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FONT color=#f70909 size=6>《对联杂谈》再版前言</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70909 size=3>林传衍</FONT></P>
<P><FONT size=4> 我和吴福瑞先生的认识,是从楹联开始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就从《三明日报》上看到过他写的一副《咏将乐长联》:
五马夕阳,点缀着丹霞碧树,古寺琼楼,群群归燕,缕缕轻烟,历历成诗意。极目金溪流水滔滔去,想青史长河,明暗礁石,大小漩涡,波涛汹涌,黑夜茫茫,无处寻三山仙阁,古镛州健儿拔李寄长剑,斩蛇伏虎,浩然正气,千秋绝唱;
七星晨雾,收拾得绿水青山,长桥白塔,道道车灯,声声号子,蒙蒙入画廊。放怀玉洞风云滚滚来,看人生路上,远近雄关,深浅迷宫,峻岭崎岖,红日灿灿,有路通四化天堂。新将乐人民挥杨时巨笔,绘凤描龙,壮阔豪情,万代风光!
阅读之余,我不仅对将乐的风景名胜、历史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
不久,我又在报纸上看到了他写的另一副《咏将乐长联》:
壮哉!数千古风流人物,尽现心中:叹越王伏虎,李寄斩蛇,杨时立雪,梁彣负笈,九尾狐赠金瓜子,赤松子垦仙人田,费尽愚公、精卫移山填海心力。王耶?民耶?怪耶?神耶?而今有谁安在?只留得秦砖汉瓦,唐刹宋观,明清宫殿,更不尽暮雨朝云,雪地霜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依旧是一蓑风雨,两脚泥沙,三餐粥菜,四季唏嘘,犹效夸公追烈日;
美矣!看百里锦绣山川,齐奔眼底:喜玉洞藏烟,金溪泛彩,珠岭流丹,龙池叠翠,三华桥卧碧波澜,含云寺隐苍松岙,凝聚重谟,郑铿吟诗绘画精华。洞者,水者,山者,岩者,盖夫无处不美。更有那春柳夏荷,秋菊冬梅,狂乱蝶莺,闹欢了青山绿水,丹崖碧野。游,神仙乐。住,神仙乐。赏不尽双塔烟云,五马氤氲,七星繁华,九曲涟漪,常逢笑脸浴春风。
联语写景状物、咏史抒怀,不仅把将乐的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名山胜水、优美景致描述得真切生动,而且讴歌了将乐人民勇于奋斗、不屈不挠,善于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读后不禁令人产生想去将乐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景名胜和见一见两副长联作者的冲动。
1996年9月,我有幸调到将乐县工作,这才知道,长联的作者原来是一名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多年来,他不仅兢兢业业搞好本职工作,而且把业余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对楹联的学习、研究和创作上。正如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秘书长、《对联文化》杂志主编刘太品先生所说:“今天这本书的出版,也正是他数十年坚持不懈努力耕耘所结出的一颗沉甸甸的果实”。
《对联杂谈》出版后,在三明市、乃至福建省的其他一些地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以丰富的资料、完备的体制、明晰的条理、透彻的赏析和引人入胜的写法,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许多人都想一睹为快。第一版所印的1000册书籍很快便被索要一空。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进一步宣传、介绍将乐,增进人们对将乐的了解,将乐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决定协助再版这本书。今遵嘱撰写前言,故将上述认识过程整理成文,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发行,能进一步扩大将乐县的影响和提高人们对祖国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FONT></P>
<P><FONT size=4> 2006年12月于将乐 </FONT></P>
<P><FONT size=5>(作者系中共将乐县委书记)</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2 19:36: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