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D5迎夏小萍56法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4 23:47
标题:
D5迎夏小萍56法笔记
第一类、重字法
( 第1至第5法,都是重字法,要求在七绝的四句中,必须在至少两句中有重复的字词(有时甚至四句都可有重字)。)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
如唐贾岛《渡桑乾》
客舍
并州
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
却
望
并州
是故乡。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
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
话
巴山夜雨
时”。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Ⅹ彩| 六合投Ⅹ注|
网络赚钱去SO娱Ⅹ乐Ⅹ城:顶级信用Ⅹ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7 12:09
七绝 桃花
千树桃花红欲放,翩跹蝶蛱踏香来。
忽闻林中人欢笑,却是桃花风吹开。
屠户:四句和第三句 语意断裂了。
修改
七绝 桃花
日映桃花疏欲燃,
风携香气过墙来。
无端忆起他乡客,
却怨桃花提早开。
最近很忙,作业也是做得匆忙,(怕被开呀:lol )。老师多担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み彩| 六合投み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み乐み城:顶级信用み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7 12:15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8 18:42 编辑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如宋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明僧德祥《爱闲》
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
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挾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8 18:38
本帖最后由 陇上屠户 于 2012-5-9 09:44 编辑
七绝 桃花
风逐桃花十里香,不知花色闻花芳。
偷来浮日寻花色,千种风情在小冈。
屠户:把第三句 再推敲推敲。其余皆好!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9 16:55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9 17:00 编辑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如宋李遘《绝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
恨
碧山
相掩映,
碧山
还
被暮云遮。
明姚汝循《回雁峰》
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黯黯不胜情。
贾生
已
道
长沙
远,今过
长沙
又
几程。
欧阳永叔词云:“平芜尽处是
春山
,行人更在
青山
外”,亦此句法。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9 17:58
本帖最后由 陇上屠户 于 2012-5-10 09:44 编辑
《七绝 愁》
细数落花觉日凉,愁思恰似雨绵长。
秋花已恨西风早,又遇西风彻夜狂。
屠户。蕴藉,味浓。赞!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10 13:03
第4法:
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如
唐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外无
春
到,总有
春
来何处知。
明黄荣《牡牛图》
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
放牛莫放
南山
下,昨日
南山
虎食牛。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11 09:15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11 14:15 编辑
七绝 莲花
婷婷玉立水中央,绿染罗裙风染香。
莫道君来花不觉,花中自有玉人藏 。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11 14:06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11 14:07 编辑
第5法:
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
首二句
多有“
去岁
”、“
去年
”等字,而
三句
多有“
今年
”、“今
日
”等字,而
首二句与末二句[
color=Red]又
必有相复之字
,以见呼应。
如宋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
去岁
中秋
正病余,爱他明月强支吾。
今年
老矣差无病,后夜
中秋
有月无。
宋李遘《送春呈袁祖州》
去年
春
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
今日
春
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14 11:55
本帖最后由 陇上屠户 于 2012-5-15 09:46 编辑
七绝 春至碧云峰
去年春至碧云峰,山涧莺啼绿映红。
今岁又闻莺鸟叫,春光能与旧时同?
屠户:小夏这首诗战法缜密,语言清丽,结句味在诗外,大好!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14 12:03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14 12:04 编辑
第6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
首二句
多用“
前年
”、“
昨日
”等字,而
第
三句则用“今日
”、“
今朝”等字
,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如宋皱浩《仁老寄墨梅》
前年
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
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宋朱熹《水口行舟》
昨日
扁舟雨一簔,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
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16 13:19
七绝 河畔望
去年河畔斜晖下,醉送东风清影长。
今日又闻新燕子,桥端渔笛响沧浪。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16 13:22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16 13:23 编辑
第7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
今昔之比较者
,但于
第三句用“今日”、“如今
”等字,而
首句
则
不用“昔年”、“去岁”
等字,然其实指
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
也。
如唐杜甫《解闷》
一
辞
故国
十经秋
,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
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明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
与子相逢
俱少年
,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
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19 00:24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19 00:40 编辑
七绝 早春
一夜东风千树桑,绿肥红瘦日生香 。
如今春至好几日,仍是枝低复压墙 。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19 00:32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19 00:33 编辑
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
”、“惟有”
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如唐李白《苏台
怀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
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明王廷相《芜城歌》:
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
只今
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23 11:56
七绝 开汉楼怀古
舞榭歌台颜色故,花香难见蝶翩跹。
只今唯有烟云淡,犹照江山红叶天。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23 11:58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23 11:59 编辑
第9法:
以“
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
,其
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
,
但观其
第四句答词
,则其问意自显矣。
如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
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杨慎《赠宋文百户石岗舍人》
七十从戎鬓已斑,劳君相送出滇关。
过家儿子
如相问
,
为报衰翁二月还。
作者:
桑榆
时间:
2012-5-29 10:22
来向小萍学习!{:5_105:}
作者:
桑榆
时间:
2012-5-29 10:24
8#
迎夏小萍
好喜欢这一首!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29 21:42
18#
桑榆
桑榆,喝茶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29 21:56
七绝 思乡
秋月如霜照碧天,故乡遥望已三年。
家中老母如相问,身体安康工作先。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5-29 22:00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5-29 22:02 编辑
第10法:
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
,其下并著以“
何”、“谁
”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
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
如唐高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
梅花
何
处落
,
风吹一夜满关山。
明汪本《舟中有成》
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
欲问
浮生
何所似
,
试来风处看杨花。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6-4 00:36
七绝 山林
如烟树色熏人醉,嘒嘒蝉鸣林更幽。
试问心闲何所似,清风有意扰山丘。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6-4 00:39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6-4 00:40 编辑
第11法:
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
,
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
,
故
“
无”、“几”、“何”、“谁
”等字著在第四句
,而不在第三句。
唐杜牧《秋浦途中》
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
为问
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
无
。
宋苏轼《又和景文韵》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
壁间题字客,几人
不
为看花来。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6-6 23:45
七绝 廊桥遗梦
长虹一道卧波心,日暮山头横玉琴。
试问兰舟天际去,载来明月几时临。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6-6 23:46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6-6 23:47 编辑
第12法:
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
,或以
第四句作答,
如唐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
未春先有思,
柳条无力魏王堤
。
或并第四句亦承上句一气作问,如明陆容《题画》
林屋重重枕野塘,水花千顷一归航。
何年
了却公家事,
来趁山人几日凉
”。
作者:
真哥儿
时间:
2012-6-14 18:02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6-17 13:37
27#
真哥儿
真哥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6-17 18:58
七绝 科举考试有感
窗下苦读年复年,荣华富贵似云烟。
何年抛却功名事,整理诗书换酒钱。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6-17 19:07
第13法:
亦以
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
如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泊
何处
,天涯一望断人肠。
明钟顺《清夜闻笛》
小楼人醉月初斜,归思迢迢隔海涯。
短笛
谁吹
断肠曲,满庭香雪落梅花。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6-25 13:41
七绝 小池荷塘
方塘一鉴天鹅翔,风动荷花身染香。
花艳谁知能几日,白头千尺已成霜。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6-25 13:45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6-25 13:46 编辑
第14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
,而但于
第三
句冠以“
如何
”二字。
唐李商隐《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
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宋朱熹《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
如何
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裘听子规
。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7-13 18:28
七绝 游湖
莲叶浮萍鱼戏间,岸边丝柳青烟凝。
如何觅得当年月,且到高楼十一层。
作者:
飞花入梦
时间:
2012-7-20 17:37
33#
迎夏小萍
佳作,欣赏!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9-3 16:25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9-3 16:27 编辑
耍了个暑假,又该学习了:D
第15法:
但
以第四句 作诘问语
,
故“
如何
”二字,即冠其
句首
。
如宋项安世《夜雨》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
如何
禁得打篷声
清何绍基《无园种菜》
五更风露有精神,浩荡天恩处处匀。
菜色青葱真可爱,
如何
比拟到饥民。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9-3 17:07
七绝 无眠
幽幽小曲断人肠,不觉三更夜已凉
犹向寒窗无倦意,如何不赏一天霜。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9-3 17:09
第16法:
以
“何如
”二字
冠
第三句
者。
如元唐朝《五无吟六首之一》
云在空中变态奇,风来江上浪漪漪。
何如
风定云开后,秋水长天一色时。
明王世贞《题溪山深隐图》
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
何如
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11-16 15:23
七绝 做诗
为赋新诗强说愁,清晨着意上高楼。
何如读破书千卷,坐看江东水自流。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11-30 15:45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11-30 15:47 编辑
第17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
,故
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
无”等字以足之
。
如唐王翰《春日思归》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
湖上菱歌女,
几
个春舟在若邪。
(邪,音ya,二声,牙音。若邪:溪水名,在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城东北);
明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
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
不知
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
几
度秋。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11-30 17:40
七绝 送别
江岸荻花江水流,昭华易逝客添愁。
不知今夜别离后,何处相思明月楼。
作者:
迎夏小萍
时间:
2012-12-18 22:53
本帖最后由 迎夏小萍 于 2012-12-18 22:56 编辑
第18法:
第三句皆用“不知”
二字
作起
,以用作诘问语,故其
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
。
如唐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
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金党怀英《立春》
水结东溪冻未漪,风凌枯木怒犹威。
不知
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暖飞。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