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 [打印本页]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16 12:32
标题: 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
<P>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
〔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P>
<P>
导言</P>
<P>对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尤以近体诗和对联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本文主要研究近体诗对仗形式规则,其基本原则也适应于以近体对仗为楷模的对联。
对仗形式理论的研究以王力教授最力,他在四本诗词格律著作《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十讲》《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论》和《古代汉语》里用语法分析法详尽地分析了对仗。王力先生的研究是富有成效的,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继续研究对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也应该指出,王力先生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疏漏和失误,客观上给对仗理论造成了误导。
王力的主要观点表述为:“骈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但事实上是这样做的。”“如果进一步分析,骈偶不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注1〕
“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上文已经讲过了。此外还有三种特殊的对仗:第一是数目对……第二是颜色对……;第三是方位对……。”“名词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等。……凡同一小类相对,词性一致,句型又一致,叫做工对(就是对得工整)。”〔注2〕
王力还在《汉语诗律学》里用大量近体对仗实例详细分析了句法和词性的一致,显得证据确凿。因此王力的“语法分析法”长期到大多数人的首肯,“结构一致”和“词性一致”基本成了理论界的共识,很难有人逃脱这两条基本原则。我所看到赞同“两个一致”的对联理论家就不下十四家。
最近中国楹联学会网的《对联语法规则》也明确地归纳为两条:“词性一致”和“结构对应”,外加一些例举式的附则。
然而,一个无可辩驳的铁的实事是:无论是古今对联〔即便是遵循近体诗律写作的对联〕,还是古今近体对仗,句法结构和词性不一致的现象均很普遍,绝非个例〔详见后文〕。
受王力教授的影响,中华楹联学会网的版主甚至把“词性一致”当成了对联合格与否的惟一尺度,很多古今名联仅因一个词语词性不同就被视为“鱼目混珠”的不合格作品。
王力完全用现代语法成分分析法来解析对仗格律,大方向有误,它给对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消极的影响。</P>
<P>
一、 对仗根本不属于语法学范畴而属于修辞学,</P>
<P>
对仗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最常见的辞格,修辞著作一般称它为“对偶”。
对仗根本不属于语法学范畴,而属于修辞学。
语法学和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俗地说,语法学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学解决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
对仗正是这样一个为了提高对联语言表达能力的辞格。
与其它辞格稍有不同,对仗对语法关系的依赖性更强。尽管如此,既然是辞格,它必然有更重要的修辞学特征,以区别于常规语法学。
只有彻底弄清了对仗的修辞学特征,才能解开对仗格律理论之谜。</P>
<P>二、 对仗采用的是“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并非“传统成分结构语法学”</P>
<P>    语法学主要归纳“组词成句”的语法规律。当今大家采用的一般是“成分分析法”的“传统语法学”。古人缺乏成熟的句法理论,根本没有能力全面考察句子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古人运用对仗修辞时并不关心〔也是没有能力关心〕句子自身的成分关系,更不关心自身属于什么句型〔如陈述描写句、单复句之类〕,它只考察两个句子相对应的语言单元有无共同属性,能否形成对称。采用的根本不是“传统语法学”,而是一种特殊的“比较语法学”,可称之为“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
“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的基本语言单元是“字”〔大致上等于单音词和语素〕,根据词汇意义区分“字类”,通过字面“对类”〔即要求“字类”相同〕,以此达到对称的目的。由此而形成的对称结构,可称之为“字类对称叠加结构”〔简称“字类结构”,下同〕。
“传统成分分析法语法学”里与对称有关的部分,对仗会予以利用;而与对称无关的语法现象,对仗不予理睬或予以淡化。
由于古人写对子只关心“字类”是否对称,并不关心成分结构是否对称,所以并非所有对仗的“句子成分结构”都相同。
后来王力也意识到了“句型〔成分〕一致”的不全面,他在《诗词格律》一书里补充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注3〕近人胡自立先生就发现了大量句法成分不同的对仗实例〔本节参考了他的研究〕。
那些“语法成分”不同的对仗,其“字类结构”却是相同的。例如:
1、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清联:《黄鹤楼》〕
此联第二分句的语法关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Ч彩| 六合投Ч注| 网络赚钱去SO娱Ч乐Ч城:顶级信用Ч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16 12:33
<P>〔留白〕</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4:05:12编辑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16 12:34
标题: 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严重误导〔续完〕
<P><B>〔留白〕</B></P>
<P><FONT size=3>
<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4:05:51编辑过]


作者: 潇湘妃子    时间: 2007-7-22 12:43
<FONT size=5>挂起来讨论一下~</FONT>
作者: 月上镰勾    时间: 2007-7-22 12:57
谢孙老师!!收藏,慢慢学习~~[em10][em17][em22][em29][em25][em26][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2 12:57:51编辑过]


作者: 东家    时间: 2007-7-22 13:43
<P>落落长 看不完</P><P>把抽象的文学物理化</P><P>用字没有缓冲空间</P><P>基本上我认为看看就好</P><P>糟塌文学的东东 不值得取</P>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2 16:01
<P>晕。基本不赞成。首先题目就哗众取宠。误导就是误导,教唆就是教唆,什么叫“严重误导”?还有“轻微误导”?用词不当。误导:错误地引导,引导别人犯错误,像教唆犯罪一样,他的行为就是语言。如果他教人杀人,别人杀了人,追查到他,他犯教唆罪。若别人没杀人,或杀人未遂,没立案,没追查他,但他教人杀人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存在他“严重地教人杀人”或“轻微地教人杀人”之分。</P>
<P>其次,不赞成本文的立论态度。王力是一代汉语言研究学者的代表,他的著作无疑是当代汉语言研究的权威著作,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当然,作为一代学者,他不是圣人,他的著作也不是金科玉律。随着后来者研究的深入,理应有所进步,这是正常的。但在本文中,用了一些类似王力“以偏概全”等攻击性语言,似乎采用王力的教材,是误导学生,是历史的误会,这是对已故大师的不尊重。他的著作,教育了不止一代的学生,难道他们都是受了王力的“误导”吗?</P>
<P>第三,你长篇大论了半天,我看没出王力的臼巢。王力早就说过了: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且举了例进行了说明。至于你感到受了误导,可能只是你理解错误。除了你说的研究方法不同,没看出有什么实质的区别。</P>
<P>为便于阅读,建议你简单地整理一下自己的观点,分1234列出你的超过王力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去掉不当的用语。</P>
<P>得罪之处请多包涵。</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2 16:37:41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2 17:01
<P>学术上的误导怎么能与犯罪杀人等量齐观?先生的批评似乎有些无限上纲。</P>
<P>王力先生的确的在语法研究上有卓越贡献,但是不能说他的观点就全部正确。在对仗的研究上,个人以为他的确误导了对联理论界,道理我在文章里面说得很清楚了。</P>
<P>是不是哗众取宠,当根据事实说话。我的观点全部是有理有据,先生可以针对我的观点具体一一反驳,扣帽子是不解决问题的。</P>
<P>不当之处请先生批评。</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2 17:0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翠拨青松</I>在2007-7-22 16:01:33的发言:</B>
<P>晕。基本不赞成。首先题目就哗众取宠。误导就是误导,教唆就是教唆,什么叫“严重误导”?还有“轻微误导”?用词不当。误导:错误地引导,引导别人犯错误,像教唆犯罪一样,他的行为就是语言。如果他教人杀人,别人杀了人,追查到他,他犯教唆罪。若别人没杀人,或杀人未遂,没立案,没追查他,但他教人杀人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存在他“严重地教人杀人”或“轻微地教人杀人”之分。</P>
<P>其次,不赞成本文的立论态度。王力是一代汉语言研究学者的代表,他的著作无疑是当代汉语言研究的权威著作,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当然,作为一代学者,他不是圣人,他的著作也不是金科玉律。随着后来者研究的深入,理应有所进步,这是正常的。但在本文中,用了一些类似王力“以偏概全”等攻击性语言,似乎采用王力的教材,是误导学生,是历史的误会,这是对已故大师的不尊重。他的著作,教育了不止一代的学生,难道他们都是受了王力的“误导”吗?</P>
<P>第三,你长篇大论了半天,我看没出王力的臼巢。王力早就说过了: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且举了例进行了说明。至于你感到受了误导,可能只是你理解错误。除了你说的研究方法不同,没看出有什么实质的区别。</P>
<P>为便于阅读,建议你简单地整理一下自己的观点,分1234列出你的超过王力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去掉不当的用语。</P>
<P>得罪之处请多包涵。</P></DIV>
<P>
<P>奇怪,王力先生的确是在对仗问题上以偏概全,我有事实证明,这怎么成了“攻击性”语言了?</P>
<P>我几时全盘否定王力先生了?对仗在他的《古代汉语》里面仅仅是分量很轻的一个小节。王力的《汉语诗律学》一大本,对仗也仅仅是一个小章节。他出错就出在这一个小章节里面。我几时说过“采用王力的教材,是误导学生,是历史的误会”?</P>
<P>为尊者的小疵文过饰非,是对尊者真正的尊敬么?</P>
<P>希望先生的批评要实事求是,不要无限上纲。</P>
<P>没有新的研究成果的人,就不能对王力先生著作中的不正确观点进行批评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2 17:19:38编辑过]


作者: 不惑的青春    时间: 2007-7-22 21:43
<P 0pt? 0cm><B>一、孙逐明先生引用王力先生的一些论点:

</B>
<p>
<P 0pt? 0cm>“骈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但事实上是这样做的。”〔注1〕“如果进一步分析,骈偶不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注2〕
<p>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凡用作主语、宾语的,一律看成名词。用作定语的,除‘之’字隔开的名词外,名词和形容词被看成一类,相互配对。用作状语的,一般都看成副词。用作叙述句谓语中心词的,一般都看成动词;如果后面不带宾语,那么,认为同属一类,相为对仗。”〔注9〕
<p></FONT>
<p>
<P 0pt? 0cm>“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
<p>
<p>
<P 0pt? 0cm>
“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上文已经讲过了。此外还有三种特殊的对仗:第一是数目对……第二是颜色对……;第三是方位对……。”“名词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等。……凡同一小类相对,词性一致,句型又一致,叫做工对(就是对得工整)。”
<p>
<p>
<P 0pt? 0cm>“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 〔注7〕
<p>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我说在对对子的时候,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其实这是不对的。“对对子”实际上是概念对概念,而不是同类的词相对。概念和词性虽然是密切联系的,并不是同一的东西。我那样混为一谈,仍然是不对的。”</FONT>
<p>
<p>
<P 0pt? 0cm>
“在诗句里面,不工的对仗也并不是没有,有时候,工整的对仗和高雅的诗意不能两全的时候,诗人宁愿牺牲牺牲对仗来保存诗意。”
<p>
<p>
<P 0pt? 0cm>“本来,对仗很难字字工整;但只要每联有一大半的字是工对,其它的字虽差些,也已经令人觉得很工。尤其是颜色,数目和方位,如果对得工了,其余各字就跟着显得工。这是仔细体会得出来的。”
<p>
<p>
<P 0pt? 0cm><B>二、孙逐明先生的一些观点:
<p></B>
<p>
<P break-all? WORD-BREAK: 13.5pt;><FONT face=宋体>概括来说,词性相同相对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词性也可相对。其条件有两个:</FONT><FONT face=宋体>1、句法成分相同时,不同词性可对;
2、字类相同时,句法成分和词性都不同时也可对。
</FONT><FONT face=宋体>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能够形成对仗对称的基本方式有三种:
<p></FONT>
<p>
<P break-all? WORD-BREAK: 13.5pt;><FONT face=宋体>一是“字类相同”,二是“词类相同”,三是“语法结构一致”〔这三种方式有交叉现象〕。从形成对称美感的力度来看,“字类相同”最高,“词性一致”次之,“成分相同”最次。当“字类相同”、“词性(原文为成分应该是笔误)相同”、“成分相同”不能兼顾的时候,力度最强的“字类相同”具有优先权,“词性一致”次之,“成分相同”最次。</FONT>
<P break-all? WORD-BREAK: 13.5pt;><FONT face=宋体><B>不惑的青春:大家看看这些观点是否超出了王力先生的上述论述。
<p></B></FONT>
<p>
<P break-all? WORD-BREAK: 13.5pt;><FONT face=宋体><B>三、谈谈孙逐明先生论王力对词类标准论述的疏漏和错误的看法
<p></B></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对于词类标准,王力曾经有过彷徨。他早年在《汉语语法纲要》里说:“汉语里,词的分类,差不多完全只能凭着意义来分。”他的《汉语诗律学》和牵涉到诗律的《古代汉语》是沿袭马建忠的体系,主要根据词汇意义分类。
<p></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王力后期改变了看法。他在1952年《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一文里检讨了自己早年“词汇意义”标准的不足,表示要采用“词汇意义”“语法功能”和“形态标志”三种标志相互结合综合判断词性。〔注11〕。
<p></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B>不惑的青春:随着认识的加深而拓展、扩充乃至改变自己的观点是正常的。
<p></B></FONT>
<p>
<P 12pt? LINE-HEIGH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王力在自己最主要的三本诗律学著作里,从来没有讨论过应当用什么标准给词汇归类,却大谈“句法结构的一致性”和“词类的一致性”。
作者: 凑不齐    时间: 2007-7-22 22:19
<P>极好</P><P>学习,收藏[em27]</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7-7-22 22:59
<P>时代在前进,规则在完善。前人就是前人,我们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扬,逐步提高和完善。</P><P>“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严重误导”,这个题目本身存在误导。
</P>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2 23:33
<P 0cm 0cm 0pt">《<B normal">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严重误导</B>》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p></p></P><P 0cm 0cm 0pt">对<st1:PersonName ProductID="王力" w:st="on">王力</st1:PersonName>先生的评语:<p></p></P><P 0cm 0cm 0pt">“王力还在《汉语诗律学》里用大量近体对仗实例详细分析了句法和词性的一致,<B normal"><I normal">似乎</I></B>显得证据确凿。”<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王力的实例分析其实是以偏概全,<B normal"><I normal">把大家给糊弄</I></B>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B normal"><I normal">“受<st1:PersonName ProductID="王力" w:st="on"><st1:PersonName ProductID="王力" u1:st="on">王力</st1:PersonName></st1:PersonName>教授的误导</I></B>,当今某些权威。。。”<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王力完全用现代语法成分分析法来解析对仗格律,是一个<B normal"><I normal">根本性的误导,它把对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引入了歧途</I></B>。现在是正本清源的时候到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王力仍然摆脱不了先入为主的<B normal"><I normal">偏见</I></B>,把“语法结构相同”视为正格。。。。“王力说:“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名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FONT>、形容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3</FONT>、数词(数目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4</FONT>、颜色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5</FONT>、方位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6</FONT>、动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7</FONT>、副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8</FONT>、虚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9</FONT>、代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B normal"><I normal">此说有严重误导</I></B>。“王力把修辞学的“字类”等同于语法学的“词类”已经<B normal"><I normal">偷换了概念</I></B>了。“可是大家对这种立法性质的“词性不一致可相对”的情况竟然视而不见,仍然迷信“词性必须一致”,可见权威的误导是何等地<B normal"><I normal">蛊惑人心</I></B>。<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现代对联界<B normal"><I normal">受王力的误导</I></B>,把句法结构一致和词性一致当成了对联的主要法度,促使对联的创作变得循规蹈矩,缺乏生气;不敢使用变格手法,创作不出“诗家语”,离诗学越来越远,<B normal"><I normal">已经误入歧途</I></B>了。“<p></p></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P 0cm 0cm 0pt">“王力<B normal"><I normal">不是不知道</I></B>“一贯性原则”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就是王力题的词。然而在此问题上他有更严重的疏漏和错误,<B normal"><I normal">更深地误导着对联理论界“</I></B><B normal"><I normal"><p></p></I></B></P><P 0cm 0cm 0pt"><B normal"><I normal"><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I></B></P><P break-all; mso-line-height-alt: 12.0pt"><FONT face=宋体>“王力<B normal"><I normal">最大的失误</I></B>还在于他在《古代汉语》里面<B normal"><I normal">不加任何解说</I></B>地提出:“凡用作主语、宾语的,一律看成名词。用作定语的,除‘之’字隔开的名词外,名词和形容词被看成一类,相互配对。用作状语的,一般都看成副词。用作叙述句谓语中心词的,一般都看成动词;如果后面不带宾语,那么,认为同属一类,相为对仗。”〔注12〕 <p></p></FONT></P><P break-all; mso-line-height-alt: 12.0pt"><FONT face=宋体>“这一段话实际上<B normal"><I normal">是黎氏标准的翻版</I></B>。对于黎氏标准的不足,<st1:PersonName ProductID="王力" w:st="on"><st1:PersonName ProductID="王力" u1:st="on">王力</st1:PersonName></st1:PersonName>先生<B normal"><I normal">不是不知道,</I></B>他在《汉语实词的分类》一文里就指出:“<st1:PersonName ProductID="黎锦熙" w:st="on"><st1:PersonName ProductID="黎锦熙" u1:st="on">黎锦熙</st1:PersonName></st1:PersonName>先生所谓‘句本位’,所谓‘依句辩品,离句无品’正足以说明功能论者离开了句子就没有法子辨别词类。……同一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2 23:3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逐明</I>在2007-7-22 17:01:25的发言:</B>
<P>学术上的误导怎么能与犯罪杀人等量齐观?先生的批评似乎有些无限上纲。</P>
<P>王力先生的确的在语法研究上有卓越贡献,但是不能说他的观点就全部正确。在对仗的研究上,个人以为他的确误导了对联理论界,道理我在文章里面说得很清楚了。</P>
<P>是不是哗众取宠,当根据事实说话。我的观点全部是有理有据,先生可以针对我的观点具体一一反驳,扣帽子是不解决问题的。</P>
<P>不当之处请先生批评。</P>



</DIV>
<P>现在回答你:</P>
<P>1."教唆杀人"是说你用"严重"来形容"误导"用词不当,怕你理解不了而打的比方.</P>
<P>2.无限上纲的是你:请看楼上你对王力的评价(特别是黑斜题字),按你说王力是"故意糊弄人"等,罪莫大焉!</P>
<P>3.说他"误导了对联理论界"是你个人对王力的诬蔑之词!</P>
<P>4.你有什么见解就说什么见解无人反对.但你通篇像是一篇批判文章,像一篇讨伐檄文,因此怀疑你不是在作学问,而有其他目的(难听的话就不说了)</P>
<P>5.扣帽子的是你(楼上引文可证).</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1:45:23编辑过]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2 23:3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逐明</I>在2007-7-22 17:06:41的发言:</B>





<P>
<P>奇怪,王力先生的确是在对仗问题上以偏概全,我有事实证明,这怎么成了“攻击性”语言了?</P>
<P>我几时全盘否定王力先生了?对仗在他的《古代汉语》里面仅仅是分量很轻的一个小节。王力的《汉语诗律学》一大本,对仗也仅仅是一个小章节。他出错就出在这一个小章节里面。我几时说过“采用王力的教材,是误导学生,是历史的误会”?</P>
<P>为尊者的小疵文过饰非,是对尊者真正的尊敬么?</P>
<P>希望先生的批评要实事求是,不要无限上纲。</P>
<P>没有新的研究成果的人,就不能对王力先生著作中的不正确观点进行批评吗?</P></DIV>先送你一手诗学习一下: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杜甫

</FONT>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FONT><FONT face=宋体>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觉前贤畏后生。

<P></FONT>
<P>
<P>
说你使用攻击性语言似乎冤枉,那么请把我引用的你的语录中<B><EM>黑斜体字</EM></B>用在你身上如何?</P>
<P>你列举的王力的罪过比说他误导学生大多了.按你列举的罪状,他不仅是历史的误会,简直是历史的罪人了.</P>
<P>看来各论坛要改变"乌烟瘴气"思想混乱的状况,都得统一到你孙氏理论上去了.</P>
<P>还是那句话:希望你将你的研究成果来发表之前,先检讨一下你的言论,去掉对王力先生的攻击诬蔑之词。</P>
<P>(有时间再继续)</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5:50:23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04:51
<OL>
<LI>
<TABLE  width="90%" border=0>

<TR>
<TD  width="100%">
<P><FONT size=5>是不是严重误导,得用事实说话:</FONT></P>
<P><FONT size=5></FONT> </P>
<P>本帖引自:<a href="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star=1&amp;replyid=81117&amp;id=73759&amp;skin=0&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star=1&amp;replyid=81117&amp;id=73759&amp;skin=0&amp;page=1</A> <B></B>
</P>
<P>李文郑《对联基础知识》
我能见到的今人比较早且比较完整的关于对联格律的论述,是

任喜民先生“对联的写作要求”:
(一)字数相等;
<FONT size=4>(二)<FONT color=#f70909>词性相同</FONT>;
(三)<FONT color=#ff3300>结构相应</FONT>;</FONT>
(四)句式相似;
(五)内容相关;
(六)平仄相对。
(《对联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P>
<P>李宁先生“春联的基本规则”:
(一)字数相等;
<FONT color=#ff0000 size=4>(二)结构相同;
(三)词性相对;</FONT>
(四)平仄相反;
(五)内容相关。
(《怎样写春联》,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P>
<P>曾伯藩先生“对联的要素”:
(一)字数相等;
(二)句式相同;
(三)平仄相谐;
<FONT color=#000000 size=1>(四)语意相关。
</FONT>(《对联作法》,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P>
<P>陆伟廉先生“对联格律学”中的“对仗的基本规律”:
(一)字数相同;
(二)节奏相称;
(三)平仄协调;
<FONT color=#ff0000 size=4>(四)词性和语法结构相当。</FONT>
(《对联学知识导读》,黄山书社1989年12月第1版)</P>
<P>常江先生“对联的文体特征”:
(一)字数相等;
(二)内容相关;
<FONT color=#ff0000 size=4>(三)词性相同;
(四)句式相同;</FONT>
(五)平仄相谐;
(六)强弱相当;
(七)文字相别。
(《对联知识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P>
<P>潘佛章先生“对联的要求”:
(一)字数相等;
<FONT color=#ff3300 size=4>(二)词性相同;
(三)结构相应;
</FONT>(四)内容相关;
(五)平仄相对。
(《对联初阶》,《诗词集刊》征联组1991年4月内部印行)</P>
<P>我于1992年初在《对联的写作和张贴》一文中归纳概括的“对联的几个基本要素”:
(一)字数相等;
<FONT color=#ff3300 size=4>(二)词性相当;</FONT>
(三)平仄相谐;
(四)语意相关;
(五)一般不能有重复字。
(见《腾飞杯征联选粹》,焦作市文联等1992年3月内部印行)</P>
<P>2003年在受聘为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对联课时,又以“对联的基本格律”调整为:
(一)字数相等;
<FONT color=#ff0000 size=4>(二)词性相同;</FONT>
(三)平仄相谐;
<FONT color=#ff3300 size=4>(四)结构相当;</FONT>
(五)语意相关。</P>
<P>蓝佐国先生说:“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要具备下面四个特点”:
(一)字数相等;
(二)平仄和谐;
<FONT color=#ff0000 size=4>(三)句式相同;</FONT>
(四)内容相关。
(见罗元贞、张养浩主编《对联知识百题问答》,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P>
<P>李先鸿先生的《联律六格》(《中国楹联报》1994年12月5日总89期、12月20日总90期)为:
(一)马蹄格;
(二)领字格;
(三)排比格;
(四)自对格;
(五)扇对格;
(六)假性格。
既然他本人以“联律”视之,且姑存一说吧。</P>
<P>余德泉先生对此有“既无系统性,也无逻辑性,支离而且片面”的评论(《对联格律·对联谱》,岳麓书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4页)</P>
<P>余德泉先生说:“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是对联规则的两大要素。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而今我们所说的对联格律,或简称‘联律’。”(同上,第1页)</P>
<P>在2006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等院校基础性核心课教材”《古代汉语》中,余先生将“联律”分为“对仗规则”和“声律规则”两个部分作了介绍。</P>
<P>白化文先生在谈到“对联的格律问题”时,谈了平仄问题、对仗问题两个方面。但在“‘联律’问题”部分,他又说:“只要记住最基本的几条,如我们上面讲的尾字必须一平一仄,就是最要紧的一条;基本上做到上下联平仄相对,是另一条;别老一平一仄地蹦,是又一条;最多三个同平声或同仄声的字就换,是再一条。有这四条打底,也就够使的了。”(《学习写对联》,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P>
<P>近几年来有关对联格律的论述主要有:</P>
<P>冯广宏先生概括为“联律的老三条”:
“1、上下联字数相等,不宜重字;
<FONT color=#ff3300 size=4>2、上下联关键词须结构相应;</FONT>
3、上下联音步点须平仄相对。”
(四川省楹联学会、绵阳市楹联学会合编《天府联苑》,2002年第9期,第73页)</P>
<P>陈树德先生在《出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04:56
<P><FONT size=4>还有国粹论坛有一个 <FONT color=#000000>[名联体检诊所]</FONT>,<FONT color=#ff0000>仅仅根据所谓一个词语的词性不对,就把大量古今名联开除“联籍”</FONT>。相信大家有目共睹。那些帖子就不用转过来吧。他们就是声称用王力法则诊断对联的“联籍”的。</FONT></P>
<P><FONT size=4>根据[名联体检诊所]的理论,所有对联论坛里面引用的古今名联,会被开除联籍的不知有几何呢。</FONT></P>
<P><FONT size=4></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5:00:12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07:26
<P><FONT size=3>还有长期悬挂在本论坛的主贴:</FONT></P>
<P><FONT size=3>
[转帖]中国楹联学会发布联律通则(试行)
</FONT><a href="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107&amp;ID=73431&amp;page=1" target="_blank" ><FONT size=3>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107&amp;ID=73431&amp;page=1</FONT></A></P>
<P><FONT size=3>第二章 总 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上下联的字数及其句数要相等。
第二条 <FONT color=#ff0000 size=5>词性一致。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相同。
</FONT>第三条 <FONT color=#ff0000 size=5>结构对应。</FONT>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联文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
第五条 平仄对立。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ff3300>跟帖里面,除了个别人表示不接受之外,看不到片言只语对“词性一致”和“结构对应”表示半点怀疑的话语。</FONT></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8:40:02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07:45
<P><FONT color=#000000 size=4>答<B>不惑的青春</B> 先生。</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先生能够冷静的有针对性地讨论问题,我很赞赏先生的这种学风。先生的意见,我以后慢慢回答。</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王力先生对于自己的“句型相同”和“词性一致”,的确有过反省,但是他的主要著作《古代汉语》和《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十讲》一版再版,却没有更正他以前的失误,对“句型相同”和“词性一致”没有作半点补充说明,这才导致大家的误解。</FONT></P>
<P><FONT size=4>关于句型相同可以不同的说明是写在《诗词格律》一书中的。而对于“词性一致”的反省是写在《北京大學學報》1955年第2期里的,不是所有人都可能把王力的著作买全的,他的流行最广的主要著作若不作补充说明,谁知道他的论述有错或疏漏?</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我引用一则帖子,供先生思索:</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香曼     
  
  
 ----------------------
 权限组:注册会员
 等 级:国粹至交 </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 文 章:451
 积 分:710</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  鲜花(0)  鸡蛋(0)               楼主 页↑首 页↓尾  

</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王  力:“對對子”實際上是概念對概念
我說在對對子的時候,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其實這是不對的。“對對子”實際上是概念對概念,而不是同類的詞相對。概念和詞性雖然是密切聯繫的,並不是同一的東西。我那樣混為一談,仍然是不對的。</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王 力《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北京大學學報》1955年第2期)</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抄書匠香曼恭請高山、逐明、村夫、三羊諸君關注此論述。  


都市村夫     
  
  
 ----------------------
 权限组:管理员
 职 务:.站长 </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 文 章:6272
 积 分:9386
              第 17 楼 页↑首 页↓尾  
</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
王力先生是不是在开国际玩笑?大部头还在书店继续出售,却没有正式出版有关“观点更正”的著作?这玩笑真的开大了!!!</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不得不问香曼一句:你的资料是否属实?能否将学报中的文章传真一份给我?(抱歉,并非有意要怀疑你,王力大师这个玩笑我实在接受不了!)</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见:
</FONT><a href="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72355&amp;page=1"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4>http://www.zhgc.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72355&amp;page=1</FONT></A></P>
<P><FONT size=3>就是我本人,也是大家对王力的这个观点横加怀疑,我再从网上书店邮购了一本王力先生的《语言学论文集》,这才看到原文。而且王力先生对于自己过去词性一致的检讨,也只是一语带过,语焉不详。</FONT></P>
<P><FONT size=4>先生说“另感觉此文还存在条理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够强,校对有待加强等问题,期待孙先生加以改进”,非常正确,我这篇文章是在电脑里写的,的确需要不断修改完善。今后再把修正稿发布出来。</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8:11:24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07:51
<P><FONT size=4>再有,对仗理论,不属于语法学范畴,属于修辞学范畴。我的这一主要论点,似乎大家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这可是方向性的大问题。</FONT></P>
<P><FONT size=4>大家可以参读有关语法学和修辞学的联系和区别。这可不是我的一己私见。</FONT></P>
<P><FONT size=4>各位要批判我的文章,打蛇要打七寸,首先就得驳倒我的这个中心论点。我的后文全部都是由它引发出来的。</FONT></P>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3 11:19
<P>:“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P><P>王力既肯定正格,也允许变格共存,其理论正确.</P><P>孙君之见虽新,有可取之处;然究是重于变格的拓展,无法否定正格,"严重误导"之说过火.</P>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3 11:34
<P><FONT size=4>"是完形审美<U>错觉</U>在起作用。"</FONT></P>
<P><FONT size=4>这足以说明其非正格,而系变格.否则,何必要靠"<U>错觉</U>"而起作用呢?</FONT></P>
<P><FONT size=4>变格甚多,有利于克服对联过份追求正格所带来的某种刻板性,使对联的表达更臻丰富多彩.故允变格在对联花园中大放其彩.</FONT></P>
<P><FONT size=4>但否定正格,而以变格作主格,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误导,易陷入理论误区.</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1:44:07编辑过]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3 11:37
<FONT size=4>对联理论,立足点还应是正格为主,辅以变格.</FONT>
作者: 芭莎    时间: 2007-7-23 11:48
<P><FONT size=4>       我从你文章中吸取的养分是:对仗理论,不属于语法学范畴,<FONT color=#ff0033>属于修辞学范畴</FONT>。 </FONT></P><P><FONT size=4>       我的理解是:不应当用现代语法结构去分析对联。而古代汉语语法古则无之,今天已研究归纳的又还不完善。对联属于格律诗歌范畴。当以格律诗歌的虚词实词关系加声调要求之则可。</FONT></P><P><FONT size=4>       如从正规学术论文要求:则你的文章用词过于偏激。诸如“严重误导、把大家给糊弄<FONT size=3>了</FONT>……”等。</FONT></P><P><FONT size=4>       </FONT></P><P><FONT size=4></FONT> </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2:4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芭莎</I>在2007-7-23 11:48:33的发言:</B>

<P><FONT size=4>       我从你文章中吸取的养分是:对仗理论,不属于语法学范畴,<FONT color=#ff0033>属于修辞学范畴</FONT>。 </FONT></P>
<P><FONT size=4>       我的理解是:不应当用现代语法结构去分析对联。而古代汉语语法古则无之,今天已研究归纳的又还不完善。对联属于格律诗歌范畴。当以格律诗歌的虚词实词关系加声调要求之则可。</FONT></P>
<P><FONT size=4>       如从正规学术论文要求:则你的文章用词过于偏激。诸如“严重误导、把大家给糊弄<FONT size=3>了</FONT>……”等。</FONT></P>
<P><FONT size=4>       </FONT></P>
<P><FONT size=4></FONT></P></DIV>

<FONT size=4>接受用词过激的意见。拟修改之。</FONT>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3:1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3 11:19:20的发言:</B>
<P>:“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P>
<P>王力既肯定正格,也允许变格共存,其理论正确.</P>
<P>孙君之见虽新,有可取之处;然究是重于变格的拓展,无法否定正格,"严重误导"之说过火.</P></DIV>
<P><FONT size=4>先生可能没有看懂我的原意,也许是我的表述不够清晰。</FONT>
<P><FONT size=4>我的原文是:</FONT>
<P><FONT size=4>“对类”写作方法是因,句法成分或同或不同是对类法衍生的果。王力倒果为因,又以偏概全地把“语法成分结构相同”当成了所有对联结构的基本特征,怎么会不出错呢?</FONT>
<P><FONT size=4>也就是说,古人不是根据主谓宾定状补的语法规律写的〔那时候古人没有这种清晰的语法意识〕,而是根据“字类”“对类”写的,写出来的对仗,自然是大部分语法成分结构相同,少部分语法成分结构不同。所以我说“字面”相对才是正格。</FONT>
<P><FONT size=4>古人根据“字类”写作,可不是我的一己之见。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陈树德教授就指出:“古人做对子,主要在字面上下功夫,做到‘词性一致’即可。只是古人不叫‘词性’叫‘字类’,在对联中还使用专门术语叫“对类”。”见:
<a href="http://lscsd.bokee.com/" target="_blank" >http://lscsd.bokee.com/</A></FONT></P>
<P><FONT size=4>王力先生在词性问题上的论述,我查了一下王教授的著作出版的年代:</FONT></P>
<P><FONT size=4>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王力)  中国科学院  1955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新知识出版社  1958   
诗词格律(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62  
古代汉语(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64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64  
诗词格律概要(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79  </FONT></P>
<P><FONT size=4>见:
<a href="http://guishencaijiaoxia.blog.163.com/blog/static/1070312200701010595589/" target="_blank" >http://guishencaijiaoxia.blog.163.com/blog/static/1070312200701010595589/</A></FONT></P>
<P><FONT size=4>王教授早就在1955年就察觉了自己“词性相同”说法的错误,在《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里说:“我說在對對子的時候,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其實這是不對的。“對對子”實際上是概念對概念,而不是同類的詞相對。概念和詞性雖然是密切聯繫的,並不是同一的東西。我那樣混為一談,仍然是不對的。”</FONT></P>
<P><FONT size=4>这段话仅仅发表在《北京大學學報》1955年第2期上面,能看到的人很有限,所以至今大家对它的真实性仍然感到怀疑。〔在座的版主们不少是北京的,完全可以在北京的网上书店上买一本看看。〕</FONT></P>
<P><FONT size=4>可王教授的四本诗律学和《古代汉语》全出版全部在此之后,发行极广,一版再版,《古代汉语》还是大学经典教材。可这几本书全部都是写的“词性一致”,根本没有提及“我那樣混為一談,仍然是不對的”之类的解释。</FONT></P>
<P><FONT size=4>“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这段话只有《诗词格律》一书里面有,而其它三本诗律著作和《古代汉语》都没有类似的解释。一本书和四本书,谁的发行量大,大家自己比较比较吧。</FONT></P>
<P><FONT size=4>当今对联界对于“句型一致”和“词性一致”几乎是一边倒。这是不是由于王力先生的误导,大家自己下结论吧。</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3:46:53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3:2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3 11:34:23的发言:</B>

<P><FONT size=4>"是完形审美<U>错觉</U>在起作用。"</FONT></P>
<P><FONT size=4>这足以说明其非正格,而系变格.否则,何必要靠"<U>错觉</U>"而起作用呢?</FONT></P>
<P><FONT size=4>变格甚多,有利于克服对联过份追求正格所带来的某种刻板性,使对联的表达更臻丰富多彩.故允变格在对联花园中大放其彩.</FONT></P>
<P><FONT size=4>但否定正格,而以变格作主格,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误导,易陷入理论误区.</FONT></P>
</DIV>
<P>

<P><FONT size=5>先生可能没有仔细看我的文章:</FONT></P>

<P><FONT size=4>我们必须明白,对仗的对称法度不是严谨的物理学定律或数学定律,<FONT size=5><FONT color=#f70909>无论是“实对实虚对虚”也好,还是“词性一致”也好,<FONT color=#0968f7 size=6>它们只是一般规律,没有这些一般规律的规定,就不可操作</FONT></FONT></FONT><FONT size=6>;</FONT>但它们不是铁律,不允许丝毫超越。在对联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受审美活动性质的影响,<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FONT color=#0000ff size=6>个别地方</FONT>“出律”的</FONT>;</FONT>允许合理的“出律”,才能真正达到修辞手法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FONT>

</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3:3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3 11:37:28的发言:</B>
<FONT size=4>对联理论,立足点还应是正格为主,辅以变格.</FONT></DIV>

<FONT size=4>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完善大家珍爱的对联法则。所以希望各位不要意气用事,仔细看清楚我的文章再批评,那样可以有的放矢。各位的意见只要是正确的,我绝不会固执己见的。</FONT>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4:02
先接受大家的意见,把偏激的语言修改了一下。全文有待进一步修正。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3 16:10
<P>               <B><FONT color=#f70909 size=3>以己昏昏,使人昭昭</FONT></B></P>
<P><FONT color=#0909f7>                               <B>-----评孙逐明以偏盖全的研究方法</B></FONT></P>
<P><FONT color=#000066>    </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昨天看到了一篇总固顶帖子:《<B normal?>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严重误导</B>》(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对王力教授大加挞伐,攻击的切入点是王力的对仗理论.他的文章中用了很多诸如王力"糊弄"之类的贬义词,似乎王力是不讲科学精神,以偏盖全的伪学者.

[备注:该文原题目:《<B normal?>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严重误导</B>》,因联友的指责,后改为《<B>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B>》,但实质内容没有改变,全文仍然充满指责王力误导联界的词语.失误,是无意,误导,有主观故意,所以感到作者不诚实,题目有掩人耳目之嫌]

  可是我看了孙某的第一部分就已经发现,以偏盖全的恰恰是孙某本人.孙某在文章一开始先使用了一堆令人眼花撩乱的."...学",如"传统语法学""常规语法学.""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传统成分结构语法学"“传统成分结构语法学”.特殊的“比较语法学”....定义混乱,使你不知所云.其实这里矛盾百出.如语法学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学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却又说是两个并列的分支.不对何来好?</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    接着开始立论:王力"对仗形式理论的研究以<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力">王力</st1:PersonName>教授最力","王力完全用现代语法成分分析法来解析对仗格律,是不正确的,它给对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众所周知,王力是研究古代汉语的.对古代汉语研究者无出其右.你这里说他"完全用现代语法分析法"是毫无根据的武断"</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   孙说:(所引均为修改后的文稿,下同)"对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尤以近体诗和对联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 "开宗明义就是错误的.对仗首先是语法问题,离开语法谈何修辞?孙立论的立足点就已经偏离了大方向.</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   接着孙说:<B><I>王力仍然摆脱不了先入为主的偏见</I></B>,把“语法结构相同”视为正格。其实“字面相对”才是古人写作对联的正轨。--这是你以偏盖全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请看到底是谁怀有偏见:你言之凿凿的说:“然而,一个无可辩驳的铁的实事是:无论是古今对联〔即便是律式对联---注意又一个新名词〕,还是古今近体对仗,句法结构和词性不一致的现象均非常普遍,绝非个例〔详见后文〕。王力的实例分析其实是以偏概全,把大家给误导了。 ----就因为你摸到了象脚,就说大象像柱子。想误导大家的其实正是你这篇大作。我们听你的,真就上当了。你把王力已经指出的支流当成了主流,把变格当成了正格,这应归因于你总想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的心态不正,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FONT>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 size=3>   接着你又无中生有崇人听闻的说“受<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力">王力</st1:PersonName>教授的误导,当今某些权威对联理论家甚至把“词性一致”当成了律式对联合格与否的惟一尺度“------这是你的又一武断。我不知你所指某些权威对联理论家是指谁?所有评联者,不会那么机械幼稚。他们对待词性的分析,向来是慎重的。你又说:“很多古今名联仅因一个词语词性不同〔而且常有误判〕就被开除“联籍”。”请你用事实说话,哪些名联、是谁因此被开除了联籍?你是凭想象还是有亲身体会?不要像堂吉诃德那样来个假想敌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把评联者水平看那么低,把自己看作楹联的救世主。

   你说“王力完全用现代语法成分分析法来解析对仗格律,是不正确的,它给对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听听你的理由:
   一、对仗根本不属于语法学范畴而属于修辞学, “对仗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最常见的辞格,修辞著作一般称它为“对偶”。 对仗根本不属于语法学范畴,而属于修辞学。 语法学和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俗地说,语法学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学解决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对仗正是这样一个为了提高对联语言表达能力的辞格。 ”-----请你注意常识:修辞的前提是语法要通顺。连话也说不明白的谈何修辞?你是要只管修辞不管语法,纯粹是舍本求末。这是你犯错误的根源所在。谈对联,是在语法通顺的前提下,依据对仗的句法要求写出上下联,然后根据修辞的要求,作到达意准确,形象生动,韵美意新。离开了句法,修辞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焉附之? 我要忠告你的是:用修辞学来取代古汉语语法学,是一条死胡同。用你这理论来研究对联,只能越来越糊涂。
“二、对仗采用的是“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并非“传统成分结构语法学” 语法学主要归纳“组词成句”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3 16:11
(留白)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6:2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翠拨青松</I>在2007-7-23 16:10:55的发言:</B>

<P>                以己昏昏,使人昭昭</P>
<P>-----评<FONT color=#000066><B>孙逐明</B>以偏盖全的研究方法</FONT></P>
<P><FONT color=#000066>    昨天看到了一篇总固顶帖子:,对王力教授大加挞伐,攻击的切入点是王力的对仗理论.他的文章中用了很多诸如王力"糊弄"之类的贬义词,似乎王力是不讲科学精神,以偏盖全的伪学者.</FONT></P>
<P><FONT color=#000066>可是我看了孙某的第一部分就已经发现,以偏盖全的恰恰是孙某本人.孙某在文章一开始先使用了一堆令人眼花撩乱的."...学",如....使你不知所云.其实这里矛盾百出.如语法学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学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却又说是两个并列的分支.不对何来好?</FONT></P>
<P><FONT color=#000066>孙说:(所引均为修改后的文稿,下同)"对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尤以近体诗和对联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 "开宗明义就是错误的.对仗首先是语法问题,离开语法谈何修辞?孙立论的立足点就已经偏离了大方向.</FONT></P>
<P><FONT color=#000066>(草稿,待续)</FONT></P>
</DIV>
<P>

<P>先生还是找一本修辞专著读一读语法和修辞的关系吧。</P>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3 16:4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逐明</I>在2007-7-23 16:22:41的发言:</B>


<P>
<P>先生还是找一本修辞专著读一读语法和修辞的关系吧。</P></DIV>

用不着.你复习一下中学语文思想就不会这么紊乱了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3 16:46
孙:临屏写作中,请你等我写完再引用,不用这么急着辩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6:46:31编辑过]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3 18:41
<P><FONT size=1>1、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清联:《黄鹤楼》〕
</FONT><p><P><FONT size=1>此联第二分句的语法关系为“骑鹤仙人〔主语〕还〔状语〕送〔谓语〕客〔宾语〕”;“落梅时节〔状语〕且〔状语〕登〔谓语〕楼〔宾语〕。”句首的名词短语成分并不同。 <p></FONT><p><P><FONT size=1>“成分结构”虽不同,“字类结构”却是相同的: <p></FONT><p><P><FONT size=1>骑鹤仙人还送客,落梅时节且登楼 <p></FONT><p><P><FONT size=1>动名名名副动名,动名名名副动名 <p></FONT><p><P><P><FONT size=1></FONT></P><p><P><FONT size=1>此例的“字类”表现为“词性相同”。</FONT></P><P><FONT size=1>提些浅见:</FONT></P><P><FONT size=1>1."<FONT size=1>骑鹤仙人还送客,落梅时节且登楼"词性皆合,已如君述.</FONT></FONT></P><P><FONT size=1><FONT size=1>2.因"错觉",似乎合主谓宾结构.古人作联,已懂得该宽处不妨宽点,不必拘泥.虽其无意为之,然实际效果存在.</FONT></FONT></P><P><FONT size=1><FONT size=1>3.用得多了,还可理解为拟人格,而完全符合.比如类似"春入户". 落梅时节且登楼,本是落梅时节(人)且登楼,但理解为拟人格,则人登此楼,落梅时节亦同登此楼而独展其景,天人合一,不亦宜乎?</P><FONT size=1><p></FONT><p></FONT></FONT>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3 18:51
<P><FONT size=1>2、异乡惊落叶,斜日过空槐。〔王闓运《发祁门杂诗》〕
</FONT>
<P>
<P><FONT size=1>语法成分为:异乡〔状〕惊〔谓〕落叶〔宾〕,斜日〔主〕过〔谓〕空槐〔宾〕。
<P></FONT>
<P>
<P><FONT size=1>意思是:〔我在〕异乡惊诧〔那纷纷的〕落叶,西斜的阳光掠过了空空的槐树。
<P><FONT size=1>它们的“字类结构”如下:

</FONT>
<p>
<P><FONT size=1>异乡惊落叶,斜日过空槐。
<p></FONT>
<p>
<P><FONT size=1>形名动动名,形名动形名
<p></FONT>
<p>
<P>
<P><FONT size=1></FONT></P>
<p>
<P><FONT size=1>按:唯动词“落”与形容词“空”邻对,这是对仗格律所许可的。
<p></FONT></FONT>
<P><FONT size=1>我的浅见:</FONT>
<P><FONT size=1>1. 落叶,照现代汉语去理解,解作动宾结构,似是而非.</FONT>
<P><FONT size=1>2.落叶,是形容词加名词,指零零落落的树叶.此联词性全合,无可非议.</FONT>
<P><FONT size=1>3.异乡,斜日,亦靠"错觉"而完形,前已论及,兹不复赘.</FONT>
<P><FONT size=1>4.你欲理论创新,精神可嘉.但你理解前人对联有误,根底恐怕还须进一步扎深.
<P></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8:56:17编辑过]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3 19:00
<P><b><FONT color=#990000><EM><FONT color=#000000>孙逐明君:你好!</FONT></EM></FONT></b></P><P><b><FONT color=#990000>L翠拨青松君其言虽直,其诚可感,其议可鉴,忠言逆耳,君其辨之.</FONT></b></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9:0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3 18:41:05的发言:</B>

<P><FONT size=1>1、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清联:《黄鹤楼》〕
</FONT>
<P>
<P><FONT size=1>此联第二分句的语法关系为“骑鹤仙人〔主语〕还〔状语〕送〔谓语〕客〔宾语〕”;“落梅时节〔状语〕且〔状语〕登〔谓语〕楼〔宾语〕。”句首的名词短语成分并不同。
<P></FONT>
<P>
<P><FONT size=1>“成分结构”虽不同,“字类结构”却是相同的:
<P></FONT>
<P>
<P><FONT size=1>骑鹤仙人还送客,落梅时节且登楼
<P></FONT>
<P>
<P><FONT size=1>动名名名副动名,动名名名副动名
<P></FONT>
<P>
<P>
<P><FONT size=1></FONT></P>
<P>
<P><FONT size=1>此例的“字类”表现为“词性相同”。</FONT></P>
<P><FONT size=1>提些浅见:</FONT></P>
<P><FONT size=1>1."<FONT size=1>骑鹤仙人还送客,落梅时节且登楼"词性皆合,已如君述.</FONT></FONT></P>
<P><FONT size=1><FONT size=1>2.因"错觉",似乎合主谓宾结构.古人作联,已懂得该宽处不妨宽点,不必拘泥.虽其无意为之,然实际效果存在.</FONT></FONT></P>
<P><FONT size=1><FONT size=1>3.用得多了,还可理解为拟人格,而完全符合.比如类似"春入户". 落梅时节且登楼,本是落梅时节(人)且登楼,但理解为拟人格,则人登此楼,落梅时节亦同登此楼而独展其景,天人合一,不亦宜乎?</P><FONT size=1>
<P></FONT>
<P></FONT></FONT></P></DIV>
<P><FONT size=1>“落梅时节”是时间状语,先生却把它当成“拟人”,有这样牵强附会的“拟人”吗?</FONT></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9:0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3 18:51:50的发言:</B>

<P><FONT size=1>2、异乡惊落叶,斜日过空槐。〔王闓运《发祁门杂诗》〕
</FONT>
<P>
<P><FONT size=1>语法成分为:异乡〔状〕惊〔谓〕落叶〔宾〕,斜日〔主〕过〔谓〕空槐〔宾〕。

<P></FONT>
<P>
<P><FONT size=1>意思是:〔我在〕异乡惊诧〔那纷纷的〕落叶,西斜的阳光掠过了空空的槐树。

<P><FONT size=1>它们的“字类结构”如下:

</FONT>
<P>
<P><FONT size=1>异乡惊落叶,斜日过空槐。

<P></FONT>
<P>
<P><FONT size=1>形名动动名,形名动形名

<P></FONT>
<P>
<P>
<P><FONT size=1></FONT></P>
<P>
<P><FONT size=1>按:唯动词“落”与形容词“空”邻对,这是对仗格律所许可的。

<P></FONT></FONT>
<P><FONT size=1>我的浅见:</FONT>
<P><FONT size=1>1. 落叶,照现代汉语去理解,解作动宾结构,似是而非.</FONT>
<P><FONT size=1>2.落叶,是形容词加名词,指零零落落的树叶.此联词性全合,无可非议.</FONT>
<P><FONT size=1>3.异乡,斜日,亦靠"错觉"而完形,前已论及,兹不复赘.</FONT>
<P><FONT size=1>4.你欲理论创新,精神可嘉.但你理解前人对联有误,根底恐怕还须进一步扎深.

<P></FONT></P>
</DIV>
<P>

<P><FONT size=4>“落叶”是落下的叶子,先生偏要说“落”是形容词,又说什么是“错觉”,按照先生的逻辑,就用不着辨析词性了,先生就全部“错觉”成他们的词性全部相同好了。还要讨论什么问题呢?</FONT></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9:12
<P><FONT size=4>上一例的“落梅”,先生承认“落”是动词,下一例的“落叶”的“落”,先生却说“落”是形容词,先生的逻辑我领教了。</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以后这样胡搅蛮缠,恕不奉陪。</FONT></P>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3 19:20
<FONT size=1>试举一些名联: </FONT>
<P><FONT size=1></FONT></P><P><FONT size=1></FONT><P><FONT size=1></FONT></P><P><FONT size=1></FONT></P><P><FONT size=1>1、黄鹤一去〔动〕不复返,白云千〔数〕载〔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FONT><P><FONT size=1>容禀浅见:</FONT></P><P><FONT size=1>1.此乃诗联.</FONT></P><P><FONT size=1>2.此诗是名诗,不等于此诗联是名联.</FONT></P><P><FONT size=1>3.此只不过是诗联,而非对联.</FONT></P><P><FONT size=1>4.此非对联,自然更非名对联.</FONT></P><P><FONT size=1>5.不复返,空悠悠,无论如何放宽,也无法对仗,故此非对联.</FONT></P><P><FONT size=1>6.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则可放宽对仗.</FONT></P><P><FONT size=1>7.但"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可放宽对仗的理由,恰恰在于:把"一去"视为一个时刻或一段时光,从而可放宽到与"千载"对仗.此时,去,已动词名词化了.</FONT></P><P><FONT size=1>由此看来,你的古文底子还待增厚.恕我直言了.</FONT></P>
作者: 你太太太有才了    时间: 2007-7-23 19:22
王力先生虽是名人,然理论上的问题仍然是可以“批评”一番的,赞赏孙君的勇气与态度!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9:2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3 11:34:23的发言:</B>

<P><FONT size=4>"是完形审美<U>错觉</U>在起作用。"</FONT></P>
<P><FONT size=4>这足以说明其非正格,而系变格.否则,何必要靠"<U>错觉</U>"而起作用呢?</FONT></P>
<P><FONT size=4>变格甚多,有利于克服对联过份追求正格所带来的某种刻板性,使对联的表达更臻丰富多彩.故允变格在对联花园中大放其彩.</FONT></P>
<P><FONT size=4>但否定正格,而以变格作主格,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误导,易陷入理论误区.</FONT></P>
</DIV>
<P>

<P><FONT size=4>先生发这个帖子,我以为是先生没有看清楚我的帖子,有所误解,所以我详加解释。从后面的帖子看来,先生不过是在有意找茬而已。</FONT></P>
<P><FONT size=4>难道这个论坛就没有人主持公道吗?</FONT></P>
<P><FONT size=4></FONT> </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9:29
<P><FONT size=5>哈哈哈哈!我看到诸位轮番围剿在下,很多帖子不是扣帽子,就是故意歪曲我的原意,再不然就是强词夺理。</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9:33:42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9:3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3 19:20:08的发言:</B>
<FONT size=1>试举一些名联: </FONT>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1、黄鹤一去〔动〕不复返,白云千〔数〕载〔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FONT>
<P><FONT size=1>容禀浅见:</FONT></P>
<P><FONT size=1>1.此乃诗联.</FONT></P>
<P><FONT size=1>2.此诗是名诗,不等于此诗联是名联.</FONT></P>
<P><FONT size=1>3.此只不过是诗联,而非对联.</FONT></P>
<P><FONT size=1>4.此非对联,自然更非名对联.</FONT></P>
<P><FONT size=1>5.不复返,空悠悠,无论如何放宽,也无法对仗,故此非对联.</FONT></P>
<P><FONT size=1>6.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则可放宽对仗.</FONT></P>
<P><FONT size=1>7.但"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可放宽对仗的理由,恰恰在于:把"一去"视为一个时刻或一段时光,从而可放宽到与"千载"对仗.此时,去,已动词名词化了.</FONT></P>
<P><FONT size=1>由此看来,你的古文底子还待增厚.恕我直言了.</FONT></P></DIV>
<P>
<P><FONT size=4>请先生擦亮眼睛,我的文章只讨论对联的对仗吗?</FONT></P>
<P><FONT size=4>先生的胡搅蛮缠我领教了!</FONT></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19:40
<P><FONT size=1>1、黄鹤一去〔动〕不复返,白云千〔数〕载〔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P></FONT>
<P>
<P><FONT size=1>2、此地一为〔动〕别,孤蓬万里〔名〕征。〔李白《送友人》〕

<P></FONT>
<P>
<P><FONT size=1>3、为我一挥〔动〕手,如听万壑〔名〕松。〔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P></FONT>
<P>
<P><FONT size=1>4、浮云一别〔动〕后,流水十年〔名〕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P></FONT>
<P>
<P><FONT size=1>5、三顾〔动〕频烦天下计,两朝〔名〕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FONT></P>
<P><FONT size=1>6、功盖三分〔动〕国,名成八阵〔名〕图。〔杜甫《八阵图》〕

<P></FONT>
<P>
<P><FONT size=1>7、无彩凤双飞翼〔名〕,心有灵犀一点通〔动〕。〔李商隐《无题》〕

<P></FONT>
<P>
<P><FONT size=1>8、一身〔名〕去国六千里,万死〔动〕投荒十二年。〔柳子厚《别舎弟宗一》〕

<P></FONT>
<P>
<P><FONT size=1>9、寒枝一绽〔动〕已春色,轻萼数点〔名〕亦幽香。〔张居正《咏江滨梅得阳字》〕

<P></FONT>
<P>
<P><FONT size=1>10、江城白酒三杯〔名〕酽,野老苍颜一笑〔动〕温。〔苏轼《正月……乃和前韵》〕

<P></FONT>
<P>
<P><FONT size=1>11、灵丸捣就千年〔名〕药,镔屑锤成百炼〔动〕身。〔张居正《玄兔》〕

<P></FONT>
<P>
<P><FONT size=1>12、满朝白面三迁〔动〕议,一角黄旗万岁〔名〕声。〔袁枚《澶渊》〕

<P></FONT>
<P>
<P><FONT size=1>13、一览〔动〕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名〕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清联:《三贤祠联》(李白、杜甫、高适)〕

<P></FONT>
<P>
<P><FONT size=1>14、至德无称,三让〔动〕两家天下;

<P></FONT>
<P>
<P><FONT size=1>高山可仰,一抔〔名〕万古江南。〔清联:齐彦槐《泰伯墓》〕

<P></FONT>
<P>
<P><FONT size=1>15、天与雄区,欲游目骋怀,一层〔名〕更上;

<P></FONT>
<P>
<P><FONT size=1>地因多景,喜山光水色,四望〔动〕皆通。〔清联:李彦章《多景楼》〕

<P></FONT>
<P>
<P><FONT size=1>16、占全湖绿水芙蕖,胜国君臣棋一局〔名〕;看终古雕梁玳瑁,卢家庭院燕双栖〔动〕。〔清联:俞樾《胜棋楼》〕

<P></FONT>
<P>
<P><FONT size=1>17、江湖忠悃三迁〔动〕客;岭海人文百世〔名〕师。〔张之洞《三贤祠》〕

<P></FONT>
<P>
<P><FONT size=1>18、三过〔动〕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名〕于外平成河汉江淮。〔《禹王庙联》〕

<P></FONT>
<P>
<P><FONT size=1>19、今不管世界虎斗龙争,拓地十〔数〕弓〔名〕,假愚谷为名,五柳自号;

<P></FONT>
<P>
<P><FONT size=1>未须疑此园山穷水尽,出门一〔数〕笑〔动〕,看后溪东去,三峰北来。〔东北《满氏醒园联》〕</FONT></P>
<P><FONT color=#f70909 size=5>它们大概全部都名物化了吧?</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9:42:34编辑过]


作者: 凑不齐    时间: 2007-7-23 21:10
<P><FONT size=2>呵呵呵,孙先生快冤成袁督军了,慰问[em26]</FONT></P><P><FONT size=2>提点建议,起码我个人觉得,孙先生已经把主要观点说清楚了。想看懂的,应该能够看懂。不想看懂的,你怎样解释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与其继续这种拎不清的讨论,孙先生不如去做点有关“字类”的研究、普及工作,更有实际意义。</FONT></P><P><FONT size=2>第一个问题,孙先生已经基本解决,至于这个观点(与其说创新,不如说回归)能否为更多的人接受,需要时间和实践,急也急不来;</FONT></P><P><FONT size=2>当务之急,是第二个问题:对于接受这一观点的人,具体如何操作?香曼女士在《香曼輯錄:虛實死活古今谈》中已经提出这个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在这些相互抵牾的说法中,究竟哪一种更符合于古人的实际?字类的划分究竟如何?这是象俺这样的外行无法解决的,迫切需要有业内人士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普及,来指导对联学习、创作的实践。不破不立,破之后,立就是首要问题了。</FONT></P><P><FONT size=2>孙先生老老实实治学,敬佩</FONT>[em27]</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21:11
<FONT size=1>
<P>〔留白〕</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21:24:44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21:1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凑不齐</I>在2007-7-23 21:10:03的发言:</B>

<P><FONT size=2>呵呵呵,孙先生快冤成袁督军了,慰问[em26]</FONT></P>
<P><FONT size=2>提点建议,起码我个人觉得,孙先生已经把主要观点说清楚了。想看懂的,应该能够看懂。不想看懂的,你怎样解释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与其继续这种拎不清的讨论,孙先生不如去做点有关“字类”的研究、普及工作,更有实际意义。</FONT></P>
<P><FONT size=2>第一个问题,孙先生已经基本解决,至于这个观点(<FONT color=#ff0000 size=5>与其说创新,不如说回归</FONT>)能否为更多的人接受,需要时间和实践,急也急不来;</FONT></P>
<P><FONT size=2>当务之急,是第二个问题:对于接受这一观点的人,具体如何操作?香曼女士在《香曼輯錄:虛實死活古今谈》中已经提出这个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在这些相互抵牾的说法中,究竟哪一种更符合于古人的实际?字类的划分究竟如何?这是象俺这样的外行无法解决的,迫切需要有业内人士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普及,来指导对联学习、创作的实践。不破不立,破之后,立就是首要问题了。</FONT></P>
<P><FONT size=2>孙先生老老实实治学,敬佩</FONT>[em27]</P></DIV>
<P>
<P><FONT color=#ff0000 size=5>与其说创新,不如说回归。<FONT color=#0000ff size=2>说得对极了。</FONT></FONT></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3 21:18
<P><FONT size=2>当务之急,是第二个问题:对于接受这一观点的人,具体如何操作?香曼女士在《香曼輯錄:虛實死活古今谈》中已经提出这个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在这些相互抵牾的说法中,究竟哪一种更符合于古人的实际?字类的划分究竟如何?这是象俺这样的外行无法解决的,迫切需要有业内人士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普及,来指导对联学习、创作的实践。不破不立,破之后,立就是首要问题了。</FONT></P>

<P><FONT size=4>这段话对极了,我也想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写一些有关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研究吧。</FONT></P>
作者: 日月为屏    时间: 2007-7-23 22:45
非常赞赏孙先生这种治学的勇气与精神.支持一把.[em01]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4 08:26
<P>1.落梅时节,<U>因"落梅"作定语修饰名词"时节",故此"落"字作动词(掉落)为宜;</U></P><P>2.惊落叶,<FONT size=1>过空槐,抽掉落字和空字,显然是动宾结构,<U>而落字和空字用于修饰宾语名词,从对仗角度讲此"落"字作形容词(零零落落)为宜.</U></FONT></P><P><FONT size=1>3.当一个词可能有多种含义时,<U>应据上下文义作最佳选择,才能认清三昧.</U></FONT></P><P><FONT size=1>4.治学应实事求是,不能为圆一已之说而歪曲事实,剑走偏锋.</FONT></P><P><FONT size=1>5.我根本不认识你,故所谓"</FONT><FONT size=4>胡搅蛮缠"."找茬"等话说过了过头.但过者化也,我不计较.</FONT></P><P><FONT size=4>6.我想到的只不过是平等的学术交流及学术争鸣,目的是畅所欲言,互敬互谅,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谋中华楹联艺术之振兴.</FONT></P><P><FONT size=4>7.万一你只爱听"好话",那就见仁见智.求同存异吧.</FONT></P><P><FONT size=4>8.王力有真才实学,非浪得虚名之徒,其学术功力远在你我之上,可继承之,亦可发展之,但不宜用"严重误导"一类词狂贬之.请问:你今后写论文,愿否把此类狂贬之词舍弃呢?</FONT></P>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4 08:34
<FONT size=1>试举一些<U>名联</U>: </FONT>
<P><FONT size=1></FONT><P><FONT size=1></FONT></P><P><FONT size=1></FONT></P><P><FONT size=1>1、黄鹤一去〔动〕不复返,白云千〔数〕载〔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FONT><P><FONT size=1>容禀浅见:</FONT></P><P><FONT size=1>1.此乃诗联.</FONT></P><P><FONT size=1>2.此诗是名诗,不等于此诗联是名联.</FONT></P><P><FONT size=1>3.此只不过是诗联,而非对联.</FONT></P><P><FONT size=1>4.此非对联,自然更非名对联.</FONT></P><P><FONT size=1>5.不复返,空悠悠,无论如何放宽,也无法对仗,故此非对联.</FONT></P><P><FONT size=1>6.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则可放宽对仗.</FONT></P><P><FONT size=1>7.但"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可放宽对仗的理由,恰恰在于:把"一去"视为一个时刻或一段时光,从而可放宽到与"千载"对仗.此时,去,已动词名词化了.</FONT></P><P><FONT size=1>由此看来,你的古文底子还待增厚.恕我直言了.</FONT></P><P><FONT size=1>哦,你在举"<U>名联</U>"!而事实上它连"对联"都不是!!!!!!!!!!!!!!!!!!!!!你为何没一点承认错误的勇气,还要文过饰非呢?</FONT></P>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4 08:40
发展前辈理论,敢于创新,精神可嘉.但不在于口号叫得响,而应<U>实事求是</U>地探究问题.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4 08:4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3 19:20:08的发言:</B><FONT size=1>试举一些名联: </FONT>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1、黄鹤一去〔动〕不复返,白云千〔数〕载〔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FONT>
<P><FONT size=1>容禀浅见:</FONT></P>
<P><FONT size=1>1</FONT><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此乃诗联.</FONT></FONT></P>
<P><FONT size=1>2.此诗是名诗,不等于此诗联是名联.</FONT></P>
<P><FONT size=1>3.</FONT><FONT color=#ff0000 size=4>此只不过是诗联,而非对联.</FONT></P>
<P><FONT size=1>4.此非对联,自然更非名对联.</FONT></P>
<P><FONT size=1>5.不复返,空悠悠,无论如何放宽,也无法对仗,故此非对联.</FONT></P>
<P><FONT size=1>6.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则可放宽对仗.</FONT></P>
<P><FONT size=1>7.但"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可放宽对仗的理由,恰恰在于:把"一去"视为一个时刻或一段时光,从而可放宽到与"千载"对仗.此时,去,已动词名词化了.</FONT></P>
<P><FONT size=1>由此看来,你的古文底子还待增厚.恕我直言了.</FONT></P></DIV>
<P>
<P><FONT size=4><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先生屡次故意歪曲我的原意,然后横加批评,</FONT><FONT color=#ff3300>21楼22楼就是明证,这次的帖子先生又是一样。</FONT></FONT>我的原文如下:</FONT></P>
<P><B>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
</B></P>
<P><FONT size=1></FONT>
<P><FONT size=1><B></B></FONT></P>
<P><FONT size=1><B></B></FONT>
<P><FONT size=1><B></B></FONT>
<P><FONT size=1><B></B></FONT></P>
<P><B></B>
<P align=center><B></B>
<P><FONT size=1><B></B></FONT></P>
<P><FONT size=4>〔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FONT> </P>
<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导言</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 size=6>对仗</FONT>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FONT><FONT size=4><FONT color=#f73809>尤以<FONT size=6>近体诗和对联</FONT>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FONT><FONT color=#f73809> </FONT></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对仗形式理论的研究以<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力">王力</st1:PersonName>教授最力,他在四本诗词格律著作《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十讲》《诗词格律》和《古代汉语》里用语法分析法详尽地分析了对仗。</FONT><a href="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52"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ff size=6>本文</FONT></A><FONT color=#ff0000 size=4><FONT color=#0000ff size=6>主要研究王力所归纳的近体对仗</FONT>形式规则,其基本原则也适应于<FONT size=5>以</FONT><FONT size=6>近体对仗为楷模的律式对联</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按:并非“对联”才叫“联”,近体诗里面的对仗也叫“联”,所谓颔联,颈联是也。</FONT></P>
<P><FONT size=4>对于善意的批评我从来都是择善而从的。芭莎君的正确意见我马上修改。对于故意歪曲我的文章的人,我与他没有共同语言。</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9:30:09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4 08:5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4 8:34:06的发言:</B><FONT size=1>试举一些<U>名联</U>: </FONT>
<P><FONT size=1></FONT>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1、黄鹤一去〔动〕不复返,白云千〔数〕载〔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FONT>
<P><FONT size=1>容禀浅见:</FONT></P>
<P><FONT size=1>1.此乃诗联.</FONT></P>
<P><FONT size=1>2.此诗是名诗,不等于此诗联是名联.</FONT></P>
<P><FONT size=1>3.此只不过是诗联,而非对联.</FONT></P>
<P><FONT size=1>4.此非对联,自然更非名对联.</FONT></P>
<P><FONT size=1>5.不复返,空悠悠,无论如何放宽,也无法对仗,故此非对联.</FONT></P>
<P><FONT size=1>6.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则可放宽对仗.</FONT></P>
<P><FONT size=1>7.但"黄鹤一去,白云千载"可放宽对仗的理由,恰恰在于:把"一去"视为一个时刻或一段时光,从而可放宽到与"千载"对仗.此时,去,已动词名词化了.</FONT></P>
<P><FONT size=1>由此看来,你的古文底子还待增厚.恕我直言了.</FONT></P>
<P><FONT color=#0033ff size=7>哦,你在举"<U>名联</U>"!而事实上它连"对联"都不是!!!!!!!!!!!!!!!!!!!!!你为何没一点承认错误的勇气,还要文过饰非呢?</FONT></P></DIV>
<P><FONT size=6>这就是先生的“<FONT color=#f70909><U>实事求是</U>地探究问题</FONT><FONT color=#000000>”吗? 先生自己反省一下吧,您有丝毫承认错误的勇气吗?</FONT></FONT></P>

<P><FONT size=6>以后先生的帖子,恕不奉陪。</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10:06:07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4 09:11
<P><FONT color=#f70909 size=5>再重复发一遍,这就是先生的“实事求是讨论问题”。</FONT></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3 11:34:23的发言:</B>

<P><FONT size=4>"是完形审美<U>错觉</U>在起作用。"</FONT></P>
<P><FONT size=4>这足以说明其非正格,而系变格.否则,何必要靠"<U>错觉</U>"而起作用呢?</FONT></P>
<P><FONT size=4>变格甚多,有利于克服对联过份追求正格所带来的某种刻板性,使对联的表达更臻丰富多彩.故允变格在对联花园中大放其彩.</FONT></P>
<P><FONT color=#f70909 size=5>但否定正格,而以变格作主格,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误导,易陷入理论误区.</FONT></P></DIV>
<P><FONT size=5>我的原文如下:</FONT></P>
<P><FONT size=4>我们必须明白,对仗的对称法度不是严谨的物理学定律或数学定律,<FONT size=5><FONT color=#f70909>无论是“实对实虚对虚”也好,还是“词性一致”也好,<FONT color=#0968f7 size=6>它们只是一般规律,没有这些一般规律的规定,就不可操作</FONT></FONT></FONT><FONT size=6>;</FONT>但它们不是铁律,不允许丝毫超越。在对联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受审美活动性质的影响,<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FONT color=#0000ff size=6>个别地方</FONT>“出律”的</FONT>;</FONT>允许合理的“出律”,才能真正达到修辞手法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FONT></P>
<P><FONT size=4></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9:15:25编辑过]


作者: 东家    时间: 2007-7-24 09:28
<P>一个人想要成名,找个名人来穷追猛打</P><P>用腥辣的字眼吸引人。</P><P>胡说八道反正不用钱还会有不少粉丝的。</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4 10:3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不惑的青春</I>在2007-7-22 21:43:30的发言:</B>
<P 0pt? 0cm><B>一、孙逐明先生引用王力先生的一些论点:

</B>
<P>
<P 0pt? 0cm>“骈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但事实上是这样做的。”〔注1〕“如果进一步分析,骈偶不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注2〕



<P>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凡用作主语、宾语的,一律看成名词。用作定语的,除‘之’字隔开的名词外,名词和形容词被看成一类,相互配对。用作状语的,一般都看成副词。用作叙述句谓语中心词的,一般都看成动词;如果后面不带宾语,那么,认为同属一类,相为对仗。”〔注9〕



<P></FONT>
<P>
<P 0pt? 0cm>“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



<P>
<P>
<P 0pt? 0cm>
“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上文已经讲过了。此外还有三种特殊的对仗:第一是数目对……第二是颜色对……;第三是方位对……。”“名词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等。……凡同一小类相对,词性一致,句型又一致,叫做工对(就是对得工整)。”



<P>
<P>
<P 0pt? 0cm>“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 〔注7〕



<P>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我说在对对子的时候,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其实这是不对的。“对对子”实际上是概念对概念,而不是同类的词相对。概念和词性虽然是密切联系的,并不是同一的东西。我那样混为一谈,仍然是不对的。”</FONT>
<P>
<P>
<P 0pt? 0cm>
“在诗句里面,不工的对仗也并不是没有,有时候,工整的对仗和高雅的诗意不能两全的时候,诗人宁愿牺牲牺牲对仗来保存诗意。”



<P>
<P>
<P 0pt? 0cm>“本来,对仗很难字字工整;但只要每联有一大半的字是工对,其它的字虽差些,也已经令人觉得很工。尤其是颜色,数目和方位,如果对得工了,其余各字就跟着显得工。这是仔细体会得出来的。”



<P>
<P>
<P 0pt? 0cm><B>二、孙逐明先生的一些观点:



<P></B>
<P>
<P 13.5pt; WORD-BREAK: break-all?><FONT face=宋体>概括来说,词性相同相对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词性也可相对。其条件有两个:</FONT><FONT face=宋体>1、句法成分相同时,不同词性可对;
2、字类相同时,句法成分和词性都不同时也可对。
</FONT><FONT face=宋体>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能够形成对仗对称的基本方式有三种:



<P></FONT>
<P>
<P 13.5pt; WORD-BREAK: break-all?><FONT face=宋体>一是“字类相同”,二是“词类相同”,三是“语法结构一致”〔这三种方式有交叉现象〕。从形成对称美感的力度来看,“字类相同”最高,“词性一致”次之,“成分相同”最次。当“字类相同”、“词性(原文为成分应该是笔误)相同”、“成分相同”不能兼顾的时候,力度最强的“字类相同”具有优先权,“词性一致”次之,“成分相同”最次。</FONT>
<P 13.5pt; WORD-BREAK: break-all?><FONT face=宋体><B>不惑的青春:大家看看这些观点是否超出了王力先生的上述论述。



<P></B></FONT>
<P>
<P 13.5pt; WORD-BREAK: break-all?><FONT face=宋体><B>三、谈谈孙逐明先生论王力对词类标准论述的疏漏和错误的看法



<P></B></FONT>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对于词类标准,王力曾经有过彷徨。他早年在《汉语语法纲要》里说:“汉语里,词的分类,差不多完全只能凭着意义来分。”他的《汉语诗律学》和牵涉到诗律的《古代汉语》是沿袭马建忠的体系,主要根据词汇意义分类。



<P></FONT>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王力后期改变了看法。他在1952年《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一文里检讨了自己早年“词汇意义”标准的不足,表示要采用“词汇意义”“语法功能”和“形态标志”三种标志相互结合综合判断词性。〔注11〕。



<P></FONT>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B>不惑的青春:随着认识的加深而拓展、扩充乃至改变自己的观点是正常的。



<P></B></FONT>
<P>
<P brea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4 11:26
<P>以己昏昏,使人昭昭</P>
<P>                               -----评孙逐明以偏盖全的研究方法
L翠拨青松:</P>
<P>    昨天看到了一篇总固顶帖子:《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严重误导》(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对王力教授大加挞伐,攻击的切入点是王力的对仗理论.他的文章中用了很多诸如王力"糊弄"之类的贬义词,似乎王力是不讲科学精神,以偏盖全的伪学者.</P>
<P>[备注:该文原题目:《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严重误导》,因联友的指责,后改为《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但实质内容没有改变,全文仍然充满指责王力误导联界的词语.失误,是无意,误导,有主观故意,所以感到作者不诚实,题目有掩人耳目之嫌]</P>
<P>  可是我看了孙某的第一部分就已经发现,以偏盖全的恰恰是孙某本人.孙某在文章一开始先使用了一堆令人眼花撩乱的."...学",如"传统语法学""常规语法学.""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传统成分结构语法学"“传统成分结构语法学”.特殊的“比较语法学”....定义混乱,使你不知所云.其实这里矛盾百出.如语法学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学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却又说是两个并列的分支.不对何来好?
  
  
  孙逐明答:
  
<FONT size=3>  关于“传统语法学”“传统成分结构语法学”之类的名称,先生自己查阅一下语言学概论,我没有精力照抄原文。先生在网上应当能够查到。
  语法学和修辞学的区别,这是关键,我照抄一点原文:“ 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语言三要素指得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从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来看是不同的,修辞所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语言三要素要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通不通、行不行的问题。修辞与语言三要素又是有联系的,有时某种修辞手段的运用,跟对应的某一语言要素直接有关。”

  网上也有:</FONT><a href="http://www.blogcn.com/u2/16/78/xhlian/blog/47044200.html" target="_blank" ><FONT size=3>http://www.blogcn.com/u2/16/78/xhlian/blog/47044200.html</FONT></A><FONT size=3>  
  希望先生批评别人的时候,先自己多看看基础书才好。</FONT></P>
<P>
  
L翠拨青松:</P>
<P>    接着开始立论:王力"对仗形式理论的研究以王力教授最力","王力完全用现代语法成分分析法来解析对仗格律,是不正确的,它给对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众所周知,王力是研究古代汉语的.对古代汉语研究者无出其右.你这里说他"完全用现代语法分析法"是毫无根据的武断"</P>
<P>   孙说:(所引均为修改后的文稿,下同)"对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尤以近体诗和对联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 "开宗明义就是错误的.对仗首先是语法问题,离开语法谈何修辞?孙立论的立足点就已经偏离了大方向.
   
<FONT size=3>   孙逐明:
   还是这一段文章:
   “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语言三要素指得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从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来看是不同的,修辞所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语言三要素要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通不通、行不行的问题。修辞与语言三要素又是有联系的,有时某种修辞手段的运用,跟对应的某一语言要素直接有关。”</FONT>
   
   
L翠拨青松:
   接着孙说:王力仍然摆脱不了先入为主的偏见,把“语法结构相同”视为正格。其实“字面相对”才是古人写作对联的正轨。--这是你以偏盖全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请看到底是谁怀有偏见:你言之凿凿的说:“然而,一个无可辩驳的铁的实事是:无论是古今对联〔即便是律式对联---注意又一个新名词〕,还是古今近体对仗,句法结构和词性不一致的现象均非常普遍,绝非个例〔详见后文〕。王力的实例分析其实是以偏概全,把大家给误导了。 ----就因为你摸到了象脚,就说大象像柱子。想误导大家的其实正是你这篇大作。我们听你的,真就上当了。你把王力已经指出的支流当成了主流,把变格当成了正格,这应归因于你总想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的心态不正,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P>
<P><FONT size=3>孙逐明答:
下面是我的原文:
我们必须明白,对仗的对称法度不是严谨的物理学定律或数学定律,无论是“实对实虚对虚”也好,还是“词性一致”也好,它们只是一般规律,没有这些一般规律的规定,就不可操作;但它们不是铁律,不允许丝毫超越。在对联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受审美活动性质的影响,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个别地方“出律”的;允许合理的“出律”,才能真正达到修辞手法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FONT></P>
<P>
L翠拨青松:
   接着你又无中生有崇人听闻的说“受王力教授的误导,当今某些权威对联理论家甚至把“词性一致”当成了律式对联合格与否的惟一尺度“------这是你的又一武断。我不知你所指某些权威对联理论家是指谁?所有评联者,不会那么机械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4 18:41
<FONT size=1>试举一些<U>名联</U>: </FONT><P><P><FONT size=1></FONT></P><P><FONT size=1></FONT></P><P><FONT size=1>1、黄鹤一去〔动〕不复返,白云千〔数〕载〔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FONT></P><P><FONT size=1></FONT> </P><P><FONT size=1></FONT> </P><P><FONT size=1>还"试举 ",而且把<U>此二诗句所成诗联(非对联)</U>作为<U>你的重要立论(对联理论)依据摆在第一例,靠此否定王力,真是你的杰作!</U></FONT></P>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4 19:20
<P><FONT color=#ff0000 size=5>诗联:</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5>1.律诗,八句,分起联.颔联.颈联.尾联.</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5>2.只颔联.颈联才一般要求对仗.</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5>3.起联.尾联,一般不对仗.</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5>4.若非律诗,则颔联.颈联也不要求对仗.</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5>非用对仗的诗联,来发挥你的楹联理论的创新见解,谁也望尘莫及!</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5></FONT> </P>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4 19:49
<P>你通过砸王力已经达到了扬名的目的,所以拒绝批评是预料之中的.</P><P>看来是王力也误导了你,以致于陷在你那理论的泥潭里难以自拔,继续研究你的字类相对吧.</P><P>你举例为何不举被某论坛"开除联籍"的名联呢?哪里开除了他们,你最好到哪里辩论去.</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4 20:0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4 18:41:52的发言:</B>
<FONT size=1>试举一些<U><FONT color=#ff0000 size=7>名联</FONT></U>: </FONT>
<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1、黄鹤一去〔动〕不复返,白云千〔数〕载〔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FONT></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还"试举 ",而且把<U>此二诗句所成诗联(<FONT color=#ff3300 size=7>非对联</FONT>)</U>作为<U>你的重要立论(对联理论)依据摆在第一例,靠此否定王力,真是你的杰作!</U></FONT></P></DIV>
<P><FONT size=7>先生居然不脸红!</FONT></P>[em01][em01][em01][em01]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4 20:1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翠拨青松</I>在2007-7-23 16:10:55的发言:</B>
<P><FONT color=#000000 size=3>其实这里矛盾百出.如语法学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FONT color=#f73809 size=5>修辞学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却又说是两个并列的分支.不对何来好</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   </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   孙说:(所引均为修改后的文稿,下同)"对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尤以近体诗和对联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 "开宗明义就是错误的.<FONT color=#ff0000 size=5>对仗首先是语法问题,离开语法谈何修辞?孙立论的立足点就已经偏离了大方向.</FONT></FONT></P></DIV>
<P><FONT color=#000000 size=6>先生也是一样不脸红!</FONT>

<P><FONT size=6></FONT>  

<P><FONT size=3>“ 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语言三要素指得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FONT size=6><FONT color=#f73809>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从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来看是不同的,修辞所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FONT><FONT color=#0000ff>语言三要素要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通不通、行不行的问题。</FONT></FONT>修辞与语言三要素又是有联系的,有时某种修辞手段的运用,跟对应的某一语言要素直接有关。”</FONT></P>
<P><a href="http://www.blogcn.com/u2/16/78/xhlian/blog/47044200.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3>http://www.blogcn.com/u2/16/78/xhlian/blog/47044200.html</FONT></A><FONT size=3>  见</FONT></P>[em01][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20:14:51编辑过]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4 20:14
<P><FONT size=4>变格甚多,<U>有利于克服对联过份追求正格所带来的某种刻板性,使对联的表达更臻丰富多彩.</U>故允变格在对联花园中大放其彩.</FONT></P><P><FONT size=4><U>但否定正格,而以变格作主格,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误导,易陷入理论误区.</U></FONT></P>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4 20:20
<P><FONT size=6><b><FONT color=#000066>孙逐明先生:</FONT></b></FONT></P><P><FONT size=6><b><FONT color=#000066>你的理论至少还很不成熟,许多方面不堪一击,而且听不进忠谏,</FONT></b>该脸红的是你,而非我与青松.</FONT></P>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5 06:11
<P><FONT color=#c43c3c size=4><b>我还是要忠告作者几句:</b></FONT></P>
<P><FONT color=#c43c3c size=4><b>尊重师长,尊重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FONT></P>
<P><FONT color=#c43c3c size=4><b>做学问,先做人.你的知识,来源于这些先人和师长.在他们的基础上你可能有新发现,也可能发现他们有谬误之处,但你首先在立场和态度上要端正.不能像本楼主一样,对师长抱嘲讽的态度.这是本人决不赞成的.例如:</b></FONT></P>
<P 0pt? 0cm><FONT size=3>《<B normal?>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严重误导</B>》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 对<st1:PersonName ProductID="王力" w:st="on">王力</st1:PersonName>先生和其他人的评语:(修改后的文稿在态度上没有改变)
</FONT>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王力还在《汉语诗律学》里用大量近体对仗实例详细分析了句法和词性的一致,<B normal?><I normal?>似乎</I></B>显得证据确凿。”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王力的实例分析其实是以偏概全,<B normal?><I normal?>把大家给糊弄</I></B>了。”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B normal?><I normal?>“受<st1:PersonName ProductID="王力" w:st="on"><st1:PersonName ProductID="王力" u1:st="on">王力</st1:PersonName></st1:PersonName>教授的误导</I></B>,当今某些权威。。。”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王力完全用现代语法成分分析法来解析对仗格律,是一个<B normal?><I normal?>根本性的误导,它把对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引入了歧途</I></B>。现在是正本清源的时候到了。”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王力仍然摆脱不了先入为主的<B normal?><I normal?>偏见</I></B>,...把“语法结....<B normal?><I normal?>此说有严重误导</I></B>。“王力把修辞学的“字类”等同于语法学的“词类”已经<B normal?><I normal?>偷换了概念</I></B>了。“可是大家对这种立法性质的“词性不一致可相对”的情况竟然视而不见,仍然迷信“词性必须一致”,可见权威的误导是何等地<B normal?><I normal?>蛊惑人心</I></B>。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现代对联界<B normal?><I normal?>受王力的误导</I></B>,把句法结构一致和词性一致当成了对联的主要法度,促使对联的创作变得循规蹈矩,缺乏生气;不敢使用变格手法,创作不出“诗家语”,离诗学越来越远,<B normal?><I normal?>已经误入歧途</I></B>了。“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王力<B normal?><I normal?>不是不知道</I></B>“一贯性原则”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就是王力题的词。然而在此问题上他有更严重的疏漏和错误,<B normal?><I normal?>更深地误导着对联理论界“</I></B></FONT><B normal?><I normal?><FONT size=3> </FONT>
<P><FONT size=3></FONT></I></B>
<P><FONT size=3></FONT>
<P 0pt? 0cm><FONT size=3></FONT><B normal?><I normal?>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I></B>
<P><FONT size=3></FONT>
<P mso-line-height-alt: 12.0pt? break-all;><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王力<B normal?><I normal?>最大的失误</I></B>还在于他在《古代汉语》里面<B normal?><I normal?>不加任何解说</I></B>地提出:“凡用作主语、宾语的,一律看成名词。用作定语的,除‘之’字隔开的名词外,名词和形容词被看成一类,相互配对。用作状语的,一般都看成副词。用作叙述句谓语中心词的,一般都看成动词;如果后面不带宾语,那么,认为同属一类,相为对仗。”〔注12〕 </FONT>
<P><FONT size=3></FONT></FONT>
<P><FONT size=3></FONT>
<P mso-line-height-alt: 12.0pt? bre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5 08:51
<P><FONT size=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特定原因,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确带有某些情绪,以至于措辞有些偏激。所以在各位提出批评之后,我已经初步修改了部分明显不当的措辞,还有剩余的不当的措辞,我会继续修改的。</FONT></P>
<P><FONT size=4>除了措辞不当,我的基本观点是不会变的。</FONT></P>
<P><FONT size=4>我以为:王力先生对于古典诗律作了详尽的研究,功不可没。但是,他对于对仗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失误和疏漏,给对仗理论带来了很大的误导,联律界对于“词性一致”和“句型一致”几乎一边倒地无原则赞同就是明证。</FONT></P>
<P><FONT size=4>为了让对仗理论健康发展,是不是应该把王力先生的疏漏和失误造成的消极影响纠正过来,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历史是会给出公正的回答的。</FONT></P>
<P><FONT size=4>但是本论坛的城谿先生和L翠拨青松先生对我的态度是不公正的。二位对我的帖子,不是实事求是的以理服人地进行批评,而是无限上岗,大扣帽子;尤有甚者,此唱彼和,歪曲我的观点,把不属于我的错误论点强加在我头上,然后横加指责,大家有目共睹,我也无须再重复了,反正文字都在。</FONT></P>
<P><FONT size=4>我对于大家的正确意见是虚心接受的,是有事实可以为证。可是L翠拨青松先生和城谿先生对自己不公正的所作所为,不作丝毫检查,而是变本加厉,坚持对我的歪曲和指责。大家回过头去看看所有的帖子吧。只要这个论坛还在,只要这个帖子版主不删掉,它会经受历史的验证的。</FONT></P>
<P><FONT size=4>我也不想再说什么了,我还有很多正事要做。</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5 9:04:21编辑过]


作者: 日月为屏    时间: 2007-7-25 09:2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翠拨青松</I>在2007-7-25 6:11:13的发言:</B>
<P><FONT color=#c43c3c size=4><B>我还是要忠告作者几句:</B></FONT></P>
<P><FONT color=#c43c3c size=4><B>尊重师长,尊重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FONT></P>
<P><FONT color=#c43c3c size=4><B>做学问,先做人.你的知识,来源于这些先人和师长.在他们的基础上你可能有新发现,也可能发现他们有谬误之处,但你首先在立场和态度上要端正.不能像本楼主一样,对师长抱嘲讽的态度.这是本人决不赞成的.例如:</B></FONT></P>
<P 0cm 0pt?><FONT size=3>《<B normal?>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严重误导</B>》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 对<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力">王力</st1:PersonName>先生和其他人的评语:(修改后的文稿在态度上没有改变)
</FONT>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王力还在《汉语诗律学》里用大量近体对仗实例详细分析了句法和词性的一致,<B normal?><I normal?>似乎</I></B>显得证据确凿。”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王力的实例分析其实是以偏概全,<B normal?><I normal?>把大家给糊弄</I></B>了。”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B normal?><I normal?>“受<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力"><st1:PersonName ProductID="王力" u1:st="on">王力</st1:PersonName></st1:PersonName>教授的误导</I></B>,当今某些权威。。。”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王力完全用现代语法成分分析法来解析对仗格律,是一个<B normal?><I normal?>根本性的误导,它把对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引入了歧途</I></B>。现在是正本清源的时候到了。”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王力仍然摆脱不了先入为主的<B normal?><I normal?>偏见</I></B>,...把“语法结....<B normal?><I normal?>此说有严重误导</I></B>。“王力把修辞学的“字类”等同于语法学的“词类”已经<B normal?><I normal?>偷换了概念</I></B>了。“可是大家对这种立法性质的“词性不一致可相对”的情况竟然视而不见,仍然迷信“词性必须一致”,可见权威的误导是何等地<B normal?><I normal?>蛊惑人心</I></B>。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现代对联界<B normal?><I normal?>受王力的误导</I></B>,把句法结构一致和词性一致当成了对联的主要法度,促使对联的创作变得循规蹈矩,缺乏生气;不敢使用变格手法,创作不出“诗家语”,离诗学越来越远,<B normal?><I normal?>已经误入歧途</I></B>了。“ </FONT>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FON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王力<B normal?><I normal?>不是不知道</I></B>“一贯性原则”的重要性,《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就是王力题的词。然而在此问题上他有更严重的疏漏和错误,<B normal?><I normal?>更深地误导着对联理论界“</I></B></FONT><B normal?><I normal?><FONT size=3> </FONT>
<P><FONT size=3></FONT></I></B>
<P><FONT size=3></FONT>
<P 0cm 0pt?><FONT size=3></FONT><B normal?><I normal?>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I></B>
<P><FONT size=3></FONT>
<P break-all; 12.0pt? mso-line-height-alt:><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王力<B normal?><I normal?>最大的失误</I></B>还在于他在《古代汉语》里面<B normal?><I normal?>不加任何解说</I></B>地提出:“凡用作主语、宾语的,一律看成名词。用作定语的,除‘之’字隔开的名词外,名词和形容词被看成一类,相互配对。用作状语的,一般都看成副词。用作叙述句谓语中心词的,一般都看成动词;如果后面不带宾语,那么,认为同属一类,相为对仗。”〔注12〕 </FONT>
<P><FONT size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5 11:0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逐明</I>在2007-7-25 8:51:13的发言:</B>

<P><FONT size=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特定原因,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确带有某些情绪,以至于措辞有些偏激。所以在各位提出批评之后,我已经初步修改了部分明显不当的措辞,还有剩余的不当的措辞,我会继续修改的。</FONT></P>
<P><FONT size=4>除了措辞不当,我的基本观点是不会变的。</FONT></P>
<P><FONT size=4>我以为:王力先生对于古典诗律作了详尽的研究,功不可没。但是,他对于对仗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失误和疏漏,给对仗理论带来了很大的误导,联律界对于“词性一致”和“句型一致”几乎一边倒地无原则赞同就是明证。</FONT></P>
<P><FONT size=4>为了让对仗理论健康发展,是不是应该把王力先生的疏漏和失误造成的消极影响纠正过来,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历史是会给出公正的回答的。</FONT></P>
<P><FONT size=4>但是本论坛的城谿先生和L翠拨青松先生对我的态度是不公正的。二位对我的帖子,不是实事求是的以理服人地进行批评,而是无限上岗,大扣帽子;尤有甚者,此唱彼和,歪曲我的观点,把不属于我的错误论点强加在我头上,然后横加指责,大家有目共睹,我也无须再重复了,反正文字都在。</FONT></P>
<P><FONT size=4>我对于大家的正确意见是虚心接受的,是有事实可以为证。可是L翠拨青松先生和城谿先生对自己不公正的所作所为,不作丝毫检查,而是变本加厉,坚持对我的歪曲和指责。大家回过头去看看所有的帖子吧。只要这个论坛还在,只要这个帖子版主不删掉,它会经受历史的验证的。</FONT></P>
<P><FONT size=4>我也不想再说什么了,我还有很多正事要做。</FONT></P>
</DIV>
<P>是的.我也有许多正事要做.若不是因抬举你的贴到总固定位置,我也不会见到和理你的帖子.但你自己不尊重自己,用这种狂妄的态度对待王力,忍无可忍,才决定浪费时间批驳你.
<P>你是不用改变自己的论点.因我没有看出你和王力的观点有何本质的不同,你只是延续了王力的观点,把王力说的支流,用以偏盖全的研究方法说成主流,得出的结论不同而已.</P>
作者: 城谿先生    时间: 2007-7-25 12:02
<P><FONT size=3>它们只要遵守一个前提,具有某种相同属性,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就行。</FONT></P>
<P><FONT size=3>1.基本的,句式结构相同,才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FONT></P>
<P><FONT size=3>2.经常性出现的,词性一致,才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FONT></P>
<P><FONT size=3>3.变通性的,放宽到字面相对,即可或明或暗地在一定范围内借对,才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FONT></P>
<P><FONT size=3>1与2为正格,3为变格.</FONT></P>
<P><FONT size=3>孙先生立论,无非是认可变格亦实为正格.</FONT></P>
<P><FONT size=3>其实,变通性的,放宽到字面相对,即可或明或暗地在一定范围内借对,有很多技巧与限制.如:</FONT></P>
<P><FONT size=3>(1)在一定范围内有成功借对的可能,不允乱来.</FONT></P>
<P><FONT size=3>(2)借对非随心所欲,而当限制在一定范围,不可失度.</FONT></P>
<P><FONT size=3>(3)借对有很多技巧,有必要借鉴前贤.</FONT></P>
<P><FONT size=3>(4)借对,要有相对的合理性,活而不乱,能自圆其说.</FONT></P>
<P><FONT size=3>由此可以看出,3确系变格.</FONT></P>
<P><FONT size=3>我们与孙先生分歧点关键在此.</FONT></P>
<P><FONT size=3>此外,对一些前贤诗句或联句的理解,我们认为孙先生的确有误,应认帐.</FONT></P>
<P><FONT size=3>再者,王力之论,可挑刺,可发展,可创新,但应敬重,应肯定,应继承.全盘否定,未免失当.</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5 12:03:05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5 12:2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5 12:02:00的发言:</B>
<P><FONT size=3>它们只要遵守一个前提,具有某种相同属性,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就行。</FONT></P>
<P><FONT size=3>1.基本的,句式结构相同,才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FONT></P>
<P><FONT size=3>2.经常性出现的,词性一致,才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FONT></P>
<P><FONT size=3>3.变通性的,放宽到字面相对,即可或明或暗地在一定范围内借对,才能够形成对称愉悦美感</FONT></P>
<P><FONT size=3>1与2为正格,3为变格.</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孙先生立论,无非是认可变格亦实为正格.</FONT></P>
<P><FONT size=3>其实,变通性的,放宽到字面相对,即可或明或暗地在一定范围内借对,有很多技巧与限制.如:</FONT></P>
<P><FONT size=3>(1)在一定范围内有成功借对的可能,不允乱来.</FONT></P>
<P><FONT size=3>(2)借对非随心所欲,而当限制在一定范围,不可失度.</FONT></P>
<P><FONT size=3>(3)借对有很多技巧,有必要借鉴前贤.</FONT></P>
<P><FONT size=3>(4)借对,要有相对的合理性,活而不乱,能自圆其说.</FONT></P>
<P><FONT size=3>由此可以看出,3确系变格.</FONT></P>
<P><FONT size=3>我们与孙先生分歧点关键在此.</FONT></P>
<P><FONT size=3>此外,对一些前贤诗句或联句的理解,我们认为孙先生的确有误,应认帐.</FONT></P>
<P><FONT size=3>再者,王力之论,可挑刺,可发展,可创新,但应敬重,应肯定,应继承.全盘否定,未免失当.</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DIV>
<P>
<P><FONT color=#000000 size=6>城谿先生真的不害臊,我的原文在此:</FONT></P>
<P><FONT color=#f73809 size=4><FONT size=6>概括来说,词性相同相对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词性也可相对。</FONT><FONT color=#000000>其条件有两个:</FONT><FONT color=#000000>1、句法成分相同时,不同词性可对;
2、字类相同时,句法成分和词性都不同时也可对。</FONT></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我们必须明白,对仗的对称法度不是严谨的物理学定律或数学定律,<FONT size=5><FONT color=#f70909>无论是“实对实虚对虚”也好,还是“词性一致”也好,<FONT color=#0968f7 size=6>它们只是一般规律,没有这些一般规律的规定,就不可操作</FONT></FONT></FONT><FONT size=6>;</FONT>但它们不是铁律,不允许丝毫超越。在对联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受审美活动性质的影响,<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FONT color=#0000ff size=6>个别地方</FONT>“出律”的</FONT>;</FONT>允许合理的“出律”,才能真正达到修辞手法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FONT></P>
<P><FONT size=4></FONT></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5 12:31:24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5 12:50
<P>不说了,老这么诡辩下去没意思。</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5 15:21
<P>修订稿先发在这里。</P>

<P>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
〔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P>
<P>
导言</P>
<P>对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尤以近体诗和对联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本文主要研究近体诗对仗形式规则,其基本原则也适应于以近体对仗为楷模的对联。
对仗形式理论的研究以王力教授最力,他在四本诗词格律著作《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十讲》《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论》和《古代汉语》里用语法分析法详尽地分析了对仗。王力先生的研究是富有成效的,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继续研究对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也应该指出,王力先生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疏漏和失误,客观上给对仗理论造成了误导。
王力的主要观点表述为:“骈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古代虽没有这些语法术语,但事实上是这样做的。”“如果进一步分析,骈偶不仅要求整体对称,而且上下联内部的句法结构也要求一致: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注1〕
“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上文已经讲过了。此外还有三种特殊的对仗:第一是数目对……第二是颜色对……;第三是方位对……。”“名词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等。……凡同一小类相对,词性一致,句型又一致,叫做工对(就是对得工整)。”〔注2〕
王力还在《汉语诗律学》里用大量近体对仗实例详细分析了句法和词性的一致,显得证据确凿。因此王力的“语法分析法”长期到大多数人的首肯,“结构一致”和“词性一致”基本成了理论界的共识,很难有人逃脱这两条基本原则。我所看到赞同“两个一致”的对联理论家就不下十四家。
最近中国楹联学会网的《对联语法规则》也明确地归纳为两条:“词性一致”和“结构对应”,外加一些例举式的附则。
然而,一个无可辩驳的铁的实事是:无论是古今对联〔即便是遵循近体诗律写作的对联〕,还是古今近体对仗,句法结构和词性不一致的现象均很普遍,绝非个例〔详见后文〕。
受王力教授的影响,中华楹联学会网的版主甚至把“词性一致”当成了对联合格与否的惟一尺度,很多古今名联仅因一个词语词性不同就被视为“鱼目混珠”的不合格作品。
王力完全用现代语法成分分析法来解析对仗格律,大方向有误,它给对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消极的影响。</P>
<P>
一、 对仗根本不属于语法学范畴而属于修辞学,</P>
<P>
对仗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最常见的辞格,修辞著作一般称它为“对偶”。
对仗根本不属于语法学范畴,而属于修辞学。
语法学和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俗地说,语法学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学解决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
对仗正是这样一个为了提高对联语言表达能力的辞格。
与其它辞格稍有不同,对仗对语法关系的依赖性更强。尽管如此,既然是辞格,它必然有更重要的修辞学特征,以区别于常规语法学。
只有彻底弄清了对仗的修辞学特征,才能解开对仗格律理论之谜。</P>
<P>二、 对仗采用的是“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并非“传统成分结构语法学”</P>
<P>    语法学主要归纳“组词成句”的语法规律。当今大家采用的一般是“成分分析法”的“传统语法学”。古人缺乏成熟的句法理论,根本没有能力全面考察句子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古人运用对仗修辞时并不关心〔也是没有能力关心〕句子自身的成分关系,更不关心自身属于什么句型〔如陈述描写句、单复句之类〕,它只考察两个句子相对应的语言单元有无共同属性,能否形成对称。采用的根本不是“传统语法学”,而是一种特殊的“比较语法学”,可称之为“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
“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的基本语言单元是“字”〔大致上等于单音词和语素〕,根据词汇意义区分“字类”,通过字面“对类”〔即要求“字类”相同〕,以此达到对称的目的。由此而形成的对称结构,可称之为“字类对称叠加结构”〔简称“字类结构”,下同〕。
“传统成分分析法语法学”里与对称有关的部分,对仗会予以利用;而与对称无关的语法现象,对仗不予理睬或予以淡化。
由于古人写对子只关心“字类”是否对称,并不关心成分结构是否对称,所以并非所有对仗的“句子成分结构”都相同。
后来王力也意识到了“句型〔成分〕一致”的不全面,他在《诗词格律》一书里补充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注3〕近人胡自立先生就发现了大量句法成分不同的对仗实例〔本节参考了他的研究〕。
那些“语法成分”不同的对仗,其“字类结构”却是相同的。例如:
1、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清联:《黄鹤楼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5 15:22
<P>
五、修辞学注重主观感性的直觉,语法学注重客观理性的分析。</P>
<P>
语法学旨在归纳语言内在的规律,所以尽量排除主观感性直觉的干扰,注重冷静客观的理性分析。
修辞学旨在加强语言的感染力,所以更注重主观感受,重视感性直觉的审美判断。
从现代语法学的观点来观察,能够造成对称美感的属性是很多的,归纳起来无非三类:
一是词汇意义,二是语法功能,三是语法范畴之外的属性,如回文对,双声对,叠韵对等等。
对联里面,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是形成对称的主要手段。词汇意义的对称美感最易被感性直觉察知,处于对称判断的首位;而语法功能的对称美感需要理性的分析,处于对称判断的从属地位。
阅读欣赏对联是一种审美感知活动,在此审美过程中,谁给读者的感官造成“对称”印象最强,我们就会根据谁作出对称与否的判断,其余的就会忽略不计。
古人对于字类的划分和对类的规则,也可以清楚看出古人对于主观直觉的依赖和关注。
古代的“字类”,助字分得最粗,而且几乎所有的助字都可以相通对类;实字和虚字区分得较细,特别是实字分得特别细。《缥缃对类大全》将词类分成“天文”、“地理”、“时令”、“花木”、“鸟兽”、“宫室”、“器用”、“人物”等等十九个门类;王力的《汉语诗律学•对仗的种类》也将“对类”划分成十一类二十八门诸如“天文”“地理”等等若干大类,大类下还细分小类。这些小类最主要的就是“实字”。形容词里面还特别提出来自成一个“颜色”类。对仗主张小类精细对类,以形成工对。这就是古人充分利用词汇意义对感性直觉的冲击力度造成对称美的典型表现。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能够形成对仗对称的基本方式有三种:
一是“字类相同”,二是“词类相同”,三是“语法结构一致”〔这三种方式有交叉现象〕。
从形成对称美感的力度来看,“字类相同”最高,“词性一致”次之,“成分相同”最次。
当“字类相同”、“成分相同”、“成分相同”不能兼顾的时候,力度最强的“字类相同”具有优先权,“词性一致”次之,“成分相同”最次。
以阮元为杭州贡院所撰的名联为例:</P>
<P>下笔千言〔名〕,正槐子黄时,桂花香里;
出门一笑〔动〕,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P>
<P>此联的首句,当我们初读它们的时候,第一直观感性印象必定是“言、笑”词汇意义的同类相关和“千、一”词汇意义的强烈对比。这里的“千、一”已不是确切的数量实指,而是“多”与“少”的对比;它给我们强烈感觉是:在屋子里面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地写文章,出得门来,是“欣欣然地微微一笑”,一位满腹经纶又洒脱的诗人形象便跃然纸上。除了有语法分析癖好的人,有谁还会去注意什么“名动形”“主谓宾”呢?
又比如:“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牺牲”和“日月”给我们感官直觉最强烈的印象是鲜明的“同义字相连”的特征,有此强烈印象,哪还会去考虑什么词性和成分关系呢?又有谁会去翻箱倒柜去查核典章古籍判别词性呢?
当然,理性思维在对联的审美过程中也不是全然无用。
首先,从创作角度看,不可能完完全全做到字类全部相同,往往需要语法功能的对称来作补充。
其次,从欣赏角度看,长期的欣赏习惯已经对于“对称”有了强烈的期望值。当词汇意义对称产生破缺的时候,习惯使然,自然会迫使我们稍微作理性的思考,分析功能的对称。例如读这样的对联: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镜”本为名词,对应的“吟”却是动词,对称美感破缺了,读者自然会上下观察比较,顿悟原来“镜”活用动词,作“照镜”改,于是对称破缺被补充,审美愉悦得到满足了。
对联欣赏是一种审美愉悦活动,若把它变为冷冰冰的语法分析和解剖,怎么能够正确理解对仗修辞的本质特征呢?</P>
<P>
六、不以辞害义和审美错觉</P>
<P>
修辞学有一个重要原则:不以辞害义。就是说当修辞妨碍词义表达的时候,应当放弃修辞。这一原则完全适用与对仗修辞格。
王力就正确地指出:“在诗句里面,不工的对仗也并不是没有,有时候,工整的对仗和高雅的诗意不能两全的时候,诗人宁愿牺牲牺牲对仗来保存诗意。”〔注7〕王力接着举了几个实例:
1、 几〔代〕度〔名〕听鸡过白日,亦〔副〕曾〔副〕骑马咏红裙。〔白居易《寄殷协律》〕〕
2、 逐〔动〕北〔名〕自喑深碛路,长〔形〕嘶〔动〕谁念静边功。〔储嗣宗《骢马曲》〕
3、 尘埃一〔副〕别〔动〕杨朱路,风月三〔数〕年〔名〕宋玉墙。〔唐彦谦《离鸾》〕
4、 吾〔代〕道〔名〕凭温酒,时〔名〕晴〔动〕付拥炉。〔唐庚《除夕》〕
古今名联这种情况也很常见,自不必举例。
值得注意的是,王力并不认为它们“不合格”,只是说它们“不工稳”而已。
这种不以辞害义的不工,在历代名诗人的诗作里面并非个别现象。</P>
<P>在对仗的限制中,最苛严的应当是作谓语的动词,它一般是不允许与名词相对的;若相对,名词往往是兼类或活用为动词。
然而这规则也并非铁律,类似于“下笔千言,出门一笑”的对仗句,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5 15:3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逐明</I>在2007-7-25 12:27:56的发言:</B>


<P>
<P><FONT color=#000000 size=6>城谿先生真的不害臊,我的原文在此:</FONT></P>
<P><FONT color=#f73809 size=4><FONT size=6>概括来说,词性相同相对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词性也可相对。</FONT><FONT color=#000000>其条件有两个:</FONT><FONT color=#000000>1、句法成分相同时,不同词性可对;
2、字类相同时,句法成分和词性都不同时也可对。</FONT></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我们必须明白,对仗的对称法度不是严谨的物理学定律或数学定律,<FONT size=5><FONT color=#f70909>无论是“实对实虚对虚”也好,还是“词性一致”也好,<FONT color=#0968f7 size=6>它们只是一般规律,没有这些一般规律的规定,就不可操作</FONT></FONT></FONT><FONT size=6>;</FONT>但它们不是铁律,不允许丝毫超越。在对联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受审美活动性质的影响,<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FONT color=#0000ff size=6>个别地方</FONT>“出律”的</FONT>;</FONT>允许合理的“出律”,才能真正达到修辞手法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FONT></P>
<P><FONT size=4></FONT></P>


</DIV>
<P>
<P>我现在在工作。作为休息,回你几句玩玩:</P>
<P>首先说你这样解释是诡辩。既然承认词性相对是“主体”,而且“承认这是一般规律”,“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词性也可相对”,而且承认这样做是“有可能出律的”,那你还强词夺理死乞白赖地争个啥劲?这不是自打嘴巴吗?人家好心教教你,可没有破口,你反而骂人家“不害臊”,到底是谁不害臊?真让人笑掉大牙!!!</P>[em01][em01][em01]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5 15:46
为了节省版面资源,就不全文引用你的大作了。你也不用玩文字游戏,这唬不了人。我替你总结一下你的逻辑:词性相对是语法学范畴,字类相对是修辞学范畴------对偶应属于修辞学范畴-----所以用语法学范畴的词性相对定义对偶是方向性错误-------所以应该用字类相对定义对偶----所以王力说得直流字类相对才应是正规------所以目前对联理论是错误的,应该统一到你的理论上来。这明显的是运用了偷换概念的诡辩学伎俩。OK?[em01]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5 15:5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逐明</I>在2007-7-25 12:50:42的发言:</B>

<P>不说了,老这么诡辩下去没意思。</P></DIV>

你承认是诡辩就好。但想骂完人就跑就不应该了吧?你把批评你的人骂跑,再在杂志上通过批王力出名,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呀![em01]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5 16:03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000066><EM><b>以下是引用孙逐明</b>2007-7-24 20:14:51的发言</EM></FONT></DIV><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翠拨青松</I>在2007-7-23 16:10:55的发言:</B> </DIV><P><FONT color=#000000 size=3>其实这里矛盾百出.如语法学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FONT color=#f73809 size=5>修辞学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却又说是两个并列的分支.不对何来好</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   </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   孙说:(所引均为修改后的文稿,下同)"对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尤以近体诗和对联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 "开宗明义就是错误的.<FONT color=#ff0000 size=5>对仗首先是语法问题,离开语法谈何修辞?孙立论的立足点就已经偏离了大方向.</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6>先生也是一样不脸红!</FONT></P><P><FONT size=6></FONT> </P><P><FONT size=6>----笑话!我认真地撰文批驳你用歪理诬蔑攻击王力,有什么可脸红的?因此引起你的破口骂人,我看你是连脸都不要了吧?</FONT></P>[em01][em01]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5 16:5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翠拨青松</I>在2007-7-25 15:53:11的发言:</B>


你承认是诡辩就好。但想骂完人就跑就不应该了吧?你把批评你的人骂跑,再在杂志上通过批王力出名,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呀![em01]</DIV>
<P>先生的本事就是歪曲别人的话。

谁诡辩,让大家来评论吧。</P>
<P>两个一致是不是误导,让历史作结论吧。</P>
<P>和你们说话真没意思。懒得搭理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5 17:34:26编辑过]


作者: 路遥知马力    时间: 2007-7-26 08:2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逐明</I>在2007-7-24 8:45:49的发言:</B>


<P>
<P><FONT size=4><FONT size=5><FONT color=#ff0000>先生屡次故意歪曲我的原意,然后横加批评,</FONT><FONT color=#ff3300>21楼22楼就是明证,这次的帖子先生又是一样。</FONT></FONT>我的原文如下:</FONT></P>
<P><B>论对仗理论中王力语法分析法的失误
</B></P>
<P><FONT size=1></FONT>
<P><FONT size=1><B></B></FONT></P>
<P><FONT size=1><B></B></FONT>
<P><FONT size=1><B></B></FONT>
<P><FONT size=1><B></B></FONT></P>
<P><B></B>
<P align=center><B></B>
<P><FONT size=1><B></B></FONT></P>
<P><FONT size=4>〔湖南省益阳市〕孙则鸣</FONT> </P>
<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导言</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 size=6>对仗</FONT>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修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FONT><FONT size=4><FONT color=#f73809>尤以<FONT size=6>近体诗和对联</FONT>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FONT><FONT color=#f73809> </FONT></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对仗形式理论的研究以<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力">王力</st1:PersonName>教授最力,他在四本诗词格律著作《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十讲》《诗词格律》和《古代汉语》里用语法分析法详尽地分析了对仗。</FONT><a href="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252"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ff size=6>本文</FONT></A><FONT color=#ff0000 size=4><FONT color=#0000ff size=6>主要研究王力所归纳的近体对仗</FONT>形式规则,其基本原则也适应于<FONT size=5>以</FONT><FONT size=6>近体对仗为楷模的律式对联</FONT>。</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4>按:并非“对联”才叫“联”,近体诗里面的对仗也叫“联”,所谓颔联,颈联是也。</FONT></P>
<P><FONT size=4>对于善意的批评我从来都是择善而从的。芭莎君的正确意见我马上修改。对于故意歪曲我的文章的人,我与他没有共同语言。</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DIV>
<P>

<P><FONT size=4>请问孙先生:</FONT></P>
<P><FONT size=4>这个论坛是明明是对联论坛,先生却讨论近体诗的对仗,岂不是牛头不对马嘴么?</FONT></P>
作者: 路遥知马力    时间: 2007-7-26 08:3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城谿先生</I>在2007-7-24 18:41:52的发言:</B>
<FONT size=1>试举一些<U>名联</U>: </FONT>
<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1、黄鹤一去〔动〕不复返,白云千〔数〕载〔名〕空悠悠。〔崔颢《黄鹤楼》〕</FONT></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还"试举 ",而且把<U>此二诗句所成诗联(非对联)</U>作为<U>你的重要立论(对联理论)依据摆在第一例,靠此否定王力,真是你的杰作!</U></FONT></P></DIV>
<P>
<P><FONT size=4>请问孙先生:</FONT></P>
<P><FONT size=4>这个论坛是对联论坛,这里的的“名联”理所当然地是对联的名联,而先生举那么多的近体诗的对仗,它们是对联吗?你不觉得你举的例子是牛头不对马嘴么?</FONT></P>
作者: 路遥知马力    时间: 2007-7-26 08:3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逐明</I>在2007-7-24 20:12:07的发言:</B>


<P><FONT color=#000000 size=6>先生也是一样不脸红!</FONT>


<P><FONT size=6></FONT>  


<P><FONT size=3>“ 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语言三要素指得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FONT size=6><FONT color=#f73809>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从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来看是不同的,修辞所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FONT><FONT color=#0000ff>语言三要素要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通不通、行不行的问题。</FONT></FONT>修辞与语言三要素又是有联系的,有时某种修辞手段的运用,跟对应的某一语言要素直接有关。”</FONT></P>
<P><a href="http://www.blogcn.com/u2/16/78/xhlian/blog/47044200.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3>http://www.blogcn.com/u2/16/78/xhlian/blog/47044200.html</FONT></A><FONT size=3>  见</FONT></P>[em01][em01][em01]
</DIV>
<P><FONT size=6><FONT color=#f73809></FONT></FONT>
<P><FONT color=#000000 size=4>请问孙先生:</FONT>
<P><FONT size=4></FONT>
<P><FONT size=4>先生引用这段话来证明先生的中心论点是正确的,这是哪一个名家的言论?先生有根据吗?它能比王力先生的论述更有权威性吗?</FONT>
<P>
<P><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4><FONT>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从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来看是不同的,修辞所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FONT>语言三要素要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通不通、行不行的问题。</FONT></FONT>
<P><FONT size=4></FONT> </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6 10:4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路遥知马力</I>在2007-7-26 8:36:21的发言:</B>


<P><FONT size=6><FONT color=#f73809></FONT></FONT>

<P><FONT color=#000000 size=4>请问孙先生:</FONT>
<P><FONT size=4></FONT>

<P><FONT size=4>先生引用这段话来证明先生的中心论点是正确的,这是哪一个名家的言论?先生有根据吗?它能比王力先生的论述更有权威性吗?</FONT>
<P>

<P><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4><FONT size=+0>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从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来看是不同的,修辞所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FONT>语言三要素要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通不通、行不行的问题。</FONT></FONT>
<P><FONT size=4></FONT></P></DIV>
<P>
<P><FONT size=4>  
我不想作无谓的讨论,我手边有很多资料,我没闲工夫一一摘引。 现只在网上搜罗了一些资料,发布如下,供大家明辨是非。


一、对仗属于语法学还是修辞学?

其它人的论述用不着我摘引,请看王力怎么说:

</FONT><a href="http://blog.sina.com.cn/u/4c35b37f010007h3"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4>http://blog.sina.com.cn/u/4c35b37f010007h3</FONT></A><FONT size=4>
王力《诗词格律》 第一章 關於詩詞格律的一些概念 :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是“對仗”這個術語的來歷。  
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齊的美。漢語的特點特別適宜於對偶,因為漢語單音詞較多,即使是復音詞,其中詞素也有相當的獨立性,容易造成對偶,對偶既然是修辭 手段,那麽,散文與詩都用得著它。例如《易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乾文言》)《詩經》說:“昔我往矣,揚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這 些對仗都是適應修辭的需要的。

</FONT></P>
<P><FONT size=4>二、语法与修辞是不是不同的分支?</FONT></P>
<P><FONT size=4>法律修辞学首先是修辞学,而修辞学又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修辞学无论怎样改头换面,都要始终以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的规律为基础,并且是三个要素的实际运用。张弓认为“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张志公认为它“是语言科学的一个分支”,王希杰则认为“修辞学的属便是语言学”,都给修辞学的性质作了正确的定位④。</FONT></P>
<P><a href="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tid=8763"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4>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tid=8763</FONT></A></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路宝君先生在《修辞学习》(2000年第2期)上著文指出,修辞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修辞研究应该扩大到各类功能语体当中(诸如文学、法规、广播电视等)的语言应用。这是一个进步。
</FONT><a href="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index_bbs_cmrsd_view.jsp?id=474"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4>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index_bbs_cmrsd_view.jsp?id=474</FONT></A></P>
<P><FONT size=4>在欧洲,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语言学的分支— 修辞学便诞生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有关于修辞的讨论,后者更著有专书处理这个题目。它无疑为推动古希腊文明,尤其是古希腊一罗马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FONT></P>
<P><a href="http://61.139.67.151:90/~kjqk/jndxhwxyxb/jndx2001/0104pdf/010412.pdf"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4>http://61.139.67.151:90/~kjqk/jndxhwxyxb/jndx2001/0104pdf/010412.pdf</FONT></A></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修辞学、风格学、话语语言学 这三门也都是与社会语言学交叉的学科。</FONT></P>
<P><a href="http://www.chinactwh.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288"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4>http://www.chinactwh.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288</FONT></A></P>
<P><FONT size=4>修辞学作为研究提高言语表达效果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应当视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FONT></P>
<P><a href="http://jpkc.imnu.edu.cn/cnbest/show.aspx?page=11&amp;id=72&amp;cid=18"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4>http://jpkc.imnu.edu.cn/cnbest/show.aspx?page=11&amp;id=72&amp;cid=18</FONT></A></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三、修辞和语法、逻辑的关系
</FONT></P>
<P><FONT size=4>1、修辞和语法、逻辑三者的性质、任务不同。
语法---研究组词造句规律,从语法规则、习惯着眼,看句子通不通,怎样才通。
逻辑---研究思维规律和方法的,看说得对不对,怎样说才对。
修辞——研究如何运用语言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和规律,从语言的表达效果着眼,看说(写得)得好不好,怎样说才好。</FONT></P>
<P>
作者: L翠拨青松    时间: 2007-7-26 10:5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孙逐明</I>在2007-7-25 16:57:26的发言:</B>



<P>先生的本事就是歪曲别人的话。

谁诡辩,让大家来评论吧。</P>
<P>两个一致是不是误导,让历史作结论吧。</P>
<P>和你们说话真没意思。懒得搭理了。</P></DIV>
<P>又来了.你的原文都在,你编辑之前的话我也存了,你攻击诬蔑别人证据确凿,是赖不掉的.</P>
<P>先骂人,然后再说"懒得搭理了"就跑,什么行径?不准对你骂人的贴有所回复是吧?

因大家没对你的新理论山呼万岁就觉得没意思了?

你若不用诡辩论手法攻击王力,谁会搭理你?

因骂名人你已经出名了,看来你很会炒作啊,祝贺你.</P>
<P>最后好心地奉劝你一句:劝你改变与王力对立的立场,改变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我陶醉的态度,不要以批判王力为己任,通过在文章标题中以王力的大名来吸引人的眼球,想拿个放大镜找他的错误来证明你的正确.你要想比王力高,就要先虚心向他学习,尊重别人.你若光站在伟人脚底下干些泼脏水吐唾沫的勾当,想先把人打趴下才显出你的高来,你就太卑鄙了.你以为你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了就是历史给你做正确的结论了,想得太天真了!即使发表,历史将给你这样做的人作的结论也只能是个可悲的小角色而已!</P>[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6 15:55:17编辑过]


作者: 我爱秋香    时间: 2007-7-26 17:3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翠拨青松</I>在2007-7-26 10:58:19的发言:</B>



<P>又来了.你的原文都在,你编辑之前的话我也存了,你攻击诬蔑别人证据确凿,是赖不掉的.</P>
<P>先骂人,然后再说"懒得搭理了"就跑,什么行径?不准对你骂人的贴有所回复是吧?

因大家没对你的新理论山呼万岁就觉得没意思了?

你若不用诡辩论手法攻击王力,谁会搭理你?

因骂名人你已经出名了,看来你很会炒作啊,祝贺你.</P>
<P>最后好心地奉劝你一句:劝你改变与王力对立的立场,改变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我陶醉的态度,不要以批判王力为己任,通过在文章标题中以王力的大名来吸引人的眼球,想拿个放大镜找他的错误来证明你的正确.你要想比王力高,就要先虚心向他学习,尊重别人.你若光站在伟人脚底下干些泼脏水吐唾沫的勾当,想先把人打趴下才显出你的高来,你就太卑鄙了.你以为你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了就是历史给你做正确的结论了,想得太天真了!即使发表,历史将给你这样做的人作的结论也只能是个可悲的小角色而已!</P>[em01]
</DIV>

支持青松兄这段唯物主义精简合理的论辟。呵呵,文章发表了就能堂而皇之地作为正统学术观点了啊???任何事情事件或学术或理念或观点或看法的出台,要想传承理性高贵、不贻人于谬误的真正思想观,除了自己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入世的时代精神、敢于接受批评的勇气外,还要接受历史的考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6 18:21:52编辑过]


作者: 一个小学生    时间: 2007-7-27 15:20
先学习。
作者: 一个小学生    时间: 2007-7-29 07:42
<P><FONT size=4>转一个帖子,比照比照:</FONT></P><P><a href="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5&amp;ID=1080376&amp;page=1" target="_blank" ><FONT size=4>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5&amp;ID=1080376&amp;page=1</FONT></A></P><P><FONT size=4></FONT> </P><P><FONT size=4>曾在其他论坛拜读过先生文章,有些地方很是辟鞭入里。也曾在其他论坛看到过先生和别人唇枪舌剑的争论。

我个人赞同先生的绝大部分观点。如果一个(套)理论有过多特例的话,这个理论就不是完善的理论。将对仗尤其是对联中的对仗分为正格和变格,凡用不合正格的、无法合理解释的,都归为变格,那么此理论就是有局限性的理论。孙先生能勇于挑战权威,旨在提出一种普适的理论,来解释解决目前对仗尤其是对联理论体系所面临的一些困惑,用心良苦,精神可嘉。

在日心说出现前,绝大多数人抱着地心说不放,过了千百年后,我们发现太阳也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恒星而已,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否认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否认托勒密的伟大,否认哥白尼的伟大。

如果没有挑战精神,就不会有颠覆经典物理学的爱因斯坦,人们也许还坐在树下等待着牛顿的苹果。

人们会记住烧死在十字架上哥白尼,因为他提出了尽管在今日看来是“谬”论的日心说;人们却不一定记得那些誓死捍卫地心说的狂热者,尽管他们是那么的虔诚,因为他们最终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
</P></FONT><P><a href="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5&amp;ID=1080376&amp;page=1" target="_blank" ><FONT size=4></FONT></A> </P>
作者: 王    时间: 2007-7-29 11:14
<P><FONT size=4>其条件有两个:</FONT><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4>1、句法成分相同时,不同词性可对;</FONT>
</FONT></P><P><FONT color=#000000>这个很有问题,还要进行下位的分析。</P></FONT>
作者: 王    时间: 2007-7-29 11:18
<P>古人缺乏成熟的句法理论,根本没有能力全面考察句子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古人运用对仗修辞时并不关心〔也是没有能力关心〕句子自身的成分关系,更不关心自身属于什么句型〔如陈述描写句、单复句之类〕,它只考察两个句子相对应的语言单元有无共同属性,能否形成对称。采用的根本不是“传统语法学”,而是一种特殊的“比较语法学”,可称之为“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
</P><P>这位兄台做过小学么?</P><P>又,“比较语法”是有专门的学科的,不是随便就能使用这个概念。</P>
作者: 王    时间: 2007-7-29 11:26
<b><FONT color=#990000>青春兄所评很是赞同。口水无益,不如花些时间在读书上,把基本的理论做实在了。</FONT></b>
作者: 王    时间: 2007-7-29 11:37
<P><FONT face=宋体 size=2>却没有正式出版有关“观点更正”的著作?这玩笑真的开大了!!!</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2>我们做论文的时候都做二十年的文献。</FONT></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9 12:2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王</I>在2007-7-29 11:14:53的发言:</B>

<P><FONT size=4>其条件有两个:</FONT><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4>1、句法成分相同时,不同词性可对;</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00>这个很有问题,还要进行下位的分析。</P></FONT></DIV>
<P>我说过这只是总则,下面是还有细则的。关于“句法成分相同词性不同”的可对性,我在国粹论坛稍微提过,大致说来,主张从严者应当分析到词素为止;主张从宽者,是可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取舍宽严的尺度的。</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9 12:2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王</I>在2007-7-29 11:37:04的发言:</B>

<P><FONT face=宋体 size=2>却没有正式出版有关“观点更正”的著作?这玩笑真的开大了!!!</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2>我们做论文的时候都做二十年的文献。</FONT></P></DIV>

这是都市村夫先生的原话。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9 12:3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王</I>在2007-7-29 11:37:04的发言:</B>
<P><FONT face=宋体 size=2>却没有正式出版有关“观点更正”的著作?这玩笑真的开大了!!!</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2>我们做论文的时候都做二十年的文献。</FONT></P></DIV>

王力先生对于词性一致观点更正,只在55年学报上一篇论文里面说了,其后发表的主要著作里面〔都发表在55年之后〕都没有提及,而大多数读者不可能一定读了那篇论文的,都市村夫先生的惊讶,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9 13:00:30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9 12:4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王</I>在2007-7-29 11:18:53的发言:</B>

<P>古人缺乏成熟的句法理论,根本没有能力全面考察句子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古人运用对仗修辞时并不关心〔也是没有能力关心〕句子自身的成分关系,更不关心自身属于什么句型〔如陈述描写句、单复句之类〕,它只考察两个句子相对应的语言单元有无共同属性,能否形成对称。采用的根本不是“传统语法学”,而是一种特殊的“比较语法学”,可称之为“字类对称比较语法学”。
</P>
<P>这位兄台做过小学么?</P>
<P>又,“比较语法”是有专门的学科的,不是随便就能使用这个概念。</P></DIV>
<P>
<P>我没有做过小学,只是根据我的观察提出看法而已,是不是符合事实,先生可以批评。</P>
<P>“字类对称比较学”是我一己之见,能不能成立,诸位可以评论。问题不在于如何命名,关键在于古人作对子是不是这样作的,先生可以考察。</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9 12:5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王</I>在2007-7-29 11:37:04的发言:</B>

<P><FONT face=宋体 size=2>却没有正式出版有关“观点更正”的著作?这玩笑真的开大了!!!</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2>我们做论文的时候都做二十年的文献。</FONT></P></DIV>
<P>
<P><FONT size=4>提供一个出版时间的资料:</FONT></P>
<P><FONT size=4>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王力)  中国科学院  1955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新知识出版社  1958   
诗词格律(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62  
古代汉语(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64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64  
诗词格律概要(王力著)  中华书局  1979  </FONT></P>
<P><FONT size=4></FONT> </P>
<P><FONT size=4>见:
</FONT><a href="http://guishencaijiaoxia.blog.163.com/blog/static/1070312200701010595589/"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4>http://guishencaijiaoxia.blog.163.com/blog/static/1070312200701010595589/</FONT></A></P>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9 13:11
<P><FONT size=3>王版主的学识深为佩服。</FONT></P>
<P><FONT size=3>请教王版主,对仗究竟属于语法学范畴还是属于修辞学范畴?</FONT></P>
<P><FONT size=3>“语法学和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俗地说,语法学解决的是语言表达“通不通”的问题,修辞学解决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这段话是不是错了?</FONT></P>
<P><FONT size=3>敬请王版主赐教。</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9 13:14:35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7-7-29 13:13
<FONT size=3>
<P><FONT size=3>主贴的原文有笔误</FONT></P>
<P>更正:</FONT></P>
<P><FONT size=3>语法学和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两个分支,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俗地说,语法学解决的是语言表达“通不通”的问题,修辞学解决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size=3></FONT>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9 13:15:53编辑过]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