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2007年度殿试(3号卷)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6 0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告]2007殿试(3号卷)

题一:意境应对(15分)

出句:云展长笺,孤峰直笔书天意 对句:浪铺穹卷,满月横章证海图

题二:情景应对(15分)

某联友,趁国庆长假期间出外旅游,欲访幽静之寺院,寻古人之遗迹,发思古之幽情。见某古刹,为招揽游客,烘托节日气氛,条幅高挂,彩旗飘飘,院内外摆满鲜花,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全然失去了佛门的幽静,有点失望。他边想着常建的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罄音”,边发表感慨, 随口咏了一句上联(如下出句)。恰好被旁边一人(不知是和尚还是居士、游人)听到,也对了一句下联。令诗人大加赞赏,视为知音,于是二人结伴而游。如果在旁听到的是你,会如何应对?

出句:逢节遍人潮,听古刹声嚣,千年曲径幽安在? 对句:出尘离欲海,看香坛意盛,一脉清心佛自萌

题三:拟联:单边字数7字以上(20分)

温家宝总理的诗《远望星空》寄语学子:“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请你根据此诗意境,写一联相赠学子。

旷谷虚怀容大象 涓流入海聚真知

题四:拟联:单边字数11字以上。(20分)

南京的秦淮河古名为“淮水”。它的源头有两处,东部源头出自句容县宝华山,南部源头出自溧水县东庭山,两个源头在江宁县的方山埭交汇,从东水关流入南京城,再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 全长约110公里。秦淮河有内秦淮、外秦淮之分。流入城里的内秦淮称为“十里秦淮”,素有六朝金粉之誉。两岸全部是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飞檐漏窗,雕梁画栋,加之人文荟萃、市井繁华, 组成了最能体现金陵古都风貌的秦淮人家。据说秦始皇东巡时途经金陵,偶经这条河段,听风水先生说此地乃圣地,该城有王者风范,是藏龙卧虎之地,龙头就藏在方山,只有断方山龙脉, 才能保皇位,秦始皇为了泄金陵之王气,故将此河改姓秦,称之为秦淮河。历史上的秦淮河充满了胭脂气,那酒家和歌楼是必不可少的。一首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便是泛舟秦淮河前的第一感觉。“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的秦淮河自古两岸簇拥着 贵族世家,文人墨客穿梭不停,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桃花扇》中所言“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正是绝喻。 朱自清和余平伯的同题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近代人首先被刻录下来的秦淮河印象。黄金周中秦淮河上画舫穿梭,夫子庙里游人如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的大成殿、 民间艺术大观园、江南贡院、瞻园、李香君故居、中华门城堡、白鹭洲公园等景点迎来人流高峰。其中,水上游览线的生意特别好,画舫、游船从早跑到晚, 众多游客让画舫上一直面带微笑讲解的导游小姐,忙得不可开交。游客荡舟湖上,水、寺、亭、台、楼、阁、桥等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游客流连忘返。 请为秦淮河上的游船题一幅联,用来替船家招揽国庆黄金周来此旅游的游客。

萦耳处红粉琴笙 儒雅华文 看彩灯高挂 兴盛六朝无愧水 关心者紫腾雕栋 王尊工巧 凭画舫栉临 开基一统始称秦

题五:评联,赏析。(30分)

下面2联是从“庆新春《联都》有奖对联创作大赛”第三题“名山胜迹”前二十名作品中选出的。从立意、构思、技巧、遣词用字、联律等等方面分析其得失,同时论述一下风景名胜联写作技巧, 要点,或心得:限800~1000字。字数不合规定酌情扣分。

①苍山开慧路,洱海渡慈航,三塔朝宗归净土;梵呗示真如,天花呈妙象,万方崇圣悟禅缘。

②倚苍山雪影,枕洱海涛声,柱地撑天,三塔巍然成鼎足;溯佛国渊源,袭皇家气脉,抚今追昔,千年仰止证禅心。

①整联工整,布局稳健,属中等偏上。 上联介绍崇圣寺几处名胜,下联写佛法虚相。实虚相对虽然无可厚非,但下联非崇圣寺独有,作为风景名胜联不够切题,略弱。 上联:前两分句字句通常,轻快明丽,苍山开慧路, 洱海渡慈航,极为贴切,且顺理成章道出崇圣寺的圣地,是此联的亮点。三塔朝宗归净土,也可理解,但不如前两分句来得自然。 下联:若非写此胜景,但看联,是为佳作,前两分句与上联相对较为合适,第三分句略有问题。崇字位置似乎应为朝更贴切,但为了避免与上联重字换成崇,略显滞呆,缘者宜结不宜悟。 想来作者先成上联,后有下联,非一气呵成,故有造作痕迹。 ②立意巧妙,结构合一,属上等偏下。 上联写名山胜景,下联写大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12 04:04 , Processed in 0.07822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