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623
在线时间52 小时
主题12
记录0
荣誉版主 五班学生+联都贡士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经验1045 点
威望1 点
金钱1794 ¥
在线时间52 小时
主题12
荣誉版主
五班学生+联都贡士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6](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 UID
- 8158
- 经验
- 1045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5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5-19
|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1:00 编辑 <br /><br />第四题汇总
四.点评类.
请考生选一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自评.点评要求简明扼要.不得超过200字 [20分]
四.点评类.
道法自然惟变幻,
名相万象尽虚空。(滴天髓)
成联符合联律,虽非惊人之语,但于今之世风,“功利心日盛”,倒也不失为一副警世联语,具有一定的哲学道理。(滴天髓)
私以为下联“万象尽虚空”已道尽联意,“名相”显累赘。12分
依山傍水 溪村有景开仙境
卧石听风 毛竹成林自画屏
碧水绕村,翠竹轻摇家乡的山水如诗如画.且此联嵌入了家乡安吉的[景溪村听风林.](飞歌)
嵌名不露,见功力。上联之仙境只前分句的依山傍水做依据,承力不足,美景虚空矣!傍水和溪村意象重叠,上下联全分句有重踏之感。11分
为鱼识海阔,
化鸟问天高。
新鲜出炉。为:作为,识:了解,知道,上比说鲲作为鱼已经了解了海的宽阔,下比转流水,海既然不能满足自己了就化身为鸟去探索天空吧,天比海的领域要更加广阔。其实,人类不正在这样做吗,本联赞美了鲲鹏游于海天之间的逍遥自在和远大志向,全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符合题意。虽然与海阔凭鱼跃联类似,意思却有很大不同。另外很想把最后一字去掉,改为四字联,内涵可能更丰富,不知老师以为如何?[马夫]
如果把最后一字去掉,这联就不知欲表何意,尤其下联,化鸟要问天什么?12分
上联:竹掩茅居寂
下联:云携白发归
人生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给心灵寻找一个归宿。我曾尝试过无数个去处,最终我选择了修竹掩映下的茅舍。这茅舍还应委于高山,出入好有云朋为伴。[玛雅逸民]
下联虽可意会,文字表达上还要进一步改进。11
咏砚台
山孕奇胎,墨瞻硬骨
胸罗万象,笔饮甘泉
自评:砚台本就是石头,出自山溪等处。石头特点是硬朗,所以上比围绕硬来刻画砚台品格。下比虚写,通过砚台的作用来表现其精神。韵律合,气脉还算畅通,因笔力不逮,内容显单薄,无新意。[唐僧]
见精神。下联起句比较抽象,与另三分句不类,此处一改,全联自稳。 14分
但也可以调整一下分句:
山孕奇胎,胸罗万象;
墨瞻硬骨,笔饮甘泉。
上比起句起兴并作喻,引出“胸罗万象”,下比着实其功用,这样层次比较分明,也不显单薄。
月傍清波峰欲抱
柳垂雨幕燕先拂
暂时拿一个先凑数.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平仄仄仄平平. 从律上平仄相对.从词性上也尽量做到了词性相对,
在成联的修辞手法,用了拟人化的写法,在上联里,月儿轻轻依傍着清清的碧波,四周环围的数点青峰,仿佛想要张开臂膀来拥抱一般.景色醉人,下联中,江边青翠的绿柳轻垂着像雨帘一样飘摇的枝条,那穿飞的燕儿,轻盈灵巧,总是悄悄掠过,先人一步,拂开翠幕.
用白描的手法,轻快明亮的字句,简单清晰的描绘出山青水秀的醉人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不由神往.
晕,脸都红了[温柔刀]
此一副下联好!然上联未用喻格,下联用了喻咯,手法不一。从词性上,“清波”“雨幕”虽同属偏正词组,但“清”“雨”太宽。这月应该是晓月吧?这样下联的燕“先”拂才有依据,而且评析中的翠色才能为人眼所见,只不过晓月再明亮也不可能映照在碧波中,所以这“傍清波”,还需再炼。12分
落照江烟封晚树
深黄浅绿叠秋风
评:此联截取即时之景,而寄即时之情,上句纯描写,下一封字,欲营造逼仄抑塞之感,只落照重了晚,浪费了些;下联轻盈跳出,意向与上联紧密相连,而结尾三字用字生动,余韵悠远,给人想象空间。[关山月]
上联落照江烟自对宽。下联后三字虽有诗意,惜前四字单调。12分
海纳百川从不满,
书观万卷未曾多。
点评,此联对仗工整,从物到人,角度鲜明,寓意远深。[天真阁主]
寓意远。出新不足,上联后三字多余了。12分
成联:雾
一片茫茫遮望眼
漫天寂寂隐行人
成联要抓住所描绘的事物的特征。此题目为雾。于是想到天地间雾茫茫的一片,就简单的从此角度入手。
抓住雾带给人们的视觉感观,从而再现象上着笔,希望能表达出更深的意思。
一片茫茫不只是遮住行人的望过去的目光,也似乎要遮住人生路。在这样纷杂的迷茫中,更需要慧眼,更需要大隐,纵使寂寂,隐去行人,却依然能看透世俗的表面,直穿入本质内在。[落落云烟]
联意上有点合掌,遮望眼,就是看不见,隐行人,还是看不见。联作没达到评析中所言的效果。10
轻舸闹端午;
薰风繁夜香。
试评:此联短小而自然,以五字联不连不对嵌入四字,而不见明显造痕,私下还是比较得意的,尤其是闹和繁这两个动词比较出彩。但嵌名联贵在有寄托,此联只是平常的意境联,精致却少厚度,憾。。。[起落随风]
点评允当,最后两字对仗上还可推敲一二。老夫不同见解请参看成联评阅。13分
且以清风填恨曲
不教冷月葬诗魂
清 冷 给人萧条落寞之感,上句且字直透无奈之情,下句化用冷月葬花魂一句,不教则反其道而行,整句写出了凄清之境,坚定之心。[小子白丁]
清风没有萧条落寞之感,上联虚浮。10分
横笛花前春得意
翻书月下夜来香[秋水冰壶]
上联是春花满枝时,因为了美丽的春色而情不自禁的吹起悠扬的笛曲,不想春却有了几分得意,在此美好的春天把紧时间柄烛夜读,春天的花香与书香混和在一起,让夜色更加的迷人。此付联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美,更表达了一种惜春惜时的情感。(不会做成联,这联是用了十分钟赶出来交卷的,可能不太好。)[秋水冰壶]
不错,是个快枪手。整联后三字节奏点剑走偏锋。“意”对“香”宽了。13分
凭栏午夜,看明月寒辉霜十里==
解意轻风,识归人尘土岭万重
评;比较满意第二题,感觉嵌字较好,不算太穿凿[生生错]
不够精炼,失律处,可再推敲一二。11分
振翼高飞逾万里,山水逍遥,世间未有人识我?
昂头傲视小千山,襟怀坦荡,座上堪于月比肩。
此联工整有余,创意不足,上下联第一分句意相近,没有跌宕开来,很拘束,如同小脚女人想走大步,终是不能。联中自衿意气,孤高之情可见,但不够平和自然,不能以此为座右铭,当戒之。[风依依]
评析不错!下联分句间关联不是很紧密,有改进的空间。14分
偶逢曾愕然,似一路如同,前生约定;
再见恐托梦,怕流水今日,明月他年。
这是首“邂逅”联,上联写出两人偶然邂逅,却似曾相识的感觉,下联继续进行中,道出这无辜的邂逅最终是昙花一现,两两相望于江湖,无奈中寄托于来世~~,言语虽浅白,但尚能表达出“邂逅”的味道。[小妖]
对仗不工处,可再推敲一二。14分
意守寰中,居高方致远
神游物外,忘道始凌虚
就以第三题的成联自评。
此联以致远,凌虚,扣逍遥之意。格律中规中矩。语言简洁冼练,意境空灵高古。
上比体现了逍遥的基本境界。物我一体,与天地同在,御风而致千里。
然而上比还是有所依赖,要凭借外物的。下比描绘了逍遥的最高境界,
物我两忘的境界,无物,无我,无道,随心所欲,融入虚无,从而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上比实写,下比虚对,得虚实相生之妙。
上下两比相互对比,而又层层递进,联系紧密,珠联璧合,完美地阐述了理想主义的逍遥。[四海]
文胜于联。老夫意见请参看成联评阅。13分
挽溥仪
得半壁江山,收一盘残局,唯恨无才追汉武
历两朝风雨,留后世评章,怅言有幸做公民
自评:上联字面比较干净,下联结句疲软,凑痕大,联中一大败笔。[花弄月]
用两朝风雨概括溥仪一生不允当,严格说溥仪是经历了清、满州、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3分
云束山腰飘玉带
风拂湖面撒银钿(tian)【君阳诗话】
此联字词句对偶标准,风对云,束对拂,山腰对湖面,飘对撒,玉带对银钿,词性、词义、句意均对仗精彩(钿为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起句仄音收尾,对句平音收尾,符合对联规则且合理;此对联出句与对句平仄对应标准,出句为:平仄平平平仄仄,对句为:平平平仄仄平平,是典型的标准对联;此联用词准确,标新立异,意境优美,语言华丽,一气呵成,乃难得之佳联。【君阳诗话】
上联意熟。下联风拂湖面,老夫以为如没外来物,风没啥可“撒”的,用“撒”定位不准,10分
联题钢笔
唯有文章知我骨
不将肝胆看人颜
找一副自己还算满意的习作吧。
此联中借钢笔托物言志,以钢笔自拟,用文字抒我的心声,彰显我的傲骨,肝胆双关巧用,以物写人,醮心中、胆里之 液体写我心, 而不是用膝盖写文章。言明自己立身处世的不卑不亢,不管世人如何,我自岿然。[建立世纪]
见风骨,却难猜其形。13分
烟云一抹延山势
竹柏千竿足画工[春风玉树]
自评:
一山凝碧,层林竞秀,大自然的美景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山际烟云,岭头竹柏似解人意,幻化随心,穿插得道,造化施笔,美景天成。上联远写烟云,犹如写意,下联近描竹柏,恰似工笔。收来好景不嫌多,联中“延”、“足”两字正是表达了这种欲罢不能的心情。[春风玉树]
“山势”对“画工”有点取巧。画取动词意,则太宽;取名词意,“足”应再炼。估且以写诗之借对手法看之。但老夫不支持短联这样取巧。11分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七宝楼台有意思
此联不能说是我的,是重配。也不是最满意的(说实话我没好好地写过联),但我比较喜欢它。不是因为韵律没问题,而是这联里有点谑戏和调侃的味在其中。
我从来就对那些深奥的佛、道之说不在乎。当读“六宫”句时,就突然冒出此下句。(“七宝楼台”字样我常常在书上看到,不知何意,就常挂在心间。)慢想来也挺有意思的。所以我就胡乱地给它配上了,越看越觉有味,就记在心里了,现在还真用上了。[碧城十二]
此联文白混杂,多戏谑,放在水部当是好联。11分
都知道论诗最重要的是不拘泥,不要死抠字眼,那么此一联,我们活泛一点的来读他,便能产生比较多的联想,先不说上联,我们看下联。“七宝楼台”,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在文学批评中,评论吴文英作品便会经常看见,说梦窗词,炫如“七宝楼台”,拆零“不成片段”。有这么一段往事,那么读下联,能联想到文学创作方面便不是没有可能,而同样用不拘泥的态度读上联,中国传统文学有以美人喻君子的传统,那么这个“粉黛”,也就是美人,便容易被熟知古典文学语码的读者联想到作者,即是,(某文章一出)“六宫粉黛无颜色”,“七宝楼台有意思”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了,作者未必有此意,但读者未必不可这么理解,作品是有意思了,但是这个点评,感觉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如何有意思?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ペ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ペ提现即时到账SO.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