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第二章:楹联发展史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5-4-27 11:05
标题: 第二章:楹联发展史
第二章:楹联发展史
<P>第一节  对联产生-------------------------------------------</P>
<P>第二节   对联的发展----------------------------------------</P>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5-4-28 09:30
<P>                          第一节  对联产生</P>
<P>    对联是由互相关联的对偶句组成的,是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雅俗共赏的 应用广泛的文学体裁。一般又称为“对子”,“楹联”,有的还叫做:“联语”,“联句”。总之,它是由对偶句组成的,且上、下联 的意思是紧密相关的。 关于对联的定义,现在还是有不同的见解。有的称为:“汉字音形一一相反相成的对称文学。”有的称为:“两段体的诗。”有的称为:“挂在竖平面上两侧对仗的日用文体。”说法真是不少,有心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关于对联的名称,有的说叫:楹联,有的说:叫对联。叫楹联不准确,要正名。关于对联的名称,余德泉教授在《余教授教对联》一书中的第一讲--“绪论”里的第一段说得真好, 余教授说:“有些人说对联叫楹联不合适,只能叫对联,要正名。原因是楹联指的是贴挂在楹联柱上的对联,只是对联的一种。将对联叫楹联是以偏概全。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不懂语言发展规律的表现。语言词义的发展有四种情形。一是词义的扩大,如“响”,最初只指回声,后来发展为指一切声响。二是词义的缩小,如“瓦”,最初指的是一切陶制品,后来发展为仅指盖在房屋上的陶片。三是词义的转移,如“牺牲”,最初指用以祭祀的猪牛羊,后来发展为指为正义一事业而献身。四是词义色彩变化,如“谤”,最初是指一般的批评的议论,无所谓褒义与贬义,后来发展为带有贬义。把对联叫做楹联,显然是“楹联”一词词义的扩大的结果。而今将对联叫做楹联,似乎还有雅俗之分。梁章钜将种类对联汇为一书,名为《楹联丛话》,可见将“楹联”一词赋予“对联”的含义,至迟在清道光年间就已如此了。如果“楹联”一词需要“正名”,则汉语中可“正名”之词语多矣。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人说“恢复疲劳”不合逻辑,要改过来,结果徒劳,就给我们一了个教训。这说明已经约定俗成的东西,是不必去白费脑筋的。”余教授的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对联的定义有帮助,而且对我们今后的对联写作中也是有很大的帮助!</P>
<P>        一、南北朝雏形</P>
<P>     对联应该是从我国古代的诗歌中的对偶句演变而来的,这是中文的特性决定的。对联是如何产生的?学者、专家对于这个问题,说法还是有差别的。追根溯源,可至古先秦的典籍中,如《诗经》中就有这样的句子:</P>
<P>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P>
<P>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P>
<P>    不仅诗中有对偶句,文章中也有,如《尚书》中就有这样的句子:</P>
<P>             满招损;</P>
<P>             谦受益。</P>
<P>     《易经》中有“水流湿”,“火就燥”,这样对仗工整的句子。</P>
<P>    到了汉代,讲究骈偶对仗的赋这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朝时期,诗人作诗,多以对仗工整为胜。律诗由萌芽而逐渐形成。</P>
<P>    以上这些,对于对联的产生和形成,都起了积极的铺垫作用。由此可知,对联的产生,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不象一个婴儿那样,是那年那月那日那时产生的,也就是说,对联决不是一时突现的偶然现象。</P>
<P>    相传,南朝时有 一位著名文士,名叫刘孝绰(481-539),罢官之后,闭门不出。为了谢客,他写了两句诗贴在门上:“闭门罢吊庆,高卧谢公卿。”虽然是诗,却对仗非常工稳,又贴在门上,这可以说是对联的萌芽。这至少是对联的雏形了。</P>
<P>    也有人认为五代时的蜀主孟昶(919--965)。据《宋史-蜀世家》说: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室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在孟昶之前,人们每逢春节,都在门上贴桃符,为的是驱邪,所以,孟昶的这副春联,就被人们看作是对联之始了。从此之后,对联逐渐被流传开来。</P>
<P>   </P>
<P>              二、唐代产生</P>
<P>    关于对联的起源,说法不尽一至。随着对联起源研究的深入,考古、史料搜寻方面的新发现,对联的起源大大提前了, 唐代就有不少对联,学术界认同的人很多。</P>
<P>    湖北有人说,发现了李世民的堂兄李道宗题江夏寺的一副对联,联文台下:</P>
<P>        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P>
<P>        远树苍凉,云起鹤翔藏妙理,唯偕骚客搜奇</P>
<P>    李邕题太平南庄联:</P>
<P>        流风入座飘歌扇</P>
<P>        瀑水侵阶溅舞衣</P>
<P>    福建《霞浦县志》载唐陈蓬题后崎所居两联:</P>
<P>      竹篱疏见浦</P>
<P>      芳屋潺通星</P>
<P>     石头磊落高低结</P>
<P>    竹户玲珑左右开</P>
<P>    毕竟唐代是以诗歌盛行,对联很难普及开来。</P>
<P>      三、宋朝对联初步发展</P>
<P>   对联是在宋朝时期得到了初步发展。涌现了一批著名楹联家,最重要的是苏轼和朱熹。王安石、黄庭坚、李清照、陆游等也有佳作传世。各类型对联陆续应运而生。对联作品大量存在。春联、胜迹联、题赠联、挽联、寿联、集联、灯联、智巧联、文学作品联都已出现。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长足进步。 </P>
<P>          四、明朝对联空前发展</P>
<P>    明朝对联,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皇帝的倡导,全国上下都重视对联起来,使对联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朱元璋微服私访写对联的故事家喻户晓,大家对“双手避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联不陌生吧。涌现了杨慎、祝允明、唐寅、海瑞、李东阳、王守仁等一大批楹联家。对联出现在官府衙门、寺庙观祠、宫殿楼台、茶亭驿站、厅堂斋室自不必说,乃至厨房、厕所、仓库、畜栏、店铺、货栈、园圃、戏台、坟墓、牌坊,对联无处不在,走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联艺术手法丰富多彩。</P>
<P>    五、清朝对联鼎盛时期</P>
<P>    经过唐、宋、元、明几个朝代有发展,对联在清代全面成熟,进入黄金时代。内容上,写景状物,抒情言志,述史记事,宣传鼓动,哲理格言,歌颂评赞,批判讽刺,斗智赛巧,应有尽有。艺术手法达到了高度成熟,前人未有。表现在:1、对联越写越多。2、越写越长。3、越写越巧。4、声律臻于完善。5、对联专著越越多。</P>
<P>    六、近代对联有所发展</P>
<P>    近代对联在清朝有基础上再攀高峰,思想、内容更加深广,艺术水准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空前扩大。洪秀全、石达开、冯云山李秀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孙中山、黄兴、蔡锷都留下大量名人作。</P>
<P>    七、文革时期,对联凋零</P>
<P>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百花全都被扼杀,对联自然不能幸免。大量的名胜古迹楹联惨遭破坏。大量的对联书籍被烧毁。</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9 8:58:47编辑过]

作者: 大蒙    时间: 2005-4-29 09:12
<P>          八、当代对联有待振兴</P>
<P>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联也出现了一个新的春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对联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创作热潮,各地各类征联此起彼伏,联坛热闹非凡,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表现在某些方面在:1、对联在中央电视台频频亮相。2、各地征联活动此起彼伏,有的省市连年举行征联比赛。如湖北省楹联学会自从1980年到现在,连续成功举行了26届春联大赛。中央电视台《一年又一年》征联活动至今年已是连续第四年,被认为是春节晚会的姊妹篇。  <B>河北省楹联学会连续举行了第20次迎春征集楹联竞赛活动。例子太多了,不再一一列举。3、楹联之市,楹联之县、楹联之乡、楹联教育基地争先恐后地涌现。4、每年春节,楹联下乡为民服务遍及祖国各地,楹联写红中华大江南北。5、到目前为止,中楹会会员已达3000人左右,加上在地方各级楹联学会注册的会员,楹联创作队伍已达10万人,号称十万联军,蔚为壮观,历史空前。6、中国楹联集成》各地卷本的出版,各类楹联大典、书籍纷纷出版,《应有尽有。7、</B>湖北黄梅县李学文老师编写的《清联三百副》,是继《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之后,国学系列书的新著,李老师现在正在编写《民国联三百首》,成为联界美谈。8、全国各地成立了数以百计的楹联学会或者协会,连香港、澳门乃至美国等海外华人区也成立了。9、中国楹联学会会歌--《楹联之歌》诞生,中楹会会徽制作完成使用。</P>
<P>    在繁荣景象面前,展望未来,我们冷静地思索一下,联坛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联律研究和制定还没有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和标准,目前的各种说法还不统一,分歧较大。2、楹联创作队伍老龄化严重,说明楹联普及推广工作还待加强。3、中小学楹联教学严重不足。4、楹联走向市场、机关、网络还不够,有待加强。5、不少地方还没有成立楹联学会;不少地方虽然成立了楹联学会,但是基本上没有活动,活动经费紧缺甚至没有。</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9 16:19:29编辑过]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