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香聲遠”是通感还是生造词汇?驳穿越梅岭 [打印本页]

作者: 塞外声    时间: 2016-3-29 14:29
标题: “香聲遠”是通感还是生造词汇?驳穿越梅岭
本帖最后由 塞外声 于 2016-3-29 15:22 编辑

雨中尋梅2016/1/28.穿越梅嶺
一湖寒水一山梅,引我忘情冒雨來。
撲面風從天外冷,迎人花自坳中開。
村煙出樹香聲遠,泥徑過溪野色催。
莫問春心無寄處,羅浮月照舊樓臺。
“什么叫“香声”?”確實,這是個問題,聲音為什麼會“香”呢?當初我讀老杜的“晨外鐘聲濕”時,我也有過這樣的疑問,“個老杜,鐘的聲音怎麼會濕呢?”後來,我知道了,這是詩的通感,即詩的寫作中的“通感”寫法,屬於詩的創作中的修辭手法。我在寫這首詩時,曾經得到同車淑女的提示而寫成這句,用的正是通感。(穿越梅岭)

-------通感是指感觉错位。比如说感觉声音有重量,颜色有活力,当然感觉钟声像物体也可以被浸湿也是一种感觉,这叫通感。但使用通感并未改变汉语的基本结构,即必须合乎逻辑,不能生造词汇使句意不通。如“香声远”即逻辑混乱。香,即香味,当然可以远播;声,声音,也可以远传。但“香”和“声”合在一起只能并列,却不能组成一个偏正结构的词汇,用于主谓结构的“香声远”。这里也不能强词夺理解释成“香远”和“声远”两个并列句意,因为前面还有4字组成一句:村煙出樹香聲遠,-----村烟是香远还是声远?二者只能选一,而烟肯定无声,故本句说“村烟香声远”不是通感(香,和声都可以远传,感觉并未错位),而是生造词汇”香声“,造成句意不通。若讲声音的通感,可以用这样的诗句,如:“晨外鐘聲濕“。或”阵阵蜂声传蜜香。“----听到蜜蜂的声音似乎闻到了蜂蜜的香味,这里感觉错位,是通感。

作者: 塞外声    时间: 2016-3-29 15:46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红杏枝头春意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寒冷的感觉有轻重,春意的感觉有动感,都属于感觉错位。使用通感是一种高级的修辞技巧。如果和穿越梅岭一样随心所欲组词如”香声“湿声“”闹春“并视同新词使用,就会属于东施效颦。
作者: 神飞    时间: 2016-3-29 16:03
“阵阵蜂声传蜜香。“——如果这个,是通感。
作者: 一种喜好    时间: 2016-4-5 21:17
神飞 发表于 2016-3-29 16:03
“阵阵蜂声传蜜香。“——如果这个,是通感。


这就是说“甲”和“乙”并无关联,但“丙”与“甲”、“乙”都有关联,“甲”、“乙”、(丙)同时存在,“甲”、“乙”就可形成通感。
“阵阵蜂声传蜜香”——“蜂”(丙)能发声音(甲),能酿蜜香(乙),这时“声”“香”就有通感。同样
“宴上杯声香扑鼻”——它的前提是“宴上”,“杯”(丙)相碰的声音(甲),盛上的酒有香(乙),这时“声”“香”就有通感。
作者: 针叶林    时间: 2016-4-5 21:33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4-5 21:41 编辑
一种喜好 发表于 2016-4-5 21:17
这就是说“甲”和“乙”并无关联,但“丙”与“甲”、“乙”都有关联,“甲”、“乙”、(丙)同时存在 ...

符合心理学暗示效应。通感本身就是个心理学问题。所举例子蜜蜂 和 宴会 就是暗示,于是蜜蜂的叫声与蜂蜜,酒杯声与酒香 就关联起来。又如:宴会杯声十里香。也是通感。村烟出树香声远-----村烟无声,也无香,所以 形不成通感。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