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 雾中峰第六讲作业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秋兴(八首选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找出起句。 2、起句的有景物有多少个?请列出来。 3、找出韵字。 答: 1、秋兴的起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登高的起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秋兴起句描写的景物有:被秋天寒露侵袭而凋谢的的枫林、 气象萧条阴森的巫山和巫峡;登高起句描写景物的有: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凉的小岛,出水的白沙,盘旋的水鸟。
3、韵字是:秋兴=林、森、阴、心、砧;登高=哀、回、来、台、杯 二、概括回答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答:所谓“起、承、转、合”是诗文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 ”就律诗而言,一般来讲(特殊情况例外),一二句是起,亦曰首联;三四句是承,亦曰次联或颔联;五六句为转,亦称颈联或三联;七八句为合,或称末联、尾联。“起”作为领句,应引领全篇。 “合”作为总结,应总结全篇。
“起、承、转、合”要求起中有合,合中有起,首尾呼应,而承与转均要兼顾起合,做到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要互相依存、互为作用。它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