是,网络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没有空间的距离,可以在一起畅快淋漓地挥洒,谈论,交流,让我们得到了很多知心的朋友,也许是我在现实中的朋友很少的关糸,我把网上的朋友们看得和我现实中的朋友一样重要,在这里,有相聚,有欢笑,有别离,有悲伤,对于楹联,我的心语是:对句--心灵的交流与对话。

的确,一句好联能引起很多的共鸣,一句幽默的联更博得众人一笑,(我)作为一个网站的管理员,很多时候不是展现自己,而是欣赏他人,把大家发上网站的作品加以点评,展现出作品最美的一面,是我的工作之一,但是(我)的文化有限,只是初中读到初二就中途退学了,每天与一批诗词楹联的高手在一起,(我)也只能默默地加油学习,认真的看大家的作品,学习,再学习,就这样,过了一年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一年里,(我)自己感觉成长了,从原来的不识平仄,到现在的一首七绝一挥而就,这都多亏朋友们的耐心指点,我有问题就一定会问,不管遇到的是谁,只要是有空的,都会拉住了,问到明白为止。

(我)以后再也没有时间长期在线上网了,5555,真舍不得大家,以前是开网吧的,所以每天几乎是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在上网,以后要去工作,用最后的时间,把这试题做完。 感谢网络,感谢联都,给我这么多快乐,这一年里,我是快乐的。 2006.11.7

评论:对这篇“论文”,本来要批评和要求改善的地方很多,但全篇看完后,又不免感慨良多。逐字逐句的评点就免了,总体说一下。所谓论文,首先要有立论,然后是论证,论证中要摆出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这是基本的要素。写论文和写漫谈不同,论文主要阐述理论,漫谈则甚至可以扯家常,但是在论文里面扯家常是比较忌讳的。

评分:20分。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0 10:49 | 只看该作者

5号卷(第一部分)

三,评论

浅淡新时期联律的改革与开放

我这里所说的“新时期”,从大范围上讲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直至今天,但其实我只是想说说眼下的,我们所能实际觉察或认知的文学创作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学的平民化、通俗化、写实化、个性化。从最初大量出现日记、书信和自传体的作品,直至如今现代诗、散文、随笔、杂文、小说已成为当今文坛的主流,现代文学可谓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并成为了市场的主要份额。而出版界却很少会出版今人所作的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楹联作品。这不能不说是古典文学的悲哀,“楹联文学”的悲哀。

所谓曲高和寡,古典文学“退居幽谷”,而楹联又长期以来不被承认为古典流派中的主流文体,只将其看作是骈文体的“附庸”和“支流余裔”,所以本文想通过对一些楹联作品的评析,来集中谈一下楹联格律的“改革与开放”问题,(前面议得太大了,这里突然转到小类中一项规则上,于论文为一忌)并想通过一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楹联文学”在文学群体中的通俗感和亲和力。为什么要通过对“联律”的改革和开放来达到这一目的呢?(看看下面怎样以小见大)因为所谓的“联律”,乃是“楹联文学”的“纪律”,或有人说是“枷锁”,也正是这纪律或枷锁,形成了“楹联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同时也被现代文学群体视为“迂腐和古旧”。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我观点中“联律的改革与开放”,其实是指:在保持“楹联文学”基本和重要特征的前提下,对一些束缚楹联创作中思想、艺术性发挥的“纪律”,我们可以进行变通、忽略,甚至舍弃的处理,使其以“古典文学”为根,以“现代文学”为邻,在文学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蓬勃地生长! (条理不能算清晰,叙述得有些凌乱)

下面我们先罗列一下目今被称之为标准的楹联格律(联律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也就是说,两行汉字,只要符合上面的六个要素,就能成其为一副对联。但事实上,古往今来有很多的对联都未遵守这六要素,今天我们在创作对联时,也常常存在因为被这“六要素”束缚而导致思想、意境不能完全被抒发的烦恼。这在创作上其实是对创作激情的束缚,可谓如困笼中,苦不堪也,(题外话,此作茧自缚矣,但凡规则,只是原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宗旨所在,变化无穷,若知佛印嗜肉,济颠擅饮而可成大德,便知佛在心中,不拘于形)所以,我认为“联律”要进行“改革和开放”。我虽不才,想在以下对一些楹联作品联律的分析中,来浅谈一下我对联律的态度,并与各位探讨,先看此一联:

注:以下都是先举例说明问题,总的观点在最后会细说。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这是朱熹题福建省漳州开元寺芝山书院联,上联表现对儒家学说的推崇----汉武帝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开元”,即开元寺。芝山书院是建在开元寺后山上的,故称“跨开元之顶上”,可以看出朱熹在此联中已把儒家思想凌驾于佛家思想之上,上联也体显出书院地理位置之高。正因为高,才可见“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天宝”指福建龙溪县天宝山。)十二峰的景色,从天宝山依次向书院飞来,景色壮观,气势宏大。(注:对一些意思容易理解的联以下将不再分析联意) 但从此联的“联律”问题上,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有与上面“联律六要素”相驳的地方------首先让我们用“·”来分一下此联的节奏: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如果按常规(或传统)的对联平仄规律,是应按以下红色字的位置来对应平仄的:“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这可能是多余之笔,因为显然只要稍精对联的人都会说这是错误的,但即便我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下面这种平仄对应法:“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我们的朱老先生也没有理会,朱熹此联的平仄是这样的:(上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五百年”和“十二峰”不能看成领字,因为要跟后面的联系起来才能形成完整联意,但它们是此句的节奏点,如把它们看成是三言句来对,就可以看出连我们一致认为无论如何都应该对应平仄的第二字“百”和“二”都没有平仄相对,而处在节奏点上的“年”和“峰”也没相对。再看看个别几个对应字词的词性:“跨”对“自”,“顶上”对“飞来”,这里的“跨”是一个动词,跟后面的内容息息相关,恐怕也不能视为领字,而“自”却是个介词,“顶上”是名词加方位名词的偏正结构,而“飞来”是动补结构,这些字在词性上说怕也不能算“相当“吧。(能结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9:18 | 只看该作者

6号卷

三,评论(小论文,题目自拟,40分):

一、赏评推荐联: (论文这样开头,就当扣分了,姑且先看下去)

1.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析: 墨即墨家。「五百年」是领字,带领后面「逃墨归儒」句中自对。「逃墨归儒」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逃墨必归於杨,逃杨必归於儒。」。五百年概略地说明了儒墨相争的历史。「开元」即开元寺,朱熹在其后芝山上建书院,故有跨其顶上之语。儒家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易墨而取得正统地位,然思想影响力尚有佛教信仰。作为儒宗导师的朱熹,於上联即借地势的高低寓含了一层深意——书院育人的指导意义要高於朝佛拜神。 下联手法相同,前句一样用典相对。「送青排闼」出自王安石〈书湖并先生壁〉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后句「天宝」即福建天宝山,又是唐玄宗年号,巧与「开元」相对。从书院放眼望向天宝山,十二座群峰似是要把浓浓的青翠送上门来,侧写出了芝山的高峻挺拔。在写景之外,含有比兴手法,层峦叠翠排门而入,象徵性的意义就是希望天下英才也能如斯,广入儒门书院。 本联以典对典,以隐寓对隐寓,手法高明。气势表明胸襟,意义扣合理想,理气相辅,高妙深远! (对联意的辨析又比之前的各卷深刻到位。)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赏析: 珠海和羊城(广州)都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在封闭的年代,沿海商港的繁华可以从来来往往的船只略窥一二。上联就是从这个角度侧写,用形象的比喻手法,生动活泼地描绘出珠江上的热闹景象,把珠海的繁荣想像其中。 有物质的丰盛,当然要有文风相鼎才出色。下联妙笔神来,气势不凡。喻塔为笔,形象出彩不落俗,奇特的角度反应了羊城的精神升华。 人文的落笔与物阜民丰的交织,使珠江「即景」联不单纯写景,景外风情跃然纸上。 (这里也不扣分,这里的珠海并非今日之珠海,这联所题的位置大概是在广州沿江路南方大厦前月影塔附近,以前的珠海是斗门县管辖地,并无城市,因比邻澳门,才建造的经济特区)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於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赏析: 若耶溪,山阴道都是地名,素以美景著称。

但看若耶溪上,泛舟游客络绎不绝,形色匆匆(这个词画蛇添足)。可有斯人,心景相融?所见入眼乎?入心乎?既离俗尘带俗眼,悲夫!(想当然太多了)景不在多,心赏则美。且驻於此,闭目聆听万壑争流,争过走马看花。大自然天籁,不见亦美! 山阴道上行,山川掩映,眼中美景让人目不暇给。我为过客?我为赏者?以人就景,景随物走;以景就我,景中有我。为得相融,故建斯亭也。美景即在当下!足矣!且辞逐流,於此间坐看千峰竞秀。

上下联正对相谐,理趣相同。天人合一思想隐隐然合於妙境。

二、并论联律:

甲、先论以上三联联律的应用:

1.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五百年、十二峰可以看成领字,平仄可不强求。逃墨归儒/送青排闼,在偶数位置合於平仄交替相反的原则(不能说是符合马蹄韵,不能以后人归纳的法则去看待古联,我见应该以律诗的原则来论)。后句可以按节奏拆法。跨、自,也可以看成领字从宽论。开元/天宝,在节奏点上「元」「宝」也能相反。之/以,虚词也相反。顶上/飞来,节奏点上「上」「来」也是上仄下平相反。

在长联句脚上,上联:平仄,下联:仄平,也是音律和谐。

所以从诗律的精神和节奏的拆解,本联联律并无不妥之处,可为后人借鉴。 (保留意见)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前句五言联,若是按律诗的原则来看,本联犯了「三平尾」大忌,也有「三仄尾」的问题。海/城,倒是合的。后句是六言联,应用诗律平仄交替相反的精神来看,织中绣/写上章=仄平仄/仄仄平,「写」明显出律。  分句句脚,上联:平仄,下联:仄平,音律和谐。倒跟现在的马蹄韵精神相合。

本联从现在的联律来看,有三平三仄尾的犯忌,还有平仄失替的问题。但是古人创作的背景,五言七言诗律是最重要的参考,而且只是参考而已,并不是金科玉律,到底律诗和对联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异(后述),也许因著这层差异,让作者宁愿舍律也要维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09:18 | 只看该作者

7号卷

三,评论(小论文,题目自拟,40分):

答:先分析推荐联的格律(因为是古联,所以以古音为准):

题目:《联律,与时俱进的产物》(和上卷的开篇相同)

1.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以上各联,无论是按马蹄韵还是按意节说,都不符合目前的对联格律理论。自古及清,对联最成熟的应该是在清朝,查看清联应该能明确所有问题的答案。我查过清朝十几位对联大家的联作,发现不守联律是普遍问题,俯拾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 1. 遵守了上下联句脚的平仄,即上仄下平(个别上平下仄权做标新立异好了)。 2. 每句内不遵守两字一换的马蹄韵,也不遵守意节说。 3. 如果单边由多个分句构成,这些分句的尾字也不遵守两字一换的马蹄韵。 4. 不避讳三平尾、三仄尾。 5. 由于以上各条的存在,也就无所谓拗救不拗救了。

其实,不仅是以往各朝各代,即便是当今在民间也普遍存在这些问题。老百姓逢年过节贴的对联,红白喜事贴的对联,莫不如此;搜集民间对联而成的《实用对联大全》亦莫能外,再分析两个我在现实中搜集的春联(因为是现代的对联,故以今音为准):

窗含青山鸟衔翠平平平平仄平仄 门垂碧柳花吐艳平平仄仄平仄仄

旧岁更新爆竹声声喜听去年奏佳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新年伊始红灯盏盏欣望来岁添锦花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第一,尽管律诗早在唐朝就已成熟,但是作为从律诗中脱化出来的对联,其成熟却是比较晚的。清朝是对联的繁荣时期,诸多联家尚且不守联律,可以想见有清以前没有成熟的对联(当然包括联律)理论,所以创作对联不太受格律的束缚。由于古代信息传播渠道少、传播速度慢,既使某些人对联律有自己的看法,也难以在社会上传播,更难得到公认,想来这也是原因之一。第二、在民间更少有人懂得对联理论,逢年过节只求能增添欢乐气氛,没人在乎联律。大概这就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吧。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多数时间内文化界处于严重的思想束缚之下,很难人研究对联理论,更难以在社会上交流探讨,这是不争的事实。比较成熟、系统的对联理论的形成,是在当代网络产生以后的事情。借助网络这个平台,网络联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联理论也得以广泛交流、迅速发展,很快丰富、完善、成熟起来。其中最基础的联律部分,核心内容是:

1.上下比尾字上仄下平。

2.不管是上联还是下联,如果有多个分句构成,各分句的尾字须遵守两字一换的马蹄韵。

3.各分句内部遵守马蹄韵或者意节说理论,马蹄韵允许一三五不论。

4.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为对联大忌,所谓一三五不论也要以这些原则为前提。

5.借助律诗的格律理论,允许拗救。

6.单字平仄的认定实行“双轨制”:用今音或古音均可,但不得混用。古音以《平水韵部》为准,今音以《中华新韵》为准。

我个人认为作为理论研究,以上理论由于遵守了汉语言音韵的一般规律,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对联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联理论成熟的标志,我们应该遵守。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1.现代人学习古音,由于失去了当时的语言环境,毕竟是有很大困难的。要使这一国粹发扬光大、得到普及,应当提倡使用新韵。

2.马蹄韵、意节说、三平尾等基本规则,应该坚定不移的坚持。如果失去了最基本的规则,对联将不能成其为对联了。

3.孤平、三仄尾、拗救等限制,是可以取消的。如果给对联人为的增加限制,必将难以得到普及和推广,也就给对联戴上了枷锁、锁住了它自由翱翔的翅膀。

以下是我近日撰写的一个成联:

十里春光舒望眼,有亭前碧水、林间夕照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三分诗意醉东风,问两岸飞花、一叶轻舟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我是按照自己的以上想法创作的(以上想法中有坚定不移的坚持马蹄韵一说,这里怎么不坚持?举证失误)。我从来没使用过拗句,我认为只要认真思考,拗句是完全可以避免地。

对于联都的发展,我思考的不多,但是我相信在妃子的领导下,在各位斑竹的辛勤劳动之下,在众多联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走向繁荣的。谨提三点建议:第一,与现实接轨,给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09:44 | 只看该作者

8号卷

三,评论(小论文,题目自拟,40分):

推荐联: (看来不注意开篇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

1.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仄仄平仄通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2. 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平仄平平平 通仄平通仄仄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3. 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通仄 平平平仄仄平 仄通平平平仄仄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平平仄通 仄平通仄通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通仄仄平平平

4. 自创联 诗钟合咏秋

庭前落木天风冷, 月下飞霜枕梦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文章题目写到这里来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抵此物非彼物,必有其特定之规矩,对联亦不例外。

对联是汉语言特有的文学样式,从律诗发展而来的。声调是汉语言自古就客观存在的,历代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发现了声调交互,主要是平仄交互,能够产生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从而达到声律上的音韵美(用词不专业)。律诗的出现使得平仄的交互作为一种规则固定下来,这无疑使古典诗歌在音韵声律上臻于完美,因而从律诗发展而来的对联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声律上的要求。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继承和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音会产生新的变化,对联声律也会根据社会需要产生新的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均不能脱离对联的基本声律要求(整段阐述的比较混乱)。

一、上下联尾字必须仄起平收

这是无数的对联创作者长期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最具音韵美的上下句的煞尾形式。蔡东藩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传统联对作法》一书对此作了总结:“惟出联结束句,总应用仄声字煞脚;对联结束句,总应用平声字煞脚:经固联对之通例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平仄音调的这些语音特点有利于摹景状物表情达意的抑扬顿挫,同时下联尾字平收有利于传达明朗的景致、含蓄的情感及升华的主题,这就符合了中国人乐观积极对待生活、喜欢大团圆结局的审美习惯。如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联的尾句“自天宝以飞来”,尾字“来”平声收尾,就让人产生了一种时空的纵深感,和余味无穷的感觉,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也真够会发挥的,但得知道,论文最好能拿出有力的辨证,而不是如同散文一样抒发情感)

二、句中平仄必须有一定的规律性

只有让句中的平仄交互具有规律性,才能使联句产生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发挥其固有的音乐美(刚才是音韵美,现在是音乐美了)。而这种规律性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必然也需要发展补充,以适应新的需要,从而使对联艺术更加完美。

对联的早期大抵以五、七言律句的平仄规律进行创作,律诗中关于声律的要求也就同样适用于五、七言的联句。其中关于孤平、三平尾的问题在对联时同样必须避免。如李渔的名联“绍兴越王亭联”尾句如能避免三平尾问题于声律上自然是锦上添花了。而拗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则为对联创作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但在诗钟的创作中,声律却是非常严格的,必须依七言律句的正格来创作,不允许出现失律的现象。如自创联诗钟合咏秋“庭前落木天风冷,月下飞霜枕梦寒。”便是七言律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正格。

随着四言、六言、八言……等多言句式的出现,显然律句的平仄规律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了,于是早已成熟运用于辞赋的马蹄韵规律就对其作了补充,使得无论那种对联句式的声律都有法可依。又依据诗歌(之前是律诗,现在成诗歌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但遇到偶数句(到底是字还是句)时,偶数位置上的平仄一定要分明,而奇数位置上的平仄则可放宽。如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上联前分句“五百年逃墨归儒”,除去领字五百年,后四字逃墨归儒便是四字联了,因此第三字本该仄的却用平声字“归”也就无甚大碍了。而何淡如的珠江即景联的下联后分句“倒写天上文章”,偶数位置上的“写”字失律不能不说是声律上的一个遗憾。虽然清人林昌彝说:“(律赋)有时由六朝化出,则不必拘泥绳尺,联语亦然。”这里“不必拘泥绳尺”的联语就是指有时笔随意驰,应景应时而作,不因形害意。但于艺术上毕竟不够完美。

此外句中的节奏规律还可以依据语意单位来划分,在每个语意单位的落脚点上平仄必须分明,其余的则可以放宽。如李渔的绍兴越王亭联上下联的第一个分句就是根据语意单位来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14 | 只看该作者

9号卷:

答题试卷

不以律害意 对联作为国粹之瑰宝,有其严格的声律特征(用词不当,说规则严格可以,特征无所谓严格),因而有称对联乃至古体诗词的创作为“带着镣铐跳舞”。我的意见以为:形式在于为内容服务,既然是舞蹈,当然舞姿的优美与否是最直观的因素,而不在于镣铐是纯金做的还是白银做的。所以,我坚持应该不以律害意,而要在充分发挥语言本身色彩的基础上遵守格律(开篇不错,论点明确)。

下面就几幅成联举例说明。先来看朱老夫子的漳州芝山书院联。

例1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仄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如上面所示,此句应按意节点断句,年、峰处断,而年、峰平对平,应属失律。此联上联讲儒家与诸家相争的历史,并表明书院的位置,体现书院特征。“开元”,即开元寺。朱熹于寺后山上建书院,故称“跨开元之顶上”,但此语更有书院地位高于佛寺的特殊寓意。下联中“排闼送青”语出王安石《书湖阳先生壁》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天宝”,福建龙溪县西的天宝山。下联写景,十二座山峰层峦叠翠,逶迤起伏,从天宝山依次向书院飞来。正因为书院“跨开元之顶上”,放眼望去,便可见“十二峰青排闼”,景色十分壮观。因而此联中的“年”、“峰”均为不可替换的关键字,不宜因为平仄的关系而调整。相反我们从作者如行云流水的联语中,更感受到书院气势的恢宏与芝山景色的壮美。

让我们再来看素有幽默大师之称的广东才子何淡如这幅珠江即景联。

例2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此联上联为何所纂,下联传为文友隆都对。联中“织”、“写”处平仄不合,另外有三平尾、三仄尾之病,但上联写江面风光,下联写岸上景色,寥寥数语勾画出了一幅清丽脱俗的珠江风景画,并分别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语句生动活泼,风味隽永,上下联相配更是珠联璧合,丝毫不因平仄不合韵律而逊色半分。

再看第三个例子,清才子李渔的绍兴越王亭联。

例3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 仄通平平平仄仄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通仄仄平平平

此联为风景长联,四六六七句式,上联句脚平仄为仄仄平仄,不符合马蹄韵要求,应对上“耶、阴”同平,“止、暇”同仄,属于出律。另外属对上“泛者、苦于”失对,另有 “不”、“之”重字,为虚字,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尽管此联有如此多不符合当今所推崇遵循的“联律”的地方,我们仍不能否认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绝世好联。首先,上下联涵盖了越王亭及周边景物,文笔空灵清秀,符合江南水乡风貌。上联写溪水,联想到古往今来的游人,而独怀一心,“静听争流之万壑”者,作者一人而已。下联写山亭,以山的角度怀想,因为游人众多而建此亭,“坐看竞秀之千峰”,是何等超然飘逸的境地!而所谓出律之处,若耶溪为专有名词,山阴道、去来不止、应接不暇为固定用法,并不好用其他词语替换。因此我们看到,联之为联,在于韵味而不在于律,在律和意不能和平共处的时候,宁要意而少顾律,不以律害意,才是最合适的办法(论证有力)。

综上述,本人坚持不以律害意的原则,但并不等于对联创作可以不顾律(笔锋转处)。任何文体的写作都有一定之规,固然今天的诗文不同于古代的八股,但毕竟写信有写信的格式,题跋有题跋的方法,对联更是如此。我们要有突破,但不是毁灭了旧的重新来一套。关于不以律害意的情况,本人总结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专有名词、固定用法属对(包括集句、机巧联),可主要考虑意义、语境,次要考虑声律。如例3中的若耶溪、山阴道。另有古联“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也属于此类(有理有节)。

二、注重句脚平仄,句内可以次要考虑。如例1中的“儒、闼”、“上、来”均符合平仄要求,而句中语意断句“年、峰”不合律,以及例2中的“织、写”,例3中的“止、暇”不合律。比如歌颂教师联:愿作春蚕,丝未尽,吐未止;甘当黄牛,日不落,走不停。其中“蚕、牛”同平,“尽、落”同仄,但如果更换其他词语借喻,则失去效果。此联句脚“止、停”平仄相对,符合声律要求。

三、本身单句不合律,但上下联应平仄互对。比如例2中的三仄尾对三平尾。另外有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马萧萧题杨妃墓联:花开三章清平调,叶落一曲长恨歌。上下联单看均不符合声律要求,但整体平仄互对,意韵优美。

最后,对于不以律害意的做法,举几个自己的作品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8:41 | 只看该作者

10号卷

赏析:

1.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赏析: “逃墨归儒”: 从墨家脱离出来,归附到儒家中,“跨开元之顶上”,点明书院地理位置在开元寺之上,居高望远,能见送青排闼的十二峰如飞来一般。本联切景切题,用语典雅,亦充分表现了理学家朱熹希望儒家一统天下的思想。(如此赏析,偷工减料)

联律:前分句对仗工整,后分句仅仅是字面相对。声律以意节断句看分析,上联五百年(平)/逃墨(仄)/归儒(平),下联十二峰(平)/送青(平)/排闼(仄),下联峰字处当仄却平,出律。但此处峰字不可替代,不可因律害意。本联句脚符合马蹄韵格律。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赏析:此联运用比拟手法,船如梭、塔似笔、横织、倒写,状物生动,构思巧妙。下联天下文章,何其壮哉! 气势完全压住上联。从整体看不失为立意新奇的趣联巧联。

声律:句脚符合马蹄韵,上联三平尾,在联律中以为大忌。在此因为修辞需要不可拘泥。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赏析:上联写在亭中所见所闻,下联写建亭目的和位置。以描写听溪看山之闲趣,表现作者淡泊、隐逸的情怀。

联律:本联句脚上联仄仄平仄,下联平仄仄平,上联第2分句句脚应平,以马蹄韵看出律。句中平仄以意节作为断句点分析,那么,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上联第2分句声律有失。何如、是以作为领字引领3、4分句,加强突出了主题。

关于对联格律之浅见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对联的基本格律一般归纳为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的基础要素,不再赘述。在此对对仗和声律提出点本人的看法。

先说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词性相当即同类词相对。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型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在对联的对仗类型中,又有工对、宽对的区别。工对,按词的类别属对,即指同类的词或相关的词相对。宽对,即指词性相同,或者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

如:本人题雪一联:

偏于冷处轻如梦 不着梅边亦带香

冷是形容词,梅是名词,若以单个词看失对,但以词组分析,冷处、梅边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方位词组,这样看来就不算失对。在分析词性相当时,如单个词性不对,可以放大到词组进行分析,总体结构相称也能保持对联的均衡对称美。

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

如: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联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前分句对仗工整,后分句跨开元之顶上为动宾结构,自天宝以飞来为状谓结构,后分句仅仅是字面相对。本联还巧妙运用了借对手法,开元,本指开元寺,此处借为年号与天宝相对。

总之,工对不见得就是好联,刻意求工容易陷入合掌或联语逼仄的境地,对联以宽对为多,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在撰写对联时,应用借对、句中自对等手法,能增加对仗的灵活性,使宽对变成工对。

平仄相谐,主要体现在同句的相邻音步末字平仄交替,相对音步末字的平仄相对。节奏相应,主要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应当一致。当然,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格律要求。为了对联的推广普及,笔者甚至认为孤平、孤仄、三平尾或三仄尾其实也可以不作为禁忌。

如: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船如梭”三平尾,在联律中以为大忌。对联声律的核心,或者说平仄交替的目的是使对联有节奏美。“船如梭”在此因为修辞需要虽然犯了三平尾,但读来感觉并不呆板,所以本人认为对联的声律忌讳也并非就是铁律。

总之,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对联中的失替、失对、同声收尾、三同调落脚等都属于影响对联节奏美的平仄失调现象。当然,为表达需要联律也可以灵活、变通,特别是在其声律(平仄)方面。不过,对联作为一种以对仗为核心的格律文学体裁,如果失去对称性这个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将难以具有起码的艺术魅力,我们在撰写对联时,应尽力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另对高级班教学提出点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在如何切题、如何立意谋篇、如何选象,以及对联的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7:49 | 只看该作者

11号卷:

浅 谈 联 律

联律,亦为对联格律,主要指对仗的要求和避忌。 对仗的要求,一要字数相等。如果字数不等,除极特殊情况,便不成其为对联,如题所列对联便如此。

二要句式一致。即句子节奏形式要一致。如: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上联前五后六,下联亦如是。

三要词性相当。如前联上联珠海、船、梭、波、锦绣为名词,横织为动词,中为介词,下联相对应的羊城、塔、笔、天、文章,倒写,上亦如是。此联乃清代幽默大师何淡如对友人联,该联立意奇巧,壮物生动,船如梭、塔似笔、横织、倒写,极尽比喻、拟人、夸张之能事,让人趣乐盈怀,赏心悦目。

四要结构相应。即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如我的自创联:

鸣蛙坐井观天小 海龟趁波逐浪高

鸣蛙、海龟为偏正结构,坐井、观天和趁波、逐浪分别为动宾结构。小、高皆形容词作补语,且坐井观天和趁波逐浪均为成语,上下联语法一致,自然是结构相应。此联还隐含青蛙海龟之典故。

五要平仄相对。这是对对联用字声调的要求,使对联读来有抑扬顿挫之感,具有音乐美。一般来说,上下联间,要平仄相对,切忌平对平,仄对仄;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如: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此联音律如下: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就音律而言,此联不算工对,虽则大多数音律都是平仄相对的,然也有平仄不对仗的。这是因为在联律里,一般都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即位于一、三、五位置的字在平仄对仗上要求较宽,而二、四、六位置的字在平仄对仗上要求较严,其余位置类推。又如《红楼梦》所言:“果有奇句,纵不合律亦使得。”意思是说,对联中,一般强调平仄对仗,若有意境非常好的句子,即便在音律上不大入格也行,断不可以音害意。

六要内容相关。对联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除“无情对”外,上下联决不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能一轻一重,彼此失衡。如: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芝山,位于福建漳州城西,是天宝山余脉。开元寺,芝山名寺。

千百年来,芝山上演了一场以开元寺为代表的佛教思想和以芝山书院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纷争。漳州有“南方佛国”之称,唐代以来佛事日盛。宋代朱熹知漳后,颇希望以儒家思想取代佛家思想。他看中了芝山的幽雅环境,于公务之余,信步便可到山上讲经,由此朱熹觉得,不如将开元寺改做它途变成寺院,让僧人们自谋出路,将传播佛教的寺院变成国家培养忠义孝友之士的场所。

但他的想法遭到了佛教信徒的抵制,只好在开元寺后另行择址建书院,书院建成后,朱熹写了一副对联表达他的心愿:“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孟子曾言:“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后人以“逃墨归儒”表示儒家一统天下的思想。对联的意思是,原先的佛家寺院所在地,现在也开设了用以弘扬儒家为主的书院,儒家思想也在芝山占有一席之地了。而且书院“跨开元之顶上”,站得高看得远,甚至可以看见书院对面的青峰峻拔高耸,有如“飞来峰”。后来的知州危慎建芝山书院时,将这幅对联刻在了书院门上。由此可以看出,此上下联意思相联,共同表达了希望儒家一统天下的主题。(目前版本最完整的故事)

对仗的避忌,主要是指对仗不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一是合掌。即上下联词义雷同,内容重复,似左右手掌相对相合。此乃对联大忌。

合掌往往是过于追求工对的结果。如 “岁”对“年”,“四海”对“五湖”,“华夏”对“神州”等等。

二是同位重字或不规则重字。

对联忌用同字相对,如“石”对“石”,“百”对“百”,这应当避免。但有的情况是可以用重字的,但位置要相互颠倒。如本人本试卷答题联:

暖透寒窗,春风悯我攻书苦 寒侵暖室,夜雨钦君泼墨香

三是语言生涩。

好的对联,语言应当清新流畅,词能达意。可实际创作中,由于对仗有字数、语法结构、平仄等要求,往往出现牵强、生造、晦涩、歧义等语病。

对联讲究联律,否则不成其为对联。但如果一味追求联律而忽视了对联所要表达的意境,那就得不偿失了。

对联都建议

鼓励新人,诚守信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从题目来看,声律的探究是这题的重点,这位作者把声律踢到一边去来谈对仗,这就不得不扣些基本分了。虽然是谈对仗,但又好象是把一些对联基础教材给以加工,是为老生常谈,幸好能够把所列的例句运用其中,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23:27 | 只看该作者

12号卷:

三,评论(小论文,题目自拟,40分):

依题目要求,分为三部分作答,相互交叉的内容则尽量不再重复表述。 (有这样一句总比没有的好)

(一)推荐联评析

1.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试赏:全联以书院所在地点——开元寺上、天宝山前为中心遣字而成。上联前半分句“逃墨归儒”概括书院之教学宗旨,自许其作为宋儒理学之奠基者与集大成者之胸襟。后半分句以学院跨于寺之顶上,暗写其理学一道高于佛学之意。下联化用王安石诗意:十二座山峰层峦叠翠,从天宝山向书院如排闼般飞来,雄浑壮观。 全联融意入景中,取象遣辞老练精到,整体气宇轩扬,藏自我推许于不动声色之间,尽现宗师风范。 从格律上看,前面三领字中的“年”、“峰”两字同平未替,一是作为领字可从宽,二是此两字实在无字可换,若为适律而损意,高手不为。另本联后分句的平仄安排采用的是按意节更替——构成了1、3、2的音步结构,与目下视为标准的马蹄韵不同。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试赏:全联出彩处在“船梭横织,塔笔倒写”八个字上,“横”、“倒”两字尤得作对深趣。“波中锦绣”、“天上文章”气势可赏,但因是熟笔,略欠新意。 全联写广州,扣题十分紧密,单论联意,中规中矩。 格律上“写”字出,但作者知病而不改却大有文章。按普通看法,此处“写”字换“书”字合律而意并不变,但“书”为阴平且为合齿口呼,诵读时其声必细微而欠响亮,偏偏全句仅此一处为动词,恰是“句眼”之所在,字响能醒全句之神,字沉则有损全句之韵。 (精彩!不过我说句题外话,广府方言,“倒书”和“赌输”同音,这也是何之所要避的)如此一来,求合律还是求响亮,陷入两难。最后作者还是择取了“写”这一重读响亮之字,显示了不同凡响的勇气——在机械套用联律已成风尚的今天,如果联用于参赛,可能初评就已惨遭淘汰!即非参赛联,若以高手身份拟此出律之句,也难免浅薄者非议了。一叹! 另按:下片起句三仄尾在律诗中亦常见,应无碍。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试析:此联虽是为越王亭而作,但联中只泛泛地以西施浣纱处“若耶溪”略扣越王勾践事,全联基本与越王无关,从扣题上来说略有松脱。上联以“泛者”总括于斯地有关之古今人物,言下之意,谓彼等虽“去来不止”,大体脱不出求名求利之营营辈,倒不如只为静听天籁者能得游胜之真意,写法未脱俗套。下联的“苦于应接不暇”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从山荫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直发个人牢骚,并谓仅为坐看千峰而建斯亭,着力处在后七字,但联意与上联基本重叠,略见合掌。 若以上分析无误,则此联之价值并不如其享名之高,有点名不符实矣!或谓此联为李渔所作,恐有错讹,此联大多认为是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所作(观点自与他人不同,不过李渔与袁克文相距250多年,李渔壮年之前历游吴越,袁则是26岁后居沪十年,虽然有可能是他作的,但其联风却与他的其他作品截然不同,这是存疑之处,再从双方性格来看,李的可能性要比袁高,李虽然也是一位绝世风流,但始终受道家思想影响极深,修身养性是他的心得,这从《闲情偶寄》里面可见一斑,袁自幼由名师指点,但其也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沪时期还是青帮的首领,而且以李白率性狂直自居,恐怕很难写出这类“之乎者也”的联作来。当然了,世事无绝对,最好是有绍兴的联友举证,那就能够释疑了。) 以上为学生个人看法,或全是妄言亦未可知,恭候老师指教。 从联律上看,上下联两“之”字虽无不可,但此处上联“之”字换“于”字当无问题。之所以不换,大概与下联中已用了“于”字有关,由此也可证明此联仅在“艺”字上也有可雕琢之余地,未臻完美。这也可作为非李渔所作之旁证——按李渔乃《笠翁对韵》之编撰者,于联作基本功处断不会如斯草率的!另外本联第一分句的平仄按排显然也是以意节为单位,把四个字作为一个完整节拍的,这也与马蹄韵不符。分句脚的平仄安排也与从平仄竿上截取的句脚马蹄律有出入。

按:袁克文倒是一位很注重格律的文人,且从他其他作品来看,句式的安排都是很纵规纵矩的,李渔是位大杂家,尤好曲艺,常将领字入联和俚语俗语入联,比如: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题庐山简寂观)

二柳当门,家计逊陶潜之半; 双桃钥户,人谋虑方朔之三。(题武汉晴川阁)

(二)论文:马蹄韵不是联律的唯一标准,更不是完美标准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23:52 | 只看该作者

13号卷:

三,评论(小论文,题目自拟,40分): 《新人对联律的胡扯》 (这叫什么题目?对自己完全没自信了?)

启:本人玩联不久(准备考了这次试后,也就不玩了),对联律知之甚少,只是在联都看到过一些资料,说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七相反,上下相对,起句末仄,对句末平,还有什么忌三尾平,忌孤平,忌四连平等等,至于其来历起因,则完全不知,也没有关心过,而对于平仄上的古音今音,则只知道比较常见的,也完全没有刻意查过学过。 (那您是怎么考上进士的?)

评:试官所出推荐三联,按照现一般对对联的联律要求,都有大违律的地方,朱熹联:“归”“开”出律,“二”也未与上联对上,而“开”也“天” 也是同为平, (看来真是门外汉) 何淡如联:联律完全是乱的,彻底的不对,只有“羊城塔似笔”符合联律,按照一般的联律规则,似乎可认为其作联时根本没有考虑联律,不细说,李渔联:联律也完全是乱的,也似乎可认为其没有考虑联律,呵呵按照联都的考试规则,这样的联,应该是秀才都考不上的。虽然如此,但有两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1、起句末为仄音,对句末以平音对之,2、上下分句末字平仄相对,我想这应不是巧合,估计恰是三位联者考虑所致,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对联之音律,这两点才是重要的,呵呵,这是猜也。 (确实是胡扯)

立:以我新人的观点看,对联本来就是对仗的,读来不同于白话,音律是要考虑的,但现在通行的联律规则很复杂,应给予创新,或者不叫创新,叫简化,那就是只要符合上面评述三联的音律特点即可,即:起句末为仄音,对句末以平音对之,上下分句末字也是平仄相对,为什么要这样呢?理由有三:一、这样的对联读来同样有音律之美,尤其是短句分句7言或其下更是如此,二、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社会节奏更快,文学也越来越平民化,这样也更能让对联有新的活力和生存空间,对于对联来说:更重要的是其对仗之美和其饱满的内涵,而不是音律,况且人们在读它用他之时并不在乎其音律,反过来说,人的音韵不准,合乎严格的音律又有什么用呢?我想汉字都可以简化,严格的对联音律规则当然更可以简化。三、我发现尤其是在对句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本来可以对的相当工整,从各方面来说都很好甚至完美的字词句,会因为平仄不合而不能用,因为平仄合不合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容易判断的,也即是“硬伤”,因此广大联者就会舍此求彼,得来的可能就不是好字词句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有同感,那么我们到底是要更合适的对仗字词还是要合符严格联律呢?我想我们应该选择更工更饱满更符合联意的字词。 (不敢苟同)

还有一点,对于平仄的判定,强烈建议以普通话新四声取代古四声,最大的理由就是:社会在发展。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试想有多少人懂古四声?懂古四声,用古四声作联除了能证明作者懂古四声外没有其他什么好,学究思维才会推崇它,至于现在的联赛或征联,老会出现“新旧声不得混用”这类似的话,我认为也是没有必要的,应该注明“用新四声”才对,这样可以照顾喜欢或习惯用古四声作联的联家(估计一般是专家或年纪大的),也可以引领潮流,带动创新。 (既然注明了用新四声,那古声入联就该没地位了,又怎么照顾用古四声作联的联家呢?)

例:我正好有一副不合律的联,那就是我平生第一联(呵呵,总共也没有几副联),我的嵌名联:烂钱不买官笑,石心只为民惊,按现在一般的联律规则,有关键位置不合律,其他方面我都很满意,(曾经请各位前辈修改,在这就机再次感谢),如果按我前面推崇之联律要求,就符合了,那么到底怎么看呢?呵呵,留给各位看官吧。 (实在看不懂,看来我当评委也该下岗才是)

实在没有资格给高级班教学和联都发展提出建议,如果非要提吧,那就是我前面所立之论,如果能够采纳,当然高兴,如果不会采纳,也不会不高兴。最后小联送联都,也可算作建议吧:

破旧启新扬国粹, 纳言聚众壮联都 (这也算是合律了,怎么不写个不合律的?连标点都不齐,也太不认真了)

评分:实在不好意思给高分,就随便给20分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8:03:50编辑过]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08:34 | 只看该作者

14号卷:

三,评论(小论文,题目自拟,40分):

联律漫说

要讲联律,有必要看看对联的形成和发展。通常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骈体文赋,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对联的发展,一直附丽(造词?)于诗词;所以,联律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诗词格律的烙印。古人学习诗词,都以对课作为基本的训练方式,这种方式,无疑也促进了对联的发展和普及。流传至今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联句,都是在私塾对课这块对联沃土中滋生的(怎不举例?)。直至今天,五七言的对联还是沿袭了律诗的格律要求。同样讲究平仄交替,平仄对立,避犯孤平,不能三平尾或三仄尾(律诗都不避三仄尾,何必要作茧自缚?)等规则,同样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探讨联与律的统一性,其实和探讨格律诗的律与内容的统一性是一个道理。律是对联与诗表达的一种形式,形式是要服务于内容的。就象人的精神要依附于肉体一样。内容这个躯体是前提,但是,如果没有了精神,人之是否仍为人,却是值得怀疑了。所以,联与律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强行用其中一部分去攻击另一部分,就是周伯通的“双手互搏”之术,相信伤害的是对联的本身了。(意思明确,表达有误)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当然是不等同于诗词的,联律同样不能等同诗词格律。特别是到了明清的鼎盛时期,对联吸收了诗词曲赋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有益营养,比如用领字,嵌字,化用俚语口语,甚至运用歇后语、谜语之类的表现方法等。总之,这个时候,对联这个少女她已经出落得骨肉均停,楚楚动人了。我们今天沿袭的联律,基本也是从这个时期已经确立起来的。

其实,任务(别字)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说到这里,我们不妨用几个例子来看看对联的格律的基本特征,以及联律是怎样的变化和发展的。

例一: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

本联的平仄排列是这样的: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前分句七言,后分句六言。这里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格律诗的痕迹了,如果按照律诗的格律,这个联可以说是一团糟。好在这是一个对联,它已经吸收了填词技法中的领字,上联的五百年和下联的十二峰皆是领字。余下的四字和后分句,在节奏点上完全符合平仄交替,上下联平仄对立的原则。句脚方面,上联为平仄,下联为仄平,也是句脚安排的马蹄正格。当然,朱熹同学当时是没有想到后来会有马蹄韵之类的提法的,但他老人家早早地马蹄在那里,却成了马蹄的宗师了(也有比他更早的苏轼题广州真武庙联: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例二: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李渔题绍兴越王亭

请看其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这个联的律问题就大了!李渔才子的面子也丢大了。第一分句的前两字居然失对(以平对平),下联犯了三平尾。句脚的安排也一点都不马蹄。可是在对待名人,我们有时显得很宽容,还要不辞劳苦为他找到理由。第一分句失对嘛,我们说,按节奏点提法看,其点在溪字上,所以下联对的道字也就没错了。前面两字嘛,专有名词可以不计。至于不合马蹄之说,明末清初之时,大约还没有这种说法,李渔才子也就不必去为后人做表率了。后一条错误,本着律不害意的原则,我们就没有必要再找辩护律师矣。

可见联律仍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还可再看一个例子: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何淡如题珠江即景联

这个联的平仄是这样的: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何淡如老乡是清末民初的民间才子,联律到了此时,包括马蹄韵在内的许多规则,已经有了定论。可是这个老乡既不怕犯三连平三连仄,也不讲平仄交替的原则,甚至连最基本的平仄相对他也不讲。律到了他这里,无疑成了一纸废文。但事实上这样看起来狗屁不通的联却人口相传了上百年,到底是世人认为律不伤意,抑或根本是因人而名,这种狗屁联附生于名人身上,就成了名联呢?如果是,那不得不使人怀疑那些联律是不是假学问了。

这真是矛盾得很!这样的矛盾常常困扰着我。我既痛恨那些不懂诗律联律,却大言不惭地说律是腐朽的东西的人;也不屑埋头于书堆之中,无端又额外弄出个“孤仄”说法的“律师”——连律诗也不讲孤仄呢,何苦把对联弄得象天上的黑洞那么高深?

到底有没有一条中间路线,或者说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09:18 | 只看该作者

15号卷(第一部分)

赏析: 1.朱熹:漳州开元寺书舍联: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归来;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此联作者朱熹,是宋时儒教理学宗师。墨家,自战国初期开始,与儒家并称“显学”,在

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是孔子的第一个挑战者,在墨子晚年和身后,墨家逐渐成为了最有影

响的学说,与儒家分庭抗礼,并大有凌驾其上之势,这个形式,一直延续到汉董仲舒时代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墨家,独尊儒术”,许多墨生,纷纷改墨从儒,孟子

曾言:“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逃墨归儒”,说的就是这回事情。五百年,是

指,自开元寺创建以来,一直佛、儒相争,作为儒家理学宗师的朱熹,希望佛的影响能象

汉朝时期的墨家一样,儒家能成为思想文化的大一统。而芝山,是天宝山的余脉,对联的

意思是,原先的佛家寺院所在地,现在也开设了用以弘扬儒家为主的书院,儒家思想也在

芝山占有一席之地了。而且书院“跨开元之顶上”,站得高看得远,甚至可以看见书院对

面的青峰峻拔高耸,有如“飞来峰”。联语大气稳重,意气风发。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作者何淡如,广东人氏,他喜用广州话写谐对(或称怪联),数量甚多,故有“怪联圣手

”、“广东方言联语之祖”、“通俗文人”、“广东谐趣通俗文学家”、“幽默大师”等

美誉,几乎是广东人家喻户晓的人物。此联是何淡如于朋友游时即兴之作,以比喻的手法

,使对联生动而形象,上联为何朋友作,下联为何应对,而下联之气势胜于上联。据说,

何淡如与一要好的学友同游珠江,学友见江上船来舟往,十分壮观,便即景为题,出此上

联。以“锦绣”指江中波纹。何淡如对以“羊城”句,妙在“羊城”对“珠江”,用的是

借对中的借音法。将“珠”字借音“猪”,与“羊”相对。“倒写天上文章”极有气势。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此联是前清学者李渔之做,李渔向道,内心流淌的是道家的血液,此联深蕴道家亲近自然

的思想,远离红尘,与世无争,与自然亲,热闹繁华,不过是红尘虚像,而争流万壑、竞

秀千峰,这些自然的东西,才是内心世界的归宿,若耶溪,是西子当年泛舟之地、山阴道

,在会稽城西南郊外,二地风景优美,是清时众多达官贵族、乃至平民百姓游玩胜地,相

当于唐时长安乐游原的地位,世人追逐的流俗,趋炎附势,而缺乏一颗宁静的心灵去发现

繁华后的好处,俗人追逐的流俗,正是道者所避开的,亲近自然才是本色,自然藏大道。

以意节为音步单位安排联律之我见

对于对联的起源,众说纷坛,尚无定论,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先有了先秦时期的桃符

,而后从桃符演变成春联,并与同步发展的文体。一直以来,不少人认为,对联脱胎于律诗

,是律诗的附属品,一些人甚至据此把对联的格律分为律诗格联、非律诗格联。在对对联

格律的批评中,也借鉴品评格律诗的方法和术语,如:失替、孤平、三仄尾。然而,自前

清以来,对联以其表现手法多样、内容丰富、善于借鉴各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使对联得

到长足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发展自至现代,更是得到空前繁荣,至此

,一种迫切需要符合对联特性的联理体系显得十分必要,而格律,便是其中的一种。什么

样的格律,才是真正的对联格律?无数的联家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现行有马蹄韵、平仄竿

、龙凤格、朱氏规则等等的对联格律,其中以马蹄韵、平仄竿的影响较大一些。然而,在

实际运用中,这些规则,是不是就完全符合对联需要,可以完全涵盖不同类型的对联形式

呢?毕竟马蹄韵等等也和律诗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律诗格的翻版,运用

中,还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作为对联新人,没有方家们对联理那么深厚的钻研和功底

,仅仅在自己对联实践中,参考其他联友和个别联家提出的各种建议,笔者以为,用意节

为音步,安排对联格律,比较符合对联之字数相同、词性相对、词组相配、节奏相谐、结

构相类、平仄替对的特点。也是对联手法,不同于律诗的特殊要求所在,所谓意节,即,

以能传情达意之词,作为一个基本单位,而不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两两交替的

“字”为单位来考核格律,同时,在把格律放在首先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变格,对领字、

单句内某字反复重用、虚字、不可分割替代的专有名词等,以特殊格视之。(提出了新论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个范例(以/划分意节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8:18 | 只看该作者

16号卷:

也谈联律

联是一种文体,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汉语言文化特有的文字艺术,同时与诗词赋曲一样,它的形式也有它特定的要求,那就是联律。目前较通行的联律大多源于早期的律诗或骈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取舍、融合和优化,楹联已经有了既不同于律诗和骈文,又明显区别于词赋曲的风格,形成了独立的文体。但对于联律的如何界定,楹联本身又尚无定法。毕竟时代不一样,楹联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它的理解与运用也有着不同的认识,现在也还是如此。以下就几个例联也谈谈我对联律的一些看法:(条理清晰)

如联一: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上联概括了儒家与诸家相争的历史,并点明了书院所处的位置,以及书院讲授的内容及其意义,也寓含了书院育人比朝佛进香意义更大;下联写书院周围景色,十二座山峰层峦叠翠,逶迤起伏,从天宝山依次向书院飞来,景色十分壮观。这是从侧面烘托了书院所在芝山的峻拔高耸,以及书院面对青峰的博大气势。(简明扼要)

如联二: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下文章

此联将船喻梭织锦,塔喻笔写文,极其风趣幽默,立意奇巧,用语活泼,生动形象,构思之美妙,真是赏心悦目。(这个好象赞誉过度了)

又如联三: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上联用“若。。。泛。。。何如”近似于反问的语气(理解错误,若耶溪、山阴道是特定名词),来渲染亭周围景色之突出,下联用“苦于。。是以。。”结合即时游人的心情状况来强调建此亭的必要性,而后与千峰竞秀,和万壑争流,把个游人与环境相互融合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是绝妙。

以上三联,无论就其结构和内容,还是在表达意义上,觉得都无可厚非,但就律这一块,却又向我们展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老师们说的、教材上写的联律理念。犹为突出的有三联中的平仄不谐,有常忌的三平三仄,有同位重字相对等,若按现在的一些声律标准去衡量,无不违律。但如果了解这些楹联产生和形成的时代与环境时,也就不难理解了。

大家都知道,楹联源于律诗和骈文等,并从它们当中脱颖而出,一开始就有了完美的声律结构,(在宋时就有很多采用骈文句式撰联,格律宽松,而且允许同位虚字相对)但任何单一的用律诗句式或者骈文句式去解释楹联都是片面的,于是就有了朱熹后面的将骈文句式和律诗句式相结合,形成了典型的楹联结构,但在一些长联中,五言、七言骈文句式并没有完全消失,正在被律诗句式取代,或改用一字或三字领加四言句式,但它的律却与诗律有着明显的不同:1、楹联中领字或同位虚字在那时大都不计平仄的。2、同位虚字相对现象虽然已逐渐被淘汰,但在一些较特定的句中至今也还偶有人用。3、律诗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而楹联不受字数的限制,可长可短。4、楹联的平仄与节奏相结合,节奏点上一定要分明,非节奏点则可不论,与诗律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截然不同。且在虚字对仗、用套语时也可不计三平收尾等。基于这些个渊源,再来究前三联个别地方的平仄,恐怕反而显得拘谨多余。所以,从某种意义讲,楹联发展也应该要符合其本身的时代与环境。(这段总结得比较到位,能合理解释列举三联的出律原因)

也有人说,既然古人尚且如此的用好句而不拘格律,我们今天又何必过于迂腐,希望放宽联律,个人觉得这种想法不可取。不能把以上所有的这些可不计,去等同于宽对,宽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内容,而不是去破坏内容。像我以前拟过的一幅联:

美景如花,莫老镜中空叹月 华年似水,别流秋后假伤春

很普通的一幅劝人惜时联,不是很华丽,感觉也还算工整吧。可知道这是我修改过N次的结果。也就是说只要还有空间,在对仗时能够力求得工整,那岂不是更好,但也别刻意的去追求拟对必工,若因律害意,那反而得不偿失。

今天的中国楹联,流派纷呈,百花争艳。个人也觉得楹联创作应该诸体并存,雅俗共赏,这有利于楹联的发展。联者完全可以按自己熟悉的已掌握的格式去作,但格律是要遵守的,没有规矩哪成方圆呢,所以我主张伸张有度,灵活运用,但又别只仅限于格律。不熟悉固有的格律,又怎么能够去创新呢?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肤浅的想法,可能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本着增进交流的目的,拿出来与大家共参,欢迎指正。至于对高级班教学和联都发展的建议,我想这里已有更多更专业的方家,在此不敢多作敖述。 答题完毕

文笔流畅,条理清晰,简洁明了,论证有力。 评分:36分。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8:21 | 只看该作者

17号卷

怎样判断非诗联的平仄

联律源于诗律.因而诗联联律一般沿用诗律.但对非诗联则应具体对待. 试举例如下: [1]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有: 看东骧神骏 平仄为: 通平平平仄 似出律. 但此为非诗律句,须按一,四句式看待.东骧神骏,平仄为:平平平仄.合四字句联律. [2]南京燕子矶永济寺联有: 更何须故人禄米 平仄为:仄平平仄平仄仄 似乎也出律,但此句也不能按诗联断句,按三,四句式断句为:仄平平,仄平仄仄.也合律。 [3]朱熹漳州开元寺书舍联: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归来 平仄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其为三,四;一,五断句.五百年与十二峰乃数,名专指,跨与自为领字,皆可不拘平仄.因此我们可认为此联是合律的. [4]本人应网友联: 沏一壶日月,闲观天地 藏满腹经纶,饱览诗书 平仄为: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中[满]字似出律.但是此为非诗联,当一,四;四断句.满腹经纶平仄为:仄仄平平.合四字句联律.再说其为成语,即使在诗联中也可出律. [5]本人自创单句: 指腹为婚无情对 平仄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 很多联友认为出律.其实不然.本句为成语+专有名词的机巧联,即使是诗联,也是可出律的.况且此句宜当非诗联看待,为四,三断句,平仄为[仄仄平平,平平仄].句脚[平仄为平,仄].无情对,是对指腹为婚别解的说明,类似于歇后语].因此,此句是完全和律的,而且是正格.后来我在[婚]字后加了个逗号,就再也没人说出律了. 在五,七字联中,有不少是非诗联,应当细辨,以免误断. [6]何淡如应学友联: 珠海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此联前半部可认为是诗联,后半部可认为是非诗联[二,四断句]. 其中[写]字出律,当改[书]字为好.(前面有评论,不重复) 联中还出现了三平尾[船如梭]与三仄尾[塔似笔].就此问题我曾请教联友慌慌岛,他认为根据王力的理论,孤仄与三仄尾并非诗律禁忌,而马蹄韵在引入诗律的时候,举例采用的是王力的理论,因而马蹄韵不忌讳孤仄与三仄尾。但三平尾与孤平诗律不容许,联律也是不允许的.也有人采用启功的理论,孤仄三仄尾都是不合律的,孤平的定义也跟王力的不同。对于有争议的部分理论,在未有统一的标准之前,我认为二者可并存而不能排斥任何一方. 许多有关联律的理论都赞同[部分成句中的词组呈连平或连仄,只考虑联句整体的韵律感].此联即是这种情况.又如: [7]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此联为非诗律长联,平仄断句为: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联中的“若耶溪”在绍兴南,溪旁有浣纱石,相传为西施浣纱处。“山阴道”位于绍兴西南郊一带,以风景优美著称。二者皆地名,应接不暇为成语,皆可出律.[之千峰]皆为平声,是不是出律?之,为虚词,平仄可不论.所以可不认为[之千峰]是三平尾.因此此联也还是合律的. 对于联律,能工则工,能宽则宽,意在律先,不能因律害意.这是大部分联人的看法,我也持这种观点.但是,在联赛与征联中,联律不工是难以获奖的,中稿率也会大打折扣.应当尽量避免.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循规蹈矩,打好基础为佳.

文章的写法又与他人不同,更加简练,论证也比较扼要,论点则比较宽容。 评分:34分。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14

108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骨灰散尽风犹劲

Rank: 10Rank: 10

UID
20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1:05 | 只看该作者

18号卷(第一部分)

评论: 为了分析的清楚,先将下面三幅推荐联按古音律标出。为了语言上的统一,在此说明,本文提及的“音律”,特指联语的平仄律,以区分“联律”之总则。

稍稍了解一下推荐联的三位作者。

朱熹,字元晦,南宋时期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何淡如,字淡如,又名何又雄,清朝后期广东有名的幽默大师。其作品,流传民间逾百年,其谐诗、谐联、妙批雅俗共赏。工妙之处,令人捧腹。 李渔,生活在清初。才情超拔,多能博涉。小说、戏曲俱佳;美学见解独具只(别字)眼,引领潮流。

推荐联: 1.朱熹:漳州开元寺书舍联:芝山书院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归来;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简评音律:此联第三字为意节点,平对平,且前三字完全粘律了。搜索了一下,更多的看到是“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归来;/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无缘前往芝山书院,不得证实。但是自宋以来,上尾平收,下尾仄收就存在了。

简评对仗:句中“五百年/十二峰”为数字对,“逃墨归儒”与“送青排闼”各为句中自对。下句借北宋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此处“青”为名词,应指青色。“开元”指开元寺,“天宝”指天宝山,又均唐玄宗李隆基年号,景物或年号相对。“顶上”,“归来”各是自对。

有关“五百/十二”。很有趣,我计算了一下,从唐开元盛世(公元713-741)到南宋(公元1127-1279),大约为500年。所以“五百”是与“开元”呼应的一个数字。具体如何从尚墨到尊儒的经历了500年就不得而知了(墨学自汉朝以后就逐渐衰落了,幸好考察历史非本文之使命),排闼十二峰为天宝山之特定景观,故与“天宝”呼应。“五百/十二”虽失律,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和景观,此处可理解为因意轻律。

此联写于开元寺后芝山书院,巧借开元、天宝之双重含义,运用及其得体。使得两分句之间呼应的非常紧密。 (看来查证了许多资料,下了一番工夫)

2。何淡如:珠江即景联: 珠海船如梳,横织波中锦绣;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简评音律:此联上句的前分句三平调。“写”粘律。此联对音律似有不解,上下句中若“如”“似”对调,下句“写”改为“书”(写为什么不用书,前面的卷中有提及,不重复),韵律也会好许多。疑处在后面分析。

简评对仗:何妙以“羊城”对友之“珠海”,用的是借对中的借音法。将“珠”字借音“猪”,与“羊”相对,锦绣,文章――各为自对。

上联写船梳锦绣,下联有塔笔文章,将眼前所看,心中所想写的入情谐景。尽抒作者心中之胆识。“倒写天上文章”其妙思让人拍案,十分的有气魄。

传闻此联为何对友人,仔细看来确有可能。上联之喻比较平庸,下联之喻比较夸张,有些上轻下重了。下联更多的融入了作者的心胸、胆识。因何淡如在美学上独具慧眼,才能将常人眼中司空见惯的景物,给予有绝妙的比喻。但是作为对句,却是以才情压抑了出句,略有遗憾。

3。李渔:绍兴越王亭联: 若耶溪上,泛者去来不止,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之万壑;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看竞秀之千峰。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简评音律:上联“止”字句脚不合马蹄韵。句中多处平仄失替,更有四连平、仄,三平尾等。音律比较随意。

简评对仗:若耶溪(专有名词)/山阴道――略宽。泛者/苦于――有些费解。由于我的古文不是太好,对于“泛者”一词,有些揣摩不定。泛者――可以理解为泛舟者,该意用在此处也合情合理(泛舟若耶溪嘛),但与“苦于”不成对仗。另外,泛(副词)-广泛、普遍,者(助词),可以理解为“人多”的意思,归类为领字,与“苦于”相对;但终归不如“泛舟者”顺畅。另外上下两个“不”同位重字,这可理解为虚字可宽(有传闻上句的“不”为“未”)。

每边四句,已属长联。联句一气呵成,顺畅无比,娓娓道来,如若耶溪水延绵不坼。对句用词平常,却联意丰满,意韵悠长。该联为分总法,联尾收得精彩,一语勘破天机,且收拢的极为舒贴。

此联虽为景物联,却在赏心胜景之中,将游人如织,摩背擦肩的动态景象展现于眼前。

总观三幅对联,与常规音律相差甚多。有粘律者,有三平调者,有平仄失替者,有四字连平或连仄相对者,对句和自对句中有同平或同仄对者。(以及联尾上平收下仄收者)

细细究来,这三幅联均为名家所作,对仗工、切,用词考究,意境和谐,联意明晰,音步精准,绝非泛泛之作。为何独在音律上显得如此随意?为此,我们不得不翻开楹

热血但教随我老;文章不肯为谁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5 07:06 , Processed in 0.11869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