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童鞋们抓紧时间来领教材了!
及时跟帖学习,是学员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对授课老师的尊重,请大家快点来哦~~并相互转告一下!
附录:
试谈初学对联创作时的联意硬伤——“隔”与“合掌”
椰风海韵版推出的 “一联诗梦” 主题活动,得到广大诗友的关注与喜爱,大家热情高涨的同时,可能又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种“兴奋”与“不适”的矛盾,其实正是诗与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反映。
任何一种体裁都有其规则,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合理,玩得舒畅。对联的规则,林林总总,总括起来无非两个字——“对”和“联” 前者管形式上的规则——要对仗;后者管意义上的规则——“联”,要和上句有联系。只联不对固然不是对联,只对不联,也只是两个对偶句而已。关于对仗,熟悉近体诗的朋友都有清楚的认识和丰富的实践,这里先不说了。主要想谈谈第二个规则——联。因为这是由写诗到写联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望坡居士(李景新教授)对第一期“一联诗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上联出来,对下联的人要考虑与上联意思的和谐,尽量不要东一锄头西一棒。随便拿来一个句子,可能格律上说得过去,但是放到一起作为一副对联看时,就不像了。这一点要十分注意。”说的也就是上下联在遵守“联”的规则上要注意。
究竟怎么来“联”,“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偏误呢?
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第六条有这样的规定:“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这就是对“联”的具体要求。在这个要求上,初学者容易犯的偏误就是“隔意”与“合掌”。我们做一个比方,上下联就像两条平行线,我们知道,平行线一定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上联的意境、主题就是“平面”上下联的必须在这个“平面内”,不然就是所谓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用个当下网络论坛中的术语叫做“隔”;所谓“合掌”,我们还用平行线来理解,平行线毕竟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下联意思和上联意思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了,那就等于是一条直线了,还怎么是平行线呢?这就叫“合掌。
一、对联的“隔”与不“隔”
1.什么是“隔”
对联论坛中有人把“隔”又叫“隔景”,多指在风景联中上下联描写的景物,时间空间相距甚远,比如一个在春天,一个跑冬天;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例:
雨润飞红春色好
霜白落叶月光寒
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画面杂乱,而且季节相隔。
这种理解有合理的因素,但不完全是“隔”的内涵,我们不能说只要上下联写的景物、时间、空间隔得远就是犯“隔”了,“隔”与“不隔”,本质上应当看其内在的意境和逻辑关系。上面这幅对联显然意境也是相去甚远的,一个春色盎然,情感欣悦,一个秋色萧索,情感暗淡,整个联究竟要构筑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感情?两者有何内在联系?都是很难说清的。因此只是对偶句而不是对联。我们再来看:
春种一颗粟,
秋收万斗粮。
一春一秋,一种一收,是否隔呢?否。二者是有紧密的因果关系的,讲述有辛勤必有收获的道理。再比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者描写不同的事物,且在不同的场景,隔吗?两句统一于“不经过历练和磨难练就不可能有所成就”这一道理中。这就是二者有机的内在的联系纽带。很显然,没有“隔”。
有的对联单拿出来看是“隔”的,如果作者有特定的创作背景或主题,那么应该交代清楚,不然读者不好理解,自然显得“隔”了。比如:
夏居月下听鸣竹
秋伫篱前数落花 ——自题
上联夏景,下联秋景,隔景吗?隔意吗?我们要看一看二者有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整幅对联是表现作者恬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截取了夏秋两季不同的景物,对于自然更替乃至世事沧桑赋予作者的独特感悟。貌似隔景隔意,实则联系紧密。如果这幅对联单独拿出来,不从具体的环境中分析,很可能会得出隔景的观点。再比如:
千树桃花万年药
半潭秋水一房山
单看无疑也是“隔”了,一个春天,一个秋天,但这是苏州圆妙观七星潭阁联。有了特定的背景,便统一于“七星潭阁四时美景”这一主题平面内。
因此判断“隔”与“不隔” 关键看上下联是否形象思维和事理逻辑思维上是否保持一致,这个“一致”并不一定要意象非得高度集中于一个时空。
下面请再看一个论坛联赛的联:
出句: 秋叶动春心,红妆羞试枫思嫁;
对句1: 湖光摇夜梦,星火暗怜月问寒。
对句2: 锦涛知民意,善策普施国运兴。
对句3: 青梅煮陈酒,绿野欢歌地焕新。
对句4: 腊梅迎夜雪,白氅轻脱瓣逸飘。
对句5 : 冬花惊雪魄,玉面笑开梅说亲。(古音)
对句6 : 寒梅添雅趣, 粉面淡描花想容。
对句7: 青丝伤别梦,绿鬓愁凝柳盼归
上述对句,哪些“隔”,哪些“不隔”呢?如果仅从意象的时空角度衡量,全部都“隔”了,1没有确定季节;2无关风景;3春夏之交;456为冬天;7为春天。“隔”确且说是“隔意”,出句的意境主题为:作者在秋天观赏到枫树叶逐渐转红后的联想,她(枫叶)是否也像青春少女一样,动了春心想出嫁而羞涩地试穿着红妆?从这个主题意境上看,显然1234意境跑偏了;而567同为拟人手法写儿女情思。因此前四个对句犯“隔”,后三个则不隔。
2.隔与“反对” 就一副对联而言,一般上下联的联意存在着并立、对立、顺连三种方式,反映在对仗上即所谓的"正对、反对、串对"。
A.正对:上下角度不同,意思互补,内容相似或相关。如:春风绿处梅花落,溪水暖时燕子归
B.反对:上下一正一反,意思互衬。对比尖锐分明。如愿做梅花清傲雪,不学芦苇荡摇风(新声)
C.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顺连,在语法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顺承、递进、转折、选择、假设、目的、因果等复合关系。如:常借一弯明月钓,每收满篓彩霞归。
”反对“字面上看,很可能上下联说的不是一个场景或事物,但它依旧统一在一个主题内。试比较:
1,春花花易老,秋月月长清
2,秋月云端见,春花风里拾
这两幅对联景物都是一个春、一个秋,是都隔了呢?还是都没有隔?还是一个隔了一个不隔? 我们来分析:1句是个意境联,用春花作比喻、秋月作反衬,两者统一于”青春易逝的感慨中,显然是副好联;而2句是个纯粹写景联,仅仅描写了两种不相干的季节景色,无病呻吟,就隔得厉害。义理性的句子,用“反对”比较常见而已
用“隔”的概念来读《笠翁对韵》以及有关的对联启蒙教材, 就发现里面有些句子是隔的,.但那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教材只是为对句需要,让小孩子初步明白大概怎么回事 ,另一方面其性质又有点像“平水韵字表”,是个材料汇总,但不能说,对联就该那样对。我不妨来例举:
春日园中莺恰恰,
秋天塞外雁雍雍
这是声律启蒙中的原句,上下句的情绪相反,主旨关联并不大,当是明显的隔..
二合 掌
1.什么是“合掌”
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父母 对 爹妈,标准的合掌,两句话完全同义,根本就没有下联的必要。注意合掌指的是上下联的“句义”是否重复,而非单个的词或语素是否义同。有人理解为只要上下联中有意义相同的词就叫合掌,这是不对的。举例说明: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这是毛泽东的诗句,是否合掌?如果只看词,无疑“英雄”与“豪杰”;“虎豹”与“熊罴”都合掌。但两句句义是不同的,而是各有侧重,出句是英雄行为,对句是英雄胆识。因此不算合掌。
换个角度,即便上下联中没有语义相同的词,也可能是“合掌”。举例说明:
门前种下梧桐树
台上吹来碧玉箫
上下联没有同义的词,但出句和对句在同一个典内,种梧桐也是引凤 吹箫也是引凤,所以合掌。我们看一些常见的春联:
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茂达三江
这两副对联便是标准的合掌。
2.合掌与正对。
有种说法叫“反对为优、正对次之”其实也不是,两种对仗形式各有千秋,只是“反对”效果可能更容易出来。古人诗联中正对还是多数。正对,看上去两句意思相近,其实是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来写,彼此互相补充,共同来说明一个主题,而不是同义说明一个主题。试看: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王维)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
类似这样的联句在前人诗联中不胜枚举,如果仅从单个词语上看,“绽衣“ 和 “洗钵”;“细雨”和“微风”;;“里”和“间”,不能不说意近,甚至相同。但这是正对,两句毕竟还是写了不同的事物,互相补充,统一于一个主题。王维的句子写隐居的高雅生活行为;杜甫的两句都是写春天的不同景物。
的确“隔意”与“合掌”是初学对联比较纠结的问题,对的近了可能合掌;对的远了又可能犯隔”,对联就是要掌握这个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对联也体现出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如何做到 “异而不远”又“和而不同”,正是对联的魅力之所在,也是我们孜孜钻研的学问之所在。
此附录内容转自网络。内容与教材不符之处,请同学们提出来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