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汉子联评之十七】变雅声中滩声永——郭嵩焘题汨罗屈子祠联赏读 [打印本页]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18-6-19 22:08
标题: 【汉子联评之十七】变雅声中滩声永——郭嵩焘题汨罗屈子祠联赏读
汉子联评之十七
    变雅声中滩声永
    ——郭嵩焘题汨罗屈子祠联赏读

    文\张兴贵

    联例:
    题汨罗屈子祠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
    ——清·郭嵩焘

    郭嵩焘(1818年—1891年),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所著《云卧山庄别集》收有联作近400副。
    郭嵩涛的这副联,嵌入屈原的两篇作品名,但绝不是为嵌而嵌,上联嵌入的《哀郢》,是《楚辞·九章》中的第三篇,写于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郢被秦将白起攻破之后。“哀郢矢孤忠”中的“矢”通“誓”,诉说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哀郢诉说了屈原这个孤单之忠臣,在国都沦陷以后的愤懑之情”,第二分句“三百篇中”是一个过渡句,意在引出后面对《哀郢》一诗以及屈原全部作品艺术特色的总结。这里的“变雅”一词,来源于《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意思是《诗经》中的《小雅》和《大雅》里,有一部分作品是属于反应真实生活、具有讽刺性质的篇章,被称为“变雅”体。“新格”,指的是诗文的新的格调。
    我们知道,《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就因为诗经的出现。而屈原继承了《诗经》的优良传统,且发展了《诗经》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他的最著名作品《离骚》被誉为“骚体诗”的开山之作,正因如此“骚”与《诗经》中的“风”,合成一个“风骚”,代指诗人。而屈原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愤懑与讽刺,它们继承了《诗经》“变雅”的传统,又没有成为“变雅”的复制品,而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体式。
    郭嵩焘的上联,表面是对《哀郢》艺术风格的总结,实则是对屈原整体作品的赞颂,是对屈原艺术精神与成果的敬仰。
    下联嵌入的《怀沙》,是《楚辞·九章》中的第五篇,也是屈原的“绝命之作”,在写下这篇诗歌后不久,屈原就抱砂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第二、三分句,是化用陆游《楚城》诗句:“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涛声似旧时。”
    作者借陆游的诗句,表达了无数的文人们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这情感,就像汨罗江的涛声一样,两千多年来,一直未曾消失。而屈原的坚贞意志与高洁情操,也同汨罗江一样,不曾也不会消失。
    整副联,写的厚重、感伤,嵌名、用典、化用前人诗句,一切都在自然之中,毫无牵强之感,这源于作者真挚的感情、渊博的知识与高超的文字功夫。

关注“高原国学、对联、诗词微信群”,请加微信号15135466727,即可进入。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