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稿的机器人已经来了,写诗的机器人还会远吗?
最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围棋大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连续拿下三局胜利之后,人们有点儿惊慌了,虽然韩国棋手李世石于昨日使出“神来一手”,扳回一局,算是暂为人类赢得了一点面子。
而随着“人机大战”的白热化,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担忧也再一次被提及。继美国《纽约时报》与中国新华、腾讯之后,韩国《金融新闻》编辑部日前也正式启用了一名人工智能记者。去年8月份,人们发现《纽约时报》主编竟是聊天机器人这件事,十分诧异,这位“主编”挑选的文章平均阅读量是普通文章的38倍,每天工作24小时不休息,它就是机器人Blossom(花)。除此以外,《纽约时报》很长时间以来都会在财报季、运动比赛报道的时候使用机器人来写稿,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编辑的脑力劳动,提高了效率。知道了《纽约时报》主编竟然是机器人之后,不少网友都纷纷感慨还让不让人活了!然而,这么可怕的事情仅仅一个月之后就来到了国内!国内四大门户之一的腾讯公司财经频道推出了一个叫Dreamwriter(梦写者)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9月份时,Dreamwriter发布了它编辑生涯的第一篇报道。堪称文从字顺,数据翔实,据说写出报道仅用了1分钟。随后的11月份,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成立84年之际,也上线了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 ”。据说“快笔小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可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而韩国的这位人工智能记者,安装了人工智能记者程序,每天股市收盘时,它便基于韩国证券交易所的数据,0.3秒就可写出一篇股市行情的新闻报道。而且据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读者看后分不清到底是不是人写的。更重要的是不仅是写稿快,人工智能记者只需首次设置费用,随后运营的费用接近于0。
这么看来,机器人不光是写稿快,成本低,运营起来也简单容易,相信很多小编看到这都要忍不住泪奔了:饭碗不保啊!
化用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说,“写稿的机器人已经来了,写诗的机器人还会远吗?”(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混在写诗的人群里,机器人的出现不会太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