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孙则吗的《缥缃对类》学习笔记系列--前言
先评孙氐前言
---------------------------------
前 言
古今对偶形式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先秦直到1958年是古典字类对称法的古法阶段,1958年至2007年是王力先生所创的语法分析法的今法阶段,2007年以后,联律界逐步形成共识,古法与今法都不完备,必须古法和今法并列互补,这是古法今法互补阶段。对此可详见拙文《古今对偶形式理论发展史的三个阶段》一文〔注①〕。
为什么需要互补,《联律通则导读》说得很清楚:“现代汉语语法学意义上的对仗,以及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及传统的对偶辞格,是分属两套理论体系,它们之间大部分会相合,但并不是完全相容。”显而易见,“不完全相容”部分的存在意味着语法分析法存在不完备的漏洞,必须古法今法相互填缺补漏。
《联律通则》在原则上明确规定“词性相同”与“古典字类虚实死活相同”,二者符合其一即可成对,是对仗形式法度的重大进步。但是,若不真正理解古代对类理论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简明扼要的字类对称法的具体法度,这一总原则就缺乏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是任何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其他第二手资料只能作为参考,决不可据此为实。研究古典理论尤其如此,古典对类理论当然不能例外。
当前联律界的古典对类理论研究〔包括本人以前的研究〕,大都是对现代人研究成果的再研究。这种“炒现饭”式的方法大都隔靴搔痒,与古代的真实面目相比,很难没有偏差与误解,甚至大相径庭。
古典对类理论的原始资料,流传至今的主要有三本专著,一是明代吴勉学《对类考注》〔署嘉靖壬寅菊月重梓,即公元1595年〕,二是屠隆订正的《缥缃对类》〔署古吴陈长卿梓,未署时间〕,三是《对类》。
本人手边有《缥缃对类》与《对类》二书,《对类》系刘太品先生下载的古籍影印本,没有记载编者和时间,共二十卷,其内容与《缥缃对类》大同小异,应当是同时期的著作。据孙良民先生介绍,《对类考注》和《缥缃对类》也是大同小异;两书开头有一相同的“习对发蒙格式”,简略地阐述了虚实死活理论,这应当是古人属对的纲领性文件。
《习对发蒙格式》原文于下:
凡入小学,教之识字,便教读得分明。每字各有四声,惟有“潇、宵、爻、豪、尤、攸、幽”七韵,切之至第三声止,无第四声,余皆有之。第一声是平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皆是仄,故以平上去入别之。平字用仄字对,仄字用平字对,平仄不失。
又以“虚、实、死、活”字教之。盖字之有形体者谓“实”,字之无形体者谓“虚”;似有而无者为“半虚”,似无而有者为“半实”。实者皆是死字,惟虚字则有死有活。死,谓其自然而然者,如“高、下、洪、纤”之类是也。活,谓其使然而然者,如“飞、潜、变、化”之类是也。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半虚半实者亦然。最是死字不可对以活字,活字不可对以死字。此而不审,则文理谬矣。
又有借用同音字,谓如澄清之“清”与“青”字近音,洪大之“洪”与“红”字近音,彩色门借“清洪”字对“黑白”等字;又如增益之“益”与“一”字同音,参请之“参”与“三”字同音,复载之“载”与“再”字同音,数目门借益参载字对十百千万等字;又如爵禄之“爵”与“雀”字同音,公侯之“侯”与“猴”字同音,禽兽门借爵侯字对鸟兽虫鱼等字,谓之借对。例又有引用周易卦名,毛诗篇名,虽不苦拘虚实,然不若亲切者为好。若夫以实字作虚字使,以死字作活字用,是作家有此活法,初学者未易语〔“悟”〕此。今以虚实死活字分门析类,辑为对属,以便初学简阅云。
《缥缃对类大全》与《对类》在简要地论述了虚实死活的理论框架之外,以更大的篇幅搜集了大量古代偶句中的词汇,根据“天文”、“地理”、“数目”……等门类分类编排,详细地注明了它们的虚实死活,还附有不少古代对联实例作为范例。它们应当真实地保存了古代人对仗理论和实践的真实面目。
“《缥缃对类》读书笔记系列”,就是本人最近对于《缥缃对类》和《对类》二书的直接研究。本人以前的所有论文中的观点,凡与本系列有抵触者,一律以本系列为准。
〔注②〕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导读》,2010年2月诗联文化出版社出版,第25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5 10:42:54编辑过]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ポ彩| 六合投ポ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ポ乐ポ城:顶级信用ポ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