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1404
在线时间5543 小时
主题288
记录0
联都顾问 联都副站长

经验5522 点
威望1 点
金钱9601 ¥
在线时间5543 小时
主题288
联都顾问
联都副站长

- UID
- 18539
- 经验
- 5522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554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9-16
|
<FONT size=4> <FONT face=黑体>(三)关于落实七项要求</FONT> </FONT><P><FONT size=4> <b>第一,加强组织建设。</b>这是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要年年抓紧,持之以恒。一是继续建立健全楹联组织。首先是要在省一级消除空白,尽快促进青海、内蒙、新疆成立楹联学会。要把消除市、县空白当作重点,争取有更多的市、县成立楹联组织。二是积极慎重发展会员,不断壮大楹联队伍。目前,中国楹联学会的会员是6,500多名,争取在2014年底发展到10,000名。同时,要积极发展团体会员,并按制度实现团体会员规范化。三是密切全国楹联组织之间的联系。就中国楹联学会而言,要做好“指导、协调、联络、服务”工作,加强与全国各地楹联组织的联系,了解情况,总结经验,交流信息,促进发展。 </FONT><P><FONT size=4> <b>第二,重视人才培养。</b>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会员素质。一是开办楹联创作高级研讨班,把活跃在当代联坛的创作高手吸收进来,作为研讨班的骨干力量;同时吸收具有创作基础和培养前途的会员,作为研讨班重点培养对象。争取每期研讨班出一批优秀创作成果。二是开办中国楹联创作函授班,教师由专家学者担任。一年一期,每期招生100名。由教师出题,学员按题撰联寄往指导教师,经教师批改后,将原作和修改后的作品刊登在创办的《中国楹联函授报》上,以提高会员的创作水平。三是在现有楹联报刊上开辟“病联医院”专栏,发动广大会员提供“病联”和诊断意见,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提高会员创作素质。 </FONT><P><FONT size=4> <b>第三,深化理论研究。</b>传承和发展中华楹联文化,从长远看,最根本的是要繁荣楹联理论研究。一是加强楹联理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作用,吸纳学术界的精英,扩充研究骨干,提高研究能力。二是努力提高中国楹联论坛的质量,加强论坛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一次一个论题,并采取一般号召和重点约稿相结合的办法,选择优秀论文在论坛上交流或在报刊上发表。三是不断推出研究成果,力争在今后五年里编辑出版《中国楹联论文集》、《中华楹联发展史》。 </FONT><P><FONT size=4> <b>第四,抓好精品战略。</b>一是要强化精品观念。从楹联作品数量上看,当今要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而从质量上超过前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要像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那样,把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到品质的提高上来。二是要开辟精品园地。楹联报刊要多登精品赏析文章,使更多会员从范联中悟出撰写佳联的努力方向。要拿出相当版面刊登优秀楹联。三是坚持评选年度佳作,以《对联中国》为依据,每年评出300副优秀联作。同时,还应继续举办各种联赛。四是编辑出版《当代对联精品集》,荟萃当代联家代表作,一人一副,优中选优。 </FONT><P><FONT size=4> <b>第五,加大创建力度。</b>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楹联文化县,是全面推动楹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措施。一是要继续贯彻中国(广水)楹联论坛峰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楹联学会在论坛上提出的关于“坚持方向,围绕大局,注重品位,务求实效”的要求。二是要下大力巩固已有创建成果。坚持对已授牌的市、县进行跟踪、检查的制度,各楹联文化市、县每两年进行一次自查,中国楹联学会根据自查情况组织抽查。三是积极稳妥扩大创建范围,除个别地方外,争取每个省有一至三个楹联文化市、县。到2014年,全国楹联文化市、县争取超过50个。四是制定《中国楹联文化市创建工作条例》,以保证创建工作更加规范化。 </FONT><P><FONT size=4> <b>第六,探索产业发展。</b>楹联文化产业化,喊了很多年,但进展不大。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今后五年有个初步突破。一是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既要把楹联当成事业,也要把楹联做成产业,不能“一切向钱看”,也不能“一切不看钱”,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二是要敢为人先,真抓实干,干起来再说,要向黄梅县楹联学会学习,“以联生财,以财兴联”。他们先后办起了6个企业,自称“不算小康,但日子好过”。不说每个楹联学会都办成一个企业,但每个楹联文化市、县都要尝试开办企业。三是以春联产业为突破口,向婚联产业、寿联产业、旅游景观楹联产业发展,形成楹联产品系列化。要发现和吸收懂楹联文化、懂市场开发、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组成春联产业专班,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四是要善于“借鸡下蛋”、 “借船出海”、“借花献佛”,选择已经走向市场的春联印刷企业,与他们联手,为他们提供合乎联律、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春联作品,从源头上净化印刷春联市场。在探索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探索楹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问题,现在大环境很好,关键在于我们的努力。 </FONT><P><FONT size=4> <b>第七,改进工作方法。</b>工作方法其实就是领导艺术。好的工作方法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善于抓典型,用典型带动一般。而抓典型的关键是要帮助总结经验。2008年,中国楹联学会派人到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