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曼曼 于 2014-7-24 22:24 编辑
研究专题内容
浅谈通感 文/曼曼 一、通感的概念 通感是一种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所写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是一种很有审美价值的修辞手法。
二、通感的运用
通感的运用就是各种不同感觉之间的转换。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形成互为互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使用了通感写诗会增加很多色彩。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思维,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及艺术境界。是用具体来描摹抽象,以实写虚。 三、通感的举例 1、通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1)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两句。这两句,历来被奉为现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 第一句中,感官对“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构成了通感。作者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这样,就调动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即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们内心微妙的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的沟通。 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 (2)何其芳先生有散文《黄昏》中的句子 “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的句子”马蹄声如何会“如白色的小花呢”这就是移觉。 (3)海子的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能看到春暖花开吗?读到此诗句,会联想到多么美好的画面,会产生多么美好的心境,这就是视觉的转移,通感的具体运用。 2通感在古典诗句中的运用 (1)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著名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以声类声。“莺语花底滑”、“冰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即听觉通于触觉。“幽咽泉流水下滩”,“幽”是感觉,是听觉通于感觉。 (2)韩愈《听颖师弹琴》诗里的描写则是把听觉转化为视觉。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儿女语”是以声类声,又唤起儿女谈情。“勇士赴敌场”,是以声类形。浮云柳絮的飞扬,指琴音的纵横变化,也是以声类形。从百鸟的喧啾到忽见孤凤凰,是类声和类形的结合。“跻攀分寸不可上”和“失势一落千丈强”,则指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攀”或“落”的感觉。 (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诗由“笛声”写起。袅袅如丝、悠扬婉转的笛声,不知自何处飞起,所以首句采用疑问的句式。笛声时断时续,似有若无,故有以“暗”字冠于“飞”字之上。 接下一句写笛声随风声灭,洒满了整个洛阳城。“散”“满”二字,用得极为妥帖。利用“通感”的修辞手段,将听觉通过视觉,形象地写出了夜阑更深,笛声飞扬的环境气氛。
(4)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漠漠轻寒上小楼,这样的句子一出,让人就会直接感受到一个简单清婉的气息,没有什么复杂生涩的字词,用字清灵,漠漠二字表清寒,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力,李太白有句子“平林漠漠烟如织”李太白的“漠漠”是表现实景,说一片春天的树林,而秦观却独具匠心的用在了清寒这个触觉上了,李白的“平林”是视觉,秦观的是触觉,漠漠一词本来是视觉,这里面的一个通感的味道在文字应用中,会显得更加巧妙。 (5)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里用了通感修辞。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玉笛声声美妙的音乐如飘落的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落梅是一种伤感的情绪,让读者感觉着一种幽怨的情绪,把自己的心境留在这个结句里让读者去感受,这就是艺术。 (6)再像林逋的《梅花》诗:“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香”是嗅觉,“压”是触觉,是嗅觉通于触觉。“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香”是嗅觉,“暗”是视觉,是嗅觉通于视觉,突出香的清淡。 (7)杨万里《怀古堂前小梅渐开》:“绝艳元非着粉团,真香亦不在须端。”“真”是意觉,是嗅觉通于意觉。 (8)韩愈《芍药歌》中“翠叶红蕊天力与,温馨熟美鲜香起”,翠红是视觉,“温”是触觉,是视觉通于触觉。 (9)秦观的《纳凉》诗“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莲池自在香” 月明之夜船家笛声悠扬短笛声参差而起,笛声“参差”是一种通感的修辞,说声音参差原本就是不合道理的,参差应是视觉的描写,是看到的实景,我们直说梭柳参差,这没有任何问题,说声音参差这就是一种感觉上的移位。
3通感其他方面的运用的例子 如“歌声好甜美”中的“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这种颜色太冷”中的“颜色”很显然是属于视觉印象,“冷”则属于触觉印象。还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等都是通感的例子。
三、通感与比喻关系 通感,常常被看作是比喻修辞格的一种。二者的关系简单地说,通感肯定是比喻;比喻不一定是通感。 四、通感与移情的关系 通感,也就是移觉,就是人的各种感觉之间的交通、沟通、转移。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各种感官(包括眼、耳、鼻、舌、身)获得的感觉,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肤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和冷觉、痛觉和痒觉)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是一种写作的修辞手法。 “移情”是西方美学理论,就是把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从而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
多使用移情
例如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把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高度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寂静”的境界,所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
这里在给大家多举个例子,
书 事
王 维
轻阴阁小雨, 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 欲上人衣来。
“欲上人衣来”这一神来之笔,是诗人通过移情作用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从而巧妙地表达出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也使这首小诗变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通感是各种感官获得的感觉的互相沟通,互相转化。而“移情”是把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事物里去,使得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生命。 总之,很好的运用通感,会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古典诗词写作中会增加很多色彩。 (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多方面搜集整理) 2014-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