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七律*端午节悼屈原 30+34+5=69
悬菖插艾粽飘香,又到端阳江水泱。 竞渡龙舟争奋勇, 迎风旗帜展飞飏。
且于天问忠魂在,但向涛寻浩气长。 披发行吟追正道, 千秋傲立是炎黄。
意思尚可,多处凑字。
19. 七律-端午吊屈原 30+30+4=64
艾挂蓬门端午至,凭江角黍汨罗滨。九歌天问国非国,一曲离骚臣不臣。
壮志沉浮空付水,山河破碎怎由人。将身抱楚溪流下,投赋千秋屈子真。
平淡些。
20. 30+30+2=62
梅雨萧萧泛楚江,子归啼血至端阳。龙舟竞技菖蒲插,美酒驱邪米粽香。
万古英名终不朽,千秋曲赋尽流长。神州祭屈深情在,绿保良风世代扬。
用词中规中矩,尾联不知所云。
21. 【七律】端午节悼屈原 28+35+10=73
艾草家家插牖门,龙舟岁岁竞江暾。钧轻翼重黄钟毁,忠谤诚疑瓦釜尊。
一曲离骚倾怨愤,千秋辞赋祖屈魂。望乡哀郢同飞鸟,故国新颜处处荪。
内容丰富,用典贴切自然,个别词句需酌。
22. 28+32+4=64
江南江北赛龙舟,队队挥旗争彩头.千古端阳千古祭,一生忠烈一生愁.
离骚字字惊人梦,天问题题解世忧.又是乾坤敬贤日,谨提粽子谒江洲。
用词直白,诗味稍显不足。“愁”字败笔也!
23. 24+34+3=61
湘江五月风云暗,楚国中天战鼓翻。伤悼兮长歌作哭,悲惭兮逝水无言
臣心似镜不容垢,文藻如秋空积怨。怀瑾诗人龙辇远,汨罗何处与招魂
颔联不合规。
24. 26+28+2=56
时逢五月荷香远,艾草三枝插上窗.辞赋怎能包角粽,诗联应吊汨罗江.
千年绝唱离骚语,九曲回肠天问邦.古往今来同祭奠,东西南北共悲腔
对仗欠工。多处词语生硬拗口,致使全句不通顺。
25. 端午吊屈原27+32+2=61
千古名臣何处寻,凭轩追忆我登临.汨罗一跳英雄气,家国九歌坦荡心
壮志未酬身逝水,忠魂犹在泪沾襟 .楚湘遗恨沉青史,屈子精神万代钦
一处孤平。“一跳”太白。修辞平平。
26. 悼屈原 10+30+3=43
一曲离骚传千秋,舍身殉国美名留.汨罗有幸葬忠骨,米粽无辜投激流.
香艾岁岁奠英烈,龙舟年年悼屈叟.金戈铁马成昨日,唯有流水尚犹犹.
出律。
27,端午节悼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