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质疑《古代汉语·诗律》(二)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95

666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5070
经验
13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2 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平平平仄仄”句式不能一三同仄?

《古代汉语》说:“这个句型第三字如用仄,则第一字必须用平。”(1524页)涂宗涛先生在《诗词曲格律纲要》中早已质疑了这一点。理由是仅仅在杜甫的五律中便有许多“仄平仄仄仄”。如《忆郑南玭》之“郑南伏毒寺”,《江梅》之“故园不可见”,《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之“渥洼汗血种”,《入乔口》之“贾生骨已朽”,《归燕》之“故巢倘未毁”,《捣衣》之“亦知戍不返”,《萤火》之“幸因腐草出”,《送远》之“别离已昨日”,《观兵》之“北庭送壮士”,《空囊》之“世人共卤莽”,《病马》之“物微意不浅”,《岁暮》之“济时敢爱死”,《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之“使君自有妇”,《赠韦赞善别》之“往还二十载”,《暮春题瀼西…五首•五》之“欲陈济世策”,《洛阳》之“洛阳昔陷没”,《热三首•三》之“十年可解甲”。

六、七言律句不过是在五言律句的前面增加两个字?

《古代汉语》说:“七言律句不过是在五言律句的前面增加两个字,把仄起变为平起,把平起变为仄起罢了。”(1525页)此说也值得商榷。在杜甫的近体诗中,“仄平仄仄仄”较多,“仄仄平仄仄仄”却寥寥无几,后者应当视为禁忌。

七、杜甫近体诗只有一个失对的例子?

《古代汉语》说:“杜甫近体诗只有一个失对的例子。”(1528页)此说也值得商榷。在杜甫的诗作中,失对的例子并非只有一个,如:

忆弟二首•二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村夜

萧萧风色暮,江头人不行。

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

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中原有兄弟,万里正含情。

(“萧萧风色”一作“风色萧萧”,此诗也可不计算在内。)

夔州歌十绝句•八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

人日两篇•一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

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以上几例均为首联失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2 14:21:44编辑过]
《诗词韵律手册》已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诗律”部分客观反映古人写诗的实际情况,“声韵检索”便于通过普通话拼音查古四声及平水韵。另含《词谱举要》等。每册22.4元(含邮费),如欲购买请给我发消息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2
发表于 2006-12-22 23:26 | 只看该作者

你看得真细,还真没注意.“这个句型第三字如用仄,则第一字必须用平。”(1524页)是在一个注解中说的话.估计是误以为避孤平了吧.你质疑得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95

666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5070
经验
13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16:59 | 只看该作者
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中也有类似的话。
《诗词韵律手册》已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诗律”部分客观反映古人写诗的实际情况,“声韵检索”便于通过普通话拼音查古四声及平水韵。另含《词谱举要》等。每册22.4元(含邮费),如欲购买请给我发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4
发表于 2006-12-23 22:37 | 只看该作者

按照王力的对诗律的总结,该句正格为:平平平仄仄,其余均为拗句,如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而"仄平平仄仄"虽拗可不救,平平仄平仄属于拗救.对于拗句仄平仄仄仄句型,尽管有实例,还是应该保持第2,3字平音成为虽拗(首字)可不救句为好-----我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95

666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5070
经验
13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4 12:05 | 只看该作者
赵执信在《声调谱》中说:“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为仄平仄仄仄,则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的附注中肯定了这一说法。
《诗词韵律手册》已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诗律”部分客观反映古人写诗的实际情况,“声韵检索”便于通过普通话拼音查古四声及平水韵。另含《词谱举要》等。每册22.4元(含邮费),如欲购买请给我发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81

帖子

0

精华

96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0324
经验
12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4
6
发表于 2007-1-4 08: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3 23:38 , Processed in 0.0939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