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6|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讲:对联的平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主题
902

1万

帖子

3

精华

1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132
经验
154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06-5-31 2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color=#f70909 size=5><B>第一讲:对联的平仄</B></FONT></P>
<P>联友们:大家好!经老师们的分工,由我来讲第一讲,我个人认为:
       <FONT size=3>写对联,必须熟练运用平仄,这是学联的第一步,是跨入楹联艺术殿堂的非常关键的一步。否则,无从谈起。
<FONT color=#0000ff><FONT color=#000000>    </FONT>怎样分辨平仄?现在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但是,不能混用。就是写一副联,只能用一套标准。</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3>   <FONT color=#ff0000>(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3><FONT color=#000000><FONT color=#ff0000>    </FONT>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四十岁以下的朋友应该明白的。这里就不多说了。</FONT></P></FONT>
<P><FONT size=3>      (二<FONT color=#ff0000>)、古(旧)声</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    现在社会都发展到哪里了,都要实现几个现代化了,况且现在全部通行普通话了,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古韵?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学堂有意在为难大家?是不是学堂在开历史倒车?古韵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FONT><FONT color=#0000ff>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否则就不好说了。其实这两套系统相差不是很大,约有300多个字,按照偏旁来记不是很难的,只需记几十个字就够了。我之所以把平仄放在第一讲,希望朋友们领会学堂老师的苦衷。</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    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韵习惯作为标准去定是非,这样也不好呀。既然我们有心要学习楹联创作,就应该花些时间,学习、了解一下古韵,是很有好处的。俗话说得好:技(才)不压身。在一生中,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也许是我们与平时自己看书学习的不同的一个方面。有大家在一起讨论,效果会不一样的。</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0000ff>    </FONT>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分入四声之中)。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FONT></P>
<P><FONT size=3>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按旧韵,仍应属仄声。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FONT color=#ff0000>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FONT>
<FONT color=#3300ff size=4><b>“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b></FONT>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FONT></P>
<P><FONT size=3>    联语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语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乐美,即使动眼不动口,在眼中出现文字,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关于平仄方面的书籍很多,如要进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别是入声字的熟练运用,都需要看专门的工具书,在此我推荐几本供大家选择:首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也不错)</FONT></P>
<P><FONT size=3>     大蒙希望联友们不要怕苦,克服困难,花几个月时间,学一下古韵,把终生的遗憾事情解决在此时此刻,岂不美哉。不知大家以
在线时间
39 小时
主题
5

352

帖子

0

精华

725

积分

荣誉版主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9080
经验
7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2
62
发表于 2006-9-7 22: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 小时
主题
64

282

帖子

0

精华

454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7970
经验
64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7
61
发表于 2006-9-4 11:2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上下平声,王 力先生说::“《广韵》共分五卷,<U>平</U>声分上下两卷,<U>上去入</U>声各为一卷。<U>平</U>声分两卷,完全是因为字多,並没有其他的原因。”(<U>王 力</U>《汉语音韵学》 中华书局 p176-1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

15

帖子

0

精华

526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8771
经验
7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3
60
发表于 2006-8-4 08:59 | 只看该作者
<P>俺来的晚,算是补课了啊!</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

13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293
经验
27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18
59
发表于 2006-7-6 15:3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又有新内容充进来,我还得再看看[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6 15:33:35编辑过]

柔柔细柳风牵手;朵朵娇莲水静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58
发表于 2006-6-30 18:0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里笨笨</I>在2006-6-27 20:27:53的发言:</B>
我的困惑是,现在我们对句时,判断字韵到底是用新声,还是用旧声,面对一句出句。我要如何去判断它的平仄哩?不知老师能看到我这弱智的提问不,写在这了。</DIV>

判断出句是用新声,还是用古声,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出句中的入声转平声字,在出句中是当仄声还是当平声。比如:
<P>疏风有意牵文<FONT color=#ea0000>竹</FONT> </P>
<P>青卷多情拥画梅 </P>
<P>“竹”作为上联句脚,是仄声,显然“竹”是当古声来用的。故下联(对句)当用古声来对。</P>
<P>再如:</P>
<P>爆<FONT color=#ea0000>竹</FONT>震落漫天雪 </P>
<P>金凤唤来大地春 </P>
<P>根据1、3、5不论,2、4、6分明,显然这里“竹”显然是平声,是当今音来用的,故下联(对句)也当用今音来对。</P>
<P>如果出句中没有“入声转平声字”或“今平古仄字”就可以用今音或古音来对了。</P>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

1784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8095
经验
20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12
57
发表于 2006-6-27 20:2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困惑是,现在我们对句时,判断字韵到底是用新声,还是用旧声,面对一句出句。我要如何去判断它的平仄哩?不知老师能看到我这弱智的提问不,写在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

1784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8095
经验
20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12
56
发表于 2006-6-20 12:11 | 只看该作者
再看了一遍,还是心下不甚或了了。以后还要多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4

923

帖子

0

精华

855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8194
经验
1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3
55
发表于 2006-6-12 14:19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这样的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1

29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911
经验
4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4
发表于 2006-6-9 21:03 | 只看该作者
<P>回香香老师:</P><P>是呀,今天我百度了一下,发现好几个都写着平水韵表的帖子(还有一些入声转平声字的帖子)内容都不太一致,肯定是有错愕滴,多谢老师。以后我会多学多练仔细分析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53
发表于 2006-6-9 19:5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回51楼:</FONT></P>
<P><FONT size=3>古四声(平、上、去、入)与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的关系如下:</FONT></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1 0cm 5.4pt? 5.4pt mso-padding-alt: .5pt; windowtext solid mso-border-alt: collapse; BORDER-COLLAPSE: none; medium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TR>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windowtext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transparent?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古三声</FONT></P></TD>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mso-border-left-alt: transparent; #ece9d8;>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现代普通话</FONT></P></TD>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mso-border-left-alt: transparent; #ece9d8;>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入声</FONT></P></TD></TR>
<TR>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transparent; #ece9d8; mso-border-top-alt:>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平(含阴平、阳平)</FONT></P></TD>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5pt;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mso-border-left-alt: transparent; #ece9d8; mso-border-top-alt:>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  阴平</FONT></P></TD>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5pt;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mso-border-left-alt: transparent; #ece9d8; mso-border-top-alt:>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约14%分派到<FONT face=宋体>阴平</FONT></P></FONT></TD></TR>
<TR>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transparent; #ece9d8; mso-border-top-alt:>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FONT>

</TD>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5pt;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mso-border-left-alt: transparent; #ece9d8; mso-border-top-alt:>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  阳平</FONT></P></TD>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5pt;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mso-border-left-alt: transparent; #ece9d8; mso-border-top-alt:>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约30%分派到<FONT face=宋体>阳平</FONT></P></FONT></TD></TR>
<TR>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transparent; #ece9d8; mso-border-top-alt:>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上</FONT></P></TD>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5pt;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TOP: 126.65pt; WIDTH: PADDING-BOTTOM: 5.4pt; PADDING-LEFT: PADDING-RIGHT: .5pt? mso-border-left-alt: transparent; #ece9d8; mso-border-top-alt:>
<P 0pt? 0cm><FONT face=宋体>  上声</FONT></P></TD>
<TD vAlign=top width=169 0cm; .5pt; windowtext solid BORDER-BOTTOM: BORDER-LEFT: BORDER-TOP: BACKGROUND-COLOR: solid; 0.5pt PADDING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 小时
主题
42

290

帖子

0

精华

533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

Rank: 4Rank: 4

UID
8368
经验
53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9
52
发表于 2006-6-9 18:34 | 只看该作者
东西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1

29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911
经验
4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51
发表于 2006-6-8 14:51 | 只看该作者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B>谢香香老师。</B></FONT></P>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B>以下是平水韵去声部的字,因为理论上说古人平仄就是按照平水韵执行的,入声在元代以后消亡,入声字转入平上去三部中,而原来平水韵的平声、上声、去声基本和现在的平去入三声一样,但我从去声部中发现一些字今音都读平声了。这是因为从去声转入平声了还是因为一字多音造成的,请老师指点:</B></FONT></P>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B>【去声 一送</B>】送梦凤洞众弄贡冻痛栋仲<FONT color=#ee1111>中</FONT>讽恸<FONT color=#ff0000>空</FONT>控赣砻哄<FONT color=#f70909>衷

</FONT></FONT>
<p>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去声 二宋】宋重用颂诵统纵讼种综俸共供<FONT color=#ff0000>从缝雍封</FONT>恐
<p></FONT>
<p>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去声 三绛】绛降巷撞<FONT color=#ff0000>虹</FONT>洚淙
<p></FONT>
<p>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去声 四寘】寘置事地意志治<FONT color=#f70909>思</FONT>泪吏赐字义利器位戏至次累伪寺瑞智记异致肆翠骑使试类弃饵媚鼻易辔坠醉议翅避粹侍谊帅厕寄睡忌萃穗臂嗣吹遂恣四骥季刺驷识痣志寐魅邃燧隧谥<FONT color=#f73809>植</FONT><FONT color=#ff0000>织</FONT>饲<FONT color=#f70909>食积</FONT>被芰懿悸觊冀暨匮馈篑比庇畀痹毖泌鸷贽挚渍迟祟豉珥示伺嗜自詈痢莉譬肄惴劓啻企腻<FONT color=#ff3300>施遗值柴出</FONT>萎司诿陂二近始术瑟<FONT color=#ff0000>德
<p></FONT></FONT>
<p>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去声 五未】未味气贵费沸尉畏慰蔚魏胃渭谓讳卉毅溉既<FONT color=#ff0000>衣</FONT>忾诽痱蜚翡
<p></FONT>
<p>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去声 六御】御处去虑誉署据驭曙助絮著豫翥恕与遽疏庶诅预茹语踞狙沮<FONT color=#f70909>除如</FONT>女讵欤楚嘘
<p></FONT>
<p>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去声 七遇】遇路赂露鹭树度渡赋布步固素具数怒务雾鹜骛附兔故顾雇句墓暮慕募注驻祚裕误悟寤住戍库护诉蠹妒惧趣娶铸傅付谕妪捕哺忤措错醋赴恶互孺怖煦寓酤瓠输吐屡塑捂瞿驱讣属作酗雨获镀圃驸<FONT color=#ff0000>足</FONT>播苦铺姹
<p></FONT>
<p>
<P LINE-HEIGHT: 0pt; 0cm 553.3pt? 528.15pt 503.0pt 477.85pt tab-stops: exactly; mso-line-height-rule: justify; TEXT-ALIGN: 0cm; MARGIN-RIGHT: 20pt; TEXT-INDENT: MARGIN-BOTTOM: inter-ideograph; TEXT-JUSTIFY:><FONT face=宋体>【去声 八霁】霁制计势世丽岁卫济第艺惠慧币桂滞际厉涕契毙帝蔽敝锐戾裔袂系祭隶闭逝缀替细税例誓蕙偈诣砺励噬继谛系剂曳睇憩彗逮芮掣蓟妻挤弟题鳜蹶<FONT color=#ff0000>齐</FONT>棣说彘离荔泥蜕赘揭唳泄娣薜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50
发表于 2006-6-7 18:44 | 只看该作者
挺长篇滴,有时间慢慢看~~:))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49
发表于 2006-6-7 18:3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宋体 size=3>这两句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写。分别写了两个典故:</FONT></P>
<P><B><FONT face=宋体 size=3>沧海月明珠有泪(转自《时尚先锋》)</FONT></B></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南海的外面有一种鲛人,她们的外形和人一样,但是在大海的水中生活。鲛人善于纺织一种极薄的丝绸,叫做鲛绡,在古代,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丝织品。海上偶然出现的“海市蜃楼”,就是鲛人们出售这种铗绡的集市,谁要是能去到那里,就可以买到这种宝贝。

更为奇特的是,鲛人在悲伤哭泣的时候,滚落的眼泪是美丽的珍珠,而且珍珠是否圆润,与月亮的盈亏有关系,在月圆之夜鲛人哭泣时,滚落的珍珠特别圆;而在月亮缺一角时,珍珠也就是奇形怪状的了。唐朝时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他写的一首诗《锦瑟》中,第五句就写进了这个传说,那就是:“沧海月明珠有泪”。

<FONT color=#000000><B>蓝田日暖玉生烟(转自《三秦采风》)</B></FONT></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蓝田玉早在和田玉出世以前,就誉满中华了,因之当地被命名蓝田县。历代诗人咏蓝田玉的佳句颇多,尤其是玉豁生《锦瑟》诗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句,不但赞美了遐迩闻名的蓝田玉,还隐含着有关蓝田来历和特征的美丽传说。</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蓝田这块地方还没有县治相大的市镇,当然也还没有蓝田这个美名了。那时当地终南山的古驿道旁有一座小小的山庄,山庄里有一位名叫杨伯雍的年轻书生,他家境欠佳,只得一面种点薄地,一面读书自娱,虽清贫淡泊,倒也自得其乐。</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在种地和读书吟诗之余,他还好游历,家乡周围美丽的山川、古老的驿道是他经常涉足的去处。他看到烈日下风尘仆仆的旅人、商贾、驿卒、工匠和僧侣等汗流满面、焦渴难忍的样子,心中十分不忍,而山头之上的长长驿道却没有一处泉水可饮。于是他在山头驿道旁搭了一间草蓬凉亭,供来往的路人们歇息,又从山间远处担来甘泉之水供人们解渴。有人不习惯饮生冷之水,他又在草亭旁盘起了土灶,安上了大锅,砍柴烧水供路人们饮用。后来,他觉得自己来回跑路耽误功夫,便干脆搬到山头草亭内居住,每日天刚亮便担水、烧汤,以待路人。当他看到路人们喝了甘泉水,解了焦渴之苦时,便揩着汗满意地笑了。寒冬腊月,他也担雪烧汤不辍,带给了路人象阳春一般的暖意。</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冬去春来,寒暑易节,杨伯雍在终南山上供人饮水已经三年了。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收过路人一分一文的酬劳,遇到饥寒潦倒于途的路人,他还慷慨相助呢,因此,家中的一点点薄产也已贴赔殆尽。有人讥他为“书痴”、 “积小善而无远志”。他却豁达大度地说: “财帛者,过眼之烟云也;以之济人,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眼看已到三十而立之年,他却一不着意于仕途,二不急于娶亲成家,仍然助人如故。</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一天,有一位贫苦潦倒的老人,在草亭前摔倒在地,口吐白沫,伯雍见了,急忙将他扶入草亭,给他洗脸、擦身、打扇、喂水,把老人救活过来。他又端出自己的中饭让老人吃, 自己则咽唾忍饥。老人狼吞虎咽地吃完,又连饮了三碗汤水后,不知从哪儿拿来一斗碎石子儿来,递给伯雍说:“把这些石子种到地里,能够生长宝玉,你还能因此而娶得一位好媳妇,快收下吧!”伯雍正待推让,忽然老人不见了,只留下自己脚前的那斗石子。</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杨伯雍依老人所言,把那斗石子种子山间田地中,果然得到不少巨大而晶莹的玉石。他同样不把它们全部视为已有,经常用来周济贫困,解人危难。</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这时期内,他听路人们纷纷传说右北平徐公有位待嫁的女儿,十分美丽端庄,聪颖贤慧,许多人上门求婚,徐公皆不应允,杨伯雍听说有这么好位姑娘,心中非常爱慕,便抱着试一试的愿望,上门求婚。徐公说,如果他能拿出一双白壁来作聘礼,可以立即把女儿嫁给他。杨伯雍从种玉的田里取了五双白壁,作为聘礼送与徐公,这样就得到了称心如意的妻子。</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小俩口成婚后,异常恩爱,且心性一样,都豁达大度,乐善好施,不几年,便把一斗石子所生的美玉用完了。</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一晃又过了三年,一天,那位赠玉种的老人又出现在杨伯雍的而前,说: “我知道你们所产的美玉已因助人用尽,这里我再赠你们玉种三石六斗,你们这回要珍惜它,不可再轻易赠人,可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永享富贵于万世吧。”说完,老人又不见了。</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夫妻俩商量了一通后,认为子孙之福要靠子孙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父母所遗,仙人之赠,不但不是长策,还会养成他们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恶习,这样的人不是冻饿而亡,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1

29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911
经验
4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8
发表于 2006-6-7 08:55 | 只看该作者
<P>谢谢香香老师,大蒙校长</P>
<P>看到一联,不太懂其意,老师给讲讲吧</P>
<P>沧海月明珠有泪;</P>
<P>蓝田日暖玉生烟。</P>
<P>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P>[em27][em27][em27][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7 16:39: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主题
902

1万

帖子

3

精华

12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132
经验
154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1-24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6-6 23:3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丁</I>在2006-6-6 14:03:21的发言:</B>

<P>老师,请问下,在平水韵部中,有上平和下平之分,有什么区别?怎么区别?只能死记吗?</P></DIV>
<P>
<P>你好,我也只是学习对联而已,对于音律上的研究还是空白。无法回答你的问题,请海涵!</P>
<P>有这方面研究的朋友,请解答一下吧。先谢谢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46
发表于 2006-6-6 18:05 | 只看该作者
大校长在批作业,我顺路回复。以上仅作为参考哈。:))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45
发表于 2006-6-6 18:01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微动涟漪</I>在2006-6-6 15:51:45的发言:</B>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6>记这个有用吗?</FONT></DIV>
<P>对于学写或鉴赏进体诗者是有用的。我们学写楹联只需了解,不用去记的。:))</P>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433

6569

帖子

2

精华

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去去来来

Rank: 10Rank: 10

UID
264
经验
85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6
44
发表于 2006-6-6 17:5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丁</I>在2006-6-6 14:03:21的发言:</B>

<P>老师,请问下,在平水韵部中,有上平和下平之分,有什么区别?怎么区别?只能死记吗?</P></DIV>
<P>因为平声字多,沿用《广韵》的习惯,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上平声等于平声字上卷,下平声等于平声字下卷。——摘自《诗词格律教程》
<P>如果需要的话,有些是要死记的。:))</P>
余虽不敏,余虽不才,然余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1

299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7911
经验
46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9
43
发表于 2006-6-6 15:51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丁</I>在2006-6-6 14:03:21的发言:</B>

<P>老师,请问下,在平水韵部中,有上平和下平之分,有什么区别?怎么区别?只能死记吗?</P></DIV>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6>记这个有用吗?</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6 01:53 , Processed in 0.1260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