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雪舞霓裳 于 2013-6-10 11:39 编辑
随手记录一下 方便自己查找
小渔村69词班第二讲 第二讲 词的基本知识(下)
上一次作业,大家都写得可以。
我们初次“倚声”,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大家辛苦了!
我大体上看了一下,虽然基本上是好的,但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不是专门写歌词的,那些个民歌也已经基本成型,不用我们来重新填词。
所以我说的这些问题,不是就某一首民歌来说的,
而是就各文学形式普遍的道理来说的。
首先,你所填的内容大多与“我”无关,这个我是指填词的同学们。
这是个大问题。
诗歌是表达作者感情的,
咱们已经学过的格律诗,
将要学习的词,
和这些民歌歌词都是诗歌的范畴。
那么这些民歌也应该是表达作者感情的。
大家看:
他又美,他又壮,谁人比他强?《采槟榔》
不想旁人光想你;盼望和哥哥(妹妹)结成双。《桃花红杏花白》
郎有情,妹有心,就好像两角菱,也是同日生呀,我俩一条心。《采红菱》
这是多么直接的表白呀?
这就是民歌的特点。
还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的山水好看吗?
如果和名胜比起来,还真的不是太好看,
我看过
可是话说回来,这要分谁看!
在作者看起来就是“真好看”,
这里边饱含着深情,是作者对故乡的情。
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咱们蓝花花好。《兰花花》
一十三省啊,
南七北六一十三省,那是当时中国的全部版图呀!
全中国的女儿就数兰花花一个最好,可能吗?
这也得看是谁在比较。
在作者眼里全部的女人就这一个好。
这是什么?
爱! 我们回头看看自己填的,有这深情在里面吗?
第二,要有主题。 不能唱了一顿,乱哄哄的一大堆景和事,但人家听不出你唱的什么。
第三,统一性。
不能有主题以外的景物和感情,
不能一边说咱俩一条心,一边说狗把猫咬了。
第四,完整性。
一件事情,一段感情,
要有铺垫,有交代。
不能没来由地出来一件事情,一段感情,
也不能没来由地嘎然而止。
第五,歌词要与乐谱相和谐。
特别是情绪,喜悦啊,还是哀愁?轻快俏皮啊,还是沉重压抑?你要先听明白了再填。
咱们初次“倚声”,却填的是民歌的词
为什么呢?
因为民歌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旋律
还因为唐宋的词,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民谣
民谣和民歌是同一个东西
所以,我们选择了民歌来体验“倚声”
希望大家从中能够有所收获
最起码,你知道什么是倚声填词了
好了,书归正传,我们继续词的基本知识的讨论。 今天的课内容较多,
但前边的三、四部分只作一般性了解。
本节课的重点是第五部分----审词牌。
三、词的发展
上节课已经说过,“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的歌词形式,是古已有之的。 也说过词主要是形成于隋唐而盛于宋的一种新型诗歌。
早先的词大都合乐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称为“曲,杂曲,曲子词”等名称。 自宋以后称词也叫“乐章,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有关这部分内容估计大家都熟悉了,在此不多啰嗦。
以上的两点都说明词本就是用来唱的。
歌者乐也,故为倚声填词。
今天的词不会再用来唱,因为绝大部分词牌的曲谱几乎是不存在了。
北宋音乐理论家沈括就曾说过:
唐人填曲,多咏其曲名,所以哀乐与声,尚相谐会。今人则不复知有声矣!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
《梦溪笔谈》对这段话做了诠释“声与意不相谐”,
由于填词者对每一曲调的声容不曾作过深入的体味,
尤其在词体逐渐脱离音乐而不复可歌之后,学者只知按着一定格式任意“填”词,
尽管平仄声韵一点儿不差,但最主要的各个曲调原有的声情却被弄反了,故无法感动人心的。
宋人尚有此说,何况我们今人,
虽然词于现在,已经没有了乐谱,不能再拿来演唱,
但是,每个词牌都历经了上千年的时光,
都有了约定俗成的适合表达的情绪,
并且这约定俗成的开始,应该也是乐谱本身的特点。
所以,为了避免所填之词与原词谱情感相悖,我们所填之词还是要尽量的符合每个词牌的特点,
不能拿个欢乐的词牌却去填了悲伤的内容,
或者适合填悲伤内容的词牌填上了新婚贺喜或者祝寿的内容,
主讲-真哥(1220453205) 20:33:11
这都是对词的不解造成的,
如果离开了倚声就不叫填词,
如果填词不倚声,我们还不如写现代的自由诗,或者散文来的痛快呢。
四、曲韵六部
前面我们用了比较长的篇幅来说明了填词是倚声学了,
那么这个“声”是什么呢?
声:声音,
这里的声音就是:乐、调。
所以我们在讲具体例词之前先要了解一些与填词有关的曲韵。
有关这部分内容网络上也可以搜到了不少。 今天把独酌老师的关于词韵的区分拿来与各位共享:
呼分开合,音辨宫商,等叙清浊,
而其要则有六:
一曰穿鼻,
二曰展辅,
三曰敛唇,
四曰抵腭,
五曰直喉,
六曰闭口。
A、穿鼻之韵有,东冬、江阳、庚青蒸三部是也,其字必从喉间反入穿鼻而出作收韵,故谓之穿鼻。;
B、展辅之韵,支微齐灰半、佳半灰半二部是也,其字出口之后,必展两辅如笑状作收韵,故谓之展辅。
C、敛唇之韵,鱼虞、萧肴豪、尤三部是也,其字在口半启半闭,敛其唇以作收韵,故谓之敛唇。
D、抵腭之韵,真文元半、元半寒删先二部是也,其字将终之际,以舌抵着上腭作收韵,故谓之抵腭。
真文元半、元半寒删先二部,这些东西明白吗? 它们是词林正韵的各韵部
E、直喉之韵,歌、佳半麻二部是也,其字直出本音以作收韵,故谓之直喉。
F、闭口之韵,侵、覃盐咸二部是也,其字闭其口以作收韵,故谓之闭口。
以上这部分大家一时不理解没关系,课后我们在一点点的捋顺。
主讲-真哥(1220453205) 20:40:50
有关音韵声韵网络上也有好多的不同解释,
为了大家学的不乱易掌握,渔舟姐姐提议这次我们的填词课就以《曲韵六部》为主要依据来进行。
《曲韵六部》是清代戈载著《词林正韵》中的一部分
即把收音(韵音)分成六类,
就是上面独酌老师整理的那部分
主讲-真哥(1220453205) 20:42:02
展辅收音、敛唇收音、直喉收音、穿鼻收音、抵腭收音、闭口收音,俗称“曲韵六部”,现今仍然沿用。
下面告诉大家如何区分
展辅收音:以i收尾,如::ai
敛唇收音:以u 、o收尾,如:ou ao
主讲-真哥(1220453205) 20:43:12
穿鼻收音:以ng收尾,如:ong, ing
抵腭收音:以n收尾,如:en
直喉收音:无韵尾的开口韵。如:a
闭口收音:以m收尾。只存在于古音闭音节和部分入声字中,普通话中只有个别的叹词属于此类。
我们现在常用的是:A、 展辅收音 B、敛唇收音C、 穿鼻收音D、 抵腭收音 这四部
其他两部故不再做讨论
有个别的叹词属于此类。
以上有关曲韵六部,我们在今后讲到例词的时候还会根据例词中的内容来进行学习,今天就不再耽误时间了
简单的说,因为词是在舞台上唱的,所以字的发音与口型有直接的关系,
填什么字发什么音与词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