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8|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名惊诧:大作家金庸先生竟然不懂对联!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844 小时
主题
128

729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联痴

Rank: 10Rank: 10

UID
1971
经验
324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8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9-1-31 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报道:一代武侠文学大师梁羽生的葬礼今(31)日举行。在葬礼上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羽生献上花圈,挽联上写着: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顺便转贴梁羽生两联:

每天读好书,乃真乐趣; 此地有良伴,大可神交。 ——梁羽生自题梁宅书斋

散木樗材,笑看云霄飘一羽; 人闲境异,曾经沧海慨平生。 ——梁羽生自题自况

无为而为按:金庸先生“自愧不如”倒是实话实说呢。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π彩| 六合投π注| 网络赚钱去SO娱π乐π城:顶级信用π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得过且过;无为而为。——哈公QQ馈赠
在线时间
431 小时
主题
11

306

帖子

2

精华

7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596
经验
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11
38
发表于 2010-6-15 10: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大光头想搞明白什么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939 小时
主题
346

6353

帖子

10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0975
经验
131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9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10
37
发表于 2010-6-14 21:41 | 只看该作者
趁着金先生还健在,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及早弄明白的好,谁能告诉我他老人家电话号码是多少?楼上的住得近,帮忙给问问。。。
请关注湖北省楹联学会官方公众号【荆楚联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31 小时
主题
11

306

帖子

2

精华

770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596
经验
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11
36
发表于 2010-6-14 14:19 | 只看该作者
过了一年多,居然还在讨论这个。。。
梁羽生和金庸分别在阴阳两界笑而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主题
68

3226

帖子

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砖头批发商

Rank: 4Rank: 4

UID
15993
经验
5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2
35
发表于 2010-6-13 1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漠野孤狼 于 2010-6-13 10:11 编辑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就对仗来说,这里也并非只有那活宝神对。
   什么样的大先辈,什么样的好朋友,上下都是偏正名词,神对部分都是修饰部分,也就是“偏”的部分,如果在一个句子中就是定语,上下两句都是一个偏正名词,当然大先辈,好朋友也是偏正名词,大偏正套小偏正,上下偏正名词对偏正名词,偏的部分不需要字面词性一致宝典上也是找得到的,其实这里整个神对部分都是修饰和限制后接名词的,与形容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偏正名词不仅仅只有2-3个字的,该有多长就有多长,你打包当做一个整体,就相当于是2个字的偏正名词,再捆成一大包就是一个名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343 小时
主题
325

1万

帖子

80

精华

1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949
经验
30176 点
威望
8 点
在线时间
83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16
34
发表于 2010-6-13 10:03 | 只看该作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把尺子对谁都是适用的,大作家也不例外。说句不懂,也没什么。大科学家牛顿在生活上老出笑话,大家并未贬低他。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叫我们去写武侠小说,谁写得来?不是也不懂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22 小时
主题
535

6146

帖子

7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8005
经验
53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
33
发表于 2010-6-13 09:19 | 只看该作者
梁先生的联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29 小时
主题
139

108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9018
经验
288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8
32
发表于 2009-2-6 09:27 | 只看该作者

金庸在其武侠书中多有对联式的回目,好象也不坏。

文人行事有其个性,或许其挽联别有用意,或本无意成联只是为表情怀而已。

欢迎光临江苏楹联网:http://www.jsyinglian.com/index.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12

259

帖子

0

精华

272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18923
经验
36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6
31
发表于 2009-2-5 1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中央 于 2010-6-17 09:0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主题
68

3226

帖子

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砖头批发商

Rank: 4Rank: 4

UID
15993
经验
5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2
30
发表于 2009-2-4 00:3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和我如此亲切又值得尊敬的人(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一个这么精彩的朋友(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走了。两大顶级武侠英雄,自然是惺惺相惜的,英雄叹英雄,英雄送英雄,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凉?置身事外的人哪懂人未到离别哪懂伤悲的道理?眼里只有“阳春白雪”的联家,是否体会到了这种极度的悲伤?金庸需要花枝招展跳大神发表长篇小说去表演悲伤吗?不需要,一个真正感到悲伤和惋惜的人也不会有那个心情,一切表演都是苍白无力的,就是一个这么好的人,展现在大家面前,却已经永别了,这种把美丽摆在你面前毁灭的的悲凉,表达得还不够吗?用得着那些假大空话吗?在这种真切的悲伤中,一个不羁的性情中人会有心情去弄那些平平仄仄仄平平吗?

能和金庸比肩的,已经不需要赞美,能被金庸尊称为大先辈的,已经就是一种无心而自然流露出的赞美,只有真正淡薄而真性情的人,才会有如此坦荡而又无心的赞美。这副对联的内涵已经够丰富的了,只是,一般事外人无法体会那种哀挽的心情和丰富的内涵。当然,某些人完全可以说我牵强附会装B了

金庸这联是在沉痛的心情中哀挽梁羽生,并非是要贴出来假装谦虚一番后等待喝彩,他写得已经够情真意切了,金庸的对联水平虽然并不出色,但是一般人你也别想会比他强,可能性不大,因为你不具备他那样精彩的生活,也不会比他更有知识。

我发这些言论,并非针对楼主,就事论事,无为而为版主是我敬重的一个联家,低调而辛勤,醉心于自己喜欢的对联,水平也比较高。

以下纯属个人放屁。可不看。

金庸已经完全真切地表达了他悲哀的心情,金庸虽然并非一个出色的联家,很多人就经常想当然出色的某个文学家对联也肯定是最好也不会出错的(这句话与我上面所说的并不矛盾,只是就事论事说一些现实中的现象),但是,就任何文学来说,丰富的人生阅历永远是文学具备丰富的生活哲理和思想无可替代的要素。婉约派词人柳永确实是和青楼女子有着极为不一般的密切关系,同时在科举中又是如此地失意,他的词也是这种真切感受的自然流淌;李清照早期是个蜜糖中的大家小姐,清丽的词风也是她生活真切的写照,后期随着自己与丈夫两地分居和国家的衰败,词风随着生活的的感受真切流露,并非没事干闲得无聊要凭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是她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在极度的悲哀和愤怒中发出的心灵的抗争和呐喊,致柔的人更是至刚,这还是婉约派风格吗?豪放派的高手们也用不着我举例了,都是有着丰富或者惊天动地的人生经历,当然,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具备了飞扬的文采而成就了一代代辉煌,他们的文采,不是关在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笼子里或者呆在街角伺竹弄梅阳春白雪出来的。

所以,不要拿金庸和左宗棠比,人生的经历不一样,他们的关系也没那么丰富纷繁。有几个人能有曾国藩那样的成就?又有几个人能有左宗棠那样的高度?

老毛的那联我就懒得评了,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个具备伟人的情怀和眼光。当然,谁都可以说我也不具备。

左宗棠写的对联是我们当今某些方家们那么空洞晦涩啰嗦不休七弯八拐的吗?晚清的挽联,对于一般人来说,没什么出彩的经历,只有写长一点,从点点滴滴中感受悲凉或者在哀挽中言带赞美。生活阅历不够文字驾驭能力不够又加上基础知识不够的人,你要去学清联,清联所具备的行云流水、自由奔放的优秀联风你学不来,糟粕却容易被你当宝并被“发展”得更歪,最后只能是走样变味变成裹脚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4 1:07:24编辑过]
用利牙冷血 扫光残次
循物竞天择 留下优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 小时
主题
2

34

帖子

0

精华

59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游侠儿

Rank: 2Rank: 2

UID
17331
经验
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7
29
发表于 2009-2-3 22:31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上。
偃户无颜名大用,蚩氓犹效论该深。    。。。自嵌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主题
68

3226

帖子

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贵宾

砖头批发商

Rank: 4Rank: 4

UID
15993
经验
59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2
28
发表于 2009-2-3 17:34 | 只看该作者

平仄对于对联来说,本来就相当于人穿的衣服,虽然有所讲究,但并非千篇一律,搜索对联基础知识,对仗是核心要素,平仄,并没说要按照割裂出的两句律诗的平仄为唯一标准,律诗的平仄仅仅只是一种可以使用的比较好的韵律形式而已,并非唯一,古今不讲究尾字仄起平收这个一般习惯的对联时不时都会有一些。

金庸这挽联虽然不能算是特别出彩,但是,就联都来说,能写得比他更好的恐怕没几个,很多人认为是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的,我看上去简直就是泛泛而作的空话套话,表面上好像很文雅,其实恶俗无比,也没什么内容和思想性。

老毛那对联也对仗得好好的,仅仅只是没按一般习惯去讲究平仄。

对联平仄的韵律美,是多方面的,没有律诗和词那样的死规定,律诗的平仄不仅仅只考虑了那两句,还考虑了整体,对联也并非是5、7言为大为主流。何况也并非223断句方式为主流。当你不死抱律诗的平仄当宝的时候,一切就很好想得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3 23:46:35编辑过]
用利牙冷血 扫光残次
循物竞天择 留下优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5

61

帖子

0

精华

103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流神

Rank: 2Rank: 2

UID
8093
经验
14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12
27
发表于 2009-2-3 15:31 | 只看该作者

焦点在于,金庸写的是否是挽联。

如果是挽联,作为大师,确实不够严谨。

到底是不是挽联呢?可以直接去问金大侠。这个事也不能拖太久。

滚滚开水东逝来,浪花烫伤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 小时
主题
6

4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8285
经验
10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2
26
发表于 2009-2-3 14:03 | 只看该作者

无为兄好。读过搜狐这篇新闻稿更觉得金庸别有用心了,且看:

挑错一:对联不合平仄

金庸就以两句上联挽之。(当年梁批评查的时候,两人才只不过是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五十年后的查良镛先生,难道还停留在不懂平仄的阶段么?)

挑错二:诗词闹笑话

  金庸的小说最闹笑话的还是诗词方面,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就出现了“宋代才女唱元曲”的妙事……

  所谓“宋代才女唱元曲”,就是指《射雕英雄传》中女主角黄蓉与“渔樵耕读”中的樵子唱答《山坡羊》一事。樵子所唱的三首《山坡羊》曲子以及黄蓉所答唱的那首。。。

金庸就以一句《别黄蓉石》挽之。

是巧合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3 14:11:12编辑过]
心无一纸能留字;口有千言不作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844 小时
主题
128

729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联痴

Rank: 10Rank: 10

UID
1971
经验
324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8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26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09:11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谢谢窟顶苦丁君!

个人觉得没有那么复杂。请看看此帖:

http://news.sohu.com/20090203/n262020394.shtml

得过且过;无为而为。——哈公QQ馈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0

152

帖子

0

精华

168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4432
经验
22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5
24
发表于 2009-2-3 07:4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真够复杂的。。

心声自有韵,无需引名句。恭祭老友,心意心声自比联强。大概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 小时
主题
6

43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8285
经验
10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2
23
发表于 2009-2-3 05:05 | 只看该作者

别开蹊径,莫使屏前风月老;直抒胸襟,长教笔底性情真

新华网报道:一代武侠文学大师梁羽生的葬礼今(31)日举行。在葬礼上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特地委托代表为梁羽生献上花圈,挽联上写着: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

说句实在话,金庸如何不会对联,也不会对成这样。这两个句子同是上联,字句中不犯律,可能在创作中也并没有考虑以下联相对。

上联一:同行同事同年 大先辈;

同行 同事:二人曾一起在香港《大公报》下的《新晚报》做副刊编辑,金庸 (查良镛) 和梁羽生 (陈文统) 共同的爱好是围棋和武侠小说。先是梁羽生在总编辑罗孚要求下写就《龙虎斗京华》,后在梁羽生的相邀下,金庸的《书剑恩仇录》才相继出版。

同年:从年龄上讲,梁羽生 生于1924年3月22日 (证件日期为1926年),而金庸是1924年2月6日,不管怎样都要比梁大些。

大先辈:日语. 意思是:“学长,前辈”。

上联二(不对下联):亦狂亦侠亦文 好朋友;

亦狂亦侠亦温文 【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别黄蓉石比部玉阶》(蓉石,番禺人) 【鉴赏】 不是我特别喜爱逢人就夸赞你,实在因为你的为人,有狂气,有侠情,却又温文儒雅。作者藉这两句诗描写自己对友人黄蓉石的衷心赞美。黄蓉石的亦儒亦侠,堪称是中国传统书生的典型。 【原诗】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出自 龚自珍 的名句还有: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出处】 清·龚自珍《漫感》 【鉴赏】 带着一枝箫、一把剑,仗义行走江湖,本是我平生最大的心愿;如今十五年都已过去了,当初的狂名也全让我给辜负尽了。作者描写自己当年一心行侠江湖,如今却失意、落魄,当年的壮志豪情早就给消磨殆尽了,“一箫一剑平生意”形容少年豪侠、意兴风发的豪情。“负尽狂名十五年”常用来形容那些早年颇具盛名,后来却平淡无奇的人。 【原诗】 绝城从军计惘然,东西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文字缘同骨肉深 【出处】 清·龚自珍《杂诗》 【鉴赏】 朋友聚在一起谈心论道,由于对文字的共同爱好而结成知己,这份感情就像兄弟骨肉间的感情一样真挚、深厚。文友相交,文字结缘,意气相投,情同骨肉。对某些人而言,游泳这样一份真挚的情谊,的确可以终生无憾了。 【原诗】 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天涯握手尽文人 【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鉴赏】 在这远离京城的天涯一角,一起握手相谈的,全都是一些擅于写作的文人呢!作者描写自己浪迹关山,心底原有的多少凄苦悲凉,全都在文人诗友的论文谈艺与饮酒欢笑中,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原诗】 使君谈艺笔通神,斗大高阳酒国春。消我关山风雪怨,天涯握手尽文人。

但开风气不为师 【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鉴赏】 这一句诗上承“一事平生无齮齕”,意思是说:我生平只有一件事,没有人能拿它来当做攻击我的借口,那就是我只以著书立说来开启一代风气;从来不收学生或以老师的身份招党聚众。齮齕,读作以何,是指牙齿相咬,引申为攻击他人。“但开风气不为师”这是龚自珍的名句,常用来赞美那些开创时代风气的人,能够引导社会走进一个更新更美的境界。 【原诗】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事事平生无齮齕,但开风气不为师。

金庸似乎是故意不对上联,而以另一上联联之,是别有用心的。《别黄蓉石》中所嵌:黄蓉,也是《射雕英雄传》的女主角。龚自珍所广传的几句名言,也恰好形容他们俩人个中的微妙关系,确实是难兄难弟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下款这里也有谦虚的地方,金庸比梁羽生还年长,自称为弟是敬重。自愧不如,相信也谦虚了。比喻是自愧不“儒”,那是绝对恰当的。

苦丁认为金庸不是不会对联,而是他一来是用龚自珍的名言说出他俩的千丝万缕,二来,把他的那份尊重和龚自珍的名句留给梁自对了。

心无一纸能留字;口有千言不作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844 小时
主题
128

729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联痴

Rank: 10Rank: 10

UID
1971
经验
324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8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26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0:18 | 只看该作者
附记:武侠小说是大众化的东东,大众化小说作家搞大众化对联也还门当户对呢,嘿嘿。
得过且过;无为而为。——哈公QQ馈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844 小时
主题
128

7293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元老

联痴

Rank: 10Rank: 10

UID
1971
经验
324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8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4-26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0:0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楹联发展观

我不赞成将楹联按照“艺术性”和“实用性”来划分。我认为楹联或网络楹联的发展历来是“两条腿走路”、“两股道上跑车”的:

一曰艺术性楹联。这个“艺术性”即为内容和形式上的“唯美”,应该体现在音律、对仗和意义关联等诸多方面。应该说艺术性楹联发展到今天已基本形成了某种规律,成为文化艺术象牙之塔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这一“规律”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掌握的,因此才有了楹联社团、楹联著作、专业楹联报刊杂志和对联网校等等的存在;这一“规律”尚在发展之中(这也是艺术性楹联生命力之所在),还需要为数不多的有识之士不懈努力。中国楹联学会修订《联律通则》的意义正在于此。

二曰大众化楹联。这里所说的“大众化”是指普通老百姓都喜闻乐见,凡能识字的都可以“创作”。这种楹联只需要一条规律——两句大白话大致对称,能贴在大门两边再加上一个横批、图个喜怒哀乐就行了,不信你就去看看这几天满大街正在兜售着的五花八门的春联印刷品。 在下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央电视台的春晚推出的春联并每有微词,今年才算是大彻大悟了——原来面向十几亿公众的媒体只可能推出大众化的东西,什么对仗、音律,谁要你来瞎操心!

我之所以不赞成“实用性”的提法,是因为“实用性”与“大众化”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概念。殊不知从古至今,在实用性对联中也有不少作品是艺术精品呢!

至于网络楹联的发展方向,我看只能是顺其自然。你若是要搞“艺术性”就必然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搞“大众化”当然简单也不乏“人气”支持。你看看某些企业家心血来潮拿出一个狗屁不通的“出句”设巨奖征对,全国上下民众(甚至于某些“联家”)纷纷趋之若鹜便是明证。

话又说回到网络对联大赛,毫无疑问这只是一帮搞艺术性楹联的家伙们在奔走呼号。八年搞到24届了,都是在搞“窝里斗”。社会上的大众化楹联依然故我不思悔改,还时不时混上网来搅他几下浑水。

呜呼!楹联文化的发展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以上转贴个人观点,首发“2009都联网络楹联发展论坛”。

谢谢各位老师对此帖的关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 0:03:26编辑过]
得过且过;无为而为。——哈公QQ馈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 小时
主题
70

485

帖子

0

精华

58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6946
经验
5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
20
发表于 2009-2-1 23:52 | 只看该作者
金庸的诗联水平就是再不怎么样,也不至于不知道多数联句脚都是仄起平收的。
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95

434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混沌牧者+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15289
经验
47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7
19
发表于 2009-2-1 23: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分歧就在荒唐老师说的这里了,有少数联,句脚不是仄起平收的。

或许金庸先生确实不懂联,又或许金庸先生根本就不在乎联律(如上文他讽刺的就是“形式主义到了极点”),所以金庸先生才能够写出来“以无招胜有招”的独孤九剑。不过,连这个也被梁羽生先生批评为“不是武功”

其实,都是大师,只是金庸先生更洒脱些,从来就是不拘一格的。

烛心一点知明灭[冰儿] 禅意半分悟色空[一灯] 缚骨袈裟轻一掷 违心作派再休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1 18:28 , Processed in 0.1046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