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5|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初级学堂第21期第七讲作业评分帖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主题
614

1万

帖子

28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340
经验
36224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52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6 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偶题   郑燮(评阅老师:老八路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2.杜甫草堂联(评阅老师:秋实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3.挽鲁迅  斯诺(评阅老师:百汀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4.陕西苏武庙联(评阅老师:岭南一少年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5.沈括故居联(评阅老师:幽幽南山)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作业要求:
1.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各联进行赏析。
2.不限字数,尽量从多层面分析。
3.每题满分20分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2
发表于 2015-5-16 09:11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徒弟         学号:             F13      得分:98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析】
此联和作者善画有关,对工意美,精彩生动,联中意象分为两类,物象为:竹、烟、梅、雪;事象为:密补疏,肥添瘦。作者通过大胆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拟人化手法从静态中写出动态,以虚补实,虚实相生,“烟”本是无生命、无意识的,在这里被赋予生命的能动,主动为疏竹“补”密。“雪”也同样被拟人,主动为瘦梅“添”肥,相映成趣。
评:分析准确,20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析】

此联是郭沫若先生撰写的对联,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联语上句评人,下句论诗。其中上句“疮痍”借用了“疮痍老蜀都”的含义。既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杜甫的诗大多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对联中的第二句“诗中圣哲”正好是杜甫同情广大人民的写照,让人一下子就想到诗人杜甫,对联的后分句“民间疾苦”是描述杜甫的诗内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不仅仅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从另一面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
分析到位,语言精炼。20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析】

此联是埃德加.斯诺、姚莘农悼念鲁迅先生的作品。此联情深意切,一语双关,将鲁迅的《彷徨》、《呐喊》两书,分嵌联中,但却不着一丝雕饰痕迹,可谓自然妥帖,精妙奇绝。《呐喊》《彷徨》既是鲁迅先生的两部杰出代表作,又表明了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上联的“译书尚未成书”,指当时的姚莘农与斯诺译编《活的中国》,“殒星”指鲁迅先生,“领呐喊”虽突出鲁迅在国人心中额地位,但却是三仄尾,下联前分句平仄失替,第二分句全仄,联中“痛忆旧雨”指悲伤回忆老朋友鲁迅,“感彷徨”则为鲁迅先生的逝世而哀悼。
分析准确到位,20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析】

此联为颂汉代忠臣苏武联。作者马子静。此联上下联前分句失替,联中“持节”,古代出使异域的大臣所携带的符节。“孤臣”指远离朝廷,或不被重用的大臣、忠臣。“属国”,即典属国,汉官名。“韦鞴毳幕”,古时用做的臂衣,此指苏武羁身异邦含辛茹苦的艰难。整联描述了苏武历经十九年雪窖冰天筚路蓝缕异域劫难,终获自由归来,可怜汉昭帝仅赐其主持边疆事物的官职,令人顿生为官不值之慨。联语极度赞扬苏武忍辱负重、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责讽了封建帝王不认公廉的庸君寡量。
不是前分句出律,分析挺不错的,19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析】
此联巧妙地将沈括与《梦溪笔谈》之名嵌入其中,条理清晰,对仗较为工整。这里的沈括,为标准“嵌扣”。联中上联用联语描述了丰富的游历,下联则表明括作品广泛,内容包罗万象。“ 沈酣”“括囊”遣词精彩,“东海西湖南州北国”、“天象地质人文物理”属于联中自对,上下联“游”“学”各表,炼字精准,层次分明,上下联皆有失替,对仗上略有不谐之感。
评:要点突出,内容全面,详略得当,语言简练,得赏析之法。19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3
发表于 2015-5-16 09:11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清妍              学号:  c01                 得分:87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联语对工  意美    用一个“补”字和一个“添”字,使烟中竹、雪里梅的疏密、肥瘦相映成趣。用语淡雅,清新自然。这样写,何尝不是暗示一种画法呢?
评:比较准确,稍嫌简单,19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后人对杜甫的评价。上句评人,下句论诗。上句“疮痍”既是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诗中圣哲”则化用人们普遍认同的“诗圣”称号。下句“民间疾苦”是说杜甫的诗内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不但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即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澜。
分析精准、全面。20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是美国作家斯诺挽鲁迅联,联中嵌入了鲁迅的两部小说《呐喊》、《彷徨》,同时,“领呐喊”、“感彷徨”语带双关,“领呐喊”指出鲁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感彷徨”则是因鲁迅先生的逝世,文坛失去了一面旗帜。悼念之情油然而生。
联意分析准确,平仄没有点评,18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这是苏武牧羊的典故,放羊的地方就在现在的贝加尔湖边上,苏武在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气概
分析不错,但不够简洁 18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此为写古代科学家沈括的鹤顶嵌名对联,上联是说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东西南北是指他所到过的地方,在他的梦里,那些山山水水非常的壮丽。下联是说他研究设计的范围,天地人物,涉猎广泛,博采众长,自然写文章的时候可以纵横驰骋。上联结尾,梦里溪山尤壮丽,下联结尾,笔端谈论自纵横。句子中开头四个字嵌入了他们的代表作《梦溪笔谈》
评:不要做简单的解释,此联之精彩多多,只看到嵌了书名,赏析不到位。12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4
发表于 2015-5-16 09:12 | 只看该作者
网名:诗书礼乐                学号:C03                   得分: 95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答:    本联节奏: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本联节奏点的平仄交替、对立均合律,对仗工整。
             作者郑燮(1693——1765),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著名书画家,善画竹。以比拟法写此联,把竹、梅人格化了。
             联语用“补”、“添”各一字,使烟中竹之疏密,与雪里梅之肥瘦相映成趣。用语淡雅,清新自然。从而暗示了一种作画法。此联
              对读懂萧萧风竹有不凡之意,竹虽疏,然烟云尚可补其空白之不足也,真境逼而神境生也。可见若水云之情怀何等浓郁。
评:分析到位,20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答:    本联节奏: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本联节奏点
             的平仄交替、对立合律,对仗工整。这是郭沫若先生1953年的成都杜甫草堂题联。用了比喻的写作方法。把灾难、动荡的社会和困苦的
             民生比作疮痍,把杜甫比作圣哲,喻他的诗歌风格、气势若波澜。此联十六字是对杜甫诗歌的最好概括和称颂。
                  
                    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其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
             诗人韦庄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本联作者: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
           堂 等,四川乐山人。他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继鲁迅之
           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有《郭沫若全集》行世。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安史之乱,流亡颠沛,后于成都定居。贫
             病而卒。他的诗歌真实地再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多渉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被誉为“史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誉为“诗圣”。他诗中的铮铮壮语,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可见其博大
             胸怀和崇高理想。
                    郭先生的题联,上联说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在民不聊生的动荡社会中,巍然屹立于诗坛,实是具超凡品德和才智的圣哲。下联说杜甫
             将忧国忧民之心,寄于笔墨,托于诗篇,犹如狂澜巨浪,激励人心,震撼千古。全联紧扣“忧国忧民”这两方面来写,语言生动,内容深刻,
            对仗工整。
分析得很详尽,但,对人物的介绍显得多余了。19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本联节奏: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本联节奏点平仄的对立基本合律,只有“书-生”(平-平)失对。“闻-星”(平-平)、“生-经”(平-平)、“忆-雨”(仄-仄)
                        这三处失替。词性基本对品,殒星-旧雨(动宾-偏正)。句脚符合马蹄韵。对仗虽宽了点,但全联是基本对仗的,些许瑕疵无碍感情的真
                        切表达。
                                 本联作者:斯诺(埃德加 . 斯诺。1905-1972),美国记者。因其在中国革命期间的著作而出名。1928年来华。他是第一个采访红
                        区的西方记者。1972年2月15日于日内瓦病逝。《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是他最为著名之作。该书记录了中共建立到1930年间
                        的共产主义运动。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36年10月
                       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
                       杂文为主。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
                        的一生写照。
                                 本联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把鲁迅先生比作“旧雨”、文坛巨星和领军人物。用了“旧雨”的典故,典出:  唐 杜甫 《秋述》:“常时车马
                       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谓过去宾客遇雨也来,而今遇雨却不来了。后以“旧雨”作为老友的代称。上下联末分别嵌入鲁迅著作《呐喊》、
                     《彷徨 》书名,这两处也是用语双关。“译书尚未成功”脱化于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之句 。                           
                                 联意:我(斯诺)尚未来得及翻译你(鲁迅)的文章,突然得知你去世的消息,从此还能有谁在中国呐喊,唤醒国人之麻木灵魂?我曾与鲁迅
                       有过一段交情,是好朋友,听到鲁迅逝去消息,不由得想起与他在一起的记忆,这是友谊的见证。中国文坛从此失去了旗手和领军人物而彷徨。全联
                       体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颂,对友情的怀念和珍惜,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追思。
分析准确到位,20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本联节奏: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本联节奏点的平仄交替和对立符合格律要求,对仗工整,句脚符合马蹄韵。这是马子静题西安苏武庙联。
                全联主要内容是以《苏武牧羊》的典故来写的。除结句“几人到此悔封侯”外,其余五个分句都是“苏武牧羊”
                的内容。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西汉杜陵县(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苏武出使匈奴被扣,被逼在荒漠
                游牧放羊十九年,“持节”不屈,彰显民族气节,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直至汉昭
                帝始元六年才被接回国。 汉宣帝时被赐爵关内侯。

                       “三千里、异域”指塞外匈奴地域。“持节”,手持使节,守节。“雪窖冰天”,酷刑,大雪寒天,把人羁
                押在露天地穴里,逼其餐风饮雪抵饥渴。这里借指苏武坚贞不屈。“韦鞲”,游牧人妆着,“毳幕”,游牧人所住              
                的毡帐。这里借指苏武成了游牧人。全联以“苏武牧羊”为题材,紧扣典故主题,突出重点,语言精练。颂扬苏武
                持节不屈,尽忠守节的高尚品格,彰显民族气节。
               
分析详细不错 20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本联节奏: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若按音韵分,上下比首句有些失替和失对。湖-州(平-平),象-质(仄-仄),理-学(仄-仄),这些失替。 酣-囊(平-平),海-象(仄-仄),州-文(平-平),国-理(仄-仄),这些失对。         
     若按意节分为“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则只有“酣-游(平-平)”
               失替。酣-囊(平-平)失对。上下比的后分句对仗工整。由此看来,以意节分成两节较合理。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
               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他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
              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本联的修辞方法:嵌字和排比。上下比的首句中,用词排比和并列,首位各嵌字“沈、括”,二分句中分别嵌入“梦、
               溪”,“笔、谈 ”。全联言简意赅,内容全面而丰富,嵌字完美而不留痕迹。高度称颂了沈括的壮丽人生,卓著成就和贡献。
评:手法以及此联的精彩之处都有涉及,联句的框架脉络没有说到,人物介绍可以简化,音律节奏可以简单点到即可。16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5
发表于 2015-5-16 09:12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轻寒一剪梅               学号: A15                  得分:91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这是景联。竹和梅都是冬友之一,景物对仗工整。疏密,瘦肥对仗。上联描写了竹叶稀稀落落的空间中,有轻烟环绕着,烟将空白补全,朦胧着一片竹影,下联则是雪下的梅树,干枝无叶的梅花显得瘦弱无用力,而雪落在梅上,使梅丰满了起来。此联甚美,学习了。
评:比较准确,19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字子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生活的波折,仕途的坎坷,让他更多看到了民间疾苦,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的诗更多的反映了社会现实,所谓世上疮痍便是如此,而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则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幅对联很好的反映了杜甫的生平和诗作的特点,也是后人人敬仰他的原因所在。上联写人,表明他是诗圣,下联评诗,阐明他的诗是诗史。
不错。18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斯诺是著名的美国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他与鲁讯接触多次,自称“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一把钥匙”。
这幅对联是鲁讯去世后,斯诺写的挽联。斯诺当时正在做将鲁讯的作品翻译介绍到国外的工作,作品未完时鲁讯先生的逝世,对于中国文坛来说无异于巨星殒落。更在上下联中化用了鲁讯的两篇名著《呐喊》《彷徨》,表达了鲁讯先生的去世对中国人精神,文坛的损失。感情真挚,完整地描写出鲁讯先生的一生和功绩,读之令人心伤。这幅挽联写出了鲁讯先生的一生功绩和追索,也表达了作者对良师好友去世的惋惜。
分析准确,但格律没有提及,18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十九年持节后归国。这幅对联正是描写了苏武一生的故事,上联以持节被扣起句,三千里外孤身一人,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他一直坚持气节,直到半个世纪后成功完成任务归国,下联则以时间为线,十九年的异域生活,适应了匈奴人的生活,艰苦地活着,这就是男儿的志向所在,为了自己的理想永不后悔。两联对仗工整,完整地写出了苏武的一生气节所在,不失为好联。
赏析得位,不错!20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这是一幅藏头联,两联的首字就是沈括的名字。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科学家。一生入仕,参与变法,出使辽国,戍守西夏,兵败永乐到归隐梦溪后专著《梦溪笔谈》,这部书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巨著,而沈括本人则是“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是科学界的奇才。
这幅对联,成功地将他的一生概括出来,上联中点出他一生的足迹遍布东西南北,经历丰富,而最终于梦溪山归隐,下联写了了他精通于天文地理人文物理,并点出最后笔端的论著《梦溪笔谈》,只是个人觉得沈括于数学上的成绩是最大的,下联中没有写到这个有些可惜。但对于一个学贯各种学术的人来说,笔墨的篇幅不够,无法将他的所知所学全部概括,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了。
评:应该叫嵌字,手法没有涉及,内容分析可以,有独到见解。16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6
发表于 2015-5-16 09:13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丝雨柔柔               学号: H15                  得分:89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鉴赏:首先从对联的要求来看这是一幅对仗非常工整的对联,上下联的词性完全对仗,同时上联和下联中还运用了自对:疏密、瘦肥。从联意上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师郑板桥给我们勾勒的两幅生动的画面,郑板桥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多涉梅兰竹菊等与自己命运相近颇具清雅高洁孤独意象取材造境,通过情景交融,创造独特的意境。“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稀疏的竹林中轻烟萦绕,虚虚实实;看不清稀疏的样子 ,朦胧美 。雪后梅花因为雪的覆盖显得丰盈多姿,格外耀眼。一副对联就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清幽雅致之所,令人向往,迷醉,百读不厌。
评:分析到位,20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赏析; 对联非常工整,上下联对仗。 这副对联是郭沫若先生对杜甫的评价。上句评人,下句论诗。上句“ 世上疮痍  ”  既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诗中圣哲”则化用人们普遍认同的“诗圣”称号。
下句“民间疾苦”是说杜甫的诗内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不但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即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澜。
一副对联勾画了一个诗圣忧国忧民令人敬佩的形象,久读不衰。
分析透彻。20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赏析,这副对联就是书和声都是平,别的都工整,
            这是埃德加·斯诺,欧美记者根据其生平和作品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鲁迅先生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上联《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又表明了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像鲁迅这样的重要人物他的死应该称作巨星陨落,说他死后中国不再有人惊醒世人。
下联的意思就是鲁迅先生已经不在了,忍痛回忆往事,中国的文坛从此失去了旗手和领军人物,鲁迅有部小说集叫彷徨,此句为双关语。
外国人通过对联这样评价鲁迅先生,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见鲁迅先生在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有多大。
分析准确,但格律没有提及,18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赏析, 这联是马子静写苏武的,相传汉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拘于甘肃民勤县东南苏武山上。苏武武帝时以中郎将出使匈奴被扣,迫其投降,他以民族气节为重,威武不屈,噬雪吞氈,于北海今贝尔加湖一带仗节牧羝19年。公元前81年匈、汉和好,苏中郎皓首赢国。联中“持节”,古代出使异域的大臣所携带的符节。“孤臣”指远离朝廷,或不被重用的大臣、忠臣。“韦鞴毳幕”,古时用做的臂衣,劳动时防止臂部受伤的套臂和用毛毡制作的帐篷帘子,此指羁身异邦含辛茹苦的艰难。“属国”,即典属国,汉官名。此联写苏武历经19年雪窖冰天筚路蓝缕异域劫难,终获自由归来,可怜汉昭帝仅赐其主持边疆事物的官职,令人顿生为官不值之慨。联语极赞苏武忍辱负重、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责讽了封建帝王不认公廉的庸君寡量。
赏析的不错,成分很充足!19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这幅对联是沈括对自己的评价: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包罗万象、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海市蜃楼 选自《梦溪笔谈》
上句的白话意思是沉迷于祖国各处的壮丽大好河山里,写下了梦溪笔谈
下句 天象地质人文物理知识在笔端任意纵横  一副对联概括了他成就的一生,真是经典。
评:形式手法都没涉及,内容分析太浅,介绍的多,赏析少,本末倒置了。12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7
发表于 2015-5-16 09:13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养猪先生学对联               学号:    HO5               得分:91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赏析: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尤其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以画竹成就最为突出。此联见于林苏门的《邗江三百吟》卷七,其中取象竹梅与松称“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补“和”添“二字使烟中竹,雪里梅的疏密肥瘦相映成趣,用语淡雅,自然清新,深得绘画真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顺应自然,淡泊恬静的操守和情趣。联中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对仗工稳,并且句中自对,丝毫没有雕饰感,短小精悍,值得学习!
评:分析准确,20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赏析:这是郭沫若题杜甫草堂的对联,准确概括了杜甫的一生。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年代,尤其中间发生了安史之乱,给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灾难。其诗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有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从社会的多个角度,客观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状,被誉为“史诗”。正所谓“国之不幸诗人幸”,社会动荡,人民疾苦,在杜甫笔下展露无疑,同时造就了伟大的“诗圣”。读懂了杜甫,也就读懂了此联!
针对性不强。17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赏析:此联是斯诺给老友鲁迅的挽联,上联写鲁迅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唤醒了麻木的国人,思想走向解放,下联则肯定了鲁迅的文坛领袖的地位。联中嵌入呐喊和彷徨(为鲁迅两部短篇小说集),用语属双关,是亮点!全联作者感情真挚,从朋友的角度切入,既表达了哀挽之意,又说明了鲁迅的逝世是中国的巨大损失。此联中亦有出律之处,如译书和先生,但毕竟瑕不掩瑜!
分析准确到位,20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赏析:此联写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牧羊北海,经过十九年才回归汉朝的故事,指出这种屈辱和艰苦的条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赞颂了苏武尽忠持节的爱国精神。对仗工稳,结句耐人寻味!

赏析过于轻描淡写,是有不足!17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赏析:上联写沈括游历四方,阅历丰富;下联写沈括所研究涉猎广泛,博采众长,文章自然能驰骋纵横。此联采用嵌字的修辞方法,嵌“沈括”和“梦溪笔谈”。对仗稍有不谐!
评:手法内容都有涉及,简单了一些。17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8
发表于 2015-5-16 09:13 | 只看该作者

网名:沈疏花                学号: H09                  得分:88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析: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合律,节奏为212。林子里稀稀疏疏的栽种着些竹子,却因烟雾笼罩而更显茂密;梅花瘦骨嶙峋,却因雪添了一份丰满。一个补字,一个添字,使此联忽然生动起来。联语淡雅清丽,颇有意趣。而板桥先生擅画,此联是不是也是一种画法?
评:稍嫌简单,19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析: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合律,节奏为2222。
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这样一个时期,因战乱山河破碎成就了一代诗圣。他更是一个体察民间疾苦的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上联点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下联承上,正因为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里,所以诗人才更能体察民间疾苦从而写下一部诗史成为诗圣。
针对本诗分析得不够透彻。18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析:斯诺是美国著名记者,1928年来华,与当时中国的许多著名文人是好友,翻译的书籍,活的中国里有鲁迅先生的文章。上联说翻译的书籍还没有完成却听闻先生已经如天上的星宿一样陨落了,还有谁能带领中国人来呐喊?我悲痛的回忆与你相处的点点滴滴,自你去后,中国文坛一阵茫然悲痛,而文坛的彷徨何尝不是我的傍徨呢?其中呐喊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把先生比作陨星,强烈的说明了先生的死多么的让人扼腕。
分析不错,格律方面没有提及,18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析: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所扣却不愿投降,被幽禁雪窖之中,后来被发配北海,十九年来在异国的冰天雪地里牧羊为生,回到汉朝以后官拜典属国。上联起句就肯定了苏武是持节孤臣,下联描写了十九年的时间里在匈奴的艰苦生活。

赏析得还可以,但不够手法犹未言及!17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析:上联写东西南北,点出了沈括的足迹遍布全国才写出了梦溪笔谈这本书,下联点出了书里所囊括的所有内容。此联嵌了沈括和梦溪笔谈,尤见工巧,读来便觉梦溪笔谈,包罗万象。
评:也是简单了。16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9
发表于 2015-5-16 09:14 | 只看该作者

网名:大通        学号:E-10        得分:91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第一:此联从形式上看基本符合联律通则,按照古音竹字是仄音字。
第二:此联见于林苏门的《邗江三百吟》卷七。原文如下:“郑公行世之字,皆尚古怪。余闻其中年学欧,因不能取炫于世,改而自成一家。小斋现藏‘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一联,板桥楷书真迹,笔笔中锋,迥非行世一路,可以证矣。”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知县,因请赈济民为上所斥而罢归。著名书画家,善画竹,“扬州八怪”之一。
   从手法上看此联语用一个“补”字和一个“添”字,两字是本联的联眼,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墨梅竹映雪图。
评:分析到位,20分。

第三:内容上看这幅构成梅竹映雪图对联用语淡雅,清新洒脱,让人感到一种超脱世俗雪国的意境呈现出来。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第一:此联从形式上按照古音基本符合联律通则。
第二:此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先生撰写的对联。在成都杜甫草堂的诗史堂,此联可见。
疮痍出处《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高帝蒙霜露,沫风雨,赴矢石,野战攻城,身被疮痍。”也指受伤的人。《后汉书·袁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疮痍被于草棘。”
疾苦出处《史记·滑稽列传》:“ 豹 往到 鄴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一》:“荡涤烦文,除民疾苦。”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宵旰忧虞軫,黎元疾苦駢。”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有疾苦必为之去,有灾害必为之防。”
从写作手法看此联善于用典,用到比喻的写作方法。
第三:从内容上看郭沫若先生的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为世人所推崇,从联中可以看到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先哲出现在眼前,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对诗意分析弱了点。18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第一:此联在平仄上有些失替。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译书”对“先生”译书可以认为特指《活着的中国人》勉强在此作名词。
第二:手法运用了双关语,《呐喊 》 、《彷徨》正好是鲁迅的两本书名,斯诺能捕捉痕迹的镶嵌到联内,可见水平之高。
第三:从内容上看,斯诺首先肯定了鲁迅现在中国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说明了先生的逝去是中国社会的损失,和对先生逝去感到无限悲伤。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能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贤哲,文坛从此感彷徨。
此联中把领字换成能,旧雨换成贤哲。根据联律同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略显好一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但赏析稍微简单,19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第一:从形式上说此联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有平仄失替现象。
第二:从手法上看用了叙事的写作方法,句中有自对雪窖对冰天,韦鞴对毳幕。
第三:从内容上写的是苏武,一心爱国,屈居异域十九年,典型的爱国者,就是在外牧羊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学习。古人那时候没有平仄分的那么清楚,从联意上总体上看这是一副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联。
分析有条有理,但文字不够简洁,18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第一: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这联是非律联,在节奏点上平仄就可以了。整体来说不失是一副好联。
第二:用了谐音字沈谐音沉,这也是为了签名联的需要,句首有了沈括两个字。句子中还嵌入了沈括所书的《梦溪笔谈》这部书的名字。句子中有自对出现,东海对西湖、南州对北国、天象对地质、人文对物理。
第三:从内容上看叙述了沈括一生置身于对祖国山河的勘察,和对地质方面的卓越贡献。
*      评:不用标注平仄,谐音字在此何用啊?赏析的简单。16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0
发表于 2015-5-16 09:15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习悟             学号:    07B               得分:85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赏析:
联律为:
竹疏烟补密,
仄平平仄仄
梅瘦雪添肥。
平仄仄平平
       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联意为,烟雾弥漫笼罩,使竹林更显得一片笼茂密;梅花枝丫虽瘦仍傲立于冰天雪地白雪堆积在瘦弱的枝干上而显得肥壮;联语用一个“补”字和一个“添”字,使烟中竹、雪里梅的疏密、肥瘦相映成趣。用语淡雅,清新自然。这样写,何尝不使赏者展开无限的联想。  
评:稍简单,19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赏析:
       对联合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这是郭沫若写给杜甫的一副对联,这十六字把杜甫其人其诗基本概括了他替人民说话说真话,是挂在成都杜甫草堂的对联;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郭沫若先生的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
针对本诗分析不够。18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赏析:      
      此联上联分句句脚字是;功、星、喊,为平平仄,下联分句句脚字是;古、雨、徨这仄仄平。符合联律的平仄相对。 这是斯诺给鲁迅先生的挽联,上联表实鲁迅一生除了自己写文章外还做大量外文名著翻译,像鲁迅这样的重要人物,他的死应该称作巨星陨落,他有部小说集叫呐喊,这是双关语,说他死后中国不再有人惊醒世人。下联的意思就是鲁迅先生已经不在了,忍痛回忆往事,中国的文坛从此失去了旗手和领军人物,鲁迅有部小说集叫彷徨,此句为双关语。
赏析稍微简单,平仄分析小有瑕疵,18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赏析: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仄仄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先上下联的节奏点是相对的,即上联的里、节、窖、天、世、来、国对下联的年、身、域、鞴、幕、人、此、侯。  此联是写汉代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扣,历经一十九年的冰天雪地,异域孤独,无数劫难;最后终获自由归国;可怜当时皇帝仅赐给其主持小官职,令人顿生其为官不值之感慨,对联极其赞扬苏武忍辱负重,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同时讽刺了封建帝王这不怠。

赏析中规中矩,还可以 18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赏析:
答题认为此联属嵌字对鹤顶格,把人名《沈括》分别嵌入上下联,联可分成两分句如下,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上下联分句节点对律,即里仄对端平,丽仄对横平。  
      沈括宋代人,自幼勤学好问,兴趣广泛浓厚,刻苦钻研,科学成就多多,经精心研究,在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学等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晚年在镇江梦溪撰写了《梦溪笔谈》,为此,后人以至世界科学界曾给予沈括极高的评价,成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评:形式分析占了半篇之多,对联只做了解释,手法内容都没涉及,不知赏析之法。12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1
发表于 2015-5-16 09:15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庐山云雾             学号:      D04             得分:84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此联写景颇见手段,疏与密,瘦与肥,及其精巧,补和添动词用得精彩,将竹,烟,梅,雪四种景致融汇一起,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评:基本正确,18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上联赞扬杜甫的品格,下联反映其文学创作的风格。
过于简单了。15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此联从鲁迅的生平着笔,痛其离世,嵌其作品,呐喊,彷徨入联,亦觉工巧。联语对鲁迅评价极高,赞颂了其在文坛的地位。个别处格律上略有不调。
赏析有些泛泛而谈,18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上联对苏武的生平做出概括,下联议论苏武的事迹,发表作者个见。
赏析的手法以及技巧没有言出,17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上联写沈括游历丰富,下联写沈括在文学上的成绩,首字嵌入沈括两字,中间嵌入作品梦溪笔谈,也颇自然得体。平仄略有不调,亦非大失。
评:都有涉及,过于简单了。16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2
发表于 2015-5-16 09:16 | 只看该作者
网名:儒林人家                学号:                   得分:79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评:怎么没按要求答题呢?10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联是陈毅集杜诗题诗史堂(又说是郭沫若)。上联嵌入诗圣二字。疮痍:是战争留下来的景象。
     杜甫,被后人誉为诗圣。是唐朝的现实主义诗人,生逢战乱,忧国忧民。此上下联虽仅有十六字。读后就知道诗圣杜甫生活的战乱年代,在读了他的诗后,仿佛就看到那个年代。
本联合工合律。起承转合,处理得当。
重点应放在对诗意的分析。17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仄平仄仄平平,平通仄平,通仄?平仄仄仄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平平仄通仄仄,仄仄仄仄,平平通仄仄平?
此联是国际友人斯洛和姚克联名挽鲁迅联。一语双关,将鲁迅的作品《呐喊》《彷徨》分别嵌入联中。但却让人看不出一丝的雕饰痕迹,可谓自然妥帖!
上联译书尚未成功,指当时两作者译编的《活的中国》。《呐喊》描绘了辛亥革命社会生活的矛盾,对中国旧制度及陈腐传统观念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否定。表现出鲁迅对民族生活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彷徨,孤独无依,进退失据。《彷徨》收录了鲁迅小说十一篇。旧雨:老友。
上下联虽然多处不工,三仄尾,四连仄,但读后,看得出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惋惜之情。
比较到位,19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联是西安马子静题苏武联。上下联采用叙事,描写手法。
首先了解历史,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整整19年,尽忠守节。在绝水绝粮没能屈服,单于敬重苏武气节,不忍杀之,又不想给他回国,流放至西伯利亚去牧羊。(全是公的),那会生羊羔?.........出使所持汉节从不离身,回国已是白发苍苍。昭帝封他为典属国。读了此联,就了解了苏武的一生。
本联合律。
赏析不是解释文章,16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上下联分别嵌入沈括,及沈括所著《梦溪笔谈》可谓天衣无缝。,沈括一生(从百度查)为官甚为复杂,一生成就也波及各个领域。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水利,医学,经济,军事,艺术。。。。。。均有卓越的贡献。
评:只涉及到手法,赏析不到位。14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3
发表于 2015-5-16 09:16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诗野               学号:B01-                   得分:85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答:此联格式工整,音节和谐,平仄合律。描写的意境很好.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烟雾弥漫笼罩、使竹林更显得一片朦胧茂密;梅花枝丫虽瘦仍傲立于冰天雪地,白雪堆积在瘦弱的枝干上而显得肥壮。一疏一密;一瘦一肥。用反衬的手法写出了‘竹’‘梅’的神韵。联语用一个“补”字和一个“添”字,使烟中竹、雪里梅的疏密、肥瘦相映成趣。用语淡雅,清新自然。
评:稍简单,19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此联对仗工稳。用对比的手法,将丑的东西来衬托描写美的事物;立意比较新颖。把民间的疾苦,诉之于笔底波澜,从另一个方面,写出了杜甫的‘诗圣’的特质及杜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诗意分析不够。17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此联的形式工整。用嵌入了鲁迅的书名《呐喊》《彷徨》来阐述了鲁迅的文学功绩,用比喻的手法‘呐喊’‘彷徨’等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用否定句表达了肯定之功。用肯定句表达了人们对文学巨匠的逝去的惋惜之情。
格律分析不够准确,赏析过于简单,16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此联形式对仗工稳。用白描的手法来叙述了苏武的持节出使异域的艰辛困苦。数字对,对的恰到好处。‘三千里’对‘十九年’;
划分正确,但赏析文字比较少,17分

‘半世’对‘几人’。即工稳又把事情说得恰到好处。
5.沈括故居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此联对仗工稳。联里嵌入了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的书名。并且用‘东’‘西’‘南’北’等方位词用‘天象’‘地质’‘人文’‘物理’等词高度概括了《梦溪笔谈》的内容,可谓是沈括文章老,梦溪笔意新。
评:不全面,也简单,欣赏最后一联。16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4
发表于 2015-5-16 09:16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西漠清风客        学号: G06            得分:80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答:寥寥十个字便写出了烟雾弥漫笼罩、使竹林更显得一片葱笼茂密;梅花枝丫虽瘦仍傲立于冰天雪地,白雪堆积在瘦弱的枝干上而显得花朵肥壮;这是对意景的描写.联语用一个“补”字和一个“添”字,使烟中竹、雪里梅的疏密、肥瘦相映成趣。用语淡雅,清新自然。
评:稍简单,18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答:此联是郭沫若于1953年为草堂所题。此联属对工稳,立意明确。从手法上来说,并无神来之笔。总之是在褒奖诗圣,短短十六个字虽无深意,却也准确滴评价了诗圣的一生。可惜作者本人品德不良,1971年写了《李白与杜甫》一书,在《杜甫的阶级意识》一章中扬李抑杜,说“杜甫是完全站在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一边”,显露了郭沫若虚伪丑恶的嘴脸。
对郭沫若的评价不属品评的范围。16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答:此联前两句写了闻鲁迅先生的逝去,自己的沉痛心情,一【惊】一【痛】,表达最妙,最精彩的在上下两联的结尾,嵌入【呐喊】,【彷徨】两部小说的名字,一语双关,堪称妙笔。即是对鲁迅先生斗士般一生的高度评价,又是对【惊】,【痛】的进一步展现,于是,作者和鲁迅先生的深情厚谊展现的淋漓尽致,可谓,构思奇妙,用墨独到。
赏析较好,格律没有触及,18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答:联中“持节”,古代出使异域大臣所携带的符节;“孤臣”指远离朝廷,或不被重用的大臣、忠臣;“ 韦鞴毳幕 ”是古时的臂衣,劳动时防止臂部受伤的臂套和用毛毡制作的帐篷帘子,此指羁身异邦含辛茹苦的艰难。“属国”即典属国。此联写苏武历经十九年雪窖冰天筚路蓝缕异域劫难终获自由归来,可怜汉昭帝仅赐其主持边疆事务的官职,令人顿生为官不值之慨。联语极赞苏武忍辱负重、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同时也抨击了封建帝王不认公廉的庸君寡量。
与前几个同学的卷子一样答案,不过也正确!18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答:这是一副嵌名联,描写的是北宋的科学家沈括和他的主要著作《梦溪笔谈》沈括,北宋人,他不仅是个大科学家,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我们熟知的梦溪笔谈,就嵌于上下联中。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在搬迁至梦溪园一年后,沈括又一次获得了朝廷的“恩典”:授左朝散郎、守光禄少卿、分司南京,许于外州任便居住。这其实仍然是个没有实职的空衔,只是可以任便闲住,可领得薪俸而已。
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开始,八年来,沈括一次又一次地领到空衔,对这样的“恩典”,他已经习以为常,“宠辱不惊”了。
既然无事可干,又有薪俸可领,衣食无愁,沈括也只好隐居梦溪园,专注于写作了。
《梦溪笔谈》这些著作,沈括是抱病完成的。
他于元祐六年(1091年)即已患病,元祐七年(1092年)后体质更加衰弱瘦削。特别是元祐九年,也是宋哲宗绍兴元年(1094年),他的平日看来十分强悍的妻子张氏,突然患病逝世。这使沈括伤心欲绝,痛不欲生,病势更趋严重。
关于沈括的妻子张氏和沈括晚年的生活,宋人朱彧在其著作《萍洲可谈》中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沉括存中,入翰苑,出塞垣,为闻人。晩娶张氏,悍虐,存中不能制,时被箠骂,捽须堕地,儿女号泣而拾之,须上有血肉者,又相与号恸,张终不恕。余仲姊嫁其子清直,张出也。存中长子博毅,前妻儿,张逐出之。存中时往赒给,张知辄怒,因诬长子凶逆暗昧事,存中责安置秀州。张时时歩入府中,诉其夫子,家人辈徒跣从劝於道。先公闻之,颇怜仲姊,乃夺之归宗。存中投闲十余年,绍圣初复官,领宫祠。张忽病死,人皆为存中贺,而存中恍惚不安。船过扬子江,遂欲投水,左右挽持之,得无患,未几不禄。或疑平日为张所苦,又在患难,方幸相脱,乃尔何耶?余以为此妇妬暴,非碌碌者,虽死魂魄犹有凭籍。   ——《萍洲可谈》卷三
朱彧是朱服之子。朱服与沈括是同时代的人,元丰年间曾以直龙图阁历知莱、润诸州,绍兴中尝奉命使辽,后为广州帅。朱服在政见上赞成和支持王安石变法,与沈括一样,都是革新派,属同道中人。并且与沈括还是儿女亲家,他的女儿嫁给了沈括与第二任妻子张氏所生的儿子沈清直,只是后来见张氏太凶悍,才把女儿接回家中。朱彧从小跟随着父亲迁徙各地,成年后,以父亲的见闻,著《萍洲可谈》,成书于宋徽宗重和二年(公元1119年),距沈括逝世只有24年。因此,《萍洲可谈》中关于沈括的记载,可信度应该是比较高的。
从朱彧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沈括的第二任妻子张氏,是个性格特别强悍,性情十分暴躁的女人,沈括对她也没有办法对付。而且张氏还经常打骂沈括,甚至于毫不顾惜沈括的尊严,经常将沈括的胡须连皮带肉地扯下来丢到地上。儿女们痛心不已,哭泣号恸,也不能劝阻她,得到她的宽恕。尤为可恨的是,张氏还不见容于沈括与前妻所生的长子沈博毅,将他逐出了家门。沈括给长子一些周济,张氏一旦知道就怒气冲天,并且还诬陷博毅“凶逆暗昧”,逼迫沈括将长子安置到秀州去生活。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个横蛮不讲理的妻子,自她去世后,当人们都为沈括感到庆幸时,沈括却神情恍惚,郁郁寡欢。在过扬子江的时候,竟然欲投水自尽,随妻而去。时人对此很不理解。朱彧在文中解释说,这是因为张氏妬暴,不是碌碌无为的平凡之辈,虽然死了,但其阴魂不散,仍然附在沈括身上,所以才使得沈括恍恍惚惚。
朱彧的这种说法,当然是囿于时见。
沈括是位博学多才,志气远大的人,时刻想着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社稷效力。当王安石二次罢相他受到牵连,贬至宣州后,官场沉浮十年,他没有灰心丧气,仍然坚持做好每一件事;当延州军事失利他被贬谪到均州、秀州任团练副使的闲职后,他又满腔热忱地制作了《天下郡县图》;但当献图而没有达到他复出的愿望后,沈括这才真正地心灰意冷。虽然住进了秀美的梦溪园,但园内那种清寂的氛围,与沈括大半辈子轰轰烈烈的人生相对映,显得是那样的不相协调。幸亏有张氏这位悍妻,陪着他经历过冷暖炎凉。在清幽静谧的梦溪园内,时不时地传来“河东狮吼”, 在官场威风八面的沈括,时不时地遭到悍妻的打骂。这些在旁人认为的极端的不和谐,但对沈括来说,却从中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正是这种平衡,使他得以奋笔疾书,完成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张氏的猝然离世,清寂的梦溪园少了怒骂声,落寞的沈括少了一个吵吵闹闹的人陪伴,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沈括由此而烦躁不安,促使病情加重,竟然于张氏去世的第二年,即绍兴二年(公元1095年),他也跟随亡妻而逝,终年六十五岁,中国科技界的一颗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沈括生前功业甚伟,但死后却才高名微。他逝世后,连最盛行谥法的宋朝廷没有给他追赠谥号,没有人给他建碑,没有人给他写墓志铭,就连他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列入《宋史》的正式人物列传中,仅仅以从弟(即堂弟)的身份附在《宋史·沈遘传》中,而且非常简略。历史对这位在科学领域独步千古的巨人,实在是太不公平!
沈括死后,遵其遗嘱,归葬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去园空,梦溪园日渐衰败。
南宋宁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六月,闲住二十年之久已经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第二年三月,改派到镇江任知府。此时距沈括逝世已有一百零九年。也许是同样遭受过贬谪,心中之志不能得以伸展吧,辛弃疾来到梦溪园凭吊沈括。见到倾圮败落的梦溪园,睹物思人,辛弃疾对一代名人沈括心中充满了同情,下令拨款对梦溪园进行修葺。
辛弃疾不久罢归,离开了镇江,三年后病逝。梦溪园也再无人问津。后来,梦溪园数易其主,逐渐荒芜,原貌荡然无存。
寂寞身后名的沈括,在钱塘的祖茔中,也冷冷清清地躺了数百年!
沈括虽死,其书犹存。《梦溪笔谈》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像沈括的魂魄一样,福佑着后世一代又一代人。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兴起,沈括和《梦溪笔谈》在海内外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评:洋洋鸿篇都是介绍,赏析在哪里?10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5
发表于 2015-5-16 09:17 | 只看该作者
网名:海之鱼      学号:A-03      得分:91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赏析:从联的形式上看此联上下手法相同,词性相当,对仗工整。如竹/梅都是名词,疏/瘦都是形容词,烟/雪都是名词,补/添都是动词,密/肥都是形容词。语句通俗易懂,又完全符合联律通则,读起来朗朗上口。
          从联的手法上看,此联恰当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对联更有趣味性,形象性。
          从联的内容上看,这是郑板桥对联,想来文人竹画的虽疏,若云水情怀浓郁时,满纸烟云足可弥补空白处的不足,真境逼而神境生,无画处皆生妙境。
评:准确,20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赏析:从联的形式上看,此联不仅上下联对仗工整,句中自对亦极为工整。无论从语意节奏还是声律节奏,上下联不仅节奏一致,而且联系紧密。
         从联的手法来看,此联运用了句中自对和嵌字两种修辞手法,上联的诗中圣哲,就是把诗圣杜甫镶嵌于对联中。
        从联的内容看,这是郭沫若先生撰写在杜甫草堂的一副对联,此联高度概括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形式和手法分析详尽,但诗意分析欠缺。16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赏析:从形式上看,上联惊闻陨星和下联痛忆旧雨均属于句中失替,站在不因律害意的角度,这两个地方换任何字都不能代表作者此刻沉痛的心情,所以这依旧是一副传承百年的好联。
        从修辞手法看,此联运用了比喻、双关和嵌字手法。其中的呐喊和彷徨既是鲁迅的两篇代表作,也是一语双关。
       从内容上看,这是斯诺根据鲁迅生平和作品撰写的一副挽联。鲁迅是文坛的一棵常青树,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得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呐喊》《彷徨》既是他的代表作,又表明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手法及联意分析到位,20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赏析:从形式上看,此联对仗工整,语句精炼,上下关联紧密,层次清晰,起承转合得当。三千里和十九年貌似失律,但十九年是苏武当初于北海牧羝十九年,这是历史事实,不容篡改,所以并不影响整幅对联的美感。
         从修辞手法看,此联使用了借代和精细两种修辞,下联中的十九年,是精准数据。韦鞴毳幕,古时候做的臂衣,劳动时防止臂部受伤的套臂和用毛毡制作的帐篷帘子,这里指寄身异邦含辛茹苦的艰难。
        从内容上看,此联写苏武经十九年雪窖冰天筚路蓝缕异域劫难,终获自自由归来,可怜汉昭帝仅赐其主持边疆的官职,令人顿生为官不值之慨。联语极赞苏武忍辱负重、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责讽了封建帝王不认公l廉的庸襟寡量。
三千里和十九年没有失律,卷子有前几个同学一样,不过也正确!17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赏析:从形式上看,上联中西湖南州和下联中天象地质均失替,但上联采用东南西北四个著名景点,以及下联的天象地质人文物理都是无可替代的名词,所以并不影响整联的美感和语感。
          从修辞上看,此联运用了嵌字,虚字,镶字,串组等多种修辞手法。
          从内容上看,上联写沈括晚年故居梦溪园,下联写沈括的博学善文,从生活和学历两方面突出沈括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

评:赏析的比较全面,还可以细致一点。18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6
发表于 2015-5-16 09:17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兰渚客             学号:  H-11                 得分:96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析:此联从形式上完全符合联律,节奏鲜明,对仗工稳。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疏密”和“瘦肥”相映
成趣,一添一补更增加了联的趣味性,一幅竹梅图跃然眼前,生动活泼,对竹烟梅雪的描摹体现大自然
的和谐韵味,语言清新自然,板桥不愧是书画家。
评:准确,20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析:这副对联是郭沫若先生1953年题写在杜埔草堂诗史堂大厅西壁的对联。是一副赞颂杜甫的联,联中仅仅
十六字概况了杜甫一生的胸怀和志向。上联意为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在民不聊生的动荡社会中,他巍然屹
立于诗坛;下联说杜甫将忧国忧民之心,寄于笔墨,托于诗篇,犹如狂涛巨浪,激励人心,震撼千古。此联
对仗工稳,简洁明快,完全符合联律,一气呵成,汹涌而出,用典自然。
形式内容都不错。20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析:这是美国作家斯诺挽鲁迅的联。首先作为挽联的风格它做到了深沉和庄严。起承转合都安排的非常到位
,联中引用了鲁迅的两部小说《呐喊》、《彷徨》,同时,“领呐喊”、“感彷徨”语带双关,“领呐喊”指出鲁迅
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感彷徨”则是因鲁迅先生的逝世,文坛失去了一面旗帜。悼念之情油然而生。
联中虽然有格律上的不规范,例如“领呐喊”是三仄尾了,然而律不害意,还有“惊闻陨星”和“痛忆旧雨”。联中
几个动词的运用非常好“惊闻、痛忆”,增加了挽联的凄怆性和真情实感,以致对朋友痛心疾首的悼念、缅怀、
惋惜和赞扬之情。
分析准确到位,20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析:首先了解苏武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
。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
,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
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
,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上联就是写苏武在匈奴遭受的百般折磨,被囚雪地大窖,噬雪吞毡,在昭
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封了典属国。下联写苏武长期坚持民族气节,寄身异国
十九年,穿皮衣,住毡幕,在北海牧羊,有几人到此不后悔封侯之路。韦鞴(音:备):皮制的袖套,这里指
皮衣。毳(音:翠)幕:毡帐。此处化用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意。苏武及父亲
苏建两代人在汉朝做官,对汉王朝有深厚感情。所以苏武认为只有为汉王朝奉献一切,生命才有意义,有价
值。联语正气凛然,非常符合苏武的生平事迹。联中运用了数字对,使读者一目了然苏武的生平,“雪窖冰天”
和“韦鞴毳幕”分别句中自对,上下联自对。上下联都非常符合联律,承接自然。完美的对联。
篇幅较长,但是用功!19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析:首先为此联划分节奏: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
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
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
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此联
就是围绕沈括这一生平事迹来写。而且鹤顶格嵌入了沈括的名字。上联是说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东南西北是
指他所到过的地方,在他的梦里,那些山山水水应该是相当的壮丽。下联是说他研究设计的范围,天地人物
,涉猎广泛,博采众长,自然下笔写文章的时候可以纵横驰骋。上联结尾梦里溪山尤壮丽,下联结尾笔端谈
论自纵横,句子中开头四个字嵌入了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沈酣:沉醉,沉迷的意思。联中还运用了排
比的手法,联语简洁明了叙述了沈括一生的人生轨迹和历史贡献。

评:手法内容都有涉及,简介如果融入赏析之中就更好了。17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7
发表于 2015-5-16 09:17 | 只看该作者
网名:晓月沉香      学号:  H04                 得分:96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赏析】
作者郑板桥乃清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竹。此联见于林苏门的《邗江三百吟》卷七,属于意境联,对仗工稳、格律无误,符合联律通则。五言联虽短小,却字字见功力。“补”与“添”巧用拟人手法凸显联眼。“疏”—“密”、“瘦”—“肥”,这俩对反义词亦为点睛之笔,这六个字的完美结合,营造出出轻烟薄雾的竹林及梅雪相映的意境,读罢仿佛也置身于这样优美的画卷之中……同时,这六个字也间接体现出中国画的创作技法,而“竹”与“梅”则隐喻了板桥先生高洁的情怀!
评:比较准确,19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赏析】
此联这是一代文学巨匠郭沫若于1953年为成都杜甫草堂纪念馆撰写的。本联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是句内自对,又上下相对。整个对联看起来对仗工整,声律合度。从内容上来看,这副楹联,虽然只有16个字,但确实体现了郭沫若的大手笔,上下联分别从不同角度来描写,上联就是指杜甫用诗歌、反映当时安史之乱带来社会的不幸,不愧为诗坛圣哲。下联则赞扬杜甫同情人民的苦难,把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於诗篇中。
整副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写诗的一生。另,作者善于化用杜甫诗中常见的“疮痍”、“波澜”等词语入句,隐喻杜甫因敢于大胆揭露社会弊病,因而能成为众多诗人中的圣者。正是因为他同情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笔下的作品如波澜之澎湃壮阔。
准确、切题。20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赏析】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喻为“中国的高尔基”。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八百多万字的著译,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华夕拾》等。斯诺-----美国作家,鲁迅先生的朋友。从联律上来看,本联上联“三仄尾”,个别字词对仗稍宽,但并不妨碍联意的通达。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等作品名称,上联讲述了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军人物这一身份,下联则肯定了他在文坛无可替代的地位。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崇敬和惋惜之情。
内容及手法均有所提及,有自己的感悟,19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赏析】:上联描述其“三千里”外,“雪窖冰天”这样严酷的环境下,仍然是“持节孤臣”,不改其气节,“半世归来羸属国”一句“半世”“羸”,饱经沧桑之感自然而生。
下联描述其“十九年”在异域漂泊,受尽“韦鞴毳幕”之辱,一句“几人到此悔封侯”,一问发人深省。
全联通过对苏武的一生描述,既对其人做出了评价,赞扬其为“持节孤臣”,又通过对苏武的描述做出议论。
全联数字运用精彩。“三千里”在空间上描述,“十九年”在时间上描述,个中沧桑,不言而喻。两结的“半世”“几人”升华了这种沧桑之感。
写出了个人赏析之感,不错!19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赏析】
这副联巧妙的嵌入了沈括的名字及著作《梦溪笔谈》,“沈”通“沉”,实属精彩。
该联是对沈括一生的高度评价。上联“沈酣”统领“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并用四个并列词语描述了沈括一生游历丰富,晚年归隐梦溪山,“梦里溪山”承接“沈酣”自然。
下联则从另一个方面评价沈括。“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概括其在学术上的成就,评价沈括,不得不想起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下联则是从其一生的成就来评价,恰如其分。
该联巧妙的嵌入沈括其名其著作,并恰如其分的评价了沈括,实属难得。
另,该联多处于律不符,然其写法创作上的功力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憾。
评:赏析比较到位,语言精练。19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8
发表于 2015-5-16 09:18 | 只看该作者
网名: 渔村水驿               学号:   C07                得分:97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赏析;上联写竹,下联言梅,均为植物四君子之一,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此联采用白描手法,诗画般展示意象。修竹清脆,疏朗凝烟,寒梅孤傲,沁雪含香。蕴含之人清高儒雅,淡泊宁静,冷傲脱俗之情怀。全联简捷明快,文字流畅,对仗工整,意象隽永高洁。不失为佳作,是它得以流传至今。
评:言简意赅,20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赏析;此联是郭沫若为杜甫草堂题写。全联围绕杜甫颠沛流离,穷困动荡的一生入笔,从侧面透露出杜甫生活在一个并不安定的年代,特指安史之乱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此联用直入的手法,言人间破败凄惨,都在杜甫的诗中展示的淋漓尽致。安得广厦,吾独冻死的忧患意识和高尚情怀,无愧于诗圣名头。他辗转一生,深刻体会民间疾苦,才能为后世留下波澜壮阔生动形象的史诗。供后人体会感悟那个时代的社会景像。全联简捷易懂,立意大,写意实,对仗工整。高度概括杜甫一生最突出的成就。切题中肯,留有余韵,实为上作。
准确、详尽。20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赏析;此联用外视角的手法,撷取局部切入,写一代文坛巨匠逝去,作者感到很震惊。叹言中国文化阵营谁来代替先生的地位,高度褒奖鲁迅在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因为作者和鲁迅是老朋友,所以作者感到非常悲痛,情真意切怀念老朋友,痛心惋惜之情由字里行间油然而生。全联语句流畅朴实,不露痕迹嵌入鲁迅俩部作品《呐喊》,《彷徨》是为双关,手法高妙,此外还用运反问,比喻,夸张手法进行渲染,使联意增色不少。只是联律有失对失替之处。愚见认为作为外国人不能太强求,然意象等表现手法一点也不输中国人。
赏析到位,用心!20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赏析;此联围绕一条主线展开,紧紧抓住主要事件来阐述。采用较为常见的四七句式。三千里为泛指匈奴距离西汉非常遥远,充分体现苏武忠君爱国,坚守操节的民族气概,哪怕是天寒地冻,生命收到危险也在所不惜。十九年为特指,讲苏武在寒苦之地衣衫褴褛,帐篷破败,饥肠辘辘这样的环境下,有多少人会悔不当初。更是凸显苏武高尚的民族英雄气概。全联语句流畅,结构严谨,对仗工整,立意高远。特别是二分句句中自对工整,为全联增色不少,实为上乘之作。
赏析得位,十分用功 19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赏析;此联采用全视角的方式,高度概括沈括的巨大成就。从东南西北,天地人物展示沈括多方面各领域的成就,且句中自对工整。不露痕迹暗嵌沈括及其主要巨著《梦溪笔谈》,可谓个中高手。联语既颂扬沈括包罗万象的渊博,又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广阔无垠,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全联用于通俗易懂,高度概括准确到位,对仗工整,立意大。堪为上作。
评:手法内容赏析的全面有高度,言语简练精彩,对仗实有瑕疵。18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19
发表于 2015-5-16 09:18 | 只看该作者
网名:司马文君          学号:D-11           得分:95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答:作者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此联是一副偶题联。符合联律通则六要素;上下联疏密、肥瘦互相反衬,优美协调;补、添两个动词拟人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从另一角度欣赏,它是针对绘画的一种技法,用语淡雅,清新自然。竹、梅意境优雅,犹见作者清新淡泊之性情。
评:稍嫌简单,19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时期,深知人民疾苦。这是一副郭沫若题杜甫草堂的联。四四式二分句八字短联;符合联律通则;上联主要评价其人,生于平民,成于诗圣;下联赞其文风,取材于生活最底层,艺术价值极高,风格多样;疮痍、圣哲、疾苦、波澜化用杜甫诗句,本联切人,视角独特,能引起读者共鸣。简洁明快,通过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杜甫一生的感慨和赞扬。是我们初学者学习的典范。
形式内容俱佳。20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答:埃德加.斯诺1928年来到中国,在上海,他见到了鲁迅,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
鲁迅,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这是斯诺挽鲁迅先生的一幅挽联,根据其在文坛的作用和作品悼念鲁迅先生的。第二、三分句多处平仄不谐,词性结构“译书、先生,何人、从此”对仗不工。“译书尚未成功”,化用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而来;‘旧雨’与陨星对仗工稳,用典无痕;嵌字‘呐喊’‘彷徨’使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呐喊》切时切人切题,双关警世,转品别开生面。上下联概括了逝者的对新文化的领军作用,下字中肯,惊闻、痛惜哀悼之情充满字里行间。
分析准确,20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答: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苏武,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作者马子静。本联前分句按意节律平仄相谐,2/3句为4/7言正格,【鞴处当平】,词性结构相应,联意相关。运用叙述的表达方法,用典“雪窖冰天”“典属国”切人,36个字,高度赞扬了苏武19年历尽艰辛,不辱使命,忠贞爱国的节操。读起来惊天地,泣鬼神。唯觉4字分句在中间,7.4.7式有承不起之感。
整体气势是比较流畅的,赏析文字还是有所欠缺!17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答: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沈括,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联按意节律平仄多处不谐,因联中使用嵌字对,可从宽;词组结构相应;运用串组和嵌字的修辞手法,上联主要罗列其一生驰骋东南西北,包揽祖国地理、天文风土人情方面的成就 ,下联主要概括在自然科学天、地、事、物方面的著作。首字沈、括上下位置分嵌,梦、溪、笔、谈四字在上下同一位置分嵌,妙化天成,不着痕迹。联语浅显直白,无典故,容易理解记忆,平淡中见深意,朗朗上口。切人准确,唯断句不明,有些气紧。
评:赏析到位,言语简练。古人对联多不断句。19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18

1428

帖子

1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202
经验
469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4
20
发表于 2015-5-16 09:18 | 只看该作者
网名:革正       学号:F11             得分:84

1.偶题   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此联对仗工整,采用拟人的手法,“疏密”“瘦肥”两组反义词,使得“二君子”更添韵味。
评:简单了,17分。
2.杜甫草堂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此联概括了杜甫其人其诗的地位,因为其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在诗中有所体现,所以其诗被称为“诗史”。
内容分析欠缺。16分
3.挽鲁迅  斯诺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联中有出律之处,上句尾三仄,译书对先生不工。嵌入《呐喊》《彷徨》两作品集名,一读便知联挽鲁迅先生,“惊”“痛”两字深刻地表达了惋惜和悲伤。
赏析过于简单,18分
4.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联中有出律处,采用对比和烘托的手法,联语赞扬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崇高品格和忠贞。
此联还是合律的,赏析文字不够!17分

5.沈括故居联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句首嵌名,有点名道姓的之功,却欠自然,然而嵌《梦溪笔谈》四字时,不见斧痕,非常自然。此联概括了沈括一生,他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评:都有涉及却是不足。16分
笔下文生心上志
窗前月映水中天 ——王瑞华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5 12:04 , Processed in 0.1209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