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288
在线时间274 小时
主题7
记录0
联都秀才
经验1533 点
威望0 点
金钱2595 ¥
在线时间274 小时
主题7
联都秀才
- UID
- 46274
- 经验
- 1533 点
- 威望
- 0 点
- 在线时间
- 27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8-4
|
第一讲对联的视角和切入点
作者 胡有章
第一章 视角的维数
第一节 视角的物理性质
视角即人眼对物体两端的张角。这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名词,无论是机械工程,还是光学仪器,都因为视角的变化而显得丰富多彩(本文对此不做详细探讨)。
第二节 视角的文学特征
站在文学的角度上来说,视角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以长宽高三条直线轴所限定的三维空间,它还延伸到时间这一条虚数值的轴。因此,视角在文学中表现出四维特性。
对联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其维数可以表现得非常明显(本文将以对联体裁为代表进行解读)。
1、一个点是0维空间。
在对联中,一个字或一个词语就相当于一个点,或者说一个“视点”。简单来说,视力所及的范围内,每一个可以看到的事物,都各自是一个视点。例如:
草
花①
牛奶
羊毛②
白居易
胡有章③
横向来看,这些被单一地认知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各自只是一个具体或抽象的名词。
纵向来看,上下片只是一种简单的本义比照,只能称为“对”而不能称为“联”(见例①②③)。
2、一条线是1维空间。
在对联中,几个具有类似性、系列性或对比性的字或词语(即视点)相连,就构成了事物的一条线,或者说“线索”。简单来说,视力所及的范围内,一些相关的事物被有序地罗列在一起,都各自是一条线索。例如:
东南西北
春夏秋冬①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②【华罗庚题钱三强/赵九章】
四声平上去入
八字年月日时③【罗士琳】
横向来看,这些线系列,虽然比0维空间中单纯的字或词语看起来复杂一些,有了一些扩展因素,但大致上,仍然可以用该系列的总称取而代之。
纵向来看,上下片分别独立列品或分总,互相平行,各不相干,还不能共同表达出完整的意义,也只能称为“对”而不能称为“联”(见例①②③)。
3、一个平面是2维空间。
在对联中,通过线索的系列特征的辐射,两条线索如果有意义上的相交,便可以扩展为一个“切面”。当这两条线索的“交叉点”,或明显、或隐约地出现在视角范围内时,这个切面很容易被理解为一个“被定格的画面”。而这个“交叉点”,就是在对联创作中起着异常重要作用的“切入点”(详见第二章)。简单来说,切面相当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特写镜头”。例如:
明月清风影
唐诗汉赋声①【胡有章】
米酒茅茶檐下月
竹床蒲扇耳边风②【胡有章】
颓壁残垣追梦客
落花流水断肠人③【胡有章】
横向来看:
①中的“光影”是一条线索,“声音”是另一条线索。
②中的“食物”与进食环境是一条线索,“工具”与使用环境是另一条线索。
③中的“环境”是一条线索,
“心情”是另一条线索。
纵向来看,因为交叉点多而头绪繁杂,显得主次模糊;但上下片的某些交叉点,如①中的“影/声”、②中的“檐下月/耳边风”、③中的“追梦/断肠”,各自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关联性,因此整体上立刻就比较完整,也就是说,上下片不仅是相“对”的,也可以是相“联”的(见例句①②③)。
注意:此时上下片中的两个切面,基本上已经构成一个“立体”的影像,也就有了“立体感”。在进入立体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表示动作和状态的词语。这时以短语和“列品”这种修辞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段。
4、一个立体是3维空间。
如果把事物的纵向特性和横向特征,看作是简单的平面交叉,那么垂直贯穿这个交叉点的第三条轴,就是一条具有瞬间位置移动或短期状态变化的强力线。
在对联中,这种移动和变化性,是用动词和形容词来表达的(有时也可能是相当于或隐含它们的词或词组),它们是构成立体感的决定因素。简单来说,只有表达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才具有立体感。例如:
高门掀薄微风绿
轻楫穿荷旭日红①【胡有章】
云梦泽中,悠悠碧水携云梦;
日观峰上,莽莽晴川沐日观。②【胡有章】
黄昏独酌岭南云,清风两袖;
羁旅谁牵心里梦?秋水一人。③【胡有章】
①中的“掀/穿”是瞬间动作,是活性的;“绿/红”是状态变化,是死性的。
②中的“携/沐、梦/观”是瞬间动作,是活性的;“悠悠/莽莽”是状态变化,是死性的。
③中的“酌/牵”
是瞬间动作,是活性的;“清/秋”是状态变化,是死性的。
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视角范围内各点、各面的方向有实有虚,有死有活,错综复杂,这时,就需要明确出一个象地磁线那样有强力优势的统一“主题”。
注意:这种情况下,上下片中两个立体的关系,有可能相冲突、相重叠或相补充。相冲突则“隔境”,相重叠则“合掌”,相补充、相衬托才是和谐的。
5、一个由时间曲线穿透的立体是4维空间。
这条时间虚数值的轴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它不同于“同时垂直于x,y,z三条轴的w轴”(即安娜/卡塔,或斯皮希图/斯帕提图,或维因/维奥,或宇普西龙/德尔塔),只是简单的历史推移过程。名句“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中,“上下”一词所表达的内涵,就是这种推移。
在对联中,时间的推移表现为思想上的时空穿越。这种穿越,既可以缅怀过去(表现为厚重的历史题材),也可以设想未来(表现为浪漫的虚幻题材),还能推测虚拟事件(表现为预测性质)。简单来说,就是作者把自己置身于过去的、将来的或虚拟的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中。例如:
五友只余二人,悲君又去;
九泉若逢三老,说我就来。①【刘咸荥挽赵熙】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②【佚名题邯郸黄粱梦吕仙祠卢生殿】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③【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①中用“若逢”引导时空穿越,虚构未知世界动作;
②中用“想到”引导时间穿越,虚构将来状态;
③中用“后来”
引导时空穿越,推测虚拟事件。
这种情况下,纯粹写过去或未来的情况比较少,通常都是将过去或未来拉回现在,或议论故事、或评价古人、或摹绘幻境,夹叙夹议,为表现主题服务。这时,以“仿言”、“示现”这两种修辞手法为主要表现手法。
第二章 对联的切入点
第一节 切入点的概念
切入点:通俗地说,就是解决某个问题应该最先着手的地方。
在商业广告中,切入点可能价格,也可能是科技,还可能是时尚,更可能是品味。
商业广告也是文学作品,那个打动顾客的卖点,就是商业广告的“亮点”,也是商家把商品切入生活的“切入点”。
20世纪30年代,上海著名的“梁新记”牙刷,在100多家同行业厂家中,并无显山露水之处。老板以“一毛不拔”(加上漫画配图)为广告语,遂成为上海“刷坛霸主”。这是借让产品本身的特点与顾客的期待值达成平衡,来拨动顾客的心弦。
说得更通俗一点儿,切入点就是医生打针时,针头剌进皮肤时手臂或屁股上的那个注射处。那个让药物和血液相连通的接触点。
同样是文学作品,对联也需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才能打动读者。万事开头难。
第二节 寻找切入点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如何寻找切入点,就以写历史人物吴三桂为例:
首先,切入点是视点的某一点。全面铺开。
视点是指在观察人物、事物、事件时,各种以不同角度呈现在眼前的、与主题有着或远或近的关联的原始材料。比如我们看风景时的那山那水、那花那草、那亭那石、那人那鸟……
在人物吴三挂的史料里,有世袭军官、有中武举、有经营仕途、有临阵脱逃、有宁远迁军、有煤山失君、有北平失父、有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一片石交战、有山海关联清击李、有肃杀闯王余部、缅甸擒斩桂王、有和硕额驸、有开藩设府、有三藩之战、有把持半壁江山、有加冕建都、有未捷身死……等等。
其次,切入点是着眼点中的一点。缩小范围。
着眼点就是出发点,就是看点,是指需要着重考虑和注意的方面。同样是看风景,同一个风景区有不同的景点,不同的人其看点也不尽相同,爱花的看花,爱鸟的看鸟,其他的景物相对来说就无关紧要了。
写吴三桂着眼于什么呢?最大的看点就是邀清兵入关的“请神容易送神难”、因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 开藩设府、建立大周、未捷身亡。
再次,切入点是线索上的一点。顺藤摸瓜。
线索就是思路,是指事情的头绪或贯穿整个事情发展的脉络,以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对联常常选择两条线索(或一条线索的两个方面)来表现主题,这两条线索的交汇点就是切入点。当选择某两条线索时,必须考虑到她们的交叉点在什么地方。一旦找到,传说中的切入点就忽然自动冒出来了。
看风景时,旅游路线就是线索,可以向左转、可以向右转、可以巡回转、还可以割舍自己认为不必看的区域而只选取感兴趣的局部。
在写吴三桂时,可以只选择他降清和反清这两条线索,这时,所有看点和其他视点,都必须与这两条线索相关,与此无关的中武举、经营仕途、临阵脱逃、一片石交战、肃杀闯王余部、和硕额驸等等视点,就得全部清理出视野。
降清与反清的交叉点在哪里?
吴三桂由于“国恨、家仇、情殇”而反大顺,因兵力不够,所以企图借清兵的刀,来杀李自成的人,攘内然后安外,隐忍待发;这是把降清做为反顺的手段,是谋(也是勇)。
吴三桂“肃遗、开藩、称帝”,以抛弃愚忠不复明而自立为指导思想,排除障碍,发展军事力量,一举夺取半壁江山;这是把反清作为独立的目的,是勇(也是谋)。
这两条线索的交叉点,就是“有勇有谋”。
另一个有趣的切入点,则是拿吴三桂的“失父不仇”,与刘邦的“煮父分羹”作比较,揭示俗世“以成败论英雄”的诟病。
有时,切入点有可能不是落脚点。引导突破。
落脚点与出发点相对应,本指落脚之处,引申为目的。但有时切入点并不是落脚点,而只是引发落脚点的前提。旅游中的最终落脚点会回归出发点,而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落脚点需要得到升华。
吴三桂本人的人品,不是本次写吴三桂的看点。看点是,无论过程如何,结果是他的最终反清。对于一边耻笑他为汉奸,一边食用清禄的吴梅村之流来说,吴三桂无疑是一个热血男儿。这就是一种突破。这个落脚点是由有勇有谋这个切入点引导出来的一种升华。
总之,切入点也是为主题服务的。殊途同归。
主题是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的基本思想。
在对联中,主题通常是通过两条线索(或一条线索的两个侧面)交汇表现出来的,切入点的选择,直接决定着主题的内涵和意义,也反映着对联的品味和风格。当然,有时由于观点和表现手法的差异,有些切入点好的作品,并不一定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由上述切入点,得到下面这幅成联:
题吴三桂:
纵然丽质是天生,何须一怒?想宁远哭君,北平丧父,山海关联清击李,势在必行;因悬百姓安危,未许吴兵呈勇武;
休道威权皆世袭,纯属无稽!看云南坐镇,缅甸肃遗,衡州府加冕建周,兵成对峙;若假三年寿算,全歼满寇祭英灵!①【胡有章】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