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七绝 夜拂弦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144

266

帖子

0

精华

400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9325
经验
5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6 1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绝 夜拂弦

着意清音绕指柔

落花无语冷云收

弹到琵琶弦浸月

一分流水一分愁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368

4515

帖子

1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吟堂主

Rank: 10Rank: 10

UID
9277
经验
66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23
2
发表于 2006-11-8 06:46 | 只看该作者

着意清音绕指柔,

落花无语冷云收。(起句委婉,以“落花、冷云”解“韵”。造境非常成功。)

弹到琵琶弦浸月,

一分流水一分愁。(“弹到琵琶弦浸月,一分流水一分愁。”妙句!所谓的“诉不尽愁肠”。可惜此联失粘了,上句应该作平起仄收句,下句反之。这个失误可亏大了。)

水自知音,无关琴瑟
山惟养性,莫问高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94

1663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梅花山主人

Rank: 5Rank: 5Rank: 5

UID
9462
经验
24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2
3
发表于 2006-11-8 08:05 | 只看该作者

弹到琵琶弦浸月,

一分流水一分愁

好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2

1112

帖子

2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3173
经验
154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9
4
发表于 2006-11-8 09:1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箫在2006-11-8 6:46:14的发言:

着意清音绕指柔,

落花无语冷云收。(起句委婉,以“落花、冷云”解“韵”。造境非常成功。)

弹到琵琶弦浸月,

一分流水一分愁。(“弹到琵琶弦浸月,一分流水一分愁。”妙句!所谓的“诉不尽愁肠”。可惜此联失粘了,上句应该作平起仄收句,下句反之。这个失误可亏大了。)

好诗好诗,欣赏、学习了。

一箫师所指问题,可否置换第一、第二句位置以补救之?

无情谷弟子 芳润斋书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87 小时
主题
352

2492

帖子

1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112
经验
57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2
5
发表于 2006-11-8 09:47 | 只看该作者

不必讲究失粘,这种体裁叫折腰体,今人又称之为渭城体。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3句失粘,其实南北朝已有这种“折腰体”,可能是王维的作品影响比较大,所以有人以“渭城体”称之。

梅香君这首作品不错,情境并出,颇耐玩味。推精!

好读书,不求甚解;爱琢句,但苦难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368

4515

帖子

1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吟堂主

Rank: 10Rank: 10

UID
9277
经验
66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23
6
发表于 2006-11-8 12:17 | 只看该作者

补救当然可以的,如何取舍就要看作者自己的了。

格律上,渭城体一说,一箫执不同看法。近体诗有她的进化过程,那时候近体诗尚未定型。近体诗演化至今,既有她的格律当然要遵守。唐之前还没有律诗呢,也不见得今人写近体诗就可以由此不顾近体诗的格律了。

水自知音,无关琴瑟
山惟养性,莫问高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87 小时
主题
352

2492

帖子

1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112
经验
57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2
7
发表于 2006-11-8 16:06 | 只看该作者

渭城体或折腰体,南北朝已经出现,后人也不乏此类。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甚至是七律的折腰体。作为一种体式,后人一直在写。早几年全国一个什么杯诗词大赛,有一首写彭德怀元帅的等级奖作品就是这种体式。还有一些特殊拗句、拗体、仄韵律诗,三联小律等,当代人都还在写。至于个人,推崇正格,这是可以允许并提倡的,但不能以此要求别人。已成公论的东西,任何个人都不能也无法否定。支持一箫先生个人的追求,但不支持一箫先生以自己的观点苛求他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8 17:12:50编辑过]
好读书,不求甚解;爱琢句,但苦难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87 小时
主题
352

2492

帖子

1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112
经验
572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2
8
发表于 2006-11-8 16:08 | 只看该作者
顺便问管理员一句,我已经对作品进行了推精操作,但版面上不见反应,是何缘故?
好读书,不求甚解;爱琢句,但苦难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144

266

帖子

0

精华

400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9325
经验
5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27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1: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堂老师、一箫老师悉心指点,梅香初学乍练,今后还望多多赐教,不胜感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8 21:41:4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 小时
主题
1184

1万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元老

乱弹派之无忌长老

Rank: 10Rank: 10

UID
5355
经验
147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3
10
发表于 2006-11-8 21:5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雪里梅香在2006-11-6 19:40:09的发言:

七绝 夜拂弦

着意清音绕指柔

落花无语冷云收

弹到琵琶弦浸月

一分流水一分愁

选择元素时随意了些,多而见杂;平分秋色则秋色俱无。
几度风前动思怀,江川一棹自归来。
青衫已旧谁人识,独有梅花为我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8 02:19 , Processed in 0.1063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