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3>本人不是对联大家,按理说,联理是大家们的事情,可是在实际对联创作中,现代联理有些束缚人的手脚,远远不如清前一些对联来的洒脱,尤其是一些网络对联论坛,评判对联时,先看,合不合马蹄韵,对联一定要马蹄韵吗?平仄竿不行吗?判断是否对仗,也用上了现代语法,比如前些天和月下赏梅MM争论,抛开对联质量,就是“老树”“烟花”,现在很多联友都会拘泥于,老=烟,不工,为什么不工?同样是偏正,不同的是老=烟的词性,如果对联可以拆成这样来学、对,我感觉,对自己的创作是一种束缚。就想以前很多人争论的“白发=青春”到底工不工?要是我,我认为工。联理是为对联服务的,如果联理条条款款太多,我认为是会阻碍对联发展的,既然对联存在了这么当年,从古时走来,古人,尤其是对联创作繁荣时期的清朝对联,他的一些手法是不容忽视的。</FONT></P><P><FONT size=3>我也不懂太多的联理,只是平时一些干啥,言者自言,观者自观,慧者,请您赐教。</FONT></P><P><FONT size=3>现在附上一散人一个帖子的部分。</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就这帖子说说我看网络联与应征联对仗,希望对玩应征联的朋友有所帮助:</FONT></P><P><b><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一壑溪云迷石径
</FONT></b><b><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谁人笑语落槐花</FONT></b></P><P><b><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比如用这个联参加应征,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很宽松的对仗。比如“谁人”对“一壑”,偏正;比如“笑语”对“溪云”,自对;后三字略。澄蓝尽管对得宽,但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这是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把握较透,也可以看出她的功底。但问题也就出来了:谁敢保证应征联的评委都把规则理解掌握了?与此同时衍生出的就是一个尺度的问题:宽对可以宽到什么程度?朱承平在《对偶辞格》一书中总结出99种对偶辞格(名目之繁多直是闻所未闻,但每种偶格均有5个以上的例句),又有谁敢保证评委能理解通透?我个人觉得吧,这个尺度是很难把握的,跟评委的水平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因为你不可能在自己的应征作品后面详细列出自己所用对偶辞格的名目极其例句来证明自己的对仗是合理合法的。那么我们只能尽量的做到对仗工整(即所谓的词性相对)以免落人口实,从而争取较大的机会。这个联如果参加应征,我担心会死在初评的:)</FONT></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3 11:55: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