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长恨歌》主题思想我之见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20

帖子

1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01
经验
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7-13 0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中所发的议论。由此可见,从一篇文学作品中提炼其主题思想,必须熟读原文,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以此为线索,顺藤摸瓜,知人论世,以达到精确无误的目的。然则“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一些优秀的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对其主题思想的理解产生了歧义,出现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象。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就是其中的一例。
  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的原则,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目前理论界流行的说法是《长恨歌》的思想结构是双重的,讽喻与感伤兼而有之。或者说,前半篇对唐玄宗的好色荒淫,不理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有所讽刺,这是引起「长恨」的原因。后半篇却以充满同情笔法描写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使全诗的主题思想从讽刺转为同情和美化李,杨的执着爱情,这是长恨的正文。对于这种观点,本人是不敢苟同的,理由如下:
    首先,从结构和内容上看,长恨歌是一首结构完整,裁减适度,情节曲折,叙事条理的传世名篇,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这篇一共有一百二十句的长篇歌行,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共三十句,写的是李杨相识相爱的因缘和经过,充分渲染了杨妃的天生丽质和明皇对她的宠爱。第二部分,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夜雨闻铃肠断声",共二十句,写的是祸乱突起,鸳梦惊破,致使明皇移驾,杨妃惨死。第三部分,从"天旋日转回龙驭",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二十四句,写的是明皇离乱过后,触景伤怀,睹物思人,别梦难成。第四部分,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共四十六句,写的是请道士作法,寻觅杨妃的魂魄,仙山寄语,钗钿传情,引出了李杨二人的七夕誓言,生死长恨。全诗首尾完整,条理清晰。从中可以看出,白居易是紧紧围绕李杨二人生死不渝的爱情这一主题,布局谋篇,精心创作的。故而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长恨歌》一篇,其事本易传,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辞,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有一种观点认为:诗的前半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劈头第一句就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喝起,接着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讽意是极明显的。诗的后半,作者用充满着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从而使诗的主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他们坚贞专一的爱情的歌颂,但在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如诗的结尾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便暗示了正是明皇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对于上述论点,我觉得值得商榷。下面仅从文字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几个例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用的是汉武帝宠幸李夫人的典故。据《汉书·外戚传》记载:“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上又自为作赋,以伤悼夫人,其辞曰:……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何灵魂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官,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汉武帝的西汉盛世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同样流芳史册,李夫人和杨贵妃同样红颜早逝,令君主梦寐思服,乃至借助方士之术访其魂魄,由此可见,诗人是有意用汉皇来比明皇的。而汉武帝乃治世明君,李夫人的故事更是风流天下闻,与纣王之惑妲己,幽王之溺褒姒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所以“汉皇重色思倾国”这一句非但没有贬刺的意思,反而可以看作是对明皇开元圣治的颂扬和李杨二人风流韵事的肯定。接下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如实描写了两人鱼水之欢的和谐恩爱,“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是根据当时的民谣改编的,反映了明皇爱屋及乌,对杨妃一家的厚遇,令天下人心羡慕如此。“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要和上面的“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с彩| 六合投с注| 网络赚钱去SO娱с乐с城:顶级信用с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admin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3-7-13 08: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08

937

帖子

1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卖隐形BRA的

Rank: 5Rank: 5Rank: 5

UID
29
经验
15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4
3
发表于 2003-7-13 12:13 | 只看该作者
丫头学文的吧,精一下/
千万别让这首歌也象满江红那样被一帮殡仪馆的大爷弄得跟鬼哭狼嚎似的。岳飞九泉之下又上吊了两回。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〢彩| 六合投〢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〢乐〢城:顶级信用〢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20

帖子

1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01
经验
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0
4
 楼主| 发表于 2003-7-13 17:31 | 只看该作者
算了,怕被人抄了去,就这样吧。
丫头在学法律呢,准备打官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1

37

帖子

1

精华

731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22
经验
1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9
5
发表于 2003-7-14 15:2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喜欢汉武帝。我觉得是文景之治开全盛局面,到汉武帝时国力已空前强大了,这时,只要不是昏君,即使是庸才也能挟余威而治世。所以他才会好大喜功,频频发动边陲战事。汉武帝晚年时,因为常年征战,国库亏空,国力大不如前。当时有名的一场辩论立于盐铁,而争于集权和分权,已为盛世转衰之先兆。

个人观点,仅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08

937

帖子

1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卖隐形BRA的

Rank: 5Rank: 5Rank: 5

UID
29
经验
15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4
6
发表于 2003-7-14 15:46 | 只看该作者
汉武虽然好大喜功,毕竟现在中国的版图一半是他打下的基础。汉族向来民风慵懒,安于现状。导致文治盛行,最终把儒家学说置为正统。看看一千多年来汉族皇帝大多都干了些啥,不思进取且又妄自尊大。我倒觉得中国就是缺少这样的铁腕领导,哪怕飞扬跋扈一点也好,也不会落得个近代史上永远消不去的耻辱烙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

93

帖子

0

精华

115

积分

联都会员

2004年度殿试探花/思舜亭党代

Rank: 1

UID
205
经验
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24
7
发表于 2003-7-14 15:55 | 只看该作者
不可说,不可说。
说多了就会有嘴皮子官司,到最后就是笔墨官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20

帖子

1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01
经验
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0
8
 楼主| 发表于 2003-7-15 10:15 | 只看该作者
但说无妨,丫头最喜欢实话实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03-7-15 18: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5:07 , Processed in 0.07090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