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夕阳箫鼓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主题
997

3976

帖子

3

精华

583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8227
经验
58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4 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3959d8 size=3> 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FONT></b>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b><FONT size=3><FONT color=#3959d8><FONT face=楷体_GB2312>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G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G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FONT>
       </FONT></FONT></b></FONT></P>
<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FONT color=#3959d8><FONT face=楷体_GB2312>
<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color=#3959d8 size=3><B>  《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阳箫歌》,此外还有《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不同版本流传于世。有人认为《夕阳箫鼓》的立意,来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浔阳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事实上《夕阳箫鼓》的意境与《琵琶行》有较大差异。史上更多人认为《夕阳箫鼓》的音乐内容和其展示的意境,来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改编自《夕阳箫鼓》管弦乐曲,更是直接取名为《春江花月夜》。</B></FONT></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color=#3959d8 size=3><B>   《夕阳箫鼓》的曲情基本来自《春江花月夜》的诗情。《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诗人,甚至不入《旧唐书》人物列传。《旧唐书》只是在贺知章的列传里简略的提到了张若虚。张若虚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一起被誉为吴中四士。贺知章是初唐著名诗人,张旭是书法大家,两人都是杜甫“饮中八仙”诗中的绝顶人物。相比之下,张若虚的名气远远不及与贺知章和张旭。《全唐诗》里只有两首张若虚的诗,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为《代答孤梦远》。</B></FONT></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color=#3959d8 size=3><B>   张若虚虽不著名,但他拥有这首被后人称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个天才辈出的年代里占有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属乐府清商曲,据说此曲为陈后主叔宝所创,在隋唐时较为流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调与境界远在同题的宫廷诗之上。</B></FONT></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color=#3959d8 size=3><B>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此诗一开始便立意高远,气势雄浑。从春江到海潮,从江树到花林,从月升到月落,从现实到梦境,张若虚给世人描绘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图景,苍茫深阔,静谧优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四句,历来被认为包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用闻一多的话来说,“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没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此诗结尾有游子思归、离愁别恨等情绪,虽略显感伤,仍不减大气。</B></FONT></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color=#3959d8 size=3><B>   奇怪的是,从唐、宋到明代前期,各家诗评很少关注此诗,自然也无人承认它是一篇旷世杰作了。自明代以后的唐诗选本里才开始收录这首诗。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道:“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な帧!?/b&gt;</FONT></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color=#3959d8 size=3><B>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中说此诗“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然成章。”清末王闿运在《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中评此诗说:“张若虚《春江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ル彩| 六合投ル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ル乐ル城:顶级信用ル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

48

帖子

0

精华

784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0936
经验
1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5
2
发表于 2007-3-16 13:52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仿宋_GB2312>《夕阳箫鼓》的琴声阵阵传来,绘声绘影,《春江花月夜》所描述的那种画韵诗境尽现于眼前,使人有如梦回唐朝,进而无限感怀大唐盛世之万千气象</FONT>[em04][em04]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h彩| 六合投h注| 网络赚钱去SO娱h乐h城:顶级信用h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80

5878

帖子

0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10988
经验
61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11
3
发表于 2007-3-17 22:44 | 只看该作者
稀饭![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9-25 13:20 , Processed in 0.0735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