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运用新四声是大势所趋(彭善民)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7 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运用新四声是大势所趋 [ 作者:彭善民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录校:哈哈儿 点击数:75 ]     河北省石家庄的张中靖先生,在《为新四声呐喊》(见《对联》杂志第四期)一文中说:“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没有入声字了,所以现代人作诗、撰联都应该用新四声,都应当以普通话为标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我很赞同张先生的说法。普通话已经实行了几十年,六十岁以内的人大多都是新四声的学子。而六十岁以内的人,无疑定是当今诗坛联苑中的创作主力军。既然如此,那么提倡新四声、使用新四声,本应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而不应当再用人站出来呼吁“呐喊”才是。   所谓“古四声”,即在我们今天仍在延用的古四声,它也同样是经历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不断地删繁就简,不断地改革规范而逐步形成的。而普通话中的新四声,正是基于“古四声”的基础上改革而来的。而且在几十年的普及使用推广中,已经卓有成效。做为今天的格律文学的创作来说,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去积极、主动、认真地使用和用好新四声。可以这样讲,积极提倡运用新四声,是当今广大诗联格律文学创作者的历史责任。   一、新四声终归要取代古四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新、古四声并行的状况,只能是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期。在此期间,人们不应当有意识地去延长新、古四声的并行期限。   二、中青年学习和掌握一些古四声的知识,目的应当是为了阅读和欣赏传统格律文学作品之需,而绝不应该是为了有意识地去用古四声从事文学创作。   三、新闻媒体、社会活动,均应积极、大力地提倡使用新四声,做推广使用新四声的促进派。时下在一些征联活动、诗联大赛,以及出版作品集等活动中,每每总是强调以“新、古四声皆宜,不可混用”的字眼,这种说法太笼统,不利于新四声的普及。我想在新四声已基本普及的今天,尚允许古四声的出现(或曰“存在”),应当限定在某个范围,那就是不同的人群或地区,比如:六十岁以上的老作者;比如:港澳台地区的作者,等等。因为客观上的原因可以允许古四声并存,是可以理解的,而自幼接受普通话新四声教育的中青年们,却也时而新、时而古地随意使换,这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四、我十分赞同张中靖先生的观点:第一,不能再提倡使用古四声;第二,不应当再将古四声当作唯一的“标准声律”;第三,更不能用古四声去否定新四声之作品。   张先生的观点是针对社会上客观存在的现象而提出的,很坦诚、很正确、也很重要。尤其是第三条乃核心问题。时下在格律文学界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无形的规矩:只有古四声的作品才是唯一标准的东西。它对于普通话新四声几十年的普及教育、推广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提倡新四声的格律文学创作起到阻碍、至少是不能顺利发展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在广大中青年作者群中,逐步消除那种以能用古四声为荣、为上、为正统的观念,积极大力地提倡、树立以使用新四声为荣、为主流的思想。   五、提倡新四声和不同程度地限制古四声,这个问题需要格律文学界广大同仁来共同努力,需要各级组织和社会团体积极、正确对待,身体力行,需要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必要的规章、制度。 --------------------------------------------------------------------------------  作者:彭善民 录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9-30 19:48 , Processed in 0.0743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