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晨雾笼素颜 于 2013-2-1 21:07 编辑
艾米 发表于 2013-1-30 19:56
感谢颜儿老师细致的评阅,喜欢你拍砖,拍拍更进步。
第一联“殇”通“伤”,取此意。
第二联“帘帷”指 ...
亲,我真的没找到你说的那两种意思。⊙﹏⊙b汗……
不过艾米的想法很好,比我有灵气 ,若能更完美的把你的想法表现出来,相信一定是佳作(*^__^*) 嘻嘻……
………………………………………我是准备解释滴分割线………………………………………………………
一、第一联“殇”通“伤”,取此意。
第一联:
出句:七弦绕指梅空落
对句:双泪盈眶语欲殇
颜儿试回答:
汉典解释如下:
◎ 殇 殤 shāng 〈动〉 (1) (形声。从歺( è),伤省声。“歺”是剔肉剩下的骨头,与“死”有关。本义:未成年而死) (2) 同本义。亦称“殇折”、“殇夭” [die young] 殇,不成人也。——《说文》 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仪礼·丧服传》 未家短折曰殇。——《周礼·谥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亡作。——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殇折,殇夭(夭折) (4) 横死,非正常死亡 [die a violent death]。如:殇亡(横死) 词性变化 ◎ 殇
殤 shāng 〈名〉 (1) 未成年而死的人。亦称“殇子” [die-young person]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殇服(古代为殇亡者居丧的服制);殇宫(殇者的灵魂) (3) 死在外面的人;战死者 [the dead in a battle] 无主之鬼谓之殇。——《小尔雅》 禁迁葬者与嫁殇者。——《周礼·媒氏》。注:“谓嫁死人也。今时娶会是也。”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 又如:国殇(为国牺牲死于战场的人)
既然你提到了“殇”通“伤”
那么我忽然想到“殇”的前一字
欲ˋ 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3. 需要:胆~大而心~细。 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5. 婉顺的样子。 ………………………………………………………………………………
颜儿认为选字的时候要选能把握好的字,相信大多数人查的时候只会查询你所用的字,而不可能记住所有通假字,例如“殇”,你说它是通假字,但是,单独查“殇”的时候并未标明它通什么……这样就会造成误会……因此,颜儿个人建议,能不要使用通假字就尽量不要使用通假字……
而且我忽然发现,若是通假字的话,这句话可以这么解释:
双眸中的泪将要溢出眼眶,语言将要受伤……
o(╯□╰)o……想到这里我看着你对句这最后三个字彻底迷茫了……⊙﹏⊙b汗……
二、第二联“帘帷”指“床帏”,想造个意境,梦中惊醒后在床帏中展露愁容。
第二联:
出句:敲窗夜雨惊愁梦 对句:顾影帘帷锁悴颜
颜儿试回答:
汉典解释如下:
帘帷(簾帷)
1. 犹帘幕。 唐 孟浩然 《春怨》诗:“佳人能画眉,粧罢山帘帷。” 清 吴伟业 《画兰曲》:“记得妆成一见时,手拨帘帷便尔汝。”
2. 指皇太后。《宋史·宋绶传》:“帝王御天下,在总揽威柄,而一纪以来,令出帘帷,自陛下躬亲万务,内外延首,思见圣政,宜惩违革弊,以新百姓之耳目。”
………………………………………………
帘幕 liánmù
[hanging curtain] 遮蔽门窗用的大块帷幕
…………………………………………………………………………
第二联,你的原意是“床帏”,而“床帏”“帘帷”四个字都是平声,为什么要舍弃它而选“帘帷”呢?
从这两联出现的问题,颜儿忽然有个猜测,艾米这样写是不是觉得,你所用的字比原来的字文言气息浓郁些?是不是怕联太白了?
当然了,颜儿揣测未必正确,但是颜儿觉得,炼字可以,但是不要为了炼字而害了本意……颜儿觉得让人读得懂读的通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只有在“通”的基础上才能炼字,若炼字炼得语句不通顺,或者是无法表达你所想表达的东西,那就如同丢了西瓜拣芝麻啦……
……………………………………………………………………
艾米,颜儿拍滴有点儿狠毒……论坛没有糖果滴pp……所以,若被我拍哭的话,记得敲我小窗来领糖,颜儿低调消失,嘿嘿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