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联作品集》(2011年卷)前言 为了赶上在长沙举行的“2011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颁奖仪式,编者从即将付印的书稿中,突击筛选出100名年度创作奖得主。把这100名当代对联高手的佳作汇集在一起,细细品读之余,不由得为近年来国内对联创作水平的突飞猛进而击节称赏。 早在1999年撰写一篇名为《对联鉴赏琐谈》的序文时,我就根据征联活动日渐兴盛和各种节庆场合自撰楹联不断增加的实际,估算当时每年度创作对联的数量应该接近一百万的数量级,随着各地楹联组织培训讲座活动的长年组织、楹联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征联活动的进一步繁荣和“应征专业户”队伍的逐步扩大,13年后的今天,这一数量应该是有增无减的。但因为这些作品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零零星星创作出来的,并没有一个管道能让我们直观地看到每年度创作的全貌,所以,连续编纂了11年的《中国对联作品集》便成为一个非常宝贵的平台,每年度收录的约两万副联语,便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代楹联创作的微缩图、温度计和晴雨表。回顾近三十年来当代对联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古老的对联文化借助于社团优势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近十余年来对联创作水平的提升,可以说,对联艺术恰逢网络媒体的崛起并在其强力助推下,已经获得了一段超常规的迅猛发展。总之,当今对联创作的实际水平已经远非十几年前可比。 与时代的进步相对应的是个体的进步,从众多作者留在年度作品集上的足迹来看,大部分作者的实际创作水平都在这十几年中得到了提高。同样是一百名创作奖得主,今天的整体水平远远高于十年前的整体水平,如今一位普通“创作奖”得主的水平,可能已经达到或高于当初“创作奖金奖”得主的水平。从这一进步中,我们看到了对联文化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把潜移默化式的自发的进步,改变为有明确目标的自觉式的进步,我们有必要把“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的评选标准进行清晰的表述,让更多作者从理性层面知道这些“创作奖”得主是因为什么而榜上有名。 第一,要注意题材的多样性。 对联创作的一种高境界是对联的生活化,也即把对联融入作者的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穷通感念乃至生老病死,皆可系之于联,发之于联。做到这一点的话,必然会达到对联题材的多样化,居家节令则有门厅斋堂之联,朋党交游则有题赠贺挽之联,至于识人情、悟物理、感怀历史、针砭时事,心有所感,随时形诸为联,如苏轼所谓“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只有达到了这一境界,才算真正做到了把对联当成严肃的文学创作来对待。当代对联创作虽然还难以摆脱功利的主题征联、无奈的应景之作以及对时政或大人物空泛的颂扬,但我们不能让对联创作仅仅局限于此。 第二,要突出作品的文学性。 虽然对联也包含有实用文体和游戏文体的一些因素,但文学性却是其灵魂所在。突出对联作品的文学性,首先就要做到以真情实感为联,要有感而发。无病呻吟、存心炫巧、为应题而拼字凑句,都难以创作出上乘的对联作品来。其次,表达上要务去陈言,实用楹联有着百年一贯制的语言风格,若沿袭其特征,则会永远陷于庸手之列。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营造鲜活而形象的语言风格。语言上的开新,既要去除陈俗的语言和套路,又不要失之太尖新。机械模仿前人作品,尤其是模仿时人获奖作品,只会屋下架层愈见其小,所以要争当开风气者,不要甘于当跟风者。总之,要注意消化和吸收前人和当代大家之所长,立足于自己的才情和学养,在锤炼语言的同时着力于意境和气象的营造,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第三,要讲究形式的艺术性。 诗有诗法和诗家语,联亦有联法和联家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合度”、“要有联味”。所谓联法的合度,并不仅仅指对于基本形式要求的遵守,符合了“对联格律”的要求,只是个最浮浅的层次,只说明笔下所写是“联”了,但离“好联”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好联的要求至少还要合“联法”。所谓“联法”,首先是全联的总体布局,上联起、上联结、下联起、下联结,以何意起结?以何语起结,处处均含法度在其中,妙处也不亚于诗歌的起承转合。其次就是联语的长短和句式的组合法度,短联虽宜提倡,但真正把对联文体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最显作者功力的还是三五个分句的中长联。短联要句式硬朗,内涵充盈;中长联则要精于炼意,以适当的句式组合方式、自对方式和句内节奏安排方式,把联语揉成充满张力和活力的有机体,达到长联若短联读,短联若长联看的效果。再其次,对偶与声调的安排要严谨却不失自然,要根据律诗句式、词句式、骈文句式和古文句式的不同,灵活安排对偶的工与宽以及声调节奏的严与宽。一副好的联语,就像一曲节奏、旋律、和声完美统一的乐章,又像一幅色彩、线条、光线有机融合的绘画,在形式上的对与不对之间,联与不联之间,在内容上的切题与超脱之间,在语言的雅和俗、新和旧之间,每个作者都应该悟出只属于自己的独到之秘。 荣获2011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的这100位作者,是当代对联创作的一个标杆,也是我们每位作者的镜子,有了正确的目标,加之个人的主观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离这个标杆很近很近。 刘太品 壬辰八月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