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6|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性情”成联征集第二十八期——求学之路点评(点评人:资北儒生)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2 1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真性情”成联征集第二十八期——求学之路

人未有生而知之者。如果说知识是开启智慧的钥匙,那么学习就是完善人格的途径。在漫长的求学之路上,有多少喜怒哀乐曾经陪伴着你?请用对联表达你的感受。

1、要求创作成联,成联前可稍加标题注明命题

2、内容符合主题要求,拒绝与主题无关的对联

3、字数不限,符合对联基本格律

4、择优简要点评,拒绝点评者请事先注明

5、优秀对联集中固顶,精品对联推荐给《中国楹联报》发表

6、本期征联为期一周(每周日换主题)

7、本期由资北儒生版主点评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W彩| 六合投W注| 网络赚钱去SO娱W乐W城:顶级信用W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11:14 | 只看该作者

新来英语老师请最后排我同桌朗读课文,他站起,却不会,我说:双簧!

同桌口型动,我一溜读完,学生此起彼伏笑

教室哨音吹,这全班笑满,老师翻来复去晕[眼镜]

资北小评:

中国人学英语,总会有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发生,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也教人忍俊不禁。眼镜联友撷取了英语课上一段双簧的有趣片段写开去,情状于联,学生的调皮、搞笑,老师的无奈、尴尬,这教室里满堂活跃气氛,立即呈现于读于眼前,生动、传神。联之语言近于口语,平白朴实,“晕”更为网络语言,具有生活白话联的风格。

估计为即兴而作,所以个别地方格律不协:前一分句,老师/学生;重一“笑”字;另“笑满”亦有些生涩;此起彼伏/翻来复去,理解为自对,可,“复”为“覆”之误。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11:15 | 只看该作者

写给一位成家后继续求学的朋友:

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抛开了如许重责,苦苦羁留象牙塔,只为圆梦;

忘却愁,忘却思,忘却怨,犹记得几声叹息,痴痴漫步学思湖,别忘回家。[叶枫]

资北小评:

人人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叶枫的这位朋友堪称此言的忠实实践者,也是我等学习的楷模。上联以三个三言分句开头,诠释责重如许,笔力千钧,后两分句意思递进,分别阐明原因、原因的原因,一句“只为圆梦”,让人陡生叹息——此君之执着实在令人动容;下联笔锋一转,写求学之情状,而最后一句“别忘回家”更像是挚友有忠告,以此作为收束,效果极佳,很好地呼应了上联开头,也让意思丰满起来。不管求学之路如何繁忙艰辛,也“别忘回家”,尽“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之责任。

言、意皆佳,但失误之处也是明显的:重责/叹息,失律,倒数第二分句用拗救,可;下联不规则重“思字”;

另“象牙塔”“学思湖”是否意思合掌,由于偶不是专家,拿不准。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11:15 | 只看该作者

寻捷径应无 以清心度径 当处处皆为佳径

得良师不易 摘好句当师 则人人可做我师[冰藕]

资北小评:

诚如冰藕联友所说,求学之道,确无捷径可寻,但利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还是可能的。不过,刻苦、严谨、持之以恒总是正本。该上联写如何去洞察学习的途径。学习之“佳径”,往往“众里寻他千百度”而终不获,还须静下心来,领悟、思考,清心度之,作者提出的“清心”一说,入理可信;下联则从“寻师”的角度入手,提出以“好句当师”,进而人人可为师。全联基本挑不出毛病,一点微议是下联,从“好句当师“,到“人人可做我师”,中间缺乏理论的顺承关系,令人难以理解,读后仍在云里雾里,“好句”是否另有所指,有可能的话请冰藕联友解释一下。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11:19 | 只看该作者

一上午才写了这几个,下午得闲继续.

今天网页好像有些问题,我老是发不出帖,有些晕.....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11:43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本专科,函授读研,镜片连增多少度

阴晴天,圆缺月,悬梁刺股,笔心更换几千支[醉吟子]

资北小评:

求学是一件辛苦的事,古人说“十载寒窗”,现代人的求学过程远远不止这些时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已经是16年的光阴,如果再读个研,这时间。。。

醉吟子联友估计对于这一历程是深有体会的,不然也不能把这联演绎得入木三分。上联前三分句分写了读书的几个学历阶断,一番辛苦劳累的求学生涯,导致眼镜加了一圈又一圈,伤了眼,自然也劳了身心;下联仍然继续阐述求学之艰辛,日以继续,悬梁刺股,笔心都换了几千支,由点而及面,颇能引起共鸣。

此联的不足之处,我觉有二:一是“函授读研”不能构成自对。(蹉对?);二是上联已经写足“求学艰辛”之意,下联就应该宕开思路,丰富联义。此联显得意义促狭了些,不知醉兄以为如何?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14:30 | 只看该作者

溪水,虽走弯路终到海

求学,不经磨砺怎成材[倘若花开]

资北小评:

比兴之法,将求学之道娓娓道来。有人对用“比兴法”写对联颇有非议,我则认为并无不可,不知专家们以为如何。

但这两句,联的意味淡了些,几处不合对仗,格律也不严谨,称之为两行警策、箴言可能更恰当些,直言勿怪。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14:31 | 只看该作者

题学联:

此乐何如,翱翔天地,思追大雅

一痴无极,驰骛古今,穷究精微[秦筝]

行其远,苦其高,对此千寻惟仰止

爱之深,恨之切,怎无一径供登临[秦筝]

资北小评:

秦筝这两联以古语、古法行联,显得清癯、雅致,古色古香,第一联写求学之乐之痴,如孔子《论语》般地教喻世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联;第二联以一学子口吻,对于“真理”的可欲不可及,发出感性的“牢骚”:),借此发微阐奥,也反衬出学之道广而深。学无止境,广大学子们还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刻苦钻研了,全联几无可挑剔,要吹毛求疵,也只有对此/怎无宽了。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6 小时
主题
142

2394

帖子

1

精华

3730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

Rank: 4Rank: 4

UID
4108
经验
37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6
9
发表于 2005-11-22 17:1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资北儒生在2005-11-22 11:43:00的发言:

中小学,本专科,函授读研,镜片连增多少度

阴晴天,圆缺月,悬梁刺股,笔心更换几千支[醉吟子]

资北小评:

求学是一件辛苦的事,古人说“十载寒窗”,现代人的求学过程远远不止这些时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已经是16年的光阴,如果再读个研,这时间。。。

醉吟子联友估计对于这一历程是深有体会的,不然也不能把这联演绎得入木三分。上联前三分句分写了读书的几个学历阶断,一番辛苦劳累的求学生涯,导致眼镜加了一圈又一圈,伤了眼,自然也劳了身心;下联仍然继续阐述求学之艰辛,日以继续,悬梁刺股,笔心都换了几千支,由点而及面,颇能引起共鸣。

此联的不足之处,我觉有二:一是“函授读研”不能构成自对。(蹉对?);二是上联已经写足“求学艰辛”之意,下联就应该宕开思路,丰富联义。此联显得意义促狭了些,不知醉兄以为如何?

中肯!言吾及未言。惜学生愚笨,得暇求教耳!顿首

醉又如何?物事不因沉醉改;吟成怎样?风华只为漫吟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4

554

帖子

2

精华

6259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乱弹派之无韵护法

Rank: 4Rank: 4

UID
4224
经验
8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3-19
10
发表于 2005-11-22 22:0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资北儒生在2005-11-22 14:31:00的发言:

题学联:

此乐何如,翱翔天地,思追大雅

一痴无极,驰骛古今,穷究精微[秦筝]

行其远,苦其高,对此千寻惟仰止

爱之深,恨之切,怎无一径供登临[秦筝]

资北小评:

秦筝这两联以古语、古法行联,显得清癯、雅致,古色古香,第一联写求学之乐之痴,如孔子《论语》般地教喻世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联;第二联以一学子口吻,对于“真理”的可欲不可及,发出感性的“牢骚”:),借此发微阐奥,也反衬出学之道广而深。学无止境,广大学子们还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刻苦钻研了,全联几无可挑剔,要吹毛求疵,也只有对此/怎无宽了。

谢谢资北君点评,不过我觉得你太客气,砖头太轻.其实我对古文不能驾驭,自己觉得有些不伦不类的~~~~[[em04][em04]

为官为盗皆无望 学剑学诗两不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09:14 | 只看该作者

大学生活:

一头雾水因公式

满腹牢骚为后勤[深入浅出]

资北小评:

这两句颇能引起偶的共鸣,令人感同身受,偶读书那会不用功,一到高数课,遇到大把公式,经常是“一头雾水”,头皮搔破,而“满腹牢骚”则经常发在食堂伙食等方面,诚如君之联所说。

此联四平八稳,偶也就不便鸡蛋里挑骨头了。

高考

一屋光棍,三餐无肉,不正是苦中作乐

三载伏窗,一举成名,且休提死里逃生[深入浅出]

资北小评:

此联虽名高考,但写高考的成分反而少了。上联似写寝室生活,一句“苦中作乐”已淋漓尽致,不过前两分句如能进一步落实则更好;下联点了一下题,“一举成名”说明作者高考一定挺棒吧,至少是什么“状元”了:)但接下来一“死里逃生”感觉突兀,没有来由。或许偶愚钝未能理解透彻。不知能否请作者解释下。

至于“光棍/伏窗”的对仗,偶认为严格来说还要斟酌下(虽然可对,但属于退而求其次的借对法),“伏窗”改为偏正的词(如:寒窗)可能更好些。。。

时间没办法保证,只能有空就评两个,还请见谅!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5:47 | 只看该作者

一番笑骂,换盏推杯忙进酒

几度春秋,赵钱孙李已白头[深入浅出]

资北小评:

朝花夕拾,已然物是人非。读书时代嬉笑怒骂,举杯畅饮的回忆还如此清晰,但春秋荏苒,往日少年今白头,一种黄昏迟暮之感油然而生。此联于情于景自然流畅,尽洗铅华,一今一昔地对比很好地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情寄寓。

一点弄不明白的是,换盏推杯/赵钱孙李均属自对,但后者自对的元素是四个,前者自对的元素是两个,这种情况是否合乎联法。还请专家出来释疑!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5:48 | 只看该作者

大学生求职现状:

文也罢,理也行,一纸忙拿在手

高不成,低不就,无颜愧对于人[深入浅出]

资北小评:

此联颇能针砭时弊。但我读着最后一句“无颜愧对于人”总是觉得有些别扭,似乎作者表达得有背于原意。本意是“无颜对于人”,再加一“愧”字,成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了,意思是“有颜对于人”。不知是否我错觉?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14
发表于 2005-11-23 15:50 | 只看该作者

资北儒生斑斑的联评的不错!读来受益匪浅!

来联都科举部做个主考官如何?当然是下一场的,:)))))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15:55 | 只看该作者

想起当初废寝忘食,参加考试,也学一个,呵呵

与饭嚼来,咽下皆为文字

和衣睡去,梦中全是试题[闲山静水]

资北小评:

十载寒窗,几张试卷,也许之前多少年的辛苦求学过程,将会在短短几天来论证结果。而前程也许也在这小小几张试卷里面铺就,因此很难让人不去全力以赴。

此联写考试前的废寝忘食之状,确是入木三分。利用夸张和想像的修辞手法,使得表达很富有张力,到位而且自然,的确好联。不知这位老兄有没有梦到第二天考试的题,如果有,那就太幸福啦:)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0 小时
主题
43

985

帖子

0

精华

1490

积分

联都贵宾

挟翼旗明珠剑客

Rank: 4Rank: 4

UID
5539
经验
149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1
16
发表于 2005-11-23 17:3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资北儒生在2005-11-23 15:55:00的发言:

想起当初废寝忘食,参加考试,也学一个,呵呵

与饭嚼来,咽下皆为文字

和衣睡去,梦中全是试题[闲山静水]

资北小评:

十载寒窗,几张试卷,也许之前多少年的辛苦求学过程,将会在短短几天来论证结果。而前程也许也在这小小几张试卷里面铺就,因此很难让人不去全力以赴。

此联写考试前的废寝忘食之状,确是入木三分。利用夸张和想像的修辞手法,使得表达很富有张力,到位而且自然,的确好联。不知这位老兄有没有梦到第二天考试的题,如果有,那就太幸福啦:)

谢资北先生指教,晚生献茶了!

我没有梦到试题,只梦到一个字都不会写,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3 17:42:4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3

330

帖子

0

精华

3207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6098
经验
4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3
17
发表于 2005-11-23 22:0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资北儒生在2005-11-23 9:14:00的发言:

大学生活:

一头雾水因公式

满腹牢骚为后勤[深入浅出]

资北小评:

这两句颇能引起偶的共鸣,令人感同身受,偶读书那会不用功,一到高数课,遇到大把公式,经常是“一头雾水”,头皮搔破,而“满腹牢骚”则经常发在食堂伙食等方面,诚如君之联所说。

此联四平八稳,偶也就不便鸡蛋里挑骨头了。

高考

一屋光棍,三餐无肉,不正是苦中作乐

三载伏窗,一举成名,且休提死里逃生[深入浅出]

资北小评:

此联虽名高考,但写高考的成分反而少了。上联似写寝室生活,一句“苦中作乐”已淋漓尽致,不过前两分句如能进一步落实则更好;下联点了一下题,“一举成名”说明作者高考一定挺棒吧,至少是什么“状元”了:)但接下来一“死里逃生”感觉突兀,没有来由。或许偶愚钝未能理解透彻。不知能否请作者解释下。

至于“光棍/伏窗”的对仗,偶认为严格来说还要斟酌下(虽然可对,但属于退而求其次的借对法),“伏窗”改为偏正的词(如:寒窗)可能更好些。。。

时间没办法保证,只能有空就评两个,还请见谅!

首联不说了。

次者上联细写,分三句,前两句自对,分别写高考期间精神、物质的两重匮乏,所以末句点出“苦”字,但还好是比较乐观:“苦中作乐”

下联概括,前两句也是自对,分别写过程和结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过去也真的就是“死里逃生”了

不知道我这样解释是否有助于大儒的理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3

330

帖子

0

精华

3207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6098
经验
4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3
18
发表于 2005-11-23 22:0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资北儒生在2005-11-23 15:48:00的发言:

大学生求职现状:

文也罢,理也行,一纸忙拿在手

高不成,低不就,无颜愧对于人[深入浅出]

资北小评:

此联颇能针砭时弊。但我读着最后一句“无颜愧对于人”总是觉得有些别扭,似乎作者表达得有背于原意。本意是“无颜对于人”,再加一“愧”字,成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了,意思是“有颜对于人”。不知是否我错觉?

关于此联的理解,我想应该比较好说

上联“忙”做状语,修饰“拿”,形容大学生拿取文凭急切的表情;

下联“愧”同样用法,修饰“对”,形容毕业后工作不顺利没有脸面见人的表情。

“忙”和“愧”都是写心理的,用法一致。

不知道大儒对我的解释有没有意见?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4 07:53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深入浅出在2005-11-23 22:01:00的发言:

首联不说了。

次者上联细写,分三句,前两句自对,分别写高考期间精神、物质的两重匮乏,所以末句点出“苦”字,但还好是比较乐观:“苦中作乐”

下联概括,前两句也是自对,分别写过程和结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过去也真的就是“死里逃生”了

不知道我这样解释是否有助于大儒的理解呢?

谢谢深入浅出联友之耐心解释,以资吾解惑.对你联的意思还是理解的,但针对于联法来说,我想前两分句通过光棍/伏窗的借对,以及"一""三"的错综对,完成已能解决对仗的问题.而君自对说似有"续貂"之嫌,而且按你说的自对,光棍/无肉,也还需借对呢!至于"死里逃生"虽然意味可明,但总是觉得突兀了些.....

喜欢直来直往,勿怪欢迎探讨....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主题
216

2623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追风捕快

Rank: 6Rank: 6

UID
5030
经验
391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6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4 08:1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深入浅出在2005-11-23 22:05:00的发言:

关于此联的理解,我想应该比较好说

上联“忙”做状语,修饰“拿”,形容大学生拿取文凭急切的表情;

下联“愧”同样用法,修饰“对”,形容毕业后工作不顺利没有脸面见人的表情。

“忙”和“愧”都是写心理的,用法一致。

不知道大儒对我的解释有没有意见?谢谢。

谢谢深入浅出联友释疑.也从语法的角度来说:

按你的思路来:

一纸 忙拿在 /无颜 愧对于 ,

同属主谓宾句式结构.单说后者,句子主谓宾核心成份为"颜""对""人",加上其各自修饰成份,句意应是没有"颜"是愧对于人的,即是无愧的.

但我想你的本意应该是:

(我)无颜(,)(我)愧对于人,主语是缺省的,与上面不同.

不知我说的能否站住脚,欢迎回砸.

七情六欲三思过                     
万事千般一醉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3 16:30 , Processed in 0.1049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