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炼字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64

1479

帖子

1

精华

1744

积分

联都举人

对联资料搜集人

Rank: 4Rank: 4

UID
4946
经验
174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4 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7 14:17 编辑

炼字 节选于怎样创作对联一文 作者:佚名 炼字,就是在一副对联中选择最能体现对联意境的字、词,从而更好地将要表达的意境表达出来。炼字主要炼的是句子中的动词。动词用的好,往往使之成为文章或一副对联中的点睛之笔。我们先举几个古今文章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有一个妹妹—苏小妹。她和苏轼一样辞赋具佳。哥儿俩经常在一起应对唱和。有一天苏小妹给苏轼出了两句话:“清风细柳,淡月梅花”,让苏轼在每句话的中间加一个腰,构成上下两联。苏东坡就加了“摇”和“映”二字。变成“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认为不好。苏轼思索片刻,则改成“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还是觉得不满意,于是自己改成“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轼听后和在座的诗人黄山谷都抚掌称善。苏轼所加的腰不能说不好,但为什么苏小妹的就更好一些呢?这是因为“扶”字和苏轼的“摇”和“舞”比起来使无形的风仿佛有了知觉,使其人格化了,而且与细的搭配别出心裁。用“失”比“映”和“隐”又好在何处呢?因为“失”字表现出了特定情境中(月下)的物(梅花)的特征,具有不映不隐的朦胧美。 《骆驼祥子》是老舍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的一段被冠以《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之名,编入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中。老舍在这段文字中花重墨从各个方面:环境、人的触觉、视觉、听觉、行为动作描写了天气的炎热。当炎热的天气里飘起一丝清风的时候,被热浪逼进屋子了的人们纷纷跑到大街上以证实一下自己感觉的真假。因为热,人们手里都有一把扇子。老舍在描写人们拿扇子的动作时,没有用“拿”。也没有用“握”,而是用了一个“攥”字,和“握”、“拿”两个字比起来,“攥”非常传神地表现出了人们对热的恐惧,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烘托了天气的炎热。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择恰当的字对更准确的表达作品的意境是非常重要的。创作对联也是这样。对联的特点是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纳更多的信息。因此更需要仔细选择要用的每一个字。下面我们举两副对联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在以上这两副对联中,“放”、“瞒”、“梳”、“润”、“虚”、“傲”、“有”、“无”几个字用的都非常贴切传神。读之让人过目难忘。 对联中的炼句,和普通文章诗词的炼句差别较大。文章中的炼句主要在于选择什么样的句式以便更好地表达需要表达的意思。而对联炼的不是句式,而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是否工整。因为对联中的一联往往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找到另一句使之成为一副,这就是对联中的炼句。在对联创作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

清朝时期有一个穷秀才,屡试不弟,郁郁不乐。一日骑自家毛驴上街,见一酒楼,便想学李白一醉解千愁。上楼点了几两酒,要了几个螃蟹吃喝起来。几个螃蟹下肚,感到尚未尽兴,便想再要几只,一摸兜里所带银钱已无法再买一只螃蟹。于是边喝酒边吃起桌子上的螃蟹腿儿来。吃完桌上的螃蟹腿儿后,见酒壶中尚有余酒,有感而发,吟出一句下联来:吃蟹不足吃蟹足足亦不足。从酒楼出来,上驴回家。因为家贫,买不起鞍骣,便骑在光板驴身上。驴很瘦,驴骨头咯得秀才屁股疼,秀才便前后挪动骑坐的部位。但无论怎样都无法改变。就在秀才为此烦恼不已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刚才自己在酒楼中吟出的下联,眼下的情景不正式一副很好的上联吗!即骑驴磨腚骑驴腚腚也磨腚。 如果说上面这个例子很有趣的话,那么王安石一联的双喜的故事不仅有趣,而且极富传奇色彩。王安石在去京城赶考途中,路过一个村庄,正赶上村中大户人家公开招婿,招婿的条件是对出小姐所出对联的上联。王安石自负才学,挤到近前去看对联的内容,下联写的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见到此联,王安石对出此对联的小姐非常仰慕,但思来想去怎么也无法对出上联。便带着遗憾继续赶路。巧的是,考试中皇帝出的殿试题又是一副对联,这回是有上联无下联,能对出下联者即在考试中获得优胜。上联是这样的: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见此联就想到了在乡村招亲中所见到的待嫁小姐出的下联,皇帝所出的不正好是此联一个绝妙的上联吗?于是,王安石便以小姐所出下联和皇帝上联相对,皇帝见后大加赞赏,钦定王安石在考试中获得优胜。春风得意的王安石在回家的时候又想到了哪个对联招亲的小乡村,结果到这里一看,小姐所出下联仍然没有人能对得上来。于是王安石便以在殿试上皇帝所出上联对之,最终和小姐成就百年之好。 对联的炼意和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都需要用简练的语言,创造出一个特殊的意境来。 在创造意境方面,对联有着其他文学作品不具备的优势,我们还是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解放前,北平有一个学校的数学教师因病去世。此教师正值壮年,英年早逝。家中留下娇妻幼子和年迈的双亲。出殡这天,前来送殡的同事中有人写了一副挽联置于厅堂之上。读之者无不唏嘘。对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ゐ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ゐ提现即时到账SO.CC
对句原则:能工则工,难工则宽,力求意境完美的工对。 对句技术:意境联:从后往前对。拆字联:先对多笔画的。巧联:从中央突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9-25 10:33 , Processed in 0.06353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