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14位状元联语欣赏》 收集整理:宇宙漫游者 纵观对联的发展,清朝是对联的黄金期,使对联由文人的游戏文章,提高、完善、直至升华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难怪有人在“唐诗宋词元曲”后面,加上了“清对联” 之说。 满清王朝自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开始,至1911年(清宣统三年)宣统皇帝正式下诏退位,存续了约323年,在此期间清朝一共进行112次科考,为了鼓励满人读书,顺治年间曾有两科实行满汉分榜。一共产生了114名状元,而进士却有26391名。故清状元的对联,应当能代表当时对联的最高水平。 根据资料,本帖每位状元最多限五副对联托,其中包括由作者诗词中的摘句。当然少于五副的就无可奈何了。 001:傅以渐(1609--1665),字于磐,号星严。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清顺治三年乙酉科状元,是满清开国第一位状元、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傅以渐也是一位知名学者、史学家。以勤政清廉著称于世。 题傅氏宗词“版筑堂”联 版筑恒亭古, 有德世泽长。 手书墨迹联 陶令爱文常对酒, 庾公逢月每题诗。 002:吕宫(1603--1664),字长音,江苏武进人。清顺治四年丁亥科状元,累官至弘文院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吕宫与大学士陈名夏、冯铨、成克巩共荐御史郝浴巡按四川。郝浴上疏弹劾平西王吴三三桂专横跋扈,吴三桂上疏申辨,顺治皇帝撒了郝浴的职,吕宫与几位大学士都有有误荐郝浴的责任,大学士陈名夏因倡言"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被处绞刑;吕宫被降二级留任。吕宫以病乞假,顺治皇帝赐貂裘、蟒缎、鞍马,命驰驿回籍,并说待他身体康复后仍将召用。顺治皇帝驾崩,吕宫曾赴都哭临。 对联资料暂缺 file:///C:\Users\MAC\AppData\Local\Temp\ksohtml12200\wps1.png 003:刘子壮(1609--1652),字克猷,号稚川,黄州(今湖北黄冈)人,清顺治六年己丑科状元。累官至国史馆修撰,充会试同考官,不久即告归。刘子壮博综群籍,精制举文,是清初的楚文大家。 《赤壁》摘句联 虽无一炬周郎烈, 却有三秋苏子词。 《秋怀》摘句联 疲骑穿城白昼静, 春林巢鸟路人稀。 004:邹忠倚(1623--1654),字于度,号海岳,江苏无锡泰伯乡人,清顺治九年辛卯科满汉分榜的汉榜状元,官授翰林修撰。不久就辞官避世,顺治十一年因病去世,年仅32岁。邹忠倚是以“劲险刻后,于平正中见险绝”的“欧体”为宗的书法家。 律诗《夜坐》摘句联
濯缨沧海阔, 狎鸟岁阴迟。
005:麻勒吉(?--1689年),,汉名马中骥,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先世居苏完,顺治九年辛卯科满汉分榜的满榜状元,是清朝第一位满满状元,累官至九门提督步军统领,是清世祖遗诏的起草者之一。曾因勒索受馈、羞辱汉官、徇私舞弊、包庇满人纵兵抢掠等而多次被罢官,又多次被起用、复职。康熙二十八年病卒。康熙三十七年,麻勒吉假报军功案发,经兵部弹劾,追贬麻勒吉,将其削革为民。 手书墨迹联 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事理能达,心气平和。 006:史大成(1621--1682),号立庵,浙江鄞县人。清顺治十二年乙未科满汉分榜的汉榜状元,为清朝浙江第一位状元。原为探花,顺治皇帝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史大成任职四年,因父有病告假,回归乡里。 《送张越青给谏终养归里》摘句联 多君爱日疏, 先我望云心。 《范潞公去官归里》摘句联 诗从携杖得, 名以去官真。 007:图尔宸(生卒年不详),满洲正白旗人。字自中。清顺治十二年乙未科满汉分榜的汉榜状元,是第二个满榜状元。由于满汉分榜仅开两榜,故图尔宸也是最后一个满榜状元。累官至工部侍郎。 《晚钟》摘句联 老树警眠鹤, 空波迎古龙。 《晚步》摘句联 霁后烟痕连树碧, 雨余虹影接霞明。 008:孙承恩(1619--1659),初名曙,字扶桑,苏州府常熟(今江苏张家港)人,清顺治十一年戊戌科汉榜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孙承恩曾因顺治帝宠遇无两,故多次被叫到宫中咨询政事,顺治十六年初夏,孙承恩随顺治皇帝去南海子,皇帝赐骑御马,不料马惊疾驰,并遇上大风扬沙,孙承恩受惊中寒,气逆不能胜,归寓不数日而卒,年仅40岁,人称“短命状元”。他也是当代的一位书法名家。 对联料暂缺 009: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肃,号立斋(一说建斋),江苏昆山人,顺治十六年己亥科状元,顺治帝称徐元文为“佳状元”,经常“晚对便殿,夜分赐馔”,有时竟便衣草鞋相见。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徐元文廷议时数与满大臣抗争,屡招报复,乃上疏力求归里。辞朝之日,舟过临清,关吏借故盘查,仅搜得图书数千卷而已,人人皆赞叹其为清官。徐元文一生勤奋好学,尤精通历史,康熙十八年曾出任修《明史》总裁。 自题厅事联 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加以外甥宅相,女婿门楣,人人得第; 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兼于丁巳乡闱,己亥会试,岁岁登科。 手书墨迹集句联 剑佩青霄近,峰峦翠阁; 拜舞诸蕃集,香度玉楼。 《秋日杂感》摘句联 铜池溜滴宵宵雨, 金井梧飘叶叶风。 《秋日杂感·其四》摘句联 街调献辔严秋马, 树绕将雏子夜乌。 010:马世俊(1609--1666),字章民,初号野臣,后号甸臣,江苏溧阳人。顺治十八年辛丑科状元,累官至翰林侍读兼会试同考官。马世俊精于书画,人赞其书如右军(王羲之)、画似右丞(王维),故有“二右”之誉。可惜他的书画早已散失,存世极少。 手书墨迹《圣教序》集句联 探赜妙门,精穷奥业; 显扬正教,崇阐微言。 《坐骆氏水天一色楼》摘句联
天远亭虚谁放鹤, 山寒节近好寻梅。 011:严我斯(1629--?),字就斯,一字存庵,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湖州)人。康熙三年甲辰科状元,累官至礼部左侍郎。文章操行,为时所重。其诗长于华赡之作,且多近体。 《沧州道上》摘句联 宵来对酒黄云断, 天际怀人白雁过。 012:缪彤(1627--1697),字歌起,号念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六年丁未科状元,是清代第十二位状元,累官至秘书院侍讲兼会试同考官。后对官宦仕途日益淡漠,萌生了辞官归隐之念。终辞官告归,闭门不问时政并出资创立三畏书院,造就了不少人才。 《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摘句联:
入世性情古, 还乡面目真。 《假归南下欲游五台山》摘句联: 客路风光随马去, 家乡村色渡江来。 013:蔡启僔(1619--1683),字硕公,号昆旸,浙江湖州府德清人,随任吏部侍郎、东阁大学士的父亲读书。康熙九年庚戌科状元,累官至翰林院检讨。因病卸职归乡。蔡启僔博学多才,精于天人理数,擅长于书法。 《登齐云洞天》摘句联 树身无岁月, 人影带烟霞。 手书扇面《奉祝权老年翁五旬初度》摘句联 莲渚漾红风自艳, 槐阴凝翠日偏长。 014:韩菼(1637--1704),字元少,别号慕庐,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十二年癸丑科状元,累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韩菼擅长诗词古文,是八股文的一代宗师;也喜欢山水,常邀好友结伴出游。.他还嗜酒豪饮。性倔强,不盲从。去世后谥文懿,人称韩文懿公。 自题灯茏联 四等秀才, 一甲进士。 题苏州唐寅墓才子亭联 在昔唐衢常痛苦, 只今宋玉与招魂。 《寓直书怀》摘句联
揽衣渐觉缁尘积, 握椠多惭藜火窥。 《顾子元臣同侍御行并赠》搞句联
江头螺女常酬客, 洞口榴花不避人。 《上巳宴集碧山堂》摘句联 白社已荒三仕外, 碧山重禊十年余。 015:彭定求(1645--1719),字勤止,一字南畇,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十五年丙辰科状元。累官至国子监司业,曾奉敕编纂《全唐诗》。因父丧乞假归,遂不复出。幼承家学,其为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生平服教最切者,尤仰慕王守仁等七贤。其孙彭启丰为雍正五年状元,祖孙鼎甲,传为吴中美谈。 题韩愈祠联 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曾三仕;
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
《文选楼怀古》摘句联
掞文已撷江山丽, 主器应扶社稷长。 016:归允肃(1642--1689),字孝仪,号惺崖,江苏常熟人。康熙十八年己未科状元,授修撰。累官至少詹事,参与议政。学者。为人持正不阿,简质厚重,工诗文,善书画。后以疾告归,卒于故乡。 自题大门联 绝夤缘奔竞阶,务专求实学; 杜浮言夸张习,要不采虚声。 017:蔡升元(1652-1722),字方麓,号征元,浙江德清人,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状元,是康熙九年庚戌科状元蔡启僔的侄子,累官至左中允。后历任中允、少詹事、詹事等职。康熙二十四年,蔡升元任会试同考官,由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颇受康熙帝宠信。后以终养二老而辞归。 《苑西杂咏》摘句联 芦花菱叶丝丝雨, 紫阁红楼面面风。 018:陆肯堂(1650--1696),字邃深(一作邃升),一字澹成,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状元,累官至侍读学士。陆肯堂颖悟嗜学,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康熙皇帝尝赞其学问人品,屡加恩赐,卒于任上。他工诗,又精古文辞,滂沛闳阔,如万斛泉不可抑止。 《拂水岩》摘句联
晴昼看珠雨, 清秋散玉虹。 手书扇面摘句联 秀岭千盘碧, 飞泉一线清。 019:沈廷文(生卒年不详),字原蘅,号元洲。浙江秀水人。 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状元,累官至会试册考官。沈廷文勤奋好学,饱览群书,十分熟悉古代典籍,是当代的历史学家。他在京为官之时,他年年不忘为老父作寿。沈廷文进孝之心,为人称道。 《顾诗城镡视盐长芦》摘句联
路入白河秋水碧, 树添红叶暮山苍。 020:戴有祺(1657--1711),字丙章,号珑严,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祖籍安徽休宁,清康熙三十年辛未科状元,累官至内值诸词林官。康熙四十一年,因大考詹翰列为三等,依例降职为候补知县,他不肯赴任。辞官归乡隐居,再不复出 。据说当时殿试时,原为第二名,康熙皇帝认为戴有祺书法好,就将他拔置第一。戴有祺孤傲清高,操守谨严,辞官返乡后,筑室蒋泾桥,辟小园,叠假山,临流水,筑舫子,取名“慵斋”,啸歌坐卧其中。后因生活贫困,房屋出售他人。有人赞戴有祺秉性孤介,超然出尘,为文奇古似柳柳州,诗旷达若陆放翁,书法遒劲如褚河南。只可惜科场考了二十年,终未能为国家所用。 对联资料暂缺! 021:胡任舆(?-1704),字孟行,号芝山。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康熙三十三年癸酉科状元,累官至会试同考官。吴三桂乱湖广,民不聊生,胡任舆上书请赈济,百姓建“报恩院”祀之。 对联资料暂缺 022:李蟠(1656—1729),字仙李,号根庵,又号莱溪。江苏徐州人。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状元,是徐州明清两朝唯一一位文状元。累官至顺天府乡试主考官,任上遭到蜚语中伤,被判充军。三年后赐归故里,从此闭门著书,直至善终。康熙三十六年殿试时,殿试时因李蟠答对贴切,符合事理,且见解独到,深得康熙皇帝赞许。李蟠的著作世人视为珍宝,惜已散失。 手书墨迹联 笔扛龙鼎旌豪在, 手拔鲸牙汗涌流。 《户部山探梅》摘句联 疏影偏宜闲散地, 幽香不到艳阳天。 023:汪绎(1671-1706),字玉轮,号东山,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常熟。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状元,是清代开国以来第二十三名状元,累官至礼部分校、《朱子全书》纂修。汪绎原来在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会试得中,因回家奔丧未能殿试。此科恩准补殿试,被康熙皇帝点为状元,作官仅三年便退隐告归。康熙四十四年皇帝南巡,曾令汪绎与翰林汪士鋐赴扬州校刊《全唐诗》。 胪唱之日于马上口占联 归计讵谋千顷竹, 浮生只办十年官。 题《湖北紫阳书院》联 作纲目,继春秋,涑水司马公赖笔削而史书不谬
由问学,尽德性,庐山白鹿洞辨异同而圣道始明 《寄庭仙》摘句联 秋风鲈脍江南味, 春雨梅花处士魂。 《梅花楼访月溪上人》摘句联 斜阳影里看归鸟, 落叶声中著病身。 《秋怀》摘句联
寒宵酒引蘧蘧蝶, 倦眼花蒙薄薄烟。 024:王式丹(1645~1718),字方若,号楼村。江苏宝应人。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状元,仅官至翰林院修撰,曾参与编修《明史》、《佩文韵府》等重要文献。王式丹自少有才名,嗜古好学,“诗文知名海内”, 二十岁时被人誉为江南诗人之首。早年科场不顺,屡试不第,中状元时已五十九岁。因重听不为康熙皇帝所喜,修撰一职当了十年不得升迁。康熙五十二年,因同年榜眼赵晋“辛卯江南科场案” 受牵连入狱,他多次上书申辩,历时好几年才得以澄清。晚年他闭门谢客,拥书自娱。两年后,病逝家中。 《奉诏增修皇舆表院中即事次韵顾书宣前辈》摘句联 池面轻风迎散帙, 檐牙初日照幡书。 《奉诏增修皇舆表院中即事次韵顾书宣前辈·其二》摘句联 周室职方传旧志, 汉家年表效横书。 025:王云锦(1657—1727),字海文,号柳溪。榜名施云锦。又名顾云锦,江苏无锡人。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状元。累官至陕西学政,居为提督此地的道员。任职期间,曾参加编纂《康熙字典》。王云锦诚实坦荡,有一年元旦,王云锦退朝后,和朋友相约玩博戏时子戏,几局玩过后忽然丢了一张牌,几个人找遍各个角落,也没有找到,只好作罢。后来,王云锦见到雍正皇帝,雍正问他:“元旦以何事消遣?”王云锦据实相告,皇帝笑道:“不欺暗室,真状元也。”说着,从衣袖里取出那张牌还给了他,由此他也深得皇帝的信任。 对联资料暂缺 026:赵熊诏(1663--1721),字侯赤,又字裘萼,号学了氏。江苏武进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状元,累官至。曾参与修纂《渊鉴类函》、《康熙字典》,并入值南书房。因遭同僚诬陷被降级留任。赵熊诏父亲为清朝都御史赵申乔,赵申乔检举“南山案”,借以便迫害与赵熊诏争抢状元而结怨的戴名世,致戴名世因此被杀。他父亲死后,赵熊诏以父忧归。 《月下观惠山泉》摘句联 古砌涵秋色, 空亭带晚烟。 《月下观惠山泉·其二》摘句联 亭浸寒光阔, 泉流素影间。 027:王世琛(1680年-1729年),字宝传,号艮甫,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状元,累官至少詹事。雍正七年卒于宫。王世琛为人朴实无华,其学问酷肖其人品。他的书画艺术深受其父王铨影响,但他深居翰林,从不轻易为人写字作画,所以他的书法绘画技能并不为时人所尽知。加上他的作品多不署名,即使偶有流传,也难以确认。清人对王世琛罕见的几幅作品评析说:"文人之笔,无雕饰痕"。 手书墨迹联 赤堇扬华荆芩挺质 绿竹含远繁松霭深 《英州道中寄大兄·其二》摘句联 洒竹无枯泪, 听猿有寸肠。 《过耒阳吊少陵墓》摘句联 行吟终傍灵均泽, 痛哭空陈贾傅书。 028:王敬铭(1668-1721),字丹思,号味闲。苏州府嘉定县(今属上海市嘉定区)人。清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六旬大寿癸巳恩科状元,是嘉定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累官至江西试主考官。早在康熙四十六年皇帝南巡,王敬铭入宫进诗画,极称帝心。即命王敬铭入值畅春园,充武英殿纂修。甚沐宠遇。王敬铭在翰林院时,参加《万寿盛典》纂修时,拜“娄东派”中坚人物王原祁学画。他与金永熙、曹培源、李为宪同为王原祁四大弟子,人称“金曹王李”。 王敬铭的山水画清腴闲远,笔墨渲染,书卷气益溢楮墨,一时闻名于世,人称“书画状元”。人们视其书画为珍品,争而宝之。生有砚癖,索画者投以佳石无不立应。康熙五十六年他父亲去世,王敬铭回乡守制,第二年在家乡去世。 题江西试院联 三条官烛,棘闱辛苦廿年,苟以温饱负平生,斯誓有如江水; 一介儒冠,玉署光荣两世,能取文章报恩遇,此行方识庐山。 《过洛阳赠文仲恭太守》摘句联 祈雨虔为民请命, 论文閒共士摊书。 029:徐陶璋(1674年-1738年),字端揆,号达夫,别署蘅圃。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五十四年已未科状元,是清朝开国以来第二十九名状元,累官至分校礼部会试官。徐陶璋的书法极佳,造诣颇高,闻名于世。他之所以能大魁天下,也是凭籍一手好字。徐陶璋在仕途上也没什么作为,文献典籍对他的仕宦生涯都没有记载,但他的大名却被收入《皇清书史》等书法典籍中。 对联资料暂缺! 030:汪应铨(1685-1745),字杜林,号梅林,江苏常熟人。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状元。累官至左春坊赞善。汪应铨曾奉旨入值南书房。本应在进士馆研习,三年后方得升迁。然而汪应铨未及散馆,便被破格提。因锋芒太露,得罪权贵而遭弹劾。不久,谢职离京,返归故乡。晚年主讲于钟山书院。 题湖北紫阳书院联 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养转深沉。 《游虞山北麓至破山寺》摘句联 壑谷盘回都是路, 草花幽寂自长春。
031:邓钟岳(1674~1748),字东长,号悔庐。东昌府人(今山东聊城人)。康熙六十年辛丑科状元,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元年曾以母丧归乡守制,四年后复起任。邓钟岳工书法,能诗文,康熙对他有“文章平平,字甲天下。”之誉。雍正元年邓钟岳主考江南。自古江南多名士,因为康熙御批有“文章平平”之说,当地举子起了轻慢之心,在邓钟岳离船上岸之时,一位文士跪地拦轿高呼道:“状元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小人不才,偶得上联一比,久难成对,请状元公玉成。”并念出上联为:“皓月当空,明镜反托勘地理;” 此出句刁钻奇巧,邓钟岳一时实难应对。忽见路旁窗前摆放了两盆旱莲,想到故乡东昌湖的红莲,含苞待放时,那花蕾恰似朱笔指天,便朗说出对句:“碧莲出水,朱毫倒援点天文!”,众才子一齐叫好,从此不敢小觑这位“平平状元”了。 手书墨迹联 乐百卉之华滋, 漱六艺之芳润。 手书墨迹联 茗碗香炉别嗜好, 刘略班艺供研搜。 手书墨迹联 漏月荷珠破, 分云雀影迟。 手书墨迹联 品峻于山虚若水, 风清在竹静为兰。 032:于振(生卒年不详),字鹤泉,号秋田,一号连漪,江苏金坛人,清雍正元年癸卯恩科状元,此乃庆祝雍正帝登极大典特设恩科。累官至湖北学政。由于他擅自增添学额两名,遭到参黜后被贬为庶人。但因他博览内外典籍,研学精细,见解独特,所以三年后,他又重新由秀才考取举人,并任行人司司副。于振自幼好学,以文章、书法闻名远近。书法全然类似名家笔墨,后以书法造诣精深,被世人看重,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评于振的行书为上等佳品。 《随扈东巡盛京》摘句联
应运功成遗垒在, 太平日久戍楼闲。 033:陈德(悳)华(1696--1779),字云倬,号月溪。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雍正二年甲辰科状元。累官至礼部尚书。曾任《大清一统志》馆总裁,全稿于乾隆八年完成,由总裁陈悳华等上表进呈。后因弟陈德正遭控滥刑被降职。清史稿中有他的传。 手书墨迹联 道在圣传修在已 德由人积鉴由天 手书墨迹联 雪车冰柱风标似 秋月春云意度间 《送辛锡传表兄之官中州》摘句联
多才好作梁园赋, 乘兴还题艮岳诗。 034:彭启丰(1701~1784)字翰文,号芝庭,晚年号香山老人,兰陔主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雍正五年丁未科状元,康熙十五年状元彭定求的孙子,累官至兵部尚书。殿试时,彭启丰原列为一甲三名,雍正皇帝亲拔为进士第一。彭启丰为官四十年,以谨慎著称。为了奉养母亲,曾请求辞官;在家中辟园亭,植花竹,拥书万卷,乾隆帝曾赐匾额“慈竹春晖”。 晚年主讲紫阳书院。 《栖霞禅房雨坐》摘句联:
声飘千涧瀑, 影暗六朝松。 《哭杨玉符先生》摘句联:
拊缶几曾歌顷豆, 因风空自忆秋莼。 《夜坐》摘句联: 疏风影动林梢月, 宿雨凉生槛外山。 《再过剡溪》摘句联: 春树参差浮岸远, 布帆层折入山迟。 《杨松驿题壁》摘句联: 渐枯涧水停岩窦, 半落霜林露鸟巢。 035:周澍(1684--?),字雨甘,号西坪。江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雍正八年庚戌科状元。累官至台湾海东书院山长。其仕途情况不详。 对联资料暂缺! 036:陈倓(1695--1739),江苏仪征人。字定先,号爱川,清雍正十一年癸丑科状元。累官至册封安南王特简副使。陈倓天性纯笃,有宏远志向,以为民办事为乐。他年少时就负有成器才名,“昼夜苦读,学益进,摇笔文就,惊倒宿儒。弱冠补诸生,试辄高等。”陈倓被派赴安南(今越南)时。他轻装简从,不扰百姓。行至安南,他礼待国王,很受敬重。然因长途跋涉,加上水土不服,陈倓已身患重病。回京不久,又受命典顺天武乡试,竟卒于任上,年仅四十五岁。 对联资料暂缺! 037:金德瑛(1701-1762),字汝白,号桧门。安徽休宁人,寄籍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乾隆元年丙辰科状元,累官至左都御史。金德瑛工书法,喜欢戏曲,常至梨园听歌,曾创作《观剧绝句三十首》。他与郑板桥交往甚密。清代戏曲家蒋士铨是他的门生。金德瑛去世后十年,乾隆皇帝犹惓惓如是。 手书墨迹联: 掬水弄清,揽云测幻; 扃轩秘晓,敞阁放春。 手书墨迹联: 玉贤金声司马史, 烟飞雾张右军书 《徐州怀古》摘句联:
落日霸都濉水壮, 东风姬血草痕新。 《徐州怀古·其二》摘句联: 曾吟大集淋漓句, 今听双洪斗落声。 《徐州怀古·其三》摘句联: 士生贵富天常吝, 志在孤清死不妨。 038:于敏中(1714—1779),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年丙辰科状元,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赏一等轻车都尉。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乾隆三十八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于敏中擅长翰墨,书风近董其昌,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书法家。死后祀贤良祠,谥“文襄”。 自题圃门联云: 今日正宜知此味, 当年曾自咬其根。” 手书墨迹联: 奇石尽含千古秀 异花常占四时春 赠介野园联: 劝子勿为官所腐 知君欲以诗相磨 赠叶昱联: 三公服焕丝纶宠 一片心兼冰雪清 手书墨迹联: 闲吟风月诗无草 梦吐文章笔有花 039: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今广州市黄埔区)人,祖籍福建晋江。乾隆四年戊午科状元,累官至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殿试时乾隆见其“风度端凝,天颜喜甚,赐及第,授修撰。次日,即命入直尚书房”。 庄有恭是位非常难得的治水人才,他为官大部分时间基本是与水打交道,江浙地区很多海塘建设都留有他的足迹。庄有恭幼年即有神童的名声。有一次他放风筝,风筝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进入要求归还。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题福州扶闾廖氏宗词世彩堂联 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 世间无双事业,治耕读书。 题蓬州含晖精舍书斋 含东来紫气 晖锦绣文章 自题联 世事无穷,做到老时学到老 人生有几,得宽怀处且寞怀 手书墨迹联 现出无边佳景色, 映来不尽好韶光。 手书墨迹联 窗静团花气, 波明落鸟巢。 040:金甡,字雨叔,号海住,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七年壬戌科状元。累官至礼部侍郎。乾隆三十八年,陪皇帝去热河,在当直时因病晕倒。第二年病重归乡。金甡在上书房十七年,直谅诚敬,所陈说必正义法言,诸皇子皇孙皆爱重之。传说金甡有一次进一道观避雨,一道长见一读书人进来,逐出句求对:“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 金甡即应对:“子居左,女居右,世界配定好人。” 《挑耳图》题识: 快载勘书暇, 别趣领消息。 《卓文君印》摘句联:
文园寂寞遗书少, 汉玺摧残眢井深。 手书墨迹联: 俭不中礼殊胜于奢, 行过于恭庶无长傲。 手书墨迹联: 肩随洛下东西陆, 胸伫淮南大小山。 041:钱维城 (1720—1772),画家。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乙丑科状元,累官至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入值南书房。他自幼聪敏、有悟性,读书每日千余言,十岁能诗。死后皇帝特赐“尚书”衔,谥 文敏,赐祭葬如例。钱维城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受宫内流行的“四王” 画风影响,景臻繁复,勾皴细密,墨气深重,风格沉厚。经董邦达指导,遂成名手,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 手书墨迹联: 湛露凝珠滋翰墨, 卿云流彩焕丝纶。 手书墨迹联: 水之江汉星之斗, 鹤在云霄凤在梧。 手书墨迹联: 凤阙晓霞红散绮, 龙池春水绿生波。 手书墨迹联: 柏叶为铭,椒花献颂; 龙缠肇岁,凤纪书元。 《属疾寄曹剑亭》摘句联: 霜中群木尽, 雨后一镫深。 《雨后过平阳县》摘句联: 一路杏花发, 满山春鸟啼。 042:梁国治(1723~1786),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又号梅塘,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十三年戊辰科状元。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平生居官清廉俭朴,治事慎密,从无疾言厉色,但决不徇私情,更兼好学爱才,受到百姓的爱戴。梁国治是清代著名书法家,时人将他与钱塘梁同书、毫州梁巘并称为“三梁”。卒后加太子少傅,谥文定。梁同书曾撰联挽他:“天北掩台垣,闻说槐音中夜断;江东失宗衮,心伤荆树一时摧。”
手书墨迹联:
襟怀朗似当天月 气味清于着露兰。 手书墨迹联:
云龙盛际为时栋,
辰象中台仰德华。 手书墨迹联: 儒林奖俗文翁教, 雅量宜人谢傅风。 手书墨迹联: 五色诰裁云锦丽, 九重春到露华浓。
《平定城楼天衢阁成诗以纪之》摘句联 关河榆柳连三月, 烟火楼台出万家。 043:吴鸿(1725~1763),字颉云,号云岩。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十六年辛未科状元,累官至待读学士、湖南学政。当年殿试时,读卷大臣将将刘墉作为一甲第一名。乾隆皇帝可能怀疑读卷大臣巴结正在当朝大红大紫的刘墉的父亲,就将刘墉贬为二甲二名,将原二甲二名吴鸿拔为第一甲第一名。乾隆二十八年,吴鸿学政任差告竣回京,误食河鲀中毒身亡,卒时年仅三十八岁。朝野惜之。 手书墨迹联: 道德文章名争千古, 禽鱼花柳趣领四时。 手书墨迹集句联: 小窗多明使我久坐, 入门大喜与君笑言。 手书墨迹集句联: 千树梨花百壶酒, 万条寒玉一溪烟。 手书墨迹联: 吴山染就丹青色, 楚江横断夕阳边。 《九曜奇峰》摘句联: 影扪星汉三霄落, 卧压蛟螭一丈强。 044:秦大士(1715一1777),字鲁一,又字鉴泉,号涧泉,又号秋田老人,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乾隆十七年皇太后六十圣诞的万寿壬申恩科状元,累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他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少年时书法就小有名气,以至所得润笔能养活家人。他出任过咸安宫的官学;他出任过咸安宫的官学;景山官学总裁,培养了无数人才。乾隆皇帝又提升他为翰林院侍讲学士,教皇子们读书。,培养了无数人才。乾隆二十八年,秦大士请长假终养老父,又推托有病延长假期,其实他已无复出的意思。赋闲在家期间,秦大士曾经主持龙城书院事。”他的书法兼精篆、隶、行、草。绘画也有盛名,尤其擅长于画竹。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题岳王坟联随遇而安,好领略半盏: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题瞻园东山楼:
辛勤有此庐,抽身归矣,喜鸟啼花笑,三径常开,好领取竹簟清 风,茅檐暖日;
萧闲无个事,闭户恬然,对茶熟香温,一编独抱,最难忘别来旧 雨,经过名山。
题关帝庙联: 三教尽皈依,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上; 九州隆享祀,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 题燕子矶石壁: 渔火只疑星倒出, 钟声欲共水争流。 手书墨迹联 学有经法,通知时事; 行无瑕尤,直似古人。 045:庄培因(1723~1759),字本淳,号仲醇。江南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乾隆十九年甲戌科状元,累官侍讲学士兼福建学政,病死于任上,年仅三十七岁。以诗文名,而恭和御制诗居大半。庄培因崇尚气节,诗文流畅,书法精妙,尤以楷书闻名于世。庄氏遗墨不多,仅于庄氏家谱附录中见之。 题网师小筑花影亭联:
鸟语花香帘外景,
天光云影座中春。 题庄氏家庙联 自唐代发祥以来,看鼎甲簪缨鹊起蝉联,灵钟锦绣无双地; 由闽团著姓以后,任吴齐浙粤支分衍派,本溯桃源总一家。
046:蔡以台(1729年-?),字季实,号兰圃,浙江嘉善枫泾(今上海金山)人。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状元,是清朝开国以来第四十六位状元。也是枫泾历史上两名状元之一。累官至日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中允、顺天乡试同考官。他担任考官期间,公正取士,奖掖寒素,为时人所称道。后因母年迈,辞官回乡。早年家贫,母亲患病无钱医治,蔡以台向妻诉苦,并得其允后,将妻卖于嘉善首富周员外,周员外知此事后,送还其妻并赠银千两,嘱咐其潜心学习以应科举。他常以自己卖妻养母故事,激励出身贫寒的学子。乾隆皇帝对其不以出身寒微为讳的举动甚为欣赏,蔡赞赏有加。以台学识渊博,善辨钟鼎、金石、图书等文物,诗文气骨奇高,清丽绝俗。他生性耿直,居乡不谒当道者,著作大多不具名。 《寄周青在》摘句联: 风筛千个平安竹, 雪压一枝偃蹇梅。 《光明殿寓斋应慎郡王教》摘句联: 棋敲暖玉甘饶子, 诗效寒郊肯让人。 047:毕沅(1730~1797),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状元,累官至湖广总督。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世职。赵翼曾挽以联云:“羊祜惠犹留岘首,马援功未竞壶头。”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也是一位楹联大家,名联很多。 题湖北紫阳书院联: 道统得薪传,经史遗文,独轶汉唐标奥义; 心香崇梓里,春秋秩祀,遥以江沔溯真源。 题岳阳小乔墓联 战士久无家,赤壁清风苏子赋; 佳人犹有冢,黄陵芳草杜鹃啼。” 题武汉太白亭联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题岳阳楼联 湘灵瑟,吕仙怀,坐览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壁我重来。
自挽联 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 学佛成仙皆幻相,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 048: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园,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皇太后七旬万寿恩科以探花第三名进呈乾隆皇帝殿试,乾隆以其书法工整清秀为由,选中为头名状元;累官至内阁首辅,加太子太傅衔。后因疾致仕返回韩城故里时,嘉庆皇帝恩赐御制诗条幅,其中有“真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之赞语,并命皇次子摆宴饯行。王杰历事两朝,为相十载,名冠朝班四十年,当时权臣和珅把持朝政,唯王杰不买其帐。嘉庆年和珅倒台,王杰出任主审官,使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受到严惩。 题保极宫联:
夜雨闲吟左司句;
时晴快仿右军书。 手书墨迹联: 惠风和畅宜修竹, 快雪时晴映早梅。 手书墨迹联: 地缩三弓,墙外让人行路; 楼添一角,座中贸客听泉。 手书墨迹联: 君子襟怀,俨若光风霁月; 大儒事业,卓然纬地经天。 手书墨迹联: 节映冰雪神凝秋水, 心贞琨玉气蔼春风。 049:秦大成(1720年—1779年),字澄叙,号簪园。清江南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状元。累官至会试同考官。他从小丧父,因此对母亲十分孝顺,因母亲水土不服,请长假回乡侍养老母。乾隆四十三年复任,后再次告假回乡,卒于家中。秦大成生得其貌不扬,加上家境清寒,所以一直未曾婚配。直到中秀才后,母亲才为他说上婚事。洞房花烛之夜,秦大成见新娘子在床边泪如雨下,不禁大吃一惊。最后知道新娘早就定亲,因父母嫌贫爱富,就退了婚约。又了解到原来被退那人正是秦大成当年的学友。于是派人把那位学友请来,把自己的洞房让出来作学友的洞房,让他们完婚。第二天,又将全部嫁妆及洞房摆设一起交予学友,照样吹吹打打,送他们回家。据史书记载,秦大成的品德为时人称道,在他去世时“仅有薄田三十亩,图书满架”。死前留言:“吾所受之先人者,即此传于子孙而已。” 书法资料暂无! 050:张书勋(生卒年不详),字在常,号酉峰,清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状元,累官至右中允。张书勋自幼以孝闻于乡里,深得乡人称赞。乾隆三十年,张书勋以举人的身份得到知县位置。次参加朝廷殿试,果然高中榜首。以知县身份参加殿试且高中状元,为有史以来不多见。 对联资料暂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