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话东北。
看了楼主的发言,有一点感想,在此与关心此话题的联友们交流,以利于更好的定位楼主征联的主题思想。
东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人口不过三千万左右。其人口构成大体是由三分之二的河北人与三分之一的山东人组成。因此东北就目前来说还没有自己较完整的文化体系。
就是这样的一个东北,在日军侵华时,全国人民抗战八年,而这里的三千万军民,却同日寇浴血奋战了十四年。在十四年的艰苦岁月中,东北军民以身报国,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为全国的抗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赴国难者不计其数。
就是这样的一个东北,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做为解放军的大后方,出人出物,为全国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就是这样的一个东北,在建国初期,源源不断的把木材,煤炭,钢铁等运往内地,为巩固新中国的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是这样的一个东北,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几千万人民宁肯自己勒紧裤腰带,把粮食运送到全国各地,挽救了无数的生灵。
然后,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的时刻,东北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特区建立了,沿海富足了,甚至西部也开发了,而东北,除了得到一个姗姗来迟的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以外,好像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一提的了。就是这个老工业基地改造,东北人民所能看到的最大实惠,也不过是失业的人数增加了很多,政府的包袱甩掉了不少。
与八千湘女相比,东北几千万父老乡亲所付出的,难道还少吗?
同意有些联友的看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进程中,难免会有些人做出牺牲,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就是历史。
让我们正视历史与现实,正确对待吧。八千湘女以身相许,中华儿女亦是慷慨悲壮!我们要感念功臣的功德,我们更要牢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 14:31: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