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不笨≠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都第17场会试试题(主考官:不笨≠笨)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4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8909
经验
6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6
30
发表于 2006-9-26 09:13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考场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26

277

帖子

0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贡士

游侠

Rank: 6Rank: 6

UID
7979
经验
4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8
29
发表于 2006-9-25 23:07 | 只看该作者
濂、洛、关、闽是什么呀?不懂[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26

277

帖子

0

精华

457

积分

联都贡士

游侠

Rank: 6Rank: 6

UID
7979
经验
4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8
28
发表于 2006-9-25 23:05 | 只看该作者
这次不考,太难!时间不够,不好拿第一.下次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

1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6753
经验
1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6
27
发表于 2006-9-25 22:25 | 只看该作者
<P>也占个位,有空也参加考试学习</P>
<P>[em01][Power=6]</P>
<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FONT face=黑体>联都第十七场会试试题</FONT></B></FONT></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主考官:不笨≠笨)</FONT>
2006年9月</FONT></P>
<P><FONT size=3>【说明】本卷共分四种题型,即应对题、分析题、赏评题和撰写题,总分100分。各种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要求亦不同,请认真阅卷后作答。 </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一、应对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FONT></P>
<P><FONT size=3>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原出句:<FONT face=楷体_GB2312><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B></FONT>。</FONT></P>
<P><FONT size=3>重配句:青山似画,还须君护景方存。</FONT></P><FONT size=3>
<P>
2.曾国藩自箴联:
原出句:<B><FONT face=楷体_GB231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FONT></B>。</P>
<P>重配句:穷时思变,达时思安。</P>
<P>重配句:后民而乐,先民而忧。</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二、分析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答:</b></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此联声律符合马蹄韵规则,技巧上巧妙地运用了重字规则、拆词手法、对比法、用典等。其中“多、美”两字精彩地叠出五次,在“三多”“四美”的对仗上更是绝妙地运用了拆词手法,下联中拆“儿孙”使前后分句相对应,又利用“儿孙”而与上联的“觉悟”相对仗。虽说此拆词充分显示其手法的熟练老到和独特,但个人感觉拆成“美儿、美孙”的在意境上有点意重。</b></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联中的前</b></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三多”和前“四美”为用典,“三多”是旧时的祝颂词,语出《庄子·天地》,旧指多福多寿多子。“四美”,一说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一说为美音、美味、美文、美言,典出晋·刘琨《答卢谌诗》。还有说是当时学界以“仁、义、忠、信”为四美。</b></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在立意上此联运用了前“三多、四美”与后“三多、四美”的明暗对比,突出强调了作者自已的后“三多、四美”,描写了作者晚年的人生得意之处,表现出作者怡然自得的乐观情绪,多少也有一点沾沾自喜的感觉:)当然寿联往往流于浅俗,此联却是俗中有雅,在旧典中推陈出新,颇是别有一番风味,不过还是未看破名声等虚荣,当然我也看不破:)</b></FONT><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
</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三、赏评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B></FONT></P>
<P><FONT size=3>2.林嵩咏志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大丈夫不拾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B></FONT></P>
<P><FONT size=3>3.请从联都网站中自选网友一副对联进行赏评。(要求同上,另请注明所选对联的作者、发表时间、详细网络地址。)</FONT></P>
<P><FONT size=3><B><FONT color=#0000ff>四、撰写题</FONT></B>
〖考察内容〗对联综合水平。
〖题量分数〗1题,共40分。
〖答题要求〗以“手机”(移动电话)为题写一副对联。①单边15字以内;②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新颖;③古今音皆可,但不得混用。提倡今音入联,用古音者,请注明,未注明者,视为今音;④用典请注明出处并简单说明;⑤运用机巧者,亦请注明。</FONT></P>
<P><FONT size=3><B><FONT color=#ff0000>【注意事项】</FONT></B>
1.答卷时间为2006年9月13日~10月7日24:00(以发帖时间为准)。
2.请应试联友在此帖后答题,答卷完成后注明OK或做完。
3.请应试联友对试卷设置为威望6。
4.应试联友,如有任何疑问请到交流帖交流。
5.本场会试的评判由主考官打分并做简略的评语,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但评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93 小时
主题
346

1727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进士

联都进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8314
经验
342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9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4
26
发表于 2006-9-25 21:27 | 只看该作者
<P>[Power=6]  </P>
<P><FONT face=黑体 color=#0000ff size=5><B>联都第十七场会试试题</B></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主考官:不笨≠笨)</FONT></P><FONT size=3>
<P><FONT face=新宋体><B>一、应对题</B>
〖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原出句:<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B></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 对句:碧潭似画,无需蜡染景长存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黄果树瀑布下是犀牛潭,青山瀑布倒映潭中,景色优美;附近有石头寨,是著名的蜡染之乡,蜡染画工等艺品非常漂亮,因对此句。)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2、曾国藩自箴联: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原出句:<B>大处着眼,小处着手</B></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B> 对句:</B>败时戒躁,胜时戒骄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有感于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典故而对此句,平仄仿原对句)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B>二、分析题</B>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B><FONT face=新宋体>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FONT></B>
<P><B><FONT face=新宋体>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FONT></B>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1)格律:首先、平仄非常规范。上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全联为7/7句式,分句皆是七言联之正格,读来铿锵起伏,极富声韵之美感。第二、对仗非常工稳,如“<B>三多”对“四美”,都是带有数字的偏正结构,“觉悟”对“儿孙”,皆可看成名词性并列结构。第三、节奏变化丰富,如“上下联节奏为4/3,2/2/3,不拘于一般的两字为一节奏,读来起伏跌宕,带有散文之美感。</B>
2)遣辞:一是重字运用<B>很有技巧。全联28字,“多”、“美”二字出现竟达10次,并上下对仗,5次嵌于联中,“三”、“四”二字出现4次。重字的应用,不仅毫无重复之感,反产生了反复渲染的效果。二是用词带有明显的口语化特点,</B>“<B>三多”、“四美”尽管属用典,但如“以外”、“之先”“多德多才”、“美名美寿”等都是很朴实的口语化语言。</B></FONT></P>
<P><FONT face=新宋体><B>3)立意:</B>此联为晚年自寿之作,意在表达自己豁达、乐观的情绪。作为特定时代的人物,俞樾对 “三多”、 “四美” (三多,旧时的祝颂词,指多福、多寿、多子;四美,常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应该是赞许的,但却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向往并追求更高层次的三多四美,即<B>多德多才多觉悟、美名美寿美儿孙。这应该是</B>作者心目中的人生真谛,因全联围绕这一立意进行构思。在写法上,借旧典翻出新意,对旧典的具体内容并未罗列,对新意却一一列举,这样既具备详略错综之美,又避免了内容的部分重复,还能通过新旧对照,更好地表达全联的主旨。
</P></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B>三、赏评题</B>
〖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
</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B><FONT face=新宋体>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FONT></B>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P><FONT face=新宋体>1)释义:上联的意思是:(王夫之)
郭外绕莺啼,撷烂漫霞归,笔底龙行钟美艾;
兰畦随意整,教清澄水沃,联都聚德趁韶华。                                                   --魏启鹏先生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7

571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7681
经验
6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24
25
发表于 2006-9-25 21:09 | 只看该作者
<P>[Power=6]</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一、</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1.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青山沉碧,未关鱼动鸟频飞

<P></FONT></FONT>
<P>
<P><FONT size=3>
<P></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2.

<P></FONT></FONT>
<P>
<P>
<P>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少时耽剑,老时耽经。

<P></FONT></FONT>
<P>
<P><FONT size=3>
<P></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二、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此联的格律十分独特:此联是上下联各两句,上联是句脚是平\仄,下联句脚是仄\平,属余德泉先生所说的正格,这本无奇。奇在此联的字眼回环,上联前一个分句"三多"的"三"字在七言句之首,似可不拘,但此句"三多"二字重文回环,"三"字同时又是本句的第六字,所以它必须是平声,这个单句的格律才自足,同理,下联的前句的首字必须用仄,才可和上联前句的第六字平仄相对。这是回环叠字限制了选字的平仄!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此联的遣辞也与别有机趣:上联的"三"\"四"皆是数词,这本也无奇,奇在上下联的下一个分句要把这个数字所表示的内容逐项列举出来,而一个是三项,一个是四项如何相对并构成形式上的对等?有必要巧加设置才不至失去形式上的平衡,作者所用的方法是将三项中的后一项稍加拉升,觉悟,一词觉、悟义同,故为一项,与前面的德才合为三项,应前面的"三多"之数。又将下联四项中的末两项稍加压缩,"儿孙",即儿辈与孙辈,义相近,可析作两项计算。正合前面的"四美"之数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从立意上来看:此联与写晚年生趣,</FONT>“<FONT face=宋体>三多</FONT>”<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四美</FONT>”<FONT face=宋体>既带有传统文人的人生标尚而又不泥于此。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涵融深浸的一面,又表现出颖识独标的风操与格调。是其精神人格的写照。

<P></FONT></FONT>
<P>
<P><FONT size=3>
<P></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三、

<P></FONT></FONT>
<P>
<P><FONT size=3>
<P></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1.</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P></FONT></FONT>
<P>
<P>
<P>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上联主要讲其学问,顾黄王三家开有清一代学风,船山先生与训诂笺注用力甚深,其作《周易外传》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其学问以儒家道术治用为旨归,兀兀穷年,敏求精思,故曰</FONT>“<FONT face=宋体>探羲、文、周、孔之精</FONT>”<FONT face=宋体>,(伏)羲、文(王)等系儒家道统之命脉。先生于此能后来居上,驾汉宋诸儒而上之。退听,由此(船山)而退方求听(退而求其次\听讲学习)于之(汉宋诸儒)之谓也。此联评及学问而不离于行藏。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下联述及行藏,此为名儒立身之本。能以周程张朱理学诸家为准,(按:王夫之青年时读书岳麓。其时书院山长学遵朱张,王以故浸习亦深。)谨身洁行,然学者之操守亦以文章显,所谓节义见著文章者是也。先生生于明而终于清,然节义文章垂范千秋,为元明两代所少有,故曰"元明两代先生"。此联评其行藏而不离学问。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此联上下联义旨乍看似觉不分明,然细审之,方觉法度苍然。作者置评谨重,语义间突显儒者涵厚庄朴之风。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联律句脚属余德泉所谓正格,可称工整,句中律时有不伦,如"易"对"道",然此系明清时文句法,本无碍。上联句脚</FONT>“<FONT face=宋体>听</FONT>”<FONT face=宋体>字当读去。

<P></FONT></FONT>
<P>
<P><FONT size=3>
<P></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2.</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大丈夫不拾唾余,时把海涛
凌波观弈 缘木求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4

4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他山之石

Rank: 6Rank: 6

UID
7021
经验
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8
24
发表于 2006-9-25 21:08 | 只看该作者
<P>来看看考场,顺便占个座位</P>[em01]
蜀北古道 燕东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73 小时
主题
211

1794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旁听生

Rank: 4Rank: 4

UID
8926
经验
46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7
23
发表于 2006-9-25 20:54 | 只看该作者

应会试

<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FONT face=黑体>联都第十七场会试试题</FONT></B></FONT></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主考官:不笨≠笨)</FONT>
2006年9月</P>
<P><FONT size=3>【说明】本卷共分四种题型,即应对题、分析题、赏评题和撰写题,总分100分。各种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要求亦不同,请认真阅卷后作答。</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一、应对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P>
<P><FONT size=3>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原出句:<FONT face=楷体_GB2312><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B></FONT>。</FONT></P>
<P><FONT size=3>对句:青山似画,哪能笔绘树风摇</FONT></P>
<P><FONT size=3>
2.曾国藩自箴联:
原出句:<B><FONT face=楷体_GB231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FONT></B>。</FONT></P>
<P><FONT size=3>对句:武学养身,文学养心.</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二、分析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格律:7/7句式,平仄工整合马蹄韵.</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遣辞:分总[前总后分],叠出[多,美五次叠出],对比[前三多,四美对比后三多,四美],重言[三多,四美],拆词[儿孙一词拆为儿,孙二字],连珠[多,美].用典[三多,语出&lt;&lt;庄子.天地&gt;&gt;:四美,典出晋.刘琨&lt;&lt;答卢谌诗&gt;&gt;.]</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立意:寿联多俗,而此联则平中见奇.三多者,乃多福多寿多儿孙.四美者,盖美音美味美文美言,亦有良辰,美景.赏心,悦事或仁,义,忠,信之说.作者构思机巧,运用多种组句手法,抒发其人生观及愉悦之情.在古今寿联中,此联意境深远,饱含哲理,当属上乘之作.尤其是其拆词运用,险中求奇,叹为观止.</P>
<P><FONT size=3><B><FONT color=#0000ff>三、赏评题</FONT>
〖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B></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训诂笺注</B></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B></FONT></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
<P>释联意:</P>
<P>羲文周孔:伏羲、文王、周公、孔子. 濂洛关闽:宋代理学四大家,即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关中张载,闽中朱熹 .</P>
<P>全联大意是:[王船山]训释古文的笔记,&lt;&lt;六经&gt;&gt;和&lt;&lt;周易&gt;&gt;最为精湛,探究研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的精华,汉宋两代的儒生都要退步恭听.节录正义的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绳, 继宋代理学四大家[即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关中张载,闽中朱熹]而起,为元,明两朝的老师.</P>
<P>赏评:</P>
<P>此联运用借代,自对,夸张等遣辞手法,对王船山极尽赞美之词,给予高度评价.确实,王船山对湖湘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贡献是巨大的.本联中,[汉宋诸儒齐退听]气势磅礴,当为佳句.王船山本明末清初人,汉宋诸儒是不可能听他讲课的,作者在此夸大其词,更显王船山学识渊博,无人能比.</P>
<P>本联格律对仗不是很工,此乃多数清联之通病,时世风如此,不必苛求.</P>
<P>  附注:王船山(1619-1692),本名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因其在衡阳县曲兰镇的石船山下著书立说数十年而终,故世称船山先生。王船山以为后世提供经世致用之学为出发点,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为宗旨,对他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详尽的研读、评注和创新,写下《黄书》、《宋论》、《读通鉴论》、《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相宗络索》、《庄子通》、《俟解》、《噩梦》、《礼记章句》、《读四 书大全说》、《诗广传》等多达四百余卷、八百万言的煌煌巨著。  </P>
<P><FONT size=3><B>2.林嵩咏志联:
</B></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大丈夫不拾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B></FONT></P>
<P><B>释联意:</B></P>
<P><B>大丈夫不捡拾别人吃剩丢掉的东西,经常用大海的波涛清洗肺腑.士君子哪能依靠在别人的篱笆下面,要把庭台楼阁建在山的顶峰.</B></P>
<P><B>赏评:</B></P>
<P><B>此联相
平心以待人间事;
率性而为笔下言。
QQ5191628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91

2011

帖子

0

精华

2640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692
经验
26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9-25
22
发表于 2006-9-25 18:20 | 只看该作者
占地方[power=6]




<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FONT face=黑体>联都第十七场会试试题</FONT></B></FONT></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主考官:不笨≠笨)</FONT>
2006年9月</FONT></P>
<P><FONT size=3>【说明】本卷共分四种题型,即应对题、分析题、赏评题和撰写题,总分100分。各种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要求亦不同,请认真阅卷后作答。 </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一、应对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FONT></P>
<P><FONT size=3>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原出句:<FONT face=楷体_GB2312><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青山似障,非为人造地生成</B></FONT>。
2.曾国藩自箴联:
原出句:<B><FONT face=楷体_GB231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乱时养性,急时养心</FONT></B>。</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二、分析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作者心满意足了。好象是在60岁前写滴。仔细看60-70-80大寿都可以用。</b></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三、赏评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B></FONT></P>
<P><FONT size=3>王船山对他之前的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文化经典进行鸟详尽的研读、评注,易》、《书》、《诗》、《礼》、《乐》、《春秋》中以《易》为精到,其学问之精深汉宋诸儒难以匹敌,为后世提供鸟经世致用之学,开鸟六经之生面。气节文章始终是求真悟道,是继宋代理学濂洛关闽四大家之后元明两朝的一大师。</FONT></P>
<P><FONT size=3>联以意为胜,彰显<FONT size=3>王船山功绩。笔伐洒脱夸张。</FONT></FONT></P>
<P><FONT size=3>2.林嵩咏志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大丈夫不拾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B></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联的大意:</FONT><FONT face=宋体 size=3>大丈夫不可以拾人牙慧,要时常像用大海的波涛清洗肺腑一样检点自己.士君子哪能寄人篱下,要有敢于把庭台楼阁建在高山之顶的志向.</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此联上下结合,以比拟夸张的手法表达鸟作者清高志向.</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FONT></P><FONT size=3>
<P>3.请 从联都网站中自选网友一副对联进行赏评。(要求同上,另请注明所选对联的作者、发表时间、详细网络地址。)</FONT></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
<P><FONT color=#000000 face=宋体 size=4>哈哈。有现成的</FONT></P>
<P><FONT color=#000000 face=宋体 size=4>联曰:</FONT></P>
<P><FONT color=#000000 face=宋体 size=4>闲拈白藕参禅去</FONT></P>
<P><FONT color=#000000 face=宋体 size=4>笑看黄蜂刺我来-</FONT></P>
<P><FONT color=#000000 face=宋体 size=4>---附寒天自述:<FONT color=#000000 face=宋体 size=4>网海茫茫,譬如人世,其间忠奸善恶,高士之清,小人之狠,更见淋漓。余素喜清淡无为,然定力尚欠,每遇小人犀利之语,面虽无色,心火中烧。故时时警己:当效拈花微笑之从容,应知黄蜂将刺刺来,虽致一时痛痒,实无关大碍,而其毒针一出,命将休也,其实可怜!</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00 face=宋体 size=4>对仗工稳,风趣,表现了作者与世无争、开朗大度的胸怀。</FONT></P>
<P><B>四、撰写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综合水平。
〖题量分数〗1题,共40分。
〖答题要求〗以“手机”(移动电话)为题写一副对联。①单边15字以内;②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新颖;③古今音皆可,但不得混用。提倡今音入联,用古音者,请注明,未注明者,视为今音;④用典请注明出处并简单说明;⑤运用机巧者,亦请注明。</FONT></P>
<P><FONT color=#bb4444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言行一处无时乱
网络八方万事通</FONT>[/power]OK  </P>

[color=#0000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5 小时
主题
80

1064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7530
经验
150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1
21
发表于 2006-9-25 18:04 | 只看该作者
<P>刚拿到的举人帽,特来学习~!</P>[em04][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0

21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联坛炮兵+联都贡士

Rank: 4Rank: 4

UID
8842
经验
40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9
20
发表于 2006-9-25 18:00 | 只看该作者
<P>[Power=6]
</P>
<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FONT face=黑体>联都第十七场会试试题</FONT></B></FONT></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主考官:不笨≠笨)</FONT>
2006年9月</FONT></P>
<P><FONT size=3>【说明】本卷共分四种题型,即应对题、分析题、赏评题和撰写题,总分100分。各种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要求亦不同,请认真阅卷后作答。 </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一、应对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FONT></P>
<P><FONT size=3>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原出句:<FONT face=楷体_GB2312><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B></FONT>。</FONT></P><FONT size=3>
<P><B><FONT size=3>彩虹似舞,岂因风动影相连。(瘦生)

</FONT></B>
<P>
<P>注:黄果树景区内有水帘洞,洞内观瀑,风动水动,水影相连,彩虹随之舞动,犹如婀娜佳人,迷离变幻,也是人间佳境。


<P>
<P>
<P>
2.曾国藩自箴联:
原出句:<B><FONT face=楷体_GB231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FONT></B>。</P>
<P><B>谄言惬耳,诤言惬心。(瘦生)</B></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二、分析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FONT></P>
<P>俞樾,号曲园老人。清咸丰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著名文学家。


<P>
<P>
<P>此联为曲园老人晚年自寿联,现刻<st1:PersonName ProductID="于" w:st="on">于</st1:PersonName>先生故居——江苏曲园乐知堂,字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张辛稼先胜所书,联墨俱佳,是曲园一大重要人文景观。


<P>
<P>
<P>从格律看,依近代七言诗律,对仗工稳;从遣词看,平白如话,偶露老辣,复字运用恰当,给联文增加了一定的色彩和气势;从立意看,该联当是老人表露心迹之作,自信、豁达的心态溢于言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后辈的谆谆教诲和期待,在今天,如果单从人生的意义来讲,仍有一定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P>
<P>
<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三、赏评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B></FONT></P>
<P>
<P>郭嵩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18~1891</FONT>),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清道光进士,曾任大清国驻英公使。


<P>
<P>
<P>此联是郭嵩焘题岳麓山船山祠联,上联评价王夫之的学术业绩。“训诂笺注”是指对古书旧籍所做的注释,“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周易”指道家经典,“羲、文、周、孔”指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人,称赞王夫之诸经皆通,尤专六经周易,就是汉宋诸儒见了也只能退而躬听。下联高度评价了王夫之的民族气节和学术地位。“节义”即节操,指王夫之明忘后不事新朝的民族气节,“道”即道德,“濂、洛、关、闽”指宋代理学四派,几周敦颐、程颐程灏兄弟、张载、朱熹,称赞王夫之是元明以来开学术新风之第一人。此联作为船山祠题联,紧扣主题,用辞用典精当,整联气势恢宏。大家巨作,惟船<st1:PersonName ProductID="山" w:st="on">山</st1:PersonName>先生当之。


<P>
<P>
<P>
<P><FONT size=3>2.林嵩咏志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大丈夫不拾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B></FONT></P>
<P><FONT size=3>
<P>林嵩,字神降,唐乾符进士,福建霞浦人。


<P>
<P>
<P>此联原为林嵩题礼岙草堂联。上联写作者的胸怀,下联写其志向。大丈夫不拾取别人唾弃的东西,要时时用清澈的海涛洗涤自己的肺腑,士君子又怎能寄人篱下?要“敢将台阁占山颠”。通联强烈表达了一名青年学子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是对此联最好的注释。自励也?励人也!人生当如斯,莫虚度大好年华。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林嵩咏志联仍以其特定的身份、地位、涵义对我们有着广泛的教育意义。


<P>
<P>
<P><FONT size=3>3.请</FONT>从联都网站中自选网友一副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

7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8964
经验
6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2
19
发表于 2006-9-25 17:53 | 只看该作者
<P>占座,绝知此"试"要躬行</P>
<P>[power=6]</P>
<P>
<TABLE width="90%" border=0>

<TR>
<TD width="100%">
<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FONT face=黑体>联都第十七场会试试题</FONT></B></FONT></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主考官:不笨≠笨)</FONT>
2006年9月</FONT></P>
<P><FONT size=3>【说明】本卷共分四种题型,即应对题、分析题、赏评题和撰写题,总分100分。各种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要求亦不同,请认真阅卷后作答。 </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一、应对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FONT></P>
<P><FONT size=3>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原出句:<FONT face=楷体_GB2312><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B></FONT>。</FONT></P>
<P><FONT size=3>                <B><FONT face=楷体_GB2312>天音似曲, 无须琴奏韵先闻</FONT></B></FONT></P>
<P><FONT size=3>2.曾国藩自箴联:
原出句:<B><FONT face=楷体_GB231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FONT></B></FONT></P>
<P><FONT size=3><B><FONT face=楷体_GB2312>       闹中养性, 静中养心</FONT></B></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二、分析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FONT></P>
<P>俞樾自寿联。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四美:一说音、味、文、言,一说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P>
<P><B><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B></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三、赏评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B></FONT></P>
<P><FONT size=3>2.林嵩咏志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大丈夫不拾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B></FONT></P>
<P><FONT size=3>3.请从联都网站中自选网友一副对联进行赏评。(要求同上,另请注明所选对联的作者、发表时间、详细网络地址。)</FONT></P>
<P><FONT size=3><B><FONT color=#0000ff>四、撰写题</FONT></B>
〖考察内容〗对联综合水平。
〖题量分数〗1题,共40分。
〖答题要求〗以“手机”(移动电话)为题写一副对联。①单边15字以内;②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新颖;③古今音皆可,但不得混用。提倡今音入联,用古音者,请注明,未注明者,视为今音;④用典请注明出处并简单说明;⑤运用机巧者,亦请注明。</FONT></P></TD></TR></TABLE></P>
<P>[/powe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5 20:12: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5 小时
主题
158

1626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8395
经验
153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13
18
发表于 2006-9-19 19:1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blue><FONT color=#000000>交卷[power=6]</FONT></FONT><FONT size=3><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FONT face=黑体>联都第十七场会试试题</FONT></B></FONT></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主考官:不笨≠笨)</FONT>
2006年9月</FONT></P>
<P><FONT size=3>【说明】本卷共分四种题型,即应对题、分析题、赏评题和撰写题,总分100分。各种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要求亦不同,请认真阅卷后作答。 </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一、应对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FONT></P>
<P><FONT size=3>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原出句:</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cc00ff><FONT face=宋体><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B>。</FONT></FONT></FONT></P>
<P><FONT face=黑体 color=#0033ff size=3>青山似画,无求笔绘景天成。</FONT></P>
<P><FONT size=3>
2.曾国藩自箴联:
原出句:</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cc00ff><FONT face=宋体><B>大处着眼,小处着手</B>。</FONT></FONT></FONT></P>
<P><FONT face=黑体 color=#0033ff size=3>谦时有信,骄时有为。</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二、分析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分析:</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1.格律:此联采用七七句式,上下惯连,承接顺畅,上下比对仗工稳。</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2.遣词:用词精炼,寓意深刻,多叠字运用非常巧妙,前分句概括,后分句详解,“三多,四美”引用典故。</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3>3.立意:上联从德,才,觉悟三方面写自己的为人立场,下联以名,寿,儿孙描写了人到老年的心里愿望。从品行到生活对自己的一生做一个评价。上下比娓娓道来,悠然自得,在恬静悠然的心态中,刻画出作者对自己人生路程的满足之感。</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三、赏评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B></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33ff><FONT color=#0033ff><FONT size=4>1.</FONT><FONT face=宋体 size=4>释联义:以“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来描述王船山学识之渊博,且尤以“六经”和“周易”为高,以可让“汉宋诸儒齐退听”来进一步夸张性的描写其人学识之高。“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阐述其人品,终身道义为先,乃续</FONT></FONT><FONT size=4><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033ff>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关中张载,闽中朱熹之后第一人!</FONT></FONT></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0033ff size=4>“元明两代一先生”更是捧的高不能在高了。</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4></FONT></P></FONT>
<P><FONT size=4></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33ff><FONT size=4>2.</FONT><FONT face=宋体><FONT size=4>赏  评:上下联平仄不够工整,引用具体,比喻手法到位。上联概括的描写王船山的学识,下联以德相对,寓意深刻。全联多引用圣贤做比较,气势充足!回味悠长。</FONT></FONT></FONT>
<P>
<P>
<P><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2.林嵩咏志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大丈夫不拾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
溏清鹤舞戏鱼乐;
月淡蛙息沽酒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1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5887
经验
10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8
17
发表于 2006-9-18 11:43 | 只看该作者
111
家穷人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6957
经验
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
16
发表于 2006-9-18 10:13 | 只看该作者
[Power=6]

<P><B><FONT face=宋体 size=3>一、应对题</FONT></B><FONT face=宋体 size=3>〖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FONT>


<p>
<P><FONT face=宋体 size=3>1.</FONT><FONT face=宋体 size=3>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FONT><FONT face=宋体 size=3>原出句:</FONT><FONT size=3><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B><FONT face=宋体>。
<p></FONT></FONT>
<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对句:轻舟似蝶,未经羽化翼尤张。
<p></FONT></FONT>
<p>
<P><FONT face=宋体 size=3>2.</FONT><FONT face=宋体 size=3>曾国藩自箴联:</FONT><FONT face=宋体 size=3>原出句:</FONT><FONT size=3><B>大处着眼,小处着手</B><FONT face=宋体>。
<p></FONT></FONT>
<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对句:安时思危,炎时思凉
<p></FONT></FONT>
<p>
<P><B><FONT face=宋体 size=3>二、分析题</FONT></B><FONT face=宋体 size=3>〖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FONT><B><FONT size=3>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FONT><FONT size=3>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
<p></FONT></B>
<p>
<P><FONT size=3><B>分析:此联各分句内严格遵循律句格律(下联第二分句首字小拗不计),上下联两分句句脚平仄符合马蹄韵。结构相称,对仗工稳。虽遣词朴素但别具匠心,第一个“三多”“四美”的特定涵义,使联意丰富起来;后面的“三多”“四美”又是后分句的高度概括,组句方法老到。多处运用重复,达到“多”更多,“美”更美的语言艺术效果。立意端庄,稳健,从自身修养涉及教子育人,上下联注重德与行与名的统一,实为一个豁达慈爱的仁者形象。</B>
<p></FONT>
<p>
<P><B><FONT face=宋体 size=3>三、赏评题</FONT></B><FONT face=宋体 size=3>〖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
</FONT><B><FONT size=3>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FONT><FONT size=3>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p></FONT></B>
<p>
<P><FONT face=宋体>释联意:(船山先生)研究注解古代文字、文学,精通六经,尤其专长于周易的研究,探究了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对的研究精髓,(他的学术观点)即便是汉宋的诸位儒学大家也要洗耳恭听;先生的气节文章,一辈子以道德为准绳,是集宋四大家于一身的,元明两代之中数第一的学者了。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赏评:此联给船山先生极高的人品与学术地位的评价。用语凝练,述、论结合,开阖自如,一气呵成。第二分句平仄对仗不合联律,想是因清时不大注重这方面的要求。但“先生”与“退听”的对仗颇妙,似无情而有理,欣赏。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 size=3>2.林嵩咏志联:
</FONT><B><FONT size=3>大丈夫不拾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FONT><FONT size=3>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p></FONT></B>
<p>
<P><FONT face=宋体>释联意:大丈夫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有大海般宽广的胸怀,用海的波涛使自己肺腑清明澄澈;士君子怎么能苟且偷生于篱下,应该拿出敢于在高山之巅建造台阁的气魄,独树一帜,傲立于人群。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赏析:7/7句式。前面7言为3/4,后面为4/3,虽都是七言,节奏变化不呆板。全联对仗工稳,声律和谐。运用比喻、对比、借代等修辞方法,言志高远,用语大气磅礴,充满豪情壮志,不错的言志联。
<p></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3.请从联都网站中自选网友一副对联进行赏评。(要求同上,另请注明所选对联的作者、发表时间、详细网络地址。)
<p></FONT></FONT>
<p>
<P><FONT face=宋体>偶题(作者:玉笙寒)</FONT><FONT face=宋体>大梦醒时,容颜难再
此心安处,风雨不侵
<p></FONT>
<p>
<P><a href="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203&amp;ID=39872&amp;page=9"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 size=3>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203&amp;ID=39872&amp;page=9</FONT></A>
<p>
<p>
<P><FONT face=宋体>释联意:这是写一个心路历程吧。当我们执着于某事物若干年以后,突然发现岁月和往事一起溜掉了,这是一种淡淡的无奈。但是,我们于那执着没有可以后悔的,因为我们自觉无愧于心,那么以后的任何事情便不会再扰乱我们平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

28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3258
经验
9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9
15
发表于 2006-9-17 17:4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Power=6]</FONT></P>
<P><FONT size=3>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原出句: </FONT><FONT size=3><FONT face=楷体_GB2312><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B><FONT face=宋体>新对句</FONT>:<B>青山似海, 纵然风静浪长翻</B></FONT>。</FONT></P>
<P><FONT size=3>
2.曾国藩自箴联:
原出句:<FONT face=楷体_GB2312><B>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B><FONT face=宋体>新对句: </FONT></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B>忙时练兵, 闲时练刀</B><B>。</B></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face=宋体 size=1>(---该人外号曾剃头,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FONT></P>
<P><B><FONT color=#0000ff>二、分析题</FONT>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B><FONT face=楷体_GB2312><B>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FONT></P>
<P><B>评:格律,皆为律句,平仄皆合诗律.句脚平仄为平平/仄仄,变体.技巧:多处运用重字技巧,使联充满风趣.顶真的运用,使句意更加流畅.用词除觉悟是连绵词与儿孙稍有不工外均极工整,但这种不工实含匠心:因儿孙的并列和觉悟的词性而和三四有了对应,工巧无比!立意表达了作者闲适满足的心境,从三多和四美分述上下联,结构清晰,迭字的运用使声韵错落有致,有如行云流水.每联上分句为引领,下分句拓开,向人们展示了自己乐天开朗的性格和光明磊落的品德.确为赏心悦目的一副佳联.</B></P><b>
<P><B><FONT color=#0000ff>四、撰写题</FONT></B>
〖考察内容〗对联综合水平。
〖题量分数〗1题,共40分。
〖答题要求〗以“手机”(移动电话)为题写一副对联。①单边15字以内;②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新颖;③古今音皆可,但不得混用。提倡今音入联,用古音者,请注明,未注明者,视为今音;④用典请注明出处并简单说明;⑤运用机巧者,亦请注明。</P>
<P><FONT color=#0000ff size=2>手握高科技,现代装潢,任海角天涯,随时传话尽情移动;</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2>机藏众信息,时髦消费,纵狐朋狗友,按月交钱总可联通.</FONT></P></b>
</FONT></FONT>[/Powe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8 10:07: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26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6749
经验
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6
14
发表于 2006-9-16 23:33 | 只看该作者
占位[em05]
十分卫郎清瘦,一片宋玉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 小时
主题
7

217

帖子

0

精华

3023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5931
经验
4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15
13
发表于 2006-9-16 06:44 | 只看该作者
<P>怎么回回都要评联呢?不考了</P><P>嘿嘿</P><P>他有佳思随妙句</P><P>我存浊见不评联</P>[em01][em01][em01]
何必一文流后世唯求两句混今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86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联都四班学生

Rank: 4Rank: 4

UID
6557
经验
1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14
12
发表于 2006-9-15 15:07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FONT face=黑体></FONT></B></FONT></FONT></FONT> </P>
<P align=center>
<P><FONT size=3></FONT></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FONT color=#000000>[Power=6]</FONT><b>一、应对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FONT></P>
<P><FONT size=3>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原出句:<FONT face=楷体_GB2312><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B></FONT>。
2.曾国藩自箴联:
原出句:<B><FONT face=楷体_GB231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FONT></B>。</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二、分析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三、赏评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B></FONT></P>
<P><FONT size=3>2.林嵩咏志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大丈夫不拾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B></FONT></P>
<P><FONT size=3>3.请从联都网站中自选网友一副对联进行赏评。(要求同上,另请注明所选对联的作者、发表时间、详细网络地址。)</FONT></P>
<P><FONT size=3><B><FONT color=#0000ff>四、撰写题</FONT></B>
〖考察内容〗对联综合水平。
〖题量分数〗1题,共40分。
〖答题要求〗以“手机”(移动电话)为题写一副对联。①单边15字以内;②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新颖;③古今音皆可,但不得混用。提倡今音入联,用古音者,请注明,未注明者,视为今音;④用典请注明出处并简单说明;⑤运用机巧者,亦请注明。</FONT></P>
<P><FONT size=3><B><FONT color=#ff0000>【注意事项】</FONT></B>
1.答卷时间为2006年9月13日~10月7日24:00(以发帖时间为准)。
2.请应试联友在此帖后答题,答卷完成后注明OK或做完。
3.请应试联友对试卷设置为威望6。
4.应试联友,如有任何疑问请到交流帖交流。
5.本场会试的评判由主考官打分并做简略的评语,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但评分的结果不会随之改变。
6.本次会试,按比率录取。通过率为参加人数的60%。[/Power]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5 15:10:59编辑过]

霞抹乾坤妆秀色 燕裁云水作新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3

19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7473
经验
40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7
11
发表于 2006-9-15 14:02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90%" border=0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TR>
<TD width="100%" LINE-HEIGHT: 12pt? 10.5pt;><IMG src="http://www.china-liandu.com/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B><FONT color=blue>联都第17场会试试题(主考官:不笨≠笨)</FONT></B>
<P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size=5><FONT color=#0000ff><B><FONT face=黑体>联都第十七场会试试题</FONT></B></FONT></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主考官:不笨≠笨)</FONT>
2006年9月</FONT></P>
<P><FONT size=3>[power=6]</FONT></P>
<P><FONT size=3>【说明】本卷共分四种题型,即应对题、分析题、赏评题和撰写题,总分100分。各种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要求亦不同,请认真阅卷后作答。 </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一、应对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基础知识,应对能力。
〖题量分数〗2题,每题5分,共10分。
〖答题要求〗重配下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立意创新。因为重配旧联,请以古音入联。用典及机关处,请简要注明。不得抄录原句下联。</FONT></P>
<P><FONT size=3>1.贵州黄果树瀑布观瀑亭联:
原出句:<FONT face=楷体_GB2312><B>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B></FONT>。</FONT></P>
<P><FONT size=3>    对句:   青云似鹤,毋需仙驾风驱来
2.曾国藩自箴联:
原出句:<B><FONT face=楷体_GB231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FONT></B>。</FONT></P>
<P>               书朋怡德,梅朋怡情</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二、分析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进阶知识。
〖题量分数〗1题,共20分。
〖答题要求〗运用对联知识,从格律、遣辞、立意三方面对联句进行分析,不少于100字。
俞樾晚年自寿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FONT></P>
<P>
<P><B></B>



<P>格律:

<P>
<P>
<P>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P>
<P>
<P>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P>
<P>
<P>上下联均由二个七字分句组成,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三节奏,合律

<P>
<P>
<P>遣辞:该联遣词技巧老道,既工且稳。实数入联,对仗不易,“三”字本来很难工对,但作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在组句技巧上巧用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拆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法,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儿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直接作为并列词组使用,既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美名、美寿、美儿、美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作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四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以此对“三多”,又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儿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觉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相对,可谓巧思巧对,既险又工。在用字技巧上,该联采用“重言”的修辞手法,将“三多”,“四美”意义翻新,<B>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B>美""多"连珠,一气呵成。“三多”,“四美”系用典,[三多,语出&lt;&lt;庄子.天地&gt;&gt;:四美,典出晋.刘琨&lt;&lt;答卢谌诗&gt;&gt;.]前一分句总领联义,后一分句释义。

<P>
<P>
<P>立意:

<P>
<P>
<P>该联立意巧妙,运用了明暗对比法,构成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众所周知,“三多”“四美”本有定论,“三多”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多福、多寿、多子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四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仁、义、忠、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而本联作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俞樾倡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多德多才多觉悟</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 </B><B>,“美名美寿美儿孙”</B>,说教的意味少了,内省的意味多了。一明一暗,两相对比,不仅丰富了内涵,联义也更加深远耐品。

<P>
<P>
<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B>三、赏评题</B></FONT>
〖考察内容〗对联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
〖题量分数〗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求〗一是释联义,二是赏评。每题不少于150字。
1.郭嵩焘题岳麓船山祠联: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B></FONT></P>
<P><B><FONT face=楷体_G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 14:01 , Processed in 0.1233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