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3|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诗几个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5

帖子

0

精华

5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7276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8-7-14 1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异乡旅怀 十年枉作青云梦,误我乡音难自持。今夜凉风欲宽慰,轻轻吹出若春时。 2、蛰声 隐约相闻绕草根,若说酷暑总惊魂。日间园里汗流者,与我同为辛苦人。 3、唐诗 登仙至圣几人同,惊瘦怜寒竟独钟。若得心间融此韵,纵逢大论亦从容。 4、江上桥 铁索横江初见功,长虹飞驾自凌空。波涛千载失天堑,叹服神州起巨龙。 5、小叶榕 未老缘何胡一把,春风笑里竟长垂,细须若得半分土,掷地有声逾十围。 6、街鸟 晚唱一围街树闻,登台自是夜归人。如今天下和谐好,闹市尤将己见陈。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6

143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993
经验
26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5
24
发表于 2008-7-19 22:02 | 只看该作者
“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似乎不用争论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5

帖子

0

精华

5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7276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4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2:5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叶芸枝在2008-7-18 13:09:26的发言:

诗人许浑特喜欢用啊~~学习了。

许说更许浑,联都真大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5

帖子

0

精华

5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7276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4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2:5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翠拨青松在2008-7-17 0:18:04的发言:

关于“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在律诗中是允许的。但毕竟是一种拗句,比正格少得多。多见于平起七律第七句,如:唐 许浑:泊蒜山津:

“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言下是非齐虎尾,宿来荣辱比鸿毛。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明日东林有谁在,不堪秋磬拂烟涛。”

我感到第七句似乎是为加强语气而故意为之~

感谢L翠拨青松管理员列举了这么多例子,但俺在这里要说的还有两点:

1、“平平仄平仄”在绝律诗中的确用得很多,连王力教授都认为:“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它和常規的詩句一樣常見”,虽然他也说到:“這種特定的平仄格式,習慣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但不是说,在七绝的第三句,以及七律的颌联、颈联中不许用,王力教授在此段论述中,就举了一首在颌联、尾联同时使用这一句式的例子“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衹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还有下面的例子,用在颌、颈联中:

杜甫

七律·题张氏隐居二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 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 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 对君疑是泛虚舟。

五律·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五律·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五律·奉赠严八阁老 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

五律·天河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2、俺从来不认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可以无休止滥用,凡事得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是很有必要的,作为评手或老师,应该知道这个句子,联都作为网络重坛,更应容纳各派观点与意见,您说呢?青松管理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5

帖子

0

精华

5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7276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4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2:2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狂狂生在2008-7-16 21:49:46的发言:

参谋老总从"名士多" 南来, 大家有福了!

"纵观几首绝句,感觉君格律还是过关了,但是,学诗不仅仅是学会了平仄和叶韵就成了"

对极了!

国内的都在写着那 "大气" 诗句联句, 白雪如盐, 咏成败絮, 已气我羨犹莫及; 况以銀蛇噬之, 腊象践之,

一桥高架南北, 下头捉了张飞攒, 这等豪气, 又是"气"... 怪不得一挖出来, 先要可乐!

校长您老又笑话俺了,您看,俺在7楼都认错了,把“说”字弄作古平仄两用,也向校长您致谢了,在这里,您老还要引用什么“感觉君格律还是过关了”这样的话,过什么关啊,俺都羞死了:)

想来也是,那润之先生当个领袖也就罢了,偏也来附庸风雅,弄个什么“一桥高架南北, 下头捉了张飞攒”,纵长了豪气,却失了雅致,这诗词哪是他老人家弄的事,要弄也要先参加什么什么学习班才行嘛,您说呢?校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5

帖子

0

精华

5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7276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4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1:5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参谋长在2008-7-16 19:28:39的发言:
1、异乡旅怀 十年枉作青云梦,误我乡音难自持。今夜凉风欲宽慰,轻轻吹出若春时。——“若春”?不懂,请赐教了。 2、蛰声 隐约相闻绕草根,若说酷暑总惊魂。日间园里汗流者,与我同为辛苦人。
——“蛰”应该是“蛩”吧?因为“蛰”读阴平时是动词,指有毒的昆虫刺人或动物的动作;读阳平时一为动词,指虫类过冬隐藏不出,“蛰伏”是也,一为水母晒干的制品“海蜇”,呵呵。而“蛩”是指蟋蟀,蟋蟀是很勤劳的,才能和诗意相符。 3、唐诗 登仙至圣几人同,惊瘦怜寒竟独钟。若得心间融此韵,纵逢大论亦从容。——“惊瘦怜寒”来概括唐诗未免片面了些,后一联怎解? 4、江上桥 铁索横江初见功,长虹飞驾自凌空。波涛千载失天堑,叹服神州起巨龙。
——“铁索横江,长虹飞驾”重复了。诗歌讲究凝练的哟。 6、街鸟 晚唱一围街树闻,登台自是夜归人。如今天下和谐好,闹市尤将己见陈。——“如今天下和谐好”,凑字。不好。小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如何也被“和谐”了?诗有别裁,是因为诗人有发现美的眼睛,而不是把美好的也弄得让人心烦。
赠“何荷和”君:
纵观几首绝句,感觉君格律还是过关了,但是,学诗不仅仅是学会了平仄和叶韵就成了,还要多读,多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还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未被“和谐”过的心灵。言辞过激之处,还请海涵,与君共勉。:))

1、异乡旅怀 十年枉作青云梦,误我乡音难自持。今夜凉风欲宽慰,轻轻吹出若春时。——“若春”?不懂,请赐教了。

参谋长老师见笑了:)

您是行家,俺仅仅是个才知平仄的初学者,岂敢“赐教”云云,羞死俺了。

2、蛰声 隐约相闻绕草根,若说酷暑总惊魂。日间园里汗流者,与我同为辛苦人。

——“蛰”应该是“蛩”吧?因为“蛰”读阴平时是动词,指有毒的昆虫刺人或动物的动作;读阳平时一为动词,指虫类过冬隐藏不出,“蛰伏”是也,一为水母晒干的制品“海蜇”,呵呵。而“蛩”是指蟋蟀,蟋蟀是很勤劳的,才能和诗意相符。
您老法眼,这个“蛰”字的确是“蛩”字之误,诚心感谢您你指正:)
3、唐诗 登仙至圣几人同,惊瘦怜寒竟独钟。若得心间融此韵,纵逢大论亦从容。——“惊瘦怜寒”来概括唐诗未免片面了些,后一联怎解?
俺原意不是想用“惊瘦怜寒”来概括唐诗,只是发个感慨,却生歧义了,您老批评指正得对:)
4、江上桥 铁索横江初见功,长虹飞驾自凌空。波涛千载失天堑,叹服神州起巨龙。
——“铁索横江,长虹飞驾”重复了。诗歌讲究凝练的哟。
对,您老说得对,“诗歌讲究凝练!”
6、街鸟 晚唱一围街树闻,登台自是夜归人。如今天下和谐好,闹市尤将己见陈。——“如今天下和谐好”,凑字。不好。小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如何也被“和谐”了?诗有别裁,是因为诗人有发现美的眼睛,而不是把美好的也弄得让人心烦。
您老的解释出乎意料,原来俺的东东是“让人心烦”的,俺原以为诗有别裁,是名花入各眼,所以喜欢东施效颦地想弄个什么赋比兴的,寓言一下,想着这世道罗网也没了,枪弓也绝了,人与自然更融洽了,世界也更和谐了,鸟儿入晚而在繁华的街树上吱吱喳喳的,如同自由地发表意见,可是事与愿违,看来俺真的很失败。
最后,觉得您说得太经典了:“但是,学诗不仅仅是学会了平仄和叶韵就成了,还要多读,多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还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未被“和谐”过的心灵。言辞过激之处,还请海涵,与君共勉”
的确说得好:与君共勉!与君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8

357

帖子

0

精华

364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姑墨牧者

Rank: 3

UID
12460
经验
4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2
19
发表于 2008-7-18 13:09 | 只看该作者

诗人许浑特喜欢用啊~~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主题
650

7191

帖子

5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诗词学堂校长

Rank: 10Rank: 10

UID
1068
经验
95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6
18
发表于 2008-7-17 18:0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心雨笼晴在2008-7-17 10:44:21的发言: 关于拗救,一直没有认真的去学习,汗~

成都之宴, 他们都要我尝尝 "泡菜".

我尝了一啖... 不是不好, 是.... 还是集中我的火力, 专攻东坡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54 小时
主题
263

6439

帖子

17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383
经验
36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5
17
发表于 2008-7-17 10:4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拗救,一直没有认真的去学习,汗~
片片飞花弄晚,蒙蒙心雨笼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16
发表于 2008-7-17 00:1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在律诗中是允许的。但毕竟是一种拗句,比正格少得多。多见于平起七律第七句,如:唐 许浑:泊蒜山津:

“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言下是非齐虎尾,宿来荣辱比鸿毛。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明日东林有谁在,不堪秋磬拂烟涛。”

我感到第七句似乎是为加强语气而故意为之~

附:[唐·许浑]部分平起、第七句拗的七律诗

姑孰官舍 许浑

草生宫舍似闲居,雪照南窗满素书。 贫后始知为吏拙,病来还喜识人疏。 青云岂有窥梁燕,浊水应无避钓鱼。 不待秋风便归去,紫阳山下是吾庐。

晚自东郭回留一二游侣 许浑

乡心迢递宦情微,吏散寻幽竟落晖。 林下草腥巢鹭宿,洞前云湿雨龙归。 钟随野艇回孤棹,鼓绝山城掩半扉。 今夜西斋好风月,一瓢春酒莫相违。

送张尊师归洞庭 许浑

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 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 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 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许浑

病移岩邑称闲身,何处风光贳酒频。 溪柳绕门彭泽令,野花连洞武陵人。 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 早晚高台更同醉,绿萝如帐草如茵。

重游练湖怀旧 许浑

西风渺渺月连天,同醉兰舟未十年。 鵩鸟赋成人已没,嘉鱼诗在世空传。 荣枯尽寄浮云外,哀乐犹惊逝水前。 日暮长堤更回首,一声邻笛旧山川。

朝台送客有怀 许浑

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 越国旧无唐印绶,蛮乡今有汉衣冠。 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夏亦寒。 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 许浑

一章西奏拜仙曹,回马天津北望劳。 寒水欲春冰彩薄,晓山初霁雪峰高。 楼形向日攒飞凤,宫势凌波压抃鳌。 空锁烟霞绝巡幸,周人谁识郁金袍。

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许浑

诏移丞相木兰舟,桂水潺湲岭北流。 青汉梦归双阙曙,白云吟过五湖秋。 恩回玉扆人先喜,道在金縢世不忧。 闻说公卿尽南望,甘棠花暖凤池头。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许浑

载书携榼别池龙,十幅轻帆处处通。 谢脁宅荒山翠里,王敦城古月明中。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饱食鲙鱼榜归楫,待君琴酒醉陶公。

送王总下第归丹阳 许浑

秦楼心断楚江湄,系马春风酒一卮。 汴水月明东下疾,练塘花发北来迟。 青芜定没安贫处,黄叶应催献赋诗。 凭寄家书为回报,旧乡还有故人知。

赠郑处士 许浑

道傍年少莫矜夸,心在重霄鬓未华。 杨子可曾过北里,鲁人何必敬东家。 寒云晓散千峰雪,暖雨晴开一径花。 且卖湖田酿春酒,与君书剑是生涯。

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许浑

强留佳客宴王孙,岩上余花落酒樽。 书院欲开虫网户,讼庭犹掩雀罗门。 耳虚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主题
650

7191

帖子

5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诗词学堂校长

Rank: 10Rank: 10

UID
1068
经验
95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6
15
发表于 2008-7-16 21:49 | 只看该作者

参谋老总从"名士多" 南来, 大家有福了!

"纵观几首绝句,感觉君格律还是过关了,但是,学诗不仅仅是学会了平仄和叶韵就成了"

对极了!

国内的都在写着那 "大气" 诗句联句, 白雪如盐, 咏成败絮, 已气我羨犹莫及; 况以銀蛇噬之, 腊象践之,

一桥高架南北, 下头捉了张飞攒, 这等豪气, 又是"气"... 怪不得一挖出来, 先要可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7

352

帖子

2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2407
经验
85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16
14
发表于 2008-7-16 19:28 | 只看该作者
1、异乡旅怀 十年枉作青云梦,误我乡音难自持。今夜凉风欲宽慰,轻轻吹出若春时。——“若春”?不懂,请赐教了。 2、蛰声 隐约相闻绕草根,若说酷暑总惊魂。日间园里汗流者,与我同为辛苦人。
——“蛰”应该是“蛩”吧?因为“蛰”读阴平时是动词,指有毒的昆虫刺人或动物的动作;读阳平时一为动词,指虫类过冬隐藏不出,“蛰伏”是也,一为水母晒干的制品“海蜇”,呵呵。而“蛩”是指蟋蟀,蟋蟀是很勤劳的,才能和诗意相符。 3、唐诗 登仙至圣几人同,惊瘦怜寒竟独钟。若得心间融此韵,纵逢大论亦从容。——“惊瘦怜寒”来概括唐诗未免片面了些,后一联怎解? 4、江上桥 铁索横江初见功,长虹飞驾自凌空。波涛千载失天堑,叹服神州起巨龙。
——“铁索横江,长虹飞驾”重复了。诗歌讲究凝练的哟。 6、街鸟 晚唱一围街树闻,登台自是夜归人。如今天下和谐好,闹市尤将己见陈。——“如今天下和谐好”,凑字。不好。小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如何也被“和谐”了?诗有别裁,是因为诗人有发现美的眼睛,而不是把美好的也弄得让人心烦。
赠“何荷和”君:
纵观几首绝句,感觉君格律还是过关了,但是,学诗不仅仅是学会了平仄和叶韵就成了,还要多读,多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还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未被“和谐”过的心灵。言辞过激之处,还请海涵,与君共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19:35:0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主题
650

7191

帖子

5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诗词学堂校长

Rank: 10Rank: 10

UID
1068
经验
95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6
13
发表于 2008-7-16 18:3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向不用的" !!!

怎会如此讲者? 非本狂习惯... sorry.对不起!

何茹兄常光臨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5

帖子

0

精华

5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7276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4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7:5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狂狂生在2008-7-16 17:36:40的发言:

《咏怀古迹·其五》作者: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杜甫也, 说他不应该也无耳听矣! ..............

其他 第三/七句用拗 , (今人也说叫做拗救--- 则第五字用仄第六字用平) 古人也多有, 说它普遍, 似乎不是.

我今也宽从了. 我是一向不用的, 但这个月来, 为了迁就诸同学, 和诗也亦小拗一番.

其实,除却杜甫,唐宋律绝诗中,仍然有相当大的比例,采用这一拗句,几学诗者,大体不应该熟视无睹的,这与自己用不用应是两个慨念:)

不过,联都以狂狂生校长等一批高手为首,牺牲个人时间,举办格律诗学习班,宏我国粹,的确是令人鼓舞,瓴俺折服的,这必定扩大格律诗词的队伍,可敬可佩,值得赞赏,期待也祝愿学习班取得好成果,多出高水平人才,壮我中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主题
650

7191

帖子

5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诗词学堂校长

Rank: 10Rank: 10

UID
1068
经验
95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6
11
发表于 2008-7-16 17:36 | 只看该作者

《咏怀古迹·其五》作者: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杜甫也, 说他不应该也无耳听矣! ..............

其他 第三/七句用拗 , (今人也说叫做拗救--- 则第五字用仄第六字用平) 古人也多有, 说它普遍, 似乎不是.

我今也宽从了. 我是一向不用的, 但这个月来, 为了迁就诸同学, 和诗也亦小拗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5

帖子

0

精华

5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7276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4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6:4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心雨笼晴在2008-7-16 14:49:41的发言: 今夜凉风欲宽慰,宽字处应平声吧?

原来心雨笼纱超版是指这里出律了?

也是在这里,曾经见过包括狂生校长、南山一松超版等高手在诗词版的辨论,即关于“仄仄平平仄平仄”变格使用的讨论,观点大抵是五五开,狂生校长的观点是最好不用,或者少用,但这个观点改变不了历史,历代诗人用这个句式都是很普遍,对于评手来说,一般忌用“出律”一词来下结论,而把它作为一种拗句,俺想知道,联都想不顾历史,硬性将之确定为“出律”句式吗?如若如此,俺倒是无话可说:)

下面列举唐律诗中几个采用“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的例子:

《宿府》作者: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咏怀古迹·其一》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其五》作者: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纵观王力、林正三等诗词格律大家的观点,也是将“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列为律诗中的拗句,与正格同等看待,其对句可救可不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54 小时
主题
263

6439

帖子

17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383
经验
36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5
9
发表于 2008-7-16 14:49 | 只看该作者
今夜凉风欲宽慰,宽字处应平声吧?
片片飞花弄晚,蒙蒙心雨笼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8
发表于 2008-7-16 14:33 | 只看该作者
逾,我也常念仄声,经查,古今皆平。说,古仄。遇到这字我就改为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5

帖子

0

精华

5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7276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4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1:5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狂狂生在2008-7-16 0:29:50的发言:

若说酷暑总惊魂, 古声则说为入为仄, 我说古呀!

掷地有声逾十围 入去上平去入平, 未九四"孤平" 咯?

诗是不错, 可说无隙可乘, 但为心雨解围也.

不好意思,惊动了联都诗词学校校长,能得到校长不错的夸奖,汗如雨下:)

校长法眼,“说”的确是平水韵入声,原先与人争论过,本来坚持是仄声的,人家说找到过古时平仄两用的依据,俺就相信了,没有仔细查证,看来俺是错了,谢谢细雨笼晴超版与狂生校长的指正:)

“逾”字好象只有某些地域的方言里作仄读,《平水韵》、《诗韵新编》(1984年)、《中华新韵》(2005年)均作阳平读声,不知道校长所说的仄用的例子在哪?若真是仄读,则“掷地有声逾十围”属孤平无疑。

再次感谢两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主题
650

7191

帖子

5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诗词学堂校长

Rank: 10Rank: 10

UID
1068
经验
956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6
6
发表于 2008-7-16 00:29 | 只看该作者

若说酷暑总惊魂, 古声则说为入为仄, 我说古呀!

掷地有声逾十围 入去上平去入平, 未九四"孤平" 咯?

诗是不错, 可说无隙可乘, 但为心雨解围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

15

帖子

0

精华

5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7276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4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23:4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心雨笼晴在2008-7-15 23:26:50的发言:

其实没有注明七绝,格律没那么严格,我是按七绝的要求看的~

还是不明白,请教心雨笼晴超版,联都网另有七绝格律要求?因为我这几个是七绝呀,不过未标注平水韵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5 20:17 , Processed in 0.0984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