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刘梦芙《客居京华读黄仲则《都门秋思》怆然有作》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4 1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荐给爱好旧体诗的朋友们:         推荐人:我爱秋香

刘梦芙,字蓉卿,号啸云楼主,1951年生,安徽岳西人。现供职于安徽省社科院文研所。有《啸云楼诗稿》、《冷翠轩词草》等。

幽谷潜居岁月深,偶携书剑出山林。关河迢递人孤往,天地苍茫夜独吟。抱璞几时征白璧,登台何处筑黄金?长安冠盖盈眸是,憔悴风尘惜素襟。 孤馆宵深自掩扃,阶前槐叶正飘零。九秋客鬓吟边白,万叠家山梦里青。听雨不堪添别泪,阻风安得展修翎?云鬟此夜应相忆,耿耿银河望晓星。 蹉跎尘海又经秋,燕市行吟溯旧游。宝剑难寻奇侠赠,明珠空忆美人留。风华清减休看镜,霜月高寒莫倚楼。怕诵两当轩里句,萧条异代不胜愁。 华灯璀璨列琼筵,夜夜高楼沸管弦。天上星辰皆拱月,人间鸡犬可成仙。劳民泪有千秋怨,忧世心惟一寸燃。悄立中庭瞻象纬,清光如水照无眠。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5:40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给广大爱好旧体诗的朋友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主题
1983

3万

帖子

89

精华

23万

积分

联都顾问

联都试部主持

Rank: 9

UID
1624
经验
3496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3
3
发表于 2007-7-6 23: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54 小时
主题
263

6439

帖子

17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383
经验
36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5
4
发表于 2007-7-7 10:26 | 只看该作者
佳句多多~
片片飞花弄晚,蒙蒙心雨笼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47

106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诗词学堂第一任校长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758
经验
161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
5
发表于 2007-7-7 12: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万卷山积,一篇吟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9:56 | 只看该作者

附上当代著名诗人,诗评家熊东遨先生评刘梦芙先生的言论,希望大家都抱着虚心的态度来学习.

            居京华读黄仲则《都门秋思》怆然有作 幽谷潜居岁月深,偶携书剑出山林。关河迢递人孤往,天地苍茫夜独吟。抱璞几时征白璧,登台何处筑黄金?长安冠盖盈眸是,憔悴风尘惜素襟。

【熊东遨评】 色调苍凉,感情凄苦,正合着“怆然”二字。起写偶然出山,初或存“我辈岂是蓬蒿人”之想,而现实与愿望相拒甚遥,是以有“天地苍茫”之感。颈联两句一意,叹己才不为人识,难效世用,悲慨自深。末移老杜“梦李白”诗意为己用,自许之意甚明。梦芙诗多此类,汝伦丈所谓“胸中多有抑塞之气”者也。

孤馆宵深自掩扃,阶前槐叶正飘零。九秋客鬓吟边白,万叠家山梦里青。听雨不堪添别泪,阻风安得展修翎?云鬟此夜应相忆,耿耿银河望晓星。

【熊东遨评】 此客中怀内之作,因暂时抛却了尘俗间名利是非,一意于情,便觉悱恻缠绵,亲切可感。首句点明“客居”,次句带出时令,次序井然。中二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不愧名家手笔。三、四句尤精警,有常人不可及处。结联暗用杜意,一“应”字转从对方角度着想,感染力倍增,而夫妇间平日之挚爱浓情,亦由此尽数传出。孤高冷漠乃啸云楼律诗主色调,此首则人情味极浓,为不可多得之珍品。

蹉跎尘海又经秋,燕市行吟溯旧游。宝剑难寻奇侠赠,明珠空忆美人留。风华清减休看镜,霜月高寒莫倚楼。怕诵两当轩里句,萧条异代不胜愁。

【熊东遨评】 写客京年来感受,通篇只在第一首五、六句上发挥,牢骚满腹,一览无余。“宝剑”、“明珠”之类,殊不似今人面孔。五六句味足,颇能引发共鸣,有此一联不至全军尽墨。结语遥往题目上一扣,得组诗常法。“萧条”句复剪得少陵些许枝叶,虽属现成,却也合用。

华灯璀璨列琼筵,夜夜高楼沸管弦。天上星辰皆拱月,人间鸡犬可成仙。劳民泪有千秋怨,忧世心惟一寸燃。悄立中庭瞻象纬,清光如水照无眠。

【熊东遨评】 跳出个人得失圈子,笔锋触及社会现实,气格便高。第六句自家说道,有“穷年忧黎元,叹惜肠内热”之慨。然此等法则用于古体固宜,用于律绝则略欠沉着。结仿迅翁,气韵亦佳,惟第七句不似“吟罢低眉无写处’沉痛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9:56 | 只看该作者

附上当代著名诗人,诗评家熊东遨先生评刘梦芙先生的言论,希望大家都抱着虚心的态度来学习.

            居京华读黄仲则《都门秋思》怆然有作 幽谷潜居岁月深,偶携书剑出山林。关河迢递人孤往,天地苍茫夜独吟。抱璞几时征白璧,登台何处筑黄金?长安冠盖盈眸是,憔悴风尘惜素襟。

【熊东遨评】 色调苍凉,感情凄苦,正合着“怆然”二字。起写偶然出山,初或存“我辈岂是蓬蒿人”之想,而现实与愿望相拒甚遥,是以有“天地苍茫”之感。颈联两句一意,叹己才不为人识,难效世用,悲慨自深。末移老杜“梦李白”诗意为己用,自许之意甚明。梦芙诗多此类,汝伦丈所谓“胸中多有抑塞之气”者也。

孤馆宵深自掩扃,阶前槐叶正飘零。九秋客鬓吟边白,万叠家山梦里青。听雨不堪添别泪,阻风安得展修翎?云鬟此夜应相忆,耿耿银河望晓星。

【熊东遨评】 此客中怀内之作,因暂时抛却了尘俗间名利是非,一意于情,便觉悱恻缠绵,亲切可感。首句点明“客居”,次句带出时令,次序井然。中二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不愧名家手笔。三、四句尤精警,有常人不可及处。结联暗用杜意,一“应”字转从对方角度着想,感染力倍增,而夫妇间平日之挚爱浓情,亦由此尽数传出。孤高冷漠乃啸云楼律诗主色调,此首则人情味极浓,为不可多得之珍品。

蹉跎尘海又经秋,燕市行吟溯旧游。宝剑难寻奇侠赠,明珠空忆美人留。风华清减休看镜,霜月高寒莫倚楼。怕诵两当轩里句,萧条异代不胜愁。

【熊东遨评】 写客京年来感受,通篇只在第一首五、六句上发挥,牢骚满腹,一览无余。“宝剑”、“明珠”之类,殊不似今人面孔。五六句味足,颇能引发共鸣,有此一联不至全军尽墨。结语遥往题目上一扣,得组诗常法。“萧条”句复剪得少陵些许枝叶,虽属现成,却也合用。

华灯璀璨列琼筵,夜夜高楼沸管弦。天上星辰皆拱月,人间鸡犬可成仙。劳民泪有千秋怨,忧世心惟一寸燃。悄立中庭瞻象纬,清光如水照无眠。

【熊东遨评】 跳出个人得失圈子,笔锋触及社会现实,气格便高。第六句自家说道,有“穷年忧黎元,叹惜肠内热”之慨。然此等法则用于古体固宜,用于律绝则略欠沉着。结仿迅翁,气韵亦佳,惟第七句不似“吟罢低眉无写处’沉痛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0:12 | 只看该作者
万古秋心吟不得 ——从刘梦芙先生七律诗作说起 作者:江小魚 诗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为历代所传承。而在红羊浩劫中,承受了几乎致命打击,此后一蹶不振。随后,报刊上老干体泛滥,浅俗平庸之作触目皆是。然而,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犹有真诗人顽强存在。现届中年的刘梦芙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刘先生梦芙,字蓉卿,号啸云楼主,安徽岳西人。著有《啸云楼诗稿》、《冷翠轩词草》等。其词杂取少游、白石、梦窗、碧山诸家之长。婉丽深蕴,亦不乏豪宕健迈之作。而刘先生所作七律,更是绵密沉郁,抑塞磊落。 七律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最基本形式,滥觞于粱、陈而成熟于初唐,历代兴盛不衰。曾有人说作七律极易,而又极难。此并非二律背反命题,而是说七律的格律形式很容易掌握,比如如何平仄相对,如何起承转合。如范椁《诗法》所说“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但倘若仅仅限于形式,只会多应景平庸之作,诗词内容苍白、流于表面,空有其表而已。诗的格律是瓶子而已,至于里面装什么酒,就要看诗家本身的能力了。七律相对绝句或五言诗,有相对宽松的空间,故入手不难。但也正因为此点,又很容易拖沓重复如犯如合掌这样的流弊,研习者欲更上一层楼却非易事。七律名作例如杜少陵之秋兴、玉溪生之无题,到清末丘逢甲之杂感,都是传世精品。 诗最为鄙俗者是把叫嚣当豪迈,诗人倘无真情在心,去除其雄词壮语,便一无所剩。次为鄙俗者是将怨恨当郁愤。虽都伤时感世,然而倘仅此而已,则很容易流于表面,多嗟老怨卑应景随感之作。此类诗作,难以直抵心府,也体现不了更高的艺术特质。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温厚和平,诗教之正,亦词之根本也。然必须沉郁顿磋出之,方是佳境;否则不失之浅露,则难免平庸。”诚精辟之语。除此之外,倘只会翻抄前贤几句忧心伤怀诗,“略工感慨是名家”,实无自己独立思考,难有气象。 刘先生家学渊源,其先父凤梧先生,号蕉窗老人,有《绿波词稿》,“晚年归里,息影林泉,以行医为业,因出诊跌伤腿足,病卧十载,乃至不起。目睹浩劫摧残文化,词以写哀,字字皆血泪凝成,凄苦之音,不忍卒读。”(《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刘梦芙) 而先生家中典籍遭遇劫火,几无所余。先生七律作品,虽时见着语怆痛处,却又能跳出去,襟怀抱负,绝非“略工感慨”者可比。当中诗作,与秋意象相关不少。秋日落木萧萧,花草凋零,这些自然景观,由于很容易和个人身世飘零、国运民生变迁的感叹联系一起,易触发诗人思绪,如先生1997年的《客居京华读黄仲则<都门秋思>怆然有作》、1988年的《暮秋写怀》四首,1991年的《秋感》两首,2003年写就的次丘仓海《秋怀》八首,还有其他涉及秋天的感兴。先生之《都门秋思》,是客居京华所作。每观此诗,我便想起和先生有着相近风格的清诗人黄仲则。作家郁达夫曾说“要想在嘉、乾两代诗人中,求一点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景仁莫属了”,黄的朋友洪稚存则描绘其诗为“咽露秋虫,舞风病鹤”。乾隆四十一年,诗人赴京应试,后接家人进京。但生活困顿,俸禄微薄。也就是这年,诗人写下了都门秋思。黄仲则满怀抱负,然而有志难伸,落拓都门,剩有慨叹“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平生”。先生《都门秋思》四首,则写于一九九七年。诗句上承风骚,寄托幽微。表面描绘的是个人孤独无依,思念家山的心境。如“云鬟此夜应相忆,耿耿银河望晓星”,化自杜甫《月夜》诗意:“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 幌,双照泪痕干!”更多的诗句中,蕴含的是诗人在孤独漂泊之时,仍专注于国瘼民疾的忧虑,当中也体现传统知识分子洁身自傲的个人操守。感喟怀才不遇,黄仲则说“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先生则叹“宝剑难寻奇侠赠,明珠空忆美人留”;写孤洁品格,黄仲则说“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着恼公”,先生则说“长安冠盖盈眸是,憔悴风尘惜素襟”。而先生一句“怕诵两当轩里句,萧条异代不胜愁”,更是让人穿过二百多年的历史,看到不同时代的两个诗人共同的感叹。 先生诗中,有旅居异地思念家山的感喟“九秋客鬓吟边白,万迭家山梦里青”;有在《事呈凡章师》中对国粹垂危、无以为继的感叹“国粹垂垂一脉危,百年风雨夜凄其。独悲白雪成孤响,谁向红桑拯孑遗?”、“炎黄万古精魂在,振我新军唤健儿”、“年来百感儒冠误,谁借金戈挽日迟?”。 这样的诗句,其中对国运民生的忧虑,溢然于纸。但我更喜欢的是先生“又值西风来峡谷,忍听霜叶下高桐”、“长安冠盖盈眸是,憔悴风尘惜素襟”、“独坐花阴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9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0:36 | 只看该作者

        刘梦芙先生宏作<<"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

{引言}

詩壇點將,自清人舒位鐵雲。其《乾嘉詩壇點將錄》,以《水滸》中一百單八將分擬詩苑名家,“借說部狡獪之筆,為記室評品之文”(1),所附評語頗風趣冷雋。民國間汪辟疆先生踵為之,作《光宣詩壇點將錄》,點評近代詩人,一時傳誦。當代學者錢仲聯先生則集此體之大成,所撰《浣花詩壇點將錄》、《順康雍詩壇點將錄》、《道鹹詩壇點將錄》、《近百年詩壇點將錄》、《光宣詞壇點將錄》(後易名為《近百年詞壇點將錄》)、《南社吟壇點將錄》凡六種,評唐杜甫以下歷代詩人詞家近五百人,規模弘偉,論斷精闢。其中《近百年詞壇點將錄》作於1977年,“點將限於其人歿在光緒初元以後,生於宣統辛亥以前而今已謝世者。此百年間,詞人甚多,不能遍及,聊作隅舉。生存人概不闌入,寧貽遺珠之憾,庶避標榜之嫌”。今者二十世紀結束,余編《百年詞選》,遍讀海內外名家詞,覺錢先生一錄重點在清末至民國間詞家,七十年代末尚在世者皆未列入,故未能反映二十世紀詞壇之全貌。因不揣譾陋,妄為續貂,點評“五四”後迄今之現、當代詞人。凡已在錢錄者,除數家亦為評騭、席次有所調整外,大多不重出,讀者倘取錢錄與拙撰合觀,庶幾可知百年詞壇之概況。至若月旦名流,識見塵下,豈敢與前輩大家之文比肩,惟藉此聊志讀詞之心得,視為野語可也。博雅君子,幸有以教之。並附以下說明:

1、現當代詞家,多有集詞人與學者于一身者。而詞壇點將,首重創作成就,各家下所附簡評,重點論述其詞之宗尚與藝術特色,或有揚抑,多以己意斷之,間引名家評語。於有關之詞學論著,亦扼要紹介。至若專研詞學,成果甚豐,而不作詞或未讀其詞者,則不在論列。

2、論詞惟求思境與藝術兼佳,不持宗派門戶之見。凡詞作能反映時代,于繼承中創新,且保持詞體之美者,斯為上品。然各家總體成就之大小高低,當作縱橫比較,庶幾大體得宜。

3、生存人創作成就甚高者亦照錄,蓋舒鐵雲、汪辟疆兩錄已開先例也。除若干健在之老輩外,點入八十年代後崛起於詞壇之數位中青年詞人,以見繼武前賢,尚有來者。

近廿年來,余留意搜求海內外現當代詞家別集及選本至數百種,讀詞逾十萬首。然僻處山野,坐井觀天,百年間詞家沉沉夥頤,以一人之力,安能得其全數。斯編草創,必有遺珠,品評多謬,抑其次焉。他年網羅闕失,眼界稍寬,再為刪補。區區寸衷,識者諒之。

二OO一年十二月,辛巳大雪,嘯雲樓主成初稿於淝濱寓居。

詞壇舊頭領一員

托塔天王晁蓋 朱祖謀(1857-1931)

彊村在清末四大家中,成就最為傑出。錢仲聯先生撰《光宣詞壇點將錄》,尊為“都頭領宋江”,稱其“集天水詞學之大成,結一千年詞史之局”(本葉恭綽語)。歷來選清詞者,必以彊村為重鎮。實則彊村卒於1931年,入民國已二十載,雖抱夷齊首陽之思,為詞亦每每關合時世,非清代所能限。朱之故友門生,幾滿天下,“五四”新文學運動狂飆突起,作白話自由詩者高揚旌幟,並未能銷除朱氏在詞壇之影響。受其沾溉且成大名者甚多,陳匪石、劉永濟、夏承燾、龍沐勳諸家皆是也。餘波曼衍,自江浙贛閩以至京津、西蜀、嶺南、香島,終民國之世,罕有不奉彊村詞為圭臬者。至若手輯詞苑叢書,精心審校,為二十世紀詞學首辟蠶叢,厥功甚偉,人所共知矣。

詞壇都頭領二員

天魁星呼保義宋江 夏承燾(1900-1986)

“五四”以後詞壇,公推夏翁瞿禪為一代詞宗。程千帆先生云:“竊謂此老之於詞學有不可及者三:用力專且久,自少至老,數十年如一日,平生旁搜博考,悉資以治詞,比之陳蘭甫之偶考聲律,王觀堂之少作詞話而畢生精力初不在此者大相徑庭,一也。以清儒治群經子史之法治詞,舉凡校勘、目錄、版本、箋注、考證之術,無不採用,以視半塘、大鶴、彊村所為,遠為精確。前修未密,後出轉精,當世學林,殆無與抗手者,二也。精于詞學者,或不工於作詞;工於詞者又往往不以詞學之研究為意,故考訂詞章,每難兼擅,而翁獨能兼之,三也”(2)。同輩中唐圭璋、龍榆生與夏翁並稱二十世紀詞學三大宗師,龍長於理論批評,唐功在編纂文獻,而於創作,皆未足與瞿禪齊驅並駕。龍氏卒于“文革”初,詞作雖豐,有駁雜不純處,學彊村融入東坡,尚未到渾化之境;唐於1949年後倚聲絕少,偶為小令,應酬世事,平實無奇;夏則精進不止,老而彌健。《天風閣詞前後編》存詞四百五十餘闋,淵深海闊,霞蔚雲蒸,具稼軒之雄奇無其粗率,白石之清峭無其生硬,碧山之沈鬱無其衰颯,復間有秦郎之婉秀,東坡、于湖之超逸,集諸家之美以臻大成。而愛國之忱洋溢於篇什間,殊見風骨之堅,性情之厚。程千帆先生又云:“其為詞取徑甚廣,出入南北宋,晚年尤思以蘇辛之筆,讚揚鴻業,而終近白石之清剛”。就其主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0:39 | 只看该作者
天立星雙槍將董平 朱庸齋(1920-1983)

  嶺南現當代詞壇,自陳海綃以後,眾推庸齋為第一。所著《分春館詞話》自述云:“余為詞近四十年,方向始終如一。遠祧周、辛、吳、王,兼涉梅溪、白石;近師清季王、朱、鄭、況四家,所求者為體格、神致。體格務求渾成雅正,神致務求沈著深厚,雖未有所大成,然自問規模略在矣”。按庸齋恪遵周止庵所云學詞途徑,宗法南宋,實為彊村派後勁。其《分春館詞》存詞僅百闋,刪汰極嚴,

百煉精金,驚采絕艷。較之彊村,稍遜其蒼莽盤鬱,而情致溫馨綿邈,實近蕙風。蓋身世畸零,屢經桑海,少年綺思,悉化悲涼,窈窕之哀,讀之沁人心腑。身後由弟子輩整理師門札記及往來書簡,輯成《分春館詞話》五卷,付廣東人民出版社印行。是書為庸齋畢生作詞心得與詞學研究之結晶,書中品評歷代詞家、詞派之源流正變,詞作、詞集之長短得失,語多中肯;論及詞之風格意境、聲韻句法,尤為切實。近世詞話著名者,莫過於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況周頤《蕙風詞話》、王國維《人間詞話》等數種,往往持論雖高而多片面之見。《分春館詞話》則不偏不詭,不激不隨,識見圓融,自成體系,於學詞者最有裨益。庸齋創作與研究並重,貢獻詞林,僅詞集與詞話二書,足以永垂不朽矣。

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八員

天英星小李廣花榮 霍松林(1921- )

  松林先生年輩較晚,四十年代就讀於南京中央大學,從汪辟疆、陳匪石、胡小石、盧冀野、朱東潤、羅根澤諸名宿受業,詩詞已嶄露頭角。錢仲聯先生序《唐音閣詩詞》云:“松林為詞,出入清真、白石間,昳麗多姿,一掃獷悍之習,一如其詩之卓絕”。唐圭璋、施蟄存、繆鉞、王季思、蘇淵雷、萬雲駿、劉君惠、金啟華、吳調公、吳丈蜀諸家亦均有佳評。霍先生詞取徑甚廣,周、姜以外,淮海、東坡、方回、稼軒、梅溪、玉田皆所采挹,含英咀華,不專一格。有典雅秾麗者,有清空疏宕者,有高曠超逸者,有悲壯沈雄者,復能自出機杼,生氣洋溢,誠詞林射雕手。1980年作《念奴嬌·游赤壁次東坡韻》,濡染大筆,真力彌滿,蘇淵雷先生以為“堪稱壓卷”。晚年執牛耳於騷壇,所作漸趨平易自然,而器局寬宏,有叔度汪汪千頃陂氣象。

天佑星金槍手徐甯 孔凡章(1914-1999)

  先師孔凡章先生,字禮南,四川成都人,出身世家。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五十年代後任省圍棋隊教練,愛女祥明為八段國手,多獲冠軍。八十年代初遷京,受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任館中詩詞組組長,《詩書畫》叢刊編輯,著《回舟集》一至四卷。先师之詩雅正深醇,尤擅梅村體歌行與七律,精品極多,而自謂倚聲之道,非其所長。實則恪遵法度,嚴守音律,琢語精工,設色妍美,冶兩宋精英於一爐,不拘窘於獨家門戶,《回舟》諸集存詞近四百闋,洵美而富矣。青年時代詞,多抒發憂國抗敵之忱,劍氣簫心,交相輝映;晚年詞尤宏開新境,異彩紛呈。諸如為祥明、劉適蘭題照及詠奧運會多篇,皆前賢筆下所無之題材,瑰瑋出以雄奇,婀娜融於剛健,如裁蜀錦,如鑄合金。《水龍吟·詠紅水仙》諷“文革禍首”江青,字面溫婉而筆鋒辛辣,極是傑作。至若詠水仙。牡丹諸章,託物興懷,寄生死不渝之戀,芬芳悱惻,一往情深,乃人世間至純至美之永恒主題,非《花間》、《尊前》中輕薄浮靡之詞所堪比擬,當令天下有情人讀之一哭。

天暗星青面獸楊志 沈軼劉(1898-1993)

  軼劉翁高隱市廛,獨吟江海,為東南詩壇巨擘。尤長於論詞,著《繁霜榭詞札》,歷評有清及現當代詞人詞作,畫龍點睛,獨抉精奧,文筆極生動遒煉之至。又與富壽蓀先生合選《清詞菁華》,錄380家,詞1018闋,評點皆出其手,鞭辟入裏,卓見殊多。滬上詞壇如施蟄存、徐定戡、周退密諸老,于沈翁人品學識,莫不欽挹。其《逸留詞》風格獨特:多用僻調、澀調,喜押窄韻、險韻,琢語奇峭,隸事生僻。摛文煥藻,若雲霞幻譎,古錦斕斑;而筆力之雄鷙奔放,又頗似陳迦陵。拔戟一軍,絕空依傍,殆欲目空古人,恐亦後無來者,乃五丁開山手,詞國萬人敵也。翁飽經憂患,境遇困厄,負曠代之才,未能執鐸大庠,弘宣教化,身後蕭條,聲光寂寞,惜哉!

天空星急先鋒索超 俞平伯(1900-1990)

  平伯先生曾祖曲園老人樾為前清經學大師,父陛雲為清末探花,奕葉書香,一門風雅。“五四”前後,平伯追隨乃師胡適,為新文化運動健將之一,倡語體文,作白話詩,可謂“急先鋒”矣。歷掌燕京、清華、北大諸校教職,治學之外,不廢舊體詩詞創作,又非徒務時髦者。所譔《讀詞偶得》、《清真詞釋》、《唐宋詞選釋》,慧心妙悟,獨得驪珠。其《古槐書屋詞》,胎息唐五代及北宋,不入南渡諸家之格。早期作品,氣息芬芳,風神縹渺;中晚年之作多寄寓人生世變之感慨,而筆調溫婉,罕有一激烈語。儒者襟懷,詞人高格,於斯為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0:45 | 只看该作者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蕭勞(1896-1996)

  蕭重梅先生壽至百齡,書法名家,京畿人瑞。早年與任二北同出吳梅大師門下,詞曲兼通,工力深湛。平生吟詠不下數千首,屢丁劫難,零落殆盡,晚年印行選本,存者僅十一耳。詞筆高渾,置之宋賢集中,可亂楮葉。惟所寫題材,大多不出懷舊弔古,詠物題圖,雖隱涵黍離麥秀之哀,而于時代風雲,殊乏正面描繪。吟壇耆舊中,有以風月園林、平居游宴為消遣者,所作注重聲律、技巧。雅則雅矣,然於詩詞須反映社會現實之本旨,往往忽之,蕭翁似未免此病。

地威星百勝將韓滔 傅子餘(1914-1998)

  子餘號靜庵,曾任教香港廣僑學院,先後創辦鴻社及《嶺雅》季刊,與羊城、港、澳詩苑名家,廣通聲氣。工古文詩詞,尤擅詩詞評論,深悉源流正變。其《抱一堂集》中存詞百餘首,宗尚吳文英,詞藻麗密,思筆深澀,復參以白石之清峭、梅溪之幽俊,而總體風格典雅博奧,仍與夢窗為近。

地英星天目將彭玘 王季思(1906-1996)

  季思先生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師承吳梅。歷任浙江大學、之江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于曲學研究尤力,成一代祭尊。《玉輪軒詞》澤古功深而不泥于古,創作與時俱進。早年作《翠葉庵樂府》,即在形式上探索詩詞與民間歌謠結合之途徑,為聞一多、朱自清、浦江清諸先生所贊許,故作品題材豐富,內容廣闊,富有時代氣息與生活實感。晚年多次撰文發表於報刊,力主詩詞與時代同步,緊密聯係社會,熔鑄新辭,廣拓新境;切勿摹古復古,然亦不可肆意割裂傳統。其詞清麗能兼雄駿,即理論觀點之實踐。惟集中多存趨時應景、淺直乏味之篇,似宜芟汰。

地奇星聖水將軍單廷珪 宛敏灝(1906-1995)

  宛書城先生與家父同學于安徽大學文學院,出姚仲實、陳慎登、周癸叔、李范之諸師門下。專力於詞學垂七十年,與夏承燾、唐圭璋同為當代詞壇元老,惟方面較狹,故不及前者聲譽之隆。早年治二晏詞,中晚年專力于皖籍詞人研究,著有《吳潛年譜》、《張于湖評傳》、《張孝祥年譜》、《于湖詞編年箋註》、《安徽兩宋詞人述評》、《詞學概論》等,成果頗豐。作詞不入傳統宗派,純以詩法為之,明快清新,自成體格。其短調渾成流暢,圓轉如珠,看似信手拈來,毫不費力,實則錘煉無痕,盎然味厚,游黃山諸作尤傳誦一時。慢詞亦不為艱澀晦僻之體,多取平順暢達之調。如《高阳台》、《望海潮》、《满江红》、《满庭芳》、《水调歌头》等,題材常寫時事以發抒懷抱,筆力豪壯而不粗率,意境新穎而不淺俗。雖未到一流大家地步,亦不失為名手。

地猛星神火將軍魏定國 張采庵(1905-1991)

  采庵前輩為粵東名宿,詩詞工力深醇。與吾師凡章為友,偕莫仲予、劉逸生、徐續、陳永正諸家合刻《嶺南五家詩詞鈔》,馳譽海內。其《春樹人家詞》風格多變,有雄奇磊落者,有秾麗深婉者,亦有明快清暢、幽雋峭拔者,意在融鑄宋、清,自成一家,不囿於晚近專學周、吳風氣。且每每措語尖新,闌入曲味,而不失詞之體度。門下多女弟子,如任文媛、潘潔華、周燕婷輩,倚聲皆清麗可誦。

地辟星摩雲金翅歐鵬 周夢莊(1901-1998)

  猛藏翁早歲受業於章炳麟大師,造詣深廣,古文詩詞之外,兼研佛學,且及金石。少年時代即工詞,因與汪旭初同門,一時有“南汪北周”之譽,葉恭綽評其詞“高邁勁潔,殊非凡響”。1949年後居台灣,晚歲始返大陸。余承凡章師之介,得與通函,蒙先後寄贈《汪周詞》、《紅樓夢人物寓意考》、《水雲樓詞疏證》,皆國內書肆無從覓購之珍品。其《海紅詞》風格清雋流美,亦間有蘇辛之雄奇慷慨,然潛氣內轉,非粗獷叫囂者可擬。《買陂塘》題鹿潭小像一闋,南北詞家,賡和殆遍,言外多感世傷時,無限滄桑之慨。蓋周翁祖上為蘇北業鹽之富商,蔣鹿潭曾流寓其家,故留像焉。二十世紀末諸老輩詞人乃藉題詠以發懷古之幽情,慨士林與傳統文化之不幸。年來風木凋零,廣陵散絕矣。

地闔星火眼狻猊鄧飛 潘受(1911-1997)

  虛之先生為當代詩壇一流大手筆,其詩功力精純,境界雄闊,馳譽域外。詞乃緒餘,《海外廬集》中僅三十三闋,成就雖遜於詩,亦獨具風神,超越凡俗。《湘月·花溪野行》嵚崎磊落,俠士情懷;《滿江紅·新加坡東海岸勿洛》憶日軍大屠殺,與月榭花臺、歌酣舞靡之景象作今昔對照,無限悲愴,撼人心魄。《水調歌頭·題玉樓吹笛圖》抒浩渺之思,造清虛之境,令人如聞仙籟,塵慮俱銷,足見其筆墨之多姿多彩。

地強星錦毛虎燕順 白敦仁(1917- )

  敦仁先生為龐石帚高第弟子,博學工詩。五十年代中期,出國任波蘭華沙大學客座教授,歸國後執教成都大學。有《水明樓詩詞集》,王仲鏞序云:“詞精工雅飭,骨力堅蒼,取徑清真、白石,而益以夢窗之沈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0:50 | 只看该作者
天傷星行者武松 寇夢碧(1917-1990)

  行者武松,《水滸》中第一等英雄也。泰逢寇先生執津門詞壇牛耳,奉王、吳二家為宗,故以“夢碧”為名。畢生心血,盡注於詞,成就極高,享譽當代。碧山詞清華醇雅,夢窗詞綺艷幽深,寇翁兼采二家之長,運密麗變幻之筆,寫精微窈眇之思,更益以稼軒渾灝雄傑之氣,奇情煥發,神采飛動,風格極為鮮明獨特。其《夕秀詞》內分《九霄環珮》、《笛外秋心》、《鬘天剩譜》、《春台集》四卷,前兩卷為大陸鼎革前後兩度動亂中作,大都以幽奇荒豔之詞,造郁伊惝恍之境,于陸離光怪中寓時代之巨痛深哀,讀之不勝感愴。民國間詞家亦多學王、吳,步趨彊村,每每雕繢字面,生氣蕭索,寇翁則入而能出,戛戛獨造,不為兩家所限。其《夕秀詞》內分《九霄環》、《笛外秋心》、《天剩譜》、《春臺集》四卷,雷挾風飛,山崩海立,真有武行者縱橫不可一世之概。夫法度一本前賢,而情境系乎時世,貌古神新,此即風騷正道,非博洽而具天才之大手筆莫辦。或病其「沈晦「,既未能體察作者之艱難處境與憂時傷世之苦心,又不欲深入探索詞藝之堂奧,固不足以共語。

天異星赤發鬼劉唐 劉峻(1930-1996)

  嚴霜為嶺南當代詞壇第一流作手,平生抑塞不遇,蒼莽不平之氣,悉吐於詞。非但取徑蘇、辛,於定庵、鹿潭、雲起軒諸家,亦多有借鑒。長調雄奇瑰麗,小令則一往情深,風華絕代,鑄辭命意,每每靈警出人意表。晚年寓香港,生計殊艱,窮愁潦倒,負志以歿,遺稿由廣東文史研究館編印行世。卓異之才,筆力橫絕,與朱庸齋並轡爭馳,不知鹿死誰手。

天退星插翅虎雷橫 陳宗樞(1917- )

  機峰先生與夢碧翁雙峰並峙於沽上詞壇,倚聲之外,兼工詩、曲、駢文,才雄筆健。十年浩劫中,老輩多輟筆弗為,先生與寇翁酬唱,創作頗豐,傷時憂國,鬱極悲深,膽識可稱卓絕。夢碧翁序其《琴雪齋韻語》云:“機峰倚聲初學蘇辛,自入夢碧詞社後,改宗夢窗、碧山,麗而有則,豔而有骨。……寫劫中諸事,於濃豔中見淒黯,於諧笑中寓涕淚,盪氣迴腸,色飛魂絕,開倚聲未有之境,歎為觀止。……夫文學之發生,蓋以鳴其不平。若靈均哀郢之作,少陵北征之篇,不遘亂離,詎有斯作?當以今人之眼觀物,則山川風物,自與古異。我輩既非古人所歷之境,自非古人所為之詩。機峰以深沈之哀閱世,以赤子之心體物,故凡一山一水一花一草,胥為劫中悲懼笑怒所蒙染,閱者於賞其芳馨悱惻之外,往往覺有一大幻彌天之世相在焉”。闡發詞心,極為警辟,寇翁不啻道己詞創製之甘苦矣。北國風騷,綿延未墜,二公砥柱中流,詞史宜大書一筆。

天殺星黑旋風李逵 顧隨(1897-1960)

  顧羨季先生為北直數省少有之傑出詞曲家,博通中西,湛於佛學,當今名學者史樹青、鄧雲鄉、周汝昌、葉嘉瑩皆從其受業。詞作宏富,取徑甚廣,出入稼軒、希真、歐、晏、耆卿、美成諸家,而自成標格。吾友徐君晉如極賞其《臨江僊》“長眉山樣碧,跣足白於霜”,以為“薜蘿山鬼,不過如是”;“體象佳處,不讓堯章”。民國之江左、嶺南詞壇,大都為彊村、大鶴、蕙風勢力牢籠,宗法南宋,末流餖飣僻澀。苦水詞掉臂獨行,別開生面,洵豪傑之士。惟其詞精絕者多在小令,清麗真淳,新意疊出,每寄天人玄想與宇宙悲懷於形象之中,堪為王觀堂後勁;而長調則語多粗率直俚,雖有大刀闊斧之風,殊乏深鬱渟泓之致,蓋昇稼軒之堂而尚未入室者。

天巧星浪子燕青 張伯駒(1898-1982)

  叢碧翁為詩人、書畫家、收藏家,且深通音律,能粉墨登場,具多方面藝術才能。三十始為詞,此後大半生精力,俱用於倚聲,五十餘年間填詞逾數千,數量之富,古今詞人中罕見。1985年結為《張伯駒詞集》,存詞千闋,由中華書局印行。翁乃出身世家之貴公子,早年裘馬翩翩,風流文采,及遭逢世變,劫網頻罹,發而為詞,自有華屋邱墟之感。翁畢生酷嗜文藝,以詩書為性命,涵泳功深,天性又至純至厚,雖歷種種逆境,而以沖夷坦蕩之懷處之,淡泊于名利榮辱,故其詞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幽微沈厚,和雅溫文,深得風騷之遺旨。至其藝術風格,儀態萬方,而仍以婉約綿麗為本色,風致高而氣味醇,在南唐北宋之間,然能自辟新境,非徒貌襲古人。即或屢和玉田、白石、梅溪、夢窗之韻,卻絕無南渡後諸家雕鏤纖弱之病,煉句精美而不晦澀,明暢而不滑易,深情遠韻,通體渾成。惟詞之內容,每多貞元朝士、白頭宮女之嘆,不免頹廢陳舊,然此種情緒,又與憂國傷時之慨相糾結,未可截然排斥。吾儕生於今世,自不必苛求於前賢,亦不必為前賢諱也。

天牢星病關索楊雄 劉鳳梧(1894-1974)

  家父鳳梧先生,字威禽,號蕉窗老人。二十年代末就讀於安徽大學文學院,從西川周岸登(癸叔)、李范之(大防)二師學詞,有《綠波詞稿》,存詞二百餘首。早年之作,廣師百家,小令空靈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0:56 | 只看该作者
地鎮星小遮攔穆春 何嘉(1911-1990)

  何嘉字之碩,號顗齋,為夏敬觀門人。曾任中央大學教授、南方大學教務長,“反右“運動中獲罪,遠放青海。所著《顗齋甲乙稿》皆毀於十年動亂,惟《陽春集》一卷尚存。沈軼劉翁《繁霜榭詞札》云:“專攻小令,久而勿捨,浸成當代名家。……何氏小令向來不出馮、韋範圍,極其造詣於五代。……何氏迷戀‘三去’之與古會神,對已得到之‘象外求真’化境,未及正視,蓋天人之際,尚隔一層也。”其詞純學唐、五代,全從藝術著力,未注入時代氣息,格韻雖高,終乏新境。

地僻星打虎將李忠 李冰若(1899-1939)

  冰若名錫炯,號栩莊主人,湖南新寧人,二十年代末任上海暨南大學教授。英年早逝,著述散佚,僅存《花間集評註》、《萇楚軒詩》、《閑廬餘事》數種。詩詞稿由其女慶粵、慶蘇搜輯整理,並夫人翟滌塵遺作,合為《栩莊詩詞集》印行。集中《綠夢庵詞》僅十六闋,首首精妙,或哀艷綿邈,或沈鬱蒼涼,或悲壯駿邁,風格剛柔相濟,變化多姿,要皆詞人之詞。且憂危國事,感慨滄桑,詞境乃臻重大,非剪翠雕紅者可比。天若假年,成就何可限量。

地異星白面郎君鄭天壽 魏新河(1967- )

  新河為八十年代以來中青年詞人中天資穎異者,服役空軍。十七歲即專力於詞,兼及書畫,皆能色色妍妙。有《小紅樓吹笛譜》,守律精嚴,琢句清峭,置諸白石道人集中,可亂楮葉。沈軼劉翁《繁霜榭詞札》云“陝西魏新河弱冠為王沂孫,出手不凡,脫穎絕俗,有良基而善於發揮者”,實則新河詞殊乏碧山之沈厚,惟詞句之細膩工巧,或有似耳。有以衣冠優孟見誚者,余謂習詩詞者首重繼承,入門必需摹仿,入習書之臨碑帖,待厚植根基,盡窺堂奧後,方可神明變化。今日淺俗粗劣之作充斥吟壇,正坐其鄙棄古人,師心自用,較學古者愈覺面目可憎也。況新河確有所長,近年多作紀高空飛行之組詞,以掣電奔雷之筆,寫巡天攬月之奇,此非曠古詞家未到之境耶?又有譏其詞徒具藻采,漠視現實,為藝術而藝術,無生命力可言,余以為持論者尚宜知人論世。新河少年入伍,待遇優渥,未經艱難歲月之磨磷,更無社會底層之壓抑,下筆自不能沈鬱悲愴,具批判之鋒芒。然詞中不用虛偽應酬與獻頌貢諛語,品格已迥出天下滔滔者之上矣,造藝精工,固有其美學價值也。惟魏詞以雕鏤過甚,格調傷於纖弱,氣體未趨渾厚,較津門南宋詞派大家寇夢碧翁,其質有輕重之別。此與詞人之性格情趣及閱歷學養密切相關,未可強求苛責,假以年月,或當知難愈進,辟壤開疆,樹豐功於二十一世紀之詞國也。

地魔星雲裏金剛宋萬 周策縱(1916- )

   策縱先生寓美洲五十餘年,歷任異邦上庠教授,治史學、古文字學、古文論、詩詞乃至《紅樓夢》,通中西文化之郵,著述等身,蜚聲學界。出其餘緒為詞,早期之作逾三百首,大多散佚,晚歲云“不復刻意求工”,現存《白玉詞》五十餘闋,亦斐然可觀。《自序》言“少時頗喜南唐二主、二晏、耆卿、蘇、辛、淮海、漱玉、定庵之作,嗣後尤嗜清真、白石、夢窗,隨性所好,取捨無拘”。此即“雜取種種,合成自我”之作詞方法,實為大家名手所常用,然亦非襟抱廣闊、博覽精能者莫辦。《白玉詞》中每多去國懷鄉,感愴世變,托興遙深,摛辭清婉,間有跌宕沈雄之作,洵能取兩宋諸賢之長。至若寫異域風光,平添奇采,是能為現代詞另開新境者。

地妖星摸著天杜遷 章士釗(1882-1973)

  章孤桐耆年高位,出入政壇學苑之間,思想亦新亦舊。兼精文史,為詞不專一格,排奡兀傲,亦能自張一軍。

地短星出林龍鄒淵 吳鷺山(1911-1986)

  天五先生與夏翁瞿禪誼在師友之間,其妹吳無聞,即夏之繼配夫人。《光風樓詞》氣象、神韻,皆酷似夏翁,小令尤逼肖。長調多寫名山勝景,放懷高曠,造境瑰奇,不讓月輪樓中佳作。惟沈博精深處稍遜之,變化亦不及瞿禪之靈幻耳。

地角星獨角龍鄒潤 吳白匋(1906-1992)

  二、三十年代,金陵各大庠為聲家薈萃之所,汪東、吳梅、陳匪石、王易均坐擁皐比,宏宣教化,門下濟濟多才,白匋亦其中英俊。所著《鳳褐庵詞》問途清真、夢窗,字研句煉,工力深至。抗戰中諸篇價值尤高,為民國詞史增色。如《鶯啼序》長調,變夢窗懷戀情侶之詞旨為家國亂離之悲,其境乃大。藝術風格則清麗而兼沈鬱,亦與夢窗原作迥異,此即繼承中之新創,詞業方生生不息也。

地捷星花項虎龔旺 陳述元(1914- )

  述元先生為湘中名宿陳天倪哲嗣,歷任昆明工學院、雲南民族學院教授,治中西之學,腹笥淵宏。其《兩間廬詩》奧衍奇崛,戛戛獨造,在今日除二三耆彥外,實罕其匹,惜僻處南隅,所知者鮮。詞不多作,集中惟存十餘闋,筆力蒼堅,意境沈厚,合學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0:58 | 只看该作者
天劍星立地太歲阮小二 陸維釗(1899-1980)

  微昭先生浙江平湖人,歷任清華研究院、聖約翰大學、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美術學院教授。二十年代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從劉毓盤、王瀣、吳梅諸詞曲名宿受業,才華穎異,與同裏胡士瑩(宛春)、嘉善徐震堮(聲越)併稱“江東三少”,氣誼親如昆仲。其《莊徽室詞》今已難覓,惟於各類選本中得讀若干首,皆雅麗精警之作。諸如《鷓鴣天》“深宵起視人間世,依舊天低礙欠伸”;《踏莎行》“夕陽如睡客孤行,殘山青到途窮處”;《水龍吟·放翁生日》下片“猶是窺江胡騎,痛腥染鑒湖難洗。茫茫禹甸,大難來日,乾坤同閉。酹酒悲歌,沈園事往,春波橋廢。只驛亭依舊,夕陽題壁,短英雄氣。”抑鬱中有英邁踔厲之氣,可覘戰亂時代士人之抱負。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胡士瑩(1901-1979)

宛春先生精版本目錄之學,中晚年致力於小說、戲曲、通俗文學研究,著書多種。學術之外,兼工書畫、弈藝,書法成就尤高,為當代學林中集學者、詩人、藝術家於一身之奇才。現存《霜紅簃詞》八十九闋,大多作于青年時代,而才華艷發,卓然成家,深得吳梅等前輩之讚賞。所作皆情懷刻摯,風神曼妙,摛辭煉語,清麗絕塵。其令詞融陽春、小山、飲水諸家之長於一體,新雋之句,如珠璣絡繹,馳魂奪目。長調宗法周、吳,詞采芳華,守律嚴細。如《蘭陵王》、《六醜》、《大酺》、《鶯啼序》、《戚氏》、《浪淘沙慢》諸澀調,乃聲家視為畏途者,胡氏皆舉重若輕,運筆渾化,足見功力之深厚。且題材、意境,俱能突破前人範圍,非一味摹古者可及。要之,宛春詞純乎詞人之詞,非詩人之詞、學士之詞,“五四”以後現代詞壇未可多覯。

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 徐震堮(1901-1986)

  聲越先生與陸維釗、胡宛春齊名,故列為“阮氏三雄”。較二家不同者,徐氏精研國學之外,通英、法、德、意、俄、西班牙六國文字及世界語,中西融貫。自謂作詩詞可先從模仿著手,由名家以上窺大家,待登堂入室後,外師造化,內法心源,以完成個人之獨特風格。此雖常言,然真能實踐,殊非易易。觀其早期作品,以長調居多,問途夢窗,上窺《片玉》,琢辭工煉,持律精謹,而用筆命意,未免有因襲前人處。三十年代後身經倭難,瑣尾流離,詞境遂能擴展,頗多大聲鏜鞳之篇。尤以自浙大龍泉分校避寇遷居雁蕩山時,與王敬五、孫養癯、鄭曉滄、夏承燾、任銘善、王季思諸家酬唱,作詞頗豐,風格更多變化,已非周、吳體格之所限。至晚年詞筆已趨蒼老,盡洗鉛華,悉歸渾樸,東坡稼軒,把臂入林。其創作歷程,與自言學詞之法若契針芥。《夢松風閣詩文集》中存詞不足百闋,皆精警可傳,無愧一代名手也。

地進星出洞蛟童威 鄭水心(1900-1975)

  水心名天健,廣東中山人。早歲入南社,中年參政從戎,轉戰各地。後定居香港,歷任上庠教席,講授詞學,並創辦海聲詞社。《東珠集》中詞以小令居多,清遠幽雋,頗有韋端己、歐陽永叔神韻。而寫海濱風物,融入身世之感,自與古賢境界不同。

地退星翻江蜃童猛 潘小磐(1914- )

  餘庵廣東順德人,歷任香港學海書樓、樹仁學院、香港大學校外部、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部講席。才力富健,遊蹤所至,以詞筆寫粵東山水,異國風光,皆能曲傳物態,題材頗為廣闊。傅靜庵云:“掇拾眼前景物,熔鑄一爐,化俗為新,因難見巧,可謂在詞中別開生面矣。”惟鍛句未純,精粗交雜,寫秦樓楚館,獵艷尋芳,固屬名士風流,格調未免塵下,殆柳三變之流亞歟?

四店打聽聲息邀接來賓頭領八員

東山酒店地數星小尉遲孫新 劉逸生(1917-2001)

  逸生先生曾為嶺南新聞界主筆,精研龔定庵詩,自為詩瑰瑋深峭,風貌亦極似定庵。所著《唐詩小札》、《宋詞小札》,論析精微。詞多為小令,承《花間》、北宋之遺緒,幽咽靈窈;慢詞則雄奇傑特,雷吼飆發。《水調歌頭·與斯翰夜話》尤警拔之作,稼軒、其年復生,當引為畏友。

地陰星母大蟲顧大嫂 陳家慶(1903-1970)

二十世紀百年間風潮激蕩,封建禮教之枷鎖破除,女性紛入大庠就讀,投身社會、成就傑出者極多,遠越前代。以詞而言,鑒湖女俠首唱雄篇,飛騰劍氣;吾皖呂碧城拔戟繼起,拓境更為廣大,奇情壯采,凌轢鬚眉。入民國以來,眾芳吐艷,著眼皆春,諸如劉蘅、徐自華、張默君、馮沅君、丁寧、陳家慶、張紉詩、呂鳳、張蓀簃、冼玉清、陳翠娜、沈祖棻、李祁、周煉霞、張珍懷、呂小薇、盛靜霞、茅于美、王筱婧、葉嘉瑩等,莫不各擅風華,清芬遠播。八十年代後中青年女詞人如林岫、蔡淑萍、段曉華、景蜀慧、周燕婷等,亦玉樹初成,新枝茁秀。然《水滸傳》中女英雄僅列三位,《點將錄》格於體例,點不勝點。錢仲聯先生《近百年詞壇點將錄》所點為呂碧城、沈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1:01 | 只看该作者
地劣星活閃婆王定六 蘇鵬(1880-1953)

  蘇鵬字鳳初,湖南新化人。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後任湖南省議會副會長,上海群治大學教授。有《海漚剩瀋》。其詞寫清末革命時奔走道途之感慨,懷念昔時戰友,悲壯沈鬱;抗倭期間所作,亦不減雄邁之氣。而寫梅花、秋荷等詠物詞,骨格清峭,頗有寄託。 

總探聲息頭領一員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 徐行恭(1893-1988)

玄叟《學詩與詞之緣起及詞中一得》一文,云其五十八歲始學詞,“稍習,覺詩有所不能宣者,惟詞或能達之。於是靈襟默運,一泄諸詞,轉視詩為少趣。”蓋時值大陸鼎革,運動頻頻,文網漸趨深密。詩直詞曲,故詩不能言者,藉詞隱約以言之,以折射知識人士危苦心態,淺嘗者殊難索解,亦宣泄抑鬱之一法也。《延佇詞》早期諸作,承清季詞壇墜緒,問途碧山,曆夢窗之階而入清真之室,字研句煉,托意遙深,《蘭陵王》、《大聖樂》、《新雁過妝樓》諸篇,皆為力作。復濟以白石之清空,故無僻澀餖飣之累,陳翁匪石以為熔浙常於一爐,信然。玄叟復云:“詞主意境,次藻采。有意境無藻采,則滯;有藻采無意境,則滑。意境見才華,藻采見學力,二者得兼,一以聲律貫之,方等完璧,”誠甘苦自得之言。惟施議對君舉玄叟與壺因老人並列為當代十大詞人之伍,鄙意未敢附議。《延佇詞》造詣雖精,然獨繭深繅,孤光冷照,反映現實、憂念民生之作過少,持較劉弘度、夏瞿禪、繆彥威、沈子苾諸家,畢竟有輕重之別。固為環境所限,詞不得不爾,而論詞者所持之尺度,宜作全面衡量。故余以為徐、陳二老,可列名家,尚未到大家境界也。

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四員

地樂星鐵叫子樂和 陳襄陵(1913-1989)

襄陵名誦樵,廣東南海人,寓居香港。有《舊香樓詞》,原名《紅豆蔻詞》,多寫瓊思綺夢,沈綿馨逸,寄情極深。朱庸齋評曰:“《紅豆蔻詞》六十八闋,一字一句,大都出自肺腑而沁人心脾,環誦再三,使人情懷亦隨之轉移,而不能自克。其哀感頑豔處,當遠承陽春、六一、小晏,于有清諸家,又以《飲水》為最近似,並參以朱氏《靜志居琴趣》、項氏《憶雲詞》者。且能務去陳言,以自然新穎之言,以抒其纏綿深摯之情,方諸近世,誠不易見。……紅豆蔻詞人其人固叔原、容若一流人物,於情專注獨深,其詞亦自樹一體,不肯依傍時習。晚近為詞者多以東坡、稼軒、白石、夢窗為宗,極其所詣,亦未易越乎半塘、芸閣、大鶴、彊村之範圍。《紅豆蔻詞》能不為所囿,返濃麗為清綺,去雕琢求自然,其真切之情,宛委之意,悉能以淺語傳之。看似不甚著力,實則醞釀甚深。慢詞中亦有頗近梅溪、蕙風之體格者,然當推小令為獨步。……間有取材較狹,寓感匪大,筆力稍失於弱,近于纖薄輕巧者,然不能持此掩其所長,此事自關性分,未可強為繩度也。”闡析極精,故移錄之。

  按地樂星以下“鼓上蚤、金毛犬、白日鼠”三員,舒鐵雲《乾嘉詩壇點將錄》列為“隱姓埋名頭領,”而云:“擬人不倫,有傷忠厚,付之闕如,亦以免咎。”汪辟疆、錢仲聯先生所譔《點將錄》,皆埋名而不隱姓,意在貶抑。余則以為全隱姓名或只匿其名,皆不如不點,以免虛占席數。故另取山寨外好漢三人代之,以全一百單八將之數焉。

教頭王進 陳匪石(1883-1959)

  倦鶴翁主南北各大庠講席多年,桃李滿天下,為現代詞壇承前啟後之一代宗師。所著《宋詞舉》、《聲執》二書,統系精嚴,見解獨到,乃治詞學者必讀之寶典。創作極負盛譽,徐森玉稱為“朱彊村、況蕙風以下,殆罕其儔。”钟泰云:“匪石学虽多门,而专精在词。其于词也,窮极幽渺,虽一声一字阴阳平仄之间,考之惟恐不至,辩之惟恐不精。”李敦勤《倦鹤近全乐府跋》云:“先生学于张仲炘,远承张惠言、周济之绪论,近被王鹏運、郑文焯、朱孝臧之熏陶,心所向往,欲取南宋之面,北宋之骨,融合为一,兼采柳永、贺铸、苏轼、秦观、姜夔、吴文英、王沂孙之长,而折衷于周邦彦,论者许为正宗云。”其詞稿屢事改削,遲不付刊,後經弟子輩堅乞,方繕寫油印數十闋。《詞跋》自云:「一息尚存,仍待商榷,若曰定稿,則非所承矣。「自律如此嚴刻,在前輩名家中亦極罕見,今人更無論焉。

   鐵棒欒廷玉 徐晉如(1976- )

  “文革”末年,晉如降生,在九十年代傳統詩壇,橫空出世。其詩張揚“五四”以來知識人士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批判現實,極具鋒芒,若干將出匣,光焰逼人。詞以餘力為之,成就稍遜於詩,而骨格崢嶸,生氣浩瀚,或蒼涼作易水悲歌,或曼婉托美人芳草,皆極見性情抱負。《水龍吟·別小謝》云:“古今第一傷心,都因濁酒銷清志。雲來海上,風從讎國,醉予如此。大野鴻哀,廟堂柘舞,不爭何世。對新蒲細柳,蛾眉慘綠,還獨灑,新亭淚。慣見成名豎子,遍乾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1:04 | 只看该作者
地損星一枝花蔡慶 劉海粟(1896-1994)

  海粟大師藝名震中外,詞亦蒼勁老辣,俯視餘子。《水龍吟》題鐵骨紅梅詞,作於十年浩劫中,魄力宏大,氣象一新,南北詞人張伯駒、陳兼與、饒宗頤、羅慷烈等皆有和章。《滿庭芳·七上黃山》抒發撥亂反正、時局清寧之喜悅,豪情勃發,筆勢騰騫,“龍蛇舞,丹砂杯底,照我發春紅,”真乃老當益壯。

掌管三軍內探事馬軍頭領二員

地微星矮腳虎王英 王沂暖(1907-1997)

  沂暖先生字春沐,吉林人,北京大學畢業,精通藏文,生前任西北民族學院教授。早年詞婉麗參以豪健,融家國之憂,書生之淚,情文交織,蕩氣迴腸。大陸鼎革後,翁思想與時俱新,作品致力於語言通俗,並廢棄舊韻。為詞明白曉暢,一掃柔婉深蘊之體格,押仄聲韻每以入、去、上三聲通葉。詞新則新矣,然讀之轉不及前作之精,有了無餘味、不耐咀嚼之感,非同許白鳳《亭橋詞》之鍛煉清醇,恰到好處。填詞固須有時代氣息,而詞體之特美仍宜保持,斯事尚有待繼起者艱難求索也。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丁寧(1902-1980)

  二十世紀女詞人若群星璀璨,呂碧城以後,丁懷楓與沈子苾為光芒熠耀之雙子星座,迥出群倫。施蟄存先生《還軒詞北山樓鈔本跋》云:“並世閨閣詞流,余所知者,有曉珠、桐花二呂,碧湘、翠樓二陳,湘潭李祁,鹽官沈子苾,潮陽張蓀簃,俱擅倚聲,卓爾成家。然以《還軒》三卷當之,即以文采論,亦足以奪幟摩壘。況其賦情之芳馨悱惻,有過於諸大家者。此則詞逐魂銷,聲為情變,非翰墨功也。昔譚複堂謂鹹同兵燹,成就一蔣鹿潭,余亦以為抗日之戰,成就一還軒矣。若其遭逢喪亂,顛沛流離,又與漱玉無殊,讀其詞,豈能不悲其遇!”蓋懷楓為揚州人,十三歲時喪父,十六歲時適黃姓,夫乃紈絝子弟,懷楓備受凌辱,生一女又夭亡,遂毅然離異,誓不再嫁,從此終身獨居。三十年代初與夏承燾、龍榆生、王叔涵諸名詞人相識,其《曇影詞》連載於《詞學季刊》,蜚聲江浙。迨日寇侵華,懷楓奉母避難,流離海上。母逝後孤苦無依,萍蹤飄泊。五十年代初至安徽省圖書館任古籍管理員,自此長居合肥,直至下世。其一生境遇,悲苦淒涼,早期之作,已若午夜哀鵑,聲聲啼血;中年以後,融個人身世之悲入社稷山河之慨,思力愈深,境界益廣。雖婉約之作居多,但絕不為冶豔軟媚語,於藻采中見骨力,芬馨中出神駿,孤標傲雪,獨具風神。偶為壯詞,則劍氣飛騰,雄渾蒼莽,直欲平視辛、劉。入兩宋之室而不為所囿,變化生新,風格多采,其藝術創造力,同時名家多未易企及,洵詞林萬選之才,北山先生推挹備至,良有以也。

一同參贊軍務頭領一員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 陳聲聰(1897-1987)

  施君議對撰《百年詞通論》,舉壺因老人為當代十大詞人之一,推崇過甚。《壺因詞》一卷,附於《兼于閣詩》1981年刻本,存詞凡九十二首,其中題圖、祝壽、詠生辰、次韻之作近四十首,幾占五分之二。詞之內容,除詠人造衛星、長江大橋、登山隊等數篇寫新事物外,大多表現文士之逸趣閑情,與二十世紀時局之動亂、國家之憂患、黎民之苦難,極少關涉。以詞藝論,取徑玉田、梅溪,實不甚高。其總體成就,難以與劉永濟、夏承燾、繆鉞、詹安泰、沈祖棻諸家相提並論,至多為二、三流之間作手耳。所著《填詞要略》,乃為初學者說法,並無精深卓異之創見。施君又云壺因交游廣闊,於詞界頗有影響,此更不能為評定“大詞人”之依據。夫確立詞人在詞壇之地位,當觀其創作之實績如何,理論研究則無關宏旨。如論清詞,以撰《白雨齋詞話》之陳廷焯與無詞學專著之陳維崧並列為大詞人,可乎?壺因交友縱多,安能掩其詞作成就之不足?繁霜榭老人沈軼劉年長於壺因,同居滬上,閉門寡儔,而倚聲獨闢蹊徑,論詞殊多卓識,此即壺因所不及也。壺因之鄉人陳衍,著《石遺室詩話》名滿詩壇,作詩則不足與同光體大家陳散原、鄭海藏、沈乙庵成敵國。石遺之詩,壺因之詞,恰堪伯仲耳。

掌管監造諸事頭領一十六員

  掌管行文走檄調兵遣將一員

地文星聖手書生蕭讓 沈尹默(1883-1971)

  沈氏為當代書法大師。“五四”時期參與新文化運動,編輯《新青年》,與胡適等倡導並最早發表白話詩,一時影響深廣。其《秋明詞》多作於清末民初,皆為小令,入五代、北宋之室,神似馮、歐。格調情韻,與俞平伯雁行,不煩修飾,麗質天然,不似胡適之欲解脫束縛而痕跡宛在也。五十年代後詞僅存數闋,情景質實,已無復低徊要眇之致矣。

掌管定功賞罰軍政司一員

地正星鐵面孔目裴宣 施蟄存(1905- )

北山先生早年從事新文學創作與外國文學翻譯,中年後潛心古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21:07 | 只看该作者
掌管專造一應大小號炮一員

地軸星轟天雷凌振 曹大鐵(1917- )

  大鐵先生號菱花館主,江蘇常熟人。在合肥工作數十年,為土木工程專家,而兼擅詩詞書畫,乃罕覯之奇才。錢仲聯先生序其詞曰:“《大鐵詞殘稿》,凡《賀新郎》六十七首,不雜他調,富矣哉。自迦陵為此調一百三十三首後,未嘗有也。顧其詞雖與迦陵似,而實承同甫、後村之衣缽,於清人則兼‘徧行堂’、‘積書岩’兩家之勝。古人謂昌黎以文為詩,若大鐵之詞,謂之以文為詞可,謂之以詩為詞亦可,謂之以詞為詞更無不可。余所以云然者,詞貴首創,不同於浙派、常州派之面目,斯可貴矣。然此第言詞之體式而已,至言詞之內涵,則凡所謂綺羅香澤,或無病而呻之作,舉非我意中首肯之詞。而大鐵之作則庶幾無一首不征諸史事,且可補史事之不足,且事中又有大鐵之人在焉,斯足當詞史而無愧矣。經延康龍漢之浩劫,詞稿尚存泰半,豈非青虹寶氣,光焰燭天,終不能久掩於豐城而不自顯乎!”其詞之優長,誠如錢翁所言,然黃河萬里,怒浪排空,未免挾泥沙以俱下,詞筆縱橫,時有粗率失律處。但若剛健揉以婀娜,豪氣潛為內轉,固無懈可擊,則又非大鐵之詞矣。

掌管專一起造修葺房舍一員

地察星青眼虎李雲 徐續(1921- )

  徐續先生為嶺南詩壇健將,詩古近體皆工,七律尤精警遒拔,吾師凡章翁引為畏友。其《對廬詞》,馬祖熙先生為之序,評云“雄奇俊爽,風格遒上,得蘇、辛之神髓”;“多直抒胸臆,一空依傍,磊落英多,英年以後之作,尤臻佳勝。其感事言志之章,追懷前烈之作,類皆激情高昂,聲振金石,感人肺腑。即以友朋贈答,社壇題詠之篇什而言,亦有幹青雲傍素波之概。”余則以為對廬詞多出以詩筆,故無《花間》靡曼習氣,亦不落南宋諸家雕繢之窠臼。筆仗縱橫,襟懷曠朗,詞之境界有似於湖,尚未若蘇之超逸,亦不類辛之沈鬱也。

掌管專一屠宰牛馬豬羊牲口一員

地羈星操刀鬼曹正 江辛眉(1922-1986)

  辛眉先生浙江嘉興人,畢業于無錫國專,師從王蘧常、錢仲聯教授。四十年代間,歷任中學教職。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後任教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師範學院。其《阮堂詞》風骨沈雄,雖落筆稍嫌率直,高處亦不減龍洲、後村。

掌管專一排設筵席一員

地俊星鐵扇子宋清 程千帆(1913-2000)

  閑堂青年時代就讀南雍,文采風流,與沈子苾結縭,人稱雙璧。伉儷唱隨,執教高校二十餘年,士林共譽。“反右”禍起,貶逐湖北沙田農場牧牛十九載,事解後夫人又殞于車禍,境遇極悲。1987年始承匡亞明先生鼎力舉拔,任南京大學教授,作育英才,著述豐碩。其詩兼融魏晉唐宋,風骨清峻,成就甚高,詞則僅存十餘闋。蓋子必艸先生詞才絕代,閑堂殆不欲與夫人角勝,乃事退藏歟?然作於四十年代之《霜花腴·壬午九日》工力深醇,劫後所作《鷓鴣天·子苾逝世忽近週年,為刊遺詞,愴然成詠》二章迴腸欲斷,洵老手斫輪矣。

掌管監造供應一切酒醋一員

地藏星笑面虎朱富 啟功(1912- )

  元白先生為詩人、書法家、文物鑒定家、學者,其詞喜用詼諧之體,妙語解頤。《沁園春·自敘》以漫畫筆觸為己造像,玩世不恭,鋒芒實指世間諸多偽名士,淋漓酣暢;《賀新郎·詠史》縱覽千秋,無非王侯盜賊之相斫,笑罵中多少悲憤。詞中純用俗語,風趣盎然。雅正之作,則神貌全殊,《虞美人》藻采清麗,《八聲甘州》情懷高曠,足知翁非不能為正格,特以遊戲之筆,為詞壇別開生面耳。《啟功韻語》中有《論詞絕句》二十首,歷評唐宋及清代名家,頗有卓見。評“偽婉約派”云:“妄將婉約飾虛誇,句句風情字字花。可惜老夫今骨立,更無餘肉為君麻。”評“偽豪放派”云:“豪放裝成意外聲,欲教石破復天驚。閉門自放牛山屁,地下蘇辛恐未能”。寥寥數語,斥盡偽詞,讀之浮一大白。

掌管專一築梁山泊一應城垣一員

地理星九尾龜陶宗旺 富壽蓀(1923-1996)

  壽蓀先生力學成才,生前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上海文史館館員。博稽群籍,學殖淵深,校勘選注詩詞文集多種,嘉惠士林。其《清詩話續編校記》,錢鍾書稱為“勘訂密緻,按語簡括,眼明如月,心細於絲。”與沈翁軼劉合選《清詞菁華》,網羅富而抉擇精,勝於同類詞選。其《晚晴閣詩存》中詞多為小令,風神綿邈,得北宋三昧。“文革”中所作諸闋,寫蕭颯淒涼之景,寓深憂家國之懷,彌為沈鬱。

掌管專一把捧帥字旗一員

地健星險道神鬱保四 彭靖(192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76

1438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8993
经验
26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5
18
发表于 2007-7-23 13:35 | 只看该作者
佳作结集,欣赏起来痛快。诗评处八分真实,一分谬奖,另外一分嘛无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

520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1568
经验
6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7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18:15 | 只看该作者
“五四”以来,诗词创作的数量浩如烟海,然“老干体”抑或“白话诗”充斥其中,流于浅薄,诗制鄙俚,良莠不齐,偻指可辨。当世罕有人能整理与归类。“诗坛点将,自清人舒位铁云。其《乾嘉诗坛点将录》,以《水浒》中一百单八将分拟诗苑名家,"借说部狡狯之笔,为记室评品之文"①,所附评语颇风趣冷隽。民国间汪辟疆先生踵为之,作《光宣诗坛点将录》,点评近代诗人,一时传诵。当代学者钱仲联先生则集此体之大成,所撰《浣花诗坛点将录》、《顺康雍诗坛点将录》、《道咸诗坛点将录》、《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光宣词坛点将录》(后易名为《近百年词坛点将录》)、《南社吟坛点将录》凡六种,评归杜甫以下历代诗人词家近五百人,规模弘伟,论断精辟。”今人刘梦芙先生学识渊博,为人谦诚。潜心专研,整理成集。曰《“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也。“现当代词家,多有集词人与学者于一身者。而词坛点将,首重创作成就,各家下所附简评,重点论述其词之宗尚与艺术特色,或有扬抑,多以己意断之,间引名家评语。于有关之词学论著,亦扼要绍介。至若专研词学,成果甚丰,而不作词或未读其词者,则不在论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5-2-24 18:42 , Processed in 0.11402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