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C14希望56法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4 15:10
标题:
C14希望56法笔记
{:5_130:} 欢迎老师童鞋们 :handshake
第1法:
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如唐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作业
《七绝.归》第一法
高飞归雁没云空,欲揽青山溪影同。
莫道孤帆天际远,却期归雁代笺逢。
屠户;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清莲飘香
时间:
2012-5-4 22:02
期待望姐姐佳作:loveliness:加油!:victor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㈠彩| 六合投㈠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㈠乐㈠城:顶级信用㈠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7 20:08
2#
清莲飘香
嘻嘻 谢谢 {:5_106:}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7 20:18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11 23:32 编辑
第2法:
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如宋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明僧德祥《爱闲》
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
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挾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作业
《七绝.夜无眠》第二法
江月飞花摇壁悬,登楼月夜舞翩翩。
月翻红袖步微醉,无限春歌月不眠。
屠户 比以前进步多了。继续努力
作者:
月光依依
时间:
2012-5-9 10:58
希望棒棒
作者:
胡涂
时间:
2012-5-9 11:25
{:5_139:} 在希望的田头小憩,心里充满希望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9 17:21
6#
胡涂
嘻嘻 涂涂好 来家坐坐 ;P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9 17:23
5#
月光依依
[/b
依依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0 14:34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17 19:52 编辑
第3法:
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如宋李遘《绝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
明姚汝循《回雁峰》
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黯黯不胜情。
贾生已道长沙远,今过长沙又几程。
欧阳永叔词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青山外”,亦此句法。
作业
《七绝.夜雨》56法第三法
今夜雷吟笼邑城,潇潇风雨屋檐倾。
已闻烛泪西窗渡,烛雨无眠又三更。
屠户:后两句 还需推敲!
屠哥 这样改行吗 嘻嘻 我笨就改作业了 没往下写 ;P
《七绝.夜雨》56法第三法
今夜雷吟笼邑城,潇潇风雨屋檐倾。
雨滴已扰江南梦,春到江南又几程。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0 14:36
本帖最后由 陇上屠户 于 2012-5-15 10:26 编辑
第4法:
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如唐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明黄荣《牡牛图》
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
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作业
《七绝.山外情》56法第四法
策马邀风山外睎,高台远树赏朝晖。
莫忧喧静春余过,春野花心双蝶归。
屠户。结句 大好:
作者:
慧文
时间:
2012-5-10 14:50
咋都写的这么好呢!{:5_127:}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0 15:19
11#
慧文
:handshake
哈哈哈 我都笨死了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0 15:23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17 07:04 编辑
第5法:
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如宋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
去岁中秋正病余,爱他明月强支吾。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宋李遘《送春呈袁祖州》
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
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作业
《七绝.观枫有感》56法第五法
去年枫火映南山,霜叶翻红飖玉颜。
今日更寻枫陌路,晚林旧迹断云间。
屠户:希望 你太棒咧,小脑瓜咋长得,能想出这样好的结句。把第三句略改改,会更好。更寻不如用重寻,枫陌也很生硬,对不?
;P
嘻嘻 那还不是屠哥的功劳呀 你教的好呗
改一下 看合格不
《七绝.观枫有感》56法第五法
去年枫火映南山,霜叶翻红飖玉颜。
今日重寻枫火岸,晚林旧迹断云间。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0 17:03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17 07:08 编辑
第6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如宋皱浩《仁老寄墨梅》
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宋朱熹《水口行舟》
昨日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作业《七绝.桃园》56法第六法
昨日桃园花未开,参差绿荫翠枝裁。
今朝山北浮娇面,笑倚春风红醉腮。
屠户:花未开,那会长绿叶?花开后 ,才有绿叶呢。第三句 浮字 用的不好,
;P
哈哈哈 那就改改 让屠哥受累了 这样改不知道行不
作业《七绝.桃园》56法第六法
昨日桃园花未开,参差零叶上高台。
今朝山北多娇面,笑倚春风红醉腮。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0 18:34
本帖最后由 陇上屠户 于 2012-5-15 10:51 编辑
第7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如唐杜甫《解闷》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明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作业
《七绝.一别数秋》56法第七法
忆昔辞君溪桥边,回望离别已多年。
如今桥上春风伫,只待归鸿落眼前。
屠户:好。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1 08:32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17 10:32 编辑
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如唐李白《苏台怀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明王廷相《芜城歌》
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
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作业
《七绝.江边送故人》56法第八法
花催江岸送归人,莫叹影微空自春。
唯有沙鸥沧浪客,轻啼伴棹逐波粼。
屠户:后两句写的灵动有味,前两句 下语粗糙!
;P 改
《七绝.江边送故人》56法第八法
烟笼江岸闻飞尘,远送孤君话旧春。
唯有沙鸥沧浪客,轻啼伴棹逐波粼。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1 10:06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17 07:25 编辑
第9法:
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如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杨慎《赠宋文百户石岗舍人》
七十从戎鬓已斑,劳君相送出滇关。
过家儿子如相问,为报衰翁二月还。
作业
《七绝.相约》56法第九法
袅袅清歌帘外飞,招来彩蝶驻芳菲。
闺中亲友如相问,溪上鸳鸯如期归。
屠户:第四句再推敲,回答清相问》
;P 哈哈哈 改晕了
《七绝.相约》56法第九法
袅袅清歌帘外飞,招来彩蝶驻芳菲。
闺中亲友如相问,今日故人如期归。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1 13:09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17 20:06 编辑
第10法:
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如唐高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明汪本《舟中有成》
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
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
作业
《七绝.春心微漾》56法第十法
清箫引路向琼楼,隐隐嫩枝垂面羞。
借问春风何处去?闲梳柳絮任飘游。
屠户:构思巧妙,起句【清箫引路】,意趣十足,次句羞字传神。第三句虚笔转接的好,惟觉第四句任飘游,欠婉转含蓄。
;P
哈哈哈 没有几首不改的 炼字不精 那就接着改
《七绝.春心微漾》56法第十法
清箫引路向琼楼,隐隐嫩枝垂面羞。
借问春风何处去?闲梳柳絮渡云舟。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2 09:10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15 10:56 编辑
第11法:
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如唐杜牧《秋浦途中》
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宋苏轼《又和景文韵》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作业
《七绝.遥思》56法第十一法
春城处处鸟啼花,缕缕清风侵薄纱。
试问云间天外客,何人夕落不思家。
屠户:很棒的一首诗,鸟啼花,妙。第三句虚接,颇得巴陵之什的味道。第四句 何人喝第三句断裂了,你问的就是天外客,这里用何人,呵呵 多此一举了。修改下!
哈哈哈 没注意 是应该用几人,这样改行吗
《七绝.遥思》56法第十一法
春城处处鸟啼花,缕缕清风侵薄纱。
试问云间天外客,几人夕落不思家。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4 08:21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17 20:58 编辑
第12法:
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如唐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或并第四句亦承上句一气作问,如明陆容《题画》
林屋重重枕野塘,水花千顷一归航。
何年了却公家事,来趁山人几日凉”。
作业
《七绝.母亲节》
云阔天高暖风围,长街处处捧花归。
何年游子伴慈母,泪花斑斑侵雁衣。
屠户:三句接转的妙,四句味在诗外。但整体诗,语句换徐仔细推敲,下字造语不细腻。
(我们都在家高高兴兴的给母亲过节,我哥从国外打电话给母亲,祝母亲节日快乐,我心里滑过一丝的心酸,所以就写了这首,写得不好,老师见谅)
;P
脑袋改木了 找不到感觉了 也不知道对不
《七绝.母亲节有感》
遥望家乡故土违,孤云独去醉霞归。
何年游子伴慈母,玉泪斑斑侵雁衣。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5 10:50
13#
希望
嘻嘻 谢谢老师 我再好好想想
老师辛苦了 先喝杯茶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17 21:59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24 10:23 编辑
第13法:
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如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明钟顺《清夜闻笛》
小楼人醉月初斜,归思迢迢隔海涯。
短笛谁吹断肠曲,满庭香雪落梅花。
作业;P 哈哈哈 虽然写得不好 但我喜欢 觉得这首好玩
《七绝.梦寻》56法第十三法
风动庭花缕缕香,低轩落月笑空床。
今宵俗客何须问,隔海天涯寻梦郎。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24 07:27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24 10:23 编辑
第14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如唐李商隐《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宋朱熹《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
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裘听子规。
作业
《七绝.恋香》56法第十四法
一片绿茵巧复妆,清歌蝶舞越尘墙。
如何惹得春风醉,小苑兰花满众香。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24 10:24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5-24 21:14 编辑
第15法:
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如宋项安世《夜雨》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清何绍基《无园种菜》
五更风露有精神,浩荡天恩处处匀。
菜色青葱真可爱,如何比拟到饥民。
作业
《七绝.月色》56法第十五法
一春惆怅今朝尽,虚掷光阴鬓已霜。
纵有低垂明月影,如何挥去醉愁肠。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5-27 10:59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8 13:56 编辑
第16法:
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如元唐朝《五无吟六首之一》
云在空中变态奇,风来江上浪漪漪。
何如风定云开后,秋水长天一色时。
明王世贞《题溪山深隐图》
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
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作业:
《七绝.今夜独醉》
夜撒幽香流水思,风开玉骨绣新枝。
何如空忆千琼月,把酒酌杯邀影随。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8 13:59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8 18:30 编辑
第17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如唐王翰《春日思归》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邪。(邪,音ya,二声,牙音。若邪:溪水名,在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城东北);
明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
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
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
作业:
《七绝.观图有感》56法17法
风起絮花无限春,行人陌上染香尘。
不知江北匆匆客,何事轻舟惊水蘋。
作者:
幸运玫瑰
时间:
2012-6-8 16:12
好高的楼呀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8 17:39
27#
幸运玫瑰
嘻嘻 玫瑰好 ;P 俺都好久没写了 看他们盖得更高 俺也好羡慕他们
作者:
清莲飘香
时间:
2012-6-8 18:14
{:5_139:}再来,姐姐。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8 18:23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8 19:25 编辑
第18法:
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如唐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金党怀英《立春》
水结东溪冻未漪,风凌枯木怒犹威。
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暖飞。
作业:
《七绝.春柳》56法第18法
斜倚春风枕玉楼,黄鹂深树脆音留。
不知娇柳家何处,犹向闻郎掩面羞。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8 19:24
29#
清莲飘香
哈哈哈 有心 么么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9 07:01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10 09:55 编辑
第19法:
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如唐王涯《塞下曲》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清孙原湘《蕉窗听雨图吕生乞题》
滴尽残窗碎雨声,破人秋梦到天明。
不知一夜诗情好,转在潇潇叶上生。
作业:
《七绝.沉思》56法第19法
南望寒山雁影微,风翻落叶迹痕稀。
不知日暮悄然降,独凝幽林迟未归。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10 08:07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10 11:24 编辑
第20法:
“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如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田僧《题福教寺诗》
残山剩水一荒基,古寺烟笼白塔低。
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还恋旧巢泥”。
作业:
《七绝.端阳日思家》56法第20法
端阳日,浪淘沙,柳岸风烟远似花。
飞燕不知孤客意,轻歌犹唱旧时家。
作者:
离愁
时间:
2012-6-10 10:04
{:5_136:}很是不错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10 11:25
34#
离愁
哈哈哈 凭感觉瞎写 老师还没给看呢 离愁好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10 11:31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10 15:10 编辑
第21法:
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如唐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宋邵雍《天津感事》
阳乌西区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作业:
《七绝.袅袅繁花春醉君》56法第21法
乘云漫步赏繁花,悠览芳菲伴暮霞。
醉卧江边轻枕月,不知何处是君家。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10 15:18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11 10:58 编辑
第22法:
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如唐李商隐《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清周准《蝴蝶词》
万花谷里逐芳尘,自爱翩跹粉泽新。
多少繁华任意恋,不知只是梦中身。
作业:
《七绝.晨》56发第22法
晓晨莺语耳边浮,帘透幽香漫阁楼。
风醉庭花衔柳梦,不知春逝几多愁。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11 11:02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11 12:58 编辑
第23法:
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如唐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若个:谁,那个)
唐张继《与贾岛闲游》
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
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作业:
《七绝.秋愁》56法第23法
玉笛横秋花隐红,铺阶落叶伴西风。
云泥一梦遥思泪,浊酒杯杯谁与同?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11 12:58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7-1 13:12 编辑
第24法:
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如宋俞桂《溪流》
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
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宋晁冲之《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作业:
《七绝.寒菊》56法第24法
点点寒芳篱下开,怅望旧圃独徘徊。
清香缕缕怜心处,知是黄花频送来。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11 18:37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13 20:00 编辑
第25法:
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如宋陆游《看梅归,马上戏作》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
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金刘昂《吊李仲坦》
文章巧与世相违,身后新恩事已非。
不及萋萋原上草,一番春雨绿如衣。
作业:
《七绝.心绪如丝》56法第25法
今时杨柳旧垂阴,落日江花春已深。
不及西湖山水秀,悠悠轻舸爽风临。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13 08:13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30 14:30 编辑
第26法:
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
宋陆游《杂感》
故旧书来问死生,时闻剥啄叩柴荆。
自嗟不及东家老,至死无人识姓名。
作业
《七绝.秋山枫叶红》
云画秋山辞倦春,飘飖红叶见芳身。
旧颜不及今时艳,醉枕枫涛谁为邻?
作者:
真哥儿
时间:
2012-6-13 20:49
写一半儿了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27 18:32
42#
真哥儿
嗯 还有一半没写呢 ;P 这些天 出去玩没时间写 欢迎真哥老师指导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30 12:35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30 14:30 编辑
第27法:
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如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明解缙《赴广西别甥彭雪路》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作业
《七绝.往日情》
低垂弦月吻西城,网事屏前几载情。
桃李争芳香墨涌,不及他乡归鸟鸣。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30 13:23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6-30 14:30 编辑
第28法:
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如明张羽《题陶处士象》
五儿长大翟卿贤,彭泽归来只醉眠。
篱下黄花门外柳,风光不似义熙前。
明龚诩《与王忠孟登玉峰共饮春风亭》
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
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作业
《七绝.流梦》
陌上琼花惊鸟啼,磬香熏撒绕云溪。
销魂远岸千秋色,故笑不如昨日迷。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30 14:29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7-1 13:14 编辑
第29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如唐张祜《听筝》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寒云一夜风。
宋杨万里《龙山送客》
念念还乡未得还,偶因送客到龙山。
分明认得西归路,又是回车却入关。
作业
《七绝.不堪回首月明中》
回首旧年珠泪流,寒山凄草叹深秋。
分明抛却红尘梦,夜露侵衣扶月愁。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6-30 15:14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7-1 09:56 编辑
第30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明童承叙《宫词》
三三两两不知愁,结束罗裙学打球。
傍晚忽闻仙乐近,分明只在殿东头。
作业
《七绝.北方的初春》
小园飞雪戴银冠,瘦柳无言疏叶单。
半卷纱帘观径外,分明春至咋还寒。
作者:
梧桐诗雨
时间:
2012-7-1 09:42
30法,有希望封顶了。努力。
来送花,学习!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7-1 09:54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7-1 17:52 编辑
第31法:
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如唐白居易《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明刘绩《听胡琴》
胡弦轻轧语星星,破入甘州便泪零。
一种尊前沈醉客,解听争似不曾听。
作业
《七绝.赏春》
东篱冉冉柳飞花,轻散幽香飏万家。
一种春来流云醉,风衔绣暮透帘纱。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7-1 12:36
48#
梧桐诗雨
嘻嘻 欢迎梧桐 谢谢你的花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7-1 12:41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7-1 18:04 编辑
第32法:
“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如明夏寅《春夜曲》:
宝鸭烟消几缕香,月移花影过长廊。
春情一种无聊赖,自起烧灯照海棠。
清沈受宏《同钱太史泛舟座有女郎湘烟戏题》
酒绿灯青夜语中,家乡同隔海云东。
伤心一种天涯客,卿是飞花我断蓬。
作业
《七绝.月夜闻笛》
独举樽杯自饮斟,忽闻月夜笛声临。
遥听一种乡音近,犹对空枝思叶心。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7-1 18:01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7-28 14:12 编辑
第33法:
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而第四句则其所忆之事也。如宋欧阳修《过中渡》
得归还自欲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明归有光《《初发白河》
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长安不见花。
却忆故乡风景好,樱桃初熟正还家。
作业
《七绝.睡莲》56法第33法
小园初日照清莲,淡淡幽香摇曳妍。
犹记去年池上客,双花并蒂枕波眠。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7-28 14:13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7-29 16:29 编辑
第34法:
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如唐贾岛《赠人斑竹拄杖》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李商隐《宫词》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明王恭《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作业
《七绝.菊》56法第34法
金花篱下吐丝香,含露秋丛踏雪霜。
莫怪君心偏爱菊,婷婷玉骨送清芳。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7-28 15:39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7-29 16:33 编辑
第35法:
“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如唐郑谷《席上赠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明王儒卿《寄吴郎》
旧事巫山一梦中,佳期回首竟成空。
郎心亦是浮萍草,莫怪杨花易逐风。
作业
《七绝.叹梅》56法第35法
似雪寒梅庭苑葩,愁怜粉艳入谁家。
随风一曲清箫起,莫怪余音拂落花。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7-29 16:34
本帖最后由 希望 于 2012-8-13 08:06 编辑
第36法:
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如唐杜牧《题城楼》
鸣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宋陆游《杭头晚兴》
山色苍寒野色温,下程初闭驿亭门。
不须更把浇愁酒,行尽天涯惯断魂。
作业
《七绝.江楼对酒》56法第36法
对酒江楼独举杯,湖光摇碧送春来。
不须杨柳闲君醉,漫舞飞花风上开。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07
第37法:
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如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闺意》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元宋元《讨柴》
海树年深成大材,一时斧伐作薪来。
山人指点长松说,尽是刘郎去后栽。
作业
《七绝.独守》56法第37法
西风散翠落花愁,旧苑娇颜几载秋。
轻掩残珠望影别,谁怜独秀自空留。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07
第38法:
“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如唐张祜《退宫人》
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
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
清朱凤翔《村外闲吟》
荷锄时趁月明归,稚子依依候竹扉
竞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作业
《七绝.殇秋》56法第38法
珠帘垂泪笛箫鸣,几醉故园寒月迎。
莫说红颜多薄命,凄风瑟瑟夜无情。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08
第39法:
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如宋苏轼《春日》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元高明《题青山白云图》
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
茅庐早起无他事,去看南溪新水生。
作业
《七绝.夕阳下的风情》56法第39法
一抹流霞映酒红,蓝溪桥下与君同。
乘舟踏浪闲无事,漫撒飞花赠晚风。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11
第40法:
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如唐李商隐《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闺婿,辜负香裘事早朝。
宋张咏《雨夜》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作业
《七绝.落花听雨》 56法第40法
半倚长亭幽赏荣,花香阵阵散尘缨。
无端风起潇潇雨,一片残红听雨筝。
姐姐原玉:
七言绝句 落花听雨
残红听雨卧哀筝,细雨绵绵劝落英。
莫怪皇城孤傲酒,醉中难顾落香情。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11
第41法:
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如唐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宋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作业
《七绝.月夜寄思》56法第41法
深巷衰颜听暮愁,鸟栖高树雁归州。
今时唯有临城曲,依旧廖歌催泪流。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12
第42法:
“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如唐韩愈《初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孙原湘《画梅》
新年无客到山家,雨洒幽窗鼎沸茶。
最是称心清绝事,对梅花恰画梅花。
作业
《七绝.霜催荷花落》56法第42法
芙蓉深处浴心尘,袅袅繁香侵客衣。
最是无情霜露起,满塘残叶逐波粼。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13
第43法:
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如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李商隐《代赠》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宋郭震《老卒》
老来弓箭喜离身,说著沙场更怆神。
任使将军全得胜,归时须少去时人。
作业
《七绝·望敦煌》56法第43法
回瞻佛刹丝绸路,万里阳关无碧华。
总恨天公如冷月,归时处处尽黄沙。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14
第44法:
“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如唐杨凌《明妃曲》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
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
明赵师秀《采药径》
十载仙家采药心,春风才过得幽寻。
如今纵有相逢处,不是桃花是绿荫。
作业
《七绝.一生独爱》56法第44法
后院杨桃妩媚开,香招彩蝶落春台。
今生纵有花千朵,独爱寒山飞雪梅。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14
第45法:
“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如唐王维《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高蟾《春》
明月断云青蔼蔼,平芜归思绿迢迢。
人生莫遣头如雪,纵得东风也不消。
作业
《七绝.美景难抚心殇》56法第45法
漫步青云樽酒扬,几多红艳扇迎香。
谁为醉客春风送,纵得群华心亦殇。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08:14
第46法:
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如唐王维《送沈子》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明谢榛《怨歌行》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绕楼东复转西。
作业
《七绝.天山雪景》56法第46法
北风卷地白蓬哀,一夜梨花天外来。
银雪披峰如卧虎,山南山北暗云开。
作者:
希望
时间:
2012-8-13 13:43
第47法:
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如唐杜牧《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明皇甫濂《杨柳枝》
韶华回首怅离宫,梁苑隋堤荒草中。
独有江边杨柳色,垂垂还是怨秋风。
作业
《七绝.江边客》56法第47法
笛鸣江岸暮烟愁,波漾轻帆自水流。
唯有长堤孤客影,杯杯浊酒复难收。
作者:
雪舞
时间:
2013-3-21 21:48
问好;P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