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卷帘,见青松 落梅两位高人已立眼前,齐来光临<秋游>.很是感动! 青松老师对掘作点评仔细.谢谢!余<秋游>诗尾联出句末字用;佛”而没有用像,原因有二:其一,有寺必有”佛”,通常佛与寺是连在一起的.既是”古寺行”,非拜佛,即游览.余以”懒参佛”点明是游览而非拜佛;其二,”像”与”象”谐音,所谓"大象有形,大音有声”,"大道无形,大道如水"此乃道家语.一个”像”字会使人与道观联系在一起,是以还是不用”像”,不使人不产生其它联想为好,尽管偶像可以是泥塑之佛,也可以是人.在中国的过去和今天都有将现实中的人当佛来拜的. 庙宇之佛,究竟是否真有灵感?有人说这是孔夫子出的名堂,有人说这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老百姓却说,庙里的菩萨有灵,确实能避邪消灾.反正见仁见智人世间不可解之谜多矣,余以为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余对此没有研究,不敢妄评.但余不信佛,亦不信其它任何教,心中有禅即是佛.佛乃自觉 自悟之形,是故有”懒参泥塑佛”之语.不过,但凡有名刹古寺,余或瞻仰之,此乃怀古之情使然,非关佛事.将泥塑菩萨当作古老艺术品赏之,亦不失一趣. 落梅老师所写古寺诗,写得真好,不失为得禅之作!收藏之.原想也再和上一首,可大有"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感,老师已占尽境界,愧难下笔.再一次谢谢了! |