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19期初级一年级B组01号水悠悠---升班考试题 一、仔细朗读下面的律诗,然后回答问题(20分)
《中秋夜相思》
中秋玉桂暗香停,院角楼台拾旧形。 昨日好花风带尽,今宵良梦月催醒。 谁怜拟恨当团聚,不爱凝愁化别仃。 在意年年霜起夜,还将半睡树鸦应。
《少年.李商隐 》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1、这两首诗是否属于格律?为什么? 答:这两首诗是属于格律,格律就是格式和规则,即是格和律合起来。格包括:起、承、转、合、平仄、字数、对、粘、替、对偶和押韵;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以上两首诗均符合格律要求,第一首是属于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第二首是属于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2、标出第一首诗平仄,找出入声字 《中秋夜相思》 中秋玉桂暗香停,院角楼台拾旧形。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昨日好花风带尽,今宵良梦月催醒。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谁怜拟恨当团聚,不爱凝愁化别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在意年年霜起夜,还将半睡树鸦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诗中的入声字有:玉、角、拾、昨、日、月、不、别。 3、找出粘对替,并简述粘对替 此诗中有无对仗,如有指出来。属于对仗中的哪一种?并回答什么叫对仗。 答:第一首诗中粘有:日-角、花-台、带-旧 怜-宵、恨-梦、团-催 意-爱、年-愁、起-别 诗中的对有:秋-角、桂-台、香-旧 日-宵、花-梦、带-催 怜-爱、恨-愁、团-别 意-将、年-半、起-鸦 诗中的替有:秋-桂-香、角-台-旧 日-花-带、宵-梦-催 怜-恨-团、爱-愁-别 意-年-起、将-睡-鸦 “替”就是律诗中的平仄是按二字一组平仄交替的;“对”是指一联内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偶数句(2、4、6)与与奇数(3、5、7)句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 此诗中有对仗,“昨日好花风带尽”与“今宵良梦月催醒”是流水对,“谁怜拟恨当团聚”与“不爱凝愁化别仃”是“反对”。 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对仗: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二、阅读分析(20分)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1、找出此诗中对仗的句子。 答:诗中对仗的句子有:“五更鼓角声悲壮”与“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与“夷歌数处起渔樵”。 2、看此诗格律有无错误,有没有三平尾三仄尾拗救,如果有请找出来,并回答什么拗救? 答:此诗格律没有三平尾三仄尾,但有出现拗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五”拗用对句救,即“三”救“五”;“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卧”拗用对句救,即“人”救“卧”。 “拗救”就是: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非格律点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3、看看此诗中有没有窄韵,并简要叙述什么叫窄韵 答:此诗中没有窄韵。“窄韵”就是诗韵中字数较少的韵部,与“宽韵”相对,按照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的划分,窄韵主要包括: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等韵部。
三、指出此诗属于什么格式?完善空格的句子,不会填上平仄即可。并指出此诗属于平水韵中的哪个韵部?把韵字补充完整(20分)
夜起见景感触 篱(园)(雪)落(枝)(头)闹,(傲)(放)(寒)(梅)是(哪)(家)? (平)(仄) 不 知 (平)(仄) 事, (仄)(平)徒 有 (仄)(平) 华。 清 (幽)(背)影(朝)(天)(叹),(冷)(寂) 亭 (台)对(月)(嗟)。 (满)地 (寒) 光 (难)(入)梦,(朔) 风 来 (送) (已)(天) 涯。 答:此诗属于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并属于平水韵中的下平:六麻。
四、对联把下面上联正确解读并写出来,并把下联错误之处指出来。(20分)
花落诗笺香入韵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生云梦影是魂 仄平平仄仄仄平 答:花落诗笺香入韵的意思是:花儿飘落在写诗的本子上,花香和诗的韵味和一起,仿佛花香融入诗里一样。
下联错误的地方有: 失替了,“梦”是仄,“是”也是仄,上下联中:“入”与“是”失对了。
五、“以春色恼人眠不得”为话题写一段文字,最多不超过100字。(20分)
咋寒还暖之时最难将息,三月轻风翦翦,寒气袭人,烟雨春色静相思,春色恼人夜难眠,寂寞与相思令人欲眠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