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认识酒令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1
标题: 认识酒令
目录
一、酒令的概念
二、酒令的意义
三、酒令的由来
四、酒令的渊源
五、酒令的类别
    1.俗令综述
    2.雅令概述
六、酒令的发展
七、酒令杂述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1
一、酒令的概念

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酒司令),余者听行令官之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酒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一种特有的助兴方式,在全国各地有不同的演变方式。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2
二、酒令的意义

酒令对酒礼的变革、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佐酒助兴、活跃宴席的重要手段,更是使中华文化入于酒,而为之“酒中的文化”。
据历史记载,最早的酒令是辅助“礼”的工具,后来才发展为佐酒助兴、宾主尽欢的方法,甚至成了劝酒、赌酒、逼酒的手段。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2
三、酒令的由来

酒令由来已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总的说来, 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像催化剂,顿时使酒席上的气氛就活跃起来。
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谜行拳之举,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
因此,
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酒令的产生与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发达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的国家,中国的古人历来都很喜欢喝酒。夏王朝的夏桀,曾“为酒池,可以运舟”,商王朝的纣王,曾“造酒池肉林”,好为“长夜之饮”,周王朝的穆王,曾有“酒天子”之称,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喝酒的皇帝。到了汉代,由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生活较为安定,因此饮酒之风更为盛行。西汉初,朱虚侯刘章在一次宴会中以军法行酒,中有一人不堪其醉逃席,被刘章追回后斩首。西汉时的梁孝王曾集许多名士到梁苑喝酒,并令枚乘、路侨、韩安国等作赋玩乐。韩安国赋几不成,邹阳替他代笔,被罚酒,而枚乘等人则得赏赐。这种在喝酒时制定出一定的规则,如有违反则必须受到处罚的做法,实际上已经开创了酒令的先河。
酒令是中国酒文化中戛戛独造的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它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今天,我们掌握酒令的有关知识,并把它适当地应用到饮酒活动当中,可以调节气氛,增添乐趣,陶情冶情,增进智力,提高饮酒的文明程度。
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清代俞效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 春秋战国时代的饮酒风俗和酒礼有所谓“当筵歌诗”,“即席作歌”。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是一种酒令。秦汉之间,承前代遗风,人们在席间联句,名曰“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便逐渐丰富,作为游戏的酒令也就产生了。唐宋时代是我国游戏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酒令也相应地得以长足发展。酒令到明清时代则进入另一个高峰期,其品种更加丰富,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举凡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诗文、戏剧、小说、中药、月令、八卦、骨牌,以及种种风俗、节令、无不入令。清人俞敦培的《酒令丛钞》把酒令分为古今、雅令、通令、筹令四类,当代人何权衡等编著的《古今酒令大观》把酒令分为字词令、诗语令、花鸟鱼虫令、骰令、拳令、通令、筹令七类,今人麻国钧、麻淑云编《中国酒令大观》将酒令分为射覆猜拳、口头文字、骰子、牌、筹子、杂六类。按其流行范围分,酒令中较为复杂、书卷气重的大多在书本知识较丰富的人士之间流行,称为雅令;而在广大民众之间则流行比较简单的酒令,称为俗令。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酒令的形式千变万化,可以即兴创造和自由选择。酒令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文化。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2
四、酒令的渊源

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

《红楼梦》行酒令

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钟酒,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

东洋文库

“今人饮酒,不醉不欢,古人皆然,唯醉必由于劝酒。古人习以冠带劝酒,劝而不从,饮不尽兴,自生佐饮助兴之趣。”所谓“酒令”,即由此而生,沿习成俗,并流传至今。
刘向《新序》云:“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汉书·张赛传》载:“行赏赐,酒池肉林。”“鸣鼓而饮。”“行赏赐”,似已包含“酒令”之义。
酒令名词,汉代始有。《后汉书》云:“朱卢……令章为酒令,章日:‘臣请以军法行酒令。”’何以“军法行酒令”?实为宴会中饮酒助兴为乐,君臣不分,同遵游戏规则。必有司令之人。司令之人称监史,或称录事,名异实同。
清代俞敦培编《酒令丛钞》卷一,列举酒令多达三百种,皆为账目式记载,并无系统之叙述。古人聚宴饮酒,助兴为乐的佐饮活动繁多,酒令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是为饮酒一大习俗。初以鸣鼓、投壶、赋诗、吟词等形式居多,继而发展到跳舞、听曲、骰盘、莫走、鞍马、打令、押妓等。余留学日本时,于《东洋文库》见陈元靓《学林广记·癸集》卷十二载酒令数则,皆为词体,尤足为送摇招抛诸动态注解,爱不惮繁,录之如下:
酒令成俗盛于唐代的士大夫间。在唐代诗文中酒繁出现。宋代不但沿袭了酒令习俗,而且还丰富发展了酒令文化。单就记载介绍各种酒令的书就有《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小酒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酒令是中国酒文化的一枝色彩卓异的奇葩。宋蔡宽夫诗话云:“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乐。”从地下发掘的考古材料也证明,唐代是一个喝酒成风,酒令盛行的时代。如1982年在镇江丹徒丁卯村一座唐代银器窑中,发现了“论语玉烛”酒筹筒和五十根酒令筹,这是十分宝贵的唐代酒令资料。唐代的酒令名目已经十分繁多,如有历日令、罨头令、瞻相令、巢云令、手势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语令、急口令、四字令、言小字令、雅令、招手令、骰子令、鞍马令、抛打令等等,这些酒令汇总了社会上流行的许多游戏方式,这些游戏方式为酒令增添了很多的娱乐色彩。
 唐代以后,酒令游戏仍然盛行不衰,其名目也越来越多。这些酒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猜射性的,它们或猜诗,或猜物,或猜拳,总之,它们都是以猜测某些东西的方式来决定胜负,然后进行赏赐或罚酒。
如王定保《唐摭言》载:“赵公令狐绹镇维扬,张祜,公因熟视祜,改令曰:‘上水船,风太急,帆下人,须好立。’祜答曰:‘上水船,船底破,好看客,莫依柁。’”这是一种诗文类的行令方式。前人念一句酒令诗后,后人必须以相同的格式应对,否则便算输,必须罚酒。猜物类的酒令也叫做“猜枚”,玩时由行令的人拳中藏握一些小件物品,如棋子、瓜子、钱币、干果等等,供人猜测。有猜单双,猜颜色,猜数目等多种猜法,猜中者为胜,猜不中者为负,负者要罚酒。

历代行令

春秋战国:投壶

最古老而又持久的酒令当首推投壶。投壶产生于春秋前,盛行于战国。《史记:淆稽列传》就载有投壶盛况。时至今日,在河南南阳卧龙岗汉画馆里就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投壶石刻图。
投壶之壶口广腹大、颈细长,内盛小豆因圆滑且极富弹性,使所投之矢往往弹出。矢的形态为一头齐一头尖,长度以“扶”(汉制,约相当于四寸)为单位,分五、七、九扶,光线愈暗距离愈远,则所用之矢愈长。投壶开始地,司射(酒司令)确实壶之位置,然后演示告知“胜饮不胜者”,即胜方罚输方饮酒,并奏“狸首”乐。
投壶因其最具封建礼仪教仁意义,所以沿袭最久。在《礼记》中慎重地写着《投壶》专章。三国名士邯郸淳的《投壶赋》描绘最为出色:“络绎联翩,爰爰兔发,翻翻隼隼,不盈不缩,应壶顺入”,可窥见当时盛况。

魏晋:流觞曲水

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上,已之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清淡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还因被罚作诗这种高逸雅致的精神活动的参与,使之不同凡响。
所谓“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最著名的一次当数晋穆帝永和9年3月3日的兰亭修禊大会,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排遣感伤,抒展襟抱,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当然在民间亦有将此简化只饮酒不作诗的。
南北朝时期,除了“流觞曲水”此种酒令外,继而演化而来的吟诗应和。此酒令令文人墨客十分喜爱,流行较盛。南方的士大夫在酒席上吟诗应和,迟者受罚,已成风气。

唐朝:藏钩·射覆

唐朝,“唐人饮酒必为令为佐欢”。《胜饮篇》中有:“唐皇甫嵩手势酒令,五指与手掌节指有名,通吁五指为五峰,则知豁拳之戏由来已久。”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梁书·王规传》记载:“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土宴集,属视为酒令。”欧阳修《醉翁亭记》:“觥筹交错起座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当酒令敏演到唐代时,形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当时较盛行为“藏钩”“射覆”等几种。“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即甲方将“钩”或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乙方猜度,猜错罚酒。这好似“猜有无”一样。
“射覆”是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暗暗覆物于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射就是猜或度量之意,唐代诗人李商隐就精于此道,他在诗中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明清:拧酒令儿

明清两朝流行的酒令当推“拧酒令儿”,即不倒翁。先拧着它旋转,一待停下后,不倒翁的脸朝着谁就罚谁饮酒,粤人称“酒令公仔”。
为此,俞平伯先生引《桐桥倚棹录》称其为“牙筹”。它是一种泥胎,苏州特产,一般为彩绘滑稽逗乐形象。《红楼梦》六十七回写薛蟠给薛姨妈和宝钗带的礼物中就有这种惟妙惟肖的酒令儿。

酒令繁演到清代来,其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比度着或投壶猜枚,或联诗对句,或拆字测签,或猜拳行令,经过一番“游戏”,最后由令官仲裁,输者或违令者必须“饮满一大杯”。

酒令,按形式可分为雅令、通令和筹令。
雅令,是指文人的酒令,这类酒令按内容可分为字令、诗令、词令和花鸟虫令。前者要求象形、会决心书兼有。形体结构随意增损离合变化殊多,或遣词造句,或意义通联,或妙语双关,或双声叠韵,或顶针回环……真是变化万千,趣味盎然,后者又要敏捷与智慧,心快,眼快,手快,嘴快四者缺一不可。
以诗人的“智力竞赛”为内容的雅令,虽然情趣古雅,然而一般人做不来,所以又有一类酒令应运而生,它不必劳神,几乎人人皆可为之,这种大众化的酒令被称作“通令”。凭投骰子,划酒拳的运气,当然不必动脑筋。只是此类两军对垒,“火药味”似乎太浓了点。击鼓传花,则是通令中较为雅致的形式了。
雅令、通令和筹令,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考之历史,酒令实无定制,当筵者可以依据座中情况加以发挥。酒令若是制得巧,自然是宴乐无穷。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2
五、酒令的类别

1.俗令综述

通令
行令方法:
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1、划拳
唐代人称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划拳中拆字、联诗较少,说吉庆语言较多。如“一心一意(1),哥俩好(2),三星高照(3),四季发财(4)、五金魁(5),六六大顺(6),七七巧(7),八仙过海(8),快升(9),十全十美(10)”、“快得利”、“满堂红”(或“金来到”)等等。这些酒令词都有讨吉利的涵义。由于猜拳之戏形式简单,通俗易学,又带有很强的刺激性,因此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中国古代一些较为普通的民间家宴中,用得最多的也就是这种酒令方式。
酒令是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宴饮和郊游中助兴取乐的游戏,酒令除能助欢愉畅饮令气氛和增添融洽友谊外,还是古代礼仪教化的方式之一,因此盛行于各个朝代,形式多种多样。
2、大众令
大众酒令以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特色,不管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很快地操作运用,在威信宴席上都占有压倒优势。大众酒令主要有以下十种形式:
(1)骰令。骰(亦称“色子”)令是古人常用的酒令之一。有时用一格骰子,最多可达六枚,依令限数,因人、因时而定。此令简单快捷,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需要什么技巧,全凭运气,特别受豪饮者欢迎。骰令各目繁多,主要有猜点令、六顺令、卖酒令等。
(2)猜物。把某物藏起来,使在席之人猜测其所茂之处。猜中者胜,猜错者饮。主要有茂钩、猜枚(又称猜 拳)、猜花等。
(3)指掌令。以指为戏,故称指掌令,主要有五行生克令、一官搬家讼、抬桥令、石头令剪子布令(此为日本拳)、大小葫芦令、拳(又称猜拳、拇戏)、打更放炮令等。
(4)击鼓传花令。令官拿花枝在手,使人于屏后击鼓,客依次传递花枝,鼓声止而花枝在手者饮。
(5)虎棒鸡虫令。二人相对,以筷子相声,同时或喊虎、喊棒、喊鸡、喊虫,以棒打虎、虎吃鸡、鸡吃虫、虫嗑棒论胜负,负者饮。若棒兴鸡、或虫兴虎同时出现,则不分胜负,继续喊。
(6)汤匙令。着一汤匙于盘中心,用于拨动匙柄使其转动,转动停止时匙柄所指之人饮酒。
(7)地方戏名令。行令者每人说一种地方戏各,并指出一个名演员的说不上者饮两杯,说出一半者饮一杯。
(8)拍七令。从一数起,下数不限,明七(如七、十七、二十七等)拍桌上,暗七(即七倍数,如十四、二十一、二十八)拍桌下,误拍者饮。
(9)投壹。设特制之壹。宾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胜,负者饮。
(10)揭彩令。令官将一张写有数字的纸条用杯子扣在桌子上。合席之人除令官外均不知此数字,但要求这个数字必须在6—36之间。令官饮完,口中说出“6”字后再送给席间的任何一人,依次类推。如果所加数字之和刚好兴杯中所扣数字相等,叫做得彩,则该人饮一杯酒。倘若又轮到令官而数字又未超过杯中之数,则令官只许加“1”再送给他人,如果累计已超过杯中数 ,那么该人与接者猜拳,过几个数猜几拳,输者饮酒。
3、花样令
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可以说是酒文化中的一个异类:它讲究的是雅俗共赏,既有文人雅士的“当筵歌诗”的酒令,又有凡夫俗子吆喝佐欢的酒令,真可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场所,不同的人群会选择不同的酒令形式。常用的酒令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两只蜜蜂令
口令: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嘿!石头,剪刀、布,然后猜赢的一方就做打人耳光状,左一下,右一下,同时口中发出“啪、啪”两声,输方则要顺手势摇头,作挨打状,口喊“啊、啊”;如果猜和了,就要做出亲嘴状还要发出两声配音、动作,声音出错则饮!适合两个人玩,有点打情骂俏的味道,玩起来特别逗!
(2)虎棒鸡虫令
分别有四种动物,老虎、棒子、鸡、虫,一物克一物,两人相对,各用一根筷子相击,同时口喊“棒棒棒棒……”或喊老虎,或喊棒,或喊鸡,或喊虫。规定:以棒击虎,虎吃鸡,鸡吃虫,虫吃棒;负者饮酒,若棒子与鸡,虎与虫同时喊出,则不分胜负。此游戏适合两个人玩,因为出口很快,老虎,棒子,鸡,虫都是脱口出的,所以玩起来速度很快!可一人当庄,多人轮流玩。
(3)玩骰子
酒桌上,将两颗骰子装于一玻璃杯,摇骰子的人为首,在座各位依次排序,骰子摇到几就该几号人喝,喝酒的人又当庄为首,继续摇。两颗骰子的点数一样,喝酒数加倍,各地以不同的规则定喝酒数量。
(4)猜骰子
猜骰子可以2个人玩,可以三个人玩,或者多人玩,本处只举出2人玩的例子,三人以上依次类推。利用骰子6面不同点数的数量来比胜负。
每个人用一个盖碗,盖碗里面装上5个骰子(也可更多)。两个人晃动盖碗,将骰子打乱以后,自己看自己杯中的骰子点数,根据杯子中骰子的点数,来猜测对方骰子的点数,让后报出一个数字。对方根据自己盖碗中骰子的点数,以及自己报出的点数,来决定自己报出的点数,或者看对方的点数确定输赢家。
一般点数从二说起,则骰子的一点什么都顶替的。如果先报一方报出了1点(例如说5个1),则1点不能顶替其他点数。在猜骰子时,先从小的说起,比如一方说2个1,对方说出的数字必须比这个大,如果也说2个,则只能报2以上的数字(如2个2或2个6),如果要说1数字,则只能报3个以上(如3个1或6个1)。
一方如果觉得对方报出的点数的数量超出了你们两个盖碗中这个点数数量之和,可以要求看。这样大家掀开盖碗,数报出点数骰子的数量,刚才说出的数量超过2个盖碗中此点数的数量,则要求看的一方赢,反之则报数字一方赢。注意:报出数字之和不应超过两人盖碗中骰子的总数。
(5)读数字
读数字,玩法也是变化无穷,但最基本的玩法也是由自成数与喝数相符者胜,负者饮酒。“十五二十”。两人玩,两双手,轮流喊数,分别有“收齐,五、十、十五、开晒”五种数字,喊数者可出手也可不出,看双方一共凑成多少数目。
(6)7
由开始一人发音“零”随声任指一人,那人随即亦发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个人则发音“七”,随声用手指作开枪状任指一人,“中枪”者不发音不作任何动作,但“中枪”者旁边左右两人则要发“啊”的声音,而扬手作投降状。出错者饮!适合众人玩,由于没有轮流的次序,而是突发的任指其中的一个人,所以整个过程都必须处于紧张状态,因为可能下个就是你了!
三人玩法
1、4、7一组数字,2、5、8一组数字,3、6、9一组数字,三个人每人选一组数字。这种玩法,每人只能用一只手出手指,可以出人意几个手指,然后三个人出的手指数相加,数字是几就是选择这组数字的人喝酒。0、10都不喝酒,超出10的数字取尾数。
这种三人的数字玩法,很有趣,简单易学。
青蛙落水
口令: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四只青蛙……如此类推,每人说一句,以逗号隔开为标志,出错者喝酒。此游戏也可以不发声,仅仅用手令,动作来表示。适合多个人一起玩,因为在过程中还要顾及到数字的,所以玩起来还真的不轻松呢!
猜测输赢
玩法有很多种,可是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一方随意作出手势,如果对方顺应作出相同的手势则对方输,要罚酒。
(1) 青蛙青蛙跳:两人手指拱在桌面,一人首先喊“青蛙青蛙跳”,在“跳”字发出的时候五指弹起一个手指作“跳”状,如本方出中指,对方出中指则输,喝酒,出其他四指则过,然后轮到对方喊“青蛙青蛙跳”,一直下去。
(2) 两人猜:“石头、剪刀、布”,赢方立即用手指向上下左右各一方,输方顺应则喝酒。
传花
用花一朵,或可用其他小物件如手帕等代替。令官蒙上眼、将花传给旁座一人,依次顺递,迅速传给旁座。令官喊停,持花未传出的一人罚酒。这个罚酒者就有权充当下一轮的令官。也有用鼓声伴奏的。称“击鼓传花令”。令官拿花枝在手,使人于屏后击鼓、座客以次传递花枝,鼓声止而花枝在手者炊。过去运用较多。
拍七
进行时要求速度快,使行令者忙中有错受罚,从令官报数,1234顺报,至明7(7、 17……)和暗7(7的倍数14、21……)时,应报者拍桌而不出声。矢口出声报数的罚酒。下一轮即从罚酒人从头报起。
猜谜
是群众性的智力游戏。行令时通常可以和传花、拍七结合进行。如由罚酒人出谜面,由下一轮传花、拍七的输家猜谜底。猜不中者罚酒,如猜中则出谜人罚酒,猜中者并有下一轮出谜权。猜谜还可以限定范围、加限于席上所有物或室内所有物之类,由令官行令前宣布。
说笑话
可由令官开始或上一轮行令受罚者开始、依次轮流说一个。如能逗引全席或多数人发笑,说笑话者算是成功,全席各饮一杯;倘若无人被逗笑。说笑话者认罚;如仅有一人或少数人笑,则罚笑者饮酒。
酒牌令
以牌的形式,上刻所行酒令的内容。如咸丰年间产生的《列仙勒挝人》,上划四十八位仙人的名字面存留。根据每位仙人的不同身份、经历、特点,现定铁面的法则。使用时,只荐任过抽取其中的一张牌,援服牌面上的次政法则施行。如“老子”脉,上写“寿者欢”,即在席年龄大的人饮;如“黄石公四”脉,上写“有著述营一杯”,即在场有著作的人喝一杯酒,等等。
筹令
竹制筹令,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用时不必费脑筋而又颇有趣味,因此文人聚饮和闺房集宴多用之。他们在酒筹上铭刻经书或诗、词、曲成句,或《西厢记》、《水浒》、《红楼梦》中人名,并由此引申出敬酒、劝酒、罚酒等名目。1982年,在江苏丹阳县丁卯桥出土的金龟背负《论语》玉烛筒一种,酒令筹五十枚。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筹令。
占花名
若干根签放在签筒里,每根签上画一种花草,题一句旧诗,并附有饮酒规则,行令时一人抽签,依签上规则饮酒。
5、游戏种类
游戏1、循环相克令
用具:无
人数:两人
方法:令词为“猎人、狗熊、枪”,两人同时说令词,在说最后一个字的同时做出一个动作——猎人的动作是双手叉腰;狗熊的动作是双手搭在胸前;枪的动作是双手举起呈手枪状。双方以此动作判定输赢,猎人赢枪、枪赢狗熊、狗熊赢猎人,动作相同则重新开始。
兴奋点:这个游戏的乐趣在于双方的动作大,非常滑稽。
缺点:只是两个人的游戏。
游戏2、幸运大白鲨
用具:幸运大白鲨
人数:两人
方法:幸运大白鲨的构造非常简单,但玩起来却趣味无穷。方式是将大白鲨的嘴掰开,然后按下它的下排牙齿,这些牙齿中只有一颗会牵动鲨鱼嘴,使其合上,如果你按到这一颗,鲨鱼嘴会突然合上,咬住你的手指。当然,鲨鱼牙是软塑料做的,不会咬痛您的。
你可以在酒桌上把它作为赌运气的酒具,几个人轮流按动,如果被鲨鱼咬到罚酒。
兴奋点:适合男孩女孩一起玩,对于胆小的女孩子来说比较惊险。
缺点:首先你要先去买一个“大白鲨”,虽然价钱不贵。
游戏3、官兵捉贼
用具:分别写着“官、兵、捉、贼”字样的四张小纸。
人数:4个人
方法: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贼”字,猜错的要罚,有猜到“官”字的人决定如何惩罚,由抽到“兵”字的人执行。
兴奋点: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
缺点:人数不易过多。
游戏4、拍七令
用具:无
人数:无限制
方法: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罚酒。
兴奋点:没有人会不出错,虽然是很简单的算术。
缺点:无
游戏5、心脏病
用具:无
人数:越多越好
方法:将一副扑克牌给酒桌上的每个人平均分发,但是不能看自己和他人手里的牌。然后以酒桌上的人为序,按照人数排列。例如,酒桌上有5个人,可编为1-5的序号。如果该人出的牌和自己的序号相同,那大家的手就是拍向那张牌,可以手叠手的拍,最后拍上去的人是输家。
兴奋点:非常刺激,经常是大家的手红的一塌糊涂。
缺点:对桌子不利
游戏6、开火车
用具:无
人数:两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在开始之前,每个人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点不能重复。游戏开始后,假设你来自北京,而另一个人来自上海,你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起问:“往哪开?”你说:“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那个人就要马上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这个人选择另外的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
兴奋点:可以增进人与人的感情,而且可以利用让他或她“开火车”的机会传情达意、眉目传情。
缺点:无
游戏7、抓扑克牌
用具:扑克牌
人数:两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抓扑克玩法,把扑克摆在中间,从一个人开始抓(一般年长者或者领导),他抓到的扑克为A-K,代表1~13个数,抓到的数字,即从他开始数这个数字的那个人喝酒,那个人喝完了开始再抓。如果抓到A,就自己喝。如果抓到大王,对不起,要喝5杯,如果抓到小王,要喝三杯了。
游戏8、投壶
用具:壶,箭
人数:不限
方法:以虎壶口为目标,宾主没人持4支箭,依次投入壶中,以投中多少决定胜负,最少者罚酒。
游戏9、流觞
用具:觞
方法: 聚会于环曲的水流边,临水设宴,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在谁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即取饮,叫做流觞,也叫流杯。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3
2.雅令概述

古代有名的雅令

中国的酒令五花八门,大致分雅令和通令两大类。见于史籍的雅令有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乐令、对字令、筹令、彩云令等。

卜箕子令
原注:先取花一枝)然花行令,口唱其词,逐句指点,举动稍误,即予罚酒……
我有一枝花(指自身复指花),斟我紫儿酒(指自令斟酒),唯愿花似我心(指花指自心头),几岁长相守(放下花枝叉手),满满泛金杯(指酒盏),我把花来嗅(把花以鼻嗅),不愿花枝在我旁(把花向下座人),付与他人手(把花付下座人去)。

调笑令
花酒(指花指酒)满筵有(指席上),酒满金杯花在手(指酒指花),头上戴花方饮酒(以花插头举杯饮),饮罢了(放下杯),高叉手(叉手),琵琶发尽相思调(作弹琵琶手势),更向当筵口舞袖(起身举两袖舞)。

浪淘沙令
今日一玳筵中(指席上),酒侣相逢(指同饮人),大家满满泛金钟(指众宾指酒盏),自起自酌还自饮(自起自酌举盏),一笑春风(止可一笑),传语主人翁(持盏向主人),两目口侬(指主人指自身),侬今沉醉眼蒙眬(指自身复拭目),可怜舞伴饮(指酒),付与诸公(指酒付邻座)。

花酒令(词律甘)
花酒(左手把花右指酒),
是我平生结为亲朋友(指自身及众宾),
十朵五枝花(以手伸五指反复成十朵又将五指应五枝,乃指花),
三杯两盏酒(伸三指又伸二指应三杯,盏数指酒),
休问南辰共北斗(伸手作休闲状指南北),
任他从鸟飞兔走(以手发退作任从状又作飞走状),
酒樽金杯花在手(指酒樽、指酒盏指花),
且戴花饮酒(左手插花右手持酒饮)。
细读此词,并其原注,诸样表演情态极为细腻有趣,丰富多彩。此类手打令如何演变为今人之猜拳类酒令,尚有待考证。但古今酒令,趣味相异,一目了然。(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作为古代专门监督饮酒仪式的酒官,最早出现于西周后期。《诗经· 宴之初筵席》:“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又立之史。”所谓酒监、酒史就是酒官。

雅令的行令方法

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例如,唐朝使节出使高丽,宴饮中,高丽一人行酒令,唐使即应对曰:“许由与晁错争一瓢,由曰:‘油葫芦’,错曰:‘醋葫芦’”。名对名,物对物,唐使臣应对得体,同时也可以看出高丽人熟识中国文化。《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到鸳鸯作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写的是清代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风貌。
唐代传奇《申屠澄》记载了一则关于雅令的动人故事。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风流才子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引用《诗经》句行雅令。不料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来,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 郑风· 风雨》里的诗句,隐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两句,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于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喜结良缘。

四书令
是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的句子组合而成的一种酒令,在明清两代的文人宴上,四书令大行其时,用以检测文人的学识与机敏程度。

花枝令
是一种击鼓传花或彩球等物行令饮酒的方式。唐白居易的《就花枝》诗曰:“就花枝,移酒海,令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欢娱逐来,任他容鬓随年改。”徐某《抛球乐辞》:“……灼灼传花枝,纷纷度画旗。不知红烛下,照见彩球飞。”可见唐人饮酒击鼓传花递球的场面何等热闹。《红楼梦》七十五回就有一段“花枝令”的描写。

筹令
是唐代一种筹令饮酒的方式,如“论语筹令”、“安雅堂酒令”等。
正反面刻逗乐要求举止及找寻某种特徵饮酒者。
后者有五十种酒令筹,上面各写不同的劝酒、酌酒、饮酒方式,并与古代文人的典故相吻合,既活跃酒席气氛,又使人掌握许多典故。“如孔雀开樽第一”;“孔融诚好事,其性更宽容”。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得此不饮,但遍酌侍客,各饮一杯。至于“牙牌令”,是唐代筹令的一种变异形式,它与安雅堂酒令相似,也盛行于明清。《红楼梦》四十四对牙牌令作了精彩细致的描写。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3
六、酒令的发展

最早的酒令,完全是在酒宴中维护礼法的条规。在古代还设有“立之监”、“佐主史”的令官,即酒令的执法者,这中酒令是限制饮酒而不是劝人多饮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酒令愈来愈成为席间游戏助兴的活动,以致原有的礼节内容完全丧失,纯粹成为酒酣耳热时比赛劝酒的助兴节目,最后归结为罚酒的手段。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3
酒令杂论

    中国酒令历史悠久,不但名目极其繁杂,即是历代记载、论述酒令的笔记小说以及历代诗人墨客描写酒令的诗、词、曲也很浩繁,如作详考,必须捡阅、摘抄大量古笈,是一门做学问的课题。这里仅能略作考证,是谓"考略"。我将分成二个部分,即:一,中国酒令史略;二,中国酒令种类举略来陆续地作一介绍。

    一  中国酒令史略

    酒令,与我国悠久的酒文化有关。我国有着悠久的酒史,又有着悠久的游戏史,而中华传统文化的齐合性特征,又把酒和游戏二者结合为一,从而形成了酒令。古人干脆把它称之为"酒戏",即饮酒的游戏。
早在春秋战时代,当时的饮酒风俗和酒礼,就有所谓的"当筵歌诗","即席作歌"。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就是一种酒令。由此形成的"投壶令",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秦汉之间,承前遗风,文人们在席闻联句,名之白"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作为游戏的酒令也就产生了。"酒令"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贾逵传》:"(贾逵)尝作诗,颂、诔、连珠、酒令凡九篇。" 这里说到的酒令,当是行令的令辞。
    西汉时,为了使酒令行得顺利,严明赏罚,行令时已有"监酒"之设。为的是严格监督酒令中酒约的执行。<史记>中记载:"吕后尝大宴群臣,命刘章为监酒令"。这里流传着一则故事:刘章请以军令行酒令。席间,吕氏族人有逃席者,被刘章挥剑斩首。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酒令如军令"的来历。
    三国以后,有一种饮酒风俗叫作"流觞曲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便是记的一次三月初修禊于溪边流觞聚会的情况,后又你"流杯曲水","浮波流泉"。以致后人根据此种饮酒风俗创造了拈字流觞诸令,如"花字流觞"、"月字流觞"等等。
    唐宋时,酒令得以长足的发展,酒令的种类也丰富多彩了。据皇甫松<醉乡日月>记载,已有"骰子令"、"小酒令"、"改令"、"手势令"的名目了。酒令的用具也有了骰子、筹子、旗幡、彩笺(纸牌)、螺碗、彩碗等。酒令的游戏规则也有了多种的规定了。尤其是如孟浩然、王维、皇甫松、元稹、吗商隐、杜牧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饮酒行令的诗篇,为酒令文化增添了浪漫色彩。
    酒令发展到了明清两代,进入了一个高峰。酒令的种类名目,可谓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凡举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戏剧小说、月令节令、中药、儿八卦等等都可入令。甚至于美女的鞋子(称为"鞋盅"、"鞋坏等)亦可成酒令(有"鞋杯令")。有众多的风流骚客写下了不少鞋杯的词曲,这里录下一首由许少华作的[散曲.鞋杯词],供大家玩赏:借足下权为季雅,向尊前满注流霞。沾唇分外香,入掌些儿大,鹦鹉鸬鹚总让他,把一个知味人儿醉煞。(清.褚人获<坚瓠集. 九集>卷三)

        二, 酒令种类举略

    中国酒令名目繁杂,无法精确统计到底有多少种类。据清代俞敦培著<酒令丛钞>记载,大体分为四大类,即:古令、雅令、通令、筹令
。<中国酒令大观>(麻国钧  麻叔云编著)则分为:覆射猜拳类68种;口头文字类348种;骰子类128种;骨(牙)牌类38种;筹子类78种;杂类56
种等六大类,计726种。现分别举例概述如下。

    1, 覆射猜拳类
    这里又分两类,即覆射和猜拳。
    覆射令是由汉代的"藏钩"游戏发展而来。藏钩到了唐代分二途发展,一为博戏,一为酒令。其基本方法都是藏起某物,令对方猜射;或一人说出一字,以该字隐某物,令对方也以一字射此物。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探春以覆了一个"人"字和"窗"字,令宝钗射一物。宝钗知道探春用了"鸡窗"、"鸡人"的典故,故射"鸡",宝钗算射中了。这叫"双覆一射"。
    又如猜子令,即一人手握一枚爪子,左右手一实一空,令对方猜瓜子在哪只手中。猜不中罚酒;猜中则由覆者罚酒。
    也可用三枚瓜子、两故花生,叫"三红两白",分别握右两手中,随意出一拳让对方猜。先猜单双,后猜几枚,再猜红白,叫作"五子三
猜,两手不空"。猜不中罚酒,猜中,则由出拳者饮酒。春节将临,此令不妨可在亲友酒席上施行。
    划拳,它是唐代"手势令"的后裔。划拳又作"豁拳"、"豁指头",它又有"拇战"、"拇阵"的雅称。明代李日华的<六研斋笔记>、清代郎廷
极丽<胜饮篇>均有记述。它也是在现代酒桌上常用的一种酒令,所以我也就不再赘述了。
    2, 口头文字类
    这一类酒令没有其他行令工具,而只以口头吟诗、作对、唱曲(现代可唱卡拉ok)、猜谜等行令,故名。它发端甚早,春秋时代的"当筵
歌诗"、"投壶赋诗"、"即席作歌",己开后代此令的先河。明请以后,这类酒令发展较快,各种名目层出不穷。清代佚名<新刻时尚华筵趣禾谈笑酒令>、张潮<下酒物>,均是此类酒令的专著。
    女儿令,是这类酒令的代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薛蟠、蒋玉函在冯紫英家中吃酒时行的" 女儿乐、喜、悲、愁" 的令便是
。详情可参见我发在红梦旧梦中关于"女儿令"帖子,此处不重复了。
    下面再举个"一物双说令"的例子。
    一物双说令也是口头文字类酒令。它的行令方法是:每人说出一物,再接两句话,要求这两句话音同而义反。合席轮说,不成则罚酒
一怀。如:" 风中腊烛,流半边,留半边。" 梦里拾珠,拾一颗,失一颗。"  这流、留和拾、失就是音同义反的字,符合此令的规则。
    3,骰子类
    骰子类的酒令以骰子为行令工具,故名。此令为唐代酒令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常见于唐代诗人的诗句中。张祜、杜牧<骰子赌酒>联句:<骰子逡巡里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元稹<赠崔元儒>诗:"今日头盘三两掷,翠娥潜笑白髭须。"即是描写掷骰赌酒的情景。
    骰子类酒令在明清两代得极大的发展,人们依握骰子六面采点的象征,编制了大量的酒令。小型酒令层出不穷,大型酒令用多枚骰子排列组合函二百余采,如"绘芳园酒令",甚至终席不能行毕一令。还有将骰子与其他游具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骰子令,如"月夜钟声图令"等。
    <金瓶梅>第六十回中有"花名贯<四书>顶针令"、"区禽、果名贯骨牌、官名令" 及第六十七回"雪字掷骰令"便是骰子令。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在群芳夜宴开始前,宝玉因说:" 咱们也该行个令才好。" 麝月便提议:" 拿骰子咱行抢红吧。"
    抢红令,色是属于骰子类的酒令,工具是六枚骰子。这一种酒令不拘人数,不须要有什么文化程度,即使文盲也可以参加的饮酒游戏。它的行令方法是:
    不论人数,用六枚骰子掷,每人掷一次,每次若得"红四",则取出,直至六枚"红四"取完为止。每掷一次无"红四"者,罚酒一杯。
    就这么简单!现在节假日或亲朋好友间聚会的宴席上,酒到兴浓时,不妨可以玩一下这种抢红的酒令,能使大家掀起哄笑呼喊的喝酒高潮。
    这酒令出自清代人莲海居士所撰的<红楼梦觥史>。初一见这书名,还以为是专门记述<红楼梦>中的有关喝酒、酒令的专著呢。但一查内容却不然。如<飞花令>、<阑干令>、<掷红绿令>等等,<红楼梦>就没育;而<红楼梦>中有的如<女儿令>、<牙牌令>、<占花名令>等觥史中却没有。莫非莲海居士另有红楼之梦乎?
    4,牌类
    牌类的酒令,起初是纸牌,称作"叶子",又叫"叶子酒牌"。这类叶子牌,唐时作酒令牌时亦称作"彩笺"(刘禹锡诗:"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明清时叫"马吊"(现在苏北一带农村中尚有人会玩)也有用铜铸成铜钱形,上刻王母,琴仙、诗仙等人物形象,背面刻铸五言绝诗一首(<酒令大观>中有一套八枚的图,可惜无法翻拍)。大概至明清时,牌类酒令的牌具用上了骨牌。《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便是用骨牌(我们称为"牌九")行的酒令。此令名为"骨牌离合令",令官取三张牌,先分别报牌名,受令者须念一句与牌名有联系的诗,然后三张合起来宣牌的名目,受令者亦须念一句相关联的诗,否则罚酒。此令的详细施行情况,请参阅《红楼梦》四十回文本。
    有趣的是,由于这骨牌令是由鸳鸯当令官的,此后便有人称此令为"鸳鸯令",清代始宁竹秋氏《红闺春梦》第四十八回的回目为"沐皇恩双开孔雀屏,联夜宴小试鸳鸯令"。更有趣的是,自此以后出现了许多以红楼为名的酒令,如:"<红楼>人镜令"、"十二金钗令"、"<红楼梦>觥史令"、"春满<红楼>令"、"<红楼>芳会令"等等。由此也可见<红楼梦>的影响之大了。
    5,筹子类
    筹子类酒令,是因行令时须用筹子作为令具而命名的。根据1982年在江苏丹徒县丁卯村出土的,唐代的酒令筹子的器形是:长方形,切角边,下端收拢为细柄状;筹长20.4厘米,宽1.4厘米,厚0.05厘米。古时的筹子一般用竹、木或象牙制成,高档的也有用金银制成的。正面刻令词(四书诗词一句,或花名)反面刻酒约。
    筹子类酒令,大都是行的与花有关联的酒令。如:“二十四花风令”、“散花令”、“寻花令”、“司花令”、“花名贯人名令”及其他“访莺莺令”、“名士美人令”等等。《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贾宝玉和众姐妹行的酒令便是以骰子、筹子为令具的“占花名令”(详情我将在另帖《红楼梦》中的酒令介绍)。筹子类酒令都比较繁杂,这里我介绍一种较为简单的“散花令”:
    选一年四季之花十二种,如春花:迎春、春兰、蕙兰;夏花:牡丹、芍药、建兰;秋花:荷花、秋菊、桂花;冬花:墨兰、水仙、梅花等分刻十二根筹子上,合席以十三人以下为宜,先拈阄定出“寻花客”。行令方法:席间诸人,每人掣一根筹,不可示人,“寻花客”开始寻花。即猜某人是什么花,猜中则持该花筹者饮一杯;猜不中,“寻花者”与持该花筹者猜拳,负者饮酒。
    6,  杂类
    除上述各令因令具不同分类以外的酒令,均归入杂类。如"曲水流觞令"、"击鼓传花令"、"投壶令"、"棋子令"等等。在杂类的酒令中,再奇突的要算"鞋杯令"了。它是以妓女的鞋纤的酒令,即,将酒杯置于鞋中而饮,故名。
    鞋杯令,叉名"双凫杯令","金莲杯令"、"妓鞋行酒令"。宋元时开始流行,至明清时大盛。元明间人如杨维祯,明代何元朗、冯维敏、王世贞等皆好于此。这类酒令有"贯月查令"、"摘星贯月令"、"拈月不如令"等。令中的"月"即指鞋杯。
    这是一种性变态(缠足便是男人性变态的表现)的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它的行令过程较为繁琐笼杂,而对现今也无甚现实意义,因此我就不作祥细介绍了。倒是有些文人写的有关"鞋杯"的诗词,将这一陋习写得诗意盎然,趣味横生。现抄下二首,作为附录供鉴赏。
    [朝天子. 鞋杯] 散曲。共二首。明代冯维敏作
    环儿脚一弯,花儿瓣破边,做了个飞钟功。半新不旧软如绵,少欠下风流愿。手泽犹存,香尘不断,细端相重捡点。擦破了的口圈,蹴损了的底尖,跌绽了的根儿线。
    热突突酒倾,白溜溜水清,照见个人儿影。金莲小巧掌中擎,到口中无余剩。苫眼铺眉,参详内景,口不言心自省。心坎儿里踢蹬,肚囊儿里款行,肠裉儿里穿芳径。
   (见冯维敏《海浮山堂词稿》卷三)
    [沁园春. 鞋杯] 词。明代瞿佑作
    一掬娇春,弓样新裁,莲步未移。笑书生量窄,爱渠尽小。主人情重,酌我休迟。酝酿朝云,斟量暮雨,能使曲生风味奇。何须去,向花尘留迹,月地偷期。
    风流到手偏宜,便豪吸雄吞不用辞。任凌波南浦,惟夸罗袜。赏花上苑,只劝金卮,罗帕高擎,银瓶低注。绝胜翠裙深掩时。华筵散,奈此心先醉,此恨谁知?
    (见清代褚人获《坚瓠集. 七集》卷二)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3:24
中国古代的酒令与汉字修辞
摘 要:酒令是人们饮酒时劝酒佐兴的游戏,酒令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辞格。本文从汉字修辞的角度讨论了我国古代酒令中所运用的汉字修辞方式:拆字与并字;增笔与减笔;联边
    酒令,是古代人们在宴饮和交游中助兴取乐的游戏,是我国古代社会文人雅士、市井游民追求“闲情雅致”的产物。它的出现可追溯到酿酒初期,是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序,被称为“酒礼”,后来逐渐演化成饮酒助兴和劝酒、罚酒的一种手段。纵观漫长的中国古代酒令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酒令萌生在周代,变化于秦汉,成熟于魏晋,繁荣于唐宋,至明清两代发展到颠峰状态,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洒令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俗有雅,随饮者的身份、文化水平和趣味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游戏令、赌赛令和文字令三种,都可以即兴创造和自由发挥。其中文字令比较文雅,它是一种以字词诗赋的巧变应对为内容的酒令,需要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方能自如运用。
  我们在阅读一些古代典籍或小说时,常常会看到一些情趣古雅的酒令,特别是出自文人之手的文字令。“文字令”,故名思义,它是一种以汉字作为行令对象的酒令,作为一种书面语言系统交际的符号,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伴随着汉民族的文化进程,在履行语言交际职能的同时,又以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构成形式,承载了极其丰富的
历史文化。汉字的结构是点画成文,合文为字,组装灵活,变化多样,这种结构模式,使汉字增添了许多非语言性独特功能。因此,人们常常在文本中运用汉字的形体来传道、领会或说明积淀在字形中的生活经验、人生哲理和文化心态,这就是修辞学中所说的汉字修辞。汉字修辞,简言之,就是以汉字的形体为依托进行的修辞。它是汉语修辞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具中华文化特征的修辞。由于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以及受拆解字体风气的影响,人们在利用汉字形体进行交际的实践中,发现汉字修辞手段在文学艺术、民俗游艺等众多领域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引发出种种具体文化现象,酒令中的文字令即是其中之一。下面,我们从汉字修辞的角度探讨一下酒令文化中汉字修辞格的运用。

  
一、拆字与并字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构件多具表意性,组合能力强,因此汉字能拆卸、能组装。这种特性是线性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析字格也成为汉语中魅力无穷的一种辞格。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中论述了拆字,“拆字,就是分解字形并重新组合。这是一种造词方法”,“作为一种修辞方法的析字,就是利用分解汉字形体,重新组合,构造出临时性的同义手段”。“并字”是合并汉字的简称。所谓并字,就是将几个汉字或偏旁并合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意的修辞现象。

  据《归田琐记》载,明朝的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临别时,同僚好友为他设宴饯行,有人提议行令侑酒,好友陈循率先运用拆字和并字格行起了第一令:“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车”,因“轰”的繁体字为“
”,由三个“车”字组成,此为拆字;把“余”和“斗”合并为“斜”字,此为并字;最后一句是唐代杜牧的诗句,用在这里的意思是:登上车,我们的好友就要远走他乡了。第二令为高谷所说,“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他把“品”字拆成三个“口”字;将“水”和“酉”合并成“酒”字;暗说陈询正直的品行,最后一句引用唐代王维的诗句,劝其再饮一杯,表达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惜别之意。最后一令是陈询所说,“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将“矗”字拆成三个“直”;把“黑”和“出”两个字合并为“黜”字;最后一句是《论语·微子》中柳下惠被贬黜时说的话,在此情境中的意思是:像我这样直性子的人,怎能不一次又一次地遭贬黜呢?

  这个酒令别具风格,三人都运用了拆字和并字辞格,先说一个字,并将它拆开;再说两个字,并将它们合成一个字;最后说一句诗文,必须与上文意思连贯。三人在行酒令时巧用汉字修辞手段,拆并离合,友人表达了惜别、关心之情,陈询说出了抑郁愤懑的心声,意味深长,相映成趣。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鬼令》中也采用了拆字辞格来刻划、嘲讽酒狂展先生。席中一人先行令:“田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赢一盅。”另一人接着说:“回字不透风,口字在当中;口字推上去,吕字赢一盅。”……轮到展先生时,他出令道:“日字不透风,一字在当中。”众人知其无法组成另一字,笑问:“推上作何解?”他忙不迭地说:“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盅。”音未落尽,一盅酒早已下肚。展先生为了自己得酒,故意把日字拆开,利用“一口”二字抢喝了一杯酒。“酒狂”嗜酒如命的情状,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令人忍俊不禁。

  这类酒令利用汉字构件具有表意性,可拆卸、能组装的结构特征,析字成令,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二、增笔与减笔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把化形析字分作三式,其中第二式:是增损字形的,可以称为增损,即把一个字的字形略加增损来用,增加笔画的叫增笔,减损笔画的称减笔。相传杨慎在贬官云南期间,常至临安府游玩,与建水进士叶瑞友善。一次,叶瑞邀杨慎、临安知府和钦差大臣等宴饮。为助酒兴,众人约定成规,以偏旁部首为令组字。杨慎以“水”字旁行一酒令云:“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了溪边水,加鸟便成鸡。得势猫儿雄似虎,退毛鸾凤不如鸡。”临安知府反应快,马上吟道:“有水也是淇,无水也是其;去了淇边水,加欠便是欺。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轮到钦差大臣,只见他不动声色地吟道:“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了湘边水,加雨便是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例中三人所吟都利用了汉字合体字字形可拆分的特点,充分运用了增笔、减笔等汉字修辞手段,所吟文工义顺,构思奇巧,表面上看是文字游戏,其实从各人的酒令都可看出其思想感情:杨慎在发泄被贬后身处逆境的愤慨;临安知府同情杨慎的遭遇和处境;老奸巨滑的钦差大臣则居高临下一警告杨慎和知府夹紧尾巴做人,少管闲事,不要再生枝节。

  
三、联边
  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他很早就注意到了汉字形体的修辞现象。他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这样写道:“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结矣。”刘勰还在《文心雕龙·练字》中说:“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状貌山川,古今咸用。”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汉字形体能引起的修辞效果也作过阐发:“其在文章,则写山曰峻峭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多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汉字修辞中的联边,就是为了修辞的目的,刻意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以引起人们对其所表意义产生形象化的联想。汉字字形具有形象感,它是作者把自已的审美感受传给读者的媒介物,也是读者借以体会、理解作者所思所感的媒介物。这种利用汉字形体的修辞方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刺激读者的想象,生出“言外之意”“景外之景”,产生以形图貌,直观形象生动的效应。

  宋刘《贡父诗话》载:有一进士中了榜首,同人看不起他,一日,此人在宴会中出酒令。规定一字领首,下接四字构成一称谓。本人先发令:“金银钗钏铺”(首饰店);次一人道:“丝绵绸绢纲”(纲是运输车船队);一同科者应令道:“鬼魅魍魉魁”(魁是榜首之意)。

  例中恰当地运用联边手法,不仅可以体现汉字形声结体的智慧性,而且也可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我国古代酒令文化中蕴含的修辞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这里只作粗浅的分析与探讨,还有许多宝贵的酒令文化财富,等待我们去深入挖掘。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4:33
中国古代的十大游戏酒令

    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游戏形式的酒令。这些游戏分别都有其相应的令具,都有其具体的玩法、原理和过程,大多数都要利用人的智慧能力和语言、文学功力。这些游戏酒令的设计使用,使酒席筵前出现了动作和声响,使酒席上非常热闹、活跃。
    用作行酒令的这些游戏,是民间游戏的一个方面,这些游戏大量的是专门为行酒令而设计创造的,也有一些是把民间其他方面的游戏形式用于行酒令了。这些酒令游戏在各地民间存在量很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出现,择其主要的十大游戏介绍给大家。

1.射覆
    射覆是较早的酒令游戏,据有关史书记载,三国魏管辂、晋郭璞都有射覆事。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无题二首》诗有“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句。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有“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句,又有“船头不张灯火,待月快酌,射覆为令”句。
    射覆,射者,猜度也;覆者,遮盖隐藏也。射覆游戏早期的玩法主要是制谜猜谜和用盆盂碗等把某物件事先隐藏遮盖起来,让人猜度。这两种耍法都是比较直接的。后来,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一种间接曲折的语言文字形式的射覆游戏,其法是用相连字句隐寓事物,令人猜度,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错以及覆者误判射者的猜度时,都要罚酒。
    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古令》云:“然今酒座所谓射覆,又名射雕覆者,殊不类此。法以上一字为雕,下一字为覆,设注意‘酒’字,则言‘春’字、‘浆’字使人射之,盖春酒、酒浆也,射者言某字,彼此会意。”这基本上说明了射覆酒令游戏的耍法原理。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描写的射覆酒令即与此同,覆者先用诗文、成语和典故因隐寓某一事物,射者猜度,用隐寓该事物的另一诗文、成语和典故等揭谜底。比如,宝钗和探春掷骰对了点子后,探春便覆了个“人”字,宝钗说“人”字泛的很,探春又覆了一个“窗”字,两覆一射。宝钗见席上有鸡,便射着探春用的是“鸡窗”、“鸡人”二典,即覆的“鸡”字,因而射了一个“埘”字。探春一听,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相互会意,各饮了一口门杯。再如,李纨和岫烟对了点后,李纨便覆了一个“瓢”字,概用了“瓢樽空挂壁”的典,即覆的“樽”字,岫烟射着,说了—个“绿”字,概用了诗句“愁向绿樽生”的典。二人才会意,各饮一口。

2.投壶
    投壶也是较早的酒令游戏之一。其法大概是在酒席上设特制之壶,以壶口为目标,宾主每人持矢四支,依次投入壶中,以投中多少决定胜负,负者饮罚酒。本博此前有博文《源于射礼的酒令文化•投壶》(
http://blog.sina.com.cn/u/492033ba01000959)已经对投壶有了更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3.猜枚
    猜枚酒令游戏,源于射覆。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之三十三娱老即云:“猜枚乃藏阄射覆之遗制。”其法,宴会饮酒时,取若干小物件,如钱币、棋子、瓜籽、松籽、莲籽和小果粒等,一人先藏手在背,将小物件握于拳中后伸出,供人猜测有无、单双、个数和颜色等,猜中者为胜,不饮,猜不中者为负,饮罚酒。也有时,三射而后以射中多少决定胜负,负者饮罚酒。
    唐人诗有云:“城头击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可见,酒席上猜枚酒令游戏,其史颇久。
    《红楼梦》第十九回云:“只顾猜枚行令。”第七十五回有云:“一溜坐下,猜枚划拳。”《水浒全传》第一百零二回有云:“当下猜枚行令。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有云:“筵中以猜枚赢吟输饮为令。”
    猜枚酒令游戏也称猜拳。元姚文奂《竹枝词》有句云:“剥将莲肉猜拳子,玉手双开各赌空。”即见。清翟颢《通俗编》有《俳优•猜拳》篇,所言亦为猜枚事。
    猜枚酒令游戏,涉及具物简单随便,又颇小巧有趣,人们对之十分喜爱,世代相沿,所以一直流传至今。

4.拇战
    拇战俗称划拳,也是我国酒令游戏中的一种传统方式,颇为古老。明代王征福有《拇战谱》,专记划拳令辞。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 朱笥河先生》有云:“拇战分曹,杂以谐笑。”清沈复《浮生六记》有句云:“拇战辄北,大醉而卧”拇战也称作拇阵,概因拇指相搏,互争胜负,有如战阵而得名。清赵翼诗有:,“老拳轰拇阵,谜语斗阄戏”句。拇战还称作豁拳、豁指头、猜拳等。、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载云:“俗饮,以手指屈伸相搏,谓之豁拳,又名豁指头。盖以目遥觇人为己伸缩之数,隐机斗捷,余颇厌其呶号。”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云:“彼此有了三分酒,便猜拳赢唱小曲儿。”《水浒全传》第一百零九回云:“猜拳豁指头,大碗价吃酒。”等等。      

5. 击鼓传花
    击鼓传花也是我国古老的一种酒令游戏。唐人诗有“城头击鼓传花枝”。宋代范成大《上元记吴中节物》诗有“酒垆先迭鼓,灯市早投琼。”明末抱瓮老人《今古奇观》第十五卷有云:“卢楠正与宾客在花下击鼓催花,豪歌狂饮。”清代沈复著《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有云:“始则折桂催花,继则每人一令,二鼓始罢。”近代王韬著《淞隐漫录》中《李四娘》篇云:“猜拳交杯,击鼓传花。”可见这个酒令游戏出入诗文,在当时社会上颇有影响,也颇有历史了。        
    评书《金镯玉环记》中有一段击鼓传花行令的描写,说桂莲和桂梅从对诗答文中发现茶童像是雷宝童,因父母在座不好问知真实。于是,叫丫环春红在门外击鼓,他们和老爷夫人传花喝酒,私嘱春红舔破窗纸,看见花到老爷夫人手中则住鼓,让老爷夫人喝酒。结果,一会把老爷夫人哄醉扶回睡了。二位小姐把茶童请入座中,对诗答令,终于知道了茶童原来就是遇难流落到贾府的雷宝童。      
    《红楼梦》中有好几回写到击鼓传花行令。第五十四回写道“凤姐儿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一个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笑道:‘这是个好令,正对时对景。’”所谓“春喜上眉梢”是“击鼓传梅”的雅称。“梅”、“眉”谐音,将“传梅”说成“春喜上眉(梅)梢”是讨吉利的口彩。写到响鼓后的情景时云:“那女先儿们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乱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恰恰至贾母手中,鼓声忽住。”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击鼓传花之法大势已见。        
    根据有关记载和描写,可见击鼓传花酒令游戏的玩法是,专门设置一个击鼓,采取一枝花,酒席上随着鼓声和节奏速度,依次循环相传这枝花,鼓声住后,花枝落到谁手里,谁喝罚酒一杯,有的还说些令语。专设的击鼓之人,一般在旧社会多是用盲艺人和下人,用下人一般要在门外或屏风背后。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击鼓传桂行令,就是“命一媳妇(下人)在屏后击鼓”。下人就在席前,则要用布条把眼缠住。总之,击鼓的不能看见见花枝的传送情况,鼓声的快慢、停止都是由他自己随便掌握,住鼓罚酒一般说来是偶然的。行此令所用之鼓,在古代也多是特制的。《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击鼓传梅行令就是用的“一面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据某些些载述,行此令也有用锣代鼓的。      
    击鼓传花酒令的特点是场面大,声响大,宜乎人多,随机性强,住鼓灵活,罚酒偶然,因此令内之人多有提心吊胆之感,促动花枝急急相传,易于活跃场面气氛。试想,鼓声连响,花枝频传,语笑喧哗,杯盏交错,何等壮观有趣。

6. 牙牌令
     牙牌令即利用牙牌所行的酒令。牙牌为民间牌类游戏用具,多用于赌博,耍法颇多,相传为宋代宣和二年设计制造,用象牙制成,所以叫牙牌。后来也用兽骨制造,于是也叫骨牌。至明代又用硬纸制造,便叫纸牌。这种耍牌长二寸许,宽约半寸,长方形状。一面刻印着以不同方式排列的不同颜色的点数,一般从一到六,上下两重,每张牌上分别有二到十二个点子,分红绿或红白两种颜色。每副牌三十二张,每张都根据牌上的点数叫有名称。上下两重都是—点、二点、三点、四点、五点和六点的牌,分别叫做长幺、长二、长三、长四、长五和长六,统称为长牌。其中“长幺”牌也叫“地牌”,“长四”牌也叫“人牌”,长六”牌也叫“天牌”。其他牌都分别按点数有名称,诸如幺六、五六、二五、五点、花九、杂七等不尽列之。古代这种耍牌除了象牙、兽骨、硬纸制造的外,也有用竹子和乌木制造的。
    用牙牌行酒令,一般是用两张或三张牙牌的色点配付子,列说牙牌花色。
    关于牙牌酒令,现代红学家邓云乡在其所著《红楼识小录•酒令》中言其曾购得过一本关于“牙牌酒令”的书。书中内容三分之二是牙牌副子,这些牙牌副子三张一副,一副牙牌配一句唐诗,极为形象,颇见慧见。有几副是:
    左边一张“幺五”,中间一张四五“花九”,右面又是一张“幺 五”,这样下面一排都是白色五点,上面一排都是朱红点子,右上角题唐诗云:“林花着雨胭脂湿。”十分神似,颇见匠心。        
    左边一张“人牌”,中间一张二三“五点”,右边一张“长三”。“长三”斜看很像一条船,角上题杜诗云:“野航恰受两三人。”十分巧妙。并列两张“长三”,再加一张三六“花九”,一共五排斜列着的三点,好像一根链条,边上六点像是坠着一个重物,题诗云:“千寻链索沉江底。”确是形象。                       
    中间一张“人牌”,左右两边各一张“锦屏”(此牌上四下六共十点,上红下绿形似彩色屏风,故名曰“锦屏”),上面一排三张都是四个红点,显得很华丽左右象征两扇屏风,好像是一个贵妇人坐在中间,右上题诗云:“只似人间富贵家。”真是再形象不过了。      
    行令列说这些牙牌花色副子时,一般是令官配好付子后,分张举说,最后合而言之,道出副子名称,令席上宾客依次即兴接口比上一句令语。其令语大部分是根据牌上色点所说的象形性的,也有的是根据牌名和副子名称谐音凑韵的。试析几例看之。
    《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时,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这便是凑韵而已。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这张牌上五下六共十一点,一头的五点像一朵梅花,一头的六点用六桥代之,这句即属象形。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这张“幺六”,牌,上下共七点,“一轮红日”指红色的幺点,“云霄”指代绿色的六点,这句也是象形。最后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旭腿。”“蓬头鬼”是长六、五六和幺六这副牌的名称。贾母所说的这句属借事发挥凑韵而已。其他再如鸳鸯说:  “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这句也是象形,因为这张“七五”牌,上下由两个梅花形的五点组成,所以说“梅花朵朵”。再如鸳鸯说:“左边一个‘天’。”黛玉说:“良辰美景奈何天。”这便纯属即兴凑韵了。     
    另外,鸳鸯把一副三张合起来说的牙牌副子名称,也大部分是象形之语。如与湘云说的左边“长幺”,右边“长幺”,中间“幺四”的这副牌,鸳鸯说:“凑成一个‘樱桃九熟’。”因为全副三张牌九点皆红色,所以用九颗熟透的樱桃作比,颇为形象。再如与薛姨妈说的长五、二五、长五这副牌,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这里二郎代指其中的一个二点,五岳代指其中的五个五点,借用神话传说,也很形象恰当。      
    牙牌酒令在古代时颇为普遍,因其比较繁琐,又难度较大,所以早巳湮没不传了。

7.骰子令
     骰(tóu)子令即利用骰子所行的酒令。骰子,也叫色(shǎi)子。骰子为一种民间游戏用具。立体方块形状,大如杏核。相传为三国•魏曹植所造,本只有二,用于游戏投掷,故名为投子。其用玉石做成,故又谓之琼。唐时加至六个,改以骨制,始有骰子之名。其六面分别刻着一、二、三、四、五、六点,点着有色,故也称色子。其点色一般有红绿、红黑或白黑两种,各面点色交错变化,掷之以决胜负。骰子在古代主要用于赌博,又其上刻有点子,所以古时也称为博齿。骰子除了用玉和骨制造以外,古代也有用木头制造的。
    古代掷骰行令,其法颇多。《聊斋志异•狐谐》云:“酒数行,众掷骰为瓜蔓之令,便是一种,其法不详。《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要行令,麝月笑道:“拿骰子咱们抢红罢。”所谓抢红,即是掷骰为戏,以所得红点多少定胜负,负者罚饮,故名曰抢红。
    《红楼梦》第一百零八回描写的掷骰行令,是用四个骰子掷,按掷出的点色叫有名称,并确定喝酒人数、杯数,还要根据骰子点色说个曲牌名,下家再接一句《千家诗》。比如,薛姨妈掷了四个幺,鸳鸯道:“这是有名的,叫做‘商山四皓’。有年纪的喝一杯。”“商山四皓”概指骰子的四个幺点。于是贾母、王夫人等年老的各喝了一杯,薛姨妈说了个“临老人花丛”,下家是贾母,接了一句:“将闻偷闲学少年”。
    又如,每人用六个骰子依次掷三次,第一掷无幺,第二掷无二,第三掷无三,则都要受罚酒。再如用一个骰子掷下,是几点,则按点数从下家开始数起,数至某谁,谁喝罚酒。还有其他方法,这里不一一列举。
    骰子在古代行令中,还有很多辅助用处。比如,射覆行令时,依次掷骰,对了点的二人交手射覆。再如,摇抽签筹行令时,轮流掷骰,按点数数至某谁则谁摇抽签筹,另外,还用掷骰子确定由谁起令、谁作令官等,不再赘述。
    有不少古诗人还把骰子度入音律,唐白居易《长庆集•就花枝》诗云:“醉翻衫袖抛小令,笑值骰盘呼大采。”唐代温庭筠诗亦有云:“玲珑骰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等等。

8.流觞
    流觞亦称为流杯、传杯等,这个酒令游戏源远流长,非常古老,起源于我国古代迷信习俗修禊活动。觞为古代酒器,多为木制,底部有托,易于漂浮。当时也有陶杯,两边有耳,称为羽觞,体质较重,流杯时一般放在荷叶上,使其能够漂浮。   
    目前,中外文坛诸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多有到绍兴兰亭聚会者,泼墨挥毫,咏诗论文,纪念王羲之等人,并进行曲水流觞游戏。此地还保留有古代“流觞亭”,亭前有曲水,亭中陈列着一张明永乐十七年仿刻的曲水流觞场面石刻图,生动地再现了古代这一风俗游戏活动的真实情景。   
    更有趣的是,我国古代曲水流觞活动,还传入日本。早在公元958年,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天满宫,就仿效我国的曲水流觞活动,举办了“曲水宴”。曲水宴仪式十分隆重,与会者穿上仿古服装,进行修祓礼仪,跳起巫女神乐舞,随后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这种活动,在日本一直流传至今。1983年清明前,福冈县书法美术振兴会、西日本电视台太宰府天满宫联合组织了“兰亭曲水之宴访华团”,专程到兰亭与绍兴市书画家一起举行曲水流觞活动,并进行艺术交流。可见我国古代这一风俗活动和会稽遗风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本博此前有博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盛宴•曲水流觞》(
http://blog.sina.com.cn/u/492033ba01000933)已经对这种游戏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了。

9.摇抽令签
    摇抽令签也是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种酒令花样。大概是用象牙、兽骨、竹、木等,专门制作一种行令用的签子,叫作令签,插放于相应的签筒内,行令时在座宾客依次轮流摇抽一支,按签上标注的饮酒方式、方法、人数、杯数及要求所说令词等,组织说令行酒。   
    在古代,这种行令方法曾颇为流行普遍,令签多是当时多才好事之人为之,其设计制作的多有别出心裁、耐人寻味者。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姑娘们行令,用的那副“象牙花名签子”就非常精制有趣。这副签子是每支签上画一支花,题着签子名称,还镌刻一句唐诗,标明了饮酒方式、人员、杯数和所说令词等。其中最先宝钗抽的一支是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镌一句唐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于是大家共贺了一杯,宝钗叫芳官唱曲,芳官唱了一曲《赏花时》。最有趣的一签是探春所抽的那支,上面画一枝杏花,题写“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无怪乎探春抽出来一瞧就羞得红了脸,掷在地下。最热闹的一签是最后袭人抽的那支,画着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诗云:“桃红又是一年春。”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结果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与他同庚,黛玉与她同辰,芳官与他同姓,杏花是探春,六七人共饮一杯。
    摇抽令签酒令本来非常别致有趣,可惜也已不传了。

10.摇抽酒筹
    说起酒筹,颇觉耳熟,在古代酒令史上这个概念非常有影响。晋稽含《南方草木状》有云:“越王竹……南人爱其青色,用为酒筹。”唐《王建诗•书赠旧浑二曹长》云:“替饮觥筹知户小,助成书屋见家贫。”筹即酒令筹。唐白居易《长庆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亦云:“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宋欧阳修《文忠集•醉翁亭记》写云:“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也说及酒筹。《水浒全传》第一百零一回亦写云:“觥筹交错,灯烛辉煌。”等等。   
    1982年,在江苏省丹徒县出土了一副唐代涂金银质酒令筹,这副筹也颇为文雅别致。这套令具计有令筹五十支,令旗一面,龟负筹筒一个。筹筒上刻有“力士”字样,据专家考证,这套令具可能是当时地方官吏准备送给太监高力士的,或者是高力士订做的。筒身正面镌有双勾“论语玉烛”四字,概为这套令具之题名。五十支令筹每支上都刻有令辞,言明了饮与不饮、张饮李饮、饮多饮少等情况,兹举几例看:一云:’“食不厌精,劝主人五分。”—云:“驷不及舌,多语处五分。”一云:“匹夫不可夺志也,自饮十分。”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律事五分。”一云:“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觥录事五分。”原来,这些令词均出自《论语》,无怪乎题名曰“论语玉烛”。
    古代著作诗文中所说及的酒筹,其实有两种。一种是用骨、竹、木等制成的小片或小棍,行令时用以计数,名曰酒筹。唐元稹《长庆集•河满子歌》有句云:“何如有熊一曲终,牙筹记令红螺杯。”牙筹即指用象牙所制的酒筹,这就明白地说出这种酒筹是用于行令计数的。
再一种就是摇抽酒筹行令花样所用的酒筹。这种酒筹其设计、原理及耍法和前面介绍过的令签基本一样,不同在于它是用硬纸印制的。从流传下来的一些酒筹叶子看出,这些酒筹设计印制非常精美,其上描绘有历史故事图画,看去富丽堂皇,文雅别致。上面也注明了饮酒的方式、方法、人员和杯数等,多标有“敬宾客”、“敬老年”字样,反映出中国古代的文明风貌。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2 04:38
酒令

“酒令”之名,最早见于刘向的《说苑》。后汉贾逵曾撰《酒令》一卷,《后汉书 • 贾逵传》说:“逵作酒令,学者宗之。”他大概是创作酒令的高手,因此有人尊敬他,向他学习。据说最初设立酒令并不是游戏,而是一个执法官。周灭殷后,以殷人酗酒亡国为鉴,发布了禁止酗酒的命令,即著名的《酒诰》。从此,正式宴会上,方有令官之设。或曰“酒令”,或曰“觞政”,职责就是维护、执行周王的诰令。战国时的滑稽大王淳於髡讽谏齐威王时说:自己原有一石的酒量,而在齐王的宴会上,前有酒执法,后有酒御使,心惊胆颤,俯伏而饮,只要喝一斗就醉了。从中可以看出,设“酒令”之初,目的在于禁止酗酒。但后来,恐怕认为宴饮之时,用不着这样正而八经,慢慢就向着游戏方向发展,此时令官的作用就是监督游戏的公正性及执行罚酒任务。如史书记载,梁武帝置酒赋诗,官吏臧盾因为赋诗有成,被“罚酒一斗”。到隋唐时,宴请行酒令已蔚然成风,酒令的形式也多了起来,行酒令以文学创作为主要内容。  

    常见的酒令有字词令、诗语令、骰令、拳令、通令、花鸟虫鱼、筹令等。  

    字词令  

    车名令:每人说一种车名,说不出罚酒一杯,重复者也罚一杯。如:火车、汽车、马车、牛车 …… 大人小人令;每个说一字,内含大人小人(繁体字亦可),然后再说几句熟语,说不上罚酒一杯。如“爽字有五人,旁边列小人,中间一大人,所谓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伞字有五人,下列众小人,上立一大人,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之上有能人。”倒顺字令:每人说一词,倒进来又成一词,说不出或说错罚酒一杯。如茶花 ― 花茶;故事 ―事故;柴山―山柴;鼓手―手鼓等。  

    诗语令类  

    成语相对令:每人说一对意思相反成语,说不出者受罚。如理直气壮—理屈词穷;救死扶伤—落井下石;畅所欲言—吞吞吐吐。  
三字同头、同边令:要求说一句顺口溜,第一句必须三字同头,第二句三字同边,并组成意思相关语句。如“三字同头葫芦茶,三字同边腮腺肿,要治腮腺肿,请喝葫芦茶。”“三字同头芙蓉菊,三字同边杨柳槐,要观杨柳槐,先赏芙蓉菊。”“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边绸缎纱,要穿绸缎纱,请到官宦家。”“三字同头大丈夫,三字同边江海湖,要游江海湖,是我大丈夫。”  

数字成语令:第一人说一成语必有“一”字,第二人成语必有“二”字,以下类推,说不出罚酒。如“一代词宗,二人同心,三顾茅庐,四面受敌,五谷丰登,六神无主,七步之才,八面玲珑,九宵云外,十年寒窗。”又如:一成语有两个数字:“一刀两断,二八佳人,三令五申,四分五裂,五颜六色,六街三市,七零八落,八九不离十,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花鸟虫鱼令类  

    报花名令:每人报一种花名,内又须含某一种动物名。如牵牛花—牛;鸡冠花—鸡;杜鹃花—杜鹃等。  
    花木脱胎令:每人说一种花,不得有草头、木旁,不能带花字。如夜来香、映山红、仙人掌、百合、水仙等。  
    逐月报花令:行令者从一月至腊月依次报出花名,说不上罚两杯,说错罚一杯。如正月茶花、二月梨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  

    酒筹令类  

    筹,绍兴人谓之签,象牙兽骨固可,竹简木条亦行,上刻诗词、人物,放在筒中,临席摇扯,对景即饮,每筹下注明饮酒对象及数量。因事先制作,客观公允,信手拈来,往往出人意料,令人捧腹。如与拳令等结合,气氛更为热闹雅致。《红楼梦》“怡红院群芳开夜宴”一回,详细介绍了这种筹令。如水浒酒筹:武松醉夺快活林(无三不过望,先饮三杯。对面为蒋门神,要连胜三拳方过,再打通关一转),鲁智深醉打山门(先饮一大杯,首二座为金刚,每人猜三拳),金翠莲酒楼卖唱(首二三座为鲁达、李忠、史进,得筹者或弹或唱,敬三人酒),景阳岗武松打虎(三碗不过岗,先饮三大杯,与寅年生人,或姓名字带虎者猜十拳,以胜为度),梁山泊群雄聚义(令席各饮三杯)……又如红楼梦酒筹,名士美人令、名贤事令、唐诗酒筹等等。  

绍兴多文才,又是南来北往文士硕儒仰慕和旅游之地,故各种酒令在这里都流行过。但现存资料记载和民间广为流行的是两种:一为骰令,一为拳令。  

    一是骰令。骰子,又称豆子、色子,用骨或硕木制成,原作赌酒,后移用为酒令工具,有酒席上有用一枚两枚的,也有用五六枚的,按不同骰令而定。骰子放筒中,轮流摇动,一经摇出,按对点依酒令饮酒。摇筒快速,无技法可作凭借,全由摇出骰子数而定,气氛热烈,凝神屏视,紧张中欢乐非常。如:  

    猜点令:令官用两个骰子摇,全席人猜点数,不中者自饮,中则令官饮巨杯。  

    点将令:骰子递摇,得四为帅。下座再摇得帅,甲乙两帅猜拳,甲胜即点座中人某为将;乙帅点某将应战,两将猜拳,败得饮酒,一方之将败完,帅亲自应战,败则饮大杯,又斟一巨杯,败将分饮。  

    卖酒令:令官斟一巨杯,全席用两个骰子递摇,有一者买一杯,无一则罢,所剩之酒令官自饮。  

    五日延龄令:两个骰子摇,得五点为庆赏端阳,全席皆饮;点多,上一位饮;点少,下一位饮。  

    二是拳令。拳令又叫猜拳、豁拳、划拳,是绍兴人最通行的酒令。其优点是:适用面广,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其次是娱乐性强:在结婚喜宴、新年家宴、老人寿宴、团体欢宴等各种宴席上,争呼斗叫,痛快淋漓,一人胜利,举座瞩目,其气氛热闹非凡,其情绪高昂,且在呼叫过程中,挥发酒精,利于多饮。第三,有一定技巧性。猜拳,看似简单,但神情关注,运思敏捷,瞬息变化,妙趣无常,故为人乐道乐用。在绍兴猜拳的数字还多用祥瑞数字,以示吉利、祝颂之意,如魁首、两相好、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或五魁首、六六顺风、七巧、八仙过海、九久长寿、全家福或十全如意。猜拳一般是两人对猜,也有其他方式的不拘一格。如:  

    对座猜拳:全席对坐,各猜三拳,败者饮。最后全席共饮,满座生香。  

    摆擂台令:令官先饮大杯高坐摆擂,有来挑战者,先饮一大杯,然后开拳,输则退下,输后亦可再重开战。擂主输,让坐,胜者为新擂主,直至无人再敢索战止。  

    空拳:两人出指互猜,不分胜负者,两人左右邻各饮一杯,两人出指一样,猜喊又同,叫做手口相应,合席同饮,分胜负者皆不饮,故谓空拳。  

    打通关:先与第一人猜,胜了依次与第二人猜,再胜与第三人猜,凡败者饮一杯。如第三关败了,就退而与第二关再猜,如胜了再进一关,如败了则再退至第一关。全席打完为胜。  

    过桥拳:用套杯排列,大者为桥头,两头逐渐而小。互相猜拳,输者从小杯饮起,逐渐而大,到桥顶依次而下。  

    五行生克令:大拇指为金,食指为木,中指为水,无名指为火,小指为土。胜负办法是:金克木,木克水,水克火,火克土,土克金。

一、敬酒词
      1、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女士给领导敬酒
      2、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来几下。 ——女士和领导碰杯
      3、心儿颤,手儿抖,我给这位爷端个酒,这爷喝了俺高兴,这爷不喝俺不走,就是不走,就是不走!——女子给男士敬酒
      5、美酒倒进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远来的朋友饮一杯。——内蒙古草原人的敬酒歌。
      6、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给朋友敬酒
      7、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
      8、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
      9、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劝好酒量之人
      10、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兄弟)替哥喝杯酒。
      11、危难之处显伸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兄弟我替她喝个酒。——这一经典酒令多用于英雄救美者。
      12、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13、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14、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令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15、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用于业务宴请
        16、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得喝倒--用于本单位自家人饮酒。
         17、女有貌,朗有才,杯对杯,一起来——与女士饮。
        1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约对门,喝酒喝个双。--与对面朋友饮
         19、啥话也别说,最亲是大哥——与年长者饮
        20、感情铁不铁? 铁! 那就不怕胃出血!
    感情深不深? 深! 那就不怕打吊针! ——敬朋友
   
    二、经典挡酒词
    甲:酒量不高怕丢丑,自我约束不喝酒。
    乙:相聚都是知心友,放开喝杯舒心酒。
    甲:万水千山总是情,这杯不喝行不行?
    乙:一条大河波浪宽,这杯酒说啥也得干!
    甲: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
    乙: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
    我为大家唱支歌,唱完不好再说喝。
    三、酒桌酣战经典对酒词
    1、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
    2、量小非君子,不喝不丈夫!
    3、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
     经典劝酒词
    劝酒者起身敬酒,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对:“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来几下。
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出血。
   
    一两二两漱漱口,
    三两四两不算酒,
    五两六两扶墙走,
    七两八两还在吼。
   
    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人在江湖飘啊哪有不挨刀啊~~~几刀砍死你啊~~~~
    梁山伯祝英台生个儿子不成才~~~几点钟才回来~~~
男人不喝酒活的象条狗,
    男人不抽烟活的象太监,
    女人不化妆白活在世上,
    男人不抽烟白活在人间。
   
    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
    革命小酒天天醉..............
    两腿一站,喝了不算。
  甘为革命献肠胃
   
    革命的小酒天天醉,
    喝红了眼睛喝坏了胃,
    喝得手软脚也软,
    喝得记忆大减退。
    喝得群众翻白眼,
    喝得单位缺经费;
    喝得老婆流眼泪,
    晚上睡觉背靠背,
    一状告到纪委会,
    书记听了手一挥―
    能喝不喝也不对,
    我们也是天天醉!
   
    辣酒涮牙,啤酒当茶.
   
    6个6 啊!哥两好啊!谁怕谁啊,乌龟怕铁锤啊!
   
    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
   
    革命小酒天天醉,回家和老婆背靠背,
    老婆告到纪检委员会,纪委书记说:该喝不喝也不对;
    老婆告到人大常委会,人大主任说:这笔开支早就在预算内;
    老婆告到妇女联合会,妇女主任说:我家那位也是天天醉;
    老婆告到市委联席会,市委书记说:喝死了我们为他开追悼会.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不会喝酒,前途没有
    一喝九量,重点培养
    只喝饮料,领导不要
    能喝不输,领导秘书
    一喝就倒,官位难保
    长喝嫌少,人才难找
    一半就跑,升官还早
    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令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小姐,我该喝多少?---小姐说了算
    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小姐陪。---与在座小姐对饮一杯
    跟着感觉走,这次我喝酒。---咳,没办法,喝了吧
    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
    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
    酒量不高怕丢愁,自我约束不喝酒。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 
    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好酒量,喝一杯
    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兄弟)替哥喝杯酒。
    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自饮一杯
    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
    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
    商品经济大流通,开放搞活喝两盅。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大口喝
    若要人不知,除非你干杯
    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
   
    感情铁不铁? 铁! 那就不怕胃出血!
    感情深不深? 深! 那就不怕打吊针!
   
    会喝一两的喝二两, 这样朋友够豪爽!
    会喝二两的喝五两, 这样同志党培养!
    会喝半斤的喝壹斤, 这样哥们最贴心!
    会喝壹斤的喝壹桶, 回头提拔当副总!
    会喝壹桶的喝壹缸, 酒厂厂长让你当!
   
    出门在外老婆交代,少喝酒、多叨菜,够不着了站起来。输了咱不喝,赢了咱倒赖,吃不完了兜回来。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喝冰水找理由)
   
    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
     

    跟你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苦痛;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感动
   
    酒桌这个交际场所,是挺考验人的,你不能喝酒,最好学会拒酒;你不能凭酒量让亲友痛快,那就凭三寸之舌让大伙开心。这样,你既不伤自己的身体,又不让劝酒者扫兴,下面介绍几条“拒酒词”,你看好使不?
   
    一、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
    你可以展开说:“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难成全一个爱情。只有感情不够,才用玫瑰来凑。因此,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就喝多少。我不希望我们的感情掺合那么多‘水分’。我虽然喝了一点儿,但是这一点儿是一滴浓浓的情。点点滴滴都是情嘛!”
   
    二、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会陶醉。
    你试试这样说:“跟你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苦痛;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感动。我们走到一块,说明我们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
   
    三、 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
    你如果确实不能沾酒,酒不妨说服对方,以饮料或茶水代酒。你问他:“我俩有没有感情?”他会答“有!”你顺势说:“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感情是什么?感情就能理解。理解万岁!”你然后以茶代酒,表示一下。
   
    四、 感情浅、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酒桌上,千言万语,无非归结一个字“喝”。如:“你不喝这杯酒,一定嫌我丑”。如:“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浅,舔一舔。”劝酒者把喝酒的多少与人的美丑喝感情是深浅扯在一块。你可以驳倒它们的联系:“如果感情的深浅与喝酒的多少成正比,我们这么深的感情,一杯酒不足以体现。我们应该一同跳进酒缸里,因为我们多年交情,情深似海。其实,感情浅,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五、为了不伤感情,我喝;为了不伤身体,我喝一点。
    他劝你:“喝!感情铁,喝出血!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宁把肠胃喝个洞,也不让感情裂个缝!”这是不理性的表现,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们要理性消费,理性喝酒。‘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在梦里有你追随。’我是身体和感情都不愿伤害的人。没有身体,就不能体现感情;没有感情,就是行尸走肉!为了不伤感情,我喝;为了不伤身体,我喝一点儿。”
   
    六、在这开心一刻,让我们来做选择题吧!
    我们思路打开一些,拒酒的办法就来了。他要借酒表达对你的情和意,你便说:“开心一刻是可以做选择题的。表达情和意,可以:A.拥抱,B. 拉手,C.喝酒,任选一项。我敬你,就让你选;你敬我,就应该让我选。现在,我选择A.拥抱,好吗?”
   
    七、君子动口,不动手。
    他要你干杯,你可以巧设“二难,请君入瓮。你问他:“你是愿意当君子,还是愿意当小人?请先回答这个问题。他如果说“愿意当君子”,你便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或者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动口喝”,请他喝;他如果说“愿意当小人”,你便说‘我不跟小人喝酒’,然后笑着坐下,他也无可奈何。
   
    总之,拒酒词、拒酒的办法还有很多,要随机应变,“兵来将挡”。酒文化中既有劝酒词,也有拒酒词,你没有酒量,凭着你的机智喝口才也可以在交际场上应对周旋,游刃有余。

一、什么是酒令

酒令是对酒礼的变革、丰富和发展,是佐酒助兴、活跃宴席的重要手段,是文化入于酒,更是酒中的文化。
最早的酒令是辅助礼的,后来才发展为佐酒助兴、宾主尽欢的方法,甚至成了劝酒、赌酒、逼酒的手段。

春秋战国时代的饮酒风俗和酒礼有所谓“当筵歌诗”,“即席作歌”。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是一种酒令。秦汉之间,承前代遗风,人们在席间联句,名曰“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便逐渐丰富,作为游戏的酒令也就产生了。

唐宋时代是我国游戏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酒令也相应地得以长足发展。酒令到明清时代则进入另一个高峰期,其品种更加丰富,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举凡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诗文、戏剧、小说、中药、月令、八卦、骨牌,以及种种风俗、节令、无不入令。

清人俞敦培的《酒令丛钞》把酒令分为古今、雅令、通令、筹令四类,当代人何权衡等编著的《古今酒令大观》把酒令分为字词令、诗语令、花鸟鱼虫令、骰令、拳令、通令、筹令七类,今人麻国钧、麻淑云编《中国酒令大观》将酒令分为射覆猜拳、口头文字、骰子、牌、筹子、杂六类。按其流行范围分,酒令中较为复杂、书卷气重的大多在书本知识较丰富的人士之间流行,称为雅令;而在广大民众之间则流行比较简单的酒令,称为俗令。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酒令的形式千变万化,可以即兴创造和自由选择。酒令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文化。

最早的酒令,完全是在酒宴中维护礼法的条规。在古代还设有“立之监”、“佐主史”的令官,即酒令的执法者,这中酒令是限制饮酒而不是劝人多饮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酒令愈来愈成为席间游戏助兴的活动,以致原有的礼节内容完全丧失,纯粹成为酒酣耳热十比赛劝酒的助兴节目,最后归结为罚酒的手段。


二、大众酒令——俗令

这类酒令是指通俗易懂,简便易学,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可以很快操作运用的酒令,在古今宴席上这种酒令占绝对优势。

拳令 又叫划拳、猜枚、猜拳、拇战,古今皆常用。拳令的最大优点在于适用面广,不受文化水平高低的限制,其技巧性较强,给划拳者留有神机斗智的余地,而且划拳须喊叫,容易让人兴奋,极富竞争性。拳令的花样很多,最常见的是两人对猜。此外,还有“摆擂台令”:某人摆擂台,先自饮一大杯酒,高坐宣战,席间不拘何人,均可应战,应战者先饮一大杯酒,再与擂主划拳,败则退去,胜则擂主退位,胜者继为擂主。百战百胜,合席再无应战者,封擂完令。“空拳”:两人对垒,只划拳不饮酒,而席间其他人饮酒。二人战成平局,他们的左右邻各饮一杯酒;彼此所出手指相同,口中叫的数也相同,叫“手口相逢”,合席每人饮一杯;猜中则不算。“通关拳”:一个人分别与席中每个人划拳,犹如将军过关斩将一般,行令方法有三种:“赢通关拳”规定只有赢对方一拳才可过关,再与下一人接战,负者饮酒;“输通关拳”,规定输给守关者才许过关,赢了罚酒一杯;“无胜负通关拳”,规定双方打成平手,方准过关。

“霸王拳”:二人划拳,甲胜一拳,乙站立起来;甲再胜,乙向甲作揖;甲三胜,乙向甲深深鞠躬;甲四胜,乙一膝跪地;甲五胜,乙双膝跪地;甲六胜,乙叩头,饮酒。乙胜同此。有时两人对跪,竟一杯未饮。
“一字清不倒旗拳”:一般猜拳,口中所喊的字数,因各地习惯不同而不同,如一字叫“一条龙”、“一锭金”、“一夫当关”等;二字叫“哥俩好”、“并蒂莲”;三字叫“三星照”、“三羊开泰”;四字叫“四喜财”、“四季发财”;五字叫“五魁首”、“五花骢”;六字叫“六六六”、“六六顺”;七字叫“七个巧”、“七仙女”等;八字叫“八匹马”、“八大仙”;九字叫“九连环”、“九重天”;十字叫“满堂红”、“全来了”。本令只准叫“一、二、三”等单字,谓“一字清”;两人都必须置肘于桌上,直竖小臂,不准倾斜,叫“不倒旗”。
此处还有七星赶月拳、走马拳、状元游街拳、喜相逢拳、连环拳、一矢双雕拳等。


骰令 是古人常用的酒令之一。以骰子为行令工具,有时用一枚,有时用多枚,最多的可达六枚,依令限数,因人、因时而定。此令简便快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需要什么技巧,特别受豪饮者欢迎。

骰令名目繁多,方法多样。如“猜点令”:令官用骰筒以两枚骰子摇,摇毕置于桌上,秘而不宣,全席间一人猜所得之点数,猜毕,当众开启摇筒数点,不中,猜者自饮一杯;中,则令官饮一杯。“六顺令”:合席用一枚骰子轮摇,每人每次摇六回,边摇边说令辞,曰:一摇自饮幺,无幺两邻桃;二摇自饮两,无两敬席长;三摇自饮川,无川对面端;四摇自饮红,无红奉主翁;五摇自饮梅,无梅任我为;六摇自饮全,非全饮少年。“正月掷骰令”:合席依次用一枚骰子轮掷,边掷边宣,每人一掷一宣全文通知辞;“一君登位贺新年”(得幺负饮,无幺照点数饮),“两班文武排阶前”(得二负饮,无二照点数饮,余下同),“三岛神仙来祝寿”,“四方夷狄贡时鲜”,“五凤楼前齐舞蹈”,“六街声颂太平筵”。“长命富贵令”:何席诸位用六枚骰子轮掷,以六为长命,五为富,四为贵。凡是掷得四、五、六之味“长命富贵”,合席举杯贺掷者一杯。如果四、五、六不全,缺什么补什么。以缺四为例,先将已掷得五和六两骰子提出,若有幺、三、二、二,便由下家饮一杯;若得四、双“五”、双“六”,则给上家一杯,余者类推。骰令有很多,还有“事事如意取十六令”、“歌风令”、“连中三元令”并头连令、卖酒令、赏雪令等等,不计其数。

通令 实用性也很高,良友很强的随意性,只要有约在先,即可随席择项。如猜单双,猜有无,打老虎杠子等等均属可择之列。如“传花”:用花一朵或其它小物件代替,令官蒙上眼,将花传给旁坐一人,依次顺递,令官喊停,持花未传出者罚酒。罚酒者则充当下轮令官。“拍七”:要求行令快,以便行令者忙中出错而受罚,从令官报数1234顺报至明7(7,17……)和暗7(7的倍数14、21……)时,应报者拍桌子而不出声,失口出声报数的罚酒。下一轮从罚酒人从头报起。“说笑话”:由令官开始或上一轮行令受罚者开始,依次轮流说一个,如能逗引全席或多数人发笑,全席各饮一杯;倘若无人被逗笑,则说者受罚;若仅有一个或少数人笑,则罚笑者饮酒。“放炮仗令”:令官燃香,任指一人,该人须立即学爆竹声,其左邻掩右耳,右邻掩左耳,以迅速为要,动作缓慢或失误,均罚酒。


三、文人酒令—雅令

文人酒令比较文雅,需要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方可操作使用。它们大多是争奇斗巧的文字游戏,也是半机智、逞才华、比试思维敏捷与否的智力比赛。当然,文人雅令也和其它酒令一样,目的是为了活跃饮酒气氛,求得宾主尽欢。为达此目的,在酒令中古今新颖奇巧的文字令层出不穷,随机出令,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典故对联以及即景等文化内容都囊括到酒令中去。有些酒令确实赏心悦目,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颇具文化物色。

古代文人宴集行酒令,虽无一定不变的规则,但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旧习惯,要推定明府(相当于酒宴的主席)、录事(纠察席上秩序及行酒令)等职司。行酒令时的令官通常由三种人担任:一是主人,一是席中地位最高的人,一是公推一位有饮材的座客。所谓“饮材”,就是说要精娴各种酒令,知识渊博,善会人意,并且酒量宏大。由令官宣布行令的规则,并由令官出酒令后自己第一个应令。文字令有捷令、限时令之分。捷令要在令官出令后斟酒至某人(依座次顺行)处时即可应令,或掷骰子以数字指定令人及时应令。限时令如作诗赋之类,通常点香限时,如半柱香燃尽不完就要罚酒;也有以奏乐催令的,一曲终了即须缴令。令官行令前,须先饮干自己的“门杯”,即门前杯。行令时用一公杯罚酒,公杯中先斟满酒备用,称“酒面”。每行完令,又须就门杯饮干一杯,或稍稍沾唇示意,称为“酒底”。酒底饮后如要以席上食品加一句古诗、古文结令的叫“席上生风”,依次就令者也照此办理。

字令 汉语言独特的字形结构为文人们的词令上争奇半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字令”有拆析离合、移字换形、交易增损、音义异同、象形指事等项。如“一字茂六字令”:每人举出一个字,要求能将该字分剖成包括本字在内共六个字,合席轮说,不成辄罚。如“章”字:剖为“六”、“立”、“日”、“十”、“早”及“章”。“一字中有反义词令”:每人举出一个字,要求这个字是由反义词或对义词构成的,合席轮说,不成罚酒。如“俄”,“人”与“我”义相对;“捉”,“手”与“足”相对;“斌”,“文”与“武”相对;“傀”,“人”与“鬼”义相反。“一字五行偏旁皆成字令”;每人举出一字,要求在这个字的左右上下加上“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字后,都能成另外一个字,合席轮说,不成罚酒一杯。如“佳”可变为:锥、椎、淮、堆;“可”变成钶、柯、河、炣、坷。“横竖均等之字令”:每人举出一个字,要求这个字的横、竖笔画相等,合席轮说,不成罚酒一杯。如:口、止、世、田、由、占、古、同、臣、吕等。“拆字对令”:令官将古诗一句暗写在纸上,注明姓名,交给令官收存。逐个将句中各字对完之后,令官按所举古诗的顺序将每人所对的字排成一诗句,能与古诗成联的,合席共贺,虽不成联但能自通者免饮,根本不通者罚酒。

诗令 中国的诗歌非常丰富,文人们在饮酒时,很自然会想到诗,借诗语为酒令便成为文人酒令的重要形式。如“天字头古诗令”:要求每人吟诗一首,第一句的第一字必须是“天”字,合席诸人依次轮说,不能吟成或违背要求者 ,皆罚酒一杯,如“天风吹我上南楼,为报姮娥得旧游。宝镜莹光开玉匣,桂花沉影入金瓯”;“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看来气象真喧赫,创业鸿基万万年”。“春字诗令”:每人吟诗一句,要求“春”字在句首,合席依次轮吟,如“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城无处不飞花”。也有要求每人吟诗一句,第一人所吟之诗句必须“春”字居首,第二人所吟之句春字居二,依次而降至“春”字居第七字后,再从头起。如“春城无处不飞花”,“新春莫误由人意”,“却疑春色在人家”,“草木知春不久归”,“十二街中春色遍”,“昨夜日日典春花”,“诗家情景在新春”。“七平七仄令”:每人吟诗一句,要求七个字都是平声字或都是仄声字,合席轮吟,误者罚,不能者罚双杯。如“何方圆之难周兮”(七平),“翩何姗姗其来迟”(七平),“有客有客筷子点”(七仄),“帝得圣相相曰度”(七仄)。

在诗语中令中还有雅对一格,要求更严,难度更大,一般人根本不敢问津。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提出的行令方法是“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都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成语。”这么复杂的要求,非学富五车、才气过人者断难行出。宝玉行的令是: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阁。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悉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雨打梨花深闭门。

冯紫英行的令是:
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女儿喜,头胎养个双生子。女儿乐,私向花园摔蟋蟀。
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鸡声茅店
月。

粗陋无知的薛蟠则在此令上一筹莫展,只发胡说八道:
女儿悲,嫁了个男子是乌龟。女儿愁,绣房窜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往里戳。
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


有些酒令确实很难,但都能中见才情,令人叹赏。比如小说《西湖佳话》中载有苏轼、秦观、黄庭坚、佛印和尚四人在湖舟中会饮,苏轼出一酒令:要一种花落地无声,接一个与这种花有关系的古人,这古人又须引出另一个古人,前古人和后古人一件事,后古人要用唐诗作答。要求前后串连,不许硬凑。

苏轼令道:“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雪是白色的)。白起问廉颇(两人同是战国时的武将):为何不养鹅(鹅又是白色)?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秦观接令道:“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城子是笔的别称)。管仲问鲍叔(同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大夫):如何不种竹(竹是制笔管的)?鲍叔曰:只须三两根,清风自然足。”

黄庭坚应令道:“蛀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虫蛀的地方必有孔)。孔子问颜回(两人是师徒),因何不种梅(梅花有色,和“颜”相接)?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支开。”

佛印禅师接令:“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天竺佛名),宝光问维摩(有名的居士):斋事近何如(居士是常要设斋施佛的)?维摩曰:遇客头如鳖,逢僧项似鹅。”
四则酒令构成一个的意象,具有自然的韵律,堪称妙品。


有的诗令虽然只要求对一句古诗,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易。比如“干支诗令”:合席众人轮吟诗句,每人一句,要求句中至少有一字含天干或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还有玉人诗令、无口诗令等等。对不上者或对得不合要求者都要被罚酒。
古人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五经》为题,所以,当时的文人都熟读经书,这种学风也待到了酒宴上。如“诗句贯《四书》令”:先吟诗一句,再从《四书》中摘读一句,要求上下两句文意贯通,如“英姿飒爽来酣战,兵刃既接”;“家家扶得醉人归,乡人饮酒”。众人依次吟诵,不成句者罚酒。“《四书》贯人名令”:先说《四书》中一句,再根据此句的文意拈一古人名,使上下贯通。众人轮说,劣者、不成句者皆罚。如“孟子见梁惠王——魏征”,“五谷不生——天光”,“今有受人之牛羊——牧之”。还有“《四书》贯封名令”、“贯《千字文》令”、“贯《西厢记》令”等等。

酒筹令 更是精雅,需提前制作,临席摇扯,对上即饮。一般酒筹多镌刻唐诗、宋词、元曲名句及文学名著之人名或名贤故事,每筹下注明饮酒对象及数量,诙谐幽默,每每令人捧腹。现选几个有代表性的:
① 花风令:制酒筹24根,选24种花卉名字,分别刻在筹子的上端,下端刻该行何令,如何行酒等。合席轮流掣筹,明刻写令的饮酒。
梅花:笑者饮,首座者饮,南方人饮,找人划过桥令拳。
山茶:吃茶者饮,红顶者饮,行一品令。
水仙:衣冠淡雅者饮,行饮中八仙令。
瑞香:善睡者饮,洒香水者饮,行斗草令。
山矾:着紫色衣黄色衣者饮,行猜朵令。
迎春:先到者饮,合席吟诗,要有花名,不可出花字。
樱桃:有妾者饮,行猜点令。
望春:面东者饮,行击鼓传花令。
菜花:吃斋者、乡下住者、闭门韬晦者饮,行花间令。
杏花:有大学文凭者饮,赴试者饮,行金门射策令。
李花:无言者饮,姓李者饮,行哑拳令。
桃花:多子者饮,新婚者饮,行漁翁下网令。
棠棣:有兄弟者照数饮,行公领孙令。
蔷薇:说笑话讥讽者饮,每人说一句笑话。
海棠:杭州人饮,行走马拳令。
木兰:曾从军者饮,新乘船者饮,各举美人名,名非花名者饮。
桐花:抱孙者饮,善弹琴者饮,打通关拳。
菱花:正吃点心者饮,身摇者饮,行两岐令。
柳花:吴地人劝客殷,行花红柳绿令。
牡丹:位尊者饮,甲子年生者饮,行福禄寿令。
酴醾:酒量大者饮,行卖酒令。
棟花:后到者饮,行寻花令。

② 名贤故事令:从古代名人中择取32位,制成酒筹:
赵宣子假寐待旦,闭目者一杯。
庄周生诙谐诞妄,说笑话一则。
淳于髡赤首缨冠,秃头者一杯。
关尹喜望见紫云,吸烟者一杯。
廉将军一饭三遗,告便者一杯。
平原君珠履三千,穿美鞋者饮一杯。
张子房借箸筹国,正举筷者饮一杯
朱翁子担上书声,讲文学者饮一杯。
邓仲华仗策从军,出席者饮一杯。
黄初平叱石成羊,属羊者饮一杯。
马伏波披甲上马,年高者饮一杯。
孙北海尊酒不空,酒未干者饮一杯。
吕奉先辕门射戟,争论者饮一杯。
曹孟德割须弃袍,无须脱衣者饮一杯。
曹子建七步成诗,善诗者饮一杯。
孟参军龙山落帽,升官者饮一杯。
王羲之坦腹东床,未婚者饮一杯。
王司徒举扇蔽尘,持扇者饮一杯。
毕吏部醉倒瓮边,近壶者饮一杯。
江文通梦笔生花,教师饮一杯。
潘安仁乘车掷果,食水果者饮一杯。
祖士雅闻鸡起舞,手舞者饮一杯。
薛仁贵箭定天山,习武者饮一杯。
李青莲脱靴殿上,穿靴者饮一杯。
宋学士扫雪烹茶,吃茶者饮一杯。
曹武惠周岁取印,生子者饮一杯。
周茂叔夏月观莲,爱花者饮一杯。
王钦若闭户修斋,吃素者饮一杯。
欧阳公坐见朱文,穿颜色服者饮一杯。
苏长公正襟危坐,端坐者饮一杯。
陈季常怕闻狮吼,惧内者饮一杯。

③ 唐诗酒筹令:选唐人七言诗句,每句立为一筹。
玉顔不及寒鸦色,面黑者饮。
人面不知何处去,须多者饮。
焉能辨我是雄雌,无须者饮。
独看松上雪纷纷,须白者饮。
相逢应觉声音近,短视者饮。
愿为明镜分娇面,戴眼镜者饮。
此时相望不相闻,耳聋者饮。
可能无碍是团圆,大腹者饮。
鸳鸯可羡头俱白,年高者对饮。
仙人掌上雨初晴,净手者饮。
马思边草拳毛动,拂须者饮。
人面桃花相映红,面红者饮。
尚留一半给人看,戴眼镜者饮。
粗沙大石相磨治,麻面者饮。
斯须改变成苍狗,衣貂皮者饮。
无因得见玉纤纤,袖不卷者饮。
莫窃香来带累人,洒香水者与左右邻饮。
与君便是鸳鸯侣,并坐者饮。
养在深闺人未识,初会者饮。
谁得其皮与其骨,吃菜者饮。
当垆乃是卓文君,手奉合席。
仿佛还是露指尖,随意猜拳。
情多最恨花无语,不言者饮。
不许流莺声乱啼,问者即饮。
无心之物尚如此,掏耳剔牙者饮。
词中有誓无心知,耳语者各一杯。
千呼万唤始出来,后至者三杯。
年来老干都生菌,有小儿者饮。
世间怪事哪有此,不惧内者饮。
世上而今半是君,惧内者饮。
莫道人间总不知,惧内不认者饮。
若问旁人哪得知,妻贤者饮。
未知肝胆向谁是,有妾者饮。
翻手为云覆手雨,鳏居者饮。。
犹堪一战立功勋,中年未有子者饮。
令人悔作衣冠客,端坐者饮。
西楼望月几时圆,新婚者饮。
树头树底觅残红,新婚者饮。
坐间恐有断肠人,貌美者饮。
颤狂柳絮随风舞,起坐不常者饮。
何人种向情田里,生子者饮。
二水中分白鹭洲,茶酒并列者饮。
何人倚剑向云天,佩刀者饮。
平头奴子摇大扇,摇扇者饮。
乱杀平人不怕天,医生饮。
无人不道看花回,妻美者饮。
由来此货称难得,状元饮。
眼中人是面前人,榜眼饮。
只应偏照两人心,探花饮。
倾城最爱著戎衣,缺襟袍者饮。
巫云楚雨遥相接,同居者饮。
掠面惊沙寒霎霎,打喷嚏者饮。
丈夫好新多异心,有美仆者饮。
云雨巫山枉断肠,爱旦者饮。
暗中唯觉绣鞋香,著鞋者饮。
词源倒流三峡水,小遗者饮。
时事回环不可测,随意送人一杯,受者免辞者饮。
沉醉何妨一榻眠,有酒容者饮。
隔墙闻打气球声,泄气者饮。
中原得鹿不由人,与人拇战,胜者饮酒。
时时闻唤状元声,会元饮。
皇恩只许住三年,庶常饮。
脉脉无言几度春,科道饮。
佳节每从愁里过,京官、外官试用者饮。
人事音书漫寂寥,外任饮。
此中兼有上天梯,行走者饮。
为郎憔悴却羞郎,新任部署曹饮。
珍重尚书遣妾来,部曹与主人饮。
看人门下放门生,曾入外帘者饮。
城中相识尽繁华,初谒选者饮。
灯前合作一家村,接眷同居者饮。
帘外春寒赐锦袍,华服者饮。
一片冰心在玉壶,喜凉酒者饮。
吴姬缓舞留君醉,好冶游者饮。
半是半非君莫问,曾典试者饮。
水光风力俱相怯,老年娶妾者饮。
此夜曲中闻折柳,行客饮。

行酒令既是文字游戏,也是刁难人的手段,有些酒令故意出得刁钻古怪,如明人陈继儒《续酒癫》引《纪忆录》中唐代宰相令狐楚的“一字令”。令狐楚听说进士顾非熊有辩捷之名,故意出酒令道:“水里取一鼉,岸上取一驼,将这驼来驮这鼉,是为驼驮鼉。”后三字音相同。幸亏顾非熊确有急智,应令道:“屋头取一鸽,水里取一蛤,将这鸽来合这蛤,是为鸽合蛤。”一般人哪能应令?

在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蹊跷难行的酒令,如第62回,史湘云所出酒令,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一句时宪书(日历上的话),共凑成一句话,还要席上〗上生风,实在令出蹊跷,一般人难以应令。当然,饮酒行雅令,历来被视为风流韵事,为历代文人乐此不疲。酒令几经发展,已变成表现为多彩智慧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所特有的酒文化。

作者: 我心永恒    时间: 2014-7-2 08:31
呵呵呵,小二特爱喝酒,学习有章老师的好文章!增加了酒文化的知识了!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16:50
新款酒令

        几个人凑在一起喝酒,必须说出什么尖尖,什么圆圆,什么千千万,什么万万千,什么有没有?没有!才能端杯动筷子。

     据说前几日有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因为家庭背景显赫,来客众多,连市长都来了,在婚宴上,主持人为了助兴,建议行新酒令。众来客立即山呼海应,现代的人不管墨水多少,谁不能侃出几套?但主持人要求酒令必须和自身有联系,这就为难了众者。

1 市长这一桌的人都眼巴巴地瞧着市长,市长倒也爽快:"我先来。筷子尖尖,盘子圆圆,我去过的饭店有千千万,我吃过的酒楼有万万千,我掏了一分钱没有?没有!",众人一听,齐声叫好。

2 市委宣传部长就座在市长旁边,这点小问题根本不在巨笔话下,"笔杆尖尖,笔头圆圆,我写过的文章有千千万,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万万千,有一句实话没有?没有!"

3 领导带了头,群众争上游,一个曾经进过局子的小偷也不含糊,"万能钥匙尖尖,保险柜的锁头圆圆,我偷过的经理有千千万,我偷过的书记有万万千,有一个报案的没有?没有!"

4 一个大款心想小偷真是雕虫小计,"金条尖尖,金表圆圆,我承包的工程有千千万,伪劣工程有万万千,有追究我责任的没有?没有!"

5 林业局长也含笑来了一首:"锯齿尖尖,滚木圆圆,我砍的树有千千万,我卖过的木材有万万千,我栽过一棵树没有?没有!"

6 水利局长有点不好意思,"石头尖尖,浪头圆圆,我修过的大坝有千千万,不顶用的大坝有万万千,大坝里放了钢筋没有?没有!"

7 市委组织部长刚才还没词呢,听了几个领导的酒令,立刻妙语上心头,"组织部的招牌尖尖,组织部的大印圆圆,我考察的干部有千千万,我提拔的干部有万万千,有一个好人没有?没有!"

8 主持人发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什么也没说,就鼓动老教授也来一段,推辞不过,就说了一段,"A尖尖,O圆圆,我教过的学生有千千万,我培养的高才生有万万千,有一个留在国内的没有?没有!"

9 一个推销员再也沉不住气了,他走南闯北几十年,对酒令颇感兴趣,"头发尖尖,脑袋圆圆,我去过的发廊有千千万,我见过的发廊女有万万千,有一个会剃头的没有?没有!"

10 主持人心想,就你这也叫做酒令啊,还是看我的吧,"新郎的手指头尖尖,新娘的小嘴圆圆,我主持的婚礼有千千万,我见过的新娘有万万千,有一个新婚之夜叫痛的没有?没有!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16:51
文字令

甲:  伞字有五人,下列众晓人,上侍一大人。所谓有福之人人服侍, 无福之人服侍人。

乙:爽字有五人,旁列众晓人,中藏一大人。所谓人前莫说人长短, 始信人中更有人。

甲:  单禾本是禾 ,添口也成和,除却禾边口, 添斗便成科。 谚日: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乙:  单羊本是羊, 添水也成洋,除却水边羊,添易便成汤。 谚曰:宁吃欢喜汤莫吃皱眉羊。

丙:  单同本是同,添金也是铜,除却金边同,添童便成钟. 谚曰: 现钟不打,反去敛铜。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16:53
唐伯虎与祝枝山拆字俗语诗令
祝: 晶字三个日,
常将有日思无日.
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
唐: 品字三个口,
宁增一斗,莫添一口.
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16:56
酒令表明身份(话说这个太俗,仅做形式参考)

醉猫:
人山合为仙,
真页合为颠,
李白醉酒诗百篇,
你说他是仙还是颠,是颠还是仙.?

歌妓:
女家合为嫁,
而女合为耍,
昭君出塞抱琵琶,
你说她是嫁还是耍,是耍还是嫁?

太监:  
莫手合为摸,
麻石合为磨,
太监奉命娶老婆,
你说他是摸还是磨,是磨还是摸?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16:58
两文一武偏旁部首诗令

甲文:
三宝盖官宦家,
三丝镐绸缎纱,
只有官宦家,
才穿绸缎纱.

乙文:
三草头芙蓉花,
三女旁姐妹妈,
没有姐妹妈,
难绣芙蓉花.

丙武(名陈隆际):
三尸头屎尿屁,
三抱耳陈隆际,
今天陈隆际,
才听屎尿屁.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17:10
酒令故事(《小提壶》节选)

    酒令又有雅俗之分。雅些的如诗令、回环令、文字游戏令、故事令、混合令。再细分下去,诗令中又有嵌字令、真假令、女儿令、改字令;回环令中有粘头续尾令、回文反复令、古人姓名反复令;文字游戏令有离合字贯诗文成句、同色离合字贯俗语、拆字贯诗文或俗语、离合字贯俗语、离合同音贯俗语、推字换形、一字化为三贯谚语、词牌合字令、增减成字令、一字象形令;故事令有典故令和笑话令;混合令有落地无声令、骨牌离合令、颠倒令、体物令、人名皆姓令、属对令、急吟、射覆、花名暗令、鸟名贯穿令、花间两姓令、飞禽择木令。这些令还可细分下去,如嵌字令,可嵌数目字、乐器名、五色字、花名、药名、天干地支字等。
    这类雅令在《石头记》《金瓶梅》《西厢记》中就很多,书寓姑娘们的老祖宗薛涛薛校书更是此中高手。据说,有一次,黎州刺史作《千字文》酒令,要用《千字文》中含有鱼禽鸟兽之句。他自己先来一句“有虞陶唐”,取“虞”之谐音“鱼”之意。薛校书应对“佐时阿衡”。刺史以为抓了漏子,说:“四字中没有鱼禽鸟兽,当罚。”薛校书微微一笑:“衡字内不是有一条小鱼吗?鱼虽小了一点儿,却是看得极分明的,不像刺史的‘有虞陶唐’,只闻其声,不见其鱼,仅能吊吊胃口而已。”众人大笑,刺史只好乖乖喝一杯。
  又有一次,西川节度使高骈行象形令,一句话,要求押韵。薛校书来了一句“川,有似三条椽”,高骈也以为抓了漏子,说:“椽子是直的,川字有一笔是弯的,不能算。”薛校书可不是凡物,笑说道:“相公贵为西川节度使,声势显赫,日费斗金,尚且使用一只缺梁之斗,至于像我一个酒佐,哪能像相公一样住琼楼华府?管它直的弯的,能将就着用料,也算蛮不错的。”大笑声中,也灌了高骈一杯。
  不过,雅酒令是以文作背景的,诗文曲赋、谚语俗语、成语典故、拆字贯句、绕口令、笑话,无一不是在文字上转,对一些不读孔孟书的莽汉就不灵了,对付他们只能用俗办法。
  俗令也有很多,如投壶令、猜物令、指掌令、拇战令、双陆令、筹令、酒牌令、击鼓传花令、虎棒鸡虫令、汤匙令等。这些令又可细分下去,如投壶可投筹,也可就地取材,投黄豆、绿豆等易寻之物。猜物更宽泛,可藏钩、猜枚、猜花、藏阉。指掌令可分为五行相生相克令、五官搬家令、抬轿令、石头剪子布令、葫芦令。拇战令就是俗称的划拳,但吆喝的词却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俗令有一宗好处,不大费心思,谁都能玩。《石头记》中六十四回“红楼人镜”中就玩了一回筹令,除史太君、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熙凤、宝琴、妙玉等雅人外,晴雯、袭人、平儿、刘姥姥、芳官、香菱等丫环和老婆子也一同搅进去了。
  既有量,又会喝,还不算完,如果遇上酒中高手,仍有曲折。这个时候就只能用虚招了。所谓虚,就是玩假:一是借助器具,如双层壶,一半装酒,一半装水,机窍就在壶柄的开关上;二是借助手帕、毛巾,借抹嘴之际将口中酒悄悄吐在上面;三是借助药物,有的是酒前先喝,有的是含在口中,选的是化酒、醒酒之药。
  有了这三层功夫,遇到再厉害的人也基本可以放倒了。但书寓不是酒馆,不以放倒人为目的,而要投嫖客之趣,让他们喝高兴玩高兴,好掏银子。那就要姑娘另有技艺,会“花”。花酒花酒,顾名思义,与女人的身体有关,与接触有关。交杯酒、交颈酒是一种,交口酒又是一种。交口酒的技能主要在于舌的运用,一要能含,含成杯状;二要能转,在交口一瞬,用舌把酒一滴不剩地递过去。还有一些嫖客有一些特殊癖好,有用女人的身体某处做器具的,也有用女人的物件做器具的,如用红绣鞋装酒,名“口吐莲花”。总之,书寓是个大林子,什么鸟都会飞来一栖。
  张三炮倒没有特殊癖好,但他浑,胡闹,量也不小。馆主只得叫兰、竹、菊几个姑娘一起陪他。张三炮先上了聘礼,将套红的礼折放在神龛处供着插花老主的神位前,又将送给梅娘的一套行头奉上。梅娘这时才婀娜出场,陪坐在张三炮一侧。张三炮早禁不住心痒痒,肉肠一般的手指爬到了梅娘水嫩的大腿上,真掐。馆主岂能不知调调,一使眼色,几个姑娘端着酒杯上去了,敬“新姑爷”。
  张三炮来者不拒,但他也知道深浅,嚷道:“不行,不行,这样会把我搞死去,得划个道儿。”
  兰娘笑着问他:“我们玩嵌字联?”
  张三炮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那玩意儿我玩不来。”
  他在这方面确实是出过洋相的。有一次和四才子之一的谭叫驴玩嵌字令。说好首句花名,次嵌“二八佳人”,第三句用顶针格,回文转接首句。谭叫驴说了“十姐妹,十姐妹,二八佳人多姐妹,多姐妹,十姐妹”。张三炮憋了半天,触景生情,来了个“月月红,月月红,二八佳人经水通,经水通,月月红”,众人一时笑破了肚皮。

    …………

    他们在云霄阁楼顶听竹娘抚琴,是古调《雨打芭蕉》。青年男子从琴中听出了雅意,问:“姑娘一定精于词赋?”
  竹娘笑答:“略知一二。”
  青年男子遂道:“姑娘,我们玩改诗令如何?”
  竹娘点点头应了。
  说话间,青年男子看了一下四周,就起手道:“云霄阁中弹古筝。”
  此句从“黄鹤楼中吹玉笛”改动而来,故竹娘问:“明是黄鹤楼,为何说是云霄阁?”
  青年男子答:“只因‘黄鹤一去不复返’。”
  竹娘也行令:“畏谈巴山夜雨时。”
  青年男子也问:“明是却话,为何改作畏谈?”
  竹娘指着阁楼壁上的鹦鹉图:“只因‘鹦鹉前头不敢言’。”
  青年男子含笑看着竹娘:“今朝歌管属竹娘。”
  “本是檀郎,缘何摇身变竹娘?”
  “只因‘小姑居处本无郎’。”
  竹娘不甘示弱:“少小离家老二回。”
  青年男子开玩笑:“怕是阉人,老死京城,人回不了,送了割下的那条‘根’回来?”
  竹娘的脸略略一红,却也不怯场:“只因‘老大嫁作商人妇’,捉了商人的老二,辗转回家。”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22:28
富于文采的各种酒令
--------------------------------------------------------------------------------
《红梦楼》二十八回写冯紫英宴会,贾宝玉在筵席上说:“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宝玉所充当的是令官的角色。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酒令是调节出席宴会的人们的饮酒量,使之不醉的一种游戏。明人谢肇涮说:“酒者扶衰养疾之具,破愁佐药之物”,少饮可以“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至于饮而至醉,“晡而登席,夜则号呼”,备极丑态,则为人所厌恶(见《五杂俎》)。酒令既然可以调节人的饮量,因此易于被人接受。
  中国的宴集是一种娱乐形式,其目的主要在于联络友情,增进亲情,而不在于吃饭。因此宴集的时间很长,短则一两个时辰,长则通宵达旦。如此长的时间如果全用来吃饭、喝酒,岂不撑死、醉死!所以豪门大户的宴集便有戏剧表演或各种游艺活动,而士大夫的宴集则多以酒令、猜谜、讲故事、说笑话、唱小曲等延长时间。在活跃的宴会上人们吃的酒很快散发,还可以再喝。另外,长时间的吃菜,亦可使胃口食物慢慢消化,可以再多吃一些。因此,中国的宴集,菜肴数量之多,令西方人瞠目结舌。
宴集上行令,虽属游戏,但玩起来还是很认真的。《红楼梦》中有贾母、王夫人等参加的筵席上,主令者鸳鸯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正如清许应铼所说:“立监佐史,密纠察于欢时;扬觯飞觞,斗森严于酒律。”(《历代酒令大观序》)
  据清俞培芝《历代酒令大观》,酒令大体可分为四类。第一为“古今”,指古代所遗酒令,内容极其广泛,如“即席联句”、“即席赋诗”、“回文反覆”、“藏钩”、“射覆”、“投手令”、“骰子令”、“猜枚”等。有的很有趣,如记载“落地无声令”石: 《笔谈》:苏东坡、晁补之、秦少游同访佛印师,留饮般若汤,行令。上要落地无声之物,中要人名贯,末要诗句。东坡云:“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爱养鹅?‘廉颇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补之云:“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爱种竹?‘鲍叔日: ’只须两三竿,清风自然足“‘少游云:”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 ’如何爱种梅?‘颜回日: ’前村风雪里,昨夜一枝开。“‘佛印云:”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僧行近如何?’维摩日:”对客头如鳖,逢斋项似鹅。“‘从中可见苏轼、晁补之、秦观、佛印四人的才气和风趣。尤其是佛印令中的最后二句,活画出未见过世面的和尚怵客而贪馋的形象。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22:29
第二为“雅令”,“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筵构思”。这样的令“惟座客均属解人,始可行之。否则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乐矣”(见《历代酒令大观》)。《红楼梦》中贾宝玉倡议行的令即属此,他说: 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里要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的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他的“令词”是: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 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唱的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酒底为“雨打梨花深闭门”,于是拈了一片“梨”吃。全令符合要求,第一部分为“起令”,说明了女儿悲、愁、喜、乐的四种情态及缘由,皆合标准。第二部分为“还令”,即唱的小曲,隐隐与“起令”相呼应。第三部分为“收令”,是一句古诗,照应宴席上的食品。整个酒令三部分的配合亦颇见巧思。
  “女儿令”在《历代酒令大观》中也有记载:“此令有数种行法,如‘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之类,一法也。凡女儿之性情言动,举止执事,皆可言之,下七字用成句更妙。又法用经史子集古文骚诗赋词曲,挨坐顺行之,亦一法也。又尝与同人试行两字用美人名,挨坐顺地一周,三字用曲牌名,顺行一周,四字用戏名,五字用五古,六字用词牌,七字用唐诗,八字用词,九字用曲,每加一字,通席遍行一周,则行之颇久,乃此令之变也。”可见这个“女儿令”在社会上早已流行,而且玩法很多,《红楼梦》所写的只是其中之一。
  清代掌故家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记载了一段宴会较令的故事。无锡县令卜大有与武进县令预先商议制一难令,以窘新任的宜兴县令。卜说:“我有一令,不能从者,罚一巨觥。”令为:“两火为炎,此非盐酱之盐。既非盐酱之盐,如何添水便淡。”此令“有三个难点:第一句第四字必须是第二字重叠而成;第四字必须与第二句末一个字谐音,但在字义上却毫无关联;经过第三句转折后,把第一句第四字添个偏旁,其字义便与第二句末一个字密切相关了。卜大有的酒令很见巧思。武进令和云:”两日为昌,此非娼妓之娼。既非娼妓之娼,如何开口便唱?“宜兴令和云:”两土为圭,此非乌龟之龟。既非乌龟之龟,如何添卜成卦?“宜兴县令所和之”令“完全合格,而且还借此嘲弄了卜大有。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22:30
“通令”,指通行之令,游戏性强,大多须借助骰子、牙牌等器具,没有文化的人也能玩。《历代酒令大观》中的“猜点令”:令官摇两骰,合席猜点数,不中自饮,中则令官饮巨杯。“三多五福令”:两骰递摇,得三五,合席皆饮;遇二六、或幺二、幺四免饮;如多几点,上首几位与摇者同饮;、少几点,下首几位与摇者同饮。也包括一些极通俗的“令”,像“五官搬家令”,即令官问五官某部位,如眼睛在哪里?被问者急速回答鼻子在这里,并用手指其它部位,如耳、口、眉等,唯独不许指眼睛或鼻子;连问三次,再接下一位。这些令即使家庭妇女、小孩也会玩。“通令”有的涉及到书史,多是《千家许》、《幼学琼林》之类。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22:30
“筹令”,顾名思义,是用“筹”(令签)才能行的令。“令筹”多为市街所售,其上有唐诗(或宋词、或元曲)一句,并注明饮酒条件。《红楼梦》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占花名令”,即属此类。令筹上写有花名及一句诗词,下面注明饮酒之法,掣到筹者只须按筹上说的办就可以了。开始由令官摇骰子。以点来决定谁先掣筹。如《红楼梦》写晴雯摇了一个五点,数五个人,到宝钗。她掣了个筹,上面画了一枝牡丹,题“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镌有一行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探春掣的筹上画的是杏花,有“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这种酒令简便易行,趣味性强,还增加了知识。《历代酒令大观》中还记有“名贤故事令”、“名士美人令”、“无双酒谱令”、“《西厢记》酒筹”、“访莺莺令”、“红楼人镜”、“访黛玉令”、“《水浒》酒筹”等,可见“筹令”涉及的多为较普及的诗、词、曲和戏剧小说。这与袁宏道在《觞政》“掌故”条中所说的“内典”、“外典”“逸典”的精神是一致的。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22:31
拇战,又叫掊拳、豁拳、划拳,俗称闹拳,源于酒令,是酒令的通俗表达形式。有的场合,以划拳决定胜负,由赢者限定“酒底”,“酒面”(即酒令词)由输者说。《红楼梦》六十二回描写闺中拇战,十分生动: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划起来。平儿袭人也作一对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一时湘云赢了宝玉。袭人赢了平儿,尤氏赢了鸳鸯,三个人限酒底、酒面……拇战的输家除饮酒外,还须再说酒令,是加倍的处罚。
  拇战一般是两人相对出手,猜对方所伸手指的数目,合而计算,以分胜负。明李日华说:“俗饮,以手指屈伸相搏,谓之豁拳。盖以目遥觇人为已伸缩之数,隐机斗捷,余颇厌其奴号。”(《六砚斋笔记》)也有不出声的拇战,如“哑拳令”,玩法为“两家出手,不须口叫,有言者罚,拳数多寡,或通关,听人临时酌定”。“抬轿令”也不出声,是“三家出指,而不作声。两手相同为抬轿,其不同者饮”。
  高声呼叫的拇战也有很多区别,花样繁多,如“空拳”,彼此出指互叫,各无胜负者,两家之左右邻坐各饮。如果彼此之指皆同,彼此之叫也同,称为“手口相逢”,通席皆饮,猜中反而不饮。拇战双方都不饮,所以谓之“空”拳。“走马拳”则挨坐猜一拳,无胜负,即次坐猜之,猜中则负者饮;饮完,再轮而猜之。还有“叮当拳”、“连环拳”、“过桥拳”等。明人王征福著有《拇战谱》,载拇战细目甚详。
  拇战大多有令辞,往往通行南北,只是在词上略有区别。拇战比较粗犷,为下层社会、不识字之人所喜好,文人士大夫则不大喜欢。
  拇战中比较文雅的是“三国拳”,流行于福建一带,因为节奏纡缓,故为老人所喜爱,又称“老人拳”。其词为:“单刀赴会,二嫂过关,三请诸葛,四辞徐庶,五关斩将,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卦阵图,九发中原,十面埋伏。”一句一典,猜对了,就请输家喝酒,很有趣昧。它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很流行。
  行酒令与拇战的直接作用是延长饮酒时间,使饮者不醉,并从酒宴中得到充分的享受。它还有间接的作用;第一,行酒令和拇战有比赛之意。可调动起与宴者的竞赛意识,使其兴奋点全集中在输赢上,从而消除因酒酣易于造成的失礼行为的隐患。其次,行酒令和拇战既是比赛,那么参加者机会均等,无论元勋大老,还是后生小子,只要是在一个筵席上,他们便取得了暂时的平等,泯灭了因年龄、名位、性情所形成的差别,而完全融入“其乐也融融”的氛围之中。第三,行酒令拇战,趣味性强,有的出语诙谐,令人忍俊不禁;有的迂曲典雅,因难风巧;有的喧腾热烈;有的意趣深长。这些使时间很长的饮宴,常常处于有起伏的活跃的气氛之中,使与宴者在精神上得到最大的享乐。第四,酒令,尤其是雅令,内容丰富,上至圣经贤传,下至词曲小说,几乎涉及到中国所有的典籍。因此,在行令过程中丰富了人们的知识,训练了人们的应变能力,并能培养人们的幽默感。
  为保证行令和拇战正常进行,还订有“酒律”,由令官执掌,不遵令者,根据情节轻重,设有“杖”、笞“、”徒“、”流“”五刑“。当然,执行这些”刑典“时皆以饮酒或不许吃某种菜替代。
  当然,上述多是士大夫的精致玩艺又多与旧文化相联系。现在,能行酒令者越来越少了,只有拇战的喧叫声在城镇的饭馆酒肆中,尚可时时听到。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5 22:43
有趣的颠倒酒令

    古代文人墨客在一起饮酒,喜欢“拼”文化,玩文字游戏,往往先选某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来续令,所续之令必在内容与形式上与首令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宋代苏东坡曾倡行的一种颠倒酒令,就属此类玩法。“颠倒令”的意境和词章很有异趣。

  一次,苏东坡和黄庭坚、秦观、张耒和好友佛印和尚聚宴,饮酒行令,约取对立事物,颠倒反衬,先用三字作引,后接一诗句阐发倒反的内涵并要求字脚押韵,前后对应,并取名“颠倒令”。苏东坡首先发令:“闲似忙,蝴蝶飞舞过短墙;忙似闲,鹭鹚忍饥立小滩。”这里“闲忙”为反义,第二句颠倒说;“忙——墙”押韵,“闲——滩”也押韵。均符合行令要求。若仔细推敲,不难发现,所取诗句的内涵,又正切中“闲似忙”或“忙似闲”之意。头令的尾声刚落,才捷口快的秦观就连忙接道:“动似静,明月当空悬宝镜;静似动,长桥卧波漾春风。”黄庭坚早就腹稿成诗,当仁不让抢说道:“来似去,潮翻巨浪还倒注;去似来,跃马转身射箭回。”原已推敲稳当引而未发的张耒,这时也不慌不忙,抛出一令:“贫似富,身居陋室心知足;富似贫,万贯家财钱如命。”

  向来慈悲为怀的佛印和尚,每次饮酒行令,总是礼让三分,自甘殿后,不抢上风。最后轮到他时,他便打着哈哈,慢条斯理地抛出有声有色的两句:“悲似乐,亲朋送葬喧鼓乐;乐似悲,新娘上轿母女泪。”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03:37
四限酒令

  一个乡绅,全家皆通文墨。一天为老夫人庆寿,几个姑娘媳妇在房中饮寿酒,席间行起酒令。一个姑娘道:“我行的这个酒令共四句,要用上‘三分白’、‘一点红’、‘颠倒挂’、‘喜相逢’。”说完发令道:“东方日出三分白,日落西山一点红。北斗七星颠倒挂,牛郎织女喜相逢。”

  另一个姑娘听了,答令道:“一湾流水三分白,出水荷花一点红。映水莲房颠倒挂,鸳鸯戏水喜相逢。”一个媳妇也答道:“村里美女三分白,口上胭脂一点红。两个金环颠倒挂,洞房花烛喜相逢。”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03:39
传统行酒令故事
       三个女婿给老岳父拜寿,老大老二都是秀才,平日里遭到老三的挖苦奚落;总说读书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老大老二暗中合计,今日好机会,叫他在老泰山面前出出丑。
        在席宴上,大女婿先开口说:岳父大人今天祝贺您的高寿我们还是行个酒令,叫您高兴!岳父捋着胡子笑着说:好!二女胥接着说:那就请大姐夫出题吧。
        大姐夫摇头晃脑乐着说:我出题不难;但要说四句话:第一句说:一件不削自圆的东西;第二件要说一件不染自白的东西;第三第四要说两句典故,还要照应前两句。
        老岳父问啥叫典故哇?大女婿说典故就是古人作人做事的传说;当然说两句俗话也行。二女婿说:这个题目好好好。就请大姐夫先说吧。
       大女婿端起酒杯说:酒令大似军令,我有令在先除了岳父大人,我们三人都得照令行事,若说不上来罚酒三杯,赶出席外。说罢喝了手里的酒,又用眼偷瞧了三女婿的神态。
        谁知三女婿也在偷偷地笑着,没有一点着急的样子。大女婿心想:这下子非叫你这个土包子丢丢人不可!于是他又摇头晃脑地说:那我就占先啦!
       我说的是:不削自圆是月;不染自白是雪;唐王游月,曹夫走雪。老岳父同二女婿同声齐赞。说的好,说的好!同饮酒一杯。大家各饮一杯。
        二女婿接上说:不削自圆是西瓜,不染自白是棉花;刘全进瓜,二娘纺花。说完老岳父大女婿又为之叫好!各饮一杯。现在轮到三女婿啦,三女婿一时不知说啥才好,正在思索。
        两个秀才得意哈哈大笑!同时一个拿起筷子吃豆芽;一个拿起一块肉骨头来吃。三女婿看到这个场景,立刻有了主意。便开口说,我也说一个:不削自圆是豌豆,不染自白是骨头;驴吃豌豆,狗啃骨头。说完后老岳父忍不住笑掉了眼泪!两个秀才女婿呆在那里也说不出啥了。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03:44
东家自饮
     节日期间,朋友相会,难免要借酒叙怀,间或玩些猜拳行令什么的小游戏,古人亦皆如此。不过古时的文人墨客们玩起来那可就文雅多了。明朝就有一个关于“酒令”的小故事。
     说的是当朝文学家徐谓,晚年穷困潦倒,缺衣少食。一天,刚咬牙沽得二两黄酒,自己尚未及解馋,恰三友来访。三友中一位秀才,一位和尚,一位郎中。时至中午,留客吃饭。因见酒少,便议行酒令,胜者喝。规定“令”中各句须依次嵌有“天”、“地”、“左右”、“前后”、“三”、“四”等字,末句末字要是“心”,可用谐音字。并要求酒令要点明行令者的身份。
    秀才抢先作令曰:“天子门生,状元及第(地),左探花右榜眼,前呼后拥,三篇文章,四海闻名,好不欢心。”
    和尚紧紧跟上作令:“上有天堂,下有地狱,左金刚右菩萨,前韦陀后观音,三支清香,四跪八拜,一片诚心。”
    郎中徐徐出令:“天门冬,地骨皮,左防风右荆芥,前胡厚(后)补,三片生姜,四颗红枣,一支灯芯(心)。”
    徐渭稍作思考,而后作令云:“天上无片瓦,地上无寸土,左少门右缺户,前欠围墙后没遮拦,三两黄酒,四人想喝,何忍于心!”
    徐渭的令出完,四人相视,哈哈一笑。商议的结果是:酒留于主人喝。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03:54
禽言令

      宋代邢居实撰《拊掌录》中记载一篇酒令故事,说王安石和刘贡父摘经书中语作禽言令,也是利用汉字语音作的游戏。原文云:
  王荆公尝与客饮,喜摘经书中语,作禽言令。燕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久之,无酬者。刘贡父忽曰:“吾摘句取字可乎?”因作鹁鸪令曰:“沽不沽,沽。”坐客皆笑。
  选摘经书中字句,模拟禽言声音,也是语言文字游戏上的一个鲜例,颇有雅趣。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04:04
文字酒令

  ⑴作诗
  饮酒赋诗,由来已久。前面说过的晋人石崇金俗园宴客,则是当筵赋诗,不成则罚酒三杯。王羲之等人引水流觞,饮酒赋诗,更是文坛美谈。到唐代李太白桃李园宴弟饮酒赋诗后,此风已颇为盛行了。
  行令作诗,常见的是每人作一首诗,作不出者罚酒。这种形式的酒令在本书故事选编部分多有所见。也有时不是一人作一首诗,而是每人联诗两句,似乎作对子。也有每人联一句,凑成一首诗的,接不上则罚酒。像流传的李白和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四人的联诗行令故事,便是一例。他们联成的一首诗是:
    一轮圆月照金樽,(贺)
    金樽斟满月满轮。(王)
    圆月跌落金樽内,(杜)
    手举金樽带月吞。(李)
  既有格律诗味,又不失为“席上之物”。

   ⑵对句
  酒席筵前行令也常常采取联对形式。
  行令联对常见的形式是一人出上联,另一人对下联,对不出则饮罚酒。还有一种形式是限定题目,每人作一副对联,作不出者罚饮酒。传说中的宋代文学家苏洵一日家宴上限以“冷香”二字联对行令的故事,便是一例(此令要求上下联句尾分别是“冷香”二字)。

  ⑶续句   
  续句指的是出令者限定一种类似学生造句的行令题目,由每人随口编造词句,即兴组织语言,东拉西扯,左连右接,凑合而生新意,联续以成文章,构成行酒令语言。这样构成的行令语言,往往新意倍出,妙趣横生,一般行这种酒令难度较大,非慧心难为,无巧口不成。   
  《清朝野史大观·清朝艺苑》中记载的陈眉公行酒令的故事,其令语即属这种形式。酒令要求“首要鸟名,中要四书二句,末要曲子一句合意”。像这种行令题目,要求把三种本来互不相及的词语联续成章,颇费神思,须有功底。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姑娘们在红香圃中举行寿宴,席间射覆划拳,中间“一时湘云赢了宝玉,袭人赢了平儿,尤氏赢了鸳鸯”,湘云限酒面道:“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这个题目更加繁复,要把五种词语凑成一句话。有关三段令语前已引及。这些虽然是曹公的妙笔,但与当时社会上所见的例子也非常类似。
  这种语言形式的酒令,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也常见,一般酒令语言无引用之处,纯粹是东拉西扯,凭心目中已有的概念、语言及当时耳闻目睹的东西,随口编造。尽管如此,编说出来,也颇有意趣。

  ⑷引用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遗留下来很多经典、诗词、散文,成为后世之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人们从小读书讲究背诵,养成特殊的记忆力,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李杜诗、苏辛词、韩柳文,多背之烂熟,口头行酒令往往随口引用其中的一些句段,形成酒令语言。
  《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宣牙牌酒令时道:“如今我说骨副儿,从老太太起,顺领说下去,至刘姥姥止。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押韵。错了的罚一杯。”中间轮黛玉说时,鸳鸯道:“左边一个‘天’。”黛玉口顺说了《牡丹亭》上的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鸳鸯又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又顺口说了《西厢记》上的一句“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结果被宝钗耍为话柄。

⑸析字
  析字也可以叫释字,是通过对字的分析解释,引申出某种道理和内容,构成行令语言。这种语言的形式的酒令别有雅趣,下面举例为证。
  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记载韩雍和夏埙喝酒行令,要一个字里有大人、小人,并用谚语二句来证明它,韩雍先说道:
    伞字有五人,
    下列众小人,
    上侍一大人。
    所谓有福之人人服侍,
    无福之人服侍人。
    夏埙接着说道:
    爽字有五人,
    旁列众小人,
    中藏一大人。
    所谓人前莫说人长短,
    始信人中更有人。
这种析字令语读来十分含蓄有趣。
  这种语言形式的行酒令,还见一种情况是,从诗文中选出一句,进行别解分析,翻出新意,构成令词。比如,明无名氏撰《笑海千金》记录一则酒令掌故,说:昔一县尹与县丞爱钱,主簿极清。一日,同饮酒,至半酣,县尹遂设—令:要《千家诗》一句,下用俗语二句含意。尹曰:“旋砍生柴带叶烧,热灶一把,冷灶一把。”丞曰:“杖藜扶我过桥东,左也靠着你,右也靠着你。”簿乃托意 嘲曰:“梅雪争春未肯隆,原告一两三,被告一两三。”

⑹拆字和合字
  拆字和合字酒令形式上与析字酒令相像,区别在于析字是通过对字的分析解释,引申出其他某种道理或意思,构成酒令语言,而拆字和合字酒令则只是通过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或者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酒令语言,其字面也有某种意思、内容,但无引申之意。
  明代乐天大笑生集《解愠编·卷之五口腹》记述一篇拆字、合字酒令故事,非常有趣,可看出此令之面貌。原文云:
  一人专撞席,名为掇座,席长出令讥之曰:单禾本是禾,添口也成和,除却禾边口,添斗便成科。谚日:‘宁添一斗,莫添一口。”’主人亦厌之,蹙眉作色曰:“单羊本是羊,添水也成洋,除却水边羊,添易便成汤。谚曰:‘宁吃欢 喜汤,莫吃皱眉羊。”’撞席者曰:“单同本是同,添金也是铜,除却金边同,添重便成锺。谚曰:‘见锺不打,何处剑铜。”
  清代蒲松龄著《聊斋志异》中有一则故事叫《鬼令》,写的是几个野鬼在荒野里饮酒,竟然也行起令来。他们的酒令要求很严,要说四句话,举一个不透风的字,把这个字的中间笔画推到上边去,便成另一字。这个酒令别出心裁,饶有趣味,语言形式上也算是拆合文字,但不是添去偏旁部首,而是调整部首笔画的结构位置。原文妙趣横生。读后余味无穷。

⑺限字
  限字酒令就是出令者限定令语的开头、结尾或中间必须是,或者必须有某个字的一种语言形式的酒令。这种语言形式的酒令,其令语经过个别文字的限制,所说出来的,又多是另一种语言形式,如作诗、联对和引用古诗、古文等。
  明代冯梦龙辑《广笑府》载一则限字酒令故事,说有三个人同饮行令,要说一句话,“相”字想首,“人”字结尾。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限字酒令故事,其令语是要求每人背诵两句四书上的话,句中要有“之”字,像,“知”和“子”谐音的也行。

   ⑻字旁
  就是利用汉字具有偏旁部首的结构特点,选择个别字,开辟思路,确立话题,巧妙编造语句,构成行令语言。
  传说,清代郑板桥做县令时,其治下有一大户公子,作恶行凶,打死无辜良民,民愤极大。板桥着手处理此案,欲处公子死刑。有二乡绅与公子有亲,遂至板桥府上来求情,板桥不知来意,设席相待。席间,一乡绅道:“久慕先生雅名,今得以聚会。小人有意向先生请教,不妨行个酒令。每人说同音二字,再去添字旁,成另一字,最后由此宇举一句俗语作结。不知先生肯不吝赐教否?”板桥道:“愿意领教。”于是,此乡绅先说道:
    有水念作清,
    无水也念青。
    去了青边水,
    添心即为精。
板桥大笑道:“先生差矣,青字添心乃情字也。”此乡绅接口续道:
    我俩有心来讲情,
    惟恐大人不准情。
板桥一听大惊,心知中计,乃微舒阔袖,起座对道:
    有水念作湘,
    无水也念相。
    去了相边水,
    添雨即为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
另一乡绅见板桥一口推托,心中不悦,大声对道:
    有水念作溪,
    无水也念奚。
    去了奚边水,
    添鸟则为鸡。
    得时狸猫赛猛虎,
    落地凤凰不如鸡。
板桥见对方出口伤人,拂袖而起,二乡绅亦不欢而散。

  ⑼谐音
  谐音就是在行语言文字形式的酒令时,利用汉字的一字多音和多字一音及字音相近等特点,在酒令语言字面上表达一种意思,又隐含一种意思,使令语说来隐晦含蓄。
  明代潘埙辑《楮记屋》记载的一篇行令故事,就是这种形式。故事说元丰年中,高丽遣一僧入贡。此僧辨慧知诗,皇上令杨次公接伴之。一日宴会,此僧出令道:“要两古人姓名争一物。”他先说道:
  古人有张良,有邓禹,争一伞,良曰:“良(凉)伞。”禹曰:“禹(雨)伞。
概戏杨次公冠如伞状。杨次公也说道:
  古人有许由,有晁错,争一葫芦,由曰:“由(油)葫芦。”错曰:“错(醋)葫芦。”
概戏僧头如葫芦。这则故事出令新奇,二人所说令语古雅风趣,中间应用了谐音技巧。
  宋代邢居实撰《拊掌录》中记载一篇酒令故事,说王安石和刘贡父摘经书中语作禽言令,也是利用汉字语音作的游戏。原文云:
  王荆公尝与客饮,喜摘经书中语,作禽言令。燕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久之,无酬者。刘贡父忽曰:“吾摘句取字可乎?”因作鹁鸪令曰:“沽不沽,沽。”坐客皆笑。
  选摘经书中字句,模拟禽言声音,也是语言文字游戏上的一个鲜例,颇有雅趣。

   ⑽陈述典故和掌故
  我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有数目颇多的历史掌故和文学典故,成为后人的口齿美谈。行酒令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常常用到典故和掌故。一般多是在行射覆、拇战、猜枚、掷骰子、击鼓传花等酒令输了后,罚说一个古代笑话、人物掌故和文学典故。以佐兴助酒。《聊斋志异·狐谐》中有一段描写道:“酒数行,众掷骰为瓜蔓之令。客值瓜色,会当饮,戏以觥移上左曰:‘狐娘子太清醒,暂借一杯。’狐笑曰:‘我故不饮,愿陈一典,以佐诸公饮。”《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击鼓传花行令,贾母笑道:“若到谁手里住了,吃一杯,也要说个什么才好。”风姐儿笑道:“依我说,谁像老祖宗要什么有什么呢。我们这不会的,岂不没意思。依我说也要雅俗共赏,不如谁输了谁说个笑话罢。”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上,在酒席筵前,引经据典,谈笑凑趣风气甚浓。   
  也可以以这些题材行纯粹语言形式的酒令,一般是限定一个角度或题目,由每人陈述列举一个掌故或典故,构成令语。下面说一个历史故事:
  岳飞赶考到京后,一次和弟兄们吃酒行令,要说一个古人吃酒,吃得英雄,说不出的,罚酒三杯。张显说的是“关云长单刀赴会”,汤怀说的是“刘季子醉后斩蛇”,王贵说的是“霸王鸿门宴”,岳飞说的是“曹玮席间斩敌献头”。四人说的都是历史掌故。轮到牛皋,牛皋道:“我不晓得这些古董,只是我吃他几碗, 不皱眉头,就算我是个英雄了。”四人大笑道:“也罢,也罢。”牛皋于是吃了两大碗。

  ⑾列说俗语和谚语
  中国民间谚语和俗语非常丰富,口头说令常常引用举说—些,构成令词。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谈资部记载一个酒令故事,说“古亭刘端简公居多,邑大夫或慢之。值宴会,端简公出令佐酒,各用唐诗一句,附以方言,上下相属”。文中所说的方言,实际上也就是俗语。
  《三笑》电影里,祝枝山当着丞相的面要显示唐伯虎的才能,于是出了个考题道:“我们前天在杭州行了个酒令,第一句拆一个字,第二句一句俗语,第三句引出一句唐诗。”唐伯虎答的是:
  品字三个口,宁添一斗,莫添一口,口口口,劝君更进一杯酒。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04:22
中华酒令新编目录
第一章 酒令概述
一、酒令的兴起和发展
二、酒令的特性
三、酒令构成
四、酒令的作用
五、酒令的分类
第二章 骰子令(工具令)
一、以点定位,按约行酒
1.数点令
2.一色令
3.四季令
4.赏雪令
5.中秋赏月令
6.“筷落饮酒”令
7.状元及第令
8.如意令
9.一路功名令
10.公领孙令
11.七子八婿令=
12.六顺令
13.藏头令
14.古人令
15.早朝令
16.僧家令
17.道家令
18.三月令
19.七月令
20.色色如意令
21.风月令
22.航天令
23.说“08”令
酒令故事(一) 《金瓶梅》中的“掷骰行令”
二、对掷轮摇,胜负立判
1.赶羊令
2.抢红令
3.聚六令
4.三公三粒令
5.牛牛令
6.赌21点
7.发财令
8.拔毛令
9.梭哈令
10.点将令
三、摇而不开,猜骰斗智
1.猜点令
2.猜大小
3.占风令
4.仿考试令
5.数数赶点令
6.大话骰
四、以点代意,各显才华
1.贵彩令
2.并蒂莲令
3.锦团园令
4.红豆相思令
5.花红柳绿令
6.福禄寿令
7.见景生情令
酒令故事(二) 双骰象形,名旦掷彩
8.诗色令
9.同心令
酒令故事(三) 骰子摆彩暗结同心
10.金门射策令
11.戒本色令
酒令故事(四) 侯公子一见倾心
五、特制骰子,花样翻新
1.问饮令
2.问心令
3.酒逢知己令
4.三骰令
5.《西厢》三骰令
6.绘芳园酒令
7.五木令
8.掷宝令
六、酒约变化,以骰斗酒
1.俄罗斯轮盘
2.遇缺即升令
3.卖酒令
4.探花令
5.连中三元令
6.歌风令
7.催花令
8.伯仲联欢令
9.合欢谱令
10.福禄延年令
第三章 骰子选格(工具令二)
第四章 牌类酒令(工具令三)
第五章 筹令(工具令四)
第六章 其他工具令(工具令五)
第七章 拳令(动作令一)
第八章 肢体作令(动作令二)
第九章 说唱令(口语令一)
第十章 字音字形令(口语令二)
第十一章 集句状物令(口语令三)
第十二章 呤咏类酒令(口语令四)
第十三章 文字射覆与谜语令(口语令五)
第十四章 复合令
第十五章 酒令的快乐
第十六章 弘扬中华酒令文化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04:26
徐渭急才对酒令

    有一天,徐文长和六位文人一块喝酒。这六人事先商量好,想捉弄一下徐文长。那位年纪大的文人说:“喝酒要行酒令,我作令官。今天的酒令是,各人说一个典故,要和桌上的菜肴有关。说的出的拿去吃,说不出的没的吃。按年龄大小一个一个地说。”七个人中,徐文长最小,菜只有六样,显然对徐文长不利。
    首先令官说:“姜太公约鱼。”说罢就把那碗鱼抢到了自己面前。
    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说着便把鸡肉端了。
    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边说边把猪肉端去。
    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伸手把羊肉端过。
    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话音未落,把牛肉端了。这时桌上只剩下一碗青菜。
    第六个人说:“刘备种菜。”把青菜也端了。
    于是令官说:“不要客气,大家各吃各的吧。”六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徐文长,他们很得意,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这时徐文长不慌不忙地说:“且慢,我还没有说呢!”接着,两手把袖子一捋,做好手势,大声说:“嘟!秦始皇并呑六国。”一下把他们面前的菜肴统统都搬到了自己面前。六个人无话可言,只好对徐文长说:“佩服,佩服!”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3:04
鸾老令
在《玄怪录.刘讽》中,描写一群女鬼置酒於月下欢会,主要场面即为饮酒传令,先是明府女郎举觞浇酒,致祝词;嗣後翘翘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蔡家娘子持杯受罚。然後又一女鬼起立,提议传
酒令:
又一女郎起,传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说,传翠簪过令,不通即罚。令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传说数巡,因令翠绥下坐,使说令。翠绥素吃讷,令至,但称「鸾老鸾老」。女郎皆大笑曰:
「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
鸾老令是唐代广为流传的酒令之一,《全唐诗》卷八九七收录,此令为隋代贺若弼所做,起因如小说中所言:「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贺若弼仕周、隋,仕周,官至寿州刺史,襄邑县公。入隋,因平陈有功,封右武侯大将军。此为其嘲长孙鸾年老口吃而造,属於酒令中的急口令,它巧妙利用「l」与「n」、「h」之间的相近发音,造成发音拗折,不易说得流畅,读来具有
十分强烈的喜剧效果,因而也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3:08
辩捷
小说《玄怪录.来君绰》里,来君绰与秀才罗巡、罗逖、李万进等亡命海州,途中夜投一宿处,主人威污蠖「命酒洽坐」,席间主人「谈谑交至」,来君绰诸人几乎「不能对」,於是来君绰欲以酒令挫之:
君绰颇不能平,欲以理挫之,无计,因举觞曰:「君绰请起一令,以座中姓名双声者,犯罚如律。」君绰曰:「威污蠖。」实讥其姓。众皆抚手大笑,以为得言。及至污蠖,改令曰:「以座中人姓为歌声,自二字至五字。」令曰:「罗李,罗来李,罗李罗来,罗李罗李来。」众皆惭其辩捷。
来君绰本以别致出奇的酒令挫损威污蠖,却被对方轻易对出,在相互的酒令对答中,威污蠖的「辩捷」之才也被成功地表现了出来。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3:12
联与渊
《大业拾遗记》中,有一段文字描写隋炀帝於宫中小会,行左右离閤令,即以拆字喻李渊将代隋炀帝:
帝於宫中尝小会,为拆字令,取左右离合之意。时杳娘侍侧,帝曰:「我取杳字,为十八日。」杳娘复解罗字为四维,帝顾萧妃曰:「尔能拆朕字乎?不能当醉一杯。」妃徐曰:「移左画居右,岂非渊字乎?」
时人望多归唐公,帝闻之不怿,乃言:「吾不知此事,岂为非圣人邪?」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3:14
阳春白雪的文令
一是字词类。
汉语言独特的字形结构为文人们在词令上争奇斗巧提供了广阔的的台。字词令主要有:
1、八字令,每人说出一个带“八”字的词,此词必是八个同类的总称,说不出者饮。如“八仙”、“八卦”等。
2、拆字对令:令官到一拆字对联的上联,要求在座者将下联对出,对不上者饮。如“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3、词牌合字令:此令要求说出三种曲牌名,三个曲牌的第一个字合起来成另一个汉字,不成者饮。如:木兰花、卜算子、早梅芳;月下笛,西地锦。女冠子(腰)。
4、离合字贯诗文成名。如: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饮一杯酒”。
5、同色离合字贯俗语。如:同色茶如酒,吕字两个口,饮荼大口,饮酒小口。
6、拆字贯诗句或俗语。如:一卜为下,二人说话,一人争上,一人争下;“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7、离合字贯俗语。如门口问信,人言不久便来;八刀分肉,内人私议不均。
8、推字换形。如:木在口内为困,推木在上为杏;十在口内田,推十往右为业。
二是诗词令,主要有:
1、诗中含字令,背古诗一句,四言、五言、七言不拘。句中须含令官所规定的字样。
2、作诗令,要求在席者每人作诗一首,顺口溜亦可。
3、诗分真假令。葡萄美酒夜光杯(真酒 ),寒夜客来茶当酒(假酒)。
4、女儿令。此令有数种行法,凡女儿之性情、言语、举止、执事,皆可言之,下七字用成句更妙。如:女儿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女儿欢,“只言容易得神仙。”
5、改字诗令。将古诗读错一字,另引一句诗解之。不工者饮一杯,不成者饮双杯。如:少小离家老二回,(明是老大,何云老二?)只因“老大嫁作商人妇”。
三是回环令。 凡诗句中首尾二字相关或回反复者均可。如:“一马当先”(甲),“先睹为快”“快人快语”“上海自
来水来自海上”;“人过在佛寺,寺佛大过人”。
四是筹令。 旧时筹令名目繁多,均在竹制之筹上刻饮、罚之令,临席摇扯,对上即饮。一般酒筹多锈刻唐诗、宁诗、元曲名句 及文学名著之人名或名贤故事,每筹下注明饮酒对象及数量。
五是名贤故事令。
其法类似于筹令。行令方法,将筹插于筒中,行令时自令官起依次掣筹,按筹中刻写的酒约行酒。
六是酒牌令。 以牌的形式,上刻所行酒令的内容。使用时,只要任意抽取其中的一张牌,按照牌面上的饮酒法则行事即
可。
七是故事令。
要求在席间或说贼,或讲故事,或说笑话,讲不了赌 饮酒,或者讲出笑话不惹人笑者饮酒。
八是混合令。
既是综合以上几类酒令内容的酒令,很难单独划分,故日混合令。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3:21
观音买鞋
明嘉靖年间状元罗洪先为人幽默,所交朋友也多诙谐。某日,他在友人家吃酒。友人既信道教,又供佛像,其曰“多多益善”。一朋友指着供着的洪均老祖行酒令:“祖师买巾,价只要轻。以是买不成,披发到如今。”别一友人指玉皇大帝像接道:“玉皇买伞,价只要减。以是买不成,头顶一块板。”末后,罗洪先指着观音像说:“观音买鞋,价只要据,以是买不成,赤脚上莲台。”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3:25
说险
从前,一个皇上带着大臣与随从去打猎。来到一座山前,大家都累了,就席地而坐,准备吃些野味,再痛饮一番。谁料到酒剩下一壶,这该怎么分?李丞相说道:“这样吧,我们每人作诗一句,说出最危险的事情者,赏酒。”赵将军也附和道:“不知万岁意下如何?”
皇上也觉得这法子好,就同意了。皇上想了会儿,忽然看到一个士兵在井上打水,就说:“井上轱辘卧婴儿。”大臣齐声叫好。输到李丞相了,他一抬头,看见一松鼠正在枯藤间攀爬,灵机一动道:“八十老翁攀枯枝。”皇上和赵将军连就:“险,险!”接着该赵将军了,他一时想不出词来,一着急把佩剑拨了出来,急中生智地说:“矛头淘米剑头炊。”其余人一听,枪头上淘米,剑头上做饭,也的确挺险的,就让他过了关。
三个人的诗句难听好坏,这时一个马夫上前跪道:“小人也有二句诗,觉得极险,不知能否献丑?”赵将军生气地说:“你个无名小卒,怎敢与万岁爷论诗?”李丞相忙打圆场:“人不可貌相,他既然有些胆量,何防让他说来听听?”皇上开口了:“丞相说情,就准你说吧。若是佳句,这壶酒就是你的了,若对不好,便犯了欺君之罪!”马夫应声道:“我觉得最危险的莫过于‘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三人听完,连连称妙,皇上心服口服,把这壶酒赐给了聪明的马夫。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4:46
隐字寻源令
清代初年江南出了三个神童:孙寅、朱光和戚琳。
一次三个神童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家喝酒行令。他们约定每人先吟诵一首古诗,但必须有意漏掉一个字;然后再吟诗一首诗,诗中必须有一句说明前首诗漏字的原因。
孙寅先吟了一首唐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 自横。
这是韦应物的一首诗。诗中末句漏了一个:“舟”字。看热闹的人都在想:“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孙寅随即吟出了另外一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既然“轻舟已过万重山”,当然见不到“舟”了。李白的这首《朝发白帝城》大家都知道;又看到孙寅用得这么自然、恰到好处,立即齐声叫好。
下面一个是朱光。他吟了一首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渡阴山。
咦,“马”到什么地方去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异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唐代韩愈的名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吟出,大家立即拍手称妙。原来,诗的第六句巧妙地回答了“马”不见了的原因。
戚琳也吟出了一首唐诗: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 纷纷过墙去,却凝春色在邻家。
第五句中漏掉了一个“蝶”字。“蝶”飞到哪里去了呢?戚琳又很巧妙地运用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寺徐公店》回答了这个问题: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5:00
酒令文化
(一)酒令中的智慧
行酒令讲究技巧方法,更需要的是智慧,靠智慧让别人喝酒,而且要喝的心服口服。行酒令时的智慧不是寻思牵强的理由,而是要耍点小聪明,故意设下陷阱让对手往里面跳。比如谜语酒令、歇后语酒令,都是智慧程度较高的酒令。
1、谜语酒令
谜语酒令就是由一人说谜语,其他人将答案写好后传给出谜语的人,猜错者罚酒;如若猜对者超过半数或者答案有两个以上,则出迷者也要罚酒,因此,这对出迷者和猜谜者都是智慧的考验 。如“‘寅卯合戊己,人称美男子’打一人名”这个谜语,地支中寅卯对应为木,戊己对应为土,木土想合就是“杜”字,“美男子”就是说男子长得很英俊,很美,意为子美,前后合起来为“杜子美(杜甫)”,在这个谜语中,不仅考查了猜谜者对《周易》的了解程度,而且需要猜谜者进行思维转换。又如“‘不是娥皇即女英,为何不号君夫人’打一人名”这一谜语,娥皇和女英都是唐虞的夫人,既然不能称为夫人,那只能降级成为“姬”,谜底就是“虞姬”,这一谜语考查的是猜谜者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以及旧社会封建等级制度下对称谓的了解程度。
上述两个谜语对出迷者和猜谜者的智慧要求都是是很高的,涉及到社会、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倘若出迷者没有宽泛的知识体系,就不可能出如此高深的谜语,同样的,猜谜者也不可能猜出谜底。
2、歇后语酒令
歇后语酒令即由一人说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又称引语),其他人说后半部分,要求后半部分是承接着前半部分的,两部分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倘若接的人答不出来或者不合规范,则要罚酒。如“老鼠给猫送礼——舍财不要命”,猫是老鼠的天敌,老鼠碰到了猫,必定是要失去性命的,这一歇后语常用于讽刺那些善于逢迎,结果却得不偿失的人。又如“新媳妇见公婆——终有一拜”,按照传统礼仪,新媳妇初次见公婆,终归是要行大礼的,而这里的“拜”和“败”谐音,又表明在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中,媳妇在公婆面前的地位低下,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凌驾于公婆之上的,这一歇后语,既肯定了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又批判了等级制度的无理。
歇后语酒令不仅要求接的人具有综合知识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应变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要求也极高,倘若接的人不能看出引语中的玄机,那么接出的谜底肯定是不能深刻体现引语的内容的。
(二)酒令中的文学
酒令创作的题材是非常宽泛的,但多数来源于古书典籍、诗词歌赋。酒令中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学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可以透过酒令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文化创造者超群的智慧。
1、从经典中得来的酒令(酒文化与艺术精神)
意即“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入酒令,选取四书五经中的句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则组成酒令。如“孟尝门下三千人,大有同人”中“大有”、“同人”皆是《易经》中的卦名。又如《诗经》并头花名令“月离于毕,季女斯饥——月季花”,并蒂花名令“有秋之杜,其叶沃若——杜若花”,这两个是取《诗经》中的两句诗,分别按照并头和并蒂两种形式组合而成的。
2、从诗词中得来的酒令
中国是诗的国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把诗作为人与人交往必备的
条件,诗入酒令也很好的体现了孔子这一观点。酒席宴会上,人们常用是个为酒令,采取吟诗作对的方式助酒兴,可见,是个早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诗令最大的特点是限定时间的操作,倘若接令的人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符合规则的诗句,则必须接受惩罚,这就要求对诗的人妖有非常深厚的诗文化积淀和非常熟悉的操练 。
从诗词中得来的酒令,其内容丰富多彩且韵味十足,有限字诗令、限韵诗令、限色诗令等。限字诗令即诗中必须有酒令要求的某一个字,如酒令要求第一个字为“天”,那么诗句就可以是“天为罗衾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限韵诗令即所吟的诗句必须符合限定的诗韵,如梁武帝要求曹景宗用“竞”、“病”二韵作诗,曹景宗作的诗为“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限色诗令即诗句中的颜色词必须合乎限定的颜色,如限二色的令可以为“绿杨阴里白沙堤”、“千里莺啼绿映红”;限白色的诗令可以为“入泥怜洁白”等。
3、从戏曲小说中得来的酒令
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如元杂剧、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最初都是以俗文学的面目出现,它们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来,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天然联系,戏曲小说进入酒令的现象十分普遍 。
戏曲小说令主要取材于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话本等,通常都通俗易懂,比较浅显,种类也异常繁多,人名令、筹子令是使用较高的两种。人名令即将名著中的人物编入酒令,如《三国演义》人名令:凿壁偷光——孔明,存以后用——刘备,孔雀收屏——关羽等;又如《水浒传》人名令:功夫欠佳——武松,通灵宝玉——石秀;再如《红楼梦》人名令:正月初一——元春,花香扑鼻——袭人,稀世之簪——宝钗等。筹子令是选取小说中与特定事件有关的章节编制而成,其方法是自令官开始,轮流挚筹子一枚,按照筹子上所说饮酒。如《水浒传》与饮酒有关的筹子令(第一筹,总共八筹)“李逵大闹浔阳江“,确定首二座为宋江、戴宗,末座为张顺,得筹之人为李逵,先饮一大杯,宋江和戴宗各陪饮一小杯,然后,李逵与张顺猜十拳,张顺输,饮酒,李逵输,饮茶水 。
戏曲小说家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写到酒令,其间记载了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又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酒令,为人们认识和了解酒令和酒文化提供了便利。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5:07
联句
说起古人的联句,那要比今人作的有学问。譬如席间有人出一字,要求依次对将下去,且须对仗,字数要逐渐增加。先出者说了一个字“雨”,这个字好对,因为“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这个谁不会呀?所以第二个人不假思索地对“风”;第三个人续作“花雨”,第四个人一时着急,胡乱对了一个“酒疯”;这下惹了乱子,下面的人不好对了。于是第五个人开始往里面加动词“飞花雨”,下面的人很无奈,只好也加上一个动词,成为:“发酒疯。”
这一轮妙对进行到此,由雅转俗了,于是第六个人只好凑上几个叠字:“点点飞花雨,回回发酒疯”。第七人说:“檐上点点飞花雨,席间回回发酒疯。”轮到最后一个人,那就倒霉透了,因为越往后越难对了,只好把自己骂了一通:“老天有情,檐上点点飞花雨;敝人无德,席间回回发酒疯!”
欧阳修行的这个酒令,还是太让人费脑筋了。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5:10
犯罪令
有一次,欧阳修与几个文人饮酒,行的酒令是:必须吟两句诗,必须讲犯罪的事才算合格。席中一人先说:“持刀哄寡妇,下海劫商人。”好家伙,劫色又劫财,够狠!另一个人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更坏,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轮到欧阳修了,他说的却是:“酒沾衫袖重,花压帽檐偏。”
大家一听,不对呀!这两句也太文雅了吧?怎么能算犯罪呢?欧阳修微微一笑,说出一番道理:“酒能乱性,他都醉成这个样子了,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5:38
接诗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描写大观园群芳冬日聚会于芦雪庵啖鹿赏雪,席间联句作五言古诗,用“平水韵”的“二萧”韵:
一夜北风紧,
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 白,(李纨)
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 草,(香菱)
无心饰萎苗。价高村酿 熟,(探春)
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 管,(李绮)
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 翠,(李纹)
冻浦不生潮。易挂疏枝 柳,(邢岫烟)
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 鼎,(史湘云)
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 镜,(薛宝琴)
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 故,(林黛玉)
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 笛?(贾宝玉)
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 陷,(薛宝钗)
五言古诗属于排律,特别适合参与联诗者人数众多的场合。而此次联句,李纨起头一句,自己接了后两句。之后的接句者不仅要接前一位的句子,还要起下一句的句头。接句需与上一句对仗,内容还要应时应景。小说行文至此还是众人纷说,波澜不惊,之后笔峰一转,联句变为斗诗:
只见湘云起来道:
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
宝琴也联道:
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
湘云那里肯让人?且别人也不如他敏捷,都看他扬眉挺身地说道:
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
宝钗连声赞好,也便联道:
枝柯怕动摇。皑皑轻趁步,
黛玉忙联道:
剪剪舞随腰。苦茗成新赏,
一面说,一面推宝玉命他联。宝玉正看宝琴、宝钗、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十分有趣,那里还顾得联诗?今见黛玉推他,方联道: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
史湘云是书中能与宝钗、黛玉媲美的才女,此一番联句犹如“三英战吕布”,四人各显其能、争奇斗艳,煞是好看!最终,联句成为黛玉、湘云和宝琴三人斗法:
湘云忙丢了茶杯联道:
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
黛玉忙联道:
缤纷入永宵。诚忘三尺冷,
湘云忙笑联道:
瑞释九重焦。僵卧谁相问,
宝琴也忙笑联道:
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
湘云又忙道:
海市失鲛绡。
黛玉不容他道出,接着便道:
寂寞封台榭,
湘云忙联道:
清贫怀箪瓢。
宝琴也不容情,也忙道:
烹茶水渐沸,
三人捉对厮杀,意兴阑 珊,旁人已插不上话。故事情节随着联句的延续起伏跌宕,一干人等的才情、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至此掩书方才透过一口气来,大呼过瘾。但是这种动辄数十百句且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诗文令,恐怕也只有在虚构的文学中才得一见。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7 15:41
混合令
《清朝野史大观·卷十·清朝艺苑》中有一条目《蒋苕生刺陈眉公诗》记载,在一次宴会上,有人出令:“首要鸟名,中要四书二句,末要曲一句合意。”出令者首举其令曰:“十姊妹嫁了八哥儿,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只是二女将谁靠?”此令首句“十姊妹”、“八哥儿”均为鸟名,次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末句曲词出处待考。令出之后无人敢对。在座有明遗民陈继儒(号眉公),缓缓对道:“画眉儿嫁了白头公,吾老矣不能用也,辜负了青春年少。”其中“画眉儿”、“白头公”亦皆鸟名,次句出自《论语·微子》,末一句当化自《金缕衣》曲。完令后“合座称赏”。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9 01:41
二十四花信风之行花令词:
山茶 吃茶者饮 拜官者饮 行一品令
一品令:从古书中举出一句三字话,要求三字中有三“口”字,三“口”成一“品”。如:“何谓善”、“何谓信”等等,说不出者罚酒一杯。(原令规定三字文仅可出于《四书》,考虑到降低难度,则不做特殊约束。)
余敦培《酒令丛钞》卷二

迎春 先到者饮 行花名诗令
花名诗令:合席诸人论吟诗句,每人一句,要求剧中出现花名,不许出现“花”字,误则罚。
余敦培《酒令丛钞》卷二

望春 面东坐者饮 行击羯鼓催花令
羯鼓摧花令:又称“击鼓传花令”。选一人蒙目击鼓,令官左手持花,从脑后将花传给右手,再传给下家。鼓声乍止,花落谁手则谁人吟诗一句,其中必有“花字”,误则饮酒。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五十四回 始宁竹秋氏《红闺春梦》六十四回

菜花 吃斋者饮 乡下住者饮 择行:餐花令、花非花令、花木脱胎令
(原文行花间两姓令,由于要求较高,改为三种花令择一而行)
餐花令:每人说一种食物,中带花字或花名,迟说误说者罚。
花非花令:每人说一名为花,实则非花之物,如:浪花,雪花,迟说误说者罚。
花木脱胎令:说花名,但不许有草字头,更不许现“花”字,误者罚。
余敦培《酒令丛钞》卷二

杏花 有科名者饮 赴试者饮 行金门射策令
金门射策令:令官用三枚骰子摆出一句有诗意的采,之后用杯扣上不示。之后,令官向席间吟诗,算是出题。之后再取骰子三枚,交予掣筹者,令他根据方才所吟诗句,猜测着摆出相同的采。之后令官开采,若掣筹者摆的与令官相同则是“中策”。比如:令官摆了“一三六”,吟诗:“月临秋水雁横空”。“一”代月,“三”为雁阵,“六”为秋水横波。射者根据诗句也摆出“一三六”是中策,令官饮酒;否则自己饮酒。摆者没有中策,但又不服,可以将令官和该人采点并列于桌上,由众人品评,看哪一幅采点更贴切,若公议令官摆的差些,则罚令官一杯。
余敦培《酒令丛钞》卷二

李花 无言者饮 姓李者饮 行哑拳令
哑拳令:掣筹者在席间挑一人拇战,二人只许出手,不准张口,出言者罚。一方认“五”,则二人出指之和为“五”则该人赢;一方认“对”,二人出指数相同,则该人胜。猜拳之数,令官临时酌定。
余敦培《酒令丛钞》卷三

蔷薇 说笑讥讽者饮 行说笑话令
说笑话令:掣筹者说一笑话,众人如果不笑,则罚说者一杯。
余敦培《酒令丛钞》卷三

海棠 蜀客饮 告醉者饮 行席上生风令
(原筹行摸海令,由于道具需要牙牌,所以改行“席上生风令”)
席上生风令:借酒席上食品,用具,室内陈设,周围环境等,说一句与之相关的成语,诗词,
俗语等。如《红楼梦》二十八回,贾宝玉说了一个酒令,要求在酒底“席上生风”。云儿说过酒面,唱了曲子后,见席上又桃子,就吟《诗经•桃夭》一句“桃之夭夭”。

木兰 曾从军者饮 新乘船者饮 行美人花名令
美人花名令:合席诸人轮流说美人名,要求此名又是美人名,又是花名,不成者罚酒一杯。
余敦培《酒令丛钞》卷四

菱花 正吃点心者饮 身摇着饮 行两岐令
两岐令:席间每人举一词,要求两字前后语意相岐,无则罚。如“阴晴”“有无”,因共有两词又意义相反,故名“两岐”。
余敦培《酒令丛钞》卷二

柳花 吴地人劝客饮 行折柳令
(原筹所行“花红柳绿令”据不可考,推测应该为掷骰饮酒类游戏,故此取“折柳令”相替)
折柳令:掣筹者以一枚骰子摇点,以“三”为“柳”,得之则普席各饮一杯;得“一”谓之“月上柳梢”;“二”谓之“柳宿添星”:“四”谓之“花明柳暗”;“五”谓之“梅柳渡江”;“六”谓之“雪来柳往”。以上各采,均由掷者饮;若能找每采名目咏诗一联,可免饮;对联好的,普席共赏一杯。
杨世沅《绘芳园酒令》第六十七采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9 01:44
花风令
     [筹文]
     梅花   笑者饮,首坐饮,江南人饮。觅人猜过桥拳。
     山茶   吃茶者饮,红顶饮。一品令。
     水仙   衣冠淡雅者饮。饮中八仙令。
     瑞香   善睡者欢,佩香囊者饮。锦团栾令。
     兰花   王姓饮,订兰语者饮,重庆者饮。斗草令。
     山矾   衣紫、衣黄者饮。揭彩令。
     迎春   先到者饮,各说诗一句,要有花名,不可犯"花"字,所说非春花暗罚。
     樱桃   有妾者饮,喜优童者欢。点戏令。
     望春   向东者饮。揭鼓催花令。
     菜花   吃斋者、乡居者、闭门韬晦者各饮。一去二三里令。
     杏花   有科名饮,赴试者饮。金门射策令。
     李花   无言者饮,李姓饮。哑拳一认五一认对三拳通关。
     桃花   多子者饮,新娶者饮。渔翁下网令。
     棠棣   有兄弟者照数饮。男子双名令。
     蔷薇   笑话讥讽者饮。酉年生人饮。说笑话。
     海棠   蜀客饮,告醉者饮。摸海令。
     梨花   杭人饮。一字清不倒旗通关。
     木兰   曾从军者饮,新乘船者饮。各举美人名,非花者暗罚。
     桐花   抱孙者饮,工琴者饮。猜十二拳,遇闰十三拳。
     菱花   吃点心者饮,身摇者饮。两歧令,举古人诗语两歧者。
     柳花   吴人劝客饮。云淡风轻,令首一字,次二字,以次行。
     牡丹   位尊者饮,子年生者饮。福禄寿令。
     酴酥   量大者饮。卖酒令。
     棣花   后到者饮。寻花今。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9 01:45
雅俗共赏的酒会,因是从筒中掣筹行令,故有"筹令"之称。筹子用竹或木
片制成,上刻饮法。典型的如"触筹交错令",其法是制筹四十八支,半数漆红,半数漆
绿,红筹上分写诸如"酌年长者一杯"、"酌先到者一杯"、 "自酌者一杯"等,令官举街向
客,先掣红筹,如上写"酌主人一杯",即请主人掣绿筹,看筹上如何写法。绿筹上则有
"左分饮"、"饮二杯"之类。善饮者,倘掣得"免饮"或"对座代饮",只得干瞪眼,反倒是
很滑稽的。至于筹子上写"肥者饮"等,则令人发噱了。

     筹令还可与雅令或通令结合在一起进行。考之历史,酒令实无定制,当筵者往往可
依据座中情况加以变通发挥。酒令若制得巧了,自然是宴乐融融,妙趣环生。下面选录
几种与"花"相关的酒令,读者有兴,亦可不妨一试。

     ◎雅令(文字令)

     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卷二:
     花名诗令
     各诵诗一句,要飞花名,不得犯花字,误者罚。例:
     红珠斗帐樱桃熟。
     妻女金炉兰诉香。
     芙蓉如面柳如眉。

     解语花令
     花名须与美人名相同,误者罚。例:
     木兰。
     虞美人。
     芍药。

     草木春秋令(花+时)。 例:
     月桂。
     子牛花。
     夜舒荷。

     花非花令(名花而非花)。例:
     灯花。
     雪花。
     浪花。

     花木脱胎令。说花名,不得有草头木旁,又须不可加以"花"字,误者罚。例:
     夜来香。
     映山红。
     剪秋罗。

     花间两姓令。不得说"花"字。例:
     郁李。
     金钱。
     山查。

     餐花令(食品+花)。例:
     粉团花。
     馒头菊。
     米囊花。

     花鸟同名令。各说诗一句。例:
     杜鹃:望帝春心托杜鹃。
     金雀;翠翘金雀玉搔头。
     十姊妹:姊妹双飞入紫居。

     花鸟多情令(带花字的鸟名)。例:
     护花鸟。
     芦花鸡。
     桐花凤。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9 01:47
◎通令

     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卷三;

     探花今
     令官为探花使,以一骰摇点,揭示坐客。次坐接摇,点同,为他人得花,罚探花使
一杯;不同,则自饮一杯,送次坐摇。

     并头莲令
     三骰递摇,有对为并头,金点为莲子,新婚者饮,无则自饮。

     猜花令
     先将坐客匀配酒量,分作两曹。用套林十枚,覆于盘内,上曹暗藏一花于杯中,使
下曹猜揭。所揭空杯,皆下曹分钦;揭得有花,并余杯皆上曹分饮。有一索即得者;有
揭九杯而不得者,谓之"全盘不出",盘仍归上曹藏花送猜。如非全盘,则归下曹藏花送
猜矣。

     羯鼓催花令(即击鼓传花令)
     令官折花在手,使人于屏后击鼓,长短疾徐听其便。令官左手折花,由脑后送于右
手,交与下家左手,如式传递。鼓声忽止,花在手者饮,饮毕,传呼起鼓如前。大约坐
客几人,以饮几巡为率。本应右旋,中间忽尔左旋,亦可。更有客既饮酒,自起伐鼓,
后有长者更替,亦一法也。
◎筹令

     清俞敦培《酒令丛钞》卷四:

     寻花令
     [筹文]①
     寻花   得此花者寻花。
     柴门   胜一拳,方开门。
     酒店   拉寻花人饮酒。
     醉人   拉寻花人猜拳无算,饮爵无算。
     仙蜨   请其寻机
     石径   无花,饮一杯
     东阁   无因得入,饮一杯
     深院   无花,饮一杯。
     小山   招隐,饮一杯。
     水亭   无花,饮一杯。
     江干   无花,饮一杯。
     花园   寻得者,对酌完令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9 01:48
金带围令(又名司花令)
     魏公芍药   金带围自饮一杯。酌三客三杯。行福禄寿令。
     尚书红杏   春意闹。合席连环各三拳。行遇缺即升令。
     远公白莲   僧舍戒饮。行寻唐僧令。
     舍人牡丹   朝酣酒一杯。李姓及曾官中书者饮。行击鼓传花今。
     崔护桃花   怀人酒一杯。笑者、崔姓及面红者饮。行猜花今。
     灵均兰草   独醒不饮。众人皆醉合席饮。行渔翁下网令。
何逊官梅   诗酒一杯。部曹及现任官皆饮。
     渊明丛菊   嗜酒三杯。县令及爱菊者皆饮。
     张蹇榴子   酿酒一杯。张姓及多子者皆饮。
     殷七杜鹃   逡巡酒一杯。有女者饮。
     郗诜桂林   第一酒一杯。首坐及有科名并应试者欢。
     田家荆树   一大杯。左右分饮。兄弟多者照数饮。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9 02:51
拆字问答令。
行令方法:先说三字,与后一句暗合,再自问自答。
《笑林广记》:有一人专门白吃,人人怕他,绰号“圣贤愁”。
一天,吕洞宾与铁拐李化成凡人,携酒邀他同饮。
席间,吕仙出拆字令,以白吃家的绰号为题,先行“圣 ”字道:“耳口王,耳口王,壶中有酒我先尝,有酒无肴怎么办,割下耳朵作羹汤。”当即抽剑将自己耳朵割下。
依次是铁拐李,行一“贤”字道:“臣又贝,臣又贝,壶中有酒斟一杯,有酒无肴怎么办,割下鼻子锅里烩。”当即将鼻子割下。
轮到圣贤愁自己,当行“愁”字,就应令道:“禾火心,禾火心,壶中有酒合我心,有酒无肴怎么办,拨根汗毛表寸心。”于是拨下一根汗毛。
两位仙人道:“我二人出酒不算,还割耳割鼻,你竟只拨一根汗毛!”
圣贤愁道:“往常我是一毛不拨,今天能忍痛拨下一根汗毛,已经是慷慨得有些过份了。”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9 02:55
离合同音令
   离合同音令属口头文字类酒令。行令方法:每人说四句话,用离合字、同音字、巧妙地勾连起来,如“两火为炎,此非盐酱之盐,既非盐酱之盐,如何添水便淡?”这里,“炎”是由两个“火”组成,“淡”字由“炎”加“水”字偏旁 ,则又是合。中间两句则同“炎”、“盐”一对同音字连缀起来。接下来一人可以说:“两土为圭,此非龟鳖之龟,既非龟鳖之龟,为何来卜成卦?”余者仿此。说不成的,酌情罚酒。
    昨天是除夕,咱也行一令:廿日为昔,此非除夕之夕,既非除夕之夕,为何有月称腊。   

前后离合字令
    前后离合字令属口头文字类酒令。行令方法:说一句话,要求第一个字与最末一字能合成另外一个字。如“人莫不饮食也”,合“人”、“也”而成“他”字。又如“月移花影上阑干”,合“月”、“干”而成“肝”字。“山色空濛雨亦奇”,合“山”、“奇”二字而成“崎”字。与席各位,依次轮说,不成者则罚酒一杯。     

改字诗令
    改字诗令属口头文字类酒令。行令方法:席间诸人依次呤诵古诗,每人各两句,要求在第一句中,有意错读一个字,而在第二句中,再用一句古诗将前面所改的字加以解释。假如第一句改诗之后,诗句变得不工稳,辄罚一杯;第二句解释得不妥当,亦罚一杯。现举数例以说明:“天寒有雀守梅花。明明是有‘鹤’,何云有‘雀’?只因黄鹤一去不复返。”“菜花依旧笑春风。明明是‘桃’花,何云‘菜’花?只因桃花散尽菜花开。”“笑折杨枝作酒筹。明明是‘花’枝,何云‘杨’枝?只因无可奈何花落去。”“平明骑狗入宫门。明明是骑‘马’,何云骑‘狗’?只因雪拥蓝关马不前。”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9 13:21
subway, railway, highway, way way to die.
地铁、普铁、高铁,路路勾魂;
officer, announcer, professor, sir sir to lie.
官员、宣员、教员,人人扯蛋。
American Style
美国模式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11 00:04
清代蒲松龄,有一次应邀参加一个酒会,文人毕某(一说王涣祥)在宴席上提出对对联,并苛刻要求:一是联中必须有三个字同头,即上半部相同:二是还必须有三个字偏旁相同。随即念道:“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蒲松龄见毕某既傲慢又强硬逼众人对下联,便不客气地对道:“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猿猴,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道多狼猿猴”。蒲松龄的下联,深沉含蓄,显示了愤世嫉俗的个性。

相传,蒲松龄某日搭乘渡船外出,同船除了船夫之外,还有四位乘客:衣冠楚楚的官员、正当妙龄的卖花女、身着锯斧的木匠和衣衫槛楼的拾类老农。
船过河心,官员觉得旅途沉闷,又自恃满腹经文才学,便对大家说:“同舟共济,对子来戏。怒我冒昧地请诸位各依本人身份,用三字同头、三字同旁,对一首七绝,首尾相融贯连锁。谁对不上,谁为大家付渡船钱。如各位都对上了,由我为大家支付渡船钱,上岸后再请酒席一桌。如何?”
蒲松龄觉得这显然有些难为老农他们了,但又不便制止,他寻思着如何枷一下这个无赖狂徒。
官员见无人提出异议,就自己先开了腔:“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缓缎纱。若非朝廷官宦家,谁人能穿缓缎纫”
木匠师傅手扶锯斧,略加思索吟道:“三字同头庙廊库,三字同旁擦椽柱。如若要建庙廊库,怎能离了凛橡柱?”
卖花女一亮双眸,快言快语:“三字同头芙蓉花,三字同旁姑娘娃。若非妙龄姑娘娃,哪个敢戴芙蓉花?”
船夫手不停篙,笑着吟出一诗:“三字同头大丈夫,三字同旁江海湖。不是男子大丈夫,何人能识江海湖?”
蒲松龄憎限世道黑暗,同情百姓疾苦,对今日同船官员自命不凡的丑态更是深恶痛绝。随口吟道:“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猿猴,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道多狼猿猴”。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11 00:07
屁诗

    呆女婿的故事。故事中的呆女婿总是三女婿,三女婿又往往不是读书人,老实巴交的百姓一个,于是到丈人家里就会备受考验。丈人要三女婿即景赋诗,而且设定了条件,诗中必须包藏三个起笔相同的字,三个偏旁相同的字。三女婿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便吟出这样的诗:

    “三字同头屎尿屁,三字同边鸡鸭鹅,食了鸡鸭鹅,同放屎尿屁.”

虽然污染空气,却不得不承认这是最最实在的话。有一句话陈原没有说,我替他说,这叫做:真话难听。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11 00:21
杂体诗
通指古典诗歌格律体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诗体。这些诗多把字形、句法、声律和押韵加以特殊变化,成为独出心裁的奇异之作,一般带有文字游戏性质。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记载十九种杂体诗,实际上可以归为杂体诗类的远不止上述这些。诸如藏头诗,神智体,辘轳体等等。杂体诗多为汉魏六朝时文人所创制,虽表现出一定的巧思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但“终非诗体之正”。
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说:“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句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句用字体,十二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妇艳体,十五曰五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皆诗之变体也。”
南朝人有不少游戏性质的诗作,比如离合诗、回文诗、建除诗、数诗、六府诗、六甲诗、八音诗、四色诗、十二属诗、药名诗、郡县名诗、卦名诗、鸟名诗、星名诗、宫殿名诗、口字诗、藁砧诗、五杂俎诗、两头纤纤诗等等,真是名目繁多,其中有的汉晋时就有了,并非创始于南朝,但南朝人颇有兴趣地加以模仿。这种种名目,后人总称之为杂体诗,并又加以模拟和发展。唐朝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就都有杂体诗作,皮日休还为之作了一篇序。还有专门收录杂体诗的集子,如以编撰《乐府诗集》闻名的宋朝人郭茂倩,就也编过《杂体诗集》,可惜已经失传了。这些诗并无多大意思,但颇能见出巧思。古人说:“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诗经·卫风·淇奥》)以诗为戏,也未尝不可,就像现在人们要说笑话、猜谜语一样。因此明朝人吴讷的《文章辨体序说》云:“今总谓之杂者,以其终非诗体之正也。博雅之士,其亦有所不废焉。”
一音韵类
101福唐体: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
102柏梁体:每句七言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称为柏梁体。
103间韵诗: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
10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韵脚平仄交替。
105促句诗: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
106倒押前韵诗: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首字。
二字形类
201藁砧诗:隐语诗、谜语诗,以字为谜底的诗,也称廋语诗、隐语诗。
202离合诗:是一种分离、合并字形成字的诗。常见的情形是,每四句离合一字。
203拆字诗: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的部件,敷衍成篇。
204同旁诗:又叫联边诗 嵌字中字体,每句都以同旁字排列的诗叫同旁诗。
205叠字形诗:多用于方言,每句中都有一个特定的字,两个或三个这样的字合成一个新字
206玻璃字诗:用对称的字写成。
207三字同头诗:每句有三个同偏旁的字。
208九九消寒诗:每句九字,每个字字九笔
三嵌名类
301嵌字诗: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
302藏头诗:本来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
303建除诗:建除十二生辰诗简称,因十二辰的头两个名称为“建”“除”,故名建除体。
304药名诗:药名诗是在诗中嵌用中药名,联缀成篇,“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
305针穴名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
306卦名诗:就是每句诗中嵌用《周易》六十四卦名中的一个卦名,联缀成篇。
307龟兆名诗:是指将解释卦象意义的词语隐藏在诗句中。
308相名诗:是将相术之名嵌用于诗中。
309星名诗:是将星辰名嵌用于诗句中。
310节气名诗:是将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名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
312鸟兽名诗:将禽鸟名和兽类名分别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
313草木名诗:是将草名和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而语意双关。
314地名诗: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联缀成篇。
315宫殿屋名诗:每句嵌入建筑物名称。
316车船名诗:是把车名、船名分别嵌用于诗中。
317围棋名诗:就是将围棋的一些别名嵌用于诗中。
318象棋名诗:就是将象棋的一些棋名和术语嵌用于诗中。
319歌曲名诗:词牌名体 词曲名诗,将乐府歌名、词牌名、曲调名等嵌用于诗词中成篇。
320戏目名诗:是将戏目名嵌用于诗中。
321四气诗:也称四时诗,实为四时诗的一种变化体。
322四色诗:也称四色咏,五言四句,偶句押韵.每句诗嵌入一种颜色的名称,有四种颜色。
323五行诗:就是将五字嵌入诗中,别行组词,别作他义,联缀成篇。
324六甲诗:就是将六十甲子的数字嵌入诗中,仅借用字面,而另行组词,缀联成诗。
325六府诗:五言十二句,“六府”的次序为:水,火,金,木,土,毂。
326八音诗: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
327十二属诗:即十二生肖诗,也称“十二辰诗”、“十二神诗”。把十二生肖顺序嵌用。
328数字诗:嵌名诗的一种,每句都嵌同一个数字,如果嵌在首位的则为同头数字诗。
329数名诗:又叫十数诗。是将从一至十以内的数目字用于诗句中,连贯而成的诗。
330数谜诗: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它以数字谜语,又似趣味数学。
331姓名诗:每句都含有姓名。
四重现类
(一)镶嵌式重现
411复字体:是在全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而且一句中可以复用两三次。
412重字体诗:是指同一词语在句中重复使用。
413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
414两字连珠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两个字。
415翻韵诗:是将通常的词语顺倒过来,使之句句协韵,所以也称“倒字诗”。
416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
417啰嗦诗:重复诗,有意的意思重复,造出一种颇有诗味儿的意境。
418绕头诗: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
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一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
(二)全句式重现
421双承体:又叫堆絮体,上句句尾的词,在后文中进行两次承接。
422首尾吟体:首尾重复,一句而首尾皆用之。
423辘轳体:也称轮回体,是主题相关的组诗。
424换序诗:指的是调换现成诗词作品的句。
五语序类
501回文:
壹 回文诗
一、通体回文体
附 反复体诗;双篇回复式
二、本篇回文体
(一)标准的本篇回文诗
(二)回文辘轳体
三、回转回文体
附 头尾不粘式
四、上下句回复式(又叫双句回文)
五、本句回复式回文诗 (又叫双回文诗、就句回文)
六、其他形式的回文诗
(一)、叠词回文诗
(二) 图形化的辘轳体(连环诗)
贰 回文词
叁 回文曲
502颠倒虞美人:就是虞美人词的上片倒读就是虞美人词的下片。
六修辞类
601语义双关诗:双关诗分两种,一种是同音双关,还有一种是意义双关.
602粘对诗:或称“当句有对”、“隔句对”。
603歇后诗:又称缩字诗或缩脚诗,将成语或古人陈句,引用前一部分,略去后本质部分。
604问句诗:必须全诗为问句,又叫设问诗。
605排比诗:以排比句式贯串全诗的,才算是排比诗或排句诗。
606反语诗:反语诗是利用反语修辞,正话反说。
607顶真体:诗、词、曲的一种体式。
608句蝉联:每句的末字或词是下句开头的字或词。
609倒顺连环锦缠枝:七言八句的回文顶真诗还可编成图形顶真诗,称为倒顺连环锦缠枝。
610顶真回文诗:回文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把一句话首尾衔接,形成一首倒顺皆可读的诗。
611连环体诗:指上一首诗的尾句是下一首的首句。连环体诗又叫首尾联环诗。
612段落顶真:节蝉联,段落之间用上一段末尾的词或字当下一段的开头,叫段落顶真。
61半字顶真体:后句首字多系前句末字的一部分,首尾二字没回环,首尾二字回环。
614藏头拆字体:末句的尾字又是首句首字的一半,或首句首字是末句的尾字的一半。
615脱御连环诗:
七限制类
(一)限定格式 填空型
710两头纤纤诗:四句七言,每句前四字描绘事物特点,后三字描绘事物名称。
711五杂俎诗:五杂俎或做五杂组,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偶句押韵。内容多寄予哲理。
712三妇艳:五言六句。
713尔汝歌:五言四句,每句有汝。
714一半儿:曲牌名。“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715自君之出矣诗:五言四句或四句以上,可写若干首。第一句一定要是“自君之出矣”。
716四愁诗:共四首,每首都以“我所思兮在×× 始,以“何为怀忧心 ××”作结。
717五噫诗:五句成诗,五句同韵,五韵同字,古今罕见。
718六忆诗:每首以「忆」字开头,回忆聚,别,行,坐,食,眠六种情境,留连吟唱。
719十索诗:所作的是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衣带”“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
720十离诗:诗体的一种。以十首为限,每首诗题均有“离”字,如“犬离家”“笔离手。”(二)限定段落与内容
21诸言体:又叫诸意体、诸语体,凡描写情态之辞皆可自为一体格。
722反义词诗:每句都有反义词。
723五更诗:把一更至五更发生的事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分别描述成篇构成连章组诗。
724十二时诗:就是将十二时的名目冠于句首,它与表达的内容,无必然联系,押韵而已。
725禁体诗:即指赋诗时,预定不准犯某某等字之诗。
725七哀诗:易,山逐云去难。是皆以一哀而七者具也。
726百年诗:十年为一章,共十章。
727广告诗:
八用材类
(一)集引类
811集句诗: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诗。
812集句词:就是全用前人诗句词句杂缀成词。
(二)改造类
821剥皮诗:也称“拟古诗”,是一种仿造诗,即旧瓶装新酒。
82、櫽括体:就前人诗文的内容剪裁改写而成。
823逐字替换诗:把原诗逐字用同义字代替,形成一首新诗。
(三)兼收类
831诗中诗:一首诗通过不同的读法,读出更多的诗。
832诗改词:通过句读把诗读成词,偶尔可加减个别字。近似櫽括体,但有异。
833诗词包含体:是诗同时也是词,只须改变句读。
834中西合璧诗:每句中都有中文与外语混杂。
835号码诗:是指把阿拉伯的数字写入汉文字的诗中。
836藏字横诗竖铭:横读是诗,竖读是铭,又可根据需要进行嵌字。
837诗词合璧:专指回文虞美人又可读出回文律诗的。
838联诗:由对联组成的诗。
839诗联:由诗组成的对联。
(四)字句数量类
841掉脚诗:“十七字诗”全诗四句共十七字,亦称“无赖体”,今天通称三句半。
842九言诗:一般说来,全诗每句九字,句数不限,以偶数句式为主.
843宝塔诗:由若干行组成,第一行只有一个字,第二行二个字,第三行三个字,类推。
844一七体诗:宝塔诗的一种。它从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
845飞雁体:同头体的五律或五言八句的古风可排成这种形状。
846火焰体诗:以其形似火焰,故名。
847叠翠诗:“八×叠翠诗”属于宝塔诗。还有一种叫“包×叠翠诗”。
848八大山诗:是叠翠诗的改装,形状像飞雁体。
849三句诗:
8450摊破诗:又名“摊声”,在绝句和词牌规定的句数上,摊破一句或半句。
九风格类
901逆挽:抑扬诗,起句平常,后半部分语意陡转,别开生面,不落窠臼,让人耳目一新。
902颠倒歌:又叫撒谎歌,是我国诗歌园地里有一种颇为有趣的反义诗。
903俳谐体:俳体、谐体、覆窠体、打油诗
十图形类
1001围棋四季诗 1002十字图诗 1003数名会意诗 1004阡陌诗  1005纵横田亩诗
1006花心诗 1007拆字图诗 1008相思璧  1009神智体 1011圈儿诗 1012图画诗
1013画中藏诗 1014竹枝三弄 1015梅花形诗 1016梅花三弄  1017蜘蛛图诗
1018图象诗 1019八枝盘鉴图诗 1020六棱品字玦诗 1021龟形诗  1022宝塔形
10234葫芦图形诗 102回旋四季诗 1025盘中诗  1026方角书诗 1027方结连环诗
1028石碑诗 1029卦形诗 1030酒壶诗  1031火环诗 1032饮月诗 1033鸳鸯诗
1034翠峰诗 1035金花连环诗  1036火球形诗 1037三角形诗 1038风花雪月诗
1039鳞迭连环诗 1040渔网诗 1041方印诗 1042织锦回文璇玑图

作者: 胡有章    时间: 2014-7-11 00:59
三个女婿
1、三个女婿给岳丈做寿,岳丈少不的摆酒招待,席间大家行酒令,岳丈出题为用两物一样作诗一首。
大女婿:两物一样水和酒,
        吕字摆开两个口,
        一口喝水,
        一口喝酒。
二女婿:两物一样锡和铅,
        出字摆开两个山,
        一山出锡,
        一山出铅。
三女婿:两物一样你和他,(手指两连襟)
        爻字摆开两杆叉,
        一杆叉你,
        一杆叉他。
2、三个女婿给岳丈做寿,岳丈少不的摆酒招待,席间大家行酒令,岳丈出题为用久站,好看,成群,赶散作诗一首。
大女婿:梧桐树久站,
        开遍鲜花好看,
        招得野鸟成群,
        凤凰来了赶散.
二女婿:粮食仓久站,
        盛上红粮好看,
        招得老鼠成群,
        狸猫来了赶散.
三女婿:丈母娘久站,
        戴上鲜花好看,
        招得野汉成群,
        丈人来了赶散.
3、三个女婿给岳丈做寿,大女婿是个文状元,二女婿是个武状元,就三女婿残,在家务农,又不善言讲。老大、老二多少有些瞧不起他。岳丈做寿,席间大家行酒令,岳丈出题为用圆、尖作诗一首。
大女婿:我的砚台圆,
        我的笔儿尖,
        文章三篇好,
        得了文状元。
二女婿:我的弓满圆,
        我的箭头尖,
        三箭射得准,
        得了武状元。
三女婿:……
三小姨子接过话茬,说:
        我的肚子圆,
        我的鞋子尖,
        一胎能生俩,
        文武两状元。
大女婿、二女婿:……
4、三个女婿给岳丈做寿,大女婿姓姜,二女婿姓黄,三女婿姓秦。岳丈姓孙,准备了八道菜,席间大家行酒令,岳丈出题为用自己的姓行个酒令
大女婿:姜太公钓鱼——遂把鱼拉到自己跟前.
二女婿:黄鼠狼拉鸡——遂把鸡拉到自己跟前.
三女婿:……好菜都没了……曰:
       秦始皇统一六-——把剩下的六个菜统统拉到自己跟前.
老岳父:……恼羞成怒,:
       孙悟空打闹天宫-------把桌子掀翻.
众人愕然~~~~~~~~~
5、啊呀
从前,有个大财主,过六十岁的时候,叫他的三个女婿一人送一份厚礼,还说:哪个送的礼能让我喊一声‟啊呀,就反过来送他一张田。
三个女婿都想得到一张田。大女婿、二女婿都忙开了,只有三女婿什么也不准备。三姑娘催问说:你怎么不准备礼物呢?
三女婿说:我自有道理。
财主过生日那天,大女婿、二女婿都派了家中的佣人挑的挑、抬的抬来送寿礼,只有三女婿领着老小怀揣着一个小瓶儿来到岳父家中。
财主见三个女婿都来了,就叫大家把寿礼拿出来看。
大女婿揭开礼盒,礼盒里装的是绫罗绸缎、金银玉器,富丽堂皇、闪闪发光。财主看了禁不住了一声,可惜不曾有一个字。
二女婿揭开礼盒,礼盒里装的是人参鹿茸、山珍海味,品种珍贵、奇香扑鼻。财主看了禁不住了一声,可惜不曾有一个字。
轮到三女婿上寿礼了。三女婿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那个用红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瓶儿,双手捧着送到岳父面前。财主左看右看看不出是什么名堂。
三女婿说:请岳父大人打开来看。
财主把瓶盖儿一开,里面飞出许多黄蜂,其中一只在财主脸上狠狠蛰了一口,疼得财主捂住脸,连喊:啊呀!啊呀……”
站在一旁的三女婿,只要岳父喊一声啊呀,就扳着手指头数着:一张田!”“两张田!”“三张田!”……
6、大、挂、下、它
岳父的家业真大
东西厢房两边挂
岳父悠闲的住下
要是我不敢住它
岳父的白马真大
粉红马鞍两边挂
岳父潇洒的骑下
要是我不敢骑它
  
岳父的媳妇真大
黄金耳环两边挂
岳父荣幸的娶下
要是我不敢娶它
  
7、猜四女婿身份
南宋绍兴府有一个老员外,中年丧妻,膝下无子,却有四个女儿,四个女儿都出了门子。这天,是老员外的六十寿辰,四个女婿都来贺寿。
酒席宴上,老员外说:“我老了,打算把家产卖了,你们哪个孝顺,愿意招我,我就去跟你们哪一个过。”
四个女婿听了,都争着要老员外去。老员外说:“你们也别争了,从大女婿开始,以桌上的酒菜为题,说几句话,我听着哪个说的顺耳,我就跟哪个去。”
大女婿摇头晃脑地说:“壶之中有酒泱泱,碟中有菜乎香香;老泰山者,东床再生父母也„„”
老员外听了很高兴,二女婿不服,打断他的话说:“大壶里倒酒你喝酒,大碗里盛饭你吃饭,吃不饱你再吃我带来的大鸡蛋!
三女婿说:“白瓷碗里盛鱼虾,青瓷盘里装西瓜,装不下还有我烧的大青花。”
四女婿说:“一壶老酒三贯三,满桌饭菜三两三,半斤八两一边多,大家吃酒我买单。"  
8
也是撑开大来不撑小,
只是旁人用得多,
唯有岳父用得少!
老大说的是把伞,
老二讲的是把扇,
要问我在说什么,
大家不妨猜猜看?”
9、学话
王员外有个傻女婿赵一,这天正赶上王员外六十大寿,在家老婆特地交待他,让他在路上学几句好话,赵一点头明白了,踏着和煦的春风出发了。
走到一片小树林,看见一个猎人刚进林子,刚才还唧唧喳喳的鸟儿,顿时变得静悄悄的,于是猎人说:“一人进林,百鸟不语!”
赵一觉得这句话不错就记住了。
继续往前走,来到一条小河,桥已被大水冲走了,只剩下一根独木横在上面。这时一个老妇很艰难的过了桥,回头看着桥说:“双桥好走,独木难行!”
他觉得这句比刚才那句更好,便也记住了。
过了河来到一个小村庄,一个老农正拿着叉子对着一只龇牙咧嘴的母狗吼道:“母狗,母狗,你再龇牙——我给你一叉!”
赵一这下可乐了,骂的真爽!当然是记住了。
就要到岳父家了,他有些紧张,还特意将那三句话念了几遍才放心。
傻女婿刚要进门,家里人已经知道了,包括那些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都知道赵一是个脓包,所以一个个都不吭声,等着看他的笑话。
赵一刚进门见大家刚才还有说有笑的,突然变的安静下来了,想起了第一句话于是脱口而出:“一人进林,百鸟不语!”
众人听后煞是惊讶,不敢小窥赵一,一个个笑着脸迎了上来。
王员外一见傻女婿今天表现不俗,心里很是高兴,不过还想考考他,于是吃饭时惟独赵一只有一只筷子。
赵一不高兴,怎么就给一只筷子呀!恰好想起了第二句话:“双桥好走,独木难行!”
老丈人这下真傻了眼,旁边岳母正偷偷笑王员外被傻女婿给难住了,赵一对着岳母来了一句:“母狗,母狗, 你再龇牙——我给你一叉!”
  
10、残缺的女婿
有一条东流的河湾上,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三个女儿,却招了三个有残缺的女婿。
这天,丈母娘要做六十大寿,吩咐所有的家人,亲朋,好友,以及亲戚近邻,都来贺寿。那三个女婿都怔住了,因为,三个女婿都有残疾的,大的是驼背,第二的是跋足的,第三的是摇摇头的。为了这事,他们痛苦得要命,一付愁眉苦脸的样子,去丈母娘家里好呢,还是不去的好?去了,生怕给丈母娘丢了面子,不去嘛,又不合情理。真是进退二难呀。一时拿不住主意,就去叫了另二个女媚相商。
第二个女婿一拍脑袋,道得一声:“我有办法了,呵呵!”
另外二个女婿忙问:“有何妙法,既可以不出丑,又不失大方呢?”
只见那二女婿笑呵呵地对另外二个女婿说道:“你们二个附过耳来,我说于你们听。”
另二位女婿听得好奇,就附过耳去,只听二女婿说如此如此地做。直听得大、小二女婿竖起大拇指连声夸,异口同声地道:“好,亏你想得出,好,好办法,呵呵。”
次日一早,他们三人来到小河边,雇了一艘小船,三人跳上小船后,就叫船老大开船,船老大照他们给的路线,很快地摇到了目的地。
付了船钱,他们排着队上了岸,一看岸上,围着看热闹的人很多,他们就开始按计行事了。
只见驼背的女婿,手指着前方,东指西挥,口中同时连喊:“这只老鼠,这只大老鼠呀!”边喊边走,走进了丈母娘家里了。
二女媚是个跋脚,只见他一拐一蹬,嘴间念念有词,道:“把它踩死!把它踩死!!”在二女婿的吼声中,人家不注意到他的脚,也就是顺利地过关了,进了屋。
三女婿也不甘寂寞,大摇其头,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嘴里也没闲着,道:“在那里呀,老鼠在那里呀!”也就匆匆地进了屋子。
  
11、女婿妙答
有个山东人娶了蒲州的女人做妻子。
蒲州地方,患甲状腺症的人很多,岳母的颈项也肿得很粗。婚后数月,女家疑心女婿是呆子,岳父要试一试,就办了酒席并请亲戚聚会。
岳父问女婿道:“你在山东读书,懂得道理,可知道鹤为什么会鸣的?”
女婿答:“这是天生的。”
“你可知道松柏叶子为什么到了冬天也是青的?
“这也是天生的。”
“你可知道路边的树为什么有节瘤吗?”
“这也是天生的。”
岳父生气地说:“你完全不懂,亏你还是读书人!告诉你吧,鹤所以会鸣、是因为它颈项长;松柏叶子所以到冬天也是青的,是因为它心中强:路边的树所以有节瘤,是因为给车子轧伤的,哪里是什么天生的!”
女婿却问岳父道:“蛤螟会叫,难道是因为它颈项长吗?竹叶到冬天也是青的,难道是因为心中强吗?岳母颈项这么大,难道是给车子轧伤的吗?”
岳父又羞又傀,无话可说。
12、屁门还没闭
从前有一地主,有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秀才,铁匠,淘大粪的。话说这天地主过生日,三个女婿便来祝寿,在席上地主突然心血来潮想让几个女婿为他的寿辰做几首诗,
诗的题目就是地主马棚里的那匹千里马。其实呢这个地主最瞧不上他这个三女婿了,知道他是个大老粗,也想让他在人前出出丑。
大女婿沉思了片断便说:“我有一首。”便摇头晃脑的说道:“大雪如鹅毛,快马走南桥。快马回来了,鹅毛水上飘。”
丈人一听连连称赞说道:“好好,马跑了个来回这雪花还在水上未化,不错。”
二女婿不服气说道:“我又有了。”便说:“铁棍水里扔,快马跑东京。快马回来了,铁棍仍未沉。”
地主听后摇着头说道:“差强人意没老大的好。”
三女婿在一旁早急得脸红脖子粗的,一时没词。
地主便斜着眼问:“你说不上来了吧?”说完突然放了个屁。
三女婿突然一拍大腿喊起来:“有了!”且听他说道:“丈人放个屁,快马向西去。快马回来了,屁门还没闭。”
地主听完气得晕了过去了!
13、酒令
大女婿:两物一样水和酒,
吕字摆开两个口,
一口喝水,
一口喝酒。
二女婿:两物一样锡和铅,
出字摆开两个山,
一山出锡,
一山出铅。
三女婿:两物一样你和他,(手指两连襟)
爻字摆开两杆叉,
一杆叉你,
一杆叉他。
14、作诗
三个女婿给岳丈做寿,岳丈少不的摆酒招待,席间大家行酒令,岳丈出题为用久站,好看,成群,赶散作诗一首。
大女婿:梧桐树久站, 开遍鲜花好看, 招得野鸟成群, 凤凰来了赶散。
二女婿:粮食仓久站,盛上红粮好看, 招得老鼠成群, 狸猫来了赶散.
三女婿:丈母娘久站, 戴上鲜花好看, 招得野汉成群, 丈人来了赶散.
15、做寿
三个女婿给岳丈做寿,大女婿是个文状元,二女婿是个武状元,就三女婿残,在家务农,又不善言讲。老大、老二多少有些瞧不起他。岳丈做寿,席间大家行酒令,岳丈出题为用圆、尖作诗一首。
大女婿:我的砚台圆,我的笔儿尖,文章三篇好,得了文状元。
二女婿:我的弓满圆,我的箭头尖,三箭射得准,得了武状元。
三女婿:……
三小姨子接过话茬,说: 我的肚子圆,我的鞋子尖, 一胎能生俩,文武两状元。
大女婿、二女婿:……
16、做寿
三个女婿给岳丈做寿,大女婿姓姜,二女婿姓黄,三女婿姓秦。岳丈姓孙,准备了八道菜,席间大家行酒令,岳丈出题为用自己的姓行个酒令
大女婿:姜太公钓鱼。遂把鱼拉到自己跟前.
二女婿:黄鼠狼拉鸡。遂把鸡拉到自己跟前
三女婿(好菜都没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把剩下的六个菜统统拉到自己跟前.
老岳父(恼羞成怒): 孙悟空打闹天宫。把桌子掀翻.
众人愕然。
17、什么出上头
从前有个老头儿,无子,只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富家子弟,二女儿也嫁给有钱人家.就是三女儿嫁给了一个穷苦人家.虽然不识字,但也很勤劳.小日子过得也不错.
这天,他们的丈人做六十大寿,做女婿的当然要去为他祝寿.祝寿也必吃寿酒.一家人坐在一桌上吃酒.因今天是丈人做寿,大家都很高兴,
吃到一半时,这大女婿他是看不起三姨夫的.因他又贫又没有文化.就故意对丈夫说:
岳父大人,今天是你的六十大寿,大家都很高兴.我想请他出个题目.由我们三人做诗一首,好吗?”
这二姨夫他知道大姨夫要出三姨夫的洋相了,也马上说: “,今天岳父大人做寿.是要高兴高兴.”.
这三姨夫知道他俩要出自乙的洋相,明知道我不识字,叫我怎能做诗呢,但他是个不服输的人.硬着头皮说: “做就做吧,”
这时岳父大人就出题说: “什么出上头,什么出下头,什么两头出,什么都不出”  
大姨马上说: “我最大,我先对. 上字出上头,下字出下头,中字两头出,口字都不出”.
丈人一听就说对得好,偿酒一杯.
二姨夫接着说: “现在我来对:由字出上头,甲字出下头,申字两头出,田字都不出.”
丈人一听就说对得好,偿酒一杯
这时三姨夫没说,两个姨夫就逼着叫他快说,三姨夫没有办法只好说:”我不识字,字是对不上了,但我想起一件事,就是当年我结婚时,丈人嫁妆中有一条被子,我盖下头出上头,我盖上头出下头,我两脚伸直两头出,我缩进被子都不出.”
这时,丈人脸红了,他知道三女婿是说他贪富吃贫,连做嫁妆的被子也小一点.搞得大家都没趣.
18、是我养的
话说从前有个员外,他有三个女婿.大女婿是个文官,二女婿是个武官,三女婿是个庄稼汉.
一天,员外过生日,三个女婿坐在一起.大女婿自以为有学问,自高自大,压根儿不把三女婿 放在眼里.二女婿也觉得与三女婿同席共饮有失身份.他们便出了个说诗对的主意,想要三女婿丢丑,看庄稼汉的笑话.
三女婿呢,看到大女婿和二女婿趾高气扬的样子,心里也暗暗盘 算对付的主意.  
说诗对开始了.他们议定的条件是:每人说出四句话,第一,,四句的末尾,要分别用上"本是一事"`"多两个翅"`"是也不是",第三句随便.
大女婿先说:  "龙和鱼本是一事, 鱼比龙多两个翅, 人都说龙是鱼变的, 不知是也不是?"
二女婿听罢,忙迎合说:"自古道鱼龙变化嘛,妙哉,妙哉!"给大女婿敬了酒.  
接着二女婿对诗: "老鼠和蝙蝠本是一事, 蝙蝠比老鼠多两个翅, 人都说蝙蝠是老鼠变的, 不知是也不是?"  
大女婿听罢,连连称赞:"妙哉,妙哉!'给二女婿敬了酒.  
轮到三女婿,他忽然想起自己头上戴的破毡帽有两个帽扇,倒象两个翅,便道出了下面四句话来:  
"咱三人拜寿本是一事, 我比二位姐夫多两个翅, 人都说你俩是我养的, 你们说是也不是?"  
大女婿拍桌大怒:"胡说,胡说!"
二女婿气急败坏地问:"你敢骂人!谁是你养的?"
三女婿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说:"二位姐夫息怒,请问哪个作官为宦的,不吃象我这样的庄稼汉种下的粮食?"  
大女婿,二女婿被问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
19、天地案榻
很早以前,一个暴发户当家的要过六十大寿,三个女儿三个女婿都来贺寿。
大女婿是举人和大女儿坐轿而来,二女婿是武秀才和二女儿骑马而来,三女婿是种地的,他借了头毛驴让三女儿骑上他牵着最后才来。
这暴发户岳父有点嫌贫爱富很看不上三女婿,一进门就横挑鼻子竖挑眼,让三女婿有点架不住。拜了寿,入了席,酒过三循,上来一只烤全鹅,色香诱人。这时,岳父说:今天,三位门婿前来贺寿,让老夫十分高兴,没什么好招待的,老夫特意请五省名厨做了一只烤全鹅,让贤婿们尝个鲜。不过老夫有个要求,过去是行酒令,今天是吃鹅令,老夫出题,你们对答,答对不上不能吃鹅。要以四字开头:天——地——案——榻——,作诗、顺口溜都可以。
说完,岳父就眨眨眼,朝三女婿瞅两瞅,心想:这回让你满头高梁壳的家伙出丑吧!
大女婿答道:
天出彩云凤凰飞      
地暖草绿羊儿肥
案有笔墨写文章
榻坐佳人盼郎归
岳父、二女婿齐声道好,三女婿默然。
二女婿答道:
天边飞来斑鸠
地里耕田牦牛
案上放的春秋
榻前站着丫头
岳父、大女婿点头称妙,三女婿默然。
三女婿答道:
天上飞的是枪弹   
地上跑的是老虎
案上搁的木炭火
榻上睡的是爷们
岳父、大女婿、二女婿互相看看还没言语。三女婿就说:岳父大人,我说的比他俩厉害,你想,天上飞的是枪弹,能打凤凰和斑鸠;地上跑的是老虎,能吃羊儿和牦牛;案上搁的木炭火,能烧文章和春秋;榻上睡的是爷们,娶了佳人娶丫头。
说罢,三女婿没等其他三人明白,就撕了条鹅腿狠狠咬了两口„„
20、圆又圆、亮闪闪、少半边
天上的月亮。。旁边的星星。。如果再过七八天。。这个月亮。。
手里的月饼。。上边的芝麻。。如果上去咬一口 。。这个月饼。。
岳父的脑袋。。灯光一照。。。如果上去砍一刀。。这个脑袋。。
21、再住十天
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前有前汉书,后有后汉书,左有左传,右有幼学,3更半夜5更天明,一心金榜提名
上有天堂下有地狱,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左为大,右为小,35帝,也不如你的心肠好
上有天麻下有地黄,前有车前草,后有霜后花,左有左根,右有右径,3鹿茸5熊掌,制你的心火
上天降雨下地成灾,前无粮草,后无援兵,左也难,右也难,3家住了5天,我心疼啊
一到冉家上下看,左右端详主人现,横竖也就这样了,有误失口不敢言——再住十天。

作者: 太阳    时间: 2014-11-1 19:52

作者: 紫雨云烟    时间: 2014-11-20 23:21
好久没看到胡老师了,很忙吧。。
问老师安,祝开心每一天。。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