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寥寥数语分辨古今联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主题
62

376

帖子

0

精华

587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3954
经验
13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5 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中有叙,淡中有味,不起惊雷语

平中有叙,就是句子的铺垫有顺序,叙述完后感觉一气呵成,分句间决不能前后颠倒。

淡中有味,常语如题,万不可突兀而来,狂笑而走。其实有题就有所感,有感,话才真,言必切,才能与题交融。突兀,狂笑皆反常心态,非反常事物,不可用。

不起惊雷语。哗众取宠,非大是大非不可用,楹联不是诗词,不是表现个人的作品。

如何区分。
平中有叙,古人写联条理清晰,大的分句决不能前后颠倒还能成篇。  不像现在的联,次序颠倒也能说得通。泛例,以四分句联来说,就是一句和三句能互换,依然能读的通。不是唯一性。正是因为不是唯一性,所以整篇的结构就显得松散,所要表达的内容就有凑数的感觉。

淡中有味。如果不是,就显得生硬,有强取豪夺之态,决不可用。

不起惊雷语。惊雷语,是诗词之法。



一下是顺手粘来,可印证

楼雄三楚,水汇百川,镇落落名区,依旧雕梁画栋;

大地兵销,遥天烽靖,谈悠悠往事,拓开酒胆诗肠。

——清·朱丹山题黄鹤楼

襟江带湖,撑天拔地,喜今番古迹重新,犹当半壁;

望云招鹤,载酒题诗,愿从此斯楼无恙,永镇中流。

——刘维祯题黄鹤楼
前溯千古,后数万年,镇全楚重湖,半壁不容鲸浪撼;

一列星辰,下临江汉,羡长天一色,此身咏得鹤楼秋。

——匡非仪题黄鹤楼

与巨厦摩肩,宏观九州,云横九派,虹桥着雨江如练;

凭远栏瞩目,纵眺三楚,浪下三吴,鹤翼临晴晚更飞。

——王义廉题黄鹤楼

    王义廉,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时势造英雄,胜地重游,莫空对三楚云烟、一江风月;

光阴催过客,危楼独倚,与谁评千秋功罪、百代兴衰。

——萧绍何题黄鹤楼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阁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裘可亭题黄鹤楼

    裘恕,字行恕,号可亭,清江西新建人。道光间县学庠生。

画槛倚丹霄,将古战今争,新仇旧恨,都付白云卷去;

高楼迎丽日,听江声笛韵,铁鼓菱歌,尽随黄鹤归来。

——明·郭绍仪题黄鹤楼

凝八方浩气,吞万里长江,荟三楚人文,待九天仙鹤;

迎四海佳宾,邀五洲贵客,开千秋胜景,领百代风骚。

——徐良荣题黄鹤楼

鹤来鹤去忆仙踪,趁此日登临,风月留吟,江山入画;

楼废楼兴成幻境,问当年逸事,梅花不语,玉笛无声。

——张竹坡题黄鹤楼

  张道深(1670~1698),字自德,号竹坡,祖籍浙江绍兴,徐州人。自幼聪颖好学,以博闻强记闻名遐迩。15岁时参加乡试,然而一直仕途不顺。康熙三十二年(1693),他第四次应试,在名落孙山之后,便遍游京师,在天下名流荟萃的长安书社,大展诗才,赋得诗词百余首,众称其为才子。后在徐州家中评点《金瓶梅》,写下了10余万余字的评论,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遗产。

一声玉笛是何人,只见那岳峙渊淳,江上神仙飞去了;

五月梅花依旧句,每乘得茶香酒兴,天涯客子聚来多。

——清·刘祖庆题黄鹤楼

万家烟火,四面湖山,看举世攘往熙来,大梦何时得觉;

五月梅花,一枝玉笛,羡我公空前绝后,高枕可以无忧。

——佚名题黄鹤楼

傍水起楼台,去滔滔江汉,久历狂澜,旧制梅花留韵在;

撑天存基柱,看熙熙民众,重探胜迹,昔时黄鹤应招回。

——清·许朝霖题黄鹤楼

君骑黄鹤去,俯玉宇琼楼,难抛却千古棋枰,万家灯火;

我泛斗槎来,携诗简画稿,再收拾湖边风月,江上烟花。

——清·周延俊题黄鹤楼

试看长江桥口,此对蛇山,彼对龟山,天生物象常成对;

每登黄鹤楼头,思联孔李,情联崔李,我发心声总有联。

——涂怀珵题黄鹤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5-11 22:29 , Processed in 0.3028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