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诗词随思录(五)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36

1638

帖子

31

精华

2884

积分

联都举人

网上睡觉的流氓

Rank: 4Rank: 4

UID
32
经验
28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6-27 2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五零 诗词随思录(五)
2003.06.27 星期五 雨
六 家畜家禽
之所以写这个话题,纯是意外,乃是有一次与联友讨论中,一联友认为犬非雅物,不宜入联,困困记得当时引了不少纪隐士、道士、仙人的诗词中的犬来证明并非不宜入大雅之堂。
说起这雅与俗,家畜与家禽却都是毁誊参半,不过大体上是毁多过誊的,如“鸡犬升天”,原意是不错的,后来却成为讽刺意味特浓的一个成语。只不过在诗词中还是有所保存,如“鸡声随羽化,犬影入云看”明显还是这典故的应用。只到其中毁得最少的可能是鹅吧,羊再次之,至于最严重的可能是猪,犬还被人用来作谦称,猪却少有好事沾光。
  犬,俗称为狗。诗经上说“躍躍毚兔,遇犬获之”,可见犬这一功能在古人早被发现,而后来则是发现了另一项:威,“守则有威,出则有获”,不少人家畜一二恶犬,或牵于路上,那威风实是不消细说;那些掌间的哈巴狗,虽无犬威,却也是端然不易惹得的,不然怎么会有“打狗还得看主人”这句俗语。至于非肉眼可见的犬类,古来是鹰犬并列,而今角色也没多大变化,就不烦述了。
  “白云深处有人家”,话是如此,但若是见炊烟便再近一点,如果在林路、山路遇见狗,那么此处有人家是定十不离九的,所谓“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便是如此。自古隐士、道人似乎常常和鹿、鹤混在一起,却不知道这两类并非易养之物,犹其是鹤,若成养的,实是大煞风景。鹿尚还好,但估计比犬类挑剔,而且不实用,试用深山野林里,有犬是以比鹿的好,而且这夜时若“柴门闻犬吠”,便可知有“风雪夜归人”。而且犬其实并不大煞风景,想那天上的二郎神还养一犬,人间的隐士们又何曾以犬为厌,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一片画境陈来,并不比那“青崖纵白鹿”的差。 历代诗人对于犬的感情并不差,犹是写隐居生活,常常有“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这类词语,《桃花源记》一文影响之巨,可见一斑,是以为“将谓神仙别境,鸡鸣犬呔还同”。
  与犬同样是常见的便是鸡,“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这两者在写隐士、仙府的诗词中常有出现,不计幻想类来说。但是鸡的司晨,与日月的流转向来紧紧连在一起,所谓“鸡既鸣矣,朝既盈矣”。每一声鸡啼,虽是寻常无比,但在诗人心中,牵起的感触并不比那蝉鸣还低,且不消说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旅途写实,,不说这“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辛劳工作,就是曹操也曾悲叹“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兵乱之时村野俱空,其景象可想而知。鸡啼于晨,便是昔已逝,今已来,“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几声里”,如此轻易道来,心头想必早已是沧桑满布。不过也有例外的是,“曲子相公”和凝的《江城子》开始的是“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与那“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读来都俱别样风情,虽是香艳,却也情景相致。
  说起鸡,袁枚有首诗是这样的:“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自佳,不可使鸡知”,其实如鸭、鹅、猪等也大体如此。鸭子,似乎出现的比鸡晚,但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却是千古名句,困困自小便至少看过十幅描写这首诗的国画,虽然每个画家的风格不一,但无不是一二只春鸭浮于江上。至于莲塘里的鸭,那情景困困并不多见,偶尔也只是人家小池塘见过,只是少见了莲塘少女“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天真玩趣,倒是如赶鸡群般的“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还是见得到的,困困小时也曾赶过鸭子,只不过三四只的,离群字还差一点。说鹅,似乎不光彩的事鹅是很少碰到的,小学的课本上原有一首骆宾王的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时读得顺口,略大点以为惟顺而已,如今读来却觉另有闲情雅趣,虽然这首诗是骆七岁时所作。鹅还是很高洁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王羲之的关系,类于“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这样的诗词是层次不穷。而且对于鹅叫也向来列入清音之类,如“群鹅鼓舞扬清音”。
  
至于牛羊猪,困困小时候虽然赶过,却也年久日长,已只是依稀记得。不过说羊时常想到苏武,“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还有便是“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至于其他,困困最喜欢这一句“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没有写牧童,但胜过写牧童,如此风情,现代人是学不来的,纵是写来,不外也是隔山看水,而且现代生活早抛开山野,有也是“飞车万里若驰电,无数高楼立两旁”。
说起牛,简直是个异数,佛家常用牛来喻禅,最著名的莫过配十牛图的十牛诗,其中最有名的又是廓庵师远所写的十牛诗,而历代的诗词中,以来相喻的一样颇多。“春草肥牛脱鼻绳,菰蒲野鸭还飞去”,不仅是景,也是喻心,情景相融,妙趣横生;“度日只今闲水牯,知时从昔羡山鸡”,山鸡对镜而舞,则迷失自已本性。至于其他如“露地白牛“等更是显而易见。
猪也是佛家常用到的一样家畜,不过猪却是多用来警世。纪均的《阅微草堂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Θ彩| 六合投Θ注| 网络赚钱去SO娱Θ乐Θ城:顶级信用Θ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SHADOW=255,pink,1] 常参无量法,不及一嗔怒[/SHADOW] 欢迎进入【槐花公社】 楼下的木有小JJ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

330

帖子

1

精华

384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逍遥派掌门人

Rank: 3

UID
104
经验
5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7
2
发表于 2003-6-28 06:09 | 只看该作者
《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郑玄笺:“鸡之将栖,日则夕矣,牛羊从下牧地而来。”
从源头上讲,诗和联都是雅俗共赏的东西,只是发展到后来似乎都成了文人的专利,可惜了。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び彩| 六合投び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び乐び城:顶级信用び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康家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17:29 , Processed in 0.1507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