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新民]确立科学理念 融合发展通途——关于界定联律的几句闲话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24 1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70909 size=6>确立科学理念  融合发展通途
     ——关于界定联律的几句闲话</FONT></P>
<P><FONT size=4>  当前,随着对联文化被列入“国遗”名录,我国联坛的学术研究活动空前高涨,有关联律的话题再次成为争鸣的焦点。为此,科班出身的社长兼总编孙满仓先生特地发文呼吁“少些争论,多点创新”。一针见血地指出,20年的争吵,问题并未解决;“任凭百花斗艳,依旧老调重弹”。拜读此文,颇多共鸣,本想搀和几句;但又觉得自知外行,岂敢“弄斧”!近日在学习中央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指示精神后,顿受启发,鼓起勇气,讲几句无足轻重的真诚话。其实联界的不少争论并不是真正的学术上是与非的碰撞,而是观念(意识)上新与陈的对决。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到今朝,当生存与消亡、进步与固守、发展与停滞发生矛盾的时候,作为一名负责任的专业工作者,如何作出正确的决择?我想答案只能是前者而绝非后者。这就必须用科学的发展理念,来统一我们广大对联工作者思维意识。切实把这个“硬道理”,作为大家一切言行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果我这个不成熟的建议大家能思考一下,那么这场联坛旷日持久的论争就可能暂时告一段落;一套既能坚持传统规则,又可适应时代需求的“当代联律”就指日可待了!
   (一)浮华岂能有,正名待何时
  近年国家公布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申报“世遗”的名录中,均使用“对联”这个自古以来通用的名称。而当今我国联界却广泛使用“楹联”这一不规范的虚名,这种强烈的反差,造成了文学概念上的混淆,现在到了必须“拨乱反正”统一名称的时候了。不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连联界自身对该文学门类之名都漠然不分“总”与“属”,全挂“楹”字招牌,自囿天地,这有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联与其姐妹文学品类一并冠冕堂皇地立身文坛,被社会等量齐观呢?否则,何以为对联下定义,又何以制订规范化的联律呢?”正名之呼声,其实在《中国当代联坛千家论典》(后称《论典》)中早就成为“热门话题”了,只不过由于渠道不畅,未能引起联界高层领导高度重视,而造成积重难返的尴尬境地。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当然造成这种不正常局面也有其历史的原由。对联的起源早于其他文学品类,当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语言的时候,也就在孕育联语了;由于受到自然界种种对称现象,与人们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经过不断的修饰与进化而形成对语,后来随着联语载体的物质进步,一些达官贵族,文人学士为了迎合时尚,把这民间口头语体,引入上层建筑文学殿堂。常江先生说:“自汉以后,对联沿着民俗学和文学两条道路发展,至唐宋而汇合……,”有资料表明唐代已出现格律化的对联,宋代就有楹联问世。据现有记载,她先后被人们称之为:对语、对句、对子、联语、联句、对联、楹帖、楹句、楹联,名目繁多,与时俱变,但其本质不变,由粗入精,从俗到雅,而且其社会功能也不断扩展,运用与创作的人群也渗透到社会各阶层。过去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组织,人们各自为政,因此造成了名称随意的习性。明清以后才归结到“对联”与“楹联”通用,但以“对联”为主导的格局。问题是对联文化进展到历史上新繁荣的当代,“楹联”这个名不符实的雅号却“喧宾夺主”,盛行九州,而使人迷惑不解呢!确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深层次的心理因素;有史以来,对联文化由于出身“低微”,又被误称文人“雕虫小技”;在我国文学史从未取得应有席位,这种“不祥”名声给她的普及与提高带来不利因素。为此我推测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卓越的先觉先行者在酝酿筹备全国对联组织时,也许会优先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坛现状,不得不启用“楹联”这个听起来高雅的名称。目的是藉此强化她的文学价值,并求得合法平等的“待遇”,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记得当初社团注册登记时是挂靠在“民俗学会”名下,属二级学会。后来经过多方努力直到90年代中期才晋升为一级并由中国文联直属。于是后续的地方学会均仿效成为清一色的“××楹联学会”随之而来的会刊,也大都沿用“楹联”名称,因而造成全国性的名称与事业不协调现象,现在若要正名,非下狠心动“大手术”不可了。另外,我在多年实践中也深深体验到种种打着时代烙印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谐音上。楹者、柱也;现代建筑除了寺庙亭台楼阁外,包括民间住宅,都很少有立柱,所以“楹”宇就退化为冷僻字。你给人家说“楹联”,对方听不懂,就用谐音字来代替,财经人员往往写成“银联”,因为社会就有这类公司;一般平民会理解为“盈联”,盈者、余也、是吉祥字;企业人员常误解为“赢联”,因为他们时刻都在想赢得市场;碰到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他们会联想到“吟联”,吟诗作对是社会常用语。以上所举实例都说明继续使用“楹联”名称,会给对联事业带来诸多缺憾:如与国家规范名称不符;不大众化,不便于普及;不能体现对联艺术特色;不能涵盖本专业全部内容等。若能统一规范使用“对联”称号,将会促进这支民族奇葩开得更加艳丽。(一)有人早就发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11-25 20:29 , Processed in 0.05923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