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北纬42度在2006-7-30 11:11:24的发言:
有时间得好好请教一下先生古今音的知识。
北纬道友,那时何年何月已经记不住了,有椒江市(今改定海市)的联友朱汝略先生发起为戚继光纪念馆征联活动,我当时应征写了几副,其中一副七言联,后尾两字是“浙闽”和“蓬莱”。汝略回函称道,“闽”字,古音为平声,如依古音则有失联律,但又说道,如果以新声也是可以的。我当时感到有些诧异,心想,“闽”字不是上声字吗,怎么变成平声字了呢?赶快翻阅《佩文诗韵》,于11真韵部里找到了“闽”字。如是我知道了“闽”字是一个古上今平字。从此我便把汝略先生当作我的半字师,尽管他比我要年轻得多。以后便处处留心那些古今平仄异类字。我于几年前,用手绘制了一张《古今四声平仄对应类字表》,交打字社去打,却打不出来其中的线条来。大多数的声韵理论家们,在讲到古今四声的传承和演变时,都是说,“平分阴阳,入派四(或三)声”,其实古代四声的每一声部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字,被分别分化到今四声中来。如果搞对联或律诗的,仅仅知道有“入”声字被演变到“阴阳上去”四声来,却并不知道古代的“平上去”三声也和“入”声一样被演变到“阴阳上去”四声来,则往往会把:闽、拥、纫、哮、帧和骑、玩、孺、谜、播、瑕、揆、储、弛、娜、俱以及鼻、驯、剖、颗、糙。。。之类汉字予以忽略而发生以新代古以致造成古今双混的现象。有鉴于此,提倡用新四声来撰写对联和律诗很有必要,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人中更应该积极鼓励全面使用现代汉字和现代汉语来创作诗词和对联。我发现网上有好多优秀对联就是用新四声来撰制的。我曾经于数年前在《中国楹联报》上辟一《联律闲话》专栏,刊发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所用的例句全为新四声对联,当时也造成一些小小的影响。可惜我未能结集成册予以付梓。。。。好了,就此打住,以后再谈吧,耽误您的时间了。
龙脊山人魏启鹏06。9。23。16。27于淮北相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