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7262
在线时间11550 小时
主题535
记录0
超级版主 【通校诊所】老顽童
经验25138 点
威望1 点
金钱42652 ¥
在线时间11550 小时
主题535
超级版主
【通校诊所】老顽童
- UID
- 21942
- 经验
- 25138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1155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6-25
|
较早前,紫芝邀我在中班执教,我不假思索便答应了。但当我准备教材时,才发觉我还未够班。但受人之托,终人之事,老顽童是明白的。因此我唯有勉为其难,完成这一讲的教材。
有关古风的释义和应注意事项,诗词学堂初班的前期老师已作了较详细的讲解,在此我只略作补充。
古风 (古诗) 冠名的由来
古风起源于周初的民歌和宫庭宴乐,经诗经和楚词孕育,至两汉的古诗十九首始成形。诗歌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洗礼,慢慢衍化成五言及七言形式,当时的诗已经考虑到诗歌的音乐感和注意『宫商迭代』的和谐美。
基于文学潮流的推演,新一代的诗家亦追求变革,古诗也发生了变化。到了沈约等人,在四声上的研究,四声八病得以确立。在用韵方面亦改以两句、四句或八句换韵,使诗的音调更形活泼。
漠漠床上尘,中心忆故人。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别离稍已久,空床倚杯酒。
沈约这阕《拟青青河畔草》两句一韵。
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柳恽的《江南曲》四句换韵。
这两首五言古诗,形式、风格也充满变革的影子。韵的变换,是要藉音调的和谐与变化,增加诗歌的音乐因素。
这些变化催化了小诗的兴起。小诗就是后来唐人的绝句,用四句五或七言句子,抒景写情,语少情深。这些诗很多被归入于『乐府』。
在追求完美的动力影响下,律体开始形成,讲究韵律、讲求对偶,八句成章,颔颈二联,对仗工整。律体成形后,反复将声律要求再活用到小诗之中,也便成为后来的绝句。自此新诗体定形,取名『近体诗』或『格律诗』。
唐以后,诗人不放弃古人作诗的风格,续有新作。为与『格律诗』有所区别,学术界把不入格律的诗篇,称之为『古体诗』简称『古诗』或『古风』。
古诗的形制
古诗有四个字一句的四言古诗,有五个字一句的五言古诗,有七个字一句的七言古诗,有字数不定的杂言古诗。通常诗人所写的是五言和七言两种。
杂言古诗是指长短句杂用,诗经早有例子,但都是偶然现象。到了南北朝时代,有规律的长短句出现了。
罗袖飘纚拂雕桐,促柱高张散轻宫,迎歌度舞遏归风。
遏归风,止流月。寿万春,欢无歇。《沈约-江南弄?秦筝曲》
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
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萧衍-江南弄?龙笛曲》
很多这类的长短句,无论体裁、字句完全相同,这肯定不是偶然巧合,反而说明是新诗体的产生。后来更被推定为词的雏形。
古诗和近体诗最重要的分别是句数没有限制。长短依照内容而决定,古诗句子的结构也不受平仄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
古诗有所谓的对称句,即后期的对仗句,但没有严格的限制使用。古诗的用韵宽,可以邻韵通押,更可以换韵。古诗相较于近体诗来说,它的形式是活泼而不受拘束的。
古诗的用韵
正如我之前所说『古诗』多被收编在『乐府』,所以音色较重,用韵宽,为求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古诗时用邻韵通押。且开始在双数句押韵。
但在『乐府』之外,还有歌、行、引、曲、谣、辞、篇、咏、吟、叹、唱、弄、思、怨....... 等等,这些都是名称上的分别,很多都缺谱来支持,故用韵的自由度,便大大提高。更有平仄韵交错使用的例子。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配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芳屋。
屋前太谷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画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杜甫这阕《玄都坛歌》一、二句用平声一东韵,三、四句则换成入声一屋韵,五、六、七、八又换为平声元、寒韵,九、十、十一、十二则为上声养韵。
兰叶参差桃半红,飞芳舞縠戏春风。
如娇如怨状不同,含笑流眄满堂中。
翡翠群飞飞不息,原在云间长比翼。
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沈约这阕《春白纾》四句一韵。前半红、风、同和中平声韵;后半息、翼、色和极用仄声韵。把大多数古诗的全篇一韵的习惯推前了。这种变化,明显是受声律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前后半部,都是句句押韵。
古风之中另有一种古诗是每句押韵的,称为柏梁体。此体句句用韵,创作此类诗体,应留意选择韵书,新韵则不宜了。
古诗创作须知
正因为古诗在声律、对仗、句数、押韵都非常宽,甚或没有规则可依,我可以大胆地说是少了一块遮羞布。在创作格律诗时,只要按律而行,对仗工整,诗意稍逊也可蒙混过去。但古体诗少了门面功夫,自当以意、气和势取胜,中心思想必需明确,读者才可产生共呜。毕竟此篇是为中级学堂所写的讲义,老顽童不希望把初班的东西搬到这里,老顽童把一向坚持的原则在这里多说一遍。
内容与修辞
陆机:「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他清楚指出文学创作在理意、修辞的重要性。他亦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他把外物与思想结合起来,重视词句的绮靡,忽视中心思想,诗便变得空洞,言不及意。
时下很多对诗词有兴趣的人,为增加作品的书卷味,喜欢在旧诗中搜寻合心意的字词、典事,往往忽略了语言的时代化,使一份美好的构思,得不到充份的表达。其实一阕动人的诗篇,用简单直接的语句表达,不一样真挚感人吗?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缝?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李陵这阕《艳歌行》写兄弟流落他乡,得女主人照顾,代补衣物。可是女主人的夫婿顿起疑心。全篇『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用最平浅质朴的文字,抒写曲折入微。又何必语不惊人死不休呢!
感受与想象
从事任何文学创作必先重视作者自身的感受,一事一物必先经过作者的思考,去芜存菁,再加以美化,宣之于笔墨。此所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亲身感受比凭空臆断来得真实。正如作画,假如你没有亲历其境,只靠照片临摹,你画一辈子也画不出那气势、神韵。
文学创作贵乎真实,无病呻吟是骗不到人的。把真实的感受升华,以过人的想象力组织、筛选,配以细致的笔触,重新构思、体验写出来的作品,必然更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不观万物,就不能丰富生活体验;不研古籍,就不能提高写作技巧。物的感受,学的修养是创作的基石,表迖的不二法门。
原创与模疑
文学创作贵乎精神,每人的思想、修为不同,往往表现在其作品之中。抄袭模拟,无论技巧怎样高明,也很易露出破绽。陆机在这方面说得极对「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苟伤廉而衍义,亦虽爱而必捐」,他更指明「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巳披,启夕秀之未振。」,后句指明发古人之未发,言前人之未言,若只注重模拟,就是伤廉而衍义。
所有文学创作,都代表著作者对外物的感应,有时代环境的反射。硬生生的把前人的文句搬过来, 很容易前后气势不一。错用典事,使人如堕五里雾中。所以老顽童从来不喜欢那些模拟某人某法的研讨。因为拼命模仿,模得再好,也只得其形,始终缺少了灵魂。对那些以抄袭而自豪的文抄公,我一向给以鄙视与鞭挞。
欣赏与评述
曹丕曾指出,文人相轻,故品评文学,难得持平。他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时下网友在欣赏或评论其他网友的作品时,大多数没有一份客观的立场,只有主观的印象;没有寻根索源,只有凭空推测。
批评不能单凭直觉,应旁征博引,方可了解别人作品艺术高低,才不致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刘勰在他的《知音篇》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复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能以此「审己度人」的态度学习他人作品,对个人学养有很大帮助。
结论
古诗或格律诗都是文学创作,都应注重全篇的铺排,起承转结必须认真,特别是那些长篇作品。铺排出错,杂乱无章,缺乏中心思想的作品,很难得到别人认同。
中班的学员大多在诗词创作上有一定的水平,老顽童在预备这篇幅时,感觉不知怎样下笔。以行货充数,生怕侮辱了报名的学员,说得太学术性又怕班门弄斧,所以我决定请辞中级教席之责。
本版网友如对古诗创作有兴趣,可参阅仄径老师在初班的讲义。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