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同意。---- Thanks!
韵律扣分标准还可以细分一下。何毛病扣多少分。----
相信要个完善的评分法, 非一時半刻之功, 若簷前滴水, 还望眾位!
例如:
一字出律, 专名者, 不扣或扣半分(左右); 略拗则扣一至二分(左右);太拗(扣二至三分)...
三仄尾, 版主自作主張; 三平尾, 扣一至二分, 或甚之. 是否看对诵读有多大影响.
孤仄,则应不扣分, 因古人喜同平声字, 盖易入曲; 孤平, 当得扣一至二分. (又假如孤平而上去入配搭佳, 亦无妨而不扣)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自然不理. (但犯者亦会出现"未出律而拗"的).
七律句之尾三字, 如平仄平/仄平仄, 也很讨使拗的, 版主之主意了.
对偶稍宽, 狂认为在律诗里, 可扣可不扣分, 因其往往诗味浓于"死对"的句子.... (只是我见)
(用新声必须注明 -- 但用新声者, 因没有入声字, 诗境多少有平板之敝!!)
意境确不好掌握。一是强调切合主题,二要出新,三要通顺流畅。---
内容无问题? 可能还未现吧!! 意境, 也算在风里. 这个风, 又已把风雅颂包含, 和顺,达,雅也息息相关. 又,雅,又实包含于造辞之运用上. 此也是评诗之笼统使焉. 绝不能勾股弦代之. 各人认为其诗风格高, 则三至五分, 若庸俗, 则无分. 应难有滿十分的. "通顺流畅" 在内容里. "出新', 也是个问题, 用新词, 如怒鼠临屏奔命, 愚鱼锉网逃生, 用三二而妙用是好的, 全诗皆新, eh....还看技术吧! 但又有造词古典而意义创新, 或造词新颖兼意义超凡, 又或造词中英合璧而意烂情霉者又如何? 这都可叫"出新", 这.... 又要版主动脑筋了! (只是我见)(见说"心灵所与"而已)
另:用典要求注明。否则冷僻之典容易误判。不提倡用典太多。多了会造成晦涩难懂。
李商隱一七字句常含二典, 今人那有闲情关照, 如此矫情出现, 吃力不讨好, 亦可扣分!!?? 一首七律, 用三个典, 殊无不可, 实可增趣.
请大家再讨论下,都发表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2:20: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