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预四班第一讲作业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0
标题: 预四班第一讲作业汇总
预四班第一讲作业汇总
由于论坛有先进功能,以后提交作业可以不用隐藏!
第一讲作业
学号:                             网名: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0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102                            网名:刮向海角的风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结构相同,词性相当,节奏相应,内容相关。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
对于合掌的解释还不够细致。也不是所有同义相对的都算合掌,比如“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山五言诗,要先生低首;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一联中,“先生”“国士”均是指李白,也算是同义却不能算作合掌。在我看来,合掌的定义更注重的是短语以及句子整体所表达的含义是否雷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残香幸而有诗留【刮向海角的风】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垂岸柳丝分外青【刮向海角的风】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幽鸣远近鹤回旋【刮向海角的风】
    按照联律的要求,此出句4,6位斜和清两字失替。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 题/ 红  叶 / 寄  /流  水(节奏)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仄(平仄)
          名   动   形  名   动   动  名 (词性)
          主   谓      宾     谓      宾     (结构)
对句:曲 /入 / 清  风/ 随 /浮   云   (节奏)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平仄)
          名   动  形  名   动  动   名  (词性)
          主   谓      宾    谓      宾      (结构)
学生愚见;常言三平为大忌,这五平呢?    在对联中数量,颜色和方位词要求严格对仗 的,红对清,不工。
本来是要你找问题,你非得反问一个。很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是三平尾,二是浮字失替失对。
“红对清”还算是行得通的,对联中和颜色有关的借对还是很多的,比如“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一道桥”,借“沧”的同音字“苍”来与“黄”字相对,“苍”有“苍白”之意,也算工整。此处若将借“清”的同音字“青”来与“红”字相对,就十分漂亮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 甲/一 周,尚/ 余/半 百/岁 月;(节奏)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仄 仄 仄 仄  (平仄)
  名   数  量   副  动  数 数  名    (词性)
  主    补       状   谓    定     宾     (结构)
古 稀/双 庆,犹/ 欠/三 十/春 秋。(节奏)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平仄)
   名  数  动   副  动  数 数   名        (词性)  
  主     补      状   谓    定    宾        (结构)
学生愚见:上联四仄尾,当为大家所禁!上联百,月失替,下联欠,十失替。上下联百,十失对!
对于机关联来说,对格律的要求相对一般对联还是不那么高的。当然,既然作为预科班的作业题,拿出来让大家分析平仄也是目的之一。此外,我个人以为,不管旁人对这联如何夸奖赞扬,此处上下二联确实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属于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两个字数相等,词性结构大体相同,意思相关的文句。
对仗是诗词创造和对联写作时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和手段。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的基础上,上下句中同一位子的词语必须结构一致,平仄相反!尽力避免上下句同一位子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
只说出了二者的区别,没有论述其共同点。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1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106    网名:闲看山水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a.字数相等: 即上下联字数相等,不管单句联还是多句联,上、下联所对应的分句之间字数分别相等。
b.内容相关:是指上下联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语气相关、相扣、相联、相呼应,上下联之间有着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c.词性相当: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词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d.结构相称: 指上下联的句式一致,词组的结构一致。即主语对主语,宾语对宾语...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e.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同步。在联律中,节奏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f.平仄相谐: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对联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个人同时说的两句话,只是经过了对联特定的工艺要求加工而已。正常人说话,首先要具有语言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若上下句之间之间缺乏了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从关联方面来看,那第二句话就是”。而一个人说话,是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语气的,这就要求语言风格及语气上的融合统一,比如出句风格上俏皮可人,对句古板平稳,便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这也造成了风格语气上的。关于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道理上都是一样。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跟上面的同学是一样的问题,复制下来:
对于合掌的解释还不够细致。也不是所有同义相对的都算合掌,比如“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山五言诗,要先生低首;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一联中,“先生”“国士”均是指李白,也算是同义却不能算作合掌。在我看来,合掌的定义更注重的是短语以及句子整体所表达的含义是否雷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芦笙唯愿与卿吹【闲看山水】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流野爽风分外香【闲看山水】
这里的“香”没能给出照应,没什么来由。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淡云飘逸岭昂然【闲看山水】
“清浅”对“昂然”不工。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分析:意境优雅。上下句关联紧密,词性相当,结构一致,节奏同步。只,下句五平尾,尤惜第六字‘浮’失替未能补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分析:巧用上下句隐藏数字贺寿,颇具匠心。上句第二分句四仄尾。
一样的问题,没能说出合掌的弊病。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例如:(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只对偶,不对仗。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既对偶,又对仗。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1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104               网名:睡眼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对联的两联之间打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谓之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所谓合掌,指两联中有部分同意相对,或全部同意相对。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汉语中的词可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竹篱自始任蝶栖 [今音]
结构没理清。出句“扫”字的主语是省略掉的“我”,而对句“栖”的主语是“蝶”。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泛水孤舟别样轻 [睡眼]
为什么泛水的孤舟就别样清呢?显然缺少必然的联系。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虬枝劲健月朦胧 [睡眼]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简答:下联三平尾;所以,六字位失对。下联四六位失替。上下联的关联不好,有隔的嫌疑。
说的不错,就是出对句应该也能不算隔。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此联全部合掌;本联应为祝寿所作。上联是说这人一百一十岁了。下联也是这个意思。除了玩弄文字和做一点简单的数学题之外,毫无意义可言。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汉语修辞手法之一。 一般要求字数相等,内容相联或相对。而对仗是一种文学体裁,从技术层面上看,对仗是一种更为严格的对偶。它不光要符合对偶 的要求,还要完全符合格律的要求,即符合交替律和相反律。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1
040109瘦风作业(一)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基础要素2个: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语法要素2个: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声律要素2个: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也就是隔意或者意隔,是指一幅对联中的对句所表达的意义和出句所表达的意思没有关联性,甚至相差很远。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汉语中的词性分为两大类,即实词和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莲池何以为君清【瘦风】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望海苍天格外晴【瘦风】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冷风摇晃梦凄凉【瘦风】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
首先,看看对联的节奏点或者音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照对联六要素,此联主要问题是违背了第六个要素“平仄相谐”的要求,具体如下:
(1)《联律通则》第五条要求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节奏点平仄如不相对的,便是“失对”。对联一个句子中,位于246位置上的字,应该是“平仄平”或者是“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形式出现的,如果出现“平平仄”,或者“仄平平”,这就是失替。可见,此联的出句“叶”与“水”皆仄、对句“风”与“云”皆平,失替了;另外,按照“二四六”分明要求,出句“流”与对句“浮”皆平,失对了。
(2)《联律通则》第十条规定:“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下联“浮”与“风”皆平,失替了,且“随浮云”犯了“三平尾”。
(3)试修正如下,即将原出句的“流水”与对句的“浮云”对调,并将“流”(平)字改为“逝”(仄):
出句:诗题红叶寄浮云(下联)
对句:曲入清风随逝水(上联)
问题找的不错。只是“红叶题诗”是有典故的,这样改了反而不好。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文学与数学分属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此联中苏轼将两者合而为一,在对联中融入数学运算,使其珠联璧合,趣味盎然。此联的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题:60+50=110;70+70-30=110.借此祝贺佛印法师的一百一十岁寿辰,真可谓别具匠心。
此联给我们初学对联者至少有如下启示:
一是注重炼字造句。语言文字不仅有不同的意义,还有不用的语言、语气和修辞色彩,用得当才能词达其义,真抒其意。苏轼的练字造句,值得我们学习,可以本联和其修改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故事引以启示。
二是注重知识整合。对联是文学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有自己的独立性、独创性,但在创作运用的时候,需要调动整合各方面的知识为其所用,不仅很好地解决“理屈词穷”问题,还能够增加对联的艺术效果和内涵。
三是掌握诸种称谓。本联中代表年纪的别称花甲(60岁)、古稀(70岁)、春秋(年或岁)等,这些自古称谓,是我们学联集字练句的基础之一,必须学习掌握。
找这联来的目的并不是让你们说它有多好,而是想让你们找找它存在的问题。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指的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偶的要求是“大体相同”,而对仗的要求是“必须一致”,且平仄相对,比对偶更严格,这在对联、格律诗词上体现尤为突出。如对联要求对仗加上对律,不能“失替”、不能“失律”、不能“失对”、不能“三平尾”、不能“三仄尾”、不能“孤平”等,如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概括起来:
(1)“对偶”和“对仗”的相同点就是大家都要求有对联六要素质中的前边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2)“对偶”和“对仗”的不同点就在于对联六要素质中的后边两个要素: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对仗此两要素有严格要求,而对偶没有,也就是说对偶没有声律上的严格要求。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2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隔就是上下联缺乏必要的内在关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同或相似
解释的太过于简单了一些。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汉语的词性大致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草堂难却为君开。
中间“难却”二字可以斟酌一下。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漾柳春风万里葱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磬音跌宕山翠微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此出句符合平仄交替,意境也很好啊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至于对句也看不出什么毛病诗题对曲入,诗和曲都是名词。题对入是动词也没错,红叶对清风似乎也没错,寄流水对随浮云?哈哈哈找到了流对浮平仄不对哟。流是平,而对句应该是仄才对。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这一联中节奏点是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词性相同,平仄相对,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相称、节奏相应,是一组非常工整的对联。
没有挑出合掌的毛病。
还有苏轼肯定不是用的新韵,平仄你再看看。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他们的区别是:
对偶他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则是指诗词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法。它要求在对偶的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字数都相等,词性都相同。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2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101               网名:李思欢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之间缺乏了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也有隔的问题。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
太过简单了一些。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荷塘只愿待春归【李思欢】
同样是结构没理清,自己再分析一下“扫”字和“归”字的主语看看。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垂地柳条万道青【李思欢】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绰姿飘动柳温柔【李思欢】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 “浮”字出律。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合掌。
还有呢,平仄不分析了?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3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1010                         网名:     雨晨儿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像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就是意“隔”。 关于“隔”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道理上都是一样。任何思维的空间跨度,都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当作“轴”去贯穿联系,使上下联之间转承无断缝,形成协调统一,圆融而相得益彰,始终象是一个正常人同时说的两句话。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没有对合掌有一个细致的深层次的理解,可以参看一下对第一位同学的点评。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柳琴今始为君弹【雁过无痕】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遍地桃花分外红 【雁过无痕】   
3.出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 寒风萧瑟山寂寥【雁过无痕】
题外话:这个雁过无痕是谁?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句失替:在分句里246位应该平仄交替,入,风、浮是仄平平。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上联是说60岁加50岁是110岁,下联也是这个意思,应该属于合掌,上下联说的是一个意思。
怎么都不分析一下平仄呢?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3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1010                         网名:     雨晨儿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像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就是意“隔”。 关于“隔”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道理上都是一样。任何思维的空间跨度,都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当作“轴”去贯穿联系,使上下联之间转承无断缝,形成协调统一,圆融而相得益彰,始终象是一个正常人同时说的两句话。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柳琴今始为君弹【雁过无痕】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遍地桃花分外红 【雁过无痕】   
3.出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 寒风萧瑟山寂寥【雁过无痕】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句失替:在分句里246位应该平仄交替,入,风、浮是仄平平。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上联是说60岁加50岁是110岁,下联也是这个意思,应该属于合掌,上下联说的是一个意思。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3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108                            网名:浅草流萤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隔: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一样是没能进行深刻一些的解释,参见第一位同学的点评。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山门微敞纳云来[浅草流萤]
结构有问题。对句“微敞”作了“山门”谓语,而出句没有这样安排。此外,“扫”的主语不是“客”,而“来”的主语是“云”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映水浮云有限身[浅草流萤]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寒香隐约梦飞扬 [浅草流萤]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且未隔未合掌。
平仄不相谐,对句中的浮云“浮”字失对。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此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对。唯“十”字与“百”失对。
此联为祝寿联。应是庆贺一110岁老人寿诞。花甲60+半百50=110;古稀70*2=140,减去30春秋,110岁。下联犹欠三十春秋,寄寓老人110岁尚不够,还要再活三十年。喜庆、贴切,岁月、春秋稍嫌合掌,但喜庆祝寿却也无妨。
你已经知道上下联都是说的一个意思了,却刚好避过了,只说“岁月”对“春秋”合掌,可惜了。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比对偶要求更加严格。它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5
第一讲作业学号: 040312                           
网名:鸿爪踏雪泥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  内容相关 词性相当 平仄相谐 节奏相应 结构相称
麦: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上述六要素,大体上还存在某种层层递进的关系。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意思内容相隔  没有联系 没有因果关系
麦:关于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上下联意思内容相似 表达意思一样 用词相近 比如:天地对乾坤
麦:局部或全部意思相同或相近。。。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实词: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虚词:副词 连词 语气助词
麦:词性的概念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枫溪有幸晚舟停
麦:凑字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荡水漪澜别样澄
麦:一动一静,澄字再斟酌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波光粼动舟飘荡
麦:荡绿了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诗/题/红叶/寄流水 主语/谓语/宾语/补语
平平平仄仄平仄
曲/入/清风/随浮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对句失替   浮
麦:分析一般包括词性、节奏、平仄、关联等。
节奏不要分这么细,要分大节奏。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花甲:60岁 尚余半百岁月 也就是比60岁多半百  

60+50=110 也就是现在110岁
古稀:70岁  古稀双庆 也就是140岁  犹欠三十春秋 也就

是还少30岁 140-30=110
麦:让你分析,不是让你做数学题。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仗严对  对偶宽对  要求严格的对偶就是对仗
麦:还真省略字


结构 字数 意义 平仄 词性 上下联关系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5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209                      网名: 花间惹尘埃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之间给人们的感觉语无伦次,不知所以,缺乏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称之为“隔”。
麦:关于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上下联之间说来说去就是那么一个意思,作为平时说话,人家会说你罗嗦,在对联里,就是“合掌”。
麦:对联整体或局部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或者相对的用词相同或相近。。。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麦:还有词性的概念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兰舟今始为君归【花间惹尘埃】
麦:为君归三平尾了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逝水楼台几度春【花间惹尘埃】
麦:仔细读读,感觉一下情绪和景观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闲枝摇曳梦婆娑【花间惹尘埃】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分析: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二、内容 诗和曲  红叶和清风  流水对浮云,,基本相当,没有合掌和隔的现象。
三、词性相当  上下联都是:名 动 名  动 形 名
四、结构相称   诗 题红叶     寄   流水     曲 入清风  随  浮云
            主  状语      谓   宾语     主 状语    谓  宾语
麦:结构分析再看看

   五、节奏相应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六、平仄不相谐
    诗题红叶寄流水         曲入清风随浮云
       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   
       此对联下联是三平尾,失对 (浮字出律)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  尚余半百岁月
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古稀双庆  犹欠三十春秋
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
答:半百岁月失替。  三仄尾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6
联都对联预4班第一讲第二组作业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208               网名:懒凭风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答: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
麦:关于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指两句之间用了同义或者近义词,又或者是两句诗的内容相同或极度相似。其实词义、句意相同便破坏了对句的对称美、结构美与和谐美。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答: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麦:词性的概念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诗心但得为春留
麦:对句感觉有点远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照水桃花别样娇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东风缱绻月娉婷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 上下联字数相等、意境相偕、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但在平仄相谐方面,上联为拗句,下联四六位失替。
麦:要用六要素详细分析,比如词性、节奏、平仄等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 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但上联后分句四六位失替,下联后分句二四位失替。且上下联内容相同,是很明显的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答: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似的表达形式。对仗指的是“对立”,对偶则指“对称”。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对仗是从另一角度为诗歌带来了严谨的对称美。对称是宇宙最基本法则。所有科学、工艺、文学和艺术都在追寻对称与和谐。多数对仗结构都是以两句为考虑重点,两句诗各有独立的、亦有对立的或者互动的关系,但合起来却有一种因果效应。绝对不是上联写一事,下联却风马牛不相及。
麦:对偶和对仗的重点没谈清楚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6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2022                       网名:   飘往天边的云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没有关联,没有统一主题为隔。无情对除外。隔分时隔    景隔     意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相同为合掌
麦:表达“同义”,或用词相同相近也是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汉语中词性分为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麦:词性的概念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诗行总是为君题【飘往天边的云】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垂岸柳丝格外青【飘往天边的云】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残枝错落风【飘往天边的云】
            疏影横斜水清浅 失替句
麦:词句从诗中摘出,是古诗的一种特殊格式。作为对联,下联就要注意平仄。
4、6字失替,黯沉是连绵词吗?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感觉此联联意不错,除了对联六要素的平仄相谐不符造成五连平外没有其他问题。
麦:要用学过的六要素具体分析,比如词性、节奏、平仄等。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此联是苏轼为一法师110岁寿辰所写,上下联中都暗含110。用学生所知的对联知识来分析半百岁月四连仄应属于失替了,对句三十春秋也跟着失替,上下句都是为了表达110岁感觉是不是有点合掌啊。学生愚见还盼老师赐教。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是对偶。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6
学号: 040207    网名:剑舞凌霄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字句相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相对、语意相关
麦: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上述六要素,大体上还存在某种层层递进的关系。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 隔的正确的叫法是隔意 ,就是说,是对句所表达的意义和出句所表达的意思没有关联性,甚至相差很远,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隔。对于这个定义,我们都明白,就是说对句和出句上下没有关联,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如徐悲鸿有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时间上,上联是秋天,下联是春天;空间上,上联是塞上,下联是江南。
麦:”是因为上下句之间缺乏了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对联禁忌之一。把左右手掌合起来,掌心对掌心,指尖对指尖,指根对指根称为合掌。合掌处处吻合谓之全合,部分合或一处合谓之半合一处合。此理用之于对联就是,上下联意义完全相同称之为全合掌,部分意义相同或个别词义相同称之为半合掌或一处合掌、二处合掌。对联制作应尽量避免合掌,尤其是全全掌更是对联之大忌。如全合掌:长空展翅,广宇翔云。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麦:词性概念。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芳心从此对君开
麦:对字可斟酌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润物雨丝万里长
麦:下联再斟酌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清辉漫洒夜朦胧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对于本联,字数相等是一定的了。词性方面,“诗”与“曲”、“红叶”与“清风”、“水”与“云”都是名词对名词;“题”与“入”、“寄”与“浮”是动词相对。节律上,上联为:诗题/红叶/寄流水;下联为:曲入/清风/随浮云。节奏也可以对上。平仄方面,以1、3、5不论,2、4、6分明来讲,上联“流”为平声,下联“浮”也是平声,平仄不对,下联应该是属于三平尾。
麦:大结构的句型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宋朝佛印法师大寿,苏轼前往金山寺贺寿,特作此联。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花甲一周60岁,尚余半百50岁,加起来是110岁。 古稀是70岁,古稀双庆140,犹欠三十春秋,减去30,也是110岁,借此祝贺佛印法师的110岁寿辰,真可谓别具匠心,故此上下联在语意上很好地做到了相关。本联应该属于数字对联。“花甲”对“古稀”,“一周”对“双庆”,“半百”对“三十”,字数相对,平仄也相对。除此之外,上联“岁月”与下联的“春秋是”名词对名词,词性一致。平仄方面,以2、4、6位置来看,“甲”对“稀”,“周”对“庆”,“余”对“欠”,“百”对“十”,“月”对“秋”,平仄也是一一相对。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7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206                       网名:夜雨闲吟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就是说,对句或出句的景或意没有关联性,其内在的意境和逻辑关系相差很远,形象思维和事理逻辑思维上不一致。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隔。

关键看上下联是否
麦:似乎还有话要说?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句义”重复,称为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分为实词和虚词,其中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春山犹自待人归【夜雨闲吟】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入耳琴声别样幽【夜雨闲吟】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花枝摇曳月朦胧【夜雨闲吟】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出对句字数相等,字数都是7字。
结构相称,出对句大结构都是主谓宾补结构。
词性相当,主语诗、曲都是名词;谓语题、入都是动词;宾语红叶、清风都是形容词+名词偏正结构词组;补语寄流水、随浮云都是动宾词组。
节奏相应,语意节奏都是223。
平仄方面,出句平平平仄仄平仄,246平仄相替,仄收;对句仄仄平平平平平,24相替,六字失替,平收。对句三平尾,属于对联大忌。
内容相关方面,出句寄情思于红叶,对句寄心曲于浮云。出句语意潇洒,对句有点消沉,但大的方面内容还是相关的。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这是一个技巧联,上下联都是数字,和都是110岁。
上下联句脚平仄符合马蹄韵,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上下联的第二分句,句内246平仄失替,上下句246平仄失对。
上下联大结构相称,词性相当,节奏相应。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一样,属于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辞格之一。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为对偶。对联文学中,对偶亦不仅是修辞方法,由此发展而成的对仗,为对联的基本特征。
对仗:指辞赋、骈文、诗词、对联中词句的对偶。仗,本指仪仗,因古代仪仗多是成对的,故取做比喻。对联的对仗较为严格和彻底,主要对仗方法有正对、反对、串对、自对、借对等。从严密程度上可分为严对与宽对。
对仗是格律要求严格的对偶,对偶是基础,对仗是发展。对仗要求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7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201             网名:淡定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上下句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上下句意思重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麦:词性的概念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泉音总是伴石飞【淡定】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出水芙蓉分外娇【淡定】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幽香淡远月迷离【淡定】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主谓宾补结构,诗、曲(主语,名词);题、入(谓语,动词);红叶、清风(宾语,偏正);寄流水、随浮云(补语,动宾词组)
字数相等:上下句都为7字。
内容相关: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没有意隔、景隔。
词性相当:出对句都是“名动形名动形名 ”
结构相称: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主谓宾补结构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主谓宾补结构
节奏相应:平平/平仄/仄平仄,  223
仄仄/平平/平平平,223
平仄相谐:平平/平仄/仄平仄,句内平仄相替,仄收尾
仄仄/平平/平平平,句间平仄相对,平收尾
上下句6字平仄失对,对句46平仄失替,对句出现三平尾犯了对联大忌。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字数相等:上下句都是10字
内容相关: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都是说佛印禅师的岁数是110岁(60+50=70×2-30)
词性相当:形形数量,形量数数名名
结构相称: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省略主语状谓结构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省略主语状谓结构
节奏相应: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22, 222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22, 222
平仄相谐: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句内平仄相替,仄收尾,半百、岁月属于自对。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句间平仄相对,平收尾,三十、春秋属于自对。
麦:是自对吗?再仔细看看。句内平仄相替吗?。。。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对偶句不一定是对仗句,对仗句必定是对偶句。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相同点: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不同点:对仗在符合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的前提下,同时还符合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对偶却不要求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8
040210梓秋芸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六要素a:字数相等,不管单句或多句联,上下联所对应的分句之间字数分别相等。如:昨夜春风刚入户=今朝杨柳半垂堤!上联昨夜春风刚入户!是七言联;而相对的下联今朝杨柳半垂堤!也是七言联,因此上下联的字数是分别相等的。
b,内容相关,是指上下联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语气)相关,相扣,相联,相呼应,上下联之间有着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如:群山尽作窥边势=大海能销出塞声
c,词性相关,是指上下联语法要素,其含义是:上下联相互对应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如:花落方残生死理=浮云常悟盛衰机!其中(花)和(云),(理)和(机)都是名词,(落)和(浮),(参)和(悟)都是动词,(方)和(常)都是副词,(生死)和(盛衰)都是形容词
c,词性相关,是指上下联语法要素,其含义是:上下联相互对应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如:花落方残生死理=浮云常悟盛衰机!其中(花)和(云),(理)和(机)都是名词,(落)和(浮),(参)和(悟)都是动词,(方)和(常)都是副词,(生死)和(盛衰)都是形容词
d,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句式一致,词语结构一致,即:主语对主语,宾语对宾语……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独立结构,动补结构,动连结构,方位结构等。如:柳岸莺啼翠=桃花雨润红!柳岸,桃花同为钱正结构,莺和雨同为名词,啼翠和润红同为动宾结构或补充结构
e,节奏相应,是与整句句式大结构及对联格律具有紧密的关系,在联律中,也指在对联语句中有规则的停顿现象,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有一字或三字)为一节,所谓节奏相应,也指上下联节奏的停顿上应当相应同步。如:风和//日丽=人杰//地灵!这是2.2节奏;说//真心话=作//老实人!这是一副1.3节奏;寒风//直彻梦=往事//堪缠人!这是一副2.3节奏。节奏也分语音节奏和语意节奏,语音节奏也叫声律节奏,是利用平仄声交替与对立产生和谐的音节停顿来表现的。如:临水//看云起=钩帘//待月来!语意节奏有称意节,是依词语结构来划分的,也根据语意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方式,语意节奏无固定数字。如: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f,平仄相谐,又称平仄谐调,狭意的指对联音节上的两大要求,平仄与平仄交替,广意的说也报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如:爽气西来,云雾扫花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上联四声:上去阴阳,阳去上阴阴去去;下联四声:去阴阴去,阴阴上去上阴阳;上联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a指存在于语言逻辑的合理性和连惯性,不然失隔。b指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 同时也表达一个完整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内在逻辑联系。c,也存在于语言及风格上的融洽不合。d,还存在于“景”情绪,时间等方面的悬殊。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指同意相等,也称雷同,对联惜字如金,其语表达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炼的语言来涵,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乃对联大忌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诗词作对
1.出句:花径不曾缘扫客(杜甫)
对句:酒樽今始为君添(梓秋芸)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出水芙蓉格外香(梓秋芸)
3.疏影横斜水深浅(林逋)
对句:暗香淡露月中秋(梓秋芸)
麦:对句还要多斟酌,托不住上句。
深浅是连绵词,注意词性。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春风随浮云
析联:诗题红叶寄流水!传说中唐宣宗时,卢渥赴京考试,偶临御沟,拾得一片枫叶,叶上题诗云: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阑。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后来放出部分宫女,泸渥恰好与宫女宫叶婚配。后来人们红叶题诗表示良缘巧合的婚姻。而下联:曲入春风随浮云!美妙的天赖之音,融入到春风里,世间万物都抛九宵云外了。如同泸渥得此良缘,欢庆在美妙的佳音中,都觉得什么都不存在了。
麦:该题要求用你学到的六要素知识分析,比如词性、节奏、平仄。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析联:花甲一周,常余百岁月!我们都知道花甲为30岁,常余半百岁,而半百也就50岁,此联花甲60+常余半百岁50=110岁;而古希双庆,犹欠三十春秋!古希双庆,则70+70=140.犹欠三十春秋,也就是110-30=110
麦:不全面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指具有两个句,不授任何支配的两句;而对仗是从声韵,平仄,结构,词性等严格要求下的对联形式。
麦:对偶理解不全面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8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305                            网名:残荷细雨花少年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六要素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句与出句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名词【包括方位名词】、代词、动词【包括能愿动词、趋向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介词、副词、助动词、感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亭台已有落叶吹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满目红衣尽是情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冷香浮霭雪暗生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主语:诗、曲。谓语:题、入。宾语:红叶、清风。补语:寄流水、随浮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并列复句。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仗」的解释为:「诗文中句子的对偶。」也就是说「对仗」其实就是「对偶」,只不过它专指古典文学中,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反」的格律要求,这也是「对偶」修辞格中的「严式」。有「严式」,当然也「宽式」,因应散文的需要,宽式的对偶在平仄上的要求就可以放松了。「对偶」是修辞学的一种「修辞格」,其定义为:「语文中上下两句(或两句以上),字数相等,句法相称,有时还讲究平仄相对的,称为对偶。」也就是说在「对偶」修辞法中,有所谓的「严式」与「宽式」之分,其中「宽式」是不讲究「平仄相对」的,只求「字数相等,句法相似」便算合於要求。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9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303                             网名:小鴨子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對聯六要素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湊相應,平仄相諧。
      一,上下聯字數相等:不管單句聯還是多句聯,上,下聯所對應的分句之間字數相等,上下之間字數不等同,嚴格意義上不屬於對聯範圍。
      二,內容相關:對聯,既要‘(相)對’,又要‘(關)聯’。‘相對’指聲律,詞性結構和節湊上對應對仗,屬於對聯外的表現形式,而關聯則屬於對聯的內在靈魂。
     內容相關,是指上下聯表達的思想內容,語意語氣相關,相扣,相聯,相呼應,上下聯之間有着合理的內在邏輯關係。注意‘隔’,和‘合掌’。
      三,詞性相當:‘詞性相當’是對聯的語法要素,其含義是:上下聯相對應的每個詞的詞性,應屬同一類別。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數詞對數詞,等等。
      四,結構相稱:結構相稱,指上下聯的句式一致,詞組的結構一致,即主語對主語,賓語對賓......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
       詞和詞組構成的方式有:主謂結構,動賓結構,並列結構,偏正結構,獨立結構,動補結構,連動結構,方位結構。
       現在漢語中句子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六中成分組成。
      五,節湊相應:節湊相應與整句句式大結構及對聯格律具有緊密的關係,在聯律中,是指對聯語句中有停頓的現象。對聯行文多以二字(有時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為一節湊。節湊相應,即是上下聯在節湊停頓上,應當同步。
      六,平仄相諧:平仄相諧,就是平仄協調,夾意地說,就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的說,也包括句聯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解析:對聯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可以簡單地看作是一個人同時說的兩句話,只是經過了對聯特定的工藝要求加工而已.正常人說話,首先要具有語言邏輯的合理性和連貫性.上下兩句話,要內容相關,互相照應,貫通來共同表達一個主題,如果,上下兩句話,鳳牛不相及,公講公話,婆說婆話,就是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解析:合掌是指同義相對,也稱雷同.對聯有惜字如金之說,其語言表達的空間十分有限,講究用最簡短精煉的語言來函載最大的信息量,合掌這樣明顯的意思重复,是對聯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詞性即是詞的分類:現代漢語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量詞六種。虛詞有: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語氣詞六種。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對句:竹間常有信徒行【小鴨】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對句:落雨荷花分外嬌【小鴨】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這句‘斜’和‘清’都平,出律
3.對句:無休倦意眼模糊【小鴨】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古:平通平仄仄平仄 ◆水【上声四纸】
今:平平平通仄平仄 ◆水【五微,ei,ui(uei)】
      
古:仄仄平平平平平 ◆云【上平十二文】
今:通仄平平平平平
分析:出句,聲律馬馬虎虎,通平三平起句。對句五平連尾,也出律。不符合聯律。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9
学号:040310  网名:玲珑看月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就是在内容上不相关,上下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上下句意思雷同或重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柳荫无意为谁留【玲珑看月】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彼岸伊人别样娇【玲珑看月】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蛙声起落月寒暄【玲珑看月】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把思念写在红叶上随溪漂流到远方,清风中听着琴声浮想红叶流到的地方,那个人捡起红叶细观的情景。初学见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39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308      网名:   岁月悠 悠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一、字数相等。如:光依东壁图书馆,心在西湖山水间。上下联各7个字。二、词性相当。如: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开/游”和“垂/在”都是动词,“卷/神/载”和“帘/心/山”都是名词,“千”和“万”都是数词,“上”和“下”都是形容词。三、结构相称。如: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厚地   高天   痴男  怨女  古今  风月  不尽  难偿均为偏正结构的词组, 堪/可均为副词词性。四、节奏相应。风和/日丽,是二二节奏。五、平仄相谐。指上下联相应的字平仄相反,“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六、内容相关。指上联下联的意思彼此相关联,有相同,也有相反,上下联之间要浑然一体。否则,便是上下联无关,如:反对分裂;学习琴棋。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 对联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个人同时说的两句话,只是经过了对联特定的工艺要求加工而已。正常人说话,首先要具有语言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其次还要注意景、情绪、时间等方面,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当作“轴”去贯穿联系。如:梅枝落雪怜香冷;枫叶飘空恨夜寒。此联存在时令相隔问题。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如:今天是周末;昨日为周六。此联上下意思重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 汉语中的词性也就是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窦情今始等郎来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落地花生历岁丰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高楼矗立山色空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诗题、曲入均为主谓结构,红叶、清风均为偏正结构,寄流水、随浮云均为述宾结构。上下联结构对应相称。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一是字数相等,上下联都是4字+6字;二是词性相当,花甲和古稀都是形容词,一周/双庆和半百/三十都是数词,尚余和犹欠都是副词,岁月和春秋都是名词。三是结构相称,花甲  古稀  一周  双庆  均为并列结构,尚余  犹欠 均为偏正结构,半百岁月  三十春秋  均为述宾结构。四是节奏相应,都是二二节奏。五是平仄相谐,上下联二四六字相对。六是内容相关,上下联围绕“人”的心境存在内在逻辑关系。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但语言形式有异同。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而对仗,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0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303                             网名:小鴨子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對聯六要素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湊相應,平仄相諧。
      一,上下聯字數相等:不管單句聯還是多句聯,上,下聯所對應的分句之間字數相等,上下之間字數不等同,嚴格意義上不屬於對聯範圍。
      二,內容相關:對聯,既要‘(相)對’,又要‘(關)聯’。‘相對’指聲律,詞性結構和節湊上對應對仗,屬於對聯外的表現形式,而關聯則屬於對聯的內在靈魂。
     內容相關,是指上下聯表達的思想內容,語意語氣相關,相扣,相聯,相呼應,上下聯之間有着合理的內在邏輯關係。注意‘隔’,和‘合掌’。
      三,詞性相當:‘詞性相當’是對聯的語法要素,其含義是:上下聯相對應的每個詞的詞性,應屬同一類別。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數詞對數詞,等等。
      四,結構相稱:結構相稱,指上下聯的句式一致,詞組的結構一致,即主語對主語,賓語對賓......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
       詞和詞組構成的方式有:主謂結構,動賓結構,並列結構,偏正結構,獨立結構,動補結構,連動結構,方位結構。
       現在漢語中句子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六中成分組成。
      五,節湊相應:節湊相應與整句句式大結構及對聯格律具有緊密的關係,在聯律中,是指對聯語句中有停頓的現象。對聯行文多以二字(有時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為一節湊。節湊相應,即是上下聯在節湊停頓上,應當同步。
      六,平仄相諧:平仄相諧,就是平仄協調,夾意地說,就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的說,也包括句聯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解析:對聯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可以簡單地看作是一個人同時說的兩句話,只是經過了對聯特定的工藝要求加工而已.正常人說話,首先要具有語言邏輯的合理性和連貫性.上下兩句話,要內容相關,互相照應,貫通來共同表達一個主題,如果,上下兩句話,鳳牛不相及,公講公話,婆說婆話,就是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解析:合掌是指同義相對,也稱雷同.對聯有惜字如金之說,其語言表達的空間十分有限,講究用最簡短精煉的語言來函載最大的信息量,合掌這樣明顯的意思重复,是對聯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詞性即是詞的分類:現代漢語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量詞六種。虛詞有: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語氣詞六種。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對句:竹間常有信徒行【小鴨】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對句:落雨荷花分外嬌【小鴨】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這句‘斜’和‘清’都平,出律
3.對句:無休倦意眼模糊【小鴨】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诗题红叶寄流水  
古:平通平仄仄平仄 ◆水【上声四纸】
今:平平平通仄平仄 ◆水【五微,ei,ui(uei)】
    曲入清风随浮云  
古:仄仄平平平平平 ◆云【上平十二文】
今:通仄平平平平平
分析:出句,聲律馬馬虎虎,通平三平起句。對句五平連尾,也出律。不符合聯律。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月【入声六月】
今: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  ◆月【三皆,ie,üe】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古:仄平平通 通仄通仄平平  ◆秋【下平十一尤】
今: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  ◆秋【七尤,ou,iu(iou)】


分析:蘇學士,這副對聯,詞性相當,意相連。就聲律有少少問題,後分句六字,該平的地方,不平,該仄的方不仄。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對偶就是夫妻,上聯仄的方,下聯就要平,反之,亦同。對仗,上下聯字數相等。詞性相當,意氣相合相偕相合。工對整合。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0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1.字数相等,2.内容相关、3.词性相当、4.结构相称、5.节奏相应,6.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就是指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那就是“隔”。可分为时隔、景隔和意隔等。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就是指一副对联的上下两句的某个词或整个的词义完全相同或相似,内容重复,犹如一个人把两只手合拢,形影相叠,反看正看浑如一手;这种情况叫合掌。合掌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局部性和整体性。局部合掌是个别词义相同,整体合掌是指整句联义相似。无论是局部或整体合掌,都会影响对联的质量。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月眉今始为谁弯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垂地柳丝别样柔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淡烟萦绕月朦胧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
下联平仄失替,且三平尾,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平仄规律上看,失替,失对。岁月对春秋感觉合掌,花甲一周与古稀双庆感觉说的不恰当。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0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302                             网名: 南羽格格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第二句和第一句之间缺乏了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即第一句和第二句明显的意思重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空山何所为君青【南羽格格】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横地山峰独自悠【南羽格格】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冷光浮动树参差【南羽格格】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
出句:用了红叶题诗这个典故,简短而形象的描述了这个小故事。
对句: 没看出是否有典故。从六要素看,还是比较工整的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符合对联六要素。此联是苏轼写的寿联。咋一看有“合掌”之嫌。但两句所得出的岁数虽然一样,所计算的方法是不同的,可以认为是用两种不同方式来表达一个主题。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1
预科4班第一讲作业
          学号:              网名:【半亩方塘】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联中“隔”,就是指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本质上没有有内在的意境和逻辑关系。“隔”有“景隔”、“意隔”、“时隔”、“语隔”及“情隔”等。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就是指一副对联的上下两句的某个词或整个的词义完全相同或相似,内容重复,犹如一个人把两只手合拢,形影相叠,反看正看浑如一手;这种情况叫合掌。合掌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局部性和整体性。局部合掌是个别词义相同,整体合掌是指整句联义相似。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    甫】
  对句:竹门依旧为君开【半亩方塘】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 万 里】
  对句:连地霜松永远青【半亩方塘】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    逋】
  对句:高天辽阔鸟自由【半亩方塘】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1)、“寄流水”与“随浮云”合掌;
(2)、上联“流”与下联“浮”平仄失对
(3)、下联“随浮云”三平尾。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1)、该联系宋朝佛印法师110大寿时苏轼所赠。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60+50=110;70+70-30=110。在对联中融入数学运算,使其珠联璧合,趣味盎然,真可谓别具匠心。
(2)上下联说的一个意思,整体“合掌”。“尚”与“犹”,“岁月”与“春秋”局部合掌。
(3)上联“百”与“月”,下联“欠”“十”均为仄声,“失替”;上联“半百岁月”四连仄;上联“百”与下联“十”均为仄声,“失对”。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
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
,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
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例如: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对偶,不对仗)。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既对偶,又对仗)。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2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01                   网名: 成惜惜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对联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内容相关,如果一副对联中,上下比风马牛不相及,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那就是“隔”。在对联创作中,上下联的基调应保持一致,如出句感情哀伤,对句欢天喜地。这就是情绪上的“隔”。再如,上联风格雄壮豪迈,而下联婉约细腻。这又可以说是语言风格上的“隔”了。总之,“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能一一列举。任何思维的空间跨度,都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当作去贯穿联系,使上下联之间转承无断缝。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隔”这个问题。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对联讲究精炼,素有惜字如金之说。一副联中,同义相对叫做合掌。合掌是对联大忌,有整体上的合掌,即上下联意思完全一样。也有局部的合掌,即上下联部分意思相同的重要词语相对。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中的词性一共有12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其中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重配:酒樽只合对山倾【成惜惜】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重配:经雨荷香特地清【成惜惜】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重配:寒香摇落雨溟濛【成惜惜】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从格律上看,此联平仄不协,“流”与“浮”失对;“风”与“浮”失替;“随浮云”三平尾。从内容上看,出句化自“红叶题诗”之典,比喻男女之间的奇妙缘分,言之有物。而对句平淡无奇,与出句联系不紧密。显然的为对而对,可说是“隔”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从格律上看,此联平仄失谐:“百”与“月”失替;“十”与“百”失对。从内容上看,花甲一周(60年)+尚余半百
岁月(50年)=110岁。古稀双庆(70*2=140年)— 犹欠三十春秋(30年)=110岁。上下联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已犯“合掌”之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语言上的一种修辞手法,指用两个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词组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对偶的适用范围很广,而对仗则是一种特别的对偶,它针对对联而言,比普通的对偶句多了声律和结构上的要求。如: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是一个对偶句,但不是对仗句。再如: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这既是一个对偶句,也是一个对仗句。对偶与对仗的逻辑关系是,即所有的对仗都能叫做对偶,但有的对偶不是对仗。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2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o411                            网名:爱米尔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的六要素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联中隔的含意是: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关于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道理上都是一样。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对联中合掌的意思是: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在现代汉语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素笺今始替君铺【爱米尔】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出水芙蓉别样红【爱米尔】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晨光散映日方升【爱米尔】(老师:出句失替了)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出句属连动和兼语式。"诗"为主语"题"作谓语“红叶”是诗的宾语,同时又是“寄流水”的主语。平仄符合联句要求。
       对句的结构与出句相同。但平仄不符合联律要求。如果出对句是一副联的话,既失替、又失对。上联属有情句,下联属无情句,属于“隔”。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苏轼此“联”,意思说得是年龄问题,可能是为110岁的老人写的寿联。毛病是“合掌”。“花甲”与“古稀”虽然字面不同,但都是表示高龄的词;“犹”与“尚”意思一样,“岁月”与“春秋”,都表示时间。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答: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对仗: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2
第一讲作业
学号:                             网名: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语意相互独立,无关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上下联同时表征同一主体。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心声只许向君歌【凌波踏浪】
1.对句:灵犀亦可借文传【凌波踏浪】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入水骄阳一抹红【凌波踏浪】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风烟弥漫月朦胧【凌波踏浪】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句平仄失替,出句写宫娥哀怨,下比写隐士悠闲,意隔。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数字联:花甲一周=60年,尚余半百岁月=50年,共110岁,古稀双庆140年,犹欠三十春秋30年,亦110岁,是合咏题赠联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仗完全符合对联六要素,对偶符合五要素就差平仄相反。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3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404                           网名:  绿罗衣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回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回答:如果一幅对联的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关系,除无情对外,只对不联,内容不相关的对句,就算意隔。除此以外还有景,情绪,时间等方面的不相关,皆看作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回答:如果一幅联里的上下联虽然用的字不同,但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同义相对,这就是合掌,或称雷同。合掌是对联的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回答:汉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溪声依旧伴弦清【绿罗衣】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戏水沙鸥一样闲【绿罗衣】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箫声隐约夜阑珊【绿罗衣】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试析:按对联六要素来分析,

               上联:         题      红叶       寄流水 ;          下联:                   清风          随浮云
               词性: 名        动      形名         动形名                            名       动            形名           动形名
               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句式: 主       谓          宾             补                                主       谓            宾                 补
              声律:  平        平      平仄        仄平仄                              仄       仄           平平           平平平


一,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但是下联失律,并三平尾,下联律当为:通仄通平通仄平。浮处平 当 仄,违反马蹄韵,下联失替,整联失对。且“随浮云”为三平尾,犯对联大忌。

二,在内容上,上联写秋来兴至,拾红叶而题诗,将诗情共红叶,放流水而去;下联写闲来抚琴,曲入清风,声绕浮云而飞。上下联共同描写诗人寄情诗曲,淡泊人生的闲逸之情。总体意境相谐,关联尚可。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此联是苏轼送给宋朝佛印法师的110岁贺寿联。上联中花甲一周为60*1,半百为50,60+50=110岁。下联的古稀双庆为70*2=140,欠三十春秋,为140-30=110。上下联花甲对古稀,同为岁数称呼,名词;一周对双庆,同为数量对;尚对犹,同为副词,半百对三十,同为数量对,岁月对春秋,同为并列词组,时间名词。整联上下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对仗极为工稳。
格律上: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古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
今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

无论按古音还是今音来说,该联都不合律,而且上下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已犯对联中的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回答:对偶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强表现力。
对仗则是更严格的对偶,不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字等要求,须必符合声律,语法,章法三个方面的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3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02                             网名东方虹雨: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合掌是指上下联说来说去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书山自有文人登【东方虹雨】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遍地桃花别样红【东方虹雨】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暗香涌动云淡妆【东方虹雨】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
            主 谓 宾    补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 ——  ——
          主 谓 宾      补
答:1,化分联句结奏和结构。
       2,对句词性分析,联句中的‘诗’、‘曲’同为名词,‘题’、‘入’又同为动词。
        红叶、清风均为名词。
        ‘寄流水’、‘随浮云’均为动补词做补语。
        
        3,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平平平仄仄平仄
             对句:曲入清风随流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整联对仗词性工整。然平仄不和谐。只是对偶句而已,要算是联就是出律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乍一看是一副对仗工稳的佳联。花甲指六十岁,一周意为满花甲,也就60岁,尚余半百岁月,也就是还多出50岁。整个上联就是60加50等于110岁。
古稀指七十岁。双庆,就是二个古稀即140岁,犹欠三十春秋,还差30岁。整个下联就是说140减掉30还是110岁。
此联上下联重复讲的是同一件事。因此只能是对偶句。要称为联就是合掌了。
(寿联可否这样我们尚于学到)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就是上下句词性相同,对仗不仅词性相同还必须平仄相谐。也就是对联要求对仗,必须合律。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4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409                           网名: 一片寒梅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结构相同。 节奏相同。 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就是上下联不相关,自己说自己的。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就是一个事物两种说法。有整联虾掌,也有局部合掌的。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介词,连词,叹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 竹篱随意向春开【一片寒梅】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 钓水柳丝有绪栽【一片寒梅】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 对句:细枝摇曳露晶莹【一片寒梅】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上联以红叶题诗成句,根据典故的内涵,寄情于流水。下联说的曲入清风随浮云,貌似闲云野鹤寄情山水之间。我感觉对句隔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上联,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下联,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这联的词性完全正确,但是律不对。联的主题明显,用一加一减把90大寿说的明明白白。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和“对仗”的相同之处是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结构相同。 节奏相同。 内容相关。不同的是对联要 平仄相谐。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4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406         网名:莲忆江南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联既要对又要联,所谓的“隔”即是出对句之间缺乏关联。只对不联的话无法达到出对句之间浑然一体,血脉贯通。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苔阶犹自待人来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出水芙蓉格外清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幽姿凝立雪纷飞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出句符合平仄相协的规律,对句则在6字位失替。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表达同一个数字:60+50=110;70+70-30=110,借此祝贺佛印法师的110岁寿辰真可谓别具匠心。不过严格来说,从上下联的意思上来看,内容过于雷同,有合掌之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故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联句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4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08           网名:浣尘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平仄相反,上下相关。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无法体现在同一画面里,是为隔景。上下联无法统一在一个主题下,是为隔意。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用重复的词汇描写同样的事物就叫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词,介词,连词,助词,象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红妆怎奈为情消(浣尘)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浮水兰舟分外轻(浣尘)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寒香弥漫谷幽深(浣尘)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句“浮”出律,随浮云属生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上下联合掌,失替。且不符合对联要求!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5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10                             网名:   随、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各表其意,没有任何关联,风马牛不相及。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述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表达他一个意思。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虚词、连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只是简单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对仗要求6要素缺一不可。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5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405                           网名: 方姑娘
一、1.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2.“隔”对联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个人同时说的两句话,只是经过了对联特定的工艺要求加工而已。

3.“合掌”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 绿茶自此与君烹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临水桃花一片红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香茗细品话悠长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诗和曲,流水和浮云是名词;题和入,寄和随是动词;是二二三节奏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花甲一周和古稀双庆词性相当,尚余 犹欠是动词,岁月 春秋是名词。平仄工整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5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405                             网名:小兔兔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指对句的描述与出句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如同平时说话的“重复”或者“啰嗦”)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有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长发今可为君盘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满目残花萧瑟秋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密云罗布日曈曚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 诗 题  红叶        寄  流水
        平    仄        仄  平仄
     名 动  名(偏正)  动  名(偏正)

     曲 入  清风        随  浮云
        仄    平        平  仄平
     名 动  名(偏正)  动  名(偏正)
平仄相对,词性也相称,意思表达也很和谐。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出对句的意思都是这个人110岁,属于“合掌”。平仄相对、词性相称,但花甲与古稀,岁月与春秋,也是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仗是建立在对偶的基础之上。对偶的可以有重复的字,对仗则必须避免重复。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6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511                             网名: 书香梦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衬  5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隔就是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的共同来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联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隔有意隔,景隔,时间隔,情绪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就是同义相对,合掌有大合掌和小合掌,小合掌可从宽。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数词,代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连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  柳荫方许为谁闲【书香梦】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踏水欢歌随处闻【书香梦】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 淡心舒卷月徐来 【书香梦】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诗题红叶寄流水,曲入清风随浮云
七言律若平起联律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平平仄出句第五字出律,对句五平韵犯了三平尾
出句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而对句却无典而对。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上下联各蕴涵着一道算术题上联花甲一周为六十,半百岁月为五十,60+50=110。下联古稀双庆为七十乘二,犹欠三十,140_30=110
所得结果便是贺寿联中长者的实际年龄。上下联有异曲同工之效。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与对仗句都可以本句自对,词性相当,词组结构相衬。不同之处是对偶句可以重字,对仗句平仄是对立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6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505                         网名:清风子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隔主要针对内容而言,在逻辑,情境,情感等上意义不相通,合不到一块表达一个主题。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同或极其相近,即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或相近的意思。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大类分实词,虚词。其中实词有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等。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 酒卮却已待君尝【清风子】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映水荷心三两红【清风子】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淡枝微动鸟浮沉【清风子】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从词性上“清”字与“青”同字义近,借对“红”字,原则上可行;诗题于红叶,曲散入风中,结构相称。唯平仄上,“浮”字处应用仄声字。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花甲为六十,半百为五十,中间“尚余”为加,两数相加得“一百一十”;
古稀为七十,双庆即双倍,得一百四十,三十春秋即三十,中间“犹欠”为减,两数相减亦得“一百一十”,此应为苏轼庆一百岁老人所题寿联。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而对仗则是诗词中要求平仄相对的对偶句。即对仗要求更为严谨,除平仄要求外,在词性上要求较对偶更为严格,一般要求词性在小类上相当。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为对偶非对仗。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7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509                        网名:    钱思语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的六要素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所谓“隔”也就是上下联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对联的“联”就是上下联之间的关联性,只“对”不“联”就是“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 就是上下联同意相对,也就是同义词重复就是“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汉语中词性分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茶香为有对君浓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绕橹莺歌别样情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淡香弥漫夜阑珊

三、分析题:(不会分析,能否给我们上上课)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出句:诗题   红叶   寄流水
古韵:平通   平仄   仄平仄
今韵:平平   平通   仄平仄

对句:曲入   清风   随浮云
古韵:仄仄   平平   平平平
今韵:通仄   平平   平平平

答:这副对联在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好像没什么大问题;但在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上是有问题的,就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上联的“流”字是平声,那对应位置的“浮”字应该是仄声字,可“浮”字是平声,“失对”了;下联连续五个平声失去了对联的节奏感,也不符合对联平仄交替的原则,下联的句子本身“失替”了, 并且是三平尾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花甲一周, 尚余   半百岁月;
古韵:平仄仄平, 仄平   仄仄仄仄;
今韵:平仄平平, 仄平   仄仄仄仄;

           古稀双庆, 犹欠    三十春秋。
古韵:仄平平通, 通仄    通仄平平。
今韵:仄平平仄, 平仄    平平平平。

答:这是苏东坡拜寿写的一副对联,名人写的对联,而且是很有名气的对联。对照“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都很好,就平仄来看“失替”? “三仄尾” ?  苏东坡写的这副对联上下联是一样的意思,那就是同意相对,“合掌”? 应该是特有的对联型式。我的对联知识懂得太少,无法正确的分析此联。期待正确的答案。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举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个句子虽然字数相等,但是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意位子使用“天下”、“之”、“而”等词语,不符合对仗的要求,应归为对偶。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要求更为严格,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否则就是对仗不工整。
举例: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完全符合对联“六要素”的要求,并且字不重复,对仗非常工整。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7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503                             网名:绿幺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上下联同意相对,同义词重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春窗依旧为卿留  [绿幺]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照水琼花分外娇  [绿幺]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闲情旖旎月温柔  [绿幺]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出句是不是出于这个典故:有个叫于口的书生来到御河岸边正撩水洗手从宫城中飘流而下的落叶发起愣来。突然,不远处水面上一片又大又红的树叶引起了他的注意,叶面上好像有几行墨迹。他赶忙将这片红叶捞出水面,上面果然题有四句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最终找到了题诗人,有情人终成了眷属。。此出句,寄情于流水之间,作为一种情感的宣泄,对句意境与出句贴合,只是浮字失替  对句3平尾,有些遗憾。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数字巧妙的运用。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7
学号:    040501                    网名:  清风素月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地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像这种只对不联,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充其量只能算是对偶句,要是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上下联表述相同的意思,或者句中一些字词意义相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
虚词又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芳樽几度为君空【清风素月】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映水云天分外澄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寒烟散去月朦胧【清风素月】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下句4,6字失替,且三平尾,这样的话,下联第六字与上联失对。另外,上句句意感觉不是很通顺,表达欠佳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上联第二分句4,6字失替,下联第二分句2.4字失替。
上下联意思相近,有合掌之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和对仗是两个极为相像的文学现象。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
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8
学号:040510                           网名: 石阳一梦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一、 字数相等; 二、 内容相关; 三、词性相当; 四、结构相称; 五、节奏相应; 六、平仄相谐。

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句与出句的关联不好,上下联之间没有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上下联不能完整地表达,同一个主题。

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就是指同义相对,内容重复雷同的意思。

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情笺偏候故人裁【石阳一梦】

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戏水柳丝一岸葱【石阳一梦】

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流光四溢景分明【石阳一梦】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1.这副对联平仄检查有问题,不相谐:
句子 1 诗题红叶寄流水 平通平仄仄平仄  句子 2 曲入清风随浮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2. 内容有合掌之嫌:“寄流水”,“随浮云”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花甲一周是60岁,还余半百(50岁)。上联说的是110岁。古稀是70岁,双庆等于140岁。欠三十(减30岁)是110岁。上下联正好相等,都是110岁。

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要求相对宽松,两句话,只要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即可。“对仗”要求严格,除了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外,还要讲究声律,平仄,词义词性等。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8
学号:040508              网名:努力按律寻意中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一、字数相等
二、内容相关
三、词性相当:
四、结构相称:
五、节奏相应
六、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句之间缺乏了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就是“隔”,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
         自我点评:  关于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 即:隔分 时隔    景隔     意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也就是上联和下联说的是一个意思,意思重复,在对联里,就是“合掌”。合掌是对联之大忌。
         我点评: 对联整体或局部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或者相对的用词相同或相近。。。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我点评:还有词性的概念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 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 琼浆已惯为卿斟【努力】
2. 出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1:出水角菱分外青【努力】
   对句2:出水芙蓉分外娇【努力】
3. 出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 繁星错落夜幽深【努力】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分析:此句下联浮字与上联流字同为平声,失对。
       并且随浮云三平尾了。
        自我点评:如能用六要素详细分析,比如词性、节奏、平仄等 会更好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分析:此联上联失替,并且此联上下联各是一道数学题,但算出来的答案是一样的。也就是上下联说得都是一个意思,应该是合掌了。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努力认为,对仗是更加工整的对偶句。也就是说对仗句必定同时也对偶上了,而对偶句却不一定同时对仗上了。(不知理解对否,此处请老师肯定的答复一下,多谢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9
学号:040507                             网名:    疏疏淡淡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的六要素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联的上下联表述的内容、时间、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感情不一致、不相互依存或不能共存,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就为“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上下联中某个词或整个句意完全相同或相似,内容重复,犹如一个人把两只手合拢形影相叠,这种情况就叫“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汉语中的词性分成两类12种:
       一类是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另一类是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竹篱依旧绕亭栽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印月荷潭万点金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淡烟缥缈墨纵横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这幅对联以景抒意,上联,意境很美好,描写自然,平仄交替符合对联的格律;下联失替:仄平平平平平平,不符合对联平仄相替的原则。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苏轼这幅对联为了庆贺朋友的110岁寿辰 而作,上下联分别是两道数学题,但表述的是同样的意思和内容,有合掌的嫌疑。而且上下联最后四个字都是连仄,平仄失替了。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49
学号:040506                             网名: 心情依然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或者描写景物一会冬一会春;描写情绪一会喜一会悲。使得一幅对联显得不和谐。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上下联内容近似或干脆一样。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春词专拟为君裁【心情依然】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衔日水波几许金【心情依然】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幽香隐约叶扶疏【心情依然】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诗题红叶寄流水  曲入清风随浮云 下联的平仄没有交替
    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
如果“寄流水”改成“随流水”,“随浮云”改成“寄断云”平仄就和谐了
出句:诗题红叶随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寄断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上下联其实都是一个意思,祝贺110岁的生日 感觉有合掌之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①:同
    都是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的一对。
    ②:异
    对仗的句子要求符合对联的六要素
    对偶的句子则不然,只要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就行。不要求平仄。而且可以使用相同的字词。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51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608         网名:张洪欣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蓬门今起向阳开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迎客荷花有意红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幽香飘荡意深长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出句:“诗”是名词作主语,“题”为动词作谓语,寄流水是动宾词组作目的状语。2、4、6字为平仄平,合律。
对句:曲对诗,仄对平,作主语,入对题,仄对平,作谓语,清风对红叶,平对仄,作宾语;随浮云对寄流水,平对仄,作状语。如果按声律看,浮字失对又失替;随浮云是三平尾,败笔。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上下联意思雷同,有合掌之嫌;上联是三仄尾;半百与岁月失替;犹欠与三十失替。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例如: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只对偶,不对仗。
(2)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碧野《天山景物记》)
——只对偶,不对仗。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既对偶,又对仗。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既对偶,又对仗。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51
学号:040608       姓名:醉客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平仄对立、节律对拍、形成意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下联字数相等,都为5字,是为对等; 上联:形(形容程度)名名形(形容方位)动==下联:形(形容程度)名名形(形容方位)动,是为词性对品; 上联结构:明月(偏正结构)松间(偏正结构)照(单字动词)下联结构:清泉(偏正结构)石上(偏正结构)流(单字动词),结构对应; 上联:平仄平平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仄对立(当然对联的平仄对立只要求节奏点上的字,平仄对立)
节律对拍上联节奏点:245下联节奏点:245, 节律对拍 形成意联,上联写松月,下联写石泉,虽描写的东西不同,但一静一动,动中有静,描述的都是一种自然的安静和和谐,形成一种更大的意境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隔分为隔景和隔意。隔景指两种不同时间、空间的景物,同时出现在了同一个画面中。隔景又分无我和有我的区别,对于无我联,即纯粹写景,一般不允许隔景,但有我联中如果意境相合,只是取不同场景之间的对比来突出主题,则不能算隔景。如:春花开一瞬==秋菊香三秋;就不能说是隔景,隔景的判断要慎重,首先看意境是否隔,另外还要看景象的选择是否是为烘托意境而做出的选择。隔意一般指上下联的意境或格调相去甚远或表达的意思不统一,各表其意,风马牛不相及。如对同一件事物一表喜,一表忧,一抑一扬,让人无法了解作者的具体意图。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述的是同一个意思,或表达他一个意思。一种为合指,如大路对通衢,秋月对冰轮等等,应避免。另一种是上下说明同一个意思,如长空展翅,广宇翔云,上下联写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虚词、连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 对句:石门久无路人敲(醉客)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遍地黄花分外香(醉客)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层峦远近景分明(醉客)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上联失替,下联五尾平,上下联合掌。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这个联是贺寿联,为110岁寿辰贺礼,上联60+50岁=110岁,下联140-30=110岁,上下联巧借数字运算的机关,以及花甲、古稀、岁月、春秋等用于祝贺的词语,表达了祝贺之意,虽然上下联同说一件事情,但却不是简单的雷同,而是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意趣,营造出不同的效果,一加一减,使上下联达到既对且联,而且平仄对仗又合乎对联的要求。使人耳目一新。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只是简单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对仗要求6要素缺一不可。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5:51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605                             网名:品茶人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一、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即上下联字数相等,不管单句联还是多句联,上、下联所对应的分句之间字数分别相等。

二、内容相关
所谓对联,既要“(相)对”又要“(关)联”。“相对”是指声律、词性、结构和节奏上对应对仗,属于对联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关联”则属于对联的内在灵魂。

三、词性相当
其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词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四、结构相称: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的句式一致,词组的结构一致。即主语对主语,宾语对宾语...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

五、节奏相应
在联律中,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所谓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同步。

六、平仄相谐
所谓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隔”即为上下句内容毫无逻辑关系,不能表达一个完整中心思想的对偶句。对联的基本要素之一便是“形对意联”,即两句话必须有承接关系,上下意思相合。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所谓合掌:是指上下联说同一个意思,或者上下联所对的词是一个意思,就像两只手掌重合在一起一样。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汉语中的词性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柴门半掩待春归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照水桃花分外娇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清音错落自高低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句“浮”字失替;此联“流”和“浮”失对;对句“随浮云”三平尾。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花甲是60岁,半百是50岁,加一起是110岁。
古稀是70岁,双度是140岁,减30岁是110岁。
上联“余”和“百”字失替和三仄尾;下联“欠”字失替。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6:57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604                          网名: 碧海浪花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对联中“隔”是指意“隔”。即 对联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则是越“隔”越好。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是明显的意思重复。部分合掌有时是允许的,但完全合掌则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松山依旧待云归【碧海浪花】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出水荷花分外清【碧海浪花】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轻波荡漾月幽闲【碧海浪花】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曲对诗,名词对名词,入对题,随对寄,皆动词对动词,浮云对流水,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属小类工对;清风对红叶,偏正词组相对,其中,清对红属借对。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依平水韵,前分句对仗工整,后分句“百”与“月”,“欠”与“十”失替,“百"与”十“失对。此”联“应为寿联,上下联皆言寿星110岁,意思完全一样,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一般是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的句子,对仗是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对仗的一定是符合对偶的,但对偶不一定称得上的对仗。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0
第一讲:对联的基本规则
作业

姓名:诗清话逸              总分: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联是一种语言艺术,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个人同时说两句话。正常人说话,首先要有逻辑思维和语言的连贯性,比如:
    早上干什么
    明年考中学

    这两句话给人的感觉是语无伦次,不知所谓,如果把这两句话看作对联,上下联毫无关联,因此说:下联“隔”了,它们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内在逻辑联系。
    除了关联方面的“隔”,还有其他方面的“隔”,例如:场景、情绪、时间、语气以及风格等等,恕不一一列举。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先看下面的对联:
    后天庆新年
    明晚过除夕

    这两句话说得是一个意思,如果把它们当作上下联,就叫做“合掌”。
    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要求语言简练,合掌是对联大忌之一。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之一,其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词的词性,应属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提醒:对联上下联中有时会出现“两两各自为对的情况”,允许相对应位置的词性可以不同。如:
    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鸥盟

    上联中的“登临”为动词,下联中的“日夜”是名词,本不相对,但上联句中“登”对“临”(属:动对动),下联当句中“日”对“夜”(属:名对名),即属自对。
    这可是学生Julia之前根本不懂的新东东。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兰亭今起任君临【诗清话逸】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出水芙蓉别样红【诗清话逸】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寒霜亲吻花露浓【诗清话逸】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此刻令学生Julia想起:唐孟《本事诗·情感》记:
顾况在洛与三诗友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梧叶题诗已经给人以“诗寄离人心上秋的凄楚”了,再把梧叶诗放置于滔滔东逝水,就更加令人伤感了……
    出句如此赚人冷泪,对句更是雪上加霜:
    曲入清风随浮云:
    乐曲被寒冷的清风吹得七零八碎,随着浮云四处飘落,无影无踪,要多凄凉有多凄凉……倍觉伤感!

    用对联的六要素来衡量此对联,完全合乎规格要求,字字到位,丝丝入扣,给人以丰富的悲情联想,充满悲剧底蕴。乃非常之悲剧佳对。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楹联中的数学》上面的对联是:宋朝佛印法师大寿,苏轼前往金山寺贺寿,赠的一幅对联。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
    60+50=110;
    70+70-30=110,
    花甲是60岁。半百是50岁。加一起,是110岁。
    古稀是70岁。双庆是140岁。减30岁是110岁。
    文学与科学分属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个不同的范畴,此联却令苏轼才子将二者合二为一,形成楹联艺苑中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
    以此对联赠送、祝贺、预祝佛印法师高寿,真可谓别具匠心。更是初学者Julia的最佳学习范本。
    (1) “古稀”对“花甲”:词性都为名词;词语结构名+名,一致;
    (2) “一周”对“双庆”:词性与结构同上;“双”对“一”为数字相对;
    (3) “三十”对“半百”:同上;
    (4) “春秋”对“岁月”:词性都为名词,表示时间日期总概念;词语结构名+名,一致;
    (5) “犹欠”对“尚余”:词性都为动词;词语结构副+动,一致;
    (6) 对偶、对仗、意境、内涵、逻辑一致,都是再说一件事:寿星公的现实年龄;
    (7) 平仄韵律反向一一相对应,没有相隔、出律等等任何毛病。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仗也叫对偶,俗称对子。特别是律诗的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必须成对仗形式,所以对仗是学习近体诗的重要课题。
    对仗要求上下联的字数、读法、语法结构,相对位置词语、词性,都要完全相同;为上下联的平仄声调则要相反、对立。通称对仗结构。
    诗以律名,对仗工整,富意境,方为佳作。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似的表达形式。《辞海》“对仗”条释曰:“诗文词句的对偶。”用 “对仗”、“对偶”互解,造成概念混淆。其实“对仗”指的是“对立”,而“对偶”则指“对称”。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是很经典的“对偶”例子,其中
    横 - 俯是动词相对;
    眉 - 眼、指 - 牛都是名词相对。可是千夫所指有指责之义,对甘扮牛让孺子骑又是两码子的事。千夫 – 孺子,看似天衣无缝,但其中“千夫”指众人,“孺子”只得一人,千字的数字词未有对上,明显又有差异,所以这两句是对称的句子是“对偶”多于“对仗”。

    多数对仗结构都是以两句为考虑重点,两句诗各有独立的、亦有对立的或者互动的关系,但合起来却有一种因果效应。绝对不是上联写一事,下联却风马牛不相及。如王维句: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将景色由远而近,由高而低的交代;

  又如白居易的名句: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有着一种起承的关联,读起来像流水一样,有迹可寻,意义完整。是典型的流水对。说到流水对,迭韵对、《文镜秘府》便列出二十九种对仗方式,甚么隔句对、联绵对、双声对、回文对等等……等等,这么多对仗名称,其实都是互相归类,有工对,宽对,流水对,无情对等。恕不详答。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1
马骏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平仄相反,上下相关。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无法体现在同一画面里,是为隔景。上下联无法统一在一个主题下,是为隔意。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用重复的词汇描写同样的事物就叫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词,介词,连词,助词,象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老师们好,由于最近工作太忙了,作业不能完成了,对联实在写不出,容宽限几天再补交好吧,谢谢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2
预4班第一讲第七组作业提交处【截止:2013.10.30】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712                            网名:    世纪星                                 
一、理解题:

1.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
答: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隔”的含义;
答:对联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要求具有语言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凡是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和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或上下之间在风格语气上不协调的,我们称之为隔。主要表现为时隔、景隔、情隔、意隔。

3.“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通俗的说合掌就是指上下联意思相似或者重复表达。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
兰自是待君栽【晓星】
同样的问题,“扫”的主语不是“客”,而“栽”的主语却是“君”。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嵌影轻舟一点红【晓星】

这里的“一点红”不甚合理。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游鳞
悄戏月缺残【晓星】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违反平仄相谐
理由:下联后5字全平  上联寄流水 孤平
      诗  题  红叶  寄  流水 平平平仄仄平仄
      曲  入  清风  随  浮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赏析:花甲一周60岁,尚余半百50岁,加起来是110岁。 古稀是70岁,古稀双庆140,犹欠三十春秋,减去30,也是110岁。 宋朝佛印法师大寿,密友苏轼前往金山寺贺寿  ,赠一对联: 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60+50=110;70+70-30=110,借此祝贺佛印法师的110岁寿辰, 此是寿联,又可谓合咏 贺寿。真可谓别具匠心。

如果用第一讲学习的对联规则来赏析此联:
这副对联,      字数相等,这个不展开了,一目了然。
                内容相关,这副对联是苏轼给佛印的贺寿联,上下两句紧紧围绕寿成对,堪称合咏:寿。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下联没有对上联的意境上的拓展。而且岁月对春秋意义接近是否有合掌?还是作者刻意为之的精妙别致呢?赏析此处很是纠结。                     
                词性相当,花甲对古稀。二者都是体现数字又反应年龄专有名词,尚余与犹欠两词都是偏正式动词组合,这两组属词性工对;一周对双庆,一周是数量词,双庆的庆是动词,双庆则是偏正式的动词组合,此处稍显不工了。半百与三十表面上看,似乎词性很工,必须承认半百是两个数词组合,而实际它应该看作专有名词,这样的话三十与半百相对貌似工对,实际有些取巧了。但是也值得欣赏学习,毕竟半百两个数词组合的数词组貌似普通贴入上联,下联对句增大了难度,以三十对出实属不易,内容且贴合,可谓一个妙字。而岁月对春秋,词性也工,但是内容上稍嫌合掌。这是拙见,不知对也不对,希望指点。
                结构相称,可参考词性赏析。
                节奏相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合拍。  
                平仄相谐。 此联平仄古四声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通?通仄通仄平平    今四声 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不论今古韵都违反了平仄相谐,已经失替。


不管怎样,这联上下两句都说的同一个意思。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1.什么叫对偶和对仗?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又可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也就是对仗)。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2.“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相同点较多,首要的是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
     二者竟有何区别呢?1、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仗,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3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709                            网名:  傲雪凌风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就是上下比没有关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就是意思重复。
2、3两题解释的太随便了,是要你解释,不是让你概括一下,重要的是让对方一看就懂。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对句:琴弦早已为君调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对句:照水桃花格外娇
莲叶跟桃花时令不一致了。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对句:暗香清雅月迷离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平平平仄仄平平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对句连续五平出律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上下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应该是合掌了
平仄呢?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没有仔细说明二者异同。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4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708                         网名:  墨染秋尘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第一,字数相同,第二,平仄相反,第三,词类相当,第四,结构相同,第五,节奏相同,第六,上下相关。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就是上下联没有明确的联系或者上下联逻辑关系不对。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即上下联的表述明显重复,单取上联或者下联都能表现出该有的意思。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助词,数词,量词,连词,拟声词,叹词,代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酒樽自满待君来
一样,结构问题,“扫”的主语不是“客”,这里“来”的主语是“君”。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绕案荷风尽醉香
结构问题,“无穷”修饰“碧”,对句的香作了“醉”的宾语了。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孤枝淡傲夜无声
无声==清浅?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浮失律,流为平声,浮此处应该为仄,但是浮为平声,考虑到此处没有拗救,而且节奏点也出律,所以浮字出律。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此联应该是一位一百一十岁高龄老者的寿联。因为花甲即六十岁,半百岁月即五十岁,加起来即一百一十岁,下联同理。
就这样?格律没问题?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个人觉得对偶追求字面的工整,上下联系不大,对仗不仅追求对仗工整,更着重上下之间的联系。
太简单了,没有进行深刻的说明,可以百度一下,查找一下相关资料。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4
学号:040702                             网名:锦江踏浪
一、        理解题:
1. 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就是上下联形象思维和事理逻辑思维缺乏必要的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中词性分类可以分为12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诗怀总是为卿留【锦江踏浪】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盖地荷风分外清【锦江踏浪】
盖地?生硬了。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浮芳飘荡月朦胧【锦江踏浪】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出句:古:平通平仄仄平仄 今:平平平通仄平仄
       对句:古:仄仄平平平平平 今:通仄平平平平平
该联上下比节奏感不对应,下联‘风’和‘浮’皆为平声,失替;上下联‘流’和‘浮’皆为平声,失对;下联后部分都是平声,‘三平尾’。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今: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古:仄平平通 通仄通仄平平 
今: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 
答:上下联意思相同,语意重复,合掌;上联‘百’和‘月’、下联‘欠’和‘十’皆为仄,失替;上下联‘百’和‘十’皆为仄,失对;上联三仄尾。
不错,两处刺儿都挑出来了。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又可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也就是对仗)。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二者竟有何区别呢?(1)、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仗,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不错,很详细很直观。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5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706          网名: 愚公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为: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当、③结构相称、④节奏相应、⑤平仄相谐、⑥内容相关。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地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像这种只对不联,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就是“隔”。语言风格、情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任何思维的空间跨度,都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当作“轴”去贯穿联系,使上下联之间转承无断缝,形成协调统一,圆融而相得益彰,始终像是一个正常人说的两句话,否则就是“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等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素颜今始为谁妆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漫水芦荻似染青
“无穷”用来修饰“碧”,你这里的“似染”二字都作谓语了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暗香浮动月黄昏
??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仗工整,诗、曲名词对名词。红、清形容词相对,叶、风名词相对,寄、随动词相对,流、浮动词相对,水、云名词相对。内容相关,都表达了见到美景抒发的喜悦之情。结构一致。上下联字数相等、节奏相应、平仄相谐。是佳对。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分析:  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当、③结构相称、④节奏相应、⑤平仄相谐、⑥内容相关,但有合掌之嫌。
平仄没问题?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没能深入地对二者异同进行比较说明。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7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710                   网名:沁卿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对联中“隔”的含义是指上下联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语义语气等方面没有做到相关、相扣、相呼应,也就是上下联之间缺乏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其中,“隔”主要包括“意隔”、风格语气上的“隔”,还有景、情绪、时间等方面的“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对联中 “合掌”的含义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合掌”又包括整体性“合掌”和局部性“合掌”,局部性“合掌”较容易被忽视,尤其要引起注意。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芸窗何忍任尘封【沁卿】
同样,“扫”和“封”的主语有差别,前者不是“客”,而后者是“尘”。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泛水菱香如此清【沁卿】
无穷==如此还是不太好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幽芳摇漾风隐约【沁卿】<今音>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平平平仄仄平平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在字数方面,上下联的字数相等。
在内容方面,出对句内容相关,出句题诗,对句作曲,乍看不隔不合,但“寄流水”“随浮云”有些合掌,都表达了寄情山水之意。
在词性方面,出对句词性相对。“诗”“曲”都是名词,“题”“入”都是动词,“红叶”“清风”都是名词,“寄”“随”都是动词,“流水”“浮云”都是名词。
在结构方面,出对句结构相称。“诗”“曲”都是主语,“题”“入”都是谓语,“红叶”“清风”都是宾语,且都是偏正结构,“寄”“随”都是谓语,“流水”“浮云”都是宾语,且都是动宾结构。
在节奏方面,出对句节奏相应。诗/题红叶/寄流水,曲/入清风/随浮云。
在平仄方面,在对句中,犯了三平尾的大忌,且“风”“浮”二字都是平声,失替;在出对句中,“流”“浮”没有平仄相对,失对。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此联的背景是宋朝佛印法师大寿,苏轼前往金山寺贺寿,赠送的对联。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60+50=110;70+70-30=110,借此祝贺佛印法师的110岁寿辰真可谓别具匠心,充满了数字的趣味性。
从对联六要素的角度来看,该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在内容和平仄方面尚有疑问。在平仄方面,上联三仄尾,且“百”“月”都是仄声,失替;下联“欠”“十”都是仄声,失替;上下联中,“百”“十”都是仄声,失对。在内容方面,上下联的意义都一样,都是祝贺佛印110岁,在严格意义上属于“合掌”。
但该联作为一幅寿联,却为人们所称道,不是大家没有发现该联的合掌缺憾,而是大家对其中的趣味性和贺寿的恰到好处更为赏识,瑕不掩瑜。
刺儿都挑出来了,不错,也有自己的看法,更不错。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要求“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的艺术效果。对偶又可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也就是对仗)。宽式对偶对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是很严格。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至此,可以总结如下:
一.对偶的外延大于对仗,而内涵则小于对仗。
二.对仗一定是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只有严式的对偶才是对仗。
三.两者的成文区别有:“对仗句”严格要求“平仄相对,没有重复字”,而“对偶句”则没有要求。
四.两者的使用区别有: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不错,很直观,很细致。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8
第一讲作业
学号:                             网名:小屋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 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就是指一副对联的上下两句的某个词或整个的词义完全相同或相似,内容重复,犹如一个人把两只手合拢,形影相叠,反看正看浑如一手;这种情况叫合掌。合掌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局部性和整体性。局部合掌是个别词义相同,整体合掌是指整句联义相似。无论是局部或整体合掌,都会影响对联的质量,应尽量避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感叹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诗心犹可为君裁
诗心怎么栽?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抱雪枝头分外红
“枝头”不如直接改作“梅花”。不然很牵强。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残红凌乱雪悠闲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上联基本做到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下联“浮”对“流”失替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现在可以参看一下其他同学的回答和点评。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最好是能比较一下二者异同。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9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701                           网名:  墨笔玲珑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一、 字数相等
二、 内容相关
三、 词性相当
四、 结构相称
五、 节奏相应
六、 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在对联上下联中,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不在一个时间,或者不在一个场景,上下联没有内

在的逻辑联系,场景不和谐,画面缺乏美感,这是隔景。或者联意相差太远,上下句失去了应

有的关联或延续。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

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主要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心思何日为君倾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照岭斜阳分外红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竹林萧瑟燕呢喃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平平平仄仄平仄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a.下联的第六字与上联失对。
b.下联的四六位失替了。
c.下联三平尾。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仄  平    平  仄  仄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平  仄    仄  仄  平
a.上下联的后一分句,律不对(平仄仄)(仄仄平)。
b.第二分句的第四字上下联失对。
c.上下联都在说一个数字一百一,内容上合掌。
d.这应该是祝寿用的贺联,除了两道 数学题之外,别无任何新意与内涵。
问题挑的不错。除了是寿联,这还是机巧联,算是很新颖的。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汉语中的一种修辞格。一般要求句式整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或相对。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只是定义了一下“对偶”和“对仗”,没有对其中异同进行细致说明。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09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704                       网名:简单生活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就是说,对句或出句的景或意没有关联性,甚至相差很远,风马牛不相及了。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所谓“合掌”,是指对联中出句与对句的意思相同或相似,或者上下联所对的词是一个意思,犹如两掌相合。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其中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春阶自是待人归【简单生活】
同样,“扫”和“归”的主语有差别,前者不是“客”,而后者是“人”。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绕岭云蓬百样闲【简单生活】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清辉漫洒月朦胧【简单生活】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出对句字数相等,都是主谓宾补结构,语意节奏都是223.
诗、曲都是名词做主语;题、入动词做谓语;红叶、清风都是形容词+名词作宾语;寄流水、随浮云都是动宾词组作补语。
出句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相替,仄收;对句仄仄平平平平平,第六字失替,平收。对句三平尾,不符合联律规则,属于对联大忌。
出对句都表现了一种淡泊,随遇而安的情怀、有着淡淡的忧伤,意境、内容关联都很好。出句比对句意境美,对句有点弱了。
对句“浮云”改为“白云”,平仄就协调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这是一个数字联,属于技巧联。
上比句脚平仄为“平仄”,仄收;下比句脚为“仄平”,平收。句脚平仄符合马蹄韵。
上比第二分句句内平仄失替,三仄尾;下比第二分句句内平仄失替。上下比第二分句平仄失对。
上比正好60+50=110岁,下比2*70-30=110岁。
上下比意思一样,合掌。
不错,能找出这两处问题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很详细,就是后面比较异同的时候有些乱,能够分开说明其异同就更直观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10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703                     网名:三月青稞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有些对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 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出了意隔之外,隔还会出现在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玉笺一度为君题【三月青稞】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近水夕阳满目红【三月青稞】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暗香流动夜寂寥【三月青稞】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对句中第六个字“浮”与出句中的第六个字“流”同为平,失对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按对联六要素来分析:
1、上下联的同为10个字,是相等的。
2、上下联用两种形式写出了佛印法师的年龄,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花甲、古稀都是专有名词;一、双、半百、三十都是数量词;周、庆,余、欠是动词;尚、犹是副词;岁月、春秋同是名词。
4、结构相称: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主语      状谓   补  宾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主语      状谓  补  宾
5、节奏相应: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6、平仄完全相谐: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 
平仄完全相谐?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对仗一定是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只有严式的对偶才是对仗。
能详细的说明其中的异同更好。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11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803      网名:与梦想同飞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联中的“隔”是指对联的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内在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对联中的“合掌”是指对联中的上下联内容雷同。
答得简单。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汉语中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配句:鸥盟永久与君结【与梦想同飞】今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配句:棹水云舟别样欢【与梦想同飞】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配句:幽香暗沁月温柔【与梦想同飞】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分析:此联下联平仄“失替”,且三平尾;上联的“流”字与下联的“浮”字“失对”。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分析:此联问题主要有二:
其一犯“合掌”,从其表达的意思来看,上下联均表示110岁;另外“花甲”与“ 古稀”均指年龄;“半百”与“三十”是数字叠加;“岁月”与“春秋”意思相同(近)。
其二平仄不相谐,默认古音的话,上下联后分句均出现“失替”、“失对”问题。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分析:对偶和对
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凡对都是对偶,却不可以说凡对偶都是对。这是由于一般对偶只是一种修辞格,而对是—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一般对偶通常都寓于诗文之中,而对总是单独使用;一般对偶则只要句式相应就行,出现重字和词语相对不大工整没有关系,而对不仅要求句式相应,而且讲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也要相等。能正确理解,但说的不太清晰,对偶和对仗的共同点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不同点是对偶可以有不规则重字,对仗不允许。对仗要求平仄相谐。对仗句都是对偶句,对偶句不一定都是对仗句。
作业做得认真,继续。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12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810                     网名: 梦蝶秋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的含义;

隔:对联中所谓的隔,或者说隔阂是指在意境之中的景或是情在特定时间里不能相互存在或相互融合从而达不到和谐的情况。即:在意境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景物不可能同时在意境中出现而我们却把它写在一起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这就是隔。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景;二是意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合掌就是指一副对联的上下两句的某个词或整个的词义完全相同或相似,内容重复,犹如一个人把两只手合拢,形影相叠,反看正看浑如一手;这种情况叫合掌。合掌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局部性和整体性。局部合掌是个别词义相同,整体合掌是指整句联义相似。无论是局部或整体合掌,都会影响对联的质量,应尽量避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竹篱几度待春临 【梦蝶秋】
  对句:竹篱几度待君来 【梦蝶秋】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戏水蜻蜓几抹红 【梦蝶秋】
红色的蜻蜓一定好看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修竹摇曳径幽深 (今音)【梦蝶秋】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诗题红叶寄流水     曲入清风随浮云
   
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

         
    分析:此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从文学角度看,诗和曲都是属于诗歌类;词性相当:诗—曲,名词;题—入,寄—随,流—浮,动词;红叶—清风,带颜色字的偏正名词;水—云,名词;结构相称:红叶—清风,偏正结构;流水—浮云,动宾结构;节奏相应:诗题/红叶//流水,曲入/清风//浮云;平仄不谐:“题”在出句中按字义,古音也为平声,出句的平仄为:平平平仄仄平仄,出句246位字上平仄交替,正确;对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平平,对句第6位字上应仄却平,平仄失替,同时,与出句的第6位字上失对。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古: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通 通仄通仄平平 

今: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

   
 
    分析:这两句话是很有数学逻辑的,不隔,但是合掌了。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60+50=11070+70-30=110,借此祝贺寿星的110岁寿辰真可谓别具匠心,但是上下联说来说去就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合掌。从词性上,“周”为量词,“庆”为动词,词性不当。从平仄看,“尚余”和“犹欠”可看作领字,不计平仄;“半百岁月”,全仄,失替,同时“百”与下联的“十”失对;“三十春秋”,按古音正确,按今音全平。平仄不谐。肯定是古音哎

3.
怎样看待对偶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对仗一定是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只有严式的对偶才是对仗。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它们的区别是:1、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而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还要求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认真,细致,很好!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12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808      网名:若水之心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即为“隔”。“隔”又有景隔、意隔等之分。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雷同,所体现的是同一种意思,或词义重复即为“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配句:春鸥可愿伴吾归?【若水之心】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配句:戏水江鸥一世闲【若水之心】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3、配句:淡香幽远月空蒙【若水之心】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分析:此联单从字面、词性、结构、节奏和内容关联来看,还是比较工整的。但从平仄相谐的角度分析,则出现了诸多问题:
诗题红叶寄流水
古:平通平仄仄平仄
今:平平平通仄平仄
曲入清风随浮云
古:仄仄平平平平平
今:通仄平平平平平
通过以上音律分析,可以发现上下联出现“失对”,下联出现“失替”且“三平尾”问题。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分析:此“联”问题多多:一是上下联意思、词义“合掌”;二是上下联的后分句出现“失替”,还存在“三仄尾”和“三平尾”等问题。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分析: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对于“对偶”和“对仗”来说,它们都有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当(称)和内容相关等特点。这是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
对偶可以不规则重字,对仗不应许,作业做得认真细致,继续努力!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13
学号:805                             网名: 平顺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语言风格及语气上的融合统一,否则便会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这就造成了风格语气上的关于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属于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对应的词句雷同也为合掌,表达的内容雷同更是大的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缺了一句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依水芙蓉一点红(平顺)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缺了一句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对句三平尾了。浮字处应为仄音。
分析的不全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符合对联前五要素,第二分句不符合“平仄相谐”,所以上下两句是对偶不是对仗。
这个联玩得是数字游戏,实际是合掌的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对偶 可以重字,对仗不可以有不规则重字。继续努力!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14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806                           
网名:清淡如茶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缺乏语言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就是意“隔”。 关于“隔”的问题还有景、情绪、时间等等方面,。任何思维的空间跨度,都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当作“轴”去贯穿联系,使上下联之间转承无断缝,形成协调统一,圆融而相得益彰,始终象是一个正常人同时说的两句话。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对联上下联表达的内容相同或者太近,即是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芳樽今使对君倾   筠窗正好对风开(清淡如茶 )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韵水荷香悠远清(清淡如茶 )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暗香蕴透雪馨幽(清淡如茶 )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诗题红叶寄流水
    平平平仄仄平平
    曲入清风随浮云
    仄仄平平平平平
此“联”意境很美,更妙在曲折传意,托物寄情,不从正面直说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而用折射手法,从侧面下笔,只对随波而去的红叶、随风舞动的浮云致以殷勤的祝告显得更委婉含蓄。但是从格律的角度思量,“曲入清风随浮云”犯了对联之大忌三平尾,还五连平。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
这联咋一看,“百岁月”三仄尾;犹"欠"三"十"春秋失替;花甲、古稀;尚余、犹欠;岁月、春秋合掌。但由于是机巧联对及格律平仄的要求少了几分苛刻,而在趣味性和知识面上多了一些特点。文学与数学分属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个不同的范畴,却有撰联高手将二者合二为一,使其珠联璧合,趣味盎然。数字技巧玩得不错, 免不了有合掌之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认真细致,继续努力!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2 17:15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802         网名: 飘红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 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如:今天是周末 , 昨日为周六
词句雷同或者表达的内容雷同即为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关于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山溪从此为谁流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沿岸山花分外娇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暖风传递荷暗香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从结构上看:诗与曲是名词,题与入是动词,红叶与清风是名词,寄与随是动词,流水与浮云是名词。上下联二、四、六的平仄相对。
从诗的意义上说:这幅对联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之情,但又有种潇洒,表达了作者豁达的心胸。
再从格律上看看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首先这幅对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没有“隔”也没有“合掌”。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度犹欠三十春秋。花甲一周60岁,尚余半百50岁,加起来是110岁。 古稀是70岁,古稀双庆140,犹欠三十春秋,减去30,也是110岁 宋朝佛印法师大寿,苏轼前往金山寺贺寿,赠一对联: 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60+50=110;70+70-30=110,借此祝贺佛印法师的110岁寿辰真可谓别具匠心。
数字玩得相当技巧,内容免不了有合掌之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偶可以重字,对仗不许有不规则重字。
很好,继续努力!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3 03:37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807                                       网名:云海松涛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上下联之间缺乏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平仄、词性.风格.语气意境风马牛不相及
隔与平仄、词性.风格.语气无关!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 意思重复
对联的内容雷同更是合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 实词和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芳尘依旧为春留【云海松涛 】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  临水柳花空落苍【云海松涛】
        空落苍费解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淡花落野云冷淡【海松涛】
浅淡失对,落野云冷失替,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析;结构相谐
对句46平仄失替   流浮云,犯三平尾之忌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析:  对联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的对联优雅的文字里蕴含机巧的数学,成为佳联妙对。我们在欣赏这些对联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别有一番情趣。 传说有一天,苏东坡去金山寺为寺僧老友佛印禅师祝寿。席间即兴为佛印禅师写了一幅寿联,这幅祝寿对联的上下联都暗示佛印禅师的岁数是110岁。花甲一周(60),尚余半百岁月(50),(60+50=110岁) 。古稀双庆 (70*2=140岁),犹欠三十春秋,(140-30=110岁)。这副联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这个联很高超,却是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仗,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相同点: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不同点:对仗在符合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的前提下,同时还符合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对偶却不
要认真的研究研究对句,继续努力!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3 03:38
第一讲作业
      学号; &nbsp;040807                                       网名:云海松涛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上下联之间缺乏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平仄、词性.风格.语气意境风马牛不相及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 意思重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 实词和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芳尘依旧为春留【云海松涛 】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  临水柳花空落苍【云海松涛】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淡花卷落云冷浮【海松涛】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析;结构相谐
对句46平仄失替   流浮云,犯三平尾之忌了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析:  对联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的对联优雅的文字里蕴含机巧的数学,成为佳联妙对。我们在欣赏这些对联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别有一番情趣。 传说有一天,苏东坡去金山寺为寺僧老友佛印禅师祝寿。席间即兴为佛印禅师写了一幅寿联,这幅祝寿对联的上下联都暗示佛印禅师的岁数是110岁。花甲一周(60),尚余半百岁月(50),(60+50=110岁) 。古稀双庆 (70*2=140岁),犹欠三十春秋,(140-30=110岁)。这副联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仗,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相同点: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不同点:对仗在符合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的前提下,同时还符合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对偶却不准。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3 03:39
第一讲作业(我把作业交到了第四组去了,我再给此处补发一下,请谅解)
学号:  040811                          网名: 方姑娘
一、1.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

2.“隔”对联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个人同时说的两句话,只是经过了对联特定的工艺要求加工而已。
记住!是这两句话没有内在的关联
3.“合掌”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两联表达的内容雷同也是合掌
4.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 绿茶自此与君烹
意境不同了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临水桃花一片红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香茗细品话悠长
看看,是不是隔了?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诗和曲,流水和浮云是名词;题和入,寄和随是动词;是二二三节奏
再看看格律有什么毛病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花甲一周和古稀双庆词性相当,尚余 犹欠是动词,岁月 春秋是名词。平仄工整
数字玩得巧妙,意义合掌了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偶可以不规则重字,对仗不应许。
再认真的去看看讲义,那两个对句重新做做,继续努力!


作者: 窗前月映水中天    时间: 2014-1-23 03:40
预科四班第一讲共收到作业70份。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