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01.10揭晓】2012年芦苞镇旅游文化推介年系列活动之诗文作品征集大赛评定结果公示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9958 小时
主题
1909

789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5675
经验
3015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99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 1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lb.ss.gov.cn/zwgk/gggs/201301/t20130110_4235677.html


2012年芦苞镇旅游文化推介年系列活动之诗文作品征集大赛评定结果公示

来源:三水区芦苞镇政府 发表时间: 2013-01-10

诗歌散文获奖作品






一等奖



美丽芦苞



中国狼爸



与诗仙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妙至毫巅的梦幻般落差相比,我的落差就有点说不出的滋味了。我,没有行囊亦没有随从,只有两袖清风和一身尘土,便从首都空降岭南,一头扎进了广东三水的芦苞涌,就像一个不谙水性的孩子被一排排蓄谋已久的浊浪卷起抛下淹留沧海。不知浊浪有心无心,但我敢肯定沧海有情。喝饱了芦苞涌水,我爱上了这条率性的河涌。



入乡问俗。我努力地翻阅资料,却始终找不到关于芦苞的只言片语。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条小村,独树岗村,把我引入了芦苞的深处。



温婉多情的珠江像一件舒展的旗袍,在芦苞开了个衩,形成一道天然的“LV”。每次珠江发情,芦苞的洪水就一发而不可收拾,顺着“LV”摧毁一切生机。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有一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大地恩情》,它的同名主题曲里每一句歌词都唱出了芦苞人对天灾的无奈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河水弯又弯,冷言说忧患,别我乡里时,眼泪一串湿衣衫……”为确保政治经济重镇广州、佛山的百年好合,河道两岸历朝历代的各级官吏无情地选择地势最低洼的芦苞作为泄洪区,决堤蓄水。千百年来,芦苞一次又一次舍我其谁地以“一片汪洋都不见”的胸襟来换取省城的歌舞升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恰恰是这“年年决堤年年泽”的大舍,成就了芦苞 “一望芦苇荡,枝枝含苞开”湿地景观的大得,应验了佛家吃亏是福大舍大得的禅意。如今,沙鸥翔集,渔歌唱晚已然是芦苞最自豪也最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底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相传六祖慧能拜接过五祖的衣钵后一路南下避祸,首选安身的吉地就是芦苞所属的三江汇流之地三水。禅宗安定之后才转迁粤北的曹溪设坛开宗、弘扬佛法。芦苞处处有圣迹。我国仅存的五座儒、释、道三教合一庙宇之一也是保存得最好的胥江祖庙就坐落在芦苞,三殿一字排开,北帝居中,观音、文昌帝分列左右。庙宇庄严,千百年来,胥江祖庙香火鼎盛,照远佑近。灵验的观音送子使水患不断的芦苞依然人丁兴旺,百业和谐。提起芦苞之畅旺,我们不得不说一说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真实故事。



话说700年前,新上任的县太爷不甘心万亩沃野无人耕的窘局。他先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张贴皇榜,以最优惠的政策招贤纳能,招商引资。上有明君下有能臣。这天,在省城做生意的蔡宏路过河涌,看到发黄的榜文,心里一亮:任开垦,保平安,免赋税,做村长……这么优厚的皇榜怎么没人敢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蔡宏快马加鞭飞赴实地考察。之前有多少人看过皇榜无从考正,或许有不少人打探过虚实,可所有人都被满眼沼泽处处崩堤吓退,只有蔡宏这位憨厚务实勤劳的生意人看到了一幅全新的清明上河图。



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抓住机会。蔡宏抓住了新太爷赋予的机会。揭皇榜、住洼地、固堤围、开良田。生意人以愚公之志行移山之力。日复一日起早贪黑,年复一年肩挑背驮。父而子,子而孙一代接一代地在沼泽地上挥汗如雨、废寝忘餐。当初亲友们都要去劝阻这位早已衣食无忧的生意人的霎时冲动,可茫茫荒野,无从查访。几经曲折,蔡宏才把自己具体所在位置告诉给大家:“我就在滩涂中唯一一颗树的小岗上结芦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原本是来劝他打道回府,别再异想天开。结果却是大家都被他感化了。一传十十传百,十来九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蔡宏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硬是在岸边筑起了一道百年大堤,在荒滩开垦出万顷良田,把无名地变成方圆百里内人丁最多,占地最广的村落。久而久之,大家就用始祖蔡宏垦荒时所投靠的那个只有一棵树的山岗来命名这条村庄——“独树岗村”。今天,我就伫立在独树岗村的最高处,凭吊蔡公当年的丰功伟绩,感悟芦苞人始终不变的朴实、善良和坚毅。



让我们顺着芦苞涌清澈的水流把目光转回今日的芦苞吧。芦苞涌堤岸上有一处林荫,简易棚架下摆了八九张大小不一的圆桌,用编织袋塑料布围三开一地张罗出一个餐厅。店家是一对中年夫妻,自家种菜、自家钓鱼、自家养鸡,家庭式的厨房随意摆放着各种酱料。甫坐下,我就被这原生态的农家乐环境深深吸引住了。老实巴交的老板在河涌捞起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鲈鱼,然后猫在厨房左右开弓,在烟雾中大汗滴小汗。老板娘不带多余热情的淡定待客之道恰到好处地反衬了芦苞人的自信和平和。满大厅的客人都在等老板娘按先来后到一桌一桌地逐桌上菜,那只刚才仍在树林下觅食的土鸡不知什么时候成了桌上香飘四野的铜盘蒸鸡。没有服务员,没有排场,没有催促,每一个食客来到这里都似乎只为享受夜幕降临后在潺潺流水边漫说家常闲话芦苞。大家要的就是这种山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放浪。此情此景吃,已是两可之间。



公司宿舍离饭堂约四公里路,每天吃完晚饭,患有严重糖尿病的我就走回宿舍。顺着从不喧哗的芦苞涌阔步一小时,就到了我寄居的小区。这四公里全程是“广东绿道”。一边是温情脉脉的芦苞涌,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头顶着浩瀚星空,脚下是毕直延伸的“绿地毯”。我在鸡犬相闻的桃花源信步由疆,每一步都心旷神怡、每一秒都宠辱皆忘。宿舍小区大门前有一个宽敞的广场。广场打扫得像厅堂一样明净,每天晚上,华灯初上,一个个“衣食足,知荣辱”的芦苞男女悠哉悠哉地从四面八方地往广场汇集。大家在节奏轻快的节拍中整齐划一地跳各种各样的街舞、集体操,领舞领操的是一位身材火辣的妙龄少女,每个晚上她都不停地瞻前顾后、热心指点,香汗淋漓而乐此不疲。我在北京七年,见惯了太极、秧歌。让我万万没料到的是,南蛮之边的三水芦苞也居然有如此壮美的广场文化。细问之下,芦苞早就载歌载舞了,不仅广场文化发达,而且民风淳朴民俗丰富。每逢传统佳节,自必全镇总动员,家家乐翻天。赛龙舟、叹歌会、蒸糕节早已是远近闻名、老百姓对酒当歌的狂欢节。



无论在纽约、伦敦、香港,还是在广州、北京、上海,我总穿行在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之间,奢华致极的生活方式和浮夸到底的工作节奏早让我身体的大循环受损、微循环糜烂。芦苞的清新、平实和安宁像一碗广东人特有的老火靓汤。原生态、纯天然地环保着我每一寸焦躁的神经,从入口的那一刻起就顺且滑地流灌体内每一管通道,濯洗灵魂每一扇窗户。自到芦苞,每天早晨我总有一种冲动,就是跑到晨露中的河涌边,问一问小渔舟上穿花衣的渔嫂,刚才那一网鱼卖了几个钱。每天晚饭后走在绿道上的我都有一个牵挂,就是村头那棵大榕树下追逐的三条狗是否会又不听主人叫唤尾追我一段夜路。



尽管入赘芦苞仍未满月,可让我再写三天三夜,也描述不完芦苞的喜闻乐见。昨天,一位长寿村的老农笑着对我说,芦苞很快就名满天下了。我凑上前给这位人瑞满上一杯地道的长寿醋(据说,过去只供皇后养颜的贡醋),想问个究竟。人瑞却给我卖了个关子:“后生仔,不要急,你明年五月来,我再告诉你。”



芦苞实在是太低调了,低调得像一个仍在山沟沟里嬉戏的小村姑。可正是这低调滤净了浮躁,滋润了这方人杰地灵的水土。如果说那些个“强县霸区” 是共和国夺目耀眼的群星,那么,芦苞就是三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的一滴晨露、一颗小草、一声鸟鸣、一阵稻香、一缕炊烟……她就这么安安份份地静卧在庞大珠江水系中,千百年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守护着江湖、惦记着庙堂。



我爱美丽的芦苞。






二等奖






美庙 美芦 美人



南海 赵芳芳






从北江溯洄而上,隔着一镜澄碧水面,静静地,胥江祖庙映入眼帘,一排三间青灰色建筑,翠竹榕阴下,清明宁静前,让人陡生时光静止之感。小树,正长在祖庙山门的正脊上。



其实,对这类寺庙并不陌生,走近最大的主庙武当行宫,恍若置身于珠三角另一座庙宇——佛山祖庙。佛山祖庙与胥江祖庙齐名,两地直线距离不到一百里,供奉着同一个道教真武大帝。方圆一百里,两座建筑风格相同的祠庙,携手伫立在八百年光阴中,这,也是一种神奇吧?



由是,对两个庙供奉的北帝,亦即道教真武大帝,发生浓厚兴趣。



佛山祖庙的真武大帝金面赤足,长髯飘飘,眉目端庄,服饰华美。每到祖庙,常常好奇,这是怎样一个神仙,竟获得人间千百年的顶礼膜拜?记得初到佛山工作那年,大年三十甫过零时,就被催促去祖庙。踏着星光,随着花市散去的人群,赫然发现祖庙大门前排着长队。原来,星夜出动,蜂拥而至,就为了一个几百年恪守的承诺:大年初一,用银子掷中北帝庙前水池里的龟蛇石像,会带来一年好运气。据说,龟蛇缠绕这个造型象征阴阳结合,生生不息,古诗云“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而龟蛇之灵便是北帝,也称玄武。所以,北帝庙前,必有龟蛇伴随,因龟蛇多现于江川,北帝又被后人尊为水神。



那么,这个阴阳结合的生殖之神,怎么升级为万能之神,为民间带来好运气呢?徜徉胥江祖庙前,内心充满疑惑。



武当行宫内,庭院深深,两廊幽静,金柱擎天,塔香缭绕。正殿之上,木雕神龛,金碧辉煌。神龛又叫紫霄宫,紫霄宫内,正是道教主神真武大帝。北帝金身闪耀,神情威严,足蹬龟蛇,目视前方。



同行的当地人说起一件往事。千百年来,三水一带传唱:“南雄洒湿石,清远大三尺,三水佬拉屐。”意即南雄地区洒点小雨,到了三水已水涨田淹,逃难都来不及了。这毫不夸张,上世纪惨烈的“乙卯水灾”,至今谈之心惊。1915年7月12日,老天突然发威,连续四天倾盆暴雨,所有堤坝蹦基,河水如脱缰野马,左奔右突,农田被淹,房屋沉没,三水芦苞陡成汪洋。



这块风情万种的土地,千百年来,不断饱受水患蹂躏。善良的人们殚思苦寻,渴望冥冥之神,拯人间于洪涝水深之中……于是,北帝以真武水神之身,出现在三水芦苞胥江河畔。



既然是神,就无所不能。民间所有的愿望,都祈请真神保佑实现吧。



于是,和真武大帝共居一室的,还有各式壁画、壁挂、雕塑。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野史趣闻、岭南佳果、祥纹瑞兽皆可入画。这里是世俗的、生活的,也是善良的、美好的。



站在正殿台阶上,一抹斜阳映在东边廊楣,这幅背景发亮的长幅雕塑,竟是历史上有名的“韩熙载夜宴”,南唐李后主尽管才情斐然,也想不到,一个政治上的小小心机,居然成就了一代名家名画。不过,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珠三角胥江祖庙的这幅图,我们大可抛开权谋的阴暗,做一次情感审美。其实,对胥江祖庙,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更多的,也是情感上一种寄托,一种诉求,一种心理的抚慰,精神的救赎,它就像美丽的容器,容纳了期盼、夙愿、愉悦、平安和富饶。



也许因为这种情感的润泽,三水芦苞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象。



特别喜欢芦苞镇文化中心那幅占据一面大墙的壁画,此画,与胥江祖庙的画如出一辙。画面上,渔歌唱晚、雨打芭蕉、平湖秋月、赛龙夺锦、欢喜开镰……仿佛听到横箫的清丽,二胡的俊朗,月琴的柔媚,琵琶的缠绵。站在画前,南粤十月的风,仿佛从画面深处拂来,把思绪带到八百年前的宋朝,因一幅《清明上河图》,让我们永远记得它的繁华和富庶。这幅传世名画,形象描绘了北宋汴京都城的风土人情。而眼前这幅壁画,它的世俗、繁茂、民间,以及画面的节奏韵律,也可看作一幅南粤清明上河图,两者虽然相隔八百年,可传递的意蕴竟那么相似,摇曳时代风情,展现富足生活。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同样,和平盛世才有艺术的璀璨。这幅宏大的壁画,放在广州美术展览中心也许不稀奇,可在繁华都市之外,在偏远的三水芦苞,以它特有的文化情味、生活气息,震撼我们的视线。而芦苞文化中心的气派和雅致,更在意料之外,体育馆、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长廊、培训学校、会议中心,分布在文化中心的四层楼,电子阅览室、全国图书资源共享网络、数字电影、多功能会议厅等现代化设施,毫不逊色市级任何一家文化机构。



而且,还可看看那幅蓝图,即将在芦苞土地上铺展的宏图伟略,其关键词是温泉村落、高尔夫球场、观光农业、旅游园区、工业园区……任何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人,在这样的蓝图前,都热血沸腾。这样的规划,按照这样的规划建造的芦苞明天,不就是祖先们所希冀、胥江祖庙真武大帝所庇护的安居乐业吗?



芦苞还有另一种神奇。



去采风那天,气温陡降,多数人没穿够衣服,不愿在寒风里站得太久,可到长岐村,兴致却来了。村口,一个老人坐在石板上,有人悄悄地说,这个是百岁阿婆吧?“我还年轻,才九十六!”阿婆大言不惭,我们吓得一愣一愣,这么轻的声音她居然听到,还回答得这么快。九十六还年轻……大家友好地笑了。几个女孩子上前拉阿婆照相,阿婆爽快站起,正衣拂鬓,顾盼自如,仿佛明星在镁光灯前。据说村里有十几个百岁老人,是闻名遐迩的“长寿村”。我们在一旁取景,阿婆走近,腰杆微弯,头却扬得高高,精神矍铄,大嗓门口齿清晰,“我才九十六呢,不老……”她重复说,中气十足,边走边左顾右盼,似乎还想找人照相。



长岐村老人长寿的秘密,在于“氡温泉”,氡具有抗衰老,加速细胞代谢,治疗老年疾病等特效,是全国仅有的三个氡温泉之一。看着九十六岁阿婆的身影,嬉笑之间,突然想到真武水神,想到那棵与阿婆同龄、也长了九十六年的小树,也许,芦苞温泉水的得天独厚,也跟这位神、跟祖庙有关吧?



跟着阿婆在村子闲逛,小巷,老屋,镬耳墙,麻石路;阳光泛黄,鸡只嬉闹,偶有绿草从石缝探出,四野空旷,宁静安逸。想百里外繁华都市,熙熙攘攘,营营役役,此处世外桃源,九十六阿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知道自己还年轻,直感叹人生如斯,难得糊涂,不亦乐乎。






九曲河



王十月



这条河并不著名,那么多汇聚向珠江的水,它寻常得可以让人忽略。我甚至不敢肯定,它是地理上一个真实的存在,还是我梦中的影子。或者,又只是我读到了关于它的文字,小说、散文,那文字,牵动了我的心,仿佛有风吹过,那么一丝清凉,来自我江南的故乡,或者岭南这个未曾谋面的地方,于是,我想写一写它。



作为北江的支流,它并不出名,有人叫容塞河,有人叫芦苞涌。但芦苞涌边长大的一位作家,将这条河叫了九曲河。其实我更喜欢容塞河这个名字,有点洋气,有点不知所云,有一种陌生而突兀的美。但作为同行,我希望九曲河之于这位作家,就像凤凰之于沈从文一样,将来会成为一个文学地标,我也叫它九曲河吧!



两岸的田地皆靠这条河流滋养灌溉,因了这河水的甘甜,生长出来的黑皮冬瓜个大皮黑、肉白味甜,全国闻名。村民用这河水养白鸭,河上常年漂着红掌白毛的鸭子,嘎嘎地扇动翅膀,与天上飞过的鹭鸟一色。这里的人还养鱼,四大家鱼,一河清水,塘边种冬瓜,瓜肥鱼美,养得一河两岸的村民日子富足安定,生活怡然自得,人也因此而生养得聪慧、水色。



我是多么的爱水。田野有了水而生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南方最让我喜欢的就是水,我不喜欢北方,黄沙万里,戈壁摩云。没有水,就没有了灵气。人也一样。说一个人水色,该是多么好的评价。甚至于文章,若有了水,则分外生动。我喜欢的作家,文章中都是有水的:鲁迅笔下的绍兴,沈从文笔下的酉水,汪曾祺笔下的大淖。我写过一批短篇,都是写水的。



两岸的人爱九曲河,生死都爱。



但一方生灵,自有一方习俗。比如这九曲河边的人,在生时离不开这条河流,每到夏日,褪去汗衣,一头扎入清澈透凉的河水里,与河鱼河虾赤裸相对,无间嬉戏,将一日的疲劳都洗入这湾清流,死后还离不开这河,要用河水净身后才肯上路。



死者上路时,至亲披麻戴孝,在河前焚香跪拜,请出金水盆,将盆举至头顶,虔诚地跪着碎步来到九曲河边,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站起来,神色悲痛地跨水走置河中,再冷的天也要走到河中央的,据说,中央河水最清澈最纯洁,也最接近水圣母的龙宫,唯有亲人最虔诚的求水,水圣母才肯赐一瓢最清澈的河水,让死者洗得干干净净,在黄泉路上走得轻松灵动,忘却尘世烦忧。这或许也是人们对死去亲人最真诚的祝福吧!于是,求水就成了河两岸安葬程序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对河流两岸的人来说,九曲河是生的依靠,死的祝福。也因了有这条河的存在,两岸村里的人都有根的情结,他们习惯认祖归宗,无论走多远,根即是根,祖宗就是祖宗,家只能是家乡的家,即使是九尺身躯成白骨,死前也要叮咛亲友,再远再长的路也要归去,一坛白骨,非故乡黄土不埋!为此,许多与故土,与根有关的故事,围绕在九曲河两岸,可歌可泣地上演轮回。






三等奖






疍 家 人



彤子



小时候的记忆里,疍家人是土生土长的北江水上人家。他们祖祖辈辈都在破败不堪的木船上捣腾,繁衍生命;他们几乎很少送小孩到岸上来上学,穿的衣服全都短而破旧,拿着大的铜钵吃饭;他们洗澡不用热水,更不用蓬蓬头,而是脱剩了一条裤衩一头埋入江水里搓洗;在他们的日子里,没有黑夜与白天,没有春夏与秋冬,只有永不停息的漂泊。他们留在镇上人的意识里,只有一个“穷”字。



终日与水与太阳与鱼打交道,身材少不免矮小,皮肤黝黑黝黑,体味更是腥臭。而生活在镇上的人们,身材高挑些,皮肤更白皙些,体味也寡淡些。也因为疍家人的矮、黑、腥,他们的身份与地位便不能与镇上居民相提并论。只要他们的船一靠岸,踏上镇街的青石板砖,镇上的居民就会用白多黑少的眼色瞅着他们,像蒲公英飘过有风的午后一样,轻轻地拉出细细长长的一句:那些摞渔佬又上来了,腥——臭! “臭”字会恰到好处地弹入那些矮、黑、腥的,正在侍弄着满满箩筐江鲜的疍家人耳朵里。



疍家人不善言语,也不精于争辩。日久天长,他们在镇上人面前就成了一种卑微的姿态。他们通常会默不作声地将满箩筐的江鲜挑在肩上,小跑着往芦苞墟赶去,有两三条小鱼调皮地跃出箩筐,也不敢歇下来捡上,而是把脚步放得更宽。青石板长街留下两道长长的水渍,数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在水渍里弹跳,小鱼银白的光泽在晨光里泼皮得耀眼。镇上的居民都受不了这泼皮得耀眼的银光,将白多黑少的眼色聚焦成漆亮的黑光,然后蜂拥着冲到街心,抢着将小鱼纳入竹片编成的菜篮里,青石板长街便会涌起一浪浪得意的肆无忌惮的笑声。芦苞墟就是这样拉开的。



待到长大了后,眼里的芦苞镇却日益与众不同起来。北江不再简单地迤逦,山不仅仅是山,水不单单是水了。北江迂回曲折,婀娜多情,碧青青的大南山圈成一个个连接的弧,乖巧地倒立在亮汪汪的江水上,偶有一艘渡轮疾跑而过,江水扭成锦缎的模样,那还乖巧着的群山便将江水作镜,瞬间梳理出千娇百媚。又或者夕阳如血,彩霞似锦,一脉清水像被碎洒的金粉浮染着,白鸟披了红光“哑”声短鸣,投入山林,渔舟如叶般轻巧地划在江上,拽出一道浅浅的波纹,如梦如画的景色刻入眼帘,沁入心脾,此时的芦苞镇,简直就是水气氤氲。



于是便换了一种心态去看疍家人,忽然就觉得他们都不穷不黑不臭了,而是富裕的、诗意的、有追求的。他们对生活的宽容,对文化的理解,比我们很多在岸上生活的人们要深刻、透彻。



还记得我中学时有一个叫黄糖的同学,是个疍家妹子,她为什么叫“黄糖”而不叫春兰秋菊冬梅?单从名字可以看出,她阿爸希望她能嫁到岸上去,终结黄家祖祖辈辈在水上漂泊的命运,过上像蜜糖一样甜美的生活。给女儿起名字时,阿爸对生活是充满了渴望、幻想与激情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反抗着疍家人如浮萍般漂泊无根的生活。



也曾听说过关于疍家人的其它说法,一说珠三角江海交际一带的疍家人,其实就是江浙一带的水上渔民移迁下来的;也有说,疍家人的祖先是当年陈友谅带领的一支水军,兵败后被朱元璋赶到海上,从此不得穿长衣,不得上岸生活,更不得读书。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让我觉得不妥帖,我更愿意相信北江水上的疍家人是天然的、本土的,由水而生,因水而活,离水而亡,没经历过苦难的迁移,没承受过悲惨的战败,与生俱来地染着水的本色,淳厚而清洁……









芦荻叶深处



作者:郭杰广 南海






长岐,长岐



在明末。在清初……



在芦荻叶深处



在北江西水两相逢的地方



荡漾着岁月的光芒



我扶着热气腾腾的历史



趟过九曲河……






前面,是杨万里的《明发青塘芦苞》



前面,是山环水抱的



长岐!






清明。祠堂。雨后的古榕,



绿意丰满。一片片



沉甸甸的遗训,叮咛



倒影在半亩方塘的脸上






临水而居,傍山而筑



一排排青砖旧宅



一行行石板巷陌



一座座精神祠堂



就像一把梳子



梳理着长岐村的头绪



灵魂。忧伤与喜悦






古庙,书舍,锅耳屋,文笔顶……



有些,已掉光了牙



爬满记忆的青苔



仿佛一册泛黄的家谱



遗落了 几个文字的



偏旁部首






穿过古典的长岐



我。站在宣统二年,守望



村口,钟氏大宗祠



正在重修祖先的辉煌






我。伸手敲了下历史的



门环。长岐



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回声



好像在说



清朝已走远。民国还很近……






李洲古渡



岁月冲积而成的李洲。渡口



每天都会吞吐奇妙的时光,故事






例如有人上船之前是涨潮



下船的时候却遇见了退潮






又如粤曲小生上船之前是冬天



下船之后就成了春天






再如风上船之前是北风



下船之后就成了南风






渔火。古榕。石阶……弹奏北江的



琴弦。更像一枚水造的音符!









庙脊上的神仙树



不长不枯。一棵苗条的



时间树



站在历史的花脊上



修炼



仙风道骨






岁月里渗入了你的情



罗小林



北江畔,芦苞小镇,那是一个清绿的地方。



我比较喜欢在黄昏时刻,轻轻地踩着夕影,一路漫步,一路欣赏江畔的祖庙,那些闪闪发光的屋顶,那些刻满岁月痕迹的古庙,那些往来于江上的渔船,曾是江上动人的风景。许多年以来,在船上,出力出汗,起起落落,那一代又一代被浪淘尽的汉子,他们劳苦一生,默默无言地付出,在岁月的流转中孕育了芦苞日后的繁华。



我走过许多大城市,但始终无法品味出一种风情,一种生气。



江堤是笔直的,在上面散步,那被夕阳反射出殷红一片的霞光,是周围的景色增添了几分妩媚。长堤的右边是一道斜斜的小坡,小坡下就是闻名的芦苞祖庙。



只因我们有缘,我们才会会晤在北江芦苞祖庙,滔滔的北江江水,悄悄地流淌,北江河畔的浪波,祖庙的风尘,芦苞的古月,都渐渐隐退在滔滔的水声中。



芦苞祖庙的游客不算拥挤,因为这名胜并没有经过什么特别人工制造的金碧辉煌的宫殿和特别改造的景物,而且知道这地方的人并不多,所以被忽略了,也因如此,它才显得格外的幽静。



芦苞祖庙,曾是芦苞人心中屹立不倒的殿堂。这里面有太多人民的血汗和泪水,八百年的风与雨,几许温暖人心的故事,也感染了新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



我曾在芦苞的街上漫步数次,但我不知道那叫什么街,没人告诉我。漫步在热闹里,迎面是一派浓浓的小镇风情画,新而奇,古旧古旧的商店,山水环抱的街,满满的山水情。



是午后的五时许,日影斜斜,空气中飘散着小镇的宁静,淡远的气息。在阳光下越发显得门墙斑驳。忽然之间,那种属于原乡人家的质朴,人与土地相亲的感觉,竟是如此亲切和熟悉。



我赞美这自然的节奏,美妙的感觉,发自土地的声音,我陶醉!



芦苞祖庙,三水的诗魂。






优秀奖






诗意芦苞,水漾柔情



颜新



一直以为老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此生为金钱、名利所累,不懂得享受生活。但三水温泉之旅,让我转变了此看法。



今年的清明小长假,在我的坚持下,视时间如金钱、视商场如战场的老公,终于同意给自己放个假,与我共赴三水一享温泉之旅。



一个细雨纷纷的午后,我俩驱车北上直抵芦苞。车行至北江大堤,视野豁然开朗,这是一幅与佛山市区完全两样的景象: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机械吊臂,没有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也没有密密匝匝的桥梁把江面拦截成段……



这里江水波澜壮阔,江堤一碧万顷,在清明雨的临幸下,竟让人产生“塞外”、“江南”傻傻分不清楚的错觉。就连一路慵懒的老公也精神振奋起来,示意我下车,拉着我开始沿着江堤漫步。



偶有微风拂来,细雨散落在我的面颊上、头发上,老公像母鸡夹裹小鸡一样把我拥进了怀里,然后定定地望着远处的江水出神。古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仰望老公凝神观水的模样,高大俊拔,竟毫无平日里的铜臭味,热恋期间对他无比崇敬、无比膜拜的那种感觉忽然来袭,一顿胡思乱想,我不觉面红耳热。



傍晚时分,我俩从江堤下来就直奔三水温泉度假村。来到我们预定的别墅“临江仙”。素有洁癖的老公自顾四仰八叉倒在床上会周公,我只好独自一人忙里忙外张罗服务员给温泉池放水、订餐,摆放好带来的洗浴用品。



晚上8点左右,我们吃过晚饭就在度假村里闲逛:一幢幢有着别样诗意名字的欧式别墅,混搭着北方四合院风情的珠江大院,宁静的甬道,精致的花苑,在这个潮湿的夜晚,都显得格外清雅。



我像一只小燕雀一样一会儿叽叽喳喳絮叨着我在北京住四合院感受;一会儿坐坐太师椅,睡睡贵妃榻;在雕花的回栏里面,在欧式别墅的大门外摆弄各种造型让老公给我照相……



回到“临江仙”的时候,我们私家小花园里的温泉池已经放满了水,热气在冰凉的夜雾中蒸腾,温泉池四周的灯盏、花草和假山石上白雾袅袅,与这雨后春夜里的静相得益彰。



一直正经八百的老公忽然脸泛潮红,拉着我的手直奔房间,敦促我换好泳衣,然后竟直接抱起我来到池边,做出要丢我入水的架势,我吓得连忙勾住了他的脖子。“傻瓜,我怎么舍得丢你呢!”老公爱怜地用新长出来的胡茬在我脸上刺了一通,然后慢慢地放我入水。水中的我依然不改爱笑爱闹的天性,不停地拍打着肩、臂和腿,惬意地伸着懒腰,时不时扬起水花戏弄一下他。



忽然,老公从背后箍住我的双臂,把下巴挂在了我的肩膀上。“这厮怎么啦”,我疑惑地用余光扫了扫。额滴神啊,这个平日里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在我面前也总是一副兄长模样的男人,此刻竟然像一只小绵羊一样,低着眉,顺着眼,细长浓密的睫毛上蒙着一层水雾,愈加显得泪眼汪汪,不由人不心生爱怜。



回想过去,他总是一脸刻板的样子陪着我浸泡公共温泉,四肢僵硬地跟随我在各种人头如织的风景名胜地,看我傻乎乎地笑,没心没肺地乐;而我也总是戏谑他只有挣钱的命,享不了花钱的福。



现在想来,原来一直是我忽略了老公的感受,相识这么多年,我竟从不曾想过老公真正需要的休闲方式不过是给他一个空间,让他彻彻底底的放松自己,还原本真。愧疚之余,我转过身来抱住他,温柔的抚着他的背,像两只交颈的天鹅一样,在池水中静默……



宁静的夜空不知何时再度飘起了清明雨,温暖的泉水交织着温润的春雨,在三水芦苞这样一个多情的雨夜,我终于发现了老公的别样情怀:表面上,一如北江水浩浩荡荡,恣意纵横,而内心也一样有着三水温泉一般恬淡温馨,娇憨可爱的洼地。






探访深闺中的三水芦苞



作者:南海 心绪(胡亚慧)



作为新佛山人,我不知道三水芦苞这个名字的来源,但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这个地方一定是充满了灵气与底蕴的地方,令我心驰神往。今年的端午节,我报名参加了佛山广播电视周报社组织的三水芦苞看龙舟赛摄影之旅,与藏在深闺中的三水芦苞镇有了一次不期而遇的邂逅。



人们常说,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灵气。佛山地处珠三角水网地带,三水更是三江汇流处,而芦苞则紧握北江入注珠江的咽喉。当我们来到三水芦苞水闸上,俯视三江的时候,脑海中便呈现出一幅汹涌澎湃防洪排涝的壮观景象。前段时间,台风“韦森特”来了又走了,却为三水区带来了连场大雨,尽管如此,三水河涌的水位依然都是维持在警戒线以下,有效地防止了城区大面积“水浸街”,芦苞水闸再一次用出色的表现完成了雨季抗洪的重要任务。



站在雄伟而富有现代气息的芦苞水闸上,放眼夕阳西下的江面,宽广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大片的青山绿水汇成天然的屏障,自有一番宁静又祥和的景象;江边停泊着许多渔船,虽然并不太整齐,但是却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渔家生活画卷。三水渔民的勤劳与务实,让芦苞成为北江渔获的集中交易点,千百年来孕育出风味独特的河鲜美食。河岸上就有由船只改造成的食肆,吸引了不少前来享用饕餮河鲜大餐的食客。



  说完芦苞的水,不得不提一下芦苞祖庙。芦苞祖庙古称胥江祖庙,坐落于芦苞镇之北郊,背倚龙坡山,面临北江河的,是一间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宇。三庙以北帝庙作为主庙居中,左有观音庙,右有文昌庙,虽历尽沧桑,但庙内不论陶塑、木雕、砖雕、灰雕还是石刻、壁书等装饰仍瑰丽精巧,栩栩如生,尤其北帝殿脊的“双龙戏珠”陶塑造型优美,光彩照人,壁画画工精细,生动传神,堪称岭南古建筑壁画之精华。



  据当地人介绍,芦苞祖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8年),距今约八百年历史,比佛山人都熟悉的佛山祖庙还要早200年。祖庙,是供奉北帝的神庙。由于广东是水乡,以水为始原,所以北帝庙又称为祖庙。每逢三月三、端午节等重大节日,都要来这里拜祭一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健康平安,祈望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三水芦苞这个地方充满了灵气与底蕴,除了与水密不可分外,与当地浓郁的风俗民情也有着极大的关系。端午节这天,芦苞像往年一样,组织村民举行隆重而盛大的龙舟赛事。在赛事举行之前,村民们还要拈香酬神,烧衣纸,并到宗祠祀神,然后到河边烧衣鸣炮,拜祭一番,才能将龙舟放下水中。划艇力士在龙舟上擂起狮鼓,敲响铜锣,岸上的村民燃放鞭炮、地趸炮等,好不热闹。当然最好看的莫过于“夺标抬金猪”了。无论名次前后,金猪却永不落空,从河里上来的力士们,扛着大茅竹撑起的五彩旗,在老幼妇儒的拥簇下,合力把盖着红绸缎的金猪和装着美酒的酒缸抬上车,嘴角眉梢全是幸福的痕迹。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村民各自归家,芦苞镇像往常一样恢复了宁静。家住芦苞镇东郊长岐村的卢伯却忙开了,儿女们约好今晚齐齐返长岐的古屋相聚,和他一起共进晚餐。长岐村是三水的古村落之一,村庄依山傍水,村前两口大池塘引入北江水,村后背靠文笔山。村中人家多为一厅四室、一厕一天井的四合院格局,石雕、灰雕、壁画一应俱全。村庄附近没有工厂,常年保持较好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被誉为三水的长寿古村。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长岐村的村民陆续搬出旧村,在旧村外修建整齐的新村居住,仅有少量村民留在旧村生活,古村风貌得以保留下来,而村里的那一片荷塘成了新旧村之间最天然的分界线。留守古村的卢伯开着摩托车来到村口的古井里挑水,虽说村里已经接上了自来水,但用井水做出来的饭菜特别香甜,卢伯特别享受这种挑水煮饭、砍柴生火、下地种菜的原生态生活。



  与长岐古村的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村旁不远处得天独厚的三水温泉度假村。几台泵机,自几十米深的地底抽出温泉水,经过一条条保温管道流入亭廊迂回处、花草掩映中的各式露天浴池里,蒸腾出袅袅水汽。红墙绿瓦的亭台回廊,青砖飞檐的复古四合院,豪华典雅的西式别墅,在袅袅水汽中模糊成一幅缥缈的水墨画,赏心,悦目。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长岐村的自来水管道总是温热的,村民长期饮用天然好水,用温泉冲凉,个个红光满面,健康长寿。这种自然生态的生活不仅让村民留恋,更让长岐如同世外桃源一样吸引着桃源外的人们。在这个古村小镇上,经常会有结伴而来的客人,人们或休闲观光、或摄影创作,在古村中忘却流逝年华,在温泉中畅谈事业人生。



三水芦苞是个动静相宜的地方,镇区的道路上不乏行人和车流,生机无限却不杂乱喧闹;沿路随处可见北江或芦苞涌宽广水面和大片绿地;走入村落,老幼悠然自乐。在工厂林立行人如鲫的珠三角,芦苞给人难得的宁静和和谐。









九曲河、长岐温泉与黑皮冬瓜



作者:蔡桂尧



在童年的记忆里,独树岗村前那条河,叫做九曲河,九曲回旋,像条奔腾到海的巨龙,河水常年清澈甜洌。那时候河滩的沙子是细白细白的,像精盐像细砂糖。河的两岸绿草茵茵,凤尾竹子葱郁滴翠。到了秋后,两岸的芦草开了花,雪白的芦花像雪绒一样漫天飞舞,芦花飞着的天空是碧蓝的,艳红如血的夕阳和一叶疍家渔舟漂在撒了金光的水上,迤逦多姿,秋后的九曲河就像入了梦般浪漫美丽。



九曲河的尽头,还孕了一眼温泉,叫长岐温泉,泉水常年涌流。如果你冬天到长岐村来,要洗澡的时候,村民是不会给你烧热水的,拧开水龙口,放一个塑料桶在下面接水,待将水接到温度暖起来时,才招呼你进去洗澡,那时,你会发现从水龙口出来的清水是那样温暖柔滑甘甜。当你洗澡出来后,你会觉得,全身的骨胳都是放松的,皮肤像做了次护理一样,细滑清爽。



小时候我和弟弟经常摸了外婆家里的蛋,用个布袋装了,绑根长绳,跑到那眼出泉水的井口,趴在井台上,将装了鸡蛋的袋子扔下去。大概十五分钟,再将袋子拉上来,打开袋子,将烫手的鸡蛋拿出来,两只小手不停地交换拿鸡蛋,小嘴巴呵着气,将蛋壳剥开,哇,那蛋白是白得像玉一样,半透明的,吃在嘴里,嫩、滑、香。



得了九曲河和长岐温泉这两道好水,独树岗和长岐村的那一大片黑土地,种出来的冬瓜就和别处的冬瓜不一样了。这里的冬瓜个头大、型端,都是中规中矩的圆柱状,长五六十公分,三五十斤重,瓜皮实,颜色绿得发黑,黑得墨亮,因此得名黑皮冬瓜,而瓜肉却是白如雪,散发着清洌的瓜香,蒸炒焖炖,清甜可口,爽滑水足。



因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芦苞、大塘一带的黑皮冬瓜开始走俏,逐渐市场化的瓜民便开始将瓜都囤积起来,待到伏后冬瓜稀缺时,再将囤积的冬瓜搬出来高价卖,通常黑皮冬瓜比一般的冬瓜耐存放,所以,一般屯瓜的人家都能卖个好价钱。但也有意外的时候,有一年,伏后还持续炎热,瓜一时卖不出去,囤积的黑皮冬瓜都烂在家里了,散发出来的腐臭味,将整个村子都笼罩着,瓜民们无可奈何地望着烂去的瓜,摇头叹气,毫无办法。



不过,现在好了,长岐温泉被投资开发了,九曲河两岸筑起了坚固的堤坝,修了宽阔的水泥公路,政府也大力宣传黑皮冬瓜。现在黑皮冬瓜远近闻名,供不应求,根本就不愁销路了。只不过,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还坚持种田地的人们是越来越少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着那些原始美好的东西离我们渐行渐远。






太公饭



黄建华



祖宗是驻在芦苞人的骨血里的,无论坎坷跌宕还是飞黄腾达,祖宗都是高高在上的神。芦苞人坚信,有祖先的血脉相承,有祖宗的在天保佑,才有今天的生命的延续,才有今日的风顺水畅,所以,村落里都有供奉着祖先灵位的祠堂。



蔡氏大宗祠是独树岗村供奉始祖的祠堂。每年清明,人们都要回村祭祖扫墓。独树岗的祖先蔡秀清有六个儿子,所以独树岗村便被分成六片区,这六个儿子的子子孙孙们都按着自己所属的片区去扫墓。扫墓后,六片区的子孙们都集中到蔡氏大宗祠拜祭祖先。祭品是六头金红油亮的烧全猪、六只烧鹅和蔬果包子发糕等。负责厨房的人会事先将一百张饭桌摆好了,只等村长领着六房子孙祭过祖先后, 在响亮的鞭炮嘭嘭响过后,太公饭正式开始。



以前祭祖,女人是不得去祖坟上香的,闲着无事都到大宗祠帮忙。后来,女人的地位高了,也跟男人们去坟头,所以大宗祠做饭干活的人手便缺了。于是,村里就跟镇上的饭店合作,让饭店以两三百元一围的价格承包祭祖的晚宴,所以现在,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不忙乎了,坐在凳子上等吃便是。



当然不会只坐了等吃,也有活动。譬如竞投烧猪。每房的子孙里派出一个男人,拿着锋利的菜刀站在烧猪后面,身旁还有两名小伙子当助手。村长拿起扩音器大声地喊:“开始竞投了,第一投:鸿运当头。起投98元。”“鸿运当头”就是烧全猪的头部,猪的两只眼睛用两颗鲜红的樱桃替代了,整个猪头金红,果真有鸿运当头的意思。第一投是最多人愿意出钱竞投的,那些做生意或做官的人,多想投得猪头,希望祖先能保佑来年的生意或官运“鸿运当头”。竞投的人多了,价格就高了,从98元开始竞投,人们就像一群踊跃的鱼,热情高涨地围在烧猪跟前,跳跃着,挤拥着,大喊:“198!”、“298!”…每年竞投的价格高低不一,我见过最高价位的“鸿运当头”是2688元,那是两只烧全猪的价格了。



第一投“鸿运当头”的竞投价格定下来后,小年轻就将锣鼓敲起来,放一串鞭炮,接下来就是第二投“发财就手”。村里人都讲究“意头”,特别是做生意的,投不到“鸿运当头”,一定要投“发财就手”。拿刀的男人将猪的四蹄剁下来,大喊“发财就手”,就能得到四份竞投“发财就手”的钱。最后一投是猪尾巴,叫“和和美美”,这一般都是新婚的小夫妻或普通人家来投,价格通常不会给很高,但也图个欢喜和美。



竞投所得的钱通常都补贴到清明节晚宴的开支上。祭祀的祖先叫“太公”,晚宴就叫“太公饭”。竞投毕,村长吩咐主厨将剩下的烧猪肉切了,分成一小碗一小碗,由厨房的伙计们分到各桌,所谓“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痴寻古井



陈奕娟



清晨的第一声鸟鸣,轻轻地叩开了甜美的梦乡,一泓春水在城镇的脚下,开始书写坚守的真情。久居闹市,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寻觅心中那片淳朴的净土。我们这次郊游的目的地是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胥江祖庙。



听在这土生地长的同事说,胥江祖庙中有一口“金沙圣井”,已有800多年历史。关于其来历充满了神话色彩,曾有“五马入华山”的传说,五马即五龙,金龙来到胥江祖庙时,发现是北帝庙,不敢造次,就潜回洞中,留下龙鳞,日久就变成了一口清澈见底的水井。曾有地方官还把“金沙圣井”的甘泉进贡给皇帝。



随着这神话般的故事,我痴痴地寻觅,寻觅古井的神韵。这口井宽约50公分,深约十米,明亮澄澈,前来的香客都有打水上来饮用的习惯。我为寻觅她而来,当然也不例外。时值炎夏,井水却清洌爽口、甘甜。我用喝不完的水洗了一把脸,清凉清凉的,沁人的喜悦,漫过心灵。



一口口古井是城市的记忆,更是历史的载体,青石井栏上的绳索印痕记载了这个城市的岁月沧桑。在三水南部的白坭仍保存数量不少的古井,据《白坭文化风采》辑录的古井就有近20口,不少古井有700多年历史,成为三水难得的历史遗迹。



这些古井历史悠久,多用花岗石砌成,并各有特色。如白坭金竹村的豆腐井,因该村有人用井水做豆腐而得名;下灶留水井,水位长年保持一致,故有“留水”之称;周村古井约有600年历史,工艺精湛。



岁月悠悠,一口口的古井仿佛是一只只清亮的眸子,见证了三水的荣辱兴衰,它映照过汲水的花季少年如何经历岁月的磨砺,慢慢老去;它读过历代的变迁就像如歌的行板,道不尽唱还休。



也许是对古井慷慨赠予不求回报的高贵品性的感悟,走在古街上,我们就会发现古城人的性情大都沉静内敛,不浮不躁,同时又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因长期受传统文化熏陶,三水人即使目不识丁也会沾上一种儒雅之气。观照历史,喝井水长大的三水人虽少壮怀激烈之士,却也出过很多名士学子,使得古风氤氲至今。



多少年来多少代,古井哺育着生生不息的父老乡亲,使无数男儿英武慓悍,少女脂白丰腴,村童活泼乖巧,老叟鹤发童颜;还拯救过无数漫长古道上的匆匆过客,漂泊江湖中的辛酸浪人,浴血沙场的疲惫将士。



此刻,漂泊的我只想把自己的影子,投入古井的怀里。同时,让我这只埋在书堆里颠沛流离的鸵鸟,终于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









芦苞的温柔



作者:孙荣宽






绕粱的芦苞紫燕是温柔的,它们总是用自己辛勤的劳作,抚育、呵护着自已的幼辈。



晨曦中的芦苞是温柔的,它会令你感受到告别现代都市暄闹后那种仙境般的清新与宁静。



纳凉的芦苞老人是温柔的,饮凉茶、哼粤剧,欢颜笑语中洋溢着老年人晚年的幸福与安康。



品尝河粉的客人是温柔的,那种细腻滑润甘甜的粉香,从唇齿间流尚着岭南美食的技法与好客。



旖旎的芦苞是温柔的,它以大地为帛、江河为墨,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古城风景画卷。



古朴的芦苞是温柔的,青砖翠瓦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凝结着芦苞人民的智慧和结。









在李洲渡口 张喜洋



麻石板砌成的李洲渡口



就像母亲温暖的手



牵着每一位游子的衣袖



踏上回家的路






渡口那棵斑驳的古榕



系着西河边上的乡愁



就算千里万里



永远倒映在李洲人的心湖









我的小镇



森泉






芦苞,我的小镇,野趣乐无限:



荷塘香韵,活泼了一池蛙蛙,咕咕呱呱;



风林影摇,欢乐了一群鸟儿,叽叽喳喳。



青葱泛亮的菜畦稻田间,



闲了小蜗牛,忙了老水牛;






芦苞,我的小镇,秀美而富饶:



北江轻泛粼粼波光,



暮色迷蒙了对岸蓝色小山,



点点渔火闪烁如星星的眼睛,



海鲜坊内河鲜肥美,拱杯吆喝,



酒醉人,景更使人醉;






芦苞,我的小镇,世外的桃源:



九十九岗小山围成一个真实的梦,



碧云天,翠绿地,叮咚泉水,白色小球,



天地人和合,桃源至美景;






芦苞,我的小镇,古韵愈延绵:



南武当山,千年祖庙,香火鼎盛,



合手祈求,古镇长盛不衰!



灰砌青砖,陶塑花脊,瑰丽壁画,



古老传说,智慧流芳万世!






芦苞,我的小镇,美丽的小镇,



风光无限好,地灵而人杰。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人民,



传承着善良与淳朴的本真,



用开放包容的胸怀,



开拓创新古镇面貌。






芦苞,我的小镇,清新的明珠小镇,我爱你。









美丽的芦苞



张雷






也许是上苍的安排



让我循着一条钢质的轨道



走向南方



来到三水芦苞这个地方






也许是北方的季风



穿越千里送我来到这江上



租住的小屋温馨又清凉






我不会因自己的处境而低估



我的第二故乡



时常俯首一百八十度



用耳倾听江水的声音



用脚步丈量芦苞的辽阔和纵深



荡舟在芦苞涌上






胥江祖庙显灵八百秋



诉说沧桑与辉煌



九十九岗温泉玉露香



谱写世纪新篇章






我时常看看车窗外行色匆匆的芦苞人



他或者她微笑着



在夜幕下飞步归途的遐意












躺在江边的渔船 叶光荣






休渔了。木船



停在岁月的码头 取暖



阳光,悄悄漫过头颅



风,吹皱了北江渔歌



一群载满心事的船



泡着淡淡的乡愁



我发现,有一条木船



像一条梦游的鱼



船。静静地



躺在水床上



一个 满脸沧桑的渔民



在岸边 安睡



有人 用桐油,轻轻地



给一个家



疗伤







----------



旧体诗词赋楹联获奖作品






一等奖



芦苞赋



邓骁



佛山之侧,三水之畔。广州商埠,芦苞古镇。天衔白云,地属古粤。得山川之灵秀,踞水陆之要冲。江海交流,山岭相辉。群峰傲立,龙坡山怀峦抱嶂;碧水逶迤,北江河穿境达海。辖村九十,治民五万。蜿蜒河山一百里,连绵岁月两千春。饶是旅游之强镇,更谓世外之桃源。



白云曾阿,集聚天地神采;水木清华,尽揽日月灵气。钟林毓秀,展百里江山清风朗月;腾蛟起凤,泽一方沃土物阜民殷。若夫金风度爽,鸿雁归乡。霞铺山野,碧通一径烟晴;钗缀绿妆,翠滴千峰宿雨。神游兮履生态之瑞风,心慕兮追道法之仙踪。于是依山傍水,筑苑铭勒。宋瓦闪烁,耀千秋之福地;明砖古朴,证万古之祖庙。灵光普照,巍巍牌坊,拂面古风旧韵;青云平步,阶阶石梯,阔步圣殿新堂。诸神共祀,雕梁画栋有逾画工之妙,赞独运之匠心;掌故一览,飞阁流丹无待锦匠之奇,叹回春之妙手。观音庙听经声阵阵,华山寺聆佛音声声。石印神仙遗踪,池蓄龟蛇合体。凝心望江亭,眺千波潋滟;驰怀普济桥,思百世轮回。神树泛绿,只因国泰民安;圣水消灾,但为海晏河清。蕴宗教,已是香客云集;旺香火,又现信徒纷至。一庙儒释道;半卷天地人。有幸生于斯,何处不桃源!



至若霏烟细雨,胜蓬莱之仙境;薄雾浓云,似海市之蜃楼。朝阳出岫,紫气东来开胜境;麦浪飘香, 金风秋至展鸿图。于是度愉悦假日,购物奥特莱斯;荡休闲时光,挥杆高尔夫球。更兼红蟹横行,莫知其几何;青虾竖走,难晓其多少。品茗垂钓,持螯把盏,盘陈河鲜千杯少;泡泉养颜,益寿延年,波映娇颜百媚生。信步名镇古村,徜徉长街曲巷。檐飞角翘,楼绣窗雕。水道调燮阴阳,井眼造设天地。酒藩斜挑,佳酿飘香。八仙桌凳,举匏樽于酒肆;三尺柜台,邀高朋于茶馆。龙舟闹水锣鼓喧天;睡狮猛醒鞭炮壮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水榭盈香,万家灯火春深;渔舟唱晚,十里帆樯林立。生态长寿古镇,创业宜居新城。水、村、庙赏心悦目,精、气、神怡情养德。料闻讯五柳,必举家而至;溯源子骥,应停楫不前。



躬逢盛世,喜迎康泰。年复一年,旧貌换新颜;岁如几岁,今象连昔景。感党心民心一条心心心相印,慨人海灯海万花海海海交融。坚持经济建设,功勋卓著又添异彩;践行科学发展,成绩斐然再续新篇。营氛围,造品牌,步良性之循环;兴廉政,强党建,走持续之发展。继往开来,创业劈路穿龙过;励精图治,立项筑巢引凤来。党政英明,关百姓疾苦;群干睿智,系大众生计。优先、优产、优化,大手笔挥就辉煌蓝图;利民、为民、爱民,新思路带动经济发展。执发展之牛耳,赖芦苞人经天纬地报国利民;握进步之马缰,凭弄潮儿骑鲸蹈海同甘共苦。工农业发展长歌海内,城镇化建设勇立潮头。到处琼楼玉宇,遍地长街短巷。上有绝云之航线,下修追风之公路。建筑鳞次栉比;货物满目琳琅。人潮熙熙,孕商机之摇篮;物流攘攘,享小康之温馨。海产味美,入北国之超市;名牌抢手,下南洋之巨轮。广场相携同乐;社区互助共存。敞天地之胸襟,邀五湖胜友;揽日月之情怀,请四海宾朋。迈和谐康庄,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步小康大道,系民生、党风、国运于一心。大同为时不远,腾飞就在今朝。



书青史,绘蓝图。岁月一去不返,征程万里又登。古镇传奇,九万里风鹏正举;旅途欢愉,五千年云鹤长鸣。地势要而人气旺,民风淳而宾客广。高起点开局“十二五”,献厚礼喜迎“十八大”。与天地人竞技,同日月光争辉。仁风徐徐暖肺腑,爱泉涓涓润心窝。情有所动,无限忧乐涌上心头;物有所感,不尽感慨赋于文中。逸兴遄飞,揽九天之明月,振南溟之鹏;遥襟俯畅,捉五洋之巨鳖,引钓鳌之客。三水区风光无限,芦苞镇气象万千。看一方热土,惠民兴宏图伟业,腾飞未央;待数万英豪,济国起足下航程,风帆正悬。















二等奖






江城子 水温泉闲吟



作者:广东惠州 曹杰






仙台碧透玉琼浆



采朝阳



汇神光



凝聚精华



馈赐武陵乡



蝶舞莺飞人未醉



腾清气



透云香



江郎妙笔亦彷徨



写难详



水清芳



屡见佳人



嬉闹逗波扬



感叹骊山源脉远



三千里



韵尤长






楹联 作者:董汝河



嘉时萦紫气,将一派清流绿野,排成诗画长廊,演译芦苞古镇千年梦;



胜景若桃源,邀几声乳燕雏莺,汇作梓桑妙韵,讴歌粤海新城四季风






三等奖



芦 苞 赋



植伟森



浩瀚北江,吾粤第二大河;汇浈、武水,千里奔流南方。至下游三水,地势平缓,绿水环绕沙洲,沃野点缀鱼塘。芦荻飘飘,苞草荡荡,故曰芦苞,古圩集也。



此处支流古云东海,唐朝年间又称胥江。水运要津,芦苞北江,上行粤北韶州,下达省城五羊。商旅云集,熙来攘往,芦苞街市,繁华兴旺。



南宋嘉定,祖庙始创,建筑精巧,庙宇堂皇。承传武当遗风,八百余载道场,北帝香火鼎盛,观音甘霖普降,文昌帝君教化,庇佑黎民安康。



古今诗人墨客,赞誉芦苞风光。宋朝杨万里,明代汪广洋,玉镜台抒怀,乘舟过胥江。睹物牵情,诗词歌赋载史册;《芦苞故事》,锦绣文章永流芳。



华山远望,细说沧桑:华山古寺,复建山傍;长岐古村,省级上榜;北帝庙会,万人空巷;龙舟竞渡,民俗重光。



地灵人杰话芦苞,历代精英堪景仰。北宋进士胡晋臣,南宋成讳乃名将;清末御医林品三,儒学祝蕖美名扬;戏剧前辈为李门,画坛俊彦邓剑刚。文脉深厚,如北江后浪推前浪;经济勃发,似百舸争流创辉煌。崇文重教开新宇,科技为本产业强。



喜看今日芦苞,古圩谱写华章。文明村居创建,花团锦簇飘香。招商新路勇闯,涌现工厂楼房。现代农业园区,宛如翡翠;雄伟北江大堤,固若金汤。罕有含氡温泉,尽洗凝脂;百款河鲜美食,任君品尝。关注民生福祉,成果共享;旅游特色名镇,远近传扬。抚今追昔,心潮激荡情难禁;社会和谐,家园幸福欢歌唱。









芦苞游



作者:广东深圳 成小诚






人道当年小广州,



芦苞风物足君游。



古村错落三千韵,



祖庙沧桑八百秋。






更有河鲜酬远客,



喜添名店展宏猷。



温泉洗罢无烦恼,



十里春风意自悠。






楹联 作者:谢潇



春迎花雨,秋送云霞,每淹留祖庙紫烟、古村老树,福地即芦苞,百粤清嘉存一脉;



中涌江潮,南收海气,更映带河鲜美食、名店商街,温泉犹翡翠,四时风物醉三分。









优秀奖






庚寅冬至前二日夜浴芦苞温泉



作者:丁欣,江苏溧阳






滑入汤池去。正泉心、盈盈涨腻,热流奔注。四望霜天空寂寂,对面群山无数。竞向我、高怀相许。脱尽尘衣消俗虑,喜娉婷披得风和露。星月下,浴花雨。



清波照影惊回顾。见灵光、飞来祖庙,白云堪步。氡气腾腾谁识得?还看此泉千古。是宝地、源头开处。汩汩声中春不老,把人间大爱长倾吐。终不绝,涌如鼓!









楹联 作者:汕头 林锦城



天启一方禅意,凭星光印象,相邀长岐古村,访福寿新风物,宜人生态卫星镇;



地生三水温泉,任月影传真,应约芦苞祖庙,游祥和大景观,醉客自然圆月时。






楹联 作者:温战勇



芦苞长寿镇,青山叠锦,碧水流霞,绚丽景观呈异彩



生态卫星城,祖庙熏香,温泉漱玉,缤纷文化醉嘉宾






楹联 作者:赵久生



北江给力,两岸《龙吟曲》,高亢之音,已然穿透大南岭;



温谷留春,四围《蝶恋花》,繁荣之象,何止映红小广州。



注:温谷——温泉;小广州——芦苞镇有“小广州”之称。






楹联 作者:潘一之



古镇诚邀,自然纯朴,此地、此情、此景;



芦苞相会,时尚亲和,那山、那水、那人。









芦苞祖庙



郭振斌



水秀山清盛誉传,恭承祖庙谒群仙。



堂间梵颂浮青瓦,座下炉香乍紫烟。



陶塑双龙生瑞兆,庙融三教话佳缘。



此中福佑延年寿,普渡苍生若许年。









五律 题诗胥江祖庙



王忠平



笑对北江风,华山当侍僮。千年弹指去,三教转身融。为尽人间事,难回天上宫。谁知来往客,步履太匆匆!






楹联 作者:陈国明



碧水绕乡村,绿树缥烟,醉澄宁古韵,疑是桃源再世;



清香盈庙宇,轻风拂径,慕淡朴民情,诚知阆苑如斯。






楹联 作者:董汝河



春来小广州,时代东风,绿染北江堪作画;



业举高科技,芦苞碧涌,涛连南海好腾龙。






芦 苞 赋



于海洲



北江之滨,佛山之琛,芦苞小镇,耀古荣今。上溯八百年,存胥江先祖之庙;时尚休闲处,有温泉度假之村。长岐村庄,居民高寿;旅游胜境,聚客如云。



处“珠三角”之腹地,有“小广州”之美称。域阔百馀平方公里,居超六万众多公民。外来人三之一,与坐地户和谐相处;自然村九十个,设居委会管理温馨。曰工业重点卫星镇,曰综合改革试点镇,曰广东省文明镇、体育先进镇、教育强优镇、城乡中心镇、通过验收卫生镇、科技创新专业镇、文化旅游特色镇;膺诸多荣誉称号,故能招贤纳士,引凤栖林。



江海交汇,秀丽芦苞,环境优美,物与民胞。北江河穿镇而过,东西岸相望而娇。地沃土肥,水质优而色碧;天青气爽,资源富而物饶。祖庙完存,文明生于故国;精神不泯,教化普及刍荛。香火氤氲,引八方游客膜拜;镌雕细腻,合三教义理融交。面临江流浩荡,后倚山阜岹峣,三面环潆绿水,四季展显妖娆。武当庙居其中,巍然主体;普陀庙傍其右,法雨苏条;文昌庙邻其左,庄严神像——砖雕、木镌、石刻、陶塑与灰塑,工艺精湛,别无以超。自南宋嘉定始建以迄于今,八百年传承不毁;儒、释、道同源合流,见中华特色之文化,贵兼容而并包。



三水温泉,度假之村,四围绿树,蓊郁成荫。不老氡泉泡汤浴,洗去人间污浊尘。冲浪池宽,何妨男女同嬉戏;水疗房阔,可供游宾健体魂。住别墅而价高,富商不吝三千六;赁私园而水美,四千一掷有豪绅!河虾、沙蚬、淡水鱼,水产质鲜味美;清蒸、烹炸、姜葱炒,口福饱诸游人。芦江海鲜舫,敦煌海鲜舫,并为水上星级酒店;呈地方特色,呈旅游特色,尽享脍炙畅饮三巡!十八洞之高尔夫球场,任君挥杆献技艺;奥特莱斯世界流行零售业态,以低折扣价销售世界名牌服饰与香水,令怀揣牡丹卡之先富族,尽情消费不惜金!



长岐村,长寿村,长寿村多长寿人。明清建筑,百有余座,美轮美奂,古宅犹存。池塘引入北江水,栽种睡莲吐芳芬。秋来荷香飘四处,沁人肺腑健身心。健身心,阔胸襟。阔胸襟,长精神。长精神,福寿臻。福寿臻,乐天伦。客到芦苞,且吸三天新鲜灵气;君回故里,每思千里再作佳宾。



噫!芦苞美哉!实施“优先三产、优选二产、优化一产”之发展宏略,建设“生态长寿古镇,创业宜居新城”。考小镇之由来,盖源于北江冲积沙洲之植物;洲上盛长芦荻和苞草,故斯地取“芦苞”以命名。亦田园也,亦街市也;喜新风盛,喜古风清。唐大历间曰胥江,已成富庶之商埠,为粤北山货、竹器集散之地;如今为著名小镇,岭南耀起一颗旅游之星。三横两纵公路网,四时八节杨柳风。名人题词曰:“人间仙境”;欲知仙在何处,趁芦苞旅游文化推介活动年,亲临观光览胜,君其捷足先登!








在线时间
3014 小时
主题
0

227

帖子

0

精华

868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0523
经验
13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0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26
2
发表于 2013-1-21 21:38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潇洒哥、温老师、董老师等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49 小时
主题
64

1612

帖子

8

精华

2670

积分

荣誉版主

孔方主人

Rank: 6Rank: 6

UID
16653
经验
267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8
3
发表于 2013-1-21 21:56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月月!
得来可使鬼推磨
散尽方教己释怀   ---------无嗔和尚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958 小时
主题
1909

789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5675
经验
3015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99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3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主题
17

379

帖子

0

精华

6497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1857
经验
155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9-23
5
发表于 2013-1-22 09:05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00 小时
主题
46

1647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2333
经验
66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26
6
发表于 2013-1-22 15:21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温老师及所有老师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958 小时
主题
1909

789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元老

Rank: 10Rank: 10

UID
35675
经验
30159 点
威望
5 点
在线时间
99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3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1: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肖波 老师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9-24 00:27 , Processed in 0.0842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